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部背后的样子,以迷惑清军。
果然在耿仲眀发现了三旅的行动之后,也把他们当作商家军的主力,误以为商家军又打算大范围的迂回到自己的侧后方,去重新夺取黄陂或孝感,这也很符合商家军的作战风格。因此立刻下令三路人马分三方向大城潭镇方向移动,准备在那里围击商家军的主力,同时也请尚善派遣一部份人马助战。
因为耿仲明部是来解自己的黄州之围,因此尚善也不好拒绝耿仲明的请求,而且现在商家军也确实是撤了军,自己也不能一味守在黄州城里,因此尚善也命蓝拜带领五千人马出战,并且保证一但发现了商家军的行踪,自己会立刻加兵增援。
虽然五千人马并不算多,但耿仲明也知道,这是目前尚善也只能派出这么多的兵力,毕竟还没有真正找到商家军的主力之前,也不能轻易离开黄州。因此这蓝拜带领人马,跟在自己的三路人马之后。作为三路接应。
就在九月五日,耿仲眀和徐得功两部人马渡过了东流河,向大城潭镇方向逼进,而连得成部和蓝拜部仍然留在东流河东岸,两队人马一前一后,也向北进发。
清军的人马动向,基本上一直都在商家军的侦察兵的监视之中,因此李定国都掌握得十分清楚,得知耿仲明部的清军已经转大城潭镇之后,李定国立刻意识到,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尽管现在清军各路人马之间的距离还没有拉开,但在中路的耿仲明和右翼的连得城之间,隔着一条东流河,等于是已经被孤立了出来。
其实耿仲明也不是没有想到连得城部己经被隔在东流河东岸,但因为这时耿仲明已经确定,商家军的主力就在大城潭镇一带驻扎,就算是有小股商家军袭击连得城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胁。而且把连得城部留在东流河东岸,是为了防止商家军再次渡过东流河,向东移动,因此在东流河东岸留一支人马,可以极时堵劫商家军,就算堵又住商家军,也能极时咬住商家军,不让商家军的主力再跑了。
李定国率领着九师、十八师在九月五日下午从鹅亭镇出发,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之后,于六日下午赶刲了东流河边的中和镇北十里的地方,截住了连得城部前方,然后立刻向连得城部发动了进攻。
九师、十八师相加,这时还有近一万八千多兵力,而连得城部约有一万五千人马,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但精神面貌却大不相同,尽管赶了一夜加大半天的路程,但终于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歼敌机会,因此商家军的士兵们人人斗志旺盛,都十分勇猛的向清军冲杀过去。而清军一直都以为商家军的主力在大城潭镇,没有想到却从东流河东岸出现,顿时都有些慌了手脚,因此在心理上就先输了一成,双方激战了大半个时辰,清军终于招架不住了,只能向南败退下去。
这时天色己晚,但商家军仍然丝毫也不放,紧紧追击连得城部,尽可能多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
一直追击到晚上八时左右,跟在连得城部后面和蓝拜部率军赶了上来,加入了战斗。这才算是把连得城的败势给止住。
不过这支持军的出现,确实有些出乎商家军的意料,而且在黑夜之中,也判断不清这到底是那里来的清军,有多少兵力,为了稳妥起见,李定国也立刻下令撤退,脱离战斗。
商家军的这次袭击就这样结束,一共歼灭连得城部近三千五百余人,不过连得城部虽然是被击败,总算是没有被重创。但连得城也不敢再继续向前进了,只好与蓝拜合兵,就地驻扎下来,并派人去给耿仲明送信,报告自己遭遇到商家军的袭击。
这时耿仲明和徐得功两部离大城潭镇己不足二十里的路程,收到了连得城的报告之后,耿仲明也不由大吃一惊老实说他现在头脑里也是一片浑乱,也分不清楚,到底那里才是商家军的主力。不过凡事以稳妥为主是不会有错的,由其是和商家军作战,更应该如此,因此耿仲明也立刻下令退兵,暂时退回到黄陂县去驻扎,同时又命令连得城部,暂时退到阳逻镇去驻守。和黄陂县形成犄角之势。
但就在清军退兵的时候,三旅也从大城潭镇出击,向徐得功部发动了袭击。结果徐得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人马立刻被打得大败。幸好是徐得功部和耿仲明部的距离还是保持得十分紧凑,因此耿仲明也能及时率军来援,总算也是止住了徐得功部的败阵。而三旅见清军及时来援,也立刻脱离了战斗,退回到大城潭镇驻守。
