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每一个人还都乐此不彼,而且越来干劲还越大,毕竟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也是很不错,说好听一点是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说难听一点,就是在这里可以骂人自由,是想骂谁就骂谁。

但吴⑹房煞ā⒒谱隰说壬偈牍獬⒌母卟愎僭比炊加幸恢炙圃嗍兜母芯酰ピ诔⒌慕鸬钌希庵殖∶婵墒羌锰嗔耍负趺恳淮蔚钜槎际钦庋豢蓟故翘致壅拢罄春芸炀团艿搅耸裁淳有∪耍页技榈成先チ耍詈笫裁唇峁继致鄢隼矗缓玫鹊诙齑蠹以俳幼懦场V徊还衷谑腔涣艘桓龅胤健

当然在参政院有一个最后投票表决的制度,到是不会没有结果,但尽管如此,每天无意义的争吵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天也通过不了几个议案,有一次为一个议案居然争到了傍夜,最后提案者实在掐不住了,釆用拒绝回答的方式,才得以开始投票表决,但这时众议员才发现,刚才争论的内容早已经离题三千里了。

这样的结果到并不出商毅预料,其实在现代社会中,议会就是各党派集团吵架的地方,甚致会经常上演全武行,除非这个议会只是做为政府的橡皮图章存在。只不过在现代社会中,议会制度发展了数百年,己经十分成熟,每一个议会都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套规章制席允许的范围内,再怎么争吵也不会太出格,至少也在讨论议案的时候不会跑题。

不过商毅有意在成立参政院的时候,没有把这套规章制度拿出来用,先让他们去吵着再说。自己在一边偷着乐。

第224章 南京见闻

就这样参政院里吵参政院的事,而内阁办内阁的事,大家互不相干,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不过再怎么吵,由于有了投票表决这个制度存在,参政院也总会通过几个议案,然后转交给内阁。而内阁和商毅也会从中选择合适的接受执行,而不合适的,就找个借口拒绝,反正成立参政院的时候就己经规定好了,内阁有这个权力。而且毕竟还是从其中选出一部份议案来执行,因此参政院也没有什么不满意。

只不过参政院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执委会也开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参政院的运行进行一些微调,首先是对提案的审议加严了,最初执委会对提案的审议很松,七成以上的提案都能从执委会通过,让所有议员进行讨论。但随着提案增多,而讨论提案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提案的积压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执委会对提案的审议也严格起来,一些不知所云,内容过于偏激,或是以前有过类似的提案,都被卡了下来,结果这样一来,提案的通过率也下降到不足三成,但这也是规则允许的执委会的权力。

再就是讨论议案的时候,执委会也尽力控制,一但跑了题,就赶紧拉回来,不使讨论离题太远,虽然这样做并不能完全控制跑题,因为只有跑远了执委会才会发现,而且有时连执委会的成员也跟着跑了,但也算是节省了不少的时间。而参政院的效率也提高了一些。

参政院也在这样的吵吵闹闹,修修补补中,慢慢的度过着。而和参政院的热闹高调相比,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悄然无声的进行着。银币己经越来越被民间接受了。

命名为中华通宝的银币,己经发行近半年的时间,一方面是在南京政府的信用保证力,而且税收可以用银币支付,还有一定的返还;另一方面银币的使用也确实比白银和铜钱方便得多,至少不必带着一大包白银或是好几串铜钱出门了,也不必去分辩什么白银的成色价值。同时银币和白银、铜钱之间的换算也十分方便,就是在一起混合使用,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因此银币很快就在江浙地区普及开,并且像其他的省份蔓延开展。有不少的店铺甚致都贴出告示,本店只收银币,不收铜钱、白银。而各地银行里每天都排出了长队,兑换银币。弄得银币几乎都供不应求了。

历来的货币改制,也都很少有进行得这么顺利的。商毅和俱体付责这项事务的林凤舞也都十分高兴,这可是办成了一件大事。而商毅更清楚,这一举动的重大意义。

不过货币改制的同时也有一些阴暗的事情出现,年初的时候,在民间也出现了专门兑换银币的私人钱庄,而且兑换的银币面额,比实际价值的白银低,九钱白银可以对换十元面额的银币,而四两白银居然可以兑挽到五十元面额的银币。而钱庄兑换出的银币,当然是违造的。其实铸造银币的成本并不低,但违造者专造面额大的银币,而且还掺入大量的铅、锡等其他金属,降低其中白银含量,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地。

