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击的第六军在攻取了孝感之后,又进取云梦,向徳安府发动进攻。
而李定国也率军从汉阳府出击,沿汉水西进,占领了潜江、景陵(即今湖北天门市)两县。
潜江、景陵两县都是位于汉水中游,隔河相望,北望承天,西逼荆州、东连汉阳,遏断汉水,是湖北省内的拆冲之地。而就在这时,忠贞营也再次派刘芳亮、袁宗第二人来到武昌,表示愿意接受商毅开出的条件,归顺商家军。
原来刘芳亮、袁宗第、堵胤锡回到忠贞营之后,向李过、高一功等人转述了谈判的经过,以及商毅开出的条件,李过、高一功也招集众人商议,众人对商毅列出的条件当然并不满意,许多人当时就反对这么投降商毅,但刘芳亮、袁宗第把李岩的那一番话又说了一遍之后,反对的声音也大大减少了。
现在的忠贞营,确实离流寇只有一步之遥,但问题是忠贞营的诸将毕竟都是打进了北京,成过事,做过官,也见过大世面的人了,让他们再去当流寇,也都不甘心,而且诸将也都知道,这年头流寇这碗饭也不好吃了,因为对手可不再是腐败无能的明军,而是清廷和商家军,一个比一个难对付。另外忠贞营本来就是干造反的出身,对李岩所说的商毅将会建立新朝到不排斥,相反还十分赞同,如果现在开始,跟着未来的皇帝混也不错。因此也有不少人真的动了心。
但李过和高一功却还有些犹豫,因为现在他们两人是忠贞营的一二号人物,如果接授商毅的条件归顺,损失最大的是他们两人,对其他人来说,反到是没什么。但就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忠贞营也没有什么和商毅讨价还价的条件。
于是李过又找堵胤锡商议,其实这时堵胤锡心里也有些矛盾,从心里来说,他是希望忠贞营能够投靠永历朝廷,但堵胤锡也十分清楚,忠贞营对何腾蛟己经不信任了,恐怕很难说动他们,因此当初才建议忠贞营归顺商毅。而堵胤锡在武昌转了几天,一方面见武昌城里秩序井然,百姓各安生业,军民和谐相处,确实说明商毅不仅会打仗,治理地方也同样出色。
但在另外一方面,堵胤锡也发现商家军对明朝也之字不提,相反在百姓中间极力树立商毅的形样,而且武昌城里的百姓己经对明朝没有任何留恋,同时他也知道,商毅为了争夺湖南,己经与何腾蛟大打出手,将何腾蛟打得大败,这些情况都说明商毅现在己经不是在为明朝的复兴而战,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但堵胤锡也十分了解南方的几个明藩朝廷,基本都是皇帝不思进取,大臣争权夺利,武将飞扬拔扈,没有一个靠得住。全部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果想要击败清军,恢复汉族的天大,还非得依靠商家军不可。
在这种情况下,诸胤锡对是否投靠商毅也有些犹豫不定,李过来问他的时候,堵胤锡也半响无言,但过了好一会儿,堵胤锡终于还是实言相告,现在能抵抗清军的,只有商家军。
但李过当然没有堵胤锡那么多想法,就这一句话,也足以让他做出决定来,另外高夫人收到红娘子的信之后,也劝李过为了这七八万人着想,也应该归顺商家军。因此李过也决定下来,又派刘芳亮和袁宗笫去武昌,向李岩表达了愿意接受条件归顺商毅。
得到了两人的答复之后,李岩也十分高兴,同时也告诉两人,商家军己经发动收复湖北的战斗,要求忠贞营立刻出兵,协助商家军战斗,等收复了湖北之后,再办理其他的归顺,整编军队,安置家属等事宜。又告戒两人,即然归顺了商家军,那么就在这一战中好好表现。
刘芳亮和袁宗笫略一商议,也决定由刘芳亮留下来,随商家军一起出战,而袁宗第立刻返回忠贞营,让李过出兵,进取荆州,随军的粮食由商家军供应。并且送给忠贞营粮食三千石,做为安家之用,另外提供给他们精制盔甲五千套,刀枪武器一万件。在荆州城下交付。
