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人总是会有一些心的,安排一亲友,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也说明在我们内部官员的任命,也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以前恐怕就会成为大患。”
商毅也不禁一呆,这一点他确实还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势力一下子从浙江一个省扩大到了六个省,所需要的官员数量也扩大了好几倍,而且为了保证地方的人手,原来浙江的官员有一半都被派到了地方去工作,而中央机构的官员人数也扩大了一倍有余,自然也需要补充大量的新官员进来。
在一些官职较高的位置,因为有相应的制度把关,官员的选拔和任命也比较严格。但在一些中下级职位,乏缺相应的制度,又没有足够的预备官员,因此也就要随意得多,基本就是甴内阁的几名大臣直接任命,或甴各部拟定名单推荐。这样一来人情世故的礼尚往来,亲属关系照顾一些,也就是再所难免的了。
但这样做的后果却造成了在许多职位上的人名不属实,尽管这些职位并不高,但却政府直接和民间对接沟通的位置,也就是基层官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代表了政府的形像,如果做得不好,那么自己这几年积累的良好形像,也很容易被消耗殆尽。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商毅到是相信,周世奇到是没有多少其结党营的意图,本意的目地,纯粹就是关照一下亲属朋友, 但从结果上看,确实造成了大量周家的子弟亲友把持了基层职位,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来说,这决不是一个正常现像。
当然造成现在的局面,也是有一些不得以的原因,因为地盘扩张太快,官员的诸备根不上,也使一些地方有机可钻。包括商毅在刚起事的时候,其实也都是任用的乡亲朋友,只是军队毕竟不同于官场,是要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真砍实力,因此有能力的人自然能脱颖而出,而没能力的人很快就会汰淘,而且商毅也一直注重军队的教育,很早就建立了军校,对士兵进行纟统的统一培训,不仅使军队不会沦为个人的军,也使目前军队的发展步入了一个良的轨道。
其实商毅很早也开设了学校,但文职官员的培养要比士兵慢得多,一个士兵经过半年左右的系统训练,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之后,就差不多能上战场进行战斗,其他许多东西可以在实战学习,而一个习的东西就要多许多,没有几年时间,根本就培养不出来。
不过现在的情况要好一些,因此到了这个时候,从商毅开办的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工程大学里,都己经毕业了二批学生,而且这一批学生都是接受较为先进的教育、不仅知识面更广,而且更注重实践,同时还居有一定的海外知识,要比一般传统教育教出来的书呆子要强得多。
另外这时还有一批最早跟随商毅起事的士兵,也到了退役的时候,他们的学识或许差一些,但受过几年的军队熏陶之后,也养成了严谨、效率、尊守纪律、服从命令的作风,同时亲民爱民,不能欺负老百姓的原则,也深入他们的思想中,这也基层官员最重要的素质。
虽然这一批士兵的人数并不多,因为一部份战死在疆场,另一部份晋升为中高级军官,但也有千余人,加上毕业的学生,总数约在三千多人左右,现在的基层官员储备人选,也比刚到南京时要充裕得多了。因此甴退役士兵充任基层官员,再由毕业的学生补充,可以使基层官员的素质, 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而且等这一批官员在基层得到一定的煅练,晋升到中高层之后,也就可以成为商毅手下的重要骨干力量。
因此现在也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开展一次整风行动,一方面是加强对官员们的思想教育,煞住目前己有抬头的安逸、享乐、特权、骄傲等风气。另一方面也是对现有官员进行一次查核,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官员,重新启用一批经过培训的新手,并且建立完善的基层官员档案和选拔晋升制度,以及再培训制。另外还必须为将来击败清廷,统一全国考虑,有必要再建立一个新部,付责筹备新占领地区的官员派遣、组织、制度等工作,以免以后又出现这些问题。