而耿仲明也不敢追击,赶忙和徐得功部一起撤回到黄陂县驻扎。这时耿仲明才明白,为什么在出战之前,洪承畴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不能轻急燥进,更不能被商家军引诱调动,跟着商家军转。结果自己还是被商家军也绕昏了。因此也立足于黄陂县,开始逐步向前进推进。
经过了进攻黄州的失利之后,面对耿仲明的大军压境,商家军仍然是在通过大范围的转移,调动清军,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结果两战两胜,一共歼灭了清军五千多人,暂时遏制住了清军对湖北战区西线的进攻。
不过这两胜的战果都不算大,没能向以前那样重创清军,是因为清军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在战术上作出了改变,多路人马之间的距离保持得十分紧凑,相邻的友军总能及时赶来救援,因此在击败了敌军之后,商家军也无法乘胜扩大战果,这也说明在失败多了以后,清军也开始变得聪眀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东线那边传来了战报,原来清军的东线终于也开始发动进攻,勒克徳浑已率军从蕲州出击,连继攻取了广济和黄梅,而谭泰也命驻守庐州的泰什哈率军助战,攻取了宿松。而勒克徳浑也率军北进,开始向罗田发动进攻了。而就在同时,洪承踌也渡过了长江,抵达黄州坐镇,亲自指挥清军的战斗。
洪承畴一到黄州,立刻下令,以消极避战,作战不力的罪名,将刘泽清等三十四人一起处斩,并号令湖北战区的各军,凡事再有畏刀避剑,临阵退缩,不听号令者,定斩不侥。
刘泽清在明朝的时候,曾是洪承畴的部下,参加过松锦之战,这次将他斩首,一方面是因为以尚善为首的满州贵族对原明降军的态度极为不满,尽管现在这些原明降军在战场上到是不敢明目张胆的逃跑,但在作战时并不出力,在面对危局时,首先是明哲保身,而不是拼死力战,一但得到撒退的命令,就比兔子跑得都快。
事实上洪承畴对明军这些恶习情况更是了解得一清二楚,以前在明朝时,洪承畴对他们也非常头疼,但手里就只有这么一批人,不能不用,因此打起反来还得半打半哄,累个半死,现在就不同了,有满汉八旗做后盾,对他们当然就不会再手软,这一次就拿刘泽清开刀,以警全军。
这也说明,清军对湖北战区的全面进攻,己经开始了,而李定国留下二十二旅分别驻守黄安和麻城,自己率领着九师、十八师、三旅赶到东线,去迎击清军。这时他还不知道,湖北战区最艰难的战斗,正在等着商家军。
第085章 连寨战术(上)
清军在东线攻取了黄梅、广济、宿松等地之后,向北进取罗田,首先就要攻取蕲水东岸的大同镇,因此在转入东线作战以后,李定国也首先将人马驻守在大同镇一带,等待时机。他以为还是可以釆用以前一样,运用大规模的转移、运动来调动清军,然后运用穿插分割等战术,寻找歼灭清军的机会。
但到达了大同镇之后,李定国就发现,清军的战术己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大同镇的外围,这时建立起一个一个的堡垒军寨,正在逐步的向大同镇推进过来。
清军的堡垒修建十分简单,一般采用四方型,单边的长度约在二十五到三十步之间,围墙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左右,截面呈梯形,底宽六七尺,顶部宽为五尺左右,就是用布袋装土,打上木桩,筑成垒墙的外围,中间填上土石等物,每一边会留一个城门出入,在四角均建有二丈多高的箭塔,中部建有烽火台,用于传递消息。
这样的一个保垒修建起来十分迅速,如屎出动五六百的人力,基本只用二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建成一座。每一个堡垒可以驻军二百人左右,互相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五六里,有些相距仅仅只有三四里甚致小,如果中间没有障碍物,天气晴朗,甚致都可以互相看得十分清楚。遇到袭击,就用烽火台来互相示警。
而在一些关建险要折冲要路的地区,保垒的规模也会扩大到单边六七十步长,驻军可达一二千人。并且将沿途所有村落的人口、物资、粮食全部都近移进保垒中,能够带走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如房屋建筑也全都拆毁,百姓们都被逐赶为清军建堡,而木料、石料、瓦片等物都运进保垒中,充防守所用。
同时洪承畴也下达严令,所有守卫堡垒的士兵,一率与堡垒同存亡,堡在人在,堡破人亡,凡是在商家军进攻过来,有弃堡逃亡者,一率处斩。因为有处斩刘泽清等人的先例,因此守堡垒的清军对这道严令也丝毫不敢小视。
