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熏等人认真商议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还是保留这两个家族的藩位。
不迈那三名反对中日条约的大名,还有三名没有来到京都,对中华军不理不问的大名,则就不客气,都全部被罢免,彻底退出了日本的政治舞台。
这就样,日本的大名全部分封完毕之后,一共分出了二百三十七位大名,而在过去德川幕府中的大名中,保留下来的还不足一百名,而像岛津氏、细川氏、小笠原氏这些过去日本曾经威名赫赫的大族彻底消亡;徳川氏、松平氏、阿部氏、伊达氏、上杉氏也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而一批新兴的力量也在日本崛起,因此整个日本的政治格局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当然这些大名的分封,还有土地的分配,仅仅只是在京都进行了宣布,并不意味着日本国内的政治重新洗牌己经完成了,因为被撤藩、削藩的大名要交出自己的权力、领地;换藩、移藩的大名需要进行权力和地方行改的交接;新封的大名还需要上位,组建自己的家臣班底,接管权力和领地,这些事情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在一切都在十分顺利的情况下,如果中间出现一些波拆、事故,这个时间就还有延长。
因此被撤藩的大名未必都会原意心甘情愿的就这样退出日本的政治舞台,由其是像仙台藩、米仓藩这样的大藩被削之后,虽然说在伊达纲宗、上杉刚宪在京都的时候,固然都是老老实实,一但回到了自己的藩地,是否愿意老老实实的把权力交出来,在这中间会不会使什么绊子,耍什么手段,甚致会不会采取一些什么过激的手段,都还很难说的准,毕竟这些大名在日本还是有相当的实力基础,如果存心要使一点绊子,还是相当麻烦的。
而且就算是被撤藩、削藩的大名都甘心情愿的交出权力,让新兴的大名上位,那么在新势力登台之后,能不能坐得稳,掌得住局面,也并不容易,因为这一次日本国内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而且这一次被提发起来的新大名确实太多了,由其是像丰臣余众这些人中,都是离开日本近二十年了,基本在日本没有太多的基础,一下子就做到了四五十万石的大名,几乎等于是一步登天了。
虽然四五十万石大名扔到中国也就是一个县长,但就是在中国,让一个毫无任何经验的人,一下子当上了县长,也不容易管好,更何况四五十万石大名在日本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因此一个在日本基本没有什么基础的人突然一下子达到这样高的位置,那就更不容易了,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下来,真正控制住自己的领地,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完成。
当然要想让日本国内的局势重组能够顺利的完成,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中华军在日本坐镇,因为只要有中华军这尊大佛在这是镇着,那么一切的鬼魅魍魉也就不敢轻易有什么大动作,因此新兴的势力也就能够在中华军的支持下,逐渐在日本站稳脚跟,就箅是有一点小动作,但毕竟不能改变大局。
不过这样一来中华军就必须日本驻扎至少一年左右,甚致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震摄住日本其他的反对势力,另一方面,中华军还要接管九州岛岛。
而就算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商毅也是不可能在日本呆这么久,更何况现在南海局势开始紧张起来,战事一触即发,或者是已经开始了,因此商毅的目光在接下来就要放到了南方,另外这一次出征的主将成进,作为统战部部长,也不可能老是停留日本。
于是商毅下令,由第十一军分别驻守大阪和江户,而第九军驻守在九州岛岛,作为震摄日本的力量,商毅和成进则准备带着御驾舰队,离开日本,返回中国去。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一队有五艘商船组成的船队到达了日本的大阪,这也在日本内战爆发之后,第一次有商船到达日本,中断了近三个多月的经贸来往,又重新开始了。