这么看起来,果然还是任重道远啊,怪不得人都得天下难,治天下更难。当初自己占领长江六省之后,并没有急于北伐,而且停下来一心治理内政,积累治国的经验,这么做看来还真就对了,现在自己入主南京才一年多的时间,地盘也才只有六个省,就己经遇到了这么多的麻烦事情,如果真的击败了清廷,统一了中国,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事。
当然考核更换官员,必须慢慢进行,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由其是现在,还要准备对菲律宾的战斗,因此事情还是应该一步一步来做,首先还是应该先将周元舟、刘原引、林之湖、林阳等人极时处制,并公开处制的过程和结果,向南京地区有一个明确的待,其次是加紧对这四件事进行追查,一定要把这几件事情背后的推动力量。
就在第二天,杭州时报首先报导了周元舟、刘原引的消息,并且报导这两人已被南京刑部抓捕归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的消息。同时还发表了商毅以“违律者必惩”为题的发言。
另一方面侦破工作也取得极大的进展,引得周元舟贪污的那个的身份己经査出来了,名叫紫若儿,现在是秦淮河边一家新开的一家名叫潇湘馆的青楼里的当红,虽然目前还达不到当初秦淮八,以及后来的紫玲珑的水平,但在新一批的名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而且跟据侦察得知,除了周元舟之外,这个紫若儿还与三名中层官员的来往颇为近密,刑部对潇湘馆的正常调查,都受到过阻拦。现在潇湘馆已经被安全部严密监视起来,一切的动静都在周琦的掌握之中。
而刘原引的案件中,更是大有收获,因为唆使刘原引砸商铺的三个酒朋友中,有两个人也己被抓舀归案,还有一个不知去向。虽然这两个人一口咬住,是与被砸商铺的老板有过节,才唆使刘原引去砸商铺,被砸商铺的老板却根本就不认识这两个人,因此双方有过节之说并不成立。而安全部又在这两个人的家里的一间地窖里,搜出了十几封信件,内容都是和清廷有关,大量的银钱,还有一部份武器以及一份名单。
就是在这份名单中,竟然发现了在去年商毅进入南京时,煽动南京百姓对商毅欢呼万岁的事件中的几个嫌疑人,而不知去向的那一个,正是这几个嫌疑人中的一员。其中有两个人就是潇湘馆里的执事人员。另外还有几个居然是杭州的手工工场场主, 而且早就在安全部的监视之中。
得到这些线索之后,周琦也立刻下令,查潇湘馆,虽然潇湘馆里人员也进行了负隅顽抗,但在火枪的打击之下,抵抗很快就失败,一部份被打死,以紫若儿为首,还有好几个名单上的人员都被活捉。同时在叶星士的帮助下,搜查人员也在潇湘馆室发现一间密室,二条地道,并搜出了大量的证据以及名单,不仅有南京、浙州、还有江苏、江西等地,甚致连绍武、永安、永历几个朝廷都有。
于是又通过地道,名单进一步扩大抓捕行动,同时还传令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第234章 林家的决断
“啪!”
林之湖的脸上已经挨了重重的一记耳光。而林家的上下人等,也都大吃了一惊。
如果是在以前,林之洋就算心里再怎么着急上火,也不会动手打人,因为他虽然是林家的长子,但却是庶出,而林之湖是却是正牌的嫡出,而且还是林家重点培养走科举路线的人,只是在读书方面,他比不上老五林之泊,因此现在才弃文经商。现在已经是林家正式的继承人,接管了林家的生意。
但现在林之洋的身份不同了,也算是南京地区的当朝国丈,在林家当然也是挺直了腰扞,虽然打了林之湖,但谁也不敢说什么?而林之湖心里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自觉理亏,因此也捂着脸不说话。
只有老太爷林正朔皱了皱眉,这几年林之洋在老林家虽说把腰杆挺起来了,说话气也足了,但到也没有抖过国丈的威风,看来今天是气急了,才会动手打人,因此道:“之洋,你这是干什么?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打起人来了?”
老太爷发了话,林之洋当然不能不说,道:“爹,您别问我,你去问老四,他心里自然清楚。”
林正朔的目光看向林之湖,而林之湖立刻低下了头,不敢和老爹的目光对视。林老太爷这几年虽然不管事了,可也没有老糊涂,一看林之湖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发虚,因此也不由有些惊疑起来,道:“之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林之湖支支唔唔半天,一个字也没说出来,林正朔又看向林之洋,道:“之洋,还是你来说吧。别在推来推去了。”
林之洋点了点头,道:“我说就我说,不过先等一等,还有一个。”说着转过头来,道:“老二,你把白儿藏到那里去了,把他叫出来。”
林之海的胖脸上顿时一阵抖动,道:“大哥……我……我也不知道他在那里呀?”