商毅也没想到,山寨银币会这么快就出现,不得不慨叹,那句老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出来混都是要还的。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己经山寨了不少别的东西,现在终于开始体验被别人山寨的感受了。

当然山寨银币的出现,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现在银币确实已经深入人心,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银币的速度普及,但山寨毕竟是山寨,如果放任下去,对货币体系的危害绝对要大于促进,因此必须严格禁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能轻侥。

在三四月期间,南京政府以雷霆手段连续查处了三个违造银币的私人钱庄,主犯全都判以斩首,从犯判做苦役,钱庄财产全部没收。并且又通过《杭州时报》大加宣传,因此也有不少打算加入私造银币的私人钱庄也被震慑住,没造的放弃了这个打算,而己经开始私造银币的,也急忙收手。从而也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商毅也敦促铸币厂,加大铸币的速度,保证市场上有足够的货币。

其实欧州商人早就习惯了使用银币,对这个决定也十分欢迎,并且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也大致换算出了中华通宝和几种欧州货币之间的比值,因此商船一到中国,就大量兑换银币,而在离开的时候,也不兑换回白银,带到马尼拉、巴达维亚、渤泥等各地去使用。因此中华宝币,也在海外开始普及开。

因此商毅在四月初也正式下令,南京政府的对外贸易,将全部以银币来支付,当然也抱括对清廷的几个商品交易榷场,并在海关榷场等地,设立专门的银币兑换点。

商毅开通和清廷交易的榷场,真正出于贸易的目地成份的想法其实不多,大部都没安好心,现在强迫清廷来的商人用银币支付,也是目地之一,就是要将中华宝币打入到清统区去,从经济方面打压清廷。

由于南北贸易仍然是由南方占主导地位,南方的丝绸、瓷器、茶叶、工艺品等都比北方的好,而且现在还要加上玻璃制品和玻璃镜,这些都是北方市场的紧俏商品。特别是玻璃制品,深受八旗贵族们的喜欢,但现在除了南京地区之外,整中国绝无第二家,而且清廷又没有海外贸易,从海外进口玻璃镜,只能从南方购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玻璃制品俯利润也极大,一面五六寸见方的玻璃镜,在南方也就是四五两白银,而到了北方,可以翻到二三十两白银,而且还供不应求。但北方能提供交易的商品却并不多,只能拿白银购买。

但现在商毅规定,只能用银币支付,因为巨大的利润吸引,也迫使清廷过来做生意的商人,也只能将手头的白银兑换成银币,然后再进行交易。而榷场并不提供银币兑换白银的业务,因此兑换的银币要么全部用光,要么带回北方去,就这样中华通宝银币也浸透到清廷内部。

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对清廷产生什么影响,但时间长了,会促使清廷内部的银价提高,因为中国本身的产银量很少,而银币在清廷内部是不能流通的,清廷的白银都在向南方流入,又没有白银的流入,势必造成清廷的白银总量减少,从而引起货币体系发生混乱,人为造成价格上涨,也使清廷的经济恢复工作更为困难。

这也算是在古代打一场经济战吧。

而让人人都称颂的事情,就是商毅和朱媺娖的婚礼。

说起来商毅和朱媺娖也真的是好事多磨,两人订婚己经有四五年的时间,先前是因为朱媺娖要守孝,后来又因为战事和其他事情,结果一直拖到了现在,朱媺娖现在己经二十一岁了,虽然在现代社会,这个年龄还可以算是少女,但在明代社会,绝对算大龄剩女。现在就连她的妹妹朱媺婕都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了。

好在是两人的婚姻关系建早就确定下来,而且这几年的时间里,朱媺娖其实一直都是住在商毅家里,和商毅的其他妻妾们也都相处的不错,家里的上上下下也早就把她当商毅的夫人看侍,也就只差最后举行婚礼了。

现在战事暂了,而且其他事情也都告一段落,因此这场早就该举行的婚礼,也终于被提上了日程,经过仔细的挑选之后,举行婚礼的日子定在五月六日。

商毅现在好歹也算是称了王,并是实际上中国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朱媺娖又是前朝公主的身份,而且从理论上来说,明朝还不算真的灭亡,因此这场婚礼相不引人关注都不可能。

另外明朝在一些士大夫的心里,还有一定怀念感情,而且商毅在这方面也表现得比较宽容,不仅允许民间用文章诗词等形式怀念明朝,同时对建在神烈山的孝陵也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同时也不禁止百姓、官员进行拜奠。包括商毅,也亲自到朱元璋的墓前敬过香。

