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娱综英美]名利之巅-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我担心再拖延一年,会出现变故。”艾黎卡在刚刚经过《英国病人》在奥斯卡上的盛大胜利后,看上去并没有因此过于骄傲狂妄,她依旧行事沉稳冷静,头脑清醒。
  奥维茨看着她不免有些唏嘘,他之所以遭遇惨败,便是因为在身处‘好莱坞最具权力’席位的光环下,没能保持清醒冷静,以至于从巅峰之际败落垮台。
  而艾黎卡并没有因为好莱坞的纸醉金迷与无数盛誉而晕头转向,她依旧保持冷静机警。
  比弗利山别墅里,她向奥维茨谈起哥伦比亚影业内部的变动,“索尼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东京总部派来的执行官们,在哥伦比亚影业的‘水土不服’,因此他们计划派遣美国索尼公司的高层人士霍华德·史特林主导改革,我了解到史特林是位极具才能的杰出人士。”
  “而如果霍华德·史特林有能力使哥伦比亚影业从此获利卖座,”奥维茨立刻明白了她所担忧的,“索尼恐怕会因此拒绝出售哥伦比亚影业,或者即便索尼愿意出售,最终完成并购的金额数字也将大幅提升。”
  而艾黎卡当然不愿意多支付这笔钱,她看上去有些资本家的冷酷,“哥伦比亚影业连年经营不利,公司市值一再下跌,我不打算付给索尼超过三十亿美元的收购金额。”
  奥维茨同样认可她的这一心理价位,他手边放着最新的《好莱坞报道者》报刊,拿起来让艾黎卡得以看清一则新闻,“哥伦比亚影业出品的《与魔鬼同行》前几天刚刚上映,八千六百万美元预算,全美最终票房预测却只有四千万,即便全球总票房达到一亿,这也是又一次惨赔。”
  好莱坞电影通常票房达到预算的2。5倍至三倍,才算开始获利,这无疑表示着《与魔鬼同行》或许将使哥伦比亚影业损失上亿美元。奥维茨向艾黎卡建议道,“我们应该尽快向索尼提出收购方案。”
  “你打算借由哥伦比亚又一次惨赔的时机,压低并购价格?”艾黎卡立刻意识到他的打算。
  奥维茨神情间又一次恢复了好莱坞权贵人士的老谋深算,“这可是难得机遇,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能在三个月内完成这宗并购案。”
  被‘赶出’迪士尼的颓丧似乎一扫而光,奥维茨甚至有些孤注一掷的对艾黎卡说道,“如果你在并购案中财务吃紧,我可以付出十亿美元入局,如果你愿意与我再一次成为合伙人的话。”
  十亿美元无疑称得上是个天价数字,在整个好莱坞,能在个人账面拿出十亿美元的大人物也屈指可数,至少艾黎卡的个人账户就没这么多钱。而奥维茨拿出这笔钱,即便不说倾尽所有,也差不到哪去了。
  在艾黎卡原本的计划中,对于并购哥伦比亚影业所需的三十亿美元,她名下独立制片厂能动用的款项并不足够支付,而她倒是也不打算向她可爱的‘帕克工业CEO先生’借款,虽然彼得很乐意为她做些什么。
  关于那三十亿美元所欠缺的部分,艾黎卡原本就计划向银行借贷——她近年来的电影卖座程度,使全美各大银行向来争着希望为她的电影融资,美国银行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最大“资金库”。
  不过原本艾黎卡有些担忧,对于她野心勃勃试图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计划,银行是否信任她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愿意为她借贷。
  而这份担忧在帕克工业完成上市后,便荡然无存了,艾黎卡拥有帕克工业的30%股权,恐怕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会质疑她的身家。