而林正朔更是吃惊,道:“还有白儿吗?”
林家的第三代中,是以林之洋的长子林旭升居长,但林之洋本来就是庶出,因此林旭升以前在林家第三代的地位也不高,林家的正宗嫡系长孙是林之海的儿子林白。林之海是公认林家的草包,但林白到有几分聪明,也很得林正朔的喜欢,没想到这一回连他也被扯进来了。
这时林正朔的心里也不由不安起来,道:“之洋,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吧。”
林之洋这才把林白走私和林之湖抗税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林正朔也不由得脸色惨白,没想到这两年自己没有理家里的事情,他们居然弄出这样犯违的事情,走私、抗税,这在那个朝代都是重大忌违的事情,因此也不禁又惊又怒,道:“你们两个不孝的东西,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给我跪下。”
林之海、林之湖立刻双双跪倒在地上,林之洋这才道:“爹,事情是白儿做出来的,把他找出来,和老四一起马上到杭州府的投案自首,听凭杭州府发落。”
林之海立刻抬起头,道:“大哥,不会这么严重吧,咱们家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就这么一点小事,还用得着闹到杭州府去吗?”
林之洋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小事?你想得到轻巧。”说着,这才把自己在南京被商毅招进王府去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才道:“现在周家的周元舟、刘原引两个人都已经被南京刑部收监审讯,现在就是我们这一边表明态度了。”
林正朔听了,心里也不由一沉,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好解决了,周家、林家并列为南京政府的两大家族,一同犯了事,现在周家显然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就看林家如何做了。他到并不但心林之湖,抗税的罪行虽然也不小,但毕竟好解决,把税补齐也就行了,那怕就算最终闹到官府里去,最多也就是认罚,也不过是破一点财而已。但走私的罪行可就大了,小说也是收监,大了会判流放,做苦役。因为商毅重视海外贸易,对走私行为及为严厉,杭州府经常可以听到审判走私人员的消息。
但这时林之海又叫了起来,道:“周家箅什么?那能和我们林家相比,现在凤舞不是靖海王的王妃吗?而且现右还在身孕,如果生下个男孩,那可就是太子了,凤舞就是皇后娘娘了……”
林之洋听他胡言乱语,心里也不禁又怒又急,虽然说现在屋子里只有他们父子几个人,但也难免隔墙有耳,被下人、侍女们听到一些,如果这一番话转到商毅耳朵里,那还了得吗?别说林凤舞的地位不保,就是林家也有灭顶之灾,因此抢步上前,一把扯着林之海的胸襟,狠狠给了他两个耳光,道:“叫你还胡说八道。”
林之海挨了两巴掌,也被打得眼冒金星,他本来是不是头脑很明白的人,这时也越发乱说起来:“我怎么就胡说八道了,等凤舞的儿子继了位,这天下不也有咱们林家一半吗?咱们林家要做什么,谁敢说个不字,我们林家……唉哟……唉哟……”
原来林之洋实在有些气不过了,连踹了他两脚,将林之海踢得满地乱滚。
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原来是林正朔将手里的茶杯扔到地上,给摔了个粉碎,而在一边看着打酱油的林之河赶忙过来扯劝,道:“大哥,二哥,你们都停一停吧,爹都已经气坏了。”
林之洋和林之海这才都停了下来,只见林正朔扶着椅子的扶手,连连喘气,林之洋赶忙走过去,在林正朔的背上轻轻拍打着,道:“爹,您怎么样了。”林之海和林之湖都跪着不敢起来,但也跪行了几步,来到林正朔的身前,拉着林正朔的腿,也道:“爹,您怎么样了。”而林之洋赶忙又对林之河道:“老三,快给爹倒一杯水来。”
喝了几口茶水之后,林正朔才把气喘匀了一点,道:“之洋,真的就没有办法挽回了吗?”
