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毅也点点头,道:“约束手下的士将自然是应该,但你们回去之后,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严守军纪,绝不扰民’的道理向士兵们讲明白,让他们也包括你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的军队,就是由一群农民组建起来的,我们的军队存在的目地,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亲人、乡亲。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这才是商毅的最终目地,因为仅仅靠严格的军纪约束士兵是不够的,一来以后军队还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场的众将恐怕都会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商毅不可能管得了每一支军队的军纪,二来如果在场的众将,或者是在老兵中真的有人触犯了军纪,就算是依律处罚了他们,但受损失的还是穆陵军。

因此莫过于不断加强众将以及士兵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从思想上自发的认识到,严守军纪,绝不扰民的必要性,远比用严律酷刑来约束军队要好得多。在这一点上,后世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太祖和他的同志们就做得非常好。是一份极为宝贵难得的经验,尽管提前了近三百年,但也完全值得商毅认真的学习。

这时吴汉生又向商毅报告,在被解救的百姓中,有一些人曾经充当过清军爪牙,借着清军的势力,狐假虎威干了不少坏事,虽然在暴动时被百姓们打死一些,但还是有一些人隐藏在百姓中间。

商毅一听,马上下令吴汉生,立刻到百姓中去调查,把这一些人从百姓群中搜找出来,一个也不能放过。对于像工匠、妇女那样,由于迫不得己,不得不为清军做一些事情的人,到是可以原谅。但对这种主动投靠而且为虎作伥,帮着敌人欺压自己人的汉奸,商毅由其深恶痛绝,对这种人必须严惩不贷。绝不留情。

就这样经过了吴汉生等人的调查,同时也由百姓们进行指认,又从百姓们中间抓出了七十三名曾经做过清军的爪牙,引起很大民贫的人。

见诸事都准备齐全了,商毅这才下令,招集全体百姓、军队招开一次审判大会。就在大会上,将一百二十七青州兵的官兵,还有七十三名做过清军爪牙的人全部处死,一率当场执行枪决。

尽管这些人听到审判之后痛哭流涕,磕头求饶不止。但商毅丝毫也不为所动,因为在这个时候不能留情,乱世用重典,必须使用铁腕手段,杀一敬百,恩威并施,不仅赢得了人心,而且在短期内能够迅速恢复济南的秩序。对此沈扬等锦衣卫的人员也有十分惊异,原来商毅也是个狠角色,下手之狠,丝毫也不逊色于锦衣卫,但也并没有劝阻。

一排排枪声响过,受刑的人一排排倒地。在场观看执行的另外一千八百多青州兵,一个个都吓得面无人色,有不少人都吓得尿了裤子。而百姓们虽然也有些害怕,但更多的却是大快人心。

后来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清天大老爷。”随后所有的百姓都跟着一齐喊了起来。

第161章 济南备战(一)

在处理军民冲突事情的同时,商毅也没有忘记其他的工作。因为济南府是清军北回的必由之路,因此穆陵军攻克了济南府,清军必然要来复夺济南,这一战是势不可免了。

兖州府在济南府的正南方,距离和青州府差不多,也是四五百里左右,以清军的骑兵速度,也就是二三天的时间,就可以从兖州府赶到济南来,再加上收到消息和集合人马的时间。商毅对清军到来的时间判断是十到十五天左右,因此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备战。

商毅首先还是派出了侦察队,向兖州府方向去打探清军的动向,做到事先掌握第一手军情,同时又命人迅速返回穆陵关和青州府,将第二批战争物资送到济南府来。

不过这时清军留在济南府的所有物资也初步清点出来,而所得的粮食、牲畜、钱财物资各方的数量之大,再一次令商毅感到了震惊。

在济南府甲屯集的粮食中,仅米就多达二十五万七千多石,还有面粉三万六千多石,另外还马匹牲畜的饲料七万五千余石。而牲畜方面,光是马就有四千五百多匹,其中有半数都是适当挽乘的战马,而牛骡驴猪羊等其他牲口共计达刭了三万二千余头。在钱财物资方面也毫不逊色:库存白银和留守清兵私藏白银相加,共计有一百零七万四千多两,黄金六千多两,珍珠一千六百八十余两,还有各色绸缎共二万三千七百余匹,缎衣和裘衣四千二百余领。各种器皿三千余件。

就这些东西,以穆陵军现在的规模,至少可以维持七八年时间,难怪拿到了统计结果之后,商毅都忍不住想大叫:“这下可发达了。”

