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啸大明-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世奇道:“但镇江、常州都不是我们的地方,现在由郑鸿逵驻实,督师一直在避免和郑芝龙起冲突,因此我们冒然派兵去驻守,只怕是不妥吧。”
李岩摇了摇头,道:“事急从权,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一切都以保卫浙江为先。以郑鸿逵的兵力,只怕是清军攻过来,他根本就难以守住镇江。”顿了一顿,又道:“如果实在不能驻守镇江、常州,我看不如把人马驻守在无锡和江阴两处,这里依太湖,畔长江,又有运河为屏,只要在太湖中留驻一支水军,清军决无可能绕过。而且都在我们的实际控制以内。应该是可以的。”
叶瑶瑱看了看地图,也点了点头,道:“我看这样可以,李先生先安排吧,不过我只是担心,我们现在只有新兵,武器也不全,能够守得住吗?”
李岩道:“这一点夫人到是不用担心,武器不全,我们可以先把所有武器都集中起来,给一个师或一个旅使用,而且现在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但督师回军之后,就马上可以由正式的部队顶上去了。”
叶瑶瑱也点了点头,道:“那就这样吧,我会马上派人传信给督师,让他来决定。就算是要驻守镇江或常州,也可以立刻前往。”又转头问周世奇,道:“周伯伯,清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我们浙江这一带的粮草物资准备怎么样了。”
周世奇笑道:“这一点尽管放心吧,现在我们浙江的粮草物资都十分丰富,要多少有多少,仅仅只是粮食,就是足够支持五年时间了。”
叶瑶瑱又点了点头,又道:“南京那边还有十余万居民,都要迁移到浙江来安居,现在南京的船只不足,我们这也再调集一批派过去,早些把难民运完,这样督师那边也好从南京脱身。另外迁移过来的难民,也都要好好安置,分配田地农具耕牛,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
周世奇也点了点头,道:“我己经命苏州、扬州两地的官员准备筹集船只,明天就会先送两百条船去南京。还有这一次的难民,我打算都安置在扬州府,因为前几次的难民都安置在浙江,现在浙江的无主之田己经不多了。而自从江淮之战以后,扬州府的居民减少了近半,空置了大量耕田,正好可以让这批难民定居耕种。至于农具耕牛,都会从浙江调过去。”
叶瑶瑱道:“这些事情就有劳周伯伯了。”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其实早在去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商毅就己经准备在浙江迎战清军了,因此各项准备工作都己经完全齐备,可以说只要商毅一回兵,就可以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中,因此叶瑶瑱对此也都十分满意。而最后,是由王夫之向她汇报,南京逃到浙江来的官员的情况。
第263章 调兵
从南京逃到浙江的人员一共两百余人,其中有三十三名官员,十七名太监,十三个宫女,还有朱由崧的两名嫔妃。其余都是他们的家属。
他们是初五到达杭州,但现在商毅不在杭州,叶瑶瑱又称病不出,于是周世奇让王夫之出面,接待他们,并且给每人安排住所休息,因为官员们离开南京时走得十分匆忙,几乎每个人都空手离开,因此王夫之又给每人赠送了白银五百两,和一部份生活用品,让他们购置各自所需之物,众官员也都十分感激。
但朱由崧的两名嫔妃怎么安置,到是让王夫之头疼了一阵,因为她们的身份太敏感了,最后王夫之也只好到督师府来,央求朱媺娖出面作陪,给她们单独找了一间大宅,而带来太监宫女依照伺候她们,并且送给他们白银二千两,米一百石,丝绸五百匹,而朱媺娖也很同情她们,于是代表督师府,赠送给她们一些首饰衣服,算是让她们暂时在杭州生活。至于以后怎么办,也只走一步看一步了。
众人安置下来之后,史可法、吴⒔展恪⒏吆晖嫉燃肝皇滓拇蟪剂⒖叹墼谝黄鹕桃椋谌硕既衔衷诘牡蔽裰笔橇⒖淘倭⒁桓鲂禄实郏哉憬。藕煤耪姓瞿戏降挚骨寰慕ァ5比蝗搜《级ê昧耍褪窃诨罩莞仓玫穆和踔斐7迹艺飧鋈搜∫驳玫搅松桃愕脑尥虼酥谌司龆ㄊ虏怀僖桑蛞煌砹耍慌掠殖鲆桓雎硎坑⒗矗Ω昧⒖膛沙黾该砀先セ罩荩阎斐7冀拥胶贾堇矗砩铣频郏蛘呶喙
选出的代表是史可法、姜日广、高宏图等十名官员赶去徽州,而其他人都暂时留在杭州,由吴欤罩菽潜叩南ⅰ5遣豢赡芫驼饷瓷下罚虼艘睬牒贾菡獗吲汕惨恍┦勘;ぁ
这个要求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虽然人数不需要太多,但却涉汲到调动军队给商家军以外的人,谁都不敢作主,周世奇、王夫之、李岩也正打算向商毅汇报请示,正好叶瑶瑱今天病愈复出。那么这个皮球当然就踢给她了。
现在在表面上,商毅依然还是明朝的臣子,而且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名誊,这个要求当然是不能拒绝的,因此叶瑶瑱立刻做出决定,拔出一个营的部队,保护史可法等人一行去徽州,同时还准备了一份厚礼。并让王夫之马上去把史可法、吴⒔展恪⒏吆晖嫉热饲肜矗蛩堑泵姹硎玖苏憬矫娴奶龋苍敢庥盗⒙和跷邸
史可法等人听了,也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商毅是答应了,但他本人却不在杭州,万一商毅是口事心非,让手底下的人故意推托,那可就不好办了,现在叶瑶瑱代表商毅答应拥立潞王,同时还派出士兵护送和礼物,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因此史可法也决定,明天就动身出发。
————————————
“当!”
