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何洛会一听多尓衮招他进见,也估计是为了三大营的事情,也早有准备,见多尔衮问起,不慌不忙从袖口里取出一份拆本,举过头顶,道:“回禀摄政王,三大营的事情,尽在这份折本之中,请摄政王过目。”

太监将何会洛的拆本转呈给多尔衮,打开一看,现在三大营的兵力为:前锋营一万六千人、骁骑营一万人、护军营六千人。共计三万二千人,分为步骑两种,其中有骑兵为一万二千人,并且有白甲兵二千三百一十七人,其余都是马兵,没有步兵。而在后面还有从每个旗中抽选的旗兵详细数目,以及三大营的各级编制等等。

白甲兵本来就八旗之中的精锐,整个八旗的白甲兵数量一般都在五千左右,一般来说,一个牛录三百兵中,白甲兵只有十到二十人,有的牛录甚致只有几名白甲兵。

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八旗兵的损失很大,白甲兵的损失也超过了三分之一,虽现在八旗各旗的兵额都己经补充齐全了,但白甲兵的选定,都是十分严格的,达不到白甲兵的准备,往往都是宁缺毋滥,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能够通过考核,成为新的白甲兵的旗兵并不多,因此现在整个八旗里面的白甲兵也只有三千六百多人,而一下子就从垼娉槌隽巳种陌准妆饺笥铮部杉笥范ǘ际浅檠〉木瘛

而抽选到三大营的旗丁,虽然也都保留他们各自的旗籍,但现在都直接听命于三大营的统领,并且由朝廷发给饷银,军器、盔甲、弓箭、马匹等等,而且在打仗时不许携带包衣跟随,同时不再受各旗的管制,当然也不占各旗的兵额。而抽出的三大营的士兵之后,也由各旗再重新抽选旗丁。

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扩旗,但八旗的实际兵力,却多出了三万多人,而且精选出来的这支精锐人马,也由朝廷直接控制,实际也就是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了,而各旗的实力不仅并没有增加,相反在精锐都被抽调到三大营以后,还有一定的削弱。

同时多尔衮现在还是正白旗的旗主,而多铎是镶白旗旗主,两白旗相加,一共有九十八个牛录,这大约又是近三万人马。也就是说,在三大营成立之后,多尔衮实际己经控制了六万多八旗人马,几乎占到了八旗人马的一半,从这一方面来说,也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了。

而就在三大营建立好之前,汉军的绿营己经首先成立,全营共计有四万五千人马,其中有两万五千是从汉旗中抽选,另两万人马是从其他汉军中抽选。

和三大营都是骑兵、步兵不同,绿营的兵种构成就要复杂得多,包括有骑兵、步兵、车兵、火铳兵、火炮兵五类,分别为骑兵三千人,车兵五千人,步兵二万人,火铳兵一万五千人,火炮兵三千人。另有火炮一百五十门,包括四十门红衣大炮。但绿营的性质与三大营一样,也是受朝廷直接控制,直到这时,清廷的兵权,才被多尔衮牢牢的抓在手里了。

自从江淮战败之后,清廷也开始重视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清廷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赶制火器,缺少铁源,就从百姓家里收取锅犁镰刀等等,加上清廷本来就有一批不错的铸炮工匠,因此到是赶铸了不可新的火炮火铳。

同时对缴获的燧发枪进行了改造,终于制出了清廷的自生火铳,虽然射击成功率最多只有六七成,有时还不足五成,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在另一时空里,一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居然还在使用火绳枪。不过因为时间太短,因此只生产出了一千多支改进之后的自生火铳,另外还有八千支鸟铳,其余的五六千支是由三眼锐等其他火铳,另外清廷还仿照商家军,制做一批手榴弹,霹雳火箭等火器,也都全部装配给了绿营。可以说和另一时空里相比,清军的火器水平确实进步了不少。

看完了何会洛的报告之后,多尔衮也十分满意,三大营和绿营的编制成功,不仅能使清军的战斗力又提升一层,同时不间接削弱了各旗其他亲王贝勒的实力,确实是一举两得,因此道:“何会洛,你干得很好。这次南征如果成功了,也有你一份功劳。”

听着多尔衮的夸讲,何会洛也十分高兴,道:“摄政王,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南征。”

多尔衮哈哈一笑,道:“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一切顺利,也许今年过年,咱们就可以到南京去过了。给我传令阿济格和多铎,让他们都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兵,这一时可不许有半点差错了。”

————————————

皇宫,太庙。

璞愚印道:“清廷又准备出兵南征了吗?”