  但此时依照奥维茨所说的,如果他携带十亿美元入局,成为她的合伙人,那艾黎卡就不再需要向银行借贷,她看向奥维茨说道,“我从不认为好莱坞有比你更杰出的合伙人人选。”
  虽然这句话里有着几分多年合作的‘友情’缘故,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即便奥维茨在‘迪士尼一役’上遭遇滑铁卢,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否认他依旧残存的影响力与人脉。以及他掌管巨型企业的经验才能,这是艾黎卡所欠缺的。
  对于从索尼手中并购哥伦比亚影业一事,艾黎卡与奥维茨一拍即合,最终确定彼此的心理价位,“不超过三十亿美元,最好能以二十八亿完成收购。”
  由这一天开始,艾黎卡便开始进行她声势浩大的并购案。
  周末,艾黎卡一整天待在书房,手边处理着各式将要向美国证监会提供的材料,耳边是马里布海滩的浪潮冲击声响。
  她目前依旧没有在洛杉矶置不动产,但近日倒是并没有住在日落酒店,而是暂住哈里·奥斯本所在的马里布海滩庄园,他最近又从纽约来到天使之城,希望能整日看见她。
  比如此时,哈里身处书房另一侧,看着艾黎卡与她的首席财务官凯拉·布朗通话,“财务数据工作进展的很顺利,接下来,我们该信任奥维茨着手运作大型并购案的才能。”
  经过整天的文件处理,艾黎卡感觉肩背有些僵板,她从高背椅上站起来,走向书房另一侧的露天观景台,继续与凯拉谈论了几句工作事务,刚刚结束通话,便又接到奥维茨的致电。
  她接听着电话,有些胆大妄为的坐上露天观景台桅栏,虽然姿势看上去很平稳,但哈里·奥斯本依旧立刻就走向她,像是唯恐她下一秒就翻倒掉进海里。
  哈里站在她面前,手掌握住她的腰肢,与她挨的有些过近,而艾黎卡暂时没注意到这件事,她正在向奥维茨说道,“当然,我会确定哥伦比亚影业董事会成员多数倒向我。”
  金发蓝眼的男人盯着她,发觉她像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在奥维茨之后,一位哥伦比亚影业董事又开始与她通话。而被忽视许久的奥斯本少爷,不免有些心情郁郁,透蓝眼珠里又多了唯恐天下不乱的恶意。
  哈里手掌依旧紧握在她的腰侧,唯恐她身体不稳翻倒,但他的身体却开始分开她的双腿,置于其中,两人之间的空隙因此减小到几乎消失,越发贴合收紧。
  于是艾黎卡与那位董事在谈论收购案时,不得不分心关注起眼前年轻而英俊的男士——
  他正垂眸紧盯着她,身后映照加州金色光线,面容是日耳曼式的金发蓝眼,但气质却带出英伦式的规整英俊与浓重的贵族气,精致俊美,又刻薄阴森。
  又有什么事让他不满意?艾黎卡手臂搭在他肩背上,嘴里则继续与那位董事会成员交谈,“我想董事会已经受够了连年的票房惨赔,股价亏损。”
  她神情沉静的保持通话,视线却落在面前的奥斯本身上,即便是南加州海岸,他依旧穿着手工定制西装,衬衫整洁,裤线笔直,马甲上甚至缀着金质怀表,全身上下充斥着纽约老钱家族习性。
  艾黎卡看着他扣到喉咙口的衬衫纽扣,就觉得有点窒息,几乎像是禁欲的神职人员。
  可禁欲这回事,似乎总是越禁越欲。
  比如现在,艾黎卡感觉他的行为又逐渐开始从‘柏拉图’转为‘放荡’,手臂在她身上收紧,身体泛着热切,面容埋在她颈窝亲吻,发丝让她感觉有些痒。
  艾黎卡试图让他安分些,可他却毫不配合。
  哈里有些积攒的不满,艾黎卡最初在这场收购案中资金不算充足,但她却从没有想过接受他的协助。她总是将这些事情分割的过于明确。
  时至今日,一些人依旧污蔑她是‘掘金女郎’,或许是由于她权势财富惊人的两位前任,或许单单是由于她这副性感尤物外貌。
  哈里觉得可笑,他有时甚至觉得她完全记不起来他有着千亿美元身价。
  艾黎卡此时当然不知道奥斯本少爷又在想些什么,她只感觉到他甚至稍有些用力的在她颈侧咬了一下,她差点低呼出声,为了避免他继续做些过激的事,艾黎卡不得不尽快结束通话。