现在忠贞营的粮食十分缺乏,大半的人每天都只能分到二三两粗粮,然后靠野莱、野果度日,这批粮食虽然不多,但却是救急,因此两人也大为感动,袁宗第立刻赶回去送信,而刘芳亮被李岩送到汉阳府,在李定国的帐前听用。
这时商家军虽然占领了不少地方,但并没有消灭多少清军,而且清军的主力依然躲在各个大城里不出来,商家军想吸引清军出战,在野外歼灭清军的目地并没有达到。但商家军己经等不及了,因此李定国也决定出兵,首先攻取荆州。而这时刘芳亮来到汉阳,表示忠贞营己经谈好了归降的条件,自己来帮助李定国作战。
李定国也十分高兴,立刻下令,自己带第八军驻守潜江、景陵,遏制承天府的清军,由李牟带领第七军,继续向西,和忠贞营合兵,攻取荆州。刘芳亮随李牟出兵,另外又命第三军的十五师也马上出击,到荆州城下汇合。同时又命长江舰队沿江前进,带着粮食物资弹药等物,从水路支援。
袁宗第回到忠贞营,向李过报告了经过,李过也十分高兴,有了这三千石粮食,在大军出动之后,也足够供应营地里的其他人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盔甲、武器也都是现在忠贞营所缺的,而且在未出兵之前,商家军就给粮给盔甲武器,也证明商毅确实说到做到,与何腾蛟之流完全不一样,看来跟着商毅走,这一步到是没有选错。
于是李过和高一功也立刻聚集人马,选出了二万比较精锐的士兵,准备出击,和商家军合兵进攻荆州,而忠贞营的主要将领和堵胤锡也都息数出战。
李过和高一功带领着大军沿江东进,一直到达松滋县,而这时李牟带着第七军也到达了离荆州城只有二十里的沙头市,同时十五师到达了公安,三路人马对荆州形成夹击之势。
李牟也将李岩承诺的粮食、武器、盔曱交付给忠贞营。李过收下之后,先拔出两千人马,将粮食送回大营,盔甲武器留在军中,分发给士兵使用,然后率军渡过长江,抵达荆州城下,和商家军合兵。
第156章 收复湖北(下)
在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何腾蛟进军湖北时,堵胤锡和忠贞营曾聚集大军二十余万,进攻荆州城,但连攻数日不下,拆兵万余众,后来清军击败何腾蛟之后,率军来援,忠贞营被打得大败,而何腾蛟收复湖北的计划,也彻底失败。现在时隔了大半年,忠贞营再度打到了荆州城下,但也由盛转衰,只剩下不足三万的兵力,因此李过、高一功、堵胤锡等人也不免唏嘘不己。
不过这一次进攻荆州的主力是商家军,忠贞营只是协助,忠贞营的诸将对商家军都闻名久已,但都没有见过商家军的真实实力,因此这时也都想开开眼界。
这时十五师也渡过长江,抵达荆州城下时,商家军已经聚集了三万八千左右的兵力,加上忠贞营的人马,共计约有六万左右,战斗是由第七军的军长何冲指挥。
而在进攻荆州的前一天,招开的军事会议上,李牟做出布置,明天的攻城战斗,将由商家军责任主攻,而忠贞营付责等商家军攻开了荆州的城墙,杀入城中之后,清扫城中的残余抵抗力量,以及零星的清军。同时李牟也向李过和高一功等人再三强调了商家军的军纪,进城之后,决不许扰民,对城中百姓必须秋毫无犯,公买公卖,否则决不轻恕,让两人向忠贞营的士兵传达清楚,这一点决不可当作儿戏。到时候真的被执法队抓住了,可别怪自己不讲情面。
其实这一次进攻荆州,商家军的兵力就足够了,有没有忠贞营都无所谓,让忠贞营参与进来,主要是看重他们熟悉湖北的地形、环境,另外也是让忠贞营的将士们看一看商家军的实力,在以后的整编和训练的时候,也好支派他们。不过忠贞营到底是干流寇的出身,怕他们乱来,败坏了商家军的名声,因此李牟也再三向李过和高一功强调军纪的重要。
李过和高一功等人见李牟说得如此郑重,也不敢大意,李自成在崇祯十四年之后,也开始注意加强军纪,收取人心,但也仅仅只是不杀戳抢虏,小打小闹的事情还是不少,要说对百姓真的秋毫无犯,还差得远。而自从李自成兵败之后,大顺军一直没有根基,因此抢掠杀虏的事情也干了不少,但商家军的军纪显然比大顺军要严得多少。