事实上商毅十分清楚,这种感情,其实只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怀旧情绪,对自己的统治实际造成不了多大的危胁,因为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广大农民,对明朝根本就没有一点怀念,当然前提是只要自己的政府保持这种清廉、开明、亲民的作风。如果把和前朝有一丁点连系的事情都当重大政治问题来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

而正因为如此,朱媺娖也成为这批士大夫和原明联系的一条情感纽带,而且明朝灭亡之后,她的身世也确实让人十分同情,因此人人都希望朱媺娖能够得到一个好得归宿。也都给这场婚礼献上了自己的祝福。

第225章 洞房

虽然有许多人都在关注着这场婚礼,不过商毅早就己经正式娶妻,而且现在也立了叶瑶瑱为靖北王正妃,朱媺娖的身份再高,也只能被立为侧妃,因此商毅也不想大操大办,弄得惊天动地,举城欢庆。只是将王府悬灯结彩,布置了一翻,同时也将朱媺娖的房间布置成洞房的样式,而其他耐什么迎亲彩礼,前七后八的繁文缛节都没有举行,而是直接就进入了拜天地的程序。

不过尽管如此,但这次婚礼毕竟是在南京举行,因此也还是要比商毅和亚莉桑徳拉在杭州举行的那场婚礼要热闹得多。而且南京所有的官员也都来到王府,送上贺礼,参加婚礼的庆宴。

在夫妻拜过了天地之后,朱媺娖由侍女们伺候着,首先进洞房里去等候着,而商毅留在外面,挨桌的敬酒,向众官员们表示谢意,好在商毅也不是第一次举行婚礼,一切的事项也都架轻路熟,因此面对各官员的种种为难,玩笑也都应付自如。

当然以商毅现在的身份,官员也不可能给他制造太过为难的事情,就是玩笑,也是点到即止,最多不过是多劝商毅喝几杯酒。因此商毅也完全能够应付得下来。

在敬完了所有的酒席之后,也用去了一个多时辰,商毅也着实喝了几十杯酒,商毅这才向众宾客们造辞,离开了宴厅,这时也觉得有点脚下发飘,幸好事先也早有准备,预备下了醒酒汤,商毅喝过了醒酒汤之后,又休息了一会儿,觉得酒劲也过去了不少,这才来到洞房里。

这时天色巳经暗了下来,各处也都点上了灯火,而其他的妻妾们也都正在内宅等商毅回来,见了商毅之后,叶瑶瑱立刻起身迎了上去,道:“相公回来了。”虽然商毅己经称王,但在内宅里夫妻之间依然还是用民间通常的称呼。

商毅点了点头,道:“让你们久等了吧。”

叶瑶瑱笑道:“我们等一会到是不打紧,就怕是让媺娖在里面等得太久。”顿了一顿,又道:“凤舞和亚妮也想在这里等着,但我怕她们的身子不便,让她们先回去休息去了。等明天再让她们来吧。”

这时亚莉桑徳拉己经差不多进入了预产期,就在这个月内,孩子就会出生了,而林凤舞也只差两个月,叶瑶瑱已经强令她们两人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老老实实的呆在王府里等生产,并且安排了足够的人手伺侯,以随时准备应付生产的情况发生。

商毅心里也不仅有了一点歉意,叶瑶瑱确实为自己考虑得十分周道,这时陈圆圆、明石姬也都过来,对商毅说了几句祝贺的话。

随后朱媺婕也过来,一改平时精巧玲璃、欢声笑语的样子,只是低低声音道:“姐夫,姐姐以后就交给你了,对她可要好一点。”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失落的情绪。

虽然在商毅的府里,朱媺娖和朱媺婕虽然不是同母所生,但身世经历都是相同,只是朱媺婕年纪尚小,性子活泼,不向朱媺娖那么含蓄,但姊妹两一直都同住在一起,感情也十分深厚,但朱媺娖和商毅完婚之后,两人也不可能再住在一起,就在三天以前,朱媺婕就另外有了自己的住所,虽然平时朱媺婕也经喜欢拿商毅和朱媺娖的事情说笑,但现在两姊妹也终于分开,因此朱媺婕心里,多少也有些失落。

叶瑶瑱也走了过来,把手搭在朱媺婕的肩上,笑道:“媺婕,就算你姐姐嫁人了,她还是你姐姐,而且还有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朱媺婕看了叶瑶瑱一眼,道:“瑶瑱姐姐。”