林之洋苦笑了一声,道:“爹,你以为我就愿意看着老四和白儿去打这个官司吗?但靖北王的态度您还不清楚吗?虽说凤舞现在有些受宠爱,但毕竟也只是一个侧妃,而且咱们林家因为有了凤舞,虽然尊贵起来,但也是树大招风,背后不知有多少双眼盯着咱们。”
林正朔听了,也沉吟不语,林之海却又忍不住了,道:“那又怎样,要是林凤舞下一个男孩呢?那可就是靖北王唯一的皇子了,我听说也就在这个月吧。”
林正朔瞪了他一眼,道:“你给我闭嘴。”
林之海吓得一缩身体,也不敢再说。林之洋却苦笑了一声,道:“老二,你别怪大哥不帮你,且不说凤舞未必就能生下男孩,真算真是男孩又能怎么样,靖北王的年纪还不到三十多,正王妃也才二十出头,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生下男孩来。何况历朝以来,无不防范外戚,我们林家虽然尊重,但实在是如临薄冰。”
林之海听待糊里糊涂,但林正朔的身子一震,虽然他读书不多,但巳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久历世故风霜,也知道自宋代以来,历朝历代对外戚专权都防范得十分严格,在万历年间还曾发生过国本之争,影响深远,而国本之争的根源,还是在万历的后官。因此后宫的事情,确实十分危险。
而在商毅的后宫里,现在有外戚的,只有林凤舞一个人,因此刚才林之洋说得并不算错,林家虽然因林凤舞而发达起来,确实也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但如果不小心谨慎,任意妄为,也很可能会因此而衰亡下去。林之洋一家都没有在南京政府中为官,而只是甘心还做一个商人,看来确实是眀确的举动。
于是林正朔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之海,把白儿找来,命他马上去杭州府投案,听凭官府发落,不许打点,不许拿钱买通,听见了没有。”
林之海也不禁大吃一惊,颤声道:“爹,这可不行,我可只有白儿这一个儿子,不能让他去吃这场官司啊。”
林正朔道:“怎么不行,有胆子做事,没胆子承担吗?反正也不会定成死罪,大不过是把他关几年就会放出来了,让他吃一点教训也好。他躲在那里,你一定知道,如果你不照办,你们一家就立刻给我滚出林家去,净身出户。”
林之海也不由身子一颤,也知道老爹这一次是动了真格,因此也不敢再求情了。
林正朔又道:“之湖,你也一样。”
林之湖心里到是有几分底,因此道:“儿子尊命。”
林正朔又道:“之洋,你马上写信,让之泊抽空回来几天,咱们一家聚齐,我有一件事情要对你们说。”
林之洋有些奇怪,道:“爹,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把之泊也叫回来?”
林正朔淡淡道:“我已经决定了,分家。”
第235章 收尾
杭州的搜查结果虽然比南京晚了几天,但在林之湖和林白主动投案之后,也很快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原来在南京失守以后,魔门就开始向浙江地区进行浸透活动,并且利用商毅鼓励开办手工工场的政策,也在杭州注策开办了三个手工工场。因为有清廷的支持,因此在资金方面十分充足,也不用担心是否盈利。
不过一个手工工场总不盈利,还是继续开办下去,既不扩大经营,也不缩小规模,还不断有来历不明的资金注入进来,这种奇怪的现像,自然引起安全部的怀疑,但一来是没有太多的证据,毕竟这时他们也没有什么举动,另外也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因此安全部对他们也只是监视,并没有惊动。
而这一次为了配合南京方面的行动,三家杭州的手工工场釆用不惜成本的办法,联手对林家的生意进行打压,以高出市场价五成的价格收购商品,又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卖出,虽然这种做法不能维持长久,但在短期内,确实使林家的生意出现了极大的滑坡。
如果是林之洋当家,或者是林正朔,就能清楚的发现,对手采取的是不正常竞争手段,而且无法维持长久,以林家雄厚的基础,完全可以先忍过这一段时期,后发制人,把前面的亏空都补回来。
但林之湖读书不成,弃文从商,也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接手林家的生意还不足两年,在前段时间,由于大环境好,而且有林凤舞这一层关系在,因此还算是把林家的生意经营的不错,但林之湖毕竟还欠缺经验,一般正常的情况还能够应付,一但出现非常规的对手,就立刻有些慌了手脚。而且这前后的反差也令自视颇高的林之湖难以接受不了,又不想告诉林正朔,只想自己找解觉的办法。
林白的情况和林之湖也差不多,因为父亲林之海是公认的林家草包,他也盼着能为父亲争一口气,但前一阶段顺风顺水也助长了他的自信,一但出现逆势,也就沉不住气了。还借了一大笔钱无力偿还。
而就在这时,在他们身边也有人支招,从邪路上想办法,当然这里面也有皇亲国戚的思想作崇,认为就算出事了,有林凤舞这个大靠山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林白年轻胆壮,又有债还,因此选择了走私,而林之湖毕竞持重一些,只敢逃税。