不过让堵胤锡和忠贞营的诸将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是,听李牟的口气,好像荆州就是唾手可得一样,还没有开打,就先预备进城以后该怎么办了。
但第二天的攻城战斗证明,商家军真就不用把荆州城当一回事,要知道和南京那样的坚城相比,荆州城也确实不算什么?虽然商家军尽量避免打攻坚战,但真的打起来,却是一点也不含糊。
商家军在城外列开阵式之后,首先用火力压制住城墙上的守军,随后派出地面进攻部队,填埋护城河,一上午的时间,在护城河上填出了六条道路,从下午开始,商家军才向城墙发动进攻。
爆破队推出几辆新制的爆破车,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荆州的城墙。这种爆破车是在南京战役之后,发眀制做出来的,其实就是在战场上用来装运泥土填埋战壕护城河的虾蟆车和盾车的结合体,每辆车匀为独轮结构,而且一个人就可以推动,在车身两侧,还设有挡箭板,可以保护推车的士兵。
每辆车可装爆破火药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用牛皮掩盖,引线设在车底部,因此也不用怕城上浇水,推到城墙边之后,或一辆或数辆并排放置,然后点燃引线引爆车上的火药,远比过去那样靠人背运炸药方更得多。
有了进攻南京的经验之后,商家军对这种爆破战术也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第一次爆破推上去三辆爆破车,贴着城门放好,然后点燃引线,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荆州的城门被炸得七零八落,进攻部队也立刻发动攻击,迅速抢占了炸开的城门洞口,然后杀入荆州城中,和清军展开了白刃作战。
整个过程配合得几乎完美无缺,也给忠贞营上了一节“火力掩护,爆破进攻”的全新攻城战术课,而清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有城墙可守时还能顶得住,城墙被商家军攻开之后,顿时都心无斗志,纷纷败巡,守将珠玛喇、海尔图弃城而走,逃到承天府去了。到了黄昏时分,清军的所有抵抗也都全部被消灭,商家军全面占领了荆州城。
这一战商家军一共歼灭清军二千一百五十七人,俘虏三千六百二十三人,自身阵亡七百五十七人,伤五百七十二人。而忠贞营完全就是来打了一趟酱油,根本就没有出手的余地。
堵胤锡和忠贞营的诸将们也看得目瞪口呆,曾经让忠贞营付出巨大伤亡也没有攻下来的荆州城,在啇家军面前,居然连一天都没有守住。而商家军所用的这种爆破攻城战术也确实太厉害了,如果用这样的战术攻城,试问天下还有那一座坚城能够拦得住商家军的进攻呢?同时也彻底眀白,原来商家军根本就不需要忠贞营的帮助,给自己开出的条件,确实算是十分优厚了。
不过在进城之后,商家军的行为又让忠贞营和堵胤锡开了眼界,原来军队还可以这样帮助百姓做事情,什么扫地、挑水、劈柴、修路、样样都干。
或许是在战前李牟反复强调军纪,又或许是进攻荆州的战斗过于震憾,忠贞营的士兵进城之后果然十分老实,什么违反军纪的事情都没有做,同时在商家军的带动下,也在城里帮百姓们做了不少事情,赢得了不少赞誊之声,也让李牟放心了不少。
而堵胤锡又想得更深了一层,商毅麾下的军队竟然如此神勇,以此夺取天下也确实并非难事。而且军纪严明,确实秋毫无犯,商毅能够深得民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古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么看来大明的气数,确实是真的尽了。