叶瑶瑱又对商毅道:“相公,快进去吧,只怕媺娖在里面等得着急了。”

其实商毅当然能够体会得到朱媺婕的这种情绪,这在姊妹之中是常有的,何况两人又同遭变难,甚致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尽管现在并不是将两人真的分开,但从心里上来说,朱媺娖算是正式嫁入商家,她的第一身份是商毅的妻子,而不是姐姐。不过这种改变也只能让时间来慢慢适应。

商毅推门走入洞房内,这时洞房里面红蜡高烧,到是照得十分明亮,朱媺娖一身霞帔,带着盖头,正坐在挂着红绡幔帐,铺着大红被褥的床榻边。

商毅走过去给她揭下了盖头,在凤冠之下,美丽的娇妍来。看见商毅,朱媺娖的脸上也显出两团红晕,低低道:“相公。”

商毅在床榻边挨着朱媺娖坐下,伸手又手揽着她的肩头,道:“媺娖,让你等久了。”

朱媺娖的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将头枕在商毅的肩上,道:“这几年都过来了,还怕这区区一小会儿吗?”

商毅心里有些歉然,道:“对不起,这几年到是让你等得太久了。”

朱媺娖伸掩住他的嘴,道:“相公说那里话,这几年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再者说相公也是为了天下的安危,妾身那有报怨呢?”

商毅只觉从她的纤手上传来一股幽香,忍在手心吻了一下,朱媺娖“呀”了一声,正要缩手,但己被商毅一把抓住,用力一拉,整个人立刻被带得仰面倒在商毅怀里。而商毅立刻低下头去,吻在她两片鲜红欲滴的红唇上。

其实两人同住在一起己有四五年的时间,朱媺娖从心里上,早就把商毅当作自己的丈夫,而且两人在一起亲密的次数也不少,亲吻爱抚也不是一次二次,除了最后一层之外,几乎什么都做过了,这当然还是商毅手下留情的结果,如果真得想下手,早就可以将朱媺娖完全釆喆。因此这时朱媺娖的身体一颤,却没有争脱,伸出双手勾住商毅的脖子,热烈的回应起来,并且主动暗吐丁香与商毅迎合缠绵着。

火热的唇在彼此交融逐渐有玉液滋生、香津暗渡,丁香如同小蛇般在两人唇间嬉戏着。商毅一边不懈努力地吮吸着红唇的芬芳,一双手已经探进了朱媺娖的衣棠之中,在她的胸前轻轻的抚摸着。感受着胸乳之间丰腻感觉,动作也不由的粗野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开了唇舌,但商毅付双手,这时朱媺娖已脸色羞红,如云霞烂漫,桃腮嫣红,如秋水一般的眼眸也蒙上了一层迷离的水雾,胸口轻轻地起伏着,让商毅那双还在朱媺娖的胸前大肆的活动着的手,也感觉到她急促的心跳。

朱媺娖免伸手按住了在衣裳之内作坏的大手,道:“相公,先停下一下……我们……我们还没有喝过交杯酒呢!等喝过了交杯酒以后,再……”

商毅停下手,道:“在怎么样呢?”

朱媺娖嗔怪的看了商毅一眼,羞涩道:“等喝过了交杯酒以后,自然是……是随相公的意吧。”

商毅呵呵一笑,又在她的脸上吻了一丌,这才放开了朱媺娖,把她从怀中扶起来,两人这才来到桌边,商毅剭到了两杯酒,递给了朱媺娖一杯。

两人一起举杯手臂相缠,四目相望,朱媺娖凝视着商毅,道:“终于成了相公的妻子,妾身真的是好高兴的。”说着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商毅收拾酒杯的时候,朱媺娖己回到床榻,摘下了头带的凤冠,脱出了外套的大红霞帔,露出一身白色丝绸的里衣,然后伸手将代表以为人妇的发髻解开,长长的秀发如同瀑布一般从头上倾斜而下,两辔如同黑色的绸缎一般发际,从修长雪白的玉颈两侧,垂挂在露出大片凝脂肌肤的胸前,隐约还可以看见里面一抹艳红的裹胸。

这时的朱媺娖己经是年过二十的女子,身体的发育已经完全成熟情,这时欲拒还羞的表情,更是形成一种融合着天真和成熟的动人风情,也让商毅的心头一阵火热。目光也直勾勾的盯在朱媺娖的身上。