当然商毅也知道,这些物资现在还并不能说就全归自己所有,因为以现在穆陵军的运输能力,想全都拉回穆陵关,少说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济南府再被清军夺回去,那么一切神马就都真的成了浮云。因此为了这些东西,也要尽力守住济南。同时商毅也在准备车辆,能先运走多少,就运走多少。

另外在济南府里还发现了大量火铳,都是在此前清军入关的战斗中,还从明军那里夺来的,因为清军不重视火铳,因此没有带走南下。现在当然也全部都被商毅接收了。包括有九十六支鲁密铳、三百三十八支三眼铳,六百八十六支鸟铳,一百八十七支轩辕铳,共计有一千二百一十一支火铳。另外居然还搜到了二十七支迅雷铳,和三十二支挚电铳。

迅雷铳和挚电铳与鲁密铳一样,都是由赵世祯发明的火铳,商毅早就听说过这两种火铳,但直到今天才见到。迅雷铳,号称是后世马克沁机关枪雏形的连发枪,其实就是将多个枪管连在一起,可以轮流发射,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密集发射的效果。一般都是五支管铳连在一起,最多可以有二十二支管铣连在一起。

而挚电铳便神,这是赵世祯吸取了佛朗机炮的优点,又结合鲁密铳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火枪,采用后装子铳的方式,可以算是最原始的后膛枪。而且子铳是预先装好,轮流装入枪管发射,可以加快射击速度,以“挚电”命名,就包含了这层意思,也和火枪未来发展的弹売分离的趋势相符合。

当然这两种火铳和鸟铳、鲁密铳甚致是燧发枪这类发展成熟的火枪相比,都还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因此在现实的战场上,很少有人会使用。但商毅却知道,有缺点很正常,这是任何新式武器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但这两种火铳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发展下去,不断完善和改进,一定会成为未来的战场上的主流。

经过罗远斌等人的检查,一共有七百八十五支火铳可以使用,包括十八支迅雷铳和二十支挚电铳。另外有三百七十三支火铳基本废掉,只能当训练的模似枪用,另有一百一十二支火铳需要维修。不过在可以使用的十八支迅雷里,有十支五管,五支十二管和三支十八管。没有传说中最神的二十二管。

不过这也让商毅觉得非常满意了。到是穆陵军现在拥有的火铳数量增长的太快了,仅济南府里以经有一千六百多支各种可以使用的火铳,火枪兵又出现了缺口。

而在开完了审判大会之后,济南城里的秩序马上就恢复了正常,同时商毅还把在战场上收集到的五百多匹死马全都剥皮剔骨,给百姓们改善生活,每个人每天还能分到二两肉吃。

虽然在第一天开饭的时候,居民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哄抢行,但商毅对这种现像同样也不手软,立刻将带头哄抢的人抓了起来,给予重罚。在乱世重典之下,也是审判大会的余威犹在,百姓们也立刻都老实起来。而且商毅对百姓的食物也提供得十分充足,先来后到都能领到饭食,也没必要哄抢,因此后来每次领饭的时候,居民们也都自觉排队,吃饭的秩序也好多了。

而在经过了仔细查点之后,被解救出来的百姓一共有十三万二千六百五十一人,男子为九万四千三百八十七人,女子为三万八千二百六十四人,而人口牛绝大多数都是少青壮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二岁以下的幼儿只有数千人。

统计完人口数量,商毅立刻向所有居民宣布,清军不日就会来进攻济南,因此这里既将耍变成战场,因此要求所有百姓都迁移到青州一带去,在那边有人会安排他们的饮食住宿。

百姓们对清军自然还心有余悸,听了商毅的公告之后,也有些着慌,因此也都想退到青州府去,寻求安全。不过也有相当一倍份人愿意留下来,帮助穆陵军抵抗清军。也有人愿意加入穆陵军。这些人大多都是率先响应赵从夫和吴汉生号招,第一批出来反抗清军的百姓,他们觉得跟着穆陵军一起,可以有机会为亲人们报仇。

有人投军,商毅当然是欢迎,不过对投军的人也不是来者不拒,规定只接收年龄在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当然也对投军者的身高、力量、体能有一定的要求限制。这样一来,又淘汰了相当一倍份人,最终收录的,有一万二千多人。