而中国船队的到来,也受到了大阪各阶层的欢迎,毕竟中断了三个多月的中日经贸,对大阪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甴其是对大阪的商业,打击非常大,虽然中华军占领大阪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大阪的生活秩序,各商铺店面也都重新开业,但商品的数量,由其是中国的商品非常缺乏,因此中国的商品价格一路飙升,最少的也翻了五六倍,多的甚至到了十几倍,于是中国的商船到达大阪之后,货物十分畅销,没有几天的功夫,就销售了大半,而剩余的货物也都被定购,本来中国商船还准备跑日本的其他城市,现在也都免了。
虽然这一次日本内战的规模很大,但毕竟持序的时间不长,对日本的社会生产造成的破坏也并不大,当然在一次内战中阵亡了近二十万士兵,也确实使日本失去了相当多的劳动力,中华军、倒幕军只是没收了各大名的财富,但并没有对日本的百姓、商人进掠夺,从总体来看,对日本的民间并没有靠成太大的影响。
另外在这个时代,日本国内发现了银矿和金矿,按照另一时空的历史,还可以开釆一百多年,而且徳川幕府在日本统治了五十余年,其实还是非常有成效的,现在正是处于全盛的时期,积集了巨大财富,民间普遍都比较富足,因此现在日本乃然还有相当的购买力。
另外旧的大名虽然倒下了不少,但新一批的大名却己经生产,而且还有不少大名发展壮大起来,新兴的大名势力也都需要大量中国货物来装点门面,毕竟这个时候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都是中高档的商品,主要的消费对像是中上层人士,因此现在中国商品在日本仍然有不错的销路,因此这一批的中国商船个个都赚得钵满盆满。
而商毅也十分高兴,因为发动这一次战争的一个主要目地,就是为了使中日两国间的贸易能够顺利的进行,以扩大中国的海外贸易量,而且随着战事结束,中日两国的贸易重新展开,中国对日本的控制加强,也可以预见,以后的中日贸易也一定会迅速的扩大,中国也可以从日本赚取大量的财富。
第358章 巡视南洋(上)
不过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还是要慢慢的恢复,但商毅这时就要离开日本了。
在离开日本之前,丰臣熏也向母亲提出,要接她去中国奉养,但不出商毅的预料,徳川千姫并不想离开日本,因此对丰臣熏提出的要求挽言谢绝,不过德川千姬也答应,如果在未来条件合适,也会到中国居住一段时问。
其实对母亲的拒绝,丰臣熏对此也有心里准备了,只是因为她也知道,这一次和母亲分别之后,再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因此才希望母亲到中国居住,不也母亲答应以前有可能到中国去居住一段时间,也就巳经达到了自己的目地,当然丰臣熏也知道,母亲还是不放心德川氏的情况,还要在观望一段时间,看一看徳川氏被撤藩之后,能不能稳固下来,现在也确实不是把母亲接到中国去的好时机。
好在是徳川千姬是在江户出家,而江户现在也是在丰臣幕府的直属领地,因此丰臣熏也嘱咐丰臣幕府的代理大臣,照顾好母亲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从丰臣幕府每年的收入中拿出一万石来做为母亲每年的生活费,因为徳川幕府灭亡之后,徳川千姬每年从徳川幕府那里取得的每年一万石的生活费也没有了,丰臣熏自然要从丰臣幕府的收入中拔出母亲的生活费。
德川千姬对生活费到没有拒绝,只是没有要那么多,只留下了六百石,毕竟她一个人的生活,有这么多就足够了,这也差不多是一个中层武士的收入了。
而在公事方面,商毅也要向日本天皇绍仁,以及其他的大名告辞,但就在这个时候,却从皇宫里传来消息,绍仁病倒了。
原来绍仁本来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强硬的人,而被迫和中国签定了不平等条约,又眼看着中国通过分封大名的方式,逐渐控了日本的大局,但中国是一个比徳川幕府更为强大的存在,绍仁心里也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戚,因此绍仁越想心里越窝火,结果一下子就病倒了。
因此商毅在离开日本的时候,又亲自进了一趟皇宫,探望绍仁的病情,当然见到了绍仁上后,商毅也显得十分关心,同时又让自己随行的御医为绍仁进行诊脉。
把脉之后,御医说绍仁的病是由干憔虑过度,肝火过旺所引起来的,只平心静气,安心静养一段时间,也就没有事了,因此商毅也再三咛嘱绍仁,一定要好好的养病,等病好之后,还想邀请绍仁去中国进行访问,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再做出贡献来。
结果在商毅离开皇宫之后,绍仁的病又加重了,当天夜晚就吐了血,而在第二天只能请太上皇政仁太替他出面,给商毅等人送行,而且从此以前,绍仁就一直病势缠身,时好时坏,拖了二年时间,终于一病不起,在1654年去世,由他的弟弟,后水尾天皇的第八皇子良仁继位,而那时中华帝国还专程派遣使者到日本来吊奠,并且带来了商毅的问候信,包括那时己被中华帝国征服的二十余个东南亚小国,也都派出使者,到日本吊奠,因此绍仁的葬礼到是办得十分风光。
