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怠G謇碚庑┪镒首俺稻突ㄈチ硕欤钡降谌欤趴汲防胱尴亍
好在是邹县离兖州并不远,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而且都是官道大路,车辆行走,也十分便利。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五个时辰左右,就可以到达兖州了。
但队伍仅仅只走出了还不到两个时辰,就遭到了中华军的追击。夏成德、夏景海都是汉军正红旗的辽东汉人,跟着清廷一起,也打过不少仗,也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撤退之后,也留下了一部份断后的人马,等大队离开一个时辰之后,再撤离邹县,这样清军就可以先走出一个时辰的距离,中华军再要追赶,也追赶不上了。
只不过夏氏兄弟没有想到的是,付责追赶清军的,是山东军区第十军骑兵师。
而且在以前的战斗中,中华军的骑军也和清军进行过一些骑战的战斗,不过中华军毕竟不是一支以骑战为主的军队,另外以前的主要战场都是在江淮一带,河网密布,并不是骑军理想的战场,因此骑兵发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在一些关建的大战中,基本都没有骑兵的参与。
但这并不表示,商毅不重视骑军,因为商毅十分清楚,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骑军的作用在不断的降低,但骑军依然是战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支完整的军队,决不能缺少了骑军。另外北方地势平坦,以后进行北伐,骑军还是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中华军很早就组建了自己的骑军部队,并且在成立各大军区的时候,每个军区都组建了一个骑兵师,并且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同时还制造了大量适合骑兵使用的短铳和后装弹步枪。
只是在清军的概念中,虽然知道中华军也有骑兵,但对中华军的骑兵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像,因此在制定与中华军作战的计划中,也往往会不自觉的把骑军给无视了。这一次撤军的计划,就是这样。
第024章 灵活作战(三)
清军的主力一撤出邹县,中华军就立刻向邹县发动了进攻。留下来断后的人马当然不可能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不到一个时辰,邹县就被中华军给攻破了。虽然这时城里还在进行着小规模的战斗,但周少桓已经下令,骑兵师立刻出动,穿城而过,去追击撤退的清军。
虽然这时清军已经先走出了一个多时辰,但两条腿当然没有四条腿快,结果不到半个时辰,骑兵师就追上了清军。
在火器进入战争之后,骑军确实受到了巨大威胁,在战场上并不在是无所不能的无敌兵种,但在快速突袭、追击,迂回包抄等战斗中,骑军的作用依然不是步兵能够代替的。而这一次就是追击战,又是沿着官道追击,正是骑军可以用武的地方。
山东骑兵师的师长叫杨耀武,是中华军最早的骑兵统领杨武丞的一个本族兄弟,也是中华军最早的一批骑军士兵,中华军少有的几次骑军战,他基本都参加过了。现在杨武丞已经晋升到军区级军官,他也由最初的普通士兵,晋升为骑兵师长。
不过杨耀武也知道,虽然官道平坦,适合骑兵作战,但毕竟道路太窄,并排最多也只能走十几骑,而自己带着一个师的骑军,虽然中华军的骑军编制比步军少,一个团只有三个营,一个师只有七千五百多人,但在这种狭窄的地形里,是无法充份的展开兵力。因此杨耀武采用以一个团为一个冲击单位的滚动式战法,一批进攻之后,另一批立即出动,持继不断,轮番向清军发动进攻,使清军得不到一点的喘息时间。
而每个团进攻的时侯,又分成以连为单位进行突击作战,每突破清军的一层之后,立刻让到官道两侧的山林荒野中,把进攻的位置让身后的战友,这样始终保持着对清兵的追击压力。如果清兵逃离官道,那么就由先前退出官道的骑兵来对付他们。
因此中华军的骑兵赶上来之后,立刻向清军发动进攻之后,清军也没有想到中华军会这么快就追上来,而且还是骑兵,结果一转眼就冲到了眼前,中华军以十骑为一排,向清军冲杀,首先是用短铳或是后装枪一阵射击,随后冲上来挥刀猛砍,然后立刻向两侧分散开;而后面一排马上跟着,进攻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没有停止,开枪射击、马刀纷飞,战马踩踏,清兵被杀得纷纷倒地,东奔西跑,叫苦不迭。以前清军都是这样用骑军来攻击明军的,现在也轮到清军偿一偿被骑军冲踏的味道了。