一个玉盏被阿济格重重的摔倒地上,碎成了七八片,酒水也泼了一地。在他身边伺奉的几名宫女也吓得花容失色,身体抖成一团。虽然只有几天的时间,她们都己经十分解了这个新的主人,可是一个脾气十分暴燥的人,简直就和爆竹一样,是一点就着,稍有不如心意,就会大发雷霆之怒,而这怒火自然也都是伺奉他的宫女和太监的身上,这短七八天的时间里,己经有五六名宫女太监丧命在阿济格的怒火之下。
其中有一个太监根本就是被殃及池鱼的,谁让他正好在阿济格看战报的时候就在他的身边呢,结果等阿济格看完之后,心里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随手就抓住一个,揪着他的头发向一根大柱上一撞,结果……只能说命苦不能怨政府。
在清军刚刚占领皇宫的时候,还不乏有宫女怀着以容邀宠的心理来伺奉阿济格,但基本也就都打消了这个心思,整天只盼着阿济格可千万别在自己当值的时候爆发,那可就是谢天谢地谢人了。
其实阿济格的暴气虽然暴燥,但也还不致于动不动就暴发,实在是这几天过得太窝心了,在南京外围,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继高淳和宁国府失守之后,现在当涂失守、溧水也失守了,损失了四万多的兵力不说,连自己的后背整个一大块,全都卖给商家军了。而在南京城里,清军的损失也超过了一万五千,但商家军仍然牢牢的守在南京的西北部份不放。
这样前后算下来,清军的损失己经接近了六万,却仍然没有占领南京不说,连后路还快要被商家军给切断了,同时阿济格估计北京使者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来到南京,这一下就过了十天,形势还越来越差了,要是等使者一来,看到的是这付场景,就算多尔衮是阿济格的亲兄弟,恐怕也罩不住阿济格了,到时候别说这个亲王保不住,说不定还要被监禁起来,这辈子都不能再出头了,这叫阿济格心里怎么能不着急呢?
在阿济格向南京发动进攻时,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攻打像南京这样的坚城,不损失几万人马也说不过去,如果真的是在攻城时损失的,阿济格也认了,但这仗不是这样个打法,那有像商毅这么打仗的,明明有城却不守,非要把清军放进城里来打巷战;而且还把优势的兵力放在城外,城里就留着二三万人,硬是和清军这么耗着,这家伙到底会不会打仗呢?