正是由于商家军的军纪严明,因此荆州也迅速稳定下来,而夺取了荆州之后,商家军继续挥师西进,又连续攻取了夷陵、秭归,占领了整个荆州府,也彻底切断了四川清军来救援湖北的道路。而在另一条战线上,第六军在段鹏和李汉军的率领下,攻下安陆,随后又沿涢水北上,攻占了随州,不仅德安府也尽归商家军所有,还可以威胁到襄阳、南阳、汝宁等地。同肘李定国也率领第八军,进取京山县,直逼承天府的治所钟祥。
连续攻下了荆州、徳安二府,商家军又一次声威大振,这时长江以南,汉水以东的地区,也都尽归商家军所有。而这时清军在湖北地区,只有承天、襄阳、勋阳三府。
这一次进攻湖北,能够打得这么顺手,除了清军的士气不高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军的兵力过于分散,而且由于害怕和商家军野战,清军都龟缩在城里防守,不敢出击,只能各自为战,比如在商家军进攻荆州、徳安二地时,勒克德浑也只是在承天府里看着,不敢出兵救援两地,结果也给了商家军逐个击破的机会。
而就在这时,原大顺军的权将军,李自成的左右手田见秀,拉陇了张鼐、李友、吴汝义等降清的大顺军余众,杀清将郑四维、刘进忠、率众来投降商家军,并将远安、当阳两县都献给商家军。而这时投降清廷的其他原大顺军、以及眀将也都蠢蠢欲动,都有反正投降商家军的打算。
远安、当阳两县是承天府西面的屏障,两县失守以后,承天府己陷入商家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清军的兵力,只剩下三万五六千人。而这时勒克德浑也不禁大为后悔,这还真叫洪承畴给说对了,当初就不该听济尔哈朗的话,什么寸土必争,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是应该按洪承畴所说,放弃鄂中地区,退守襄阳,集中兵力保住鄂西北,才是正路子。
现在荆州、徳安都丢了,可不能一错再错了,因此勒克德浑也立刻下令,放弃承天府,全面退守到襄阳府,并且以襄阳、樊城两地为核心,分兵把守宜城、南漳、谷城等地,全为守卫襄阳府。
这时济尔哈朗也赶到了南阳,正在从陕北、河南等地调集人马,没想到就这么十几天的功天,湖北大部己经失守,也不禁大为震惊,不敢在南阳久做停留,急忙带着刚刚招集的六千多人马,赶到了襄阳。见到了勒克德浑之后,问明了战况,而勒克徳浑也毫不客气,把济尔哈朗的寸土必守策略大加指责。
而济尔哈朗也没有责怪勒克徳浑,一来确实是自己的命令错了,二来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现在代善正是代理多尔衮摄政,而且自己和多尔衮己经在暗中较劲,需要代善的支持,当然也不能得罪勒克德浑。因此济尔哈朗一面安抚勒克德浑,一面下令四川的尼堪,迅速带军出川,来支持湖北战场。
第157章 襄樊之战(一)
襄樊是襄阳、樊城的合称,两城隔汉水对峙,互为犄角,地处桐柏山、武当山孔道,北通关中、洛阳,东连武昌,西扼四川、陕北,南接夷陵,荆州,清代的地理学者顾祖禹称襄樊之地为:天下之腰膂。而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更是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虽然商家军现在己经收复了湖北的大部份地区,但如果没有收复襄樊,那么整个鄂西北和鄂中地区,仍然也不稳定,而且夺取襄樊,也为商家军以后进军关中,中原地区,收复北方的土地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清军方面,在湖北的兵力本来就不足,而前一阶段因为分兵拒守,又损失了不少兵力,济尔哈朗虽然己经赶到了樊城坐镇,但来得过于匆忙,所带的人马不多,而四川的清军现在也还来不及出兵支持,这时清军的总兵力只有四万五千多。而商家军的湖北集团军,加上第三军的十五师和一个骑兵团,以及忠贞营,总兵力己经接近十万之众,是清军的两倍,现在也正是一鼓作气,攻取襄樊的大好机会,因此李定国对全军稍做修整,就立刻下令向襄樊发动了进攻。