因为这时清军的队伍拉成了一长条,后排的清兵赶忙向前跑,前排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前拥后挤,乱成了一团,有不少人都逃下了官道躲避。但中华军可不管你们怎么乱,仍然是依旧冲杀,让开,后面的骑兵再冲杀上来,再让开,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这时清军的队伍就好像是一串长长的鞭炮,从最尾部开始燃烧爆炸,一直向头部延伸而去。沿路留下的,都是清兵的尸体和被清兵扔弃的车辆、物资等物。
不过清军的队伍实在是拉得太长了,足足杀了近一个多时辰,才终于被中华军一直杀了一个透穿,整个官道上只留下了长长的一条铺满尸体的道路。
但逃下官道的士兵也并不算是安全了,因为在官道两侧的山丘丛林荒野中,同样也来无数的中华军骑兵在等着他们。虽然说山丘丛林并不是骑军理想的战场,但这时清军己被杀乱,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中华军的骑兵都还有短铳长枪等火器,现在的清军已经有了一点火器过敏症,一般的军队没有几百名火铳兵压阵,基本都不敢和中华军交战,因此纷纷选择逃跑。
但既使是在山丘丛林里,人也跑不过战马,何况中华军的骑兵还可以开枪射击,因此逃下官道的清兵也被中华军杀死了无数。也有不少士兵举手投降。
这一场追击战一共进行了两个多时辰才结速,结果从邹县撤出来的一万五千人马,逃回到兖州城里的,己不足五千,被中华军当阵斩杀的达到六千余人,其余全部都成为中华军的俘虏了。而清军所有的辎重物资,也全都成为中华军的战利品了。
等败军逃回衮州城里之后,李率泰也不禁又惊又怕,中华军的战术实在是神出鬼没。现在兖州城里的清军大约还有一万六千多人,做为一座府级治所的大城,这样的兵力并不算多,只能免强守住城墙,想到城外布置阵地驻守,根本不可能,另外城里的火铳兵不足千人,火炮仅仅也只有十几门,以这样的兵力想守住衮州城,已经不是守不守得住城,而是能够坚持几天的问题。
其实李率泰也不是没有想过弃城而逃的问题,但现在宁阳己被中华军攻破,一但从兖州撤离,一定会在半途遭到宁阳的中华军阻击,而进攻兖州的中华军再从自己的背后杀上来,前后夹击,也是凶多吉少,因此还不如守在兖州,等待阿巴泰的救兵。
而李率泰也有些奇怪,按说到现在这个时候,泰安的岳乐应该已经到了兖州了,怎么还不见踪影呢?难道说这小子见死不救吗?那可就把自己坑了,现在援军可是李率泰唯一的希望了。
幸好这时李率泰收到了岳乐送给他的一封信,原来岳乐确实是领军赶来救援兖州,但人马走到宁阳附近的时候,得知宁阳己被中华军攻占了。岳乐顿时不敢再前进,因为怕受到中华军的袭击。现在他这一万神威营的士兵可是这一条战线上的最大希望,决不能有什么闪失。
于是岳乐立刻扎住人马,派出探子打探宁阳以及兖州的情况。这一打听也把岳乐吓了一大跳,原来不仅仅是宁阳,就连济宁、泗水、邹县等地也全都失守了,现在整个兖州府差不多就剩下一个兖州城了。
岳乐得知了这些情况之后,也不敢在宁阳附近驻扎,立刻下令将人马撤回到济南府和兖州府交界的汶水河边,凭河驻守,并且也派人飞报阿巴泰,让他在决定兖州的取舍,如果要救援兖州府,靠自己这一万人马肯定不够,必须增派兵力,如果放弃兖州,自己就立刻退回泰安州驻守,以防中华军的进攻。同时又给李率泰送来一封信,当然不会说自己在等着阿巴泰的决定,是否来救援兖州。只说自己的兵力不足,这时济南正在集合人马,等济南的人马聚齐之后,再来救援兖州。这一段时间,请李率泰在兖州坚守住。
接到了岳乐的信之后,李率泰也只能苦笑无语,能在兖州坚守多少天,连自己心里都没有底,但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
也不知道是李率泰的讫求真得感动了苍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连六七天过去了,中华军虽然已经逼近了兖州城边驻扎,但只是在城外修筑工事,并没有来进攻兖州城。而这时李率泰又收到岳乐的来信,阿巴泰已经从济南出兵,三天之后,就能赶到兖州来。这下可把李率泰给高兴坏了,看来真是自已家的祖坟上冒烟,又死里得活了。
其实中华军没有来攻打兖州,是有自己的用意。在中华军占领了邹县,又击溃了从邹县撤退的人马之后,众将都纷纷请令,要进攻兖州。连童大勇也认为以现在兖州城里的兵力,根本就无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应该趁着岳乐被宁阳的人马挡住,不敢来救援衮州的机会,首先攻下兖州城,然后再进攻济南。
但周少桓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打兖州不要只局限于兖州一地,而是要着眼于整个济南-兖州一线全局,如果留着兖州,围而不打,诱使济南出兵来救援兖州,先进行围城打援,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由其是驻守泰安州的神威营,对山东军区下一步进攻济南,是大有帮助的。反正兖州已经是煮熟了的鸭子,也不怕它飞了,不过是晚几天再吃罢了。
