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他们接战的清军骑兵,要么是被长枪刺穿,有的虽然刺中了对手,但根本无法穿透对手的厚甲,反而被对手冲击的反撞力顶回来,被硬生生做撞飞出去。三个排的重甲骑兵分为三路,就像三把利箭插入一块松软的奶酪一样,一下子就将清军的骑兵队列撕开。

而在重甲骑兵的两侧,商家军的轻骑兵虽然没有重甲骑兵那么强势的冲击力,但表现也丝毫不逊色,每一名骑兵都配有两把短枪,一开始就全部射击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骑兵都是一手持长枪,一手持火枪,在双方接触时左右开弓,因为距离太近,因此命中率也奇高,枪声不断的响起,也打得清军的骑兵纷纷落马。

清军的骑兵本来人数就少,在一开始进攻时又遭到商家军的步兵一阵打去,气势就减弱了一成,而好不容易和敌方的骑军接近,却又发现对手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自己,而且这种在骑战中还使用火枪的打法还是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因此斗志又被削弱了几分,结果一轮对冲下来,也被商家军的骑兵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但等双方互相穿播而过之后,清军的骑兵这才发现,对方的步军也跟在骑兵的后面冲了上来,以前清军和明军对战时,也经常使用这种战术,因为骑兵一冲基本就可以把明军的阵式冲乱,然后步兵再紧随而上,扩大战果,同时也让骑兵继续向前冲锋,就可以一举彻底击溃敌军。

当然这种战术也是建立在自己骑军的强大冲击力的基础之上,而现在商家军也来用这样的战术了,也说明他们对自己的骑兵己经有了充份的相信。

跟在骑兵后面出战的,是一师的一个步兵团和外籍雇佣兵团,共计约有五千人,而另一个步兵团则被成进下令,从战场的两翼包抄上去,意图一举击溃清军。

在穿透了商家军的骑兵之后,清军骑兵和商家军步兵的距离只有十几步,但在双方骑兵对战的短暂空隙时间里,步兵们也己经重新填装好了弹药,首先对着冲上来的清军骑军一阵轮番的排枪齐射,刚刚遭受重创的清军骑兵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顿时又倒下了一大排。

射击之后的商家军步兵也都举着步枪,向清军的残余骑兵猛冲了过去,和敌人展开白刃战。

这时也轮到外籍雇佣兵团大显身手,由其是其中的日耳曼雇佣兵小队,虽然只有一百余人,但一个个人高马大,膀大腰圆,而且身披重甲,使用的都是双刃斧、狼牙棒一类的重武器,有好几个还是使用链枷锤,看起来就像是一队小巨人。清军虽然都是骑兵,但矮小的蒙古马在见惯了安达卢西亚大马的他们看来,不过就是一头大一点的驴子,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几乎都是迎着清军的骑兵冲上去,然后抡动手里的武器,不管是人是马,就是一阵猛击。

不少清军都被打得从马背上飞起,还有一些竟是连人带马都被击倒,如此凶悍而蛮不讲理的打法,也令清军的骑兵们无不惊骇。而其他的士兵虽然没有日耳曼人这么生猛,但却以集合力量和配合来弥补个体的不足,往往以三四个人为一组,以正面吸引,侧面攻击的战术来对付清军的骑兵,也十分有效。加上有时还能以火枪和手榴弹来攻击,因此也杀得清军的人马不断倒地身亡,不一会儿尸横遍野。

而和商家军的步兵的得心应手不同,清军的步兵却明显敌不住商家军的骑兵进攻,一来是因为清军的步兵极少有机会和骑兵作战,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商家军的骑兵实在在过彪悍,则不说重甲骑兵跟本不是步兵能够阻挡得了的,就是一般的轻骑兵也不好对附,在战马高速冲击带来的巨大压迫力下,敢于挺身迎战的清兵,也并不多。

还有现在商家军的骑兵之中,还有不少人有没有射击的火枪,现在清军对火枪多少也有一些过敏症,一听到火枪的声音,本能的都会缩脖退后,更为可气的是,有的骑兵明明己经发射了子弹,却拿着一支空枪吓人,一边向清兵点着,嘴里还“砰砰”的乱叫着,这样居然也唬住了不少清兵。当然他们另一支手里的长枪或马刀可也不闲着,往往趁着清兵一惊一乍的时候,猛刺猛砍。立刻就将清军的步兵杀得大乱。

同时商家军左右翼的人马也己经跟了上来,在商家军的三面夹击之下,清军顿时全军崩溃,拜尹图一见战事不妙,赶忙下令撤退。也幸好清军是在仪真城前迎战,背后就是县城,因此总算是顺利的退回到城里,但这一战清军被杀得大败,拆兵近四千余人,由其是出战的近五千骑兵,逃回城里不足二千人,现在驻守在仪真县里的清兵只有八千多人,拜尹图也吓得将仪真县的四门紧闭,打死也不出来了。

不过这一战商家军也阵亡了一千二百余人,其中骑兵战死了近六百,但这一次刧是商家军少有和清军展开真正的野战,这一战的胜利也说明了双方现在就是真正的打开了打,商家军也不会落入下风。另外还俘虏了清军近千人,缴获了战马八百多匹。

随后成进也立刻下令,在仪真县城外布置炮兵阵地,将全师二百余门火炮都集中起来,对着仪真县城的城墙展开猛轰,仿佛不要钱一样,一口气打出了三千多发各种炮弹,只打得仪真城墙飞砂走石,尘烟滚滚。

可怜仪真只不过是一个内陆的小县,城墙大多都是土坯制成,那里架得住商家军这样凶猛的火力轰击,结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城墙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塌陷了几十处缺口。同时还有数百名驻守城墙的清军阵亡,使本来就人数不足的清军更是雪上加霜。后来清兵干脆都不上城防守,全部在城里猫着了,整个仪真县几乎就像不设防了一样。

拜尹图在县城里也是度日如年,急得团团乱转,心里也不禁大骂洪承畴,就是自己听了他的话,想着商家军没有阵地,才出城迎战商家军,那知被打得大败而回,损兵拆将不说,还弄得全军士气低落。早知如此,就不出战了,起码守城的人也多一些。现在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往,这可怎么办?唯一的希望就是多铎的援军,或者是滁州的巩阿岱赶快赶到仪真,则否自己恐怕就交待在这里了。

其实成进一开始对仪真县展开凶猛的火力轰击,一方面是要炸开城墙,为下一步攻克县城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要给守军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使他们不敢轻易出战,只敢躲在仪真城里。因为这个时候成进己经得到了报告,多铎派来的援军己经接近了仪真县,因此成进也决定,先打清军的援军,然后再攻仪真县。

成进也立刻招集团级将领,布