不过襄樊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济尔哈朗和勒克徳浑也十分清楚,因此也抓紧时间,布置襄樊的守卫。
自古以来,襄樊就是南北兵家的必争之地。几千年中发生的大小战役几乎难以数计,其中最著名的战例如有:三国时关羽水淹七军之战、宋金时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宋元襄阳之战等。尽管襄樊位于拆冲要路,四通八达之地,但依山畔河,地势险要,而且经过历年的修建,城防设施不仅完善,而且十分坚固,可称是有山有水有坚城。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竟达五年之久,可见襄樊也并不是好取的。
而且现在清军集中兵力,以襄樊两城为核心固守,也没有兵力分散的问题。而且济尔哈朗也带来一部份生力军,同时也宣称,四川的尼堪将要出兵来救援襄樊,只要能够坚守十天,援军就会赶到,也使清军的士气也得到一些提升,另外一些摇摆不定,首鼠两端的部队都已经投降了商家军,剩下的汉军基本都是来自北方,因此立场意志也稍好一些,不会随易动摇。
清军守卫襄樊一共设下了三道防线,首先是襄阳汉水下游的宜城县,这是从南面进攻襄阳的必经之路,由卓罗带领一万人马驻守,其中火铳兵有一千人,火炮二十门,而且清军可以从汉水顺流而下,赶来增援。其次是襄阳城众的群山,由其是在城南,有羊祜山、虎头山、琵琶山、凤凰山等高点,地势险要,从来进攻襄阳,都必先取南部群山,由于历代战争,都修筑了坚固的工事,也成为襄阳的另一道防线。是由尚善带领一万五千人马,分别驻守各个山头,并准备了大量石块滚木等守山武器。最后才是襄阳和樊城两城,由勒克徳浑守襄阳,济尔哈朗守樊城,各有一万守军。其中有火铳兵有三千余人,火炮六十余门。
虽然商家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次进取襄樊的战斗也不好打,李定国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也费了好一番心血。最终决定,分三路进军,攻取襄樊:由第六军从德安府西北部进入襄阳府地界,先取枣阳县,然后从东面进攻樊城;第八军汇同十五师,由南漳北进,从西面进攻襄阳;第七军、加骑兵团和忠贞营一起,由承天府出兵,先取宜城,然后从南面进攻,和第八军对襄阳形成夹击之势,先取城外群战,然后再攻襄阳城。
作战计划下达之后,各路人马也都分头出兵。
李定国和李牟带领着第七军和忠贞营由承天府出发,沿着汉水北进,向宜城县进发。
守卫宜城县的清军主将是满州正白旗梅勒额真卓罗,他巳和商家军己交手多次,深知商家军的厉害,而且对商家军的战术也十分清楚,知道商家军的攻城能力。宜城只是一个小县城,城防能力一般,如果想依靠城墙进行防守,根本架不住商家军的炮火和爆破。因此他索性也就放弃了驻守城墙,把士兵撤到城里来,让城门大开,把商家军放进城里,和商家军打白刃战,并且依托着城里的建筑和街道进行防守,尽量限制商家军的优势。同时又派人刭襄阳,向勒克德浑救援。
虽然清楚清军的用意,但宜城是进攻襄阳的必由之路,非打不可,同时也要防止清军的援军赶来,因此李定国也下令,命第七军三旅的两个团分从东西杀入,出动一个特种兵团,从南门杀入,只留下北门让清军出逃。要求今天一定要占领宜城。