另有六千多在适龄以内,但其他要求达不到的人,商毅也没有放弃,将他们全都暂时编为民军,责任维持治安,秩序的工作,等百姓开始迁移的时候,将由他们主要付责护送,返回穆陵关之后,再接受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看看能不能达到从军的标准。

招集到了士兵以后,商毅立刻对他们开始了训练,同时又命人到穆陵关去,运一部份兵器和盔甲过来。

随后,商毅又招集那剩下的一千八百多名青州兵,直接告诉他们,对他们先前的过错,自己就不再追咎了,并且打算把他们和百姓一齐,全部都送回青州府去,自己己写了公文,将发生的事情说明,上报给青州府,至于府里怎样处置他们,那就与穆陵军没有关系。但如果有愿意留下来,和穆陵军一起抵抗清军的人,商毅也表示欢迎,并且保证在军饷和抚恤上都享受和穆陵军其他普通士兵一样的待遇,立功也能得到晋升,当然一定要尊守军纪,同时也要接受自己的训练。

经过了一天的考虑,有约一千多的士兵愿意留下来,接受训练,抵抗清军。因为他们也知道,青州府里对他们这次出击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跟着穆陵军一起也立些功劳,好让知府大人长长脸。但现在虽然攻下了济南府,但青州兵却没立过一点功劳,还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回去之后恐怕也好不了。到不如跟着穆陵军一起抵抗清军,说不定还能够立些功劳,弥补自己的过失。

而时他们虽然都是兵油子,但也并不是泯灭人性,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由其是那天的审判大会,对他们还是有些触动,他们也想象穆陵军那样,活出个样子来。

其实吴汉生、周少桓等人对商毅收留这些青州兵也不是没有意见,因为这些青州兵都是兵油子,就是明朝最善练兵的戚继光也不愿训练兵油子,难道商毅能把他们改好了吗?

商毅当然不这么看,因为他知道,绝大多数的兵油子其实都是底层百姓出身,本质还是纯朴的,只是在一个大环境中,身不由己也粘染上了一些恶习,只要能够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用严格的军纪管束他们,用严励的训练来煅练他们,再通过一些思想教育的配合,一定能把他们改造好。

这一点在后世共和国创建的过程中,也得到过无数次的证明,无论是为鬼子效力的伪军,还是为花生米买命的国军,不管和我军对敌时怎样无能,但只要是转变成我军,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都会马上脱胎换骨,立时就变了一个样。商毅相信,太祖那一批先辈在三百年后能够做到的,自己在三百年之前,同样也能做到。这一千多青州兵,就是自己的第一批试验对像。

而周少桓、吴汉生等人想想过去商毅做出的那些决定,也都无话可说了,只是在心里盘算,怎样在训练的时候,狠狠的修理那些青州兵,一直到把他们身上所有恶习都改过来为止。

第162章 济南备战(二)

等驻扎在兖州的阿巴泰收到了济南府失守的消息之后,也同样吓得不轻,想不到自己都以经不打算去招惹这支明军了,他们居然偏偏还不领情,竟然把济南府给复夺过去了。看来图尔格说的到真是没有错,这支明军真还不能小看啊。

因为济南府是清军北返的必经之路,阿巴泰甚致还想到,这是不是明军早就设计好了的一个圈套,就是要把自己匡进来。一开始时故意示弱,而在穆陵关的这支人马是早就埋伏好了的,只到把自己的大军诱得深入境内之后,立刻就杀出来,切断自己的归路,这是要把自己这十余万大军全都包了饺子了。这有这样,才能解释得清,为什么在穆陵关会隐藏着这么一支战斗力极强的人马。

想到了这里,阿巴泰的袋门上也不禁浸出了一头冷汗来,如果明军真是这样的打算,只怕这一回自己这一把老骨头恐怕就难以返回关外了。

但阿巴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人,立刻就稳下心神,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则不说在一开始清军破关而入的时候,明军怎么能就断定,自己一定会带领着人马杀到山东来,就是现在的明朝,还有谁能够构想出这样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计划,并且又能执行呢?但如果不是这样,穆陵军的存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朝总不会无缘无故把这么强的一支人马放到穆陵关来吧?