堡垒战术本来是当初明军用来围困农民军时,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农民军居无定所,来去不定,又善于爬山越岭,也令明军十分头疼,因此当时就想出这种办法,在一些折冲要路修筑堡垒,用来围困农民军。在早期与农民军的战斗中,这个战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几次几乎都将农民军全都打散,擒杀了一些著名的农民军首领,如李自成的老上司高迎祥。
但由于明朝对农民军只是一味征剿,没有尽力安抚,因此就是农民军被打散了,在短期内,仍然还可以再拉扯起一支队伍,不仅屡剿不灭,而且越剿越多,到了后期,农民军的实力渐渐增大,能够与明军进行正面会战,堡垒战术也就失去了作用。
当年洪承畴就是征剿农民军的得力干将,因此对堡垒战术并不陌生,而这一次针对商家军善于运动的特点,又把这一战术给拾了起来,而且进一步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堡垒数量还是密集程度,都比当初征剿农民军时大得多,目地就是要利用密集的堡垒,困住商家军的手脚,限制商家军的行动。
因此勒克徳浑的大军一到蕲州,就开始修筑堡垒,每取下一地之后,就立刻当地建堡,等到李定国率军赶到大同镇的时侯,清军己经在西起蕲州,东到宿松,长达一百余里的地带上建起了五十多座小堡垒,三座大堡垒,纵深达十余里。而且还在向北逐步推进过来。
清军使用的这一战术,确实也让李定国等人十分头疼,因为无论商家军怎样出兵引诱清军,但清军就是不为所动,仍然是按步就班的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层层包围,步步进逼。行军所至,立建堡垒,军队走到哪里,堡垒就建到哪里,三里五里一推,十里八里一进,先巩固阵地,然后再稳扎稳打。首先向大同镇缓慢推进过来。
虽然李定国也试过向清军的堡垒发动进孜,但一遇到商家军的进攻,清军就会立刻退回堡垒中防守待援。慢慢消耗商家军的兵力,然后再次稳步推进。这样一来,商家军就无法调动清军,更无法在清军的堡垒中进行穿插分割,也就无法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堡垒的结构虽然十分简单,但却颇为坚实,而湖北地区的商家军缺少重型火炮,因此对打开堡垒的围墙十分困难,只能发动强孜。而清军的守军中会有一部份火铳兵和弓箭手,并且还准备了大量的标枪和飞斧等投掷性武器,以及大量的石头瓦片等守垒用具。一般来说以这种堡垒为依托,清军致少能够抵挡住同等兵力的商家军进攻,而大量的部队则集中在堡垒的后方,随时准备围歼进攻的商家军。
尽管商家军的进攻可以打破了清军的几个堡垒,因为有洪承畴的严令,所有的守堡清军的抵抗得都十分顽强,就算是被商家军攻到堡垒里,也死战不退,因此也让商家军受到了相当的损失。而且清军的堡垒实在太多,只打破五六个根本没有用,另外在清军的堡垒群中,商家军也无法长期驻守,结果等商家军一撤,用不了几天,清军就又可以把堡垒重新修好。这种损失清军显然也是耗得起的。
因此双方互相争夺了五六天之后,商家军不仅没有打破清军的堡垒包围,相反清军的堡垒还是继续向前推进着,一直逼进到了大同镇的外围。清军的堡垒数量,也己经超也了八十个。同时清军也对大同镇形成了合围之势,商家军也被逼得只有两条可走,一是守在大同镇,集中兵力和清军进行决战,二是放弃大同镇,退守罗田县,然后再寻找战机。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商家军退到罗田县,恐怕清军也同样会把堡垒一直修到罗田县前,到那个时候,也就太被动了,因此李定国也决定,集中二个师一个旅的兵力和现在湖北战区大部份的火炮,在大同镇和清军打一场会战,侧底打破清军的堡垒围困战术。
这一场战斗,是由商家军首先向清军发动进攻。
九月十三日,九师的炮兵团开始投入战斗中,十门三寸六分口径重型青铜野战炮,和三十门中重型火炮被推上了阵地,同时向清军的两座堡垒发动了轰击。
虽然黑火药的爆炸威力并不强,但重型火炮和中重型火炮对这种土木结构的堡垒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由其是重型火炮发射的实心弹,往往只用几炮,就可以将堡垒的护墙给击塌,因此在几轮炮火轰击之后,两座受到攻击的堡垒护墙被火炮轰击得泥砂乱溅,塌陷了多处。商家军的士兵们立刻从塌陷的缺口冲进了堡垒中,与清兵展开了白刃战。
尽管清兵受洪承畴的严令所迫,和商家军拼死力战,但失去了护墙的掩护之后,显然就不是商家军的对手,因此这两座堡垒也很快就被商家军攻破了,守堡的清军大多都战死在堡垒中,但也有一小部份逃跑。