最后一个想法当然是个玩笑,阿济格也承认,如果商毅都不能算会打仗,那么估计现在也没有人敢自称是会打仗了,到现在阿济格虽然是有点明白了商毅的用意,其实就用少量人马在南京城里利用狭窄的地形拖住自己的大军,而在城外留出大量的兵力,打击自己的后方。
这种战术在历史上也不乏有人用过,包括清军自身,也经常使用,但基本都是留出重兵守城,只派少量兵力在外围搔扰,但商毅却偏偏反过来用,实在是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就是现在,清军的兵力依然在十一二万左右,而商家军还不足七万五千,清军仍然在总兵力上占有优势,但问题在于清军的整个战线实在拉得太长了,在从武昌到南京,长达一千二百余里的道路上,几乎处处都要设防,就是在南京的外围,也有宁国府、当涂、高淳、溧水等地都要派兵驻守,结果只能造成兵力分散,因此也给了商家军逐个击破的机会。
就像现在,觉罗巴哈纳带着自己剩余的三万多人马驻守在秣陵关里,虽然明知道商家军已经放弃了当涂,却硬是不敢派兵去驻守,就是怕把兵力再分散了。
虽然阿济格现在还看不到这么深远,但敌人已经打到自己的后背来了,觉罗巴哈纳只剩三万多人马肯定是守不住的,因此也要立刻重新布置一番才行,也赶忙招集屯齐和韩岱两人,商议对策。
韩岱首先道:“王爷,现在我们己是腹背受敌,形势十分危险,稍有不慎,恐怕有全军覆没之险,因此依奴材之见,我们还是暂时撤离南京,先退守到太平府一带防守,等智顺王的大军到了之后,我们合兵一处再来进攻南京。”
阿济格皱了皱眉,道:“撤出南京?那么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岂不都是白废了吗?而等商家军在南京重新驻守好了以后,再攻入南京,可就困难了。”
屯齐道:“十二爷,依我之见,现在决不能撤出南京,一但撤出,这次南征只怕就前功尽弃了。”
阿济格点了点头,他当然是不愿从南京撤出的,因此立刻问道:“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屯齐也是爱新觉罗的宗室,他的年龄和阿济格相仿,但辈份却低了一辈,因此阿济格叫他小子到是没生气,道:“十二爷,咱们现在还有十多万大军在,论粮食也够吃好几个月,就算守住南京皇城,商家军一时半会也打不进来,为什么要撤军。”
韩岱道:“我们虽有十多万大军,但商家军的总计兵力也有七八万之多,恐怕万难取胜,而粮食再多也有吃光的时候,到那时又该怎么办呢?”
屯齐道:“咱们还有其他的人马呀,现尚可僖部还有六万余众,十二爷已经被人去调他率军东进了,再过五六天,他大概就该到了南京,而在江北吴三桂正驻扎在庐州,他有七万多人马,也全都调到江南来。十二爷立刻下令,最多十天,他就可以率军渡江了,这一来咱们不就有二十四五万人马了吗?这次进攻南京,咱们就吃亏在兵力分散,被商家军逐个击破,这回咱们集中兵力,踏也把南京给踏平了。难到说咱们连这十天也守不住吗?”
阿济格听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屯齐的肩,道:“小子啊,你到是真有几分机灵劲啊。”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江北大捷。
第264章 变数(一)
说曹操,曹操还真就到了,这份捷报正是吴三桂送来的:原来吴三桂在江北战场上立下了大功,不反招降了明朝的总兵刘泽清,而且还和多铎合兵,攻取了泗州、盱眙两地。
南京被攻破,朱由崧身亡,对商毅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因为他早有这个思想准备。但对整个南明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就意味着南明朝廷已经覆亡了。因此一些立场本不坚定的明朝官员在这时也都发生了动摇,而有些头脑灵活的人也都开始动起脑筋,在这样的乱局中,如何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刘泽清就是其中之一。
刘泽清本是江北四镇中实力最差的一个,人马不足三万,防区也最偏远,本来是守卫扬州以东的如皋。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江淮之战的时候,他躲在商家军背后,也没受什么损失。而在商家军反击清军的时候,也跟着一起狐假虎威,捞了几碗汤喝。在江淮之战结束以后,他也被移镇驻守凤阳。
因为背后就是商家军,因此尽管和清军隔淮河相持,刘泽清到也不怕,而且这几个月来,他也招收一些小股的明军、流寇,兵力也超过了四万。