  而哈里·奥斯本正挑眉看着她,双唇有些过分红润,目光挑衅肆意,与她紧贴的身体热切而坚硬。
  艾黎卡看着明明衬衣纽扣约束节制的扣到喉咙口,蓝眼珠却灼热到几乎要燃烧的英俊先生,她忍不住低声说,“你简直是个……baby vamp。【小荡妇】”


第116章 
  1997年四月初,艾黎卡与奥维茨正式开启运作,意图并购哥伦比亚影业,震动整个好莱坞与华尔街,引燃多方媒体热议,堪称声势浩大。
  两个月后,艾黎卡·帕克成功以二十八亿美元与索尼达成收购,正式入主哥伦比亚三星影业,将火炬女神与飞马象征收归麾下,夺得哥伦比亚公司涵盖五千余部经典影片的巨大电影库。
  “接下来,我们需要谈谈正在院线上映的《第五元素》。”六月初,位于西华盛顿大道的哥伦比亚影业总部会议室中,艾黎卡坐于上首,谈起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
  而会议室中的各级主管们不免有些焦虑,毕竟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不算让人满意。
  九千三百万美元制片预算,美国本土票房却仅能达到六千万,幸好五月初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之后,在法国这一老牌好莱坞电影票仓还算表现优异。
  而最新出任哥伦比亚影业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艾黎卡,显然也认为《第五元素》想要逆转票房收益,需要在全球票仓着手,“《第五元素》本周将在英国首映,除此之外,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尽快登上日本院线。”
  除了英国这一老牌票仓之外,日本自七十年代起,便迅速成为好莱坞最大海外票房市场。
  艾黎卡向海外发行部门主管说道,“我希望全球票房至少能做到收回成本,至于盈利,则更多要依靠火车飞机、电视台播映权,以及影碟销售等各方下游收入。”
  即便《第五元素》是艾黎卡入主哥伦比亚之前的电影项目,她当然也希望能让这家一再亏损的制片厂止住血,并且逐渐获得盈利。
  “下一项,七月将在北美上映的《黑衣人》与《空军一号》,”艾黎卡的神情看上去温和了些,“我看到了最新的导演剪辑版本,非常优秀。”
  她目光投向看上去有些散漫的宣传部门主管,先礼后兵的说道,“我希望宣传人员,不要重复《肖申克的救赎》在几年前的经历,由于宣发失利,致使电影首周票房仅仅七十二万美元。”
  会议室内,原本由于艾黎卡·帕克年仅二十六岁,而下意识态度有些松懈的管理层人员,神情变得严谨郑重了不少。
  此时,哥伦比亚影业的各级主管们意识到——这位自投身好莱坞以来,从没输过的电影巨星,恐怕并不会像是索尼公司一样,能接受所谓的‘水土不服’连连亏损。
  她染着灰调的深邃绿眼珠落到你身上时,像是在冷酷说道:谁致使她失败,她就让谁滚蛋。
  而在会议圆桌旁,出任哥伦比亚影业总裁的迈克尔·奥维茨,看上去与艾黎卡·帕克完全的信念一致,对她的一经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很快与她谈起下一项事务,“关于《英国病人》的各项盈利,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两亿美元。”
  “在《英国病人》上映前,我已经与制片人索尔·扎恩兹达成协议,这部电影的获利会尽快投入《指环王》的制作之中。”艾黎卡对坐在她左侧的首席财务官凯拉·布朗说道。
  过去两年中,艾黎卡已经付给导演彼得·杰克逊一笔前期片酬,除了编写剧本的薪酬之外,杰克逊也已经多次前往电影取景地新西兰,进行各项筹备搭建。
  《指环王》的制片成本将高达近三亿美元,无论是前期筹建还是拍摄,显然都会是一段漫长之旅。