阿巴泰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随后又招来了图尓克和博洛,岳乐几个人碰头又计议了半天,还是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但有一点三人是取得了一致,那就是不能再继续留在明朝的境内了,必须马上撤军,返回关外去吧。

但现在还有相当一部份人马还有外面,并没有在兖州府聚集。而且就是兖州府现有的人马也不是说撤就能撤得了的,现因为在兖州府里堆积的物资钱粮、人口牲畜比济南府要多了近一倍。阿巴泰也知道,这些都是这一次清兵入关以后的心血收获,虽然现在情况有些不对,但也不能扔了。如果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到盛京,别说手下的士兵不答应,就是皇太极也饶不了自己。

于是三人又商量了一通,终于最终决定,命图尔克首先带一万人马,立刻赶到济南府,先不要攻城,也尽量不要和明军交战,只要是牵制住明军就行了。然后又命岳乐带一万人马,去守住东昌府,保护住自己的侧翼。而阿巴泰留在兖州府里,赶紧收拾东西,清理物资,带领着大军返回。

对还没有回到兖州府的人马,也决定不再等他们了,收拾清理好了之后,如果他们还没有回来,自己就先撤,只是派人通告他们,不用再转回兖州府来,直接向北,去追赶返程的大军吧。

计议决定之后,清军立刻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而在叧一时空里,本该是从祟祯十六年(1143年)三月下旬才开始撤退的清军,由于一只叫商毅的大蝴蝶在扑腾翅膀,把撤军的时间提前到了三月上旬,同时也使这次入关奔袭的战利品缩水了三分之一强。

————————————

清军在准备撤退,而商毅也在济南准备迎战清军。双方其实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扣除从军的人之外,济南城里还有十二万左右的百姓,想把这些百姓都平安送到青州府也不容易,商毅将百姓分为六批,每批二万人,按每天上下午依次出发,分三天全部发送完毕。同时在每批百姓中,还派了一千民兵、二百正式军队护送。还有那几百名要遣返的青州兵也被打散,分别安排在各批百姓中。其中是新兵的家属,都送到穆陵关,其他人送到青州府去。

忙了三天之后,总算是把百姓都送了出去,商毅也松了一口气,随百姓而走的,还有一批粮食。其他的物资只要继续放在济南府里。商毅命令将每一项物资都分类放好,等清军退了以后,慢慢再运回穆陵关。

这时穆陵关和靑州府的第二批物资也送到了济南府。这一次送来的,有二千余件各种盔甲,刀枪盾甲武器计有八千畲件,定装纸壳子弹一万五千发,手榴弹六百颗,刺刀七百把,火炮三门,还有火药三千多斤。另外还送到了新培训出来的五百名火枪兵,现在穆陵关里也只有这么多新的火枪兵了。同时孙和鼎和孙和斗还亲身带队,带来了一百二十名火药工匠和五十名铁匠,二十名郎中,及大量医用药品。

原来孙和鼎接到了商毅的信之后,也知道济南府这边有硬仗要打,需要的各种火器数量也会比以前要多,因此孙和鼎认为,与其这样从穆陵关一趟一趟向济南府里送,到不如带一些工匠和原料来到济南府,就在现场开工制做,这样就可以省不少往返功夫。周世奇和唐镇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因此就让孙和鼎带队,押送这一批物资来到济南府。

孙氏三兄弟中,孙和鼎每天忙着工匠坊的工作,孙和京在学校里教授西洋数学,都算是学以致用。只有孙和斗,他学的兵法和武艺,因为碍于孙元化的遗命,不得为官,因此也无法入伍参军,只能担任教官,帮着训练新兵。所学知识大部份难以得到施展,前几次战斗也没有直接参与,心里自然很是郁闷。这一次听说商毅又要在济南与清军交战,也按耐不住,想一起来助战。

而孙和鼎、孙和京也觉得抵御清军,护境保国才是大事,继然孙和斗有一身武艺,就自然应该出力。至于父亲的遗命,只要孙和斗不出任官职,也就行了,因此也决定让孙和斗随孙和鼎一起赶到济南府来。同时两人,还带来了青州知府孟宏恭写给商毅的一封信,对青州兵的行为表示了歉意,并说自己将严惩遣返的青州兵。

对他两人的到来,商毅自然是表示欢近,但孟宏恭的道歉根本不再乎,反正道不道歉又能怎么样。但这一批物资来得太极时了,因为现在穆陵军又招集了一万多新士兵,火枪又增加了七八百支,武器装备弹药的缺口都有不少。现在这一批物资送到了,再加上在上一战中,缴获的清军物资,虽然还不能把所有军队都准备起来,致少可以做到人手有一件武器,总比空着手强。