吴三桂进驻庐州之后,也派人劝降过刘泽涛,但那时刘泽清到是没有投降清军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商毅己经出兵驻守南京,而且扬州的商家军也都出兵进入凤阳周围驻防,因此刘泽清也认为,这一战应该还会和上次江淮之战一样,商毅仍然会击败清军。
但得知南京被攻破,朱由崧身亡的消息之后,刘泽清也开始动摇了起来,因为他不知道南京一战的详细过程,也不知道清军实际并没有全完控制住南尗,还以为这一次清军是击败了商家军,彻底攻占了南京。这一下刘泽清可些坐不住了,如果连商家军都挡不住清军,那么试想现整个南方,还有谁能够挡得住清军呢?看来大明的气数真的已经尽了,合该是清廷当兴,而自己可千万别太死心眼了,还是灵活一点得好,趁着现在自己手里还有一点资本,还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
因此在打定了主意之后,刘泽清也立刻派人去和吴三桂联络,提出自己投降的条件,即在自己投降以后,要保证自已的军队不被收编,仍然由自己统领。这一点刘泽清还是明白的,在这个世道里,只有手里抓着军队,自己说话才能硬气,再有和清廷讨价还价的本钱。
刘泽清提出了条件,吴三桂自然是救之不得,如果刘泽清投降,不仅能得下凤阳这一大块土地,在江北战场打开局面,而且还能坐收刘泽清这三四万人马,扩充自己的实力。而刘泽清提出的要求,吴三桂也是满口答应,因为刘泽清想要保住自己的人马,就必须依靠吴三桂,否则他那三四万乌合之众,还不够清军塞牙缝的。等刘泽清倒向自己以后,再慢慢的收编刘泽清的军队,为自己所用。因此两人也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条件,然后吴三桂立刻也命人通知给多铎。
多铎闻迅之后,自然也十分高兴,在江南的阿济格己经打到南京了,自已在江北却还一事无成,自己这个郡王什么时候才能回复到亲王呢?因此对刘泽清的要求也没有异议,反正等投降过来之后,再怎么摆布刘泽清,还不是自已说了算吗?不过多铎也想起来,当初李成栋在投降商毅的时候,可是杀了豪格当头名状的,刘泽清要表自己投降的诚意,也应该交个头名状上。
这个要求也非常合理,就连吴三桂也觉得应该,也不容刘泽清拒绝,因此刘泽清思考再三,决定帮助清军诈取盱眙、毫州,当自己的头名状上交。
对此吴三桂和多铎也都十分赞同,因为盱眙、毫州位于淮河下游的洪泽湖入口,这两处在商家军手里,整个淮河就得不到安宁,但盱眙、毫州背靠洪泽湖,清军又无法围攻,而商家军却很容易从水路救援,因此在江淮之战的时候,也让清军非常头痛,如果刘泽清能帮助清军诈取这两地,当然又是一件大功。
商家军在盱眙、毫州一线布置了一个师的守军,在淮河北岸的毫州驻守一个步兵团、一个火炮团;而淮河南岸的盱眙驻守了一个步兵团。刘泽清和吴三桂商议决定,首先对兵力较少的盱眙动手,刘泽请从自己部队里挑选了一千精锐,吴三桂又给了他二千精兵,共计是三千士兵,装作是凤阳的败军,而吴三桂带领两万精兵,在后面追赶。刘泽凊逃到位于淮河南岸的盱眙城下,诈称清军袭取了凤阳,自己败到了盱眙。
因为盱眙本来就在凤阳府境内,刘泽清和盱眙的守军来往过几次,因此也比较熟悉了,守军也不怀疑他有诈,与是也打开城门,放刘泽清进城。那知刘泽清一进盱眙,立刻变脸,杀向守军,等守军反应过来之后,也已经晚了,刘泽清己率军占领了城门,尽管守军奋力想夺回城门,但吴三桂的大军很快也杀到了盱眙。盱眙的守军寡不敌众,再加上短兵相接之后,商家军的火力优势也发挥不出来,终于被清军攻占了盱眙。一个团的守军伤亡大半,只逃出不到一千五百人。
而与此同时,多铎也率领三万大军,和一百余门各种火炮,向淮河北岸的毫州发动了进攻。毫州、盱眙本是互为犄角,盱眙失守之后,毫州也孤掌难鸣,尽管罗远斌带了两个师来救援盱眙,但吴三桂却派出一支人马,袭取扬州,迫使罗远斌也不得不退兵回援扬州。因此也只好下令毫州的守军,从水路撤离,退守淮安。
毫州、盱眙也就这样被清军攻占,这一战清军也取得了对商家军少有的完全胜利,商家军共计战死了三千五百余人,清军也损失了近三千余人,同时还缴获了各种火炮四十余门,管风琴枪七架、步枪千畲支,当然武器大部份都是在盱眙得到的。而且这时清军己完全控制了整个淮河,罗远斌也只能被迫把部队都撤离到运河以东,依托运河布置防线。
阿济格接报之后,也大喜过望,能打嬴商家军一次,可真不容易,而且在名议上,吴三桂部是受他节制的,因此这里面也有阿济格的一份功劳,同时还缴获了这么多的武器,确实是难得啊。因为清军一直都想弄到商家军的火器样品,好好的研究一下,为什么商家军的火器能够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一回可算是捞足了。