  而现在摆在艾黎卡面前的,是詹姆斯·卡梅隆近期完成的《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粗剪预览——
  “现在你相信我所说的,我们能靠它占据任何国家、任何档期的票房榜首。”卡梅隆的工作室里,他向艾黎卡指着显示器上的粗剪电影画面,“和我们的这艘巨轮同一档期的电影,可真是倒霉,八成会被它炸成炮灰。”
  而艾黎卡的目光则忍不住放在显示器旁贴着的一个锋利刀片,卡梅隆在上面写着‘要是电影很烂就拿来用’,好吧,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
  “不久之前,《空军一号》的主演哈里森·福特,倒确实专程像我询问过《泰坦尼克》的上映时间,”艾黎卡不得不承认卡梅隆独断专行的‘狂妄自信’,是源自于绝对实力,“福特显然担忧《泰坦尼克》与他的《空军一号》同档上映,而如果我们真的将《泰坦尼克》安排在夏季档,他明确要求哥伦比亚影业推迟上映。”
  由此可见,虽然媒体多次报道《泰坦尼克》的负面新闻,但好莱坞却已经在暗地里达成共识,这艘巨轮将有极大可能成为一枚惊人的票房炸弹。
  但即便如此,艾黎卡与卡梅隆依旧步步为营,两人详细讨论电影还未能完成的一些后期制作工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程度。
  晚餐时间里,两人手上拿着中餐馆外卖的宝塔纸盒,卡梅隆谈起电影宣传计划,“为了避免美国媒体播报负面新闻造成的偏见,我计划在美国境外组织两场首映式,分别在东京和英国,我甚至试图邀请到英国王室成员出席伦敦首映礼,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英国王室成员?”艾黎卡听闻卡梅隆的计划,发觉她或许能提供些协助,毕竟她有位在大英政府‘官居末职’的福尔摩斯先生。
  夜晚,艾黎卡驾车从卡梅隆的工作室离开,对某位英国官员拨通电话,声音听起来少有的亲近,“迈克,我恐怕需要你的帮助。”
  远在威斯敏斯特宫的福尔摩斯先生,似乎已经习惯‘兄弟子女全是一群拖累’这一事实,他神情平静极了,像是即便下一刻艾黎卡向他要求她要成为美国总统,他也会为她达成这件事。
  不过麦考夫很快发现,艾黎卡只不过是希望他能为她邀请英国王室成员出席电影首映礼,可真是大材小用,“非常容易。”
  他像是没兴趣多谈这件小事,转而询问起艾黎卡之前的某次绯闻事件,“关于那位以神秘学学者身份在纽约活动的斯特兰奇博士,希望你没有和他加深交情。”
  “如果我回到纽约的话,倒是很乐意和他到爵士乐俱乐部喝一杯。”艾黎卡半真半假的说道。
  麦考夫挑眉,“那你恐怕需要向你的小叔叔解释一些事,比如是否对他怀有一些不当情绪。”
  “他难道在担惊受怕?”艾黎卡语气里几乎是幸灾乐祸。
  正在分心处理公务的麦考夫,几乎有点同情他的兄弟了,而艾黎卡还在加油添醋,“《泰坦尼克》的伦敦首映礼,我决定邀请夏利和斯特兰奇出席。”
  艾黎卡对伦敦首映礼越发期待起来,而在这之前,十一月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泰坦尼克号》开启了席卷全球的序幕。
  “大家都疯了,就好像是看到了披头士。”就连卡梅隆自己,都震惊于《泰坦尼克》在日本的好评如潮。
  两周后,艾黎卡飞抵伦敦,出席在莱斯特广场举行的英国首映式,全场名流齐聚,盛况空前。
  巨大银幕上,出现哥伦比亚影业的火炬女神,艾黎卡坐在卡梅隆和莱昂纳多之间,她只要一转身,就能看清不远处那两位脸庞几乎一模一样的先生——
  夏洛克正在瞪着她,而斯特兰奇博士则冲她优雅得体的一笑。
  你瞧,虽然面貌相似,博士的性格看上去可比侦探强多了。
  伦敦首映礼上,《泰坦尼克》再一次赢得无数赞誉,不只是到场嘉宾与媒体为电影动容,就连第一次看到成片的剧组人员,都震惊于电影的奇观与感人至深,出演露丝母亲一角的英国女演员弗朗西斯·费舍哭得不行,以至于不得不向身旁席位上的查尔斯王子借纸巾。