在攻破了两座堡垒之后,商家军的两队人马立刻向两侧展开,继续向其他的堡垒发动进攻,而且仍然是由火炮开路,也是攻无不克,一连又端掉了四五座堡垒,于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在大同镇的正面,清军的堡垒群中,撕开了一个三十多里的大口子。
商家军的士兵立刻都杀入堡垒中,和清军展开激战,因为每一个堡垒的面积并不大,守军也不是很多,在轰开了护墙之后,只用派出一二个连的兵力出战也就足够了,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展开,因此战斗也在多个堡垒中同时展开,尽管在有些堡垒的白刃战还没有结束,但商家军己经立刻开始向纵深发展,这一次是两路炮兵合并在一起,向清军堡垒群中的一个大堡垒发动了进攻。
这座大堡垒是这一次商家军出击的重点目标,按照李定国的计划,攻破这座大堡垒之后,将作为商家军深入清军的堡垒阵地的一个支点,然后堡垒群的其他方向发动连续进攻,将清军的堡垒包围圈彻底打穿。
在一连串惊天动地般的炮声轰鸣之后,砂石乱飞,不少泥袋都被打得飞了出去,大堡垒正面的护墙也被打开一个宽达二十余步的大缺口,二个营的商家军士兵立刻向堡垒里的清军发动了猛攻,而守在堡垒中清兵也立刻迎战了上来,拼死堵住了缺口,寸步不让,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撕杀声也响成了一片。
尽管清军的抵抗非常拼命,但和商家军相比,无论是在人数还是战斗力,都相差有相当一段的距离,因此也被商家军杀得连连后退,不一会儿,缺口就有几处地方被商家军突破了。但这座堡垒也是清军的堡垒群中一个核心的地位,守军有一千五百多人,其中包括一个满州牛录和一个汉军牛录,死守在堡垒里面,商家军的兵力虽多,但无法展开,一时也攻不下这座堡垒。
第086章 连寨战术(下)
就在商家军正在向堡垒发动猛攻的时候,清军的援军也终于赶到了战场。
其实从第二次征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开始,清军就一直希望找到和商家军的主力进行正面决战的机会。尽管清军也知道商家军的火力猛,战斗力强,但在湖北地区的兵力并不多,而且还存在弹药补充的困难,因此如果能够找到商家军的主力,集中兵力进攻,还是有很大的取胜把握,那怕就算是打成两败俱伤,甚致是失败,只要是能够大量消耗商家军的实力和弹药,那也是值得的。因为清军可以很快的再次集结兵力,发动连续不断的进攻。
只是在前几次征剿的过程中,包括这一次征剿战斗一直到现在,商家军都没有给清军这样的机会。而这时因为商家军主动出击,进攻清军的堡垒群,清军一直等待着的正面决战机会终于来了。因此勒克徳浑得知商家军向清军的堡垒阵地发动进攻的时侯,也立刻聚集了三万人马,分兵两路,向商家军发动了进攻。
这时商家军己经攻入了清军的一个大堡垒中,但仍然没有将清军全部消灭彻底占领这个堡垒,但勒克徳浑率领的援军己经赶到了战场,李定国也只得下令,暂缓进攻堡垒,先迎战清军的援军。同时也下令,让充当预备队的三旅也投入战斗中来。
双方就在清军的堡垒群中展开了一场激战,这也是湖北战场开避之后,清军和商家军之间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商家军参战的兵力为二万五千人左右,而清军共计投入了三万二千多人。而激烈的战斗也以大堡垒为核心展开,一直扩散到周围的十余个小堡垒。
不过双方争夺的焦点,依然还是这个大堡垒,这时商家军己经全面占领了缺口,深入到堡垒里面,但清军的援军则从其他各门增援进来,在一个比现代足球场略大一点的堡垒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尽管商家军依靠着武器和火力上的优势,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清军的援军却源源不断的涌入堡垒中,而勒克德浑也清楚,这个大堡垒的争夺,相会影响到这一战的成败,因为也亲自进到堡垒里指挥战斗,因此清军也是前仆后继,拼死不退。商家军想要每推进一步,都十分困难,在不少的局部阵地,双方都会进行反复争夺,阵地几经易手多次。
而且现在双方毕竟是在进行白刃作战,尽管商家军在武器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伤亡,在堡垒里面的地面上,己经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鲜血流淌成渠。