当然这是两年以后的事情,商毅现在还不得而知,告别了日本的众人之后,登船出发,首先到达九州岛岛视察,并且又专程到下关海峡边的临海馆休息了一夜,当然又泡了一次温泉。
而长州藩的藩主毛利广纲见商毅十分喜爱临海馆,虽然临海馆是在本州岛岛上,但索性将临海馆以及附近的一部土地也都转让给中国,毕竞这一次长州藩一下子涨了二十万石的封地,毛利广纲对中国方面十分感激,另一方面尽管毛利广纲也知道,中国将九州岛割走,但现在长州藩也己和中国捆绑在一起了,因此还是要尽量和中国搞好关系,区区十几亩的土地,当然不在话下。
面对毛利广纲的好意,商毅当然是欣然笑纳,同时也决定,将临海馆改名成春帆楼,做为九州岛岛在本州岛岛的一个居点。
第二天,商毅一行人才渡过下关海峡,到达九州岛岛,这时九州岛岛的各大名正在忙着清理自己的财产,陆陆续续的搬离九州岛,到自己的新封地去定居,而中华军的第九军也都从日本其他各地撤离,到九州岛岛驻扎,并且接管九州岛岛各地的管理,并且建立地方的行政机构。
商毅在九州岛岛住了三天,把九州岛岛的驻军,行政等事务进行了安排,同时中华军从日本各地得到的粮食、物资、金银钱财等等,也都运到九州岛岛来存放,而在此期间,商毅又收到了国内的来信,这一次都是喜迅,在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叶瑶瑱和紫玲珑先后都生了一个男孩,而且生产之后,母子都平安,当然内阁大臣也再次请商毅尽快归国。
收到了这个消息,商毅也十分高兴,毕竟自己又多了两个儿子,算起自己现在己有了四子三女,子女的人数可不少了,随后商毅立刻向国内下旨,让国内尽快派遣货船,过来搬运物资金银等物,并命成进付责押送,因为这是关系到这一次战争的成果,但同时商毅还向内阁通知,自己要先到南洋去巡视一番,然后再回国,因此国内的事务,还请内阁多多操心,而且叶瑶瑱生产之后,甴她带自己摄理国政。
其实皇帝巡视国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过,甚致在许多时候,也是皇帝去各地体视民情、民俗,尽皇帝责任的像征,但内阁接到了商毅发回的旨意以后,也知道商毅根本就不是什么去巡视南洋,而是打算到吕宋去参加对荷兰的战斗,才找出这么一个借口,但现在商毅就在外面,他不想回来,国内的人也拿他没有办法,而内阁的成员也有些好笑,历代都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现在到好,全反过来了。
但国会得知商毅打算巡视南洋之后,立刻有议员提交议案,要求内阁再次劝促皇帝,尽快返回国内主政,而且这一条议案也得到几乎是全票的通过,包括内阁的各部门,在私下里也都认为。
而内阁收到这条决议之后,也都是相对苦笑,劝促商毅有什么用,他硬是不想回来,谁又能有什么办法,但国会决意,又不能不执行,因此在内阁散会,王夫之和李岩也带着国会的决议,进宫参见皇后叶瑶瑱,因为现在又是叶瑶瑱代理国政,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应该让她知道,而且还要由她御批,才能正式施行,毕竟现在叶瑶瑱还有代理行使否决权的权力。
看了国会的决议之后,叶瑶瑱也忍不住笑了,道:“两位大人到是废心了,即然这是国会的决议,本宫当然不会阻止,而且本宫也会再加一笔,请皇上尽快归国!”
王夫之和李岩听了,也都松了一口气,叶瑶瑱果然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人,其实就是现在商毅不在国内,以目前的架构,仍然可以使国内的行政机构十分正常运转下去,虽然说做为一国之君,长期不在国内坐镇,肯定不是好事,但商毅实际才出去了三个多月,并不算长,不过内阁首相和皇后在这时,也必须做出一个姿态来,才好好国内的官员们,国会那里有所交待,否则内阁后面的工作也就不好进行了。
而叶瑶瑱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因此不仅批准了国会的决议,而且还要亲自加上一笔,也是劝商毅回国,这样在国会和其他官员那里也说得过去了,至于商毅见到了内阁的上疏之后,肯不肯回来,那就不关内阁的事情了,反正内阁是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这时叶瑶瑱又道:“王大人、李大人,虽然说劝皇上归国,仍是大事,但就算皇上见疏之后,马上归国,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皇上不在国内,而将国事全数托负给内阁,两位大人都是追随皇上多年的旧臣,这时也该尽心竭力,操持好国政,切不可因为皇上不在朝中,而荒废了政务!”