原来接到了统战部的指令之后,周少桓也对自己上一次作战的指挥作了认真的总结,同时也把前几年中华军在江淮、湖北一带所有的战伇都认真的看了一遍,也对商毅一贯提倡的机动灵活,集中优势兵力;多打运动战,围歼战;少打阵地战,攻坚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等战术原则理解了一遍,整个人也就像是开了窍一样,头脑一下就活了起来。
因此在发动了第二次山东战役中,周少桓果然打得机动灵活,每每出人意料,不断的调动清军的力量,创造出大量的歼敌良机。到现在为此,消灭俘虏的清军己有两万余众,而中华军自身的损失还不足千人,兖州府的战斗也基本大局己定,和第一次战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周少桓对商毅的用兵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信心也更为充足,当然对商毅的战术思想也更加敬服了。
第025章 攻取兖州(一)
在现在兖州已经基本是囊中之物的时候,周少桓并没把目光局限在衮州一地,而且着眼于整个山东战场的大局,因此才大胆提出,以兖州为诱饵,诱使清军出击,先歼灭清军有生力量的作战计划。这也说明周少桓的用兵能力,通过这两次山东战争之后,终于得到了一次升华。
这种先以少量兵力咬住敌人一部,诱引敌军来援救,用时也相应增兵,把仗越打越大,歼灭敌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的战术,也在日后成为周少桓的精典战术。
这个作战方案也得到了山东军区司令部,已经下属各军军部的一致赞同。现在不仅仅只是周少桓,山东军区的每一个人对商毅的战术思想也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两次山东战役,两种不同的战术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事实就摆在眼前了。
就连郑成功也对这个大胆而精妙的计划赞佩不己,因为他是没有参加第一次山东战役,因此更是觉得中华军不仅战斗力出众,连战术战法也同样神出鬼没,看样子击败清廷,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最后周少桓决定,留下第十军的两个旅,另加一个骑兵团,困守住兖州城,自己和童大勇率领第五军、第九军的第十四师,特种兵旅,加上郑成功部的人马,分别在宁阳、曲阜一带驻扎,只等清军的援军赶来,准备伏击清军。
————————————
岳乐的信送到济南之后,阿巴泰也同样大惊失色,因为经过了第一次山东战役之后,阿巴泰对于守住济南-兖州一线还是颇有信心的,没想到中华军这次的进攻会这凶猛,兖州一线一下子就差不多快要全完了。同时阿巴泰也大骂李率泰,实在是太没用了,怎么下子就弄成这个样子了。
但现在已经这样了,发脾气也没有用,还是考虑下一步的补救办法,对于救不救援兖州,阿巴泰也颇有些为难,毕竟现在济南府的兵力也是自保有余,出击不足,他和中华军交战多年,也知道中华军一向善于玩围城打援,因此救援兖州并不容易。增援济南的李国英就认为,没有必要去救援兖州,最好是让李率泰放弃兖州,将人马带回到济南来,顶多派遣一支人马接应一下李率泰也就足够了。
但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最终阿巴泰还决定,出兵相救。因为济南-兖州互为依靠,兖州失守,济南就将陷入中华军的两面夹击之中,也难以保全。而且中华军也不必通过济南,可以沿运河北上,直取东昌府,不仅同样可以威胁到京师、河南,同时济南也就成为一座孤城,只能坐以待毙。
因此现在只能尽力出击,救援兖州,才能稳住山东的局面。虽然在途中有可能会遭到中华军的袭击或阻击,但阿巴泰对神威营的战斗力还是有一定的信心,另外还可以和李率泰进行前后夹击,也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至少李率泰一直坚守着兖州未失,也说明现在兖州城里,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毕竟以阿巴泰的经验,不会想到还没有人会故意留着可取的城池不取,而用来吸引敌军的。
作出了决定之后,阿巴泰立刻下令,调博洛回到济南驻守,并从济阳、章丘两县抽调了一部份兵力,准备出兵救援兖州。另外阿巴泰对向北京发出了一份告急,请救北京再给山东増派一部份援军来。虽然阿巴泰也知道,北京现在很难抽出兵马来援救山东,但山东也难啊,还是争取一下,毕竟山东是北京的门户,北京朝廷不能坐视不管。
博洛回到济南之后,得知了目前的情况之后,到也没有反对阿巴泰救援兖州的计划,只是对阿巴泰道:“阿玛,您年纪也不小了,这次去救援兖州,就让儿子去吧,您还是在这里坐镇济南吧。”
阿巴泰“哼”了一声,道:“这是什么话,你以为你阿玛真得老了吗?”