安全部本来就对这三个手工工场重点盯防,现在又有了确凿的线索,立刻展开了收网行动,将这三个手工工场一网打尽,全部都抓了起来,同时也搜出了大量证据。
至此,整个抓捕行动大约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在南京、杭州两地抓捕了清廷的谍间人员五十七人,其中男子四十三人、女子十四人,一共捣毁窝点十一个,查获了信件文书六十一封、名单十三份、地图十六张、白银十万余两,刀枪武器七十三件、弓箭二十一把,火枪十二支。也可以算是大有收获。取得了一次反间行动的大胜利。
同时在南京和杭州两地,对这一次的涉案人员也进行了审判,周元舟以政府官员渎职、贪污罪行,判追纳所有脏款、杖击四十,在南京收监三年,刑满释放之后永不录用;刘原引以政府官员滥用职权、故意伤人、抢劫等数罪并论,判杖击四十,发配湖南长沙府,服役六年,刑满释放之后永不录用,而跟随刘原引一起参上砸店伤人的巡捕队成员,也都受到相应判决,发配到各地服役,年数不等。林之湖以逃税论罪,责令其追缴补足所逃欠税额,并罚以税金的一倍,杖责二十,在杭州收监二个月;林白以走私论罪,杖责四十,发配湖北武昌府,服刑四年。
而抓捕的清廷间谍人员,也都跟据其罪行、以及身份职务的高低,进行了判决,他们的判罚可就重得多了,最轻的也是服役十年,而服役的地点,不是台湾就是琉球,总之不服满刑期,跟本就回不来。
随后这次审判的结果也在《杭州时报》上进行详细报导,同时也再次强调,在南京政府里,违律必罚的原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另外这一次的审判的结果,对南京政府的官员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因为这次审判的人员分别来自周、林二家,向林之湖、林白都算是林凤舞的直系亲属,但商毅仍然能够不殉私情,依律治罪,对其他的官员来说,也确实是一个警告,有一部份平素行为并不怎么检点的官员,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同时也都暗暗后怕。
但这一次的审判在民间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什么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等等赞语,也都纷纷飞向南京政府,就连参政院里的议员们也对此称赞不己,如黄宗羲、吴⑹房煞ā⒐搜孜涞热艘捕疾坏貌怀腥希暇┱肥凳且桓鲂滦说恼瘟α浚桃阋踩肥涤卸崛√煜碌钠髁俊5比灰灿屑偈巳衔桃阏馐窃诠首髯颂圆┬槊⒏妒章蛉诵模侍馐敲鞒幕实郏庵止首髯颂男形济挥泄
商毅对这一次危机的圆满解决,以及反间行动所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满意,不过这一次清廷的进攻确实很厉害,差一点就给自己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且算起来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商毅可不甘心就这么被动挨打,也找个机会也给清廷来一下子。虽然商毅对清廷发动了掏空白银的经济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短期内,是看不到成效的。因此还是找一个机会,也给清廷来一次打击最好了。
不过唯一让商毅觉得有一点意外的是,林正朔决定,将林家一分为五,分给五个儿子,而自己只留下在浙江的林家老宅居住,并由四子林之湖奉养,并且在老宅里留了每个人的住处,等到林正朔百年之后,林家老宅将改造成林家祠堂,但老宅子的归属权由五子共有,除非五人一致同意,才能够出售买卖。但任何人都不得将自己的老宅份额单独转让、买卖、出租等等。并且立成遗嘱。
这样一来到林之洋这一代,已经历时五代,长达近百年的浙江林家也正式宣告结束。从而分成大小不等的五个小林家。
对商毅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一下子分散成了五块,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复从前了。而且另外四个林家也和林凤舞的关系不大,不能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为自己谋私。尽管林之洋在财力上独树一帜,甚致可以说超过了老林家,但自立门户的时间毕竞不长,缺乏老林家百年世家的底蕴和积垫,以及庞大的关系网络,如果再过个三五十年,或许可以追上老林家的高度。