因为是城市战,战斗从一开始就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的士兵在街道和房屋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厮杀声从宜城县的每一个地方发生,而双方的伤亡,也迅速大量的产生。
不可否认,卓罗的这一战术确实是目前清军最好的选择,清军在城里熟悉地形,同时也能预先抢占各个有利的位置,己经占得了先机,同时经历了这么多次巷战之后,清军的街道战的经验和能力也都大幅提高,懂得利用城市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与商家军作战。
尽管商家军在火力、射程上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确实己经不大了,不过商家军的城市战经验也十分丰富,同时在斗志,士气方面也比清军要强得多,即使是拼起白刃作战,也不输与清军。因此也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并且充份利用手榴弹、小型火炮等杀伤力大的武器,打击城里的清军,一条一条街道的争夺,一个驻点一个驻点的突破。逐步逐步的压缩着清军的空间,一点点的扩大着自己的优势,占领宜城县。
而且在商家军的身后,忠贞营的士兵也加入到战场上,付责固守商家军夺下来的阵地,接收抓获的俘虏、救护受伤的士兵,以及搜找残余的清兵,也让前进付责攻坚的士兵能够心无傍骜,全力投入作战中。
虽然清军的战术对路,抵抗也十分顽强,但双方在实力对比上,实在是相差太大,因此还是被打得节节败退,战斗从清晨一直进行到下午二时左右,宜城县里的大部份地区都己经被商家军占领,清军被压缩到北城的一小块地区,还在继续抵抗。而这时清军的兵力,只剩下五千多人。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卓罗也知道,看来自己是无法守住宜城县了,如果这时商家军派出一支部队,绕到北城来,自已就被包了饺子,那可就是全军覆没了,因此也下令清军,从北门撤出宜城,向襄阳方向撤退。
但清军刚刚退出宜城,还没走出二三里路,只听马蹄声响,一支骑军从斜刺里杀了出来,从清军的肋部杀入。原来早在进攻宜城之前,李定国就派出骑兵团,埋伏在宜城县北门外,等着清军从宜城撤军的时候,从侧面杀出,追击败军,扩大战果。
本来这时清军虽然是全军败退,但卓罗是久经战场的人,经验丰富,因此还使全军保持着一定的秩序撤退,但商家军的骑兵团杀出之后,清军根本就无力抵抗,被骑兵一冲,立刻就全军大乱,再来保持不住秩序,各自寻路逃跑,而且这时城里的商家军也追击了出来,从后面追杀上来,清军顿时四分五裂,彻底溃败。
而商家军也立刻分散开,继续追击着清军的败军,就连忠贞营也派出一万兵力,加入到追击中来。同时骑兵团速度分散成以连为单位,配合大部队,追去败军,往往都是骑兵赶到一支败军的前面堵劫,而步兵从背后包抄上来,将败军围住,或是全歼,或是俘虏。追击战一直进行到天碳揖攀毡匾顺恰
这一战的最后结果是,商家军一共歼灭清军三千八百多人,俘虏四千二百七十三人,清军的主将卓罗,被骑兵追赶,一直逃到汉水边之后,走投无路,最后在汉水边力战而死。而商家军自身,也阵亡了一千一百五十三名士兵。兵力损失,竟然比攻取荆州的伤亡还要大。这主要还是清军选择了正确的战术,并没有依托城墙防守,而是和商家军打巷战的缘故。
其实驻守在襄阳的勒克德浑在得知宜城遭到商家军攻击之后,立刻就派出了援军增援,但宜城失守太快,连一天也没有守住,因此援军才刚刚到达鹿门山时,就收到了宜城失守的消息,只好收陇了一些从宜城败出来的残兵,返回襄阳驻守。