当然阿济格也想不了那么远的事,当务之急是尽快攻下南京,现在都巳经是十三日了,因此也立刻下令,命吴三桂立刻率众渡江,支持江南战场,同时又向大胜关、淳化镇各派出了一万五千人马驻守,保护南京的外围。不过这样一来,清军留守在南京城里的兵力,也只剩四万左右了。
而商毅得知江北的败阵的消息之后,也大吃了一惊,这一来江北的局势可就十分危险了,弄不好整个苏北地区都有失陷的可能。当然造成败阵的主要原因到不是商家军的战斗力不足,还是刘泽清的到戈投降。但影响非常坏,因为算起来这还是商家军第一次完败于清军,要不是成进刚刚取得了南京外线的大胜,对商家军的士气,可是一次很大的打击。而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尽量多挽回一点损失。
至于被清军缴获的武器,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只要是还在和清军交战,这种事情就很难避免得了,能拖到现在,己经很不错了。而且由于关建的技术雷汞还没有泄露出去,因此清军就算仿制,效果也有限。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到扬州,安慰罗远斌,这次败仗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他,但一定要吸取考训,组织好后面的战斗,必耍的时候,可以放并淮安,但一定要守住扬州,这可是苏北的最后阵线,也命杭州统战部,给江北调去两个旅,以加强江北的兵力。又命在鲁南的周少桓,适当向清军发动几次中等规模的进攻,吸引多铎的注意力,减少苏北的压力。同时告戒全军,以后再遇到来历不明白的军队,那怕就明军,也要提高警惕,详细盘问,不能轻易放行,毕竟在这个时候,除了自己人,谁也靠不住。
当然消除这一败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江南战场再打几个胜仗,一方面可以用胜利来提高全军的士气,也加强宣传的题材,另一方面也是迫使清军从江北调动兵力,増援江南战场,从而也可以减轻江北战场的压力。而且现在的江南战场,也巳经出现了新的战机。
首先是在南京城里,清军的兵力己不足四万,而南京外围的守军在成进的压迫之下,都不能动弹,自己完全可以在南京城里发动几次进攻,给阿济格施加压力。同时智顺王尚可喜巳经率军东进,对善于打伏击战的商家军来说,这又是一个好机会。
于是商毅立刻给成进下令,让他准备在尚可喜进军的途中,伏击尚可喜的人马。同时在南京城内,商家军也开始向皇城发动进攻。
第265章 变数(二)
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商毅也下令商家军,向驻守在南京城里的清军发动了连续的进攻。
而这时清军在南京城里的驻守兵力只有四万左右,在兵力上己经不占多少优势,但火器部队大半都留在了南京,由其是火铳兵,还有近万人,另外还有火炮百余门。因为在此前的战斗中,商家军一直都是保持守势,而这一次商家军却主动进攻过来,因此阿济格也觉得,这个机会也十分难得,到是可以和商家军一战。从前几天的经验来看,和商家军的作战,最好的办法还是以火器来对付火器,现在自己也有足够的火器部队了,应该可以和商家军展开正面战斗。
在经过十几天的反复拉距之后,南京中部城区的建筑己被催毁了大半,只剩一间间残辕断壁,依稀还保留着几分城市的格局,另外还有好几处街道的大火未灭。街道上满是碎瓦残砺,而且百姓的尸体也随处可见。
这一战商家军出动的是李定国的第九师,兵力为一万左右,而清军也出动了一万二千人,包括有五千火铳兵、和二千弓箭手。两方的兵力大致相当,但因为是在城市中作战,中重型火炮难以定位瞄准,不过在九师的炮兵团中,有两个炮兵营无法参战,因此实际的兵力只有八千五百人,比清军要少一些。
在李定国下令进攻之后,八师的两个步兵团立刻分散成以营为单位,向前突进,而每个营又是以二个连为一组,一个连突前,一个连稍后掩护,并伺机使用小型火炮支持,这样一共分为十六个小队,展开面几乎覆盖了整个中部城区。虽然这时城区基本都被催毁,但在废墟中仍然可以找到许多掩体,因此各营在突进的过程中,各自寻找掩体掩护自己,然后依次前进。
商毅在鼓楼上看得十分清楚,清军是以火铳兵、弓箭兵和其他士兵合作成纵队,从街道上向前推进。不过现在清军的主导思想依然还是逼近商家军之后,进行近身的作战,火铳兵和弓箭手只是为其他士兵提供火力掩护,最终还是依靠近战来结束战斗,因此并没有像商家军那样依赖于掩护。但还是将兵力分散展开,向商家军这边逼近过来。