这几天以来,新兵和青州兵都在进行队列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十分枯燥,但一来他们都知道商毅的铁腕手段,不敢有任何不满的表示;二来也有老兵们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自己当初也是这样过过来的。想成为强军,想打败清军,必须先练好队列。因此他们一个个都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退出。

不过训练虽然辛苦,但伙食却是一点不差,每天都是大白米饭,大白面馒头伺候着,每隔三天还能吃到三两肉。新兵是不知道,就是青州兵过去,可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这也是所有人能够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现在可以让新兵们练一练射击、劈砍等技术了。

同时火药和纸壳子弹送到了之后,火枪的弹药也得到了保障,新火枪兵也能开始训须了。

而工匠们安顿下来之后,也马上开工,加紧抢修盔甲兵器,配制枪炮弹药。同时被清军抓获的工匠也有数百名,工具也有不少,全被商毅编入到穆陵关的工匠中,一齐工作。

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商毅立刻带着孙和鼎去看收罗来的迅雷铳和挚电铳。

孙和鼎自然也早就听说过这两种火铳的大名,因此一听说商毅收罗到了这两种火铳,双眼中立刻冒出热切的光芒来,赶忙叫商毅带自己去看。三人来到了仓库里,孙和鼎一眼就看见了迅雷铳,也顾不得商毅和孙和斗在旁,以步赶过去,将迅雷铳抓在手里,仔细观看,还一面在火铳上抚摸,并且还做出发射的架式,嘴里还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啊!”“真是太巧妙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这种方法呢?”等话语。十足是一付后世科学狂人的样子。

孙和斗对火器也十分感兴趣,不过他主要是从战场的实战角度去考虑,对火器的结构、制做方法、构思方面都不感兴趣,见大哥这个样子,也不禁有些尴尬,觉得大哥在商毅面前太失态了。不过见商毅的样子,似乎并无不满,也安下心,他也想仔细看看这两种神往以久的火铳,因此也凑了过去。

这时孙和鼎以经把迅雷铳研究了半天,见兄弟凑过来,就把迅雷铳递给孙和斗,自己又去拿挚电铳,连试了几次装弹射击的动作,也是赞不绝口。

商毅这才过来,道:“孙先生,你看这两种火铳怎么样?”

孙和鼎这时还沉醉在思索中,答道:“太巧妙了,这两种火铳的构思实在是太巧妙了,可比鸟铳、鲁密铳强多了。”

这时孙和斗在一边道:“大哥,你说得也太夸大了一点吧,依我看来,这两种火铳的制做虽然奇特,但多数也是华而不实,在战场上,恐怕未必会有现在用的鸟铳、鲁密铳好使,就是自生火铳也比它们强得多。”

孙和鼎这才怔了一怔,久沉醉中清醒过来,看着孙和斗,道:“二弟,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恩?”

第163章 济南备战(三)

孙和斗道:“就说这迅雷铳吧,虽说可以连发,只是一但发射完之后,弹药填装极慢,因此在战场上根本就来不及第二次使用。除排一次打击就能将敌军击退,否则就没有用处了。”说着,他又拿起挚电铳,道:“这挚电铳的填弹速度确实比一般的火铳要快得多,但它却是从铳管后填充,刚才我也看了一下,火门密封性很差,恐怕难以及远。在战场上的作用恐怕也不会很大。”

孙和鼎就像被一盆冷水迎头一浇一样,呆呆的拿着手里的挚电铳,默不作声。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来穆陵关住了几个月,和清军打了好几场,也曾听商毅详细说过火铳在战场上的运用情况,因此也知道孙和斗说的都是实情,这两种火铳虽然看起来很猛很不错,但其实际的威力确实很有限。

这时商毅道:“孙二先生,你说的话虽然不错,这两种火铳现在确实也还有缺点,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两种火铳的制新和构思。只要我们以后想法加以改进,弥补这些缺陷,我想两种火铳在以后一定会有大用处的。不要因为一时的缺陷就将这两种火铳弃之不用了。”顿了一顿,商毅又道:“而且就是现在,只要运用得当,和其他的火枪火炮互补配合,这两种火铳在战场上仍然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孙和斗怔了一怔,道:“现在也可以在战场上使用吗?怎么用?”