博洛当然知道,老爹最不服老,平素也常以黄忠自比,因此忙道:“阿玛,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
阿巴泰拍了拍博洛的肩膀,道:“博洛,阿玛知道你的孝心,但一来是中华军太狡猾,你还太年轻了,怕会沉不住气,中了他们的诡计,只有阿玛亲自带队,才能躲过这些暗算。二来你是我的大儿子,这次我和岳乐一起出战,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有什么闪失,你额娘还有几个弟妺有你来照顾,我才能放心。”
其实现在博洛已经是三十六岁的成年人了,不过在阿巴泰眼里,他当然永远还是孩子,但听阿巴泰说出这样的话,博洛也觉得十分别扭,道:“阿玛,马上就要出兵了,你怎么还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还是让儿子去吧。”
阿巴泰哈哈大笑,道:“博洛,你阿玛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了,还在乎什么吉利话不吉利。记住,阿玛走了之后,你一定要严守济南,但如果听说阿玛兵败,兖州失守了,千万不要在济南困守,立刻撤军,退守河间府,明白没有。”
博洛越听越觉得不对,正要再说,阿巴泰已经截住了他的话头,道:“好了,你什么也不要说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一早,阿巴泰和李国英带领二万五千人马,从济南启程,一路南下,通过泰山,通过泰安州,到达汶水河边,与岳乐的神威营汇合,然后渡过汶水,向兖州进发。
渡过汶水之后,阿巴泰行军十分小心,先后派出两队人马,在前面探路,每队都保持十到十五里的距离,并且每经过险要地区的时候,都要派人走下官道,在两侧的山丘、丛林里搜索,看一看有没有埋伏的人马,同时还要留人看守,一直到大队人马过去之后才撤离。
不过这样一来大军的进行十分缓慢,汶水河边离兖州的距离还没有一百里,又是平坦官道,如果急行军的话一天就可以走完。但清军足足走了两天,也才前进了不到八十里,也让岳乐心急如焚,也催了阿巴泰二次,但都被阿巴泰训斥了一顿,也只忍着。
其实阿巴泰的心里比岳乐还急,但他也知道,和中华军交战,必须要万分小心才行,稍一大意,就有可能中了埋伏,因此虽然知道兖州十分危急,但也不得不这么小心翼翼,慢慢腾腾的前进。好在是这几天又收到了两份李率泰发出的告急信,虽然李率泰在信里说得十分危急,但从另一个侧面却可以证明,兖州仍未失守,因此阿巴泰也能稍稍安心。
这时清军已经走到了南驿地区,这里离兖州己不足二十里。阿巴泰心里也有一点放松,看来今天就能够到达兖州了。而就在这时,前部的人马发回消息,在前方发现了中华军的阻击阵地,阿巴泰闻听之后,也立刻下令,人马就地驻扎,建立阵地,准备战斗。同时又命人偷偷绕过中华军的阵地,去给兖州城里的李率泰送信,一来是让他安心,二来也是约他前后夹击阻击的中华军。
其实阿巴泰的小心谨慎也给中华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来周少桓留着兖州,就是想诱引清军来救援,好实行围城打援。但却没有想到阿巴泰竟会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中华军准备了两个伏击清军的地点,但都怕被清军的前哨人马发现,最后都被迫放弃了。
但清军走得虽慢,还是在一步一步的逼近兖州,如果再不出击,清军就要到达兖州了,因此周少桓也决定,就在南驿设立阻击阵地,命令第五军第七旅付责阻击,先把清军挡住,然后再慢慢想别的办法歼灭清军。
准备了一天之后,阿巴泰也下令,开始向中华军的阵地发动进攻。
于是岳乐首先出动三千神威营的士兵,在火炮的掩护下,向中华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有了守卫章丘县的经历之后,岳乐对神威营的战斗力也颇有信心,自然也当仁不让的打这头一阵。
但进攻不同于防守,尽管神威营是完全按中华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算是一支初步具有近代作战风格的军队,但一来是训练的时间尚短,而且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使用的武器,和中华军相比,都还有一段相当距离,另外进攻的难度,远比防守的难度大。因此如果神威营打起防守战来,还能似模似样,一但转入进攻之后,就立刻显示出和中华军的差距来。