不过经过十几天的城市战之后,清军也积累了不少巷战的经验,知道在城市中作战,不能将兵力扎推,而是要尽力将兵力展开,才能发挥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另外厚重的盔甲也影响了士兵们的灵活性,因此清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也都换上了轻便的皮甲,只有长枪兵还穿着厚甲,以便在接身作战的时候取得优势。至少和十几天以前相比,清军的巷战水平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
这时在战场上,有些街道上的双方士兵己经进入了射程,在掩体后面己经做好了准备的商家军士兵立刻向清军开枪射击,一阵枪声响起之后,受到打击的清军也纷纷寻找掩体后面躲避,而火铳兵和弓箭手也都开始还击,重甲步兵也马上退后,把阵地交给火铳兵和弓箭兵。这时商家军押后的队伍也速度赶了上来,利用残墙的掩护,加入了战局中。
双方你来我往,用火枪弓箭互相对射,枪声也响个不停,确实有几分近代战争的味道了。
但很快清军就发现,这样互相对射,对自己非常不利,因为商家军是人手一支枪,可以全部投入战斗,而清军有相当一部份兵力不能参与这种对射中,再加上商家军全是使用的火帽撞击发射的燧发枪,在射程上比清军使用的火绳枪要略远,但射击速度却要快了近一倍,而清军的弓箭射速到是很快,精度也很高,但在射程上却要短了近一半,因此双方刚一接触,清军就明显处于下风。
不过因为现在双方是互相对攻,因此商家军的火力并不强,而且在经过了最初的打击之后,清兵也都巳经隐藏好了自已的身形,虽然对商家军造不成什么危胁,但清军的损失也并不大。
但这时清军的重甲步兵虽然退出了商家军的一般步枪的射击距离,但却仍在线蹚枪的射程之内,每一队商家军都有十名狙击步兵压阵,这时虽然清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都找到了掩体躲藏,但最后的重甲步兵却马上成为狙击步兵的猎杀目标。
而且因为重甲步兵的阵形密集,几乎根本就不需要怎么样瞄准,一枪一个。同时有的狙击步兵还找到致高点,居高临下的射击,这样一来有些躲在掩体后面的清兵,也在狙击手的打击范围以内。虽然每一队商家军所带的狙击步兵都不多,但时间长了,对清军的打击还是不小。因为这种只能挨打,而不能还手的局面,是非常打击清军的士气。
这时在各条街道上,商家军基本上都和清军全面接上了火,不过各条街道上的战斗情况也各有异同,双方互有进退,各有攻守,一时也打十分激烈。
不过从总体态势来看,清军明显是处于下风。这一方面是因为商家军在武器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是火枪的性能强过清军,而且还有手榴弹、小型野战炮,肩扛式霹雳火箭等等多种武器,相互配合作战,远比清军单一的使用火枪要胜强得多。另外尽管清军也开始偿试着使用火器作战,但在观念上,传统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过来,还是把火器当作辅助手段来用,主导的战术思想依然还是靠近商家军之后,进行近身作战。再加上清军仍然缺少打城市战的经验,虽然找到一些感觉,但和商家军使用后世成熟的城市战经验相比,还差得很远。
体现在战斗中,如果商家军防守,清军一般很难突破商家军的防线;而在清军防守的时候,商家军却有多种办法进攻,不仅可以利用线膛枪是肩扛式霹雳火箭在射程优势压制清军,或者在稍后的地方,使用小型火炮,以曲射的方向打击清军,甚致还以火力掩护,派出精锐的突击士兵,利用层层掩体的保护,逐渐靠近清军的防线,然后用手榴弹投炸。因此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清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就算是在有的街道上,清军能够靠近商家军,展开近身作战,但也依然占不到什么优势。虽然清军也学会了在火铳上加一把刺刀,但使用刺刀的套路,仍然差得远。
虽然看起来在枪管上插上一把刺刀之后,好像是和一把长枪差不多,其实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如果用长枪的套路来拼刺刀,会死得相当惨。因为一般步兵使用的长枪长度都在两米五到三米之间,而火枪加上刺刀,只有一米六到一米七左右,仅仅就是长度上的差别,就会让使惯了长枪的清兵非常不适当。
而且长枪的枪杆就是一根光滑的木杆,双手可以在枪杆上轻易的滑动,以变化招式,而火枪的握枪姿式是一手托枪柄,一手握枪中端,基本不会变。那么使用的套路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