商毅笑道:“就说这迅雷铳吧,虽然它填装慢,但只要是和其他火铳同时使用,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还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它短时间内,射速快的优势,在敌军进攻猛烈时,用它集中火力,挫钝敌军的锋头。而挚电铳虽然难以及远,但在近距内,由其是在守城战中,却可以发挥它填装速度快的优势,在近距离打击敌军。因此这两种火铳虽然有缺陷,但全看人怎样运用。”

听了商毅的话之后,孙和鼎故然是松了一口气,孙和斗也觉得豁然开朗,笑道:“还是大人见识高明,和斗真是佩服之至。”

商毅接着又道:“而二先生所指出的这些缺点也都是确实存在,它们肯定会阻碍这两种火铳完全发挥优势,因此怎样弥补这些缺点,还是要请大先生多费些脑经了。”

孙和鼎忙道:“大人请放心,和鼎马上就会着手研究这两种火铳,尽力改进这些缺陷的地方。”

商毅笑道:“这到不必急于一时,目前我们还是以守住济南府为主,等清军退兵之后,大先生再慢慢研究,也不为迟晚。”

孙和鼎一听,也不禁笑了,马上又对商毅道:“还有一件事情,和鼎要禀报大人,现在穆陵关里以经招募到了一批铸炮的工匠,在我临走之前,他们以经开始造泥模,几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造炮了。”

“哦!”商毅也不禁大为高兴,穆陵关能够自行铸炮,可是他一直的心愿,只是铸炮不同于制造火铳,工艺留程都比制造火铳要麻烦得多,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穆陵关一直战事不断,因此商毅也只是向孙和鼎提过,但并没放在心上,只想等清军退了以后再说,没想到孙和鼎一直都记在心里,提前把这个项目上马了。虽然这一战是来不及,但从长远来说,可以使穆陵关完全达到武器自己自足的地步。

孙和鼎见商毅面露喜色,也知道他对穆陵关能够自行铸炮也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又道:“大人,请你随我来看一看,我们这次还带来了两种新制造出来的武器。”

商毅听了,也来了兴趣,立刻跟着两人来到工匠坊的临时驻地,给孙和鼎准备的一间工作室里。

孙和鼎从架子上拿起一支鸟铳,递给商毅,道:“大人,你看看这支鸟铳。”

商毅接过来一看,这就是一支普通的鸟铳,但很快他就发现,并不一样,因为点火结构变了。扣动了一下扳机之后,商毅惊讶道:“你把它改成了自生火铳?”

孙和鼎微笑着点了点头。原来自从商毅接收了燧发枪之后,孙和鼎和几个经验丰富的工匠也马上开始研究燧发枪的打火结构,并且也进行仿制,以经制成了两个样品,装在两支鸟铳上。因此将这两支火绳点火式的鸟铳变成了撞击打火式的燧发鸟铳。

这个成果自然又让商毅大为高兴,通过这次攻取济南的战斗,虽然也发现了燧发枪的一些不足,就是哑火率很大,一般来说,最理想也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发射成功率。但商毅知道,这是因为目前燧发枪的技术还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的大部份时间里,火绳枪的哑火率一直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徘徊。直到近几十年,技术才基本完善,点火率才达到九成以上。

而且相对于燧发枪的填装速度和其他优点,就是在现阶段来说,燧发枪也是利大于敝的。因此在商毅的预计中,以后的穆陵军中,火绳枪和燧发枪的比率最好是能达到一比一。

只是现在大规模生产燧发枪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不够,就是这一次清军退军了,自己也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但如果能把其他的火绳枪改装成燧发枪,那就能够大大减少时间了。因此商毅又问道:“大先生,那么其他的火铳,包抬鲁密铳都能改成自生火铳吗?”

孙和鼎点点头,道:“自然是可以,所有的火铳的点火装置都可以改进。”

商毅笑道:“那就太好了,等这一次鞑子退了兵之后,我们就马上开始改装,要把一半的火铳都改装成为自发火铳。”

这时孙和鼎又打开了一个大箱子,从里面抱出一个五尺多长,直经约为半尺多的大圆简来,双手托着递给商毅,道:“大人,这是我制出的新式飞枪,您在看一看。”

商毅知道,所谓飞枪,就是在一个大圆筒里包裹几十支箭,利用火药做推力发射。射程可以达到两百步以上,但有效射程只有百步左右。虽然在发射之后,基本就没什么准头,不过在对釆用密集阵形的敌军时,还是有一定的打击效果。不过商毅觉得它的实用性并不大,打打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