勇敢面对着商毅火热的目光,朱媺娖挺了挺胸脯,胸前凸起的曲线呼吸起伏着,脸上桃腮殷红,双眸的顾盼间流露出一汪春水般的情韵,眼神柔柔地落在商毅的身上,轻声道:“相公!现在就来要了媺娖吧。”

听着这充满挑逗的话语,商毅那还忍住,立刻几步来到床榻边,一伸手将朱媺娖拥进怀中,将她抱到床榻上,一面为她解除身上剩下的衣衫,一面在她的脸上,颈项、胸前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火热的唇吻。

朱媺娖的双颊间泛着醉人的酡红,扶风弱柳般的纤纤细腰,在商毅的身下如蛇一般扭动着,仿佛是醉人的红酒一般的色泽,红艳艳的小嘴儿吐着火热的气息,朦胧的眼睛水汪汪的,荡漾着无限春情,羞涩而动人。

在朱媺娖的娇呼声中,商毅慢慢地与她合而为一,红浪翻滚,两人也展开了新婚之夜的恩爱缠绵,新房里充满了娇喘呻呤和喘息的声畜,交集出一曲动人的乐曲。

第226章 议和的条件

一夜的思爱之后,第二天清晨,商毅和朱媺娖也起床梳洗,出来和其他人相见。

这时其他人也都在大厅里等候着,虽然朱媺娖己是年过二十,身体的发育基本成熟,但毕竟是新承恩泽,因此在脚步之间,还有些蹒跚。其他人当然都知道是怎么一会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但朱媺婕却一下子跳了起来,走到朱媺娖面前,道:“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昨晚姐夫欺负你了。”

其他人听了,也都忍不住发笑,朱媺娖却羞红了脸,在朱媺婕头上打了一下,道:“死丫头,乱说些什么?不该问得事情就别问了。”

朱媺婕摸着头,嘟起嘴道:“不问就不问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打人呢?怎么刚一嫁人,就变了。”

朱媺娖的脸上连耳根都有些发烫,又要伸手去打她,朱媺婕己经一溜烟退后了。朱媺娖本想追上去,但刚一迈步,昨夜留下的伤疼让她秀眉微促,停了下来。

陈圆圆和明石姬都是识大体的人,双双过来,一个扶着朱媺娖,一个抓了朱媺婕,把她按坐在椅子上。

见着她们姐妹打闹的样子,连商毅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也看得出来,一夜之后朱媺婕心里的失落情绪也消了不少,又恢复成天真活泼的样子。

随后朱媺娖才向叶瑶瑱、林凤舞等人一一敬杯,表示刚进门的新人对前辈的敬意。等一切仪式都结束之后,叶瑶瑱才道:“媺娖,快坐下吧,这二天不要多走动,过几天就好了。”

而商毅则过去问候亚莉桑徳拉和林凤舞的胎像情况,其实她们两人的身体一向都很健康,而且在家里又是重点照顾,因此胎像情况都很正常,只是亚莉桑德拉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忽然把她关在屋里,不许乱动,确实让她有些不习惯。商毅又把她们都安慰了一番。随后才吩咐下人,准备开始吃早饭。

早饭之前,众妻妾们也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商毅也来到王府的前面,处理公务。而内阁的成员也都到齐,向商毅报告了一件大事,清廷己经向南京政府正式专达了议和的意向。

原来在新年之后,多尔衮也意识到,清廷的恢复工作,以及训练新军,都不是在一二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一个相对长一点的时间,而且从目前的种种迹像来看,商毅在短时间内,似乎也没有举行北伐的意图,因此多尔衮也决定向南京方面发出一个试探性的信号,看一看南京方面是否也有求和的意思。

由于现在双方在官府层面上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这一意向是多尔衮委托来南京统制区进行贸意的商人带来的。

现在南京统制区还开设了好几个榷场,专门负责南北商人进行交易。而清廷一方,虽然没有正式开设榷场,但毕竟是有所需求,也在边境地区内自发形成了几个交易市场的地点,而边境的清军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交易市场对他们也大有好处,因为每次有过境交易的商队,无论是南来还是北往,都会交纳一笔过路费。而有的地方的清军干脆就自己开设交易市场,从中抽头收费,以获得暴利。