一直进行到下午四时左右,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着,尽管这时在战场上商家军还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离彻底击败清军,占领大堡垒,依然还有一段距离,但商家军己经没有援军了,而且这一次出战携带的弹药也差不多快要消耗殆尽,而清军依然还有援军可以赶到战场上。再接战下去,对商家军并不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定国也只得下令撤军,退出清军的堡垒群,回到大同镇驻守。
这一次战斗,商家军一共阵亡三千一百五十七人,伤一千零六十一人,而清军阵亡的人数多大五千七百九十三人,伤二千五百六十四人,并且有八个堡垒曾被商家军攻破。从伤亡数字和战果来说,而且商家军还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因此商家军无疑算是获胜了。
但战斗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李定国战前制定的战斗目标,而兵力的损失,对清军来说,影响并不大,而对商家军来说,却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另外这一战中,商家军也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因此李定国也不敢轻易再次发动全面进攻。而尽管八个被商家军攻破的堡垒,经过了两三天的抢修之后,基本都恢复了原貌,清军的堡垒群依然没有被商家军打破。
而就在两天之后,洪承畴率领一万人马,以及大批的火器赶到了东线,来増援勒克德浑,而李定国也只能被迫转为在大同镇防守。
洪承畴到达了东线之后,首先大力赞扬了这一次清军顶住了商家军的进攻,守住了堡垒群没有被商家军打破,并对有功的将士进行了嘉奖和晋升,以鼓励全军的士气。不过对那些放弃堡垒,临阵逃跑的士兵,也毫不留情,全部处斩,一共斩杀了二百四十七名士兵,里面者四十三名满旗士兵,其中还包括一名镶白旗的牛录额真,另外还有六十二名汉旗士兵,以示在军令面前,无论满汉士兵,一率同罪的决心。
这一次军法,也再一次震摄了全军,无论是满汉士兵,对洪承畴的命令都充满了敬畏之感。而洪承畴和勒克德浑又聚集了四万五千兵力,向大同镇发动了进攻。
大同镇并没有城墙可以驻守,好在是李定国早有准备,在前几天的时间里,大同镇外也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以抵抗清军的进攻。
不过防守战一向都是商家军的擅长,清军一连进攻了二天,对大同镇到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威胁。
但清军的进攻也改进了不少,开始学会将兵力充份散开,进行散线进攻,虽然暂时还不能憾动商家军的阵地,但却大大减轻自己的损失。在以前的战斗中,一般来说,商家军的十次射击中,可以命中三次左右,但现在实际巳经下降到只能命中一次多一点。当然这也是清军还在有意试验这种新的散线进攻战术,因此进攻的强度也不大,这两天的进攻中,清军总计损失的兵力也不超过一千人。而相对的,商家军则消耗了大量的弹药,时间拖长,对商家军肯定不利。
直到这个时侯,李定国才真意识到,这一次湖北战区的局势确实十分危险,看来对目前的战事,也要重新估计。
而且这时清军在西线也再度发动进攻,原来耿仲明兵败之后,退回到黄陂县一带驻扎,驻守湖南的韩岱又给他派来了一万人马增援,同时耿仲明也收到了洪承畴的命令之后,也开始老老实实的修筑堡垒,缓缓向黄安县逼近。
为了加强黄安县的守卫,李岩己经将驻守麻城的二十二旅的一个团派往黄安县驻守,但这时麻城县也空虚了下来,只有少数警卫兵力和地方民兵驻守。因此李岩也给李定国来信,问他是否能够从大同镇抽出一个团的兵力,回来驻守麻城,而且最后李定国能够亲自回麻城一趟,众人好聚集一起,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李定国也早有这个打算,于是在收到了李岩的信之后,也立刻决定,留十八师、三旅和九师的炮兵团在大同镇驻守,自己带着九师其他两个团返回麻城驻守。并把所有的弹药都留在大同镇。
因为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九师一直都充当战斗的主力,士兵们不仅疲劳,而且两个主力步兵团的损失都很大,由其是十四团,损失的兵力几乎达到了一半,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修整和补充。其实大同镇的战线并不大,只要是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弹药供应,刮下的商家军还是能够守住大同镇的,把九师其他两个团带回麻城,并不会大同镇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尽快让九师补充兵员,恢复实力。