在攻取宜城获胜之后,襄阳的门户大开,而这时东西两路的人马,也都逼近了襄樊地区。一天之后,商家军也分别在汉水两岸,对襄阳和樊城,同时展开进攻。
第158章 襄樊之战(二)
商家军首先进攻是琵琶山和真武山,商家军攻城的经验有不少,但攻山的经验却不多,虽然曾在福建强攻过仙霞岭,但那一次进攻的规模并不大,而且清军的守军也并不多。在打南京时,守卫齐宝山的郝郊忠将阵地拱手让出来,因此没有进行攻山战,在南京城里到是攻过清凉山和小五台山,但那些都是城内的小山,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土坡,真正的大规模攻山战斗,其实还是第一次。
同时清军在每一个山头上都会派遣一部份士兵把守,多则千人,少则二三百人,尽管这样会造成清军向兵力分散,但因为山头太多,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商家军也不可能一个一个慢慢进攻,而且只进攻一个山头的话,其他山头的清兵会向从四面八久商家军发动袭击,由于对地势不熟,商家军也无法伏击清军,因此也只能把兵力分散成以营团为单位,同时对四五个山头一起发动进攻。
尽管对强攻修好了防御工事的山头有思想准备,但战斗真的打起来之后,商家军的士兵才发现,困难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大。虽然山地不像城墙那垂直,可以向上攀爬,但远比城墙高得多,而且山路十分陡峭,重中型火炮根本无法运上去,用霹雳火箭也因为以下攻上,躲程大打扣。因此火力支持也小多,只能靠战士们自己向上发动进攻。
而守在山上的清军准备了大量的石块和滚木,见商家军的士兵攻上来也像雨点一样的扔下来,商家军的士兵们也被砸得头破血流,筋断骨拆。因此在进攻的每一个山头,几乎都会遇到挫拆,既使就冲近了清军的阵地,但因为清军占有据高临下的优势,发动白刃战时也可以借助山势的冲力,将商家军的进攻打退,结果攻了一天的时间,竟煞连一个山头都没有攻下来。而自己损失了近两千的兵力,另外还有一千多人受伤。
第二天各路商家军也改变了进攻的方法,不在是一味的强攻,有的带上小型火炮,肩扛式火箭筒,在冲到清军的阵地近前之后,冒着清军扔下的石块、滚木,向清军的阵地展开进攻;也有的佯作进攻,其实是引诱清军向下扔石块、滚木,等清军扔得差不多了,才发动真正的进攻;或者是趁清军不备,突然发起猛攻,迫使清军杀出阵地,进行白刃战,而后续的部队也迅速的跟进,以人数的优势,围歼清军。
在改进了战术之后,啇家军的进攻果然收到了一些效果,终于攻上几个山头,但尽管如此,战斗也仍然进行得十分艰难,几乎每一个山头,都要经过二三次进攻才能攻下来,而且清军在局部战场,甚致还发动了几次反击作战战,有一个山头曾反复易手三四次,才被商家军最终占领。
而在李定国的大营中,演试战斗进程的沙盘上,有的山头模型的表面因为反复换插旗帜标记,结果密密麻麻、尽是小眼,形如蜂窝一样。
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三天,商家军才攻下琵琶山和真武山的阵地,而这时还有凤凰山、羊祜山、虎头山、铁帽山、文笔峰等好几个山头都在清军的控制之中。但商家军的受伤加阵亡,战斗减员己经超过了五千。同时驻守襄阳的勒克德浑也向南山战场又派来三千援军,进一步增强剩下的几个山头的防御。
而这时在商家军的大营中,几名主将也在就是否重新考虑进攻襄阳的作战计划,在紧急讨论着。
第七军的军长何冲就认为,在清军在城外的山地防守过于严密,而商家军也缺少攻山的经验,这样与清军逐一争夺外围的山地,既消耗时间又损耗弹药和兵力,但不夺取城南诸山,就很难接近襄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