墨冲羽道:“是,多尔衮己经下令了,让阿济格和多铎准备出兵。现在清廷在湖广集合了约二十二万人马,在中原约集合了十二万人马,山东也有差不多六七万人马。而且新成立的三大营和绿营的大部份人马也都己经派出去了,加上在南方己有人马,这次一共出动满旗差不多有八万多人,而汉旗基本己经全部出动,加上绿营,差不多有十万人马。不过主要的兵力都是在南方,山东只是防守,预计就在十一月,清廷会从湖广和江淮之地,同时对南方发动进攻,如果一切顺利,在十二月的时候,就能够攻下南京了。”

璞愚印点了点头,笑道:“总共是四十多万大军,满汉八旗加起来出动了十八万人马,看来这一次南征清廷可是要花血本了。”

墨冲羽也点了点头,又道:“这次进军,清军将会以西路为主,东路只是付责牵制,当然这也是我们早就己经计划好了的,圣门的大业也就在此一举了,大师你看还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吗?”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我看到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地方,从上一次清军南征失败之后,我们就在计划这一次南征。在西线只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可以对清军造成一点危胁,但只要是按计划施行的话,李自成根本就可以不战而退,李自成一退,整个南京的西面就都门户大开,而商毅现在驻守在东线,也是鞭长莫及。”

墨冲宇接着道:“一但清军兵临城下之后,南明朝廷必会调商毅出兵保护南京,这样一来,商毅就必须离开浙江,来到南京,只要他一离开浙江,保卫就会松懈大半,而我们正好就可以在南京下手,一举铲除掉商毅,永绝后患。商毅一死,整个南方再也没有可以抵抗清军之人,清廷统一天下,也指日可待,而我们圣门忍辱负重了三百余年,终于可以再次扬眉吐气了。”

璞愚印又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经纬制定出来的计划,确实是周密详尽,无懈可击。这孩子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看来就是我们都不在了,圣门有望在他手上发扬光大。”

其实这个计划他们两人都不知看过多少遍了,而且也修正过不少地方,刚才又都重复一遍,只不过是为了坚定某种决心而己。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是期盼已久的时刻。

墨冲宇又道:“经纬和玲珑都己经在南京布置好了一切,而且玲珑还和瑶瑱会过面,看起来并没有引起瑶瑱的怀疑。而且我已经把四堂堂主、十大长老,十八位护法,还有急风三十六剑,都派到南方,去协助经纬和玲珑。”

璞愚印道:“果然是精英尽出了。看来我也必须选择了。”

墨冲宇道:“我也知道这很为难大师,但现在我唯一但心的人就是叶基辅,经纬和玲珑和他比起来,还都嫩了一点,不过如果这一次大师不愿出手,我也不免强,那么就由我亲自南下,去对付叶基辅。”停了一下,道:“不也说实话,我对他一点信心都没有。只是希望能够拖住他,给经纬和玲珑留出足够的时间来。”

璞愚印也苦笑了一声,道:“其实我也一样,当年我们三个当中,基辅的天份最高,成就最大,但偏偏是对圣门大业最不上心的人,如果他能全力相助圣门,我们也不必等到今天了。只希望这一次,他能够回心转意,我实在不希望和他为敌,不过……这种可能性恐怕并不大。”

墨冲宇道:“这么说大师己经决定了吗?”

璞愚印点了点头,道:“你是尊主,还是留在北方吧,明天我就南下。”

第206章 哭谏(上)

琉球使臣到达南京之后,并未引起什么大的轰动,在执政的东林大臣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海外藩属国家对大明的正常朝供活动,反正这些年来琉球王朝每隔两三年都会派遣使臣到中国来朝贡一次。

至于这时的琉球王朝实际己经被萨摩藩控制的情况,虽然明朝也有所查觉,但谁也没放在心里,因为在这几十年以来,明朝本身就自顾不瑕,连朝鲜都没有保住,谁还在乎琉球怎么样了?而且这个时代缺乏海防意识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正确认识到琉球群岛对中国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比朝鲜差多少。