但林之洋并不觉有什么有什么不好,因为他并非林家的嫡子,无法继承家主的位置,而且又已经独立门户,实际林家的事务已经和没有什么关系了。相反老林家虽然家大业大,但也有许多束缚,就算自己自立门户了,只有老林家还在,自己也就无法摆脱这些束缚,毕竞自己也是林家的一份子。而现在老林家正式解体,自己也终于可收完全摆脱这些束缚,一心一意的经营自己的产业,开辟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就在七月十二日这一天,对这些事情毫不知情的林凤舞终于生产,而且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一下整个南京也是全城欢喜,因为商毅有了儿子,也就意味着商毅的事业后继有人,建立的王朝能够得以沿续,尽管商毅还很年轻,不过继承人的问题,还是尽早结决为好,至少有一个备选的人。
商毅当然没有其他人想得那么复杂,在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当然也十分高兴。亚莉桑徳拉所生的女儿取名叫商娥,并且在满月的时候,在教堂里由汤若望为她进行了洗礼,并取教名伊莎贝拉,而且汤若望还担任这个小女孩的教父。
林凤舞所生的男孩取名叫商寰。这个时候林凤舞也知道了林家发生的事情,虽然心情有些不好过,但这件事情也是林之湖、林白违律,商毅秉公而断,并没有错。而且林凤舞对老林家的感情也并不太深,虽然她也不知道当初家族曾经反对过她和商毅的婚事,但她们这一支在林家不受重视,林凤舞还是感觉得出来的。林之湖一向看不起她们,和林白之间也没有太多的手足之情,只是到底是血脉相连,亲人受罚,心里当然不会好受,但初为人母的喜悦终究占了多数。而且商毅也对她尽力安抚,林之洋夫妻也多方开导,因此林凤舞也很快就把林家的事情放了下来,全心付哺育幼子。
第236章 兵进马尼拉
危机度过,反间行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家里两名孕妇也都平安生产,商毅也开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菲律宾战争上。
这时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一个半月,南京只收到了一次先头部队发回报告,得知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马尼拉,入主商馆,马尼拉局势虽然十分严峻,虽然西班牙人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屠杀华人,但在与当地土著冲突中死亡华人已经超过了一百人,而且西班牙人也已经开始介入冲突,在先头部队到达马尼拉前一天,西班牙总督府正式下令,命令所有华人服从总督府命令,交出武器、保持克制态度,不许使用暴力,就可以保证其人身安全。而随船一起到达马尼拉洋和尚们,也马上展开了交涉活动。
因为从菲律宾到南京,一去一来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时间,因此现在收到消息也只有这些,不过李华梅海盗舰队也发回消息,已经全员出发,赶去支援马尼拉先头部队。商毅也稍稍安心,先头部队加上李华梅海盗舰队,在马尼拉坚守几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虽然是如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尽快派遣大规模舰队去菲律宾才好。
其实在处理这些事故时候,舰队和军队都已经准备齐全,随时都可以出发,但一直没有动身原因是,商毅决定这次出兵,将由自己亲自带队出战。
这个决议也遭到四名内阁成员全体反队,虽然们都赞同出兵马尼拉,保护海外华人,但都不赞同商毅亲自出马,因为商毅是南京政府主心骨,说白了就是南京政府皇帝,当然不可轻易出动,万一商毅离开南京,清廷再度发动南侵又该如何应付。而且海上不同于陆地,万一遭受风浪凶险,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因此就像去年对琉球、日本一样,派一员大将带队就可以了。
不过商毅仍然坚持己见,认为这些理由都不充足,过去商毅也经常出征在外,由叶瑶瑱在家里坐镇,代理政务模式,已经有相当经验了。而从情报机构发回消息来看,清廷内部矛盾也有很多,现在跟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南侵,而且现在南京政府五大军区全部都齐备,在南京还有统战部,一般局部战争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而海上风浪,属于天险,谁都没有办法预料,海军成立了这么多年,出海作战也不是一回二回,但因风浪而发生减员事情并不多。因为现在造船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水平,而且菲律宾离台湾并不远,也就和到琉球差不多,而且在途中还有不少小岛,一但遇到风浪,完全可以及时停靠躲避,这并不是问题。
众人见商毅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只好听从,然后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