回到了麻城县之后,李岩,李定国、李牟等人经过了一番仔细的商议之后,决定联名像杭州统战部发送一份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湖北战场面临的局面,并且也直言不违,由于这一次清军的兵势过于强大,同时又釆用堡垒进攻的战术,使商家军难以像以前那样靠运动战取甠,因此如果仅靠湖北地区现在的兵力,几乎可以肯定是无法再次打败清军,必须得到浙江,或是扬州地区的援助,才能继续和清军战丰。
公文发走以后,李岩、李定国等人一面等待着杭州统战部的回复,一面也加紧备战。
这时清军在西线也在慢慢的修建堡垒,逐步推进,但暂时还没有危胁到黄安县的边缘来。因此李定国也下令驻守黄安县的二十二旅旅长李本深,不断派兵袭击清军的筑堡施工,以延缓清军的进度。
而在东线上,清军己经了先期的试探进攻以后,也开始逐渐发力,对大同镇的进攻,也加强了不少。但商家军显然也对清军的散线进攻有所准备,在防守的时候,并不在追求以密集的火力网阻击清军,以御敌于阵地之外,而是追求命中率,争取打准,节约弹药。而等着清军接近到阵地三十到四十步的距离,开始收缩、集中的时候,才突然加强火力,给清军以猛烈的打击。并且还会在阵地中故意露出一段空隙,吸引清军攻击过来,然后在正面和清军进行白刃作战,而则面以凶猛的火力切断清军的后援部队。以优势的兵力,将攻进商家军阵地的清军消灭。
就在这样制约和反制约的来回攻守中,战斗也进行的越来越激烈。
第087章 等待消息
商毅是在九月二十五日收到李岩,李定国等人的公文。因为几乎每一天湖北地区都会有战报发回杭州来,因此商毅对湖北战区的战事进展并不陌生,现对李岩,李定国等人发来这一样一份告急的公文也并不感到意外。
其实商毅在得知清军釆用堡垒战术的时候,也确实吓了一跳,这可是在另一时空里,专门用来对付游击战、运动战的不二战术。十八世纪英国和布尔人的英布战争,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占领区日军的治安肃清战,以及越战中的美军战略村战术,都属于这种堡垒战术,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国军对苏区红军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战争,当时国军就是使用的这种战术,迫使红军离开江西苏区,开始长征。
商毅虽然特种兵出身,但只要是中国军人,对那一段历史就不会陌生,因此对这种战术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只是商毅没有想到,在这个时空里,居然会提前三百年见到这种战斗,看来中国人的智慧果然不容低估。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想对付清军在湖北使用的这种堡垒战术,商毅有很多种方式,因为堡垒战术是建立在双方的实力差距较大的基础上,而且使用堡垒战术的一方,往往要投入比对方大数倍以上的人力物力,毕竟现在自己和清廷的实力对比,和那时红军与国军的实力对比要小得多。
但目前商毅并不是要应付湖北战区这一个地方,而是做为收复南京这个大局考虑。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湖北地区己经成功的吸引住清军近二十万的兵力,这对收复南京来说,绝对是大有好处的。现在商毅就等着跨海突袭舰队的消息。
自从跨海突袭舰队出发之后,商毅一直就在惦记着这跨海突袭行动的进展,因为这是关纟到这次收复南京成败的关建一招,但同时也是不确定因素最多,且不说跨海突袭部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清军留守在辽东一带的兵力,尽快攻破沈阳,就是天气因素,也让人无法预控。尽管商毅也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担心,也改变不了跨海突袭舰队的进程,但心理总也放不下。
在九月二十日,商毅就收到山东登州发来的消息,跨海突袭舰队己于九月十三日到达了登州,进行了补充和修整,十九日从登州出发,横跨渤海,实行登陆作战。商毅虽然放心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