当然不管怎么样,有外藩到中国来朝贡,总是一件好事,由其是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就更是难得了。而且琉球使者的态度也十分谦恭,不仅进贡的礼物十分丰厚,对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各有常例相赠,完全就是一付外藩小邦朝见天朝上国的样子。不过南明的大臣们谁也不去想,琉球使臣为什么会右的这种态度,而是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明朝对这种主动来朝贡的朝贡,由其是态度谦恭的外藩,还是十分照顾的,一般来说都会回赠给十分丰富的礼物,当然在眀朝的角度说,这叫赏赐。

虽然现在明朝只剩下半壁江山,但依然还是要保持着天朝上国的气派,因此不仅给了琉球使者很高的礼节接待,就连皇帝朱由崧也被大臣们请了出来,亲自招见了琉球使臣。当然也照旧赐下了相当多的礼物。价值也绝对要超过球球的进贡,那怕是加上贡礼之外的常例。

要知道把朱由崧从皇宫里请出来可不容易,自从发生了南京事变,东林党上台之后,朱由崧也学起了他的爷爷万历皇帝不再上朝,推说自己有病,把朝政大事全都交给内阁来处理,自己却躲在皇宫里终日饮酒寻欢,而每天内阁送进宫来的折子,也都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红上批上“准行”两个字就可以了。虽然朱由崧的这种态度,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朱由崧出来亲政,但都被史可法和吴饶诟蟠蟪剂盅沽讼吕础

对于这个时候的明朝,有一个对权力完全放手,不理政事的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现在朝中基本都是东林党一手蔽天般的控制,都是正人君子,没有所谓奸邪之徒,而且内阁的几位大臣也都是有想法,想干出一点事情来的人。因此在渡过了短暂的权力整合期之后,东林党也开始准备要拿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来。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军事计划仍然是首要的。因为尽管商毅打败了清军的进攻,但清廷对南明的威胁始终都没有消除,东西两线的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襄阳和徐州者还控制在清廷手里,而且现在和南京朝廷刚刚成立时相比,在军事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有必要重新梳理一遍。

在南明成立之初,对南京的防卫是分东西两线布置,东边是江北四镇,西边是左良玉,而仅仅只过去了一年时间,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中的高杰都己先后死去,而江北的另两镇,刘良佐和黄得功也都被调回来保护南京,现在东线只剩下一个刘泽清,另外刘肇基也开始自领一军,但这两人现在都是在商毅的指挥之下。而商毅尽管在名议上是江北督师,但实际上也只是付责防卫整个东线。

而现在看起来,东线正因为有商毅在那里坐镇,基本不用但心,无论朝中官员对商毅有什么看法,但却没有人怀疑他的军事能力,而且尽管商毅己经算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南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商毅对南京朝廷的态度却远比左良玉或江北四镇要好得多,因此也能够放心。

相对来说,西线就更为复杂,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率部投降了清廷,而却是由败退到湖广的李自成的大顺军接替了左良玉的位置,守卫南京的东线,另外湖广总督何腾蛟手里也有一些人马,现在正驻守在长沙府。

这也是目前南明在西线的主要兵力分布情况。尽管在清军南侵的战斗中,大顺军死死守住了武昌府,保住了南京上游的安全,也算是功不可没,但毕竟李自成的大顺军是逼死崇祯皇帝的罪魁祸首,南京朝廷仍然是无法完全信任,同时又有左良玉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万一那一天李自成突然变了挂,也举兵东进,那可怎么办呢?因此对李自成也不能不防。

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李自成的战斗力也信心不足,认为他未心挡住清军,因此在南京的门户安庆,需要一支精兵驻守,另外也要防止清军从长江上游渡江,在江南也必须留出一部份人马,驻守岳州的洞庭东岸。

于是史可法针对西线的情况,也提出了一种布防方式,一是调刘良佐和黄得功中的一部驻守在太平府,保护南京,另一路则驻守岳州,而让商毅从东线抽调一部份兵力,驻守安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备李自成突然发难,而且一但李自成不敌清军,有商家军驻守在安庆,也能挡住清军继续东进。