王夫之和李岩忙道:“娘娘请尽管放心吧,臣等定会尽职尽责,不使国政荒废!”
叶瑶瑱点了点头,道:“其实两位大人的忠心操守,本宫自然是可以放心的,但内阁各部门的其官员,还有国会,虽然说劝皇上尽快归国仍是大事,但各项工作也不可耽误,因此两位大人还是要多多督促其他官员,不可懈怠,各职工作事务,都不可荒废了,否则等皇上归国之时,恐怕我们都无颜去面对皇上!”
叶瑶瑱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在明朝就出现过这种情况,皇帝不管事,大臣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劝阻皇帝不管事上,结果也不管事,最后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王夫之道:“娘娘尽请安心,臣必会尽力督促各官员,绝不会误了朝政事务。”
第359章 巡视南洋(下)
虽然这时己是十月中旬的时间,深秋季节,但船队是向南行驶,气候渐暧,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甲板之上,依然是温如阳春一般,丝毫也没有深秋的凉意。
商毅十分舒适的坐在船楼上,感受着一阵阵海风带来大海特有的味道,目光远眺触及之处,是蓝天白云碧海,极尽渺茫,苍天大海,苍茫无垠,而在海天一色之间,可见点点白帆,随浪起伏,而在战船附近的海面上,不时有海鸥飞翔而过,轻掠水面,又是展翅飞去,只是留下数声的鸣叫,海面中也偶然可见大鱼海豚,纵跃出海面。
而亚莉桑徳拉和丰臣熏则倚栏而望,在用食物逗引着海鸥,不时引得一阵欢笑,仿佛这一趟不是出来打仗,而是游山玩水一样,因此商毅也觉得自已这一次的决定并没有错。
因为在出发到日本之前,商毅巳经答应过王夫之等人,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出征了,而且商毅也知道,虽然说皇帝确实有巡视国土的义务和责任,但在以后自己像这样出巡的机会也不会很多,因此在日本的战事结束之后,商毅才决定先不回国,而是到南海一带巡视一回,当然顺带也到吕宋参与中荷之间的战争,这一趟既然是出来了,就干脆把能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
亚莉桑徳拉一向都是好动的人,而且去吕宋又是为了打仗,当然对商毅的决意十分赞同,而丰臣熏现在所有的愿望都己经满足了,自然也没有异议。
同时丰臣熏心里还有一点私心,就是她现在还有一个心望,就是生下商毅的子女,好继承丰臣家,而如果是在南京皇宫里,商毅的嫔妃虽然不算多,但也有十余位,丰臣熏在其中并不算是得宠,排起来一个月也轮不到她几次,而现在只有她和亚莉桑德拉两个人,自然承欢待寝的机会也就多了许多,因此丰臣熏也希望能在外面多留一段时间,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随商毅一起南下的还有北洋舰队的第二分舰队,而第一分舰队暂时留驻在九州岛岛,船队一行共有各种船只四十五艘,从九州岛岛西北的福冈出发,然后一路南下,进入到琉球群岛,然后在琉球岛停泊了一天,接着上路,驶出了琉球群岛,正驶向台湾。
因为船队的沿途都是在群岛中穿梭,因此在船队的前后左右,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岛屿,而且沿路随时都可以遇见在这里捕鱼的鱼船。
忽然商毅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船楼的栏杆边,举目远眺,看着战船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岛,看了好一会儿,商毅才转头对船甲板喊道:“吴大海!”
吴大海是岳飞号的船长,也是商毅的待卫队的副将吴亮的大哥,都是蛋民出身,一家人很早就追随商毅了,听到了商毅的喊声之后,立刻快步跑上了船楼,道:“报告,皇上有什么指示!”
商毅指着西南方向的那个小岛道:“大海,你知道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吗!”
岳飞号是商毅的御用战船,虽然商毅乘坐岳飞号出海的时候不多,但吴大海经常驾驶着这艘战船在附近海域巡视,因此对这一带的岛屿都非常熟悉,立刻道:“回禀皇上,这个岛叫钓鱼屿!”