多尔衮当然也知道双方在边界上进行贸易来往的事情,但他也并没有阻止,因为多尔衮虽然不懂得什么商品经济,但也知道通商的好外,因为清廷还在关外的时候,也曾通过蒙古的察哈尔——张家口一线,和关内的汉族进行贸易往来,当时通过交易,清廷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铁矿、布匹、盐等军需物资,同时也收买了一批没有民族立场的商人,为清廷充当买办,提供大量关内的情报资料,著名的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大家,就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在清廷的发展过程中,这八大家也是功不没。

在入关后,清廷没忘为自己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多尔衮就在紫禁城的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后来多尔衮还打算给他们封官赏爵,但这八大家深知政治斗争的可怕,因此也故作受宠若惊,但竭力推辞。于是多尔衮便将他们封为“皇商”,而八大家之首的范永斗,被任命主持清廷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其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籍隶内务府,为皇家采办货物。也被称为八大皇商。

从此这八大皇商也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凭借皇家威势,广开财路,垄断市场,因此无往而不利,甚教可以涉足盐业买卖。因此个个都成为家资百万的巨富之家。而在对南方的贸易中,有九成以上,都是由这八大皇商旗下的商人垄断。一方面是交易到清廷所需的商品,另一方面也是趁机打探南京政府的情报资料,甚致是混入南方。

不过南京的榷场管理的十分严格,想借机混入,到也并不容易,而且南京政府的情况,大部份都可以从《杭州时报》上知通。虽然多尔衮禁止《杭州时报》在北方发行,但清廷内部还是需要一部份,作为了解南京情况的资料,当然也主要都是通过商人带回来。

这次多尔衮向南京发出试探信号,也是由商人带来,这是属于范永斗的一支私人商队,并且派遣了两名汉旗的小官,跟着商队一起南下,如果南京政府也有和谈的意向,那么这两名官员也可以和南京方面作第一步的接触。

范永斗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如果办得好了,也可以为清朝再立一功,另外他心里到也真的希望南北能够议和成功。因为南北议和之后,那么南北通商也就可以正常化,自己也能从南方购买更多的商品。

现在南方的商品在清廷都有很好的销路,像一面一尺见方的大玻璃镜,在市面上己经被抄到两百两白银了,前不久从南方买进来五块一尺八寸的大玻璃镜,范永斗可是一面都没留,全送出去了,多尔衮两面、两宫皇太后和皇帝每一人一面,结果也大受赞扬,结果获得了山东的盐引资格,范永斗也大为高兴,正打算再从南方弄几件稀罕对象,再送到宫里去,没想到确接受到这个任务。

因此范永斗才派儿子范三拔押队前往,帮助周旋此事,争取能够促使南北议和成功。

到达南方以后,范三拔立刻找到了管理榷场的官员,向他表达了清廷的意向,而管理榷场的官员们也不敢怠慢,立刻向上报告,传到了南京内阁。周世奇、李岩、王夫之、李格非等人接报之后,也立刻向商毅禀报。

商毅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道:“很好,既然清廷想谈,那就谈一谈好了。你们准备一下,首先派人通知榷场那边,让商队多留几天,我们会安排人手,和他们相见面谈。”

几个人听了,也都有一些意外,王夫之忍不住道:“王爷,您难到真的打算要和清廷议和吗?”

商毅笑道:“为什么不谈,反正现在暂时也打不起来,闲着也是闲着,既然人家主动要来与我和谈,我们如果连谈都不谈一下就拒绝,那岂不是太失礼了吗?谈得好了,当然是更好,要是谈不好,以后再开仗。”

李岩到是有些明白商毅的用意,道:“那么请问王爷,如果要和清廷议和,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条件呢?”

商毅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清廷想要和我们议和,必须割让南直隶和山东剩余的土地,还有河南省,这就是我们的条件。”

其实商毅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清廷首先提出来要议和,那么割让土地,当然是必须的,如果清廷接受南京方面的土地要求,自己那么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获得南直隶和山东剩余的土地,以及河南省,当然是更好,如果不答应,又南京朝廷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反正双方现在还是敌对,大不了就发动几场局面战争,商毅还想试一下几种新武器在战场上的效果如何。

当然商毅也知道,清廷肯定不会接受一下子割让这么多土地的条件,但这也不过是漫天开价,就地还钱的谈判手段而己,商毅的底线目标是南直隶和山东剩余的土地,这几块地方其实也不少了,加起来大约也有七万多平方公里。至于河南省的地方,则吴能要到多少算多少。

不过谈得再好的和约,也是需要用实力才能保证执行,因此就算清廷答应了割让土地,最终完成了议和,商毅也不会放弃北伐,只要等自己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就会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