  而早已经观看了上百遍各种剪辑版本的卡梅隆与艾黎卡,整晚最关心的,无疑是英国媒体的好评,能否尽可能的为《泰坦尼克》的北美上映预热。
  终于到了1997年12月19日,《泰坦尼克》正式登陆北美院线,并以四千万美元的首周末票房获得单周票房冠军。
  可这个成绩,却显得有些似是而非,疑云密布。
  1993年斩获全球九亿美元票房的《侏罗纪公园》,首周票房便超过八千万美元,由此可见《泰坦尼克》的首周票房远算不上获得成功。
  可说它面临失败?即便是一些唱衰《泰坦尼克》已久的媒体,面对四千万的开画票房,也无法理直气壮的称这部电影是个巨大的破烂废物。
  而就在疑云密布的氛围之中,《泰坦尼克》开始造就一场奇迹——
  上映第二周,票房逆势上涨,达到五千万美元,从此开始的长达数周时间里,票房跌幅这一规则像是在《泰坦尼克》身上完全失效了,当同档期的电影已经下映,北美院线却疯狂的坚持继续放映这艘巨轮。
  “这是一个没有电影难以想象的奇幻王国,你不仅仅是在看《泰坦尼克号》,你还在经历它。你无法将你的眼睛从这个非凡的东西上移开。”——《芝加哥论坛报》
  “这是一场现代科技对戏剧叙事的巨大贡献。它离开企业港口,到达艺术彼岸。《泰坦尼克号》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浪漫史诗。”——《综艺》
  “一个巨大的,令人心灵震荡的三个半小时观影体验,毫无疑问地引诱观众进入它奇观和心碎的、失落的世界。严格来说,《泰坦尼克》是一个奇迹。”——《纽约时报》
  1998年2月,当《泰坦尼克》的全球票房预测达到二十亿美元之时,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公布,詹姆斯·卡梅隆无缘编剧类奖项提名,而艾黎卡与莱昂纳多,更双双爆冷,未获最佳主演提名。
  评论界一时难以置信,“学院选择完全无视艾黎卡和莱昂纳多的表演?这就好比不承认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在《乱世佳人》中的表现一样不可思议。”


第117章 
  “残酷的奥斯卡拒绝肯定艾黎卡·帕克在《泰坦尼克》中的表演,”《好莱坞报道者》将这件事登上了头条焦点新闻,“学院的老伙计们眼下对艾黎卡满腔不悦,认为他们给了她影史留名的连庄影后荣誉,结果她却热衷于巨型商业大片,对她的‘艺术家职业生涯’丝毫不上进争气,让人失望透顶。”
  学院评审正在对艾黎卡进行‘惩罚’,而好莱坞权威刊物《票房》却热切的表彰她,“在艾黎卡·帕克入主哥伦比亚影业仅仅三个季度后,‘火炬女神’创下了史无前例的惊人票房——
  《黑衣人》全球票房突破六亿美元,《空军一号》逼近四亿,而《泰坦尼克》更是有望成为‘二十亿美元俱乐部’的唯一成员,也就是说,艾黎卡在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后,仅凭三部影片,便斩获了足足三十亿美元票房收益!”
  随着《泰坦尼克》奇迹般不断攀升的票房走势,身兼出品人、制片人与电影主演的艾黎卡,不只受到好莱坞狂热追逐,更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艾黎卡·帕克仅凭数月时间,力挽狂澜带领哥伦比亚三星影业翻盘获利,声势震惊华尔街。
  据悉,持有米高梅影业大量债务的里昂信托银行,近日连连密会迈克尔·奥维茨,据可靠消息显示,里昂信托银行计划邀请艾黎卡与奥维茨入局,设法以‘杠杆收购’并购近年来连连亏损的米高梅影业。
  而如果艾黎卡实行这一商业扩张,将一举囊括曾经‘好莱坞八大巨头’中的三大制片厂【米高梅在八十年代收购八大之一的联美公司】,艾黎卡·帕克能否吃下米高梅,从此坐拥世界第一的电影大厂?”