这个方案虽然得到了吴脑尥丛獾搅四诟罄锲渌淮蟪嫉姆炊裕善涫腔谱隰耍炊缘奶纫灿涛苛遥蛭衷谀暇┮远某そ桨兜胤苫径际巧桃愕氖屏Ψ段В绻偃蒙桃阕な匕睬欤偷扔谑侨蒙桃憧刂屏苏瞿暇┩馕В庋焕矗桃阃耆梢云窘枳啪律系氖盗Γ刂谱∧暇┏ⅲ搅四歉鍪焙颍删筒皇俏泊竽训簦侨蒙桃阈熳右粤钪詈蛄恕

而另两位内阁大臣姜日广和钱谦益的态度虽然没有黄宗羲那么激烈,但反对的理由也和黄宗羲差不多。因此尽管史可法和吴桓鍪鞘赘ǎ桓鍪谴胃ǎ粤砣荒诟蟪稍钡囊饧膊荒芮崾樱一谱隰怂档模膊皇且坏愕览矶济挥校晕墓俳谥莆浣⑶曳婪段浣娜ㄊ铺兀饪墒谴犹媸贝痛吕吹墓婢荩」苌桃愀罹莸那阆蛟嚼丛街兀暇怪皇窃诘胤缴希姑挥型补暇┏⒌木俣坏盟婵刂颇暇浪岵换岱⑸裁幢浠

在这种情况下,史可法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是又提出了一个修正的方案,就是东线的人马不动,只留下黄得功保卫南京,让刘左良驻守安庆到九江一线,让何腾蛟驻守湖庭湖,如果何腾蛟的兵力不足,就让他自行招筹人马,限额为三万人。应该说史可法对自己这个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好的布置方案了。而内阁的其他人也都基本没有意见。

但就在史可法要以内阁的名议,以票拟的形式传到宫中等着批红的时候,忽然发生了变故,一个叫刘敬守的户部主事上疏,以十分严厉的口气指责内阁,降安李自成是忘记了君父之仇的行为,痛骂五位内阁大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并且要求朝廷立刻下旨,剿灭李自成,为崇祯皇帝报仇。写得到是慷慨激扬、声情并茂,很有一些煽动性。

因为刘敬守的官职并不大,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也时常会有大臣发表这样意见,因此史可法和吴济挥刑谝猓谒强蠢矗还质且淮沃馗矗不故前凑找郧耙谎颜夥菔杵蹦庵螅徒嘶使铮诟蟮钠蹦庖饧匀皇遣祷兀⑶一垢队幸恍┘虻サ睦碛桑薹鞘鞘裁创胶萃觥⑹录贝尤ㄖ唷6芸炫炀拖吕戳耍灰埠痛忧耙谎饽诟蟮拇矸绞剑祷亍J房煞ê臀猱‘也认为这一次就这样算完了。

那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并没有完,刘敬守的上疏被驳回之后,并没有善罢干休,居然在第二天,邀集了十余名与他观点相同的中下彶官员,把自己上疏的内容写在一张大纸上,在皇宫门前铺开,然后跪地哭谏,一边哭还一边大声朗读着上疏的内容。

哭谏是明朝一种特有的劝谏皇帝的方式,起源于正德时期,而在嘉靖、万历时期,也都有发生过,就是官员们认为皇帝的行为和施政不当,又不听群臣的劝阻时,而采用集体跪地痛哭的方法,一直到皇帝接受为止。而参与哭谏的官员,一般都认为是忠心正直之士,很受尊崇。

其实在朝中和刘敬守观点一样的官员并不少,见有人带头哭谏,马上又加进来不少,因此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在宫门前跪地哭谰的人数居然就增加到了二百余人,其中约有六十多名是官员,其余的都是平民百姓,而且基本都是读书人,其中不乏东林、复社中的人。而朗颂的声音之大,连皇宫里面都能听到了。

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和吴欧⑾质虑橛行┎幻盍耍獠痪统闪说孤硎录闹匮萘寺穑恳虼烁峡煺衅渌蟪迹桃槎圆摺

第207章 哭谏(下)

征萨舰队己回航十余天,到浙江以外地方驻守的舰队也都己经出航就位,商毅仍然在杭州,加紧军队的扩编和训练工作。

这时己经进入了弘光元年(1645年)十月,按照商毅的规定,每季都要出每季的财政收入支出报表,以及分柝,因此在这一天里,财政司的主事孙和京也将整理好的财政报表和分柝送到商毅的案头上。

在今年的前三个季度里,浙江含苏州、台湾等地区,不包扩江北,总计财政收入拆合为九百六十三万两白银,而总支出为九百二十七万两白银,收入大量相当,虽然略有盈余,但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在帐面上的收支大体平衡的背后,却大有玄机。