首先神威营的炮兵火力根本就无法压制住中华军,这一点在进攻中是非常致命的,而且清军使用的火枪,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无法和中华军相比,更不用说中华军还装配了多种连发枪。因此中华军形成的防守火力,也要比清军严密得多。
结果在进章丘县的战斗中,中华军还能够攻破神威营的防守阵地,但现在中华军防守的时候,清军根本就无法靠近阵地前三十步的距离,被中华军打得纷纷倒地身亡,不一会儿就损失了数百名士兵。
第026章 攻取兖州(二)
清军对中华军的阵地连续发动了三天不间断的进攻,虽然清军用尽了各种方法,神威营的士兵不行,就上其他的清军,还不行就用骑兵冲,但中华军的阵地依然是稳如泰山。而清军损失的兵力已经接近了五千,别说是攻破中华军的阵地,就连攻入阵地,进行白刃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这还是清军总算学会在进攻中将兵力充份展开,进行散线突击的结果,如果还向是以前那样,那人往上堆,损失的人马超过一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阿巴泰和岳乐这时也无计可施,这才知道虽然神威营照着中华军的方式,差不多进行了两年的训练,但和真正的中华军相比,依然还有相当的距离。虽然阿巴泰连继写了两封信到兖州,要求李率泰从兖州出兵,对中华军前后夹击,但李率泰的回应是:现在兖州也遭到中华军的猛烈攻击,自己无力出击,请阿巴泰尽快突破中华军的防线,来救援兖州云云。
但李率泰也忽略了一点,送信人看得十分清楚,中华军只是围困了兖州,并没有大举进攻,当然也把情况如实向阿巴泰做了汇报,结果只气得阿巴泰跺足踵胸,大骂李率泰太不知道好歹了,自己好心好意来救援他,他反到是端起架子来。
其实李率泰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虽然中华军没有大举进攻兖州,但已经将兖州城外的各个交通路口全都封锁住了,只要自己派兵出击,就会立刻遭到中华军的袭击。现在兖州城里只剩这一万五六千人马,出击的兵力少了,完全是自取灭亡,而出击的兵力多了,兖州又难保,谁敢保证中华军不会趁机来攻取兖州呢?
另外李率泰也有些明白,中华军一直不来进攻兖州城,并不是自己家的祖坟冒烟,而是有意留着兖州不打,诱引阿巴泰率军来进攻,当初中华军进攻济宁州时,就用过这一招。但现在自己唯一的指望就是阿巴泰的援军,因此李率泰在向阿巴泰,岳乐的求救信上对此只字未提,相反还会写上一些自己在兖州奋力守城,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等等言语,否则阿巴泰认识到中华军的计策,也就不会来救援兖州了。
李率泰的真实打算是,等阿巴泰的援军接近兖州之后,自己再率军从兖州城里出击,和阿巴泰里应外合,一举突围出去,根本就不打算守住兖州。但一来是现在兖州城外的要路都已经被中华军给封锁住了,而阿巴泰的援军离兖州城还有二十多里,这个距离还远了一点,因此李率泰也有些犹豫,不敢轻易率军出击,如果阿巴泰的援军还能够向前推进一点,到十里的距离,那怕是十五里也好。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阿巴泰遭遇到了中华军的顽强阻击,很难再前进一步了。中华军的防御能力,李率泰可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中华军真要守住某一处地方,清军还确实很难通过,因此李率泰也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太保守了,援军巳经到了南驿,确实就差不多了,自已似乎应该从兖州城里出击了。
双方就在这样纠结的心理中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当天睌上,在清军的南驿大营里,阿巴泰也招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对策,是继续进攻,还是等着李率泰先从中华军背后发动攻击,或者是退兵。
岳乐道:“阿玛,现在局势很眀显了,中华军根本就没有进攻兖州,而且正在全力阻击我们,这样和中华军硬拼下去可不是办法,我看我们还是暂时按兵不动,等着李率泰从中华军的背后动手,然后再发动进攻。”
在这三天的进攻中,神威营都是进攻的主力,而损失也超过了两千人,岳乐也才算清楚,神威营和中华军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出击之前,那种踌躇满志的心理也发生了转变,开始谨慎了起来。
阿巴泰皱了皱眉,道:“但我们已经催了李率泰好几次,他胆小如鼠,躲在兖州城里不敢出来,这怎么办呢?”