  “这根本不可能,”艾黎卡看着奥维茨转交给她的,里昂信托银行提供的计划书,“并购米高梅太过冒进。”
  早在几年以前,持有米高梅影业大量债务的里昂信托银行,就曾经与奥维茨进行合作,邀请他为米高梅制片厂出谋划策,扭转亏损账面。因此近日里昂信托银行再次找到奥维茨,似乎也不是让人太过意外的事。
  但艾黎卡显然还没被‘胜利光环’照耀的晕头转向,她很清楚,她在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过程中都稍显吃力,更何况是在短短一年后,再次运作收购曾经诞生《乱世佳人》、《宾虚》等无数经典之作,更手握《007》与《霍比特人》版权的米高梅联美。
  好在奥维茨与她意见一致,“我同样不支持近期进行对米高梅的并购案。”
  他话中带着其他寓意,艾黎卡挑眉,“近期不支持?”
  “米高梅在进入九十年代开始,便开始越发显得老派和一成不变,以至于票房连连失利。谁能想到,曾经主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米高梅,现在与联美合力,竟然都仅仅只能占据电影市场份额中可怜的6%。”奥维茨语气里是真实的惋惜。
  毫无夸张的说,米高梅曾经是好莱坞的帝王,它曾缔造史无前例的票房传奇,并发起成立奥斯卡金像奖,它的雄师标志更曾经成为美国的象征。
  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老牌制片厂就连连遭受打击,反垄断法与电视业的冲击、公司内斗致使功勋掌门人离职,到七十年代,更被美国赌业大亨两次转卖,令米高梅饱经磨难。
  艾黎卡看着手上的并购案计划书,并没有明确向奥维茨保证什么,“如果《指环王》在两年后上映赢得巨大票房成功,或许这一计划有可能实现。”
  毕竟米高梅联美握有《霍比特人》版权,有可能带来不亚于《指环王》的商业利益。而艾黎卡可以依靠这一项目,说服董事会收购米高梅。
  **********
  三月,詹姆斯·卡梅隆的工作室中,莱昂纳多夹着香烟靠在沙发上,看上去有点桀骜不驯的慵懒,“我不打算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这真不是我想要的,兄弟。”
  “被宠坏的小屁孩。”卡梅隆对这个金发年轻人有些恃才傲物的性格已经习惯,你倒不能说他是高傲自大,但总之很难搞。
  艾黎卡坐在长椅另一侧,像是对里奥这个‘惊人的决定’没什么反应,而英俊的金发男人倒是主动看向她,“黎卡,你认为呢?”
  里奥坐在沙发上的姿势板正了些,之前像是打不起精神的模样正经不少。
  近日来,他身上的巨星气势越发摄人强盛,毕竟这位英俊先生已经成为好莱坞无可争议的最炙手可热男演员,没有之一。
  “作为制片出品人,我当然要出席颁奖典礼。”艾黎卡表明她这次不能和他站在同一阵线,并且向他建议道,“除非你能确保自己在二十年后依旧对奥斯卡不屑一顾,不然我认为你或许应该出席。”
  毕竟奥斯卡金像奖出了名的有‘亲信派’和‘冷待者’之分,尤其是学院评审那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二岁的老伙计们,又向来不容易对漂亮的年轻演员予以表彰。
  事实上,在《泰坦尼克号》之前,里奥原本称得上是学院‘亲信派’,凭借《不一样的天空》获得奥斯卡提名时,深受多方认可。
  可眼下,由于《泰坦尼克》这部巨型商业大片,以及他因此被数以百万计的影迷视作全球偶像,反而让老派的学院评审开始不待见他。
  “我以为在提名公布后,你和我要再次对着一起哭上一通。”里奥有点逗趣的说道。在《泰坦尼克》持续七个月的艰难拍摄中,长久的泡在蓄水仓的冰冷海水里,是种难熬的折磨,以至于有时艾黎卡会哭,有时是里奥,更有时两人一起哭。