首先从收入来看,在明末的时候,全国财政收入也就在千万两白银左右,而现在仅仅就是浙江一省,另加几个地区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就己经接近了千万两,尽管这里面加上了进攻萨摩藩掠夺回来的二百多万两白银和物资,但也是十分难得了。

而从收入的分类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工商业和海关收入,两者合计共有近六百多万两,而海关收入又占到四百万两左右。而剩下的二百万两税收中,竟有近一百万两来自于手工业税,因为今年浙江地区的注策工厂达到了四十三家,比去年己经翻了二倍多。

因此在税收对像增加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分工,以及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产业工人的数量,也突破了四万人,而且预计在下一季度里,至少还会有十家工厂成立。而工商业的发展,又带动了银行的发展,从而也形成了一个比效不错的良性循环发展。

同时由于今年发生了两场战争,虽然消耗了许多资源,但也很大的刺激了各工厂的生产,仅军队的订单就接近了三百万,凢乎所有的工厂都从中得到了一些利益。因此上交的税收自然也增加了许多,如兵工厂、造船厂、丝绸厂三家的交税合计就超过了十五万两。

因为在浙江所有的制造机构都是工厂化,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有自己独立的财政税收体系。那怕是不对外经营的兵工厂,运营模式也都是由统战部下定单,兵工厂生产,然后按价付钱,统战部只付责检查交货的数量和质量,而兵工厂则按收入情况,正常向财政司交税。从而为更加了税收。

其实在商毅集团内部,有不少人对这种运营模式非常不解,认为这就是把钱从左边口袋里拿出来,放在右边口袋里,完全多此一举。因为在中国古代这些事情都是由官办作坊来完成,官办作坊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经营、纳税,官府拔下银子,然后生产交货就完了。程序也要简单得多。

商毅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当然知道官办作坊的弊端所在,说白了就是政府办企业,肯定会出问题,只有政企分离,生产是企业工厂的事情,政府只付责引导和监督,不应该参与生产管理。无论在那个时,这才是最正确定的生产方式。

只是这些用数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的经验,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一下子就按受下来,也不可能,因此商毅也只能釆用这种解释之后加强制执行的方式,反正理不理解是你的事,但必须按我说的方式去做。

虽然在前三个季度里,农业税的收入仅仅只有八十多万两,比工商业和海关收入要差得多。不过农税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毅对浙江地区的农业减税政策,浙江的大部分田地都没有满额收取,而台湾地区现在根本就没有开始征收农业税,因此如果实额收取,农业税应该可以扩大二倍有余。因为现在浙江基本没有免税的农田,可以保证农业税的收入来源。

因此在剩下的一个季度中,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的话,那么今年就有望实现盈利局面。不必拿钱出来填补政策赤字。

在支出方面,浙江地区的最大开支还是军费,在前三季里,这项开支己经接近了七百万,虽然说今年发生了两场战争,但考虑到军队还在不断扩大,而且在未来的几年中,战争规模也基本不会减小,因此军费开支恐怕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不过只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再加上江北和台湾地区,应该是能够保证以后的战争需要。

而且商毅还考虑到,如果实在不行,还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填补财政赤字,解决财政危机,尽管目前商毅手里还储备着差不多近五千万两的白银,但不是到了实在维持不下去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去用动储备银为好。

当然从总体来看,浙江地区的经济形式还是一片大好,而且目前己经形成了以工商业、海关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来源,同时无论是在手工业、商业、海关还是农业,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控掘。虽然这和浙江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但无疑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且在浙江地区,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个全新的社会群体,也己经初见雏形了。

对商毅来说,这种变化其实比打几个胜仗的意义更为重大,否则就算是打败了清廷,重新统一了中国,也不过是又进入一个封建社会的循环。

其实现在的中国,己经俱备了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建点上,向前跨一步,就可以突破旧有社会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新的生产关纟,跨入近代社会中去,而后退一步,则依然只能在封建社会的循环圈中继续徘徊。