岳乐道:“阿玛,您再派人给李率泰送信,这一次命令他一定要从兖州出击,进攻中华军的背后,否则我们就撤军回泰安,看他还会不会躲在兖州城里。”
阿巴泰点了点头,这到是一个办法,如果不逼一逼李率泰,只怕他会一直躲在兖州城里,完全等着自己来救援他。
这时一傍的李国英道:“郡王,贝勒,末将觉得现在的情况,有一点不大对劲。”
阿巴泰道:“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尽管说出来。”
李国英道:“这几天居末将观察,中华军阻击我们的兵力绝不会超过万人。不知王爷以为如何?”
阿巴泰又点点头,道:“差不多,我看也是这样。”
李国英又道:“刚才听送信人回报,中华军并未大举进攻充州,因此也可以判断,中华军是在全力阻击我们的援军。但居我们先前所知的消息,这次中华军进攻兖州,出动的兵力有三个军,兵力不下七万,就算攻占的地方要派兵守卫,那么进攻兖州的兵力,也不会少于五万,而留在兖州牵制的兵力最多也不万五,那么中华军至少有三万左右的兵力,还没有动用。”
阿巴泰听了之后,脸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李国英的分柝很有道理。
而见阿巴泰没有异色,李国英也精神大振,接着又道:“王爷、贝勒,中华军的战斗力,不用末将说,你们也是清楚的,末将算了一下,从中华军开始进攻兖州起,一直到今天,已经是十五天的时间了,不是末将长中华军的威风,灭我们的锐气,就是当年的南京城,也不过就是坚守了七天,因此以中华军的实力,早就应该攻破了兖州,但他们偏偏放着兖州不打,等着我们的援军赶来,中华军这分明就是兖州为诱饵,诱使我们来救援兖州,好将我们一举歼灭,现在兖州府失守己成定局,如果我们这支持军再有所闪失,济南府将无兵可守了。这次中华军是明取兖州,实际上是却是在盯着济南。”
李国英本是左梦庚的旧部,随左梦庚降清之后,二次南侵的过程他其本都经历过,虽然没有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角色,但却能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中华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对中华军灵活多变的战术一直都心有余悸。在兖州的告急传到济南时,心里本能的有一种预感,中华军一定又有什么阴谋鬼计,于是也极力反对阿巴泰出兵救援兖州,但当时他也找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因此也不敢深劝。现在局势渐渐明朗化,得到的线索也多了,李国英才基本能够推断出中华军的大致计划来。
阿巴泰听完之后,也不禁心头大震,这段时间以来,他确实是当局者迷,现在被李国英提醒之后,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中华军这一次完全是连打带消,一箭双雕。想到这里,阿巴泰也惊出了一身冷汗,连连点头,道:“李国英,你说得对,我们都上当了,眀天一早,我们就撤军。”
然后阿巴泰又站起身来,对岳乐道:“岳乐,你马上带兵,连夜出发,后退二十里立寨,准备接应大军撤退。”
岳乐答应一声,刚要出帐,只见帐帘一挑,跑进来一个士兵,慌慌张张道:“王爷,不好了,泰安州失守了。”
大帐里的众将听了,全部都惊得呆住了,阿巴泰只觉眼前一黑,身子晃了两晃,要不是双手扶住桌子,差一点的栽倒在地上,中华军果然出手了,而且这一出手就最狠的,泰安失守,就意味着援军的后路被切断,而且济南府和兖州府之间,也被彻底断开了。同时心里也一阵恐惧,难到说自己这三万多人马就交待在这里了吗?
这时李国英又急忙道:“王爷,现在事不迟疑,泰安虽然被中华军袭取,但还有好几条小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