商毅点了点头,其实他早就己经认出来,这个岛就是钓鱼岛,毕竟在另一个时空里,和他同时代的中国人对这个岛再熟悉也不过了,其实和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候相比,钓鱼岛的样子没有发生也什么变化,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日本人在上面修建的灯塔,因此商毅一眼就认出了钓鱼岛。
虽然商毅也出海过好几次,但确实还从来没有从钓鱼岛附近的海域经过,因为以前商毅出海,都是到台湾、南洋居多,而这次去日本,则是从长江口出发,直奔日本,因此也没有经过钓鱼岛,要不是这次从日本直接南下,恐怕就没有机会近距到达钓鱼岛了。
于是商毅下令,让岳飞号绕钓鱼岛巡航一周,虽然吴大海也不眀白,为什么商毅一定要围着这个普通的小岛转一圈,但既然商毅下了命令,吴大海当然是要执行的,而且围着钓鱼岛转一圈,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因此向商毅敬了一个礼之后,吴大海也立刻下船楼去传令去了。
等吴大海走了以后,亚莉桑德拉才好奇道:“这个小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为什么要围着它转一圈!”
商毅搂住了她的腰,笑道:“没什么特别的,它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岛!”
其实无论是在那一个时空里,钓鱼岛都只是一个三个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小岛,确实十分普通,在这一带海域内,像这样的小岛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个,亚莉桑德拉也不明白,为什么商毅对这个小岛情有独衷呢,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清楚,钓鱼岛事件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上,绝对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也是一次足以记入史册的重大的事件。
战船转舵摇帆,开始围绕着钓鱼岛航行,虽然商毅在另一时空里,并没有到达过钓鱼岛,但毕竟那时是一个资迅极度发达的时代,而钓鱼岛又一度成为全国的焦点,因此钓鱼岛每一个角度的照片都可以收到,商毅在船楼上凭栏而望,和头脑中的钓鱼岛样子一一印合,现在看起来,其实仍然是一个普通小岛,在小岛附近还有两条渔船正在作业打渔。
虽然是在商毅穿越之前,钓渔岛事件尚未结束,商毅也不知道,在自己穿越之后,钓鱼岛事件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但在本时空里,在不经意之间,钓渔岛早已经被纳入到了商毅的帝国版图之内了。
在不知不觉中,岳飞号己经围着钓鱼岛转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航线上,而商毅也长长了一口气,在船尾看着逐渐离自己远去的钓鱼岛,心里也在默默的想着,在这个时空里,钓鱼岛也许永远都无法成为焦点了,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钓鱼岛还是回复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最好。
钓鱼岛距离台湾基隆只有二百多公里,因此在船队驶离了钓鱼岛之后,继续南下,又行驶了一夜的时间,在第二天上午到达了台湾基隆。
现在基隆是台湾省的首府,省长沈寿崇也早己接到了通知,因此也在基隆港口隆重的迎接了皇帝釪一行。
虽然这一趟南下,主要是参与对荷兰的战斗,不过巡视一下自己的国土,也是一项任条,而且算起来自从中华军占领了吕宋之后,商毅己经有五年没有到达过台湾了,因此商毅在台湾停留了三天,并在沈寿崇的陪同下,在基隆、宜兰等地进行了巡视。
台湾是商毅比较早就领地之一,甚致一度被商毅当作争雄大陆失败的退身之地,而且也是商毅向海外进行扩展的大陆前沿基地,中华军能攻占吕宋,台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华军夺取吕宋的大后方。
在另一时空的这个时候,台湾这个时候还是荷兰的殖民地,离郑成功收复台湾,还差十年的时间,而且这是时候的台湾的社会生产经济还十分落后,远不如中国大陆,一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进行大力开发之后,台湾才逐步缩小了与中国大陆的差距。