在另一时空里,中国终于还是退回到了老路上,因此在二百多年以后的杯催命运,其实在这时就己经注定下来了。那么现在无论如何,商毅也要试一试,向前跨越。

就在商毅对中国的未来作着美好的构想的时候,情报处的吴汉生也向他送来了南京方面的最新情报。而商毅看完之后,也不禁大吃了一惊。

由一个六品的户部主事刘敬守引起的哭谏,要求南京朝廷发兵去征伐李自成,到并没有又演变成另一个倒马事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原来内阁在史可法和吴闹鞒窒拢锌艏被嵋椋沼谏塘砍隽艘桓鼋饩龅陌旆ǎ蔷土礁鲎帧拔奘印保忝歉每蘧腿タ蓿媚志腿ツ郑凑焕砟忝牵鹊侥忝强蘩哿耍止涣耍匀灰簿突岢妨恕M币残迹斡肟挹傻墓僭保宦拭庵埃远啪褂行碌墓僭奔尤搿5比晃朔乐苟沂虑榉⑸房煞ㄓ值骷肆角勘嗍涌挹扇嗽钡木俣坏腥烁页寐夷质拢宦实背∧孟隆

这样的处理方法,其实也并不算不对,因为只要是把哭谏的人都控制住了,这件事情也就可以慢慢平息下来。而且在南京朝廷中,也有相当一部份官员是明白人,知道在目前的情况来说,南京朝政还不能和李自成撕破脸,崇祯皇帝终究是死了,没必要为了给他报仇,搭上活着的人,就算是非要报仇,等局势好了一些之后,也可以慢慢在报。因此并不是一边倒。

而朱由崧很快也同意了内阁的建议,并且正式下旨,到皇宫门口宣读,而且措词也十分严励,显示朝廷决对不会同意。

那知等圣旨宣读完之后,在哭谏的人群之中,忽然有一人嚎啕大哭,大叫着:“先帝,先帝!”猛然抢冲了几步,一头蹱在皇宫门口的台阶上,只撞得脑浆并裂,死于非命。众人看时,原来正是带头哭谏的刘敬守。

哭谏变成了死谏,这一个意外事件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有一个人寻死,马上就跟着有第二个、第三个,不一会儿,就有三个人都撞死在当场。而其他本来有一些动摇了的人见此情景,也都不禁热血沸腾,又坚定了态度,继续在皇宫门前哭谏。而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又有不少人头脑一热,也加入了进来,哭谏的人数一下子增加到了三百多人。

就在第二天,御史杨济出于义愤,以不思君思,勾结流寇的罪名上疏将内阁的五名成员一起弹亥,这一下顿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杨济也是东林党的成员,虽然他在东林党中只是一个小角色,但居然敢对自己人下手,而且还是把五个人一起弹亥,到是一举成名了。

五名内阁大臣虽然都是又惊又怒,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弹亥送到朱由崧那里之后,答复是留中不发,并将杨济免去官职,下狱监押,同时严令各官员,此事不得再议。

但这种高压手段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在杨济下狱的第二天,一下子又有七名御使上书,弹亥内阁,而在这一次里,居然还有四公子里的陈贞慧。当然既然足有弹亥的,也有为内阁成员辩解的官员,因此就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君子小人的口水大战。

而这一次斗争,也初后世称为“顺逆之争”,史学家认为,这也是导致南明弘光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第208章 东林分裂(上)

看完了吴汉生送来的情报之后,商毅也只能苦笑无语,看来自已还是太小看东林党,怎么又斗起来了吗。

不过想想也是,因为从东林党诞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去斗争,在万历时期是和皇帝斗,在天启时期是和宦官斗,到崇祯时期是和温体仁斗,到了南明之后又和马士英斗,反正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因此斗争的基因大概也己经深入东林党的骨髄了。

这时商毅也不禁想起自己的本朝太祖的那句名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估计东林党也就是这种心态,现在总算是把马士英给斗跨了,东林党也没有可以斗争的对手了,于是那就只好自己人和自己人斗了。

当然商毅马上就明白,在这次斗争的背后,肯定又是有清廷的细作人员在挑动,但这也和东林党一惯的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不顾大局的总体性格有方。看来南明的这个弱点,己经被清廷牢牢抓住了。

而这次斗争,商毅显然己经无法置身事外了,因为联合李自成抵抗清军,是商毅最先提出来的,并且得到了吴耐庵蟛诺靡允┬校虼嗽谡飧鍪焙颍桃愕比灰膊荒苄涫植还埽斡墒房煞ā⑽猱‘去面对现在的局势。

虽然商毅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不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