  一旁的卡梅隆加入交谈,“我也没能获得编剧类提名,看来我们应该一起抱头痛哭。”
  你瞧,《泰坦尼克》最重要的三位主创,或多或少的被学院无视,而莱昂纳多倒像是被艾黎卡成功说服了些,他决定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希望你没有邀请其他男伴走上红毯。”
  “你可是电影男主角,而我们演绎了一出爱情史诗。”艾黎卡回应道,在奥斯卡红毯上,莱昂纳多与艾黎卡自然是最佳的红毯伴侣。
  1998年3月23日晚,洛杉矶神殿大礼堂星光璀璨,艾黎卡与里奥携手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时,通过各个国家的转播权,吸引了全球超过十亿观众。
  而两人当晚的作用,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学院提升收视率的吉祥物,使ABC电视台得到近六千五百万的美国本土收视人次。
  与此同时,《泰坦尼克》再度缔造传奇,斩获十一项大奖,与米高梅1959年影片《宾虚》共同分享奥斯卡获奖最多纪录。
  “我是世界之王!”颁奖台上,卡梅隆高呼着。而艾黎卡与里奥这对‘备受冷落’的男女主演,则正坐在台下的‘冷板凳’上。
  里奥靠近艾黎卡压低声音询问,“颁奖典礼结束后你会举办庆功晚宴?”
  好莱坞万人迷先生的身影立刻被摄影师捕捉到,投放进入全球范围的电视转播,引发新一轮媒体焦点。
  深夜,第7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但好莱坞的狂欢还刚刚开始,当晚大大小小的派对上演在洛杉矶各地,而艾黎卡为了举办庆功晚宴,则租下了西好莱坞的日落侯爵酒店。
  “砰——”香槟发出爆发性声响,全程气势热烈,庆贺《泰坦尼克》在奥斯卡金像奖的大获全胜。
  庆贺晚宴是私人性质,于是艾黎卡丢下了男主角莱昂纳多,她走近今晚神情看上去不太好的哈里·奥斯本,“所以又有什么事让你不满意?”
  哈里认为她明知故问,她整晚和那个金发男演员同出同进,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更是频频错耳交谈,全球超过十亿人都目睹到了影像。
  可事实上,艾黎卡只是在和里奥分享,她多次在奥斯卡上‘全程陪跑’的心路历程。
  她正要搭住哈里的手臂,与他当众表现出亲近关系时,身后却传来一阵喧嚣,一位万众瞩目的先生意外的现身派对,有人低呼,“是布鲁斯·韦恩!”
  韦恩老爷优雅的贵族气派几乎比好莱坞明星更夺人眼球,而艾黎卡面前的奥斯本少爷,神情越发糟到了极点。
  尤其在布鲁斯·韦恩向艾黎卡走近之后,哈里目光漠视的看着韦恩,“我想艾黎卡并没有将你的名字放在晚宴名单上。”
  “非常巧,哥伦比亚影业一向与韦恩影业合作密切,”布鲁斯神情坦然自若,碎晶体一样的蓝眼珠看向艾黎卡时,又带着点万人迷风流气,嗓音磁低性感,“黎卡,希望你原谅我的不请自来。”
  派对上,众人的目光难免纷纷落在艾黎卡与韦恩身上,毕竟两人可是全美皆知的前任爱侣,而站在艾黎卡身旁的哈里·奥斯本,双眼里的怒气与恶意几乎要化成实质化。
  艾黎卡可实在没兴趣在银幕之外成为一出闹剧的女主角,而她没能预想到,为她‘解围’的会是她的另一位前男友先生,或者也可以说,是让这出闹剧更加复杂热烈——
  日落侯爵酒店宴会厅的厚重暗金栎木门,再次从外侧被开启,一袭银灰色亨斯迈西装的华盛顿政客,成为全场关注。
  享有总统假期的莱克斯·卢瑟,看上去像是完全不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