但在本时空中的情况就大为不同,商毅在台湾的经营,由其是在台湾北部的经营,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而且商毅一向重视海外贸易,因此台湾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自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流通作用,而这一点也促进了台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华帝国建立之后,对海外的贸易进一步扩大,而台湾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当然也更加的繁荣。
虽然以前商毅在来往的公文报中己经知道,台湾这几年来的发展情况良好,现在全岛的人口巳经达到了八十余万,其中来自大陆的汉族移民占了六成多,开垦的耕地也超过了二百万亩,不仅产粮能够自产自足,而且还可以供应一部份给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同时还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另外商业、流通业、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不过这个时代只能以文字传递,因此商毅还缺乏直观的认识,而这一次在台湾的视察,也终于可以亲眼看一看台湾的变化。
尽管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基隆还是宜兰在城市规模和繁华程度上都无法与杭州、扬州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也缺之大型的手工工厂,但在城市中商铺林立,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世界各国的商人云在这里,挑选着自己满意的商品;港口中船舶密集,来往穿棱,每一刻都有船只进港出港;而在城外,一块一块农田整齐排列,种植着水稻、甘蔗、各种水果,也是一付十分兴旺发达的景像。
另外由于现在吕宋开战在即,台湾也成为粮食、弹药、各种物资的中转站,也存放大量的军用物资。
商毅对台湾的发展情况也十分满意,也夸赞了沈寿崇一番,同时也咛嘱沈寿崇,一定要保证好前线的供应,然后才和舰队一起扬帆出发,直奔吕宋而去。
第360章 到达吕宋
船队离开了台湾之后,又行驶了两天时间,终于到达了这一次南洋巡航的终点,吕宋的马尼拉岛。
早在三天以前,商毅到达台湾之后,就派人给马尼拉送信,通吿商毅的船队将要到达马尼拉巡视,这时南洋舰队的四支分舰队包括广东军区第十七军,南京军区第七军都已经到达了马尼拉驻扎,准备好了与荷兰的战斗,因此吕宋总督张庚秋接报之后,也和中华军的主将成钢一起,立刻做好了迎接商毅一行的准备工作。
在商毅的船队驶进吕宋岛海域的时候,马尼拉就派出战舰,迎接并护航领路,而在船队驶进了马尼拉湾,在港口巳经由军队列好了队型,同时还云集了数万百姓围观,而且在船队进港靠岸,还鸣礼炮三十六响,整个仪式也搞得十分隆重。
等岳飞号在岸边停稳,张庚秋和成钢带领着殖民地的几名主要的官员,蹬上了岳飞号,来参见商毅。
见礼之后,商毅有些不悦道:“张总督,这也弄得太夸张了一点吧!”
张庚秋笑道:“五年以前皇上亲自领军,驱逐西班牙人,救吕宋华人与水火上中,收吕宋归复中华,吕宋华人对皇帝一直都感恩戴德,只是从那以后,皇上日理万机,操心国务,就从未再到过吕宋了,这一次终于又架临吕宋,臣等都喜不自禁,因此欢迎的隆重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成钢也道:“是啊皇上,现在我们与荷兰开战在即,皇上亲临吕宋,足以振我军威,赫敌之胆魄,因此隆重欢迎皇上架临吕宋,也可以鼓舞全军士气!”
商毅也点了点头,这到也是实话,自古以来,皇帝御驾亲征,都是为了鼓舞全军的士气,因此对欢迎的排场也就没有多计较了,道:“成钢,这一次在日本,你兄长打得不错,现在南洋这边,就全看你的了,你可不要让你兄长给比下去了!”
成钢立刻道:“皇上请放心,臣定能不付皇上所望,定叫红夷鬼子有来无回!”
其实现在中国都己经开始用西班牙、荷兰这些名称称呼欧州国家,但在民间口头,却依然还是用旧语,红毛、红夷都是荷兰的俗称,这样的叫法也带有明显的贬意,不过现在中荷之间正处于敌对状态,因此这样称呼荷兰也并无不可。
张庚秋道:“皇上一路受波涛颠簸,臣等已在马尼拉城里己经为皇上准备好了行宫,还是请皇上先上岸,然后再详细述谈!”
商毅点点头,道:“好吧,我们先上岸!”
等商毅一行离船上岸之后,在港口列队的士兵立刻齐声欢呼“皇上万岁,皇上万岁”,而商毅也向众人挥了挥手,以示致意,而在港口外围观的百姓们更是“万岁,万岁”的乱喊一气,还有不少人在大道两侧苂香膜拜。
当时中华军占领吕宋,正是西班牙殖民者准备对吕宋的华人又进行一次屠杀的时候,许多华人因为中华军的到来而免遭一死,而在中华军统治了吕宋之后,华人终于成为吕宋地区的上等人,再也不用受外国殖民者和当地土著的欺压,因此也是扬眉吐气,自然也对商毅感恩戴德,这次来欢迎商毅,绝大部份人都是自发而来的。
其实马尼拉城的规模并不大,只是一个小小的欧式城堡,马尼拉地区实际是包括了马尼拉城周边的广大地区,马尼拉港就在马尼拉城边,因此商毅一行在下船之后,只走了二十几分钟就进了马尼拉城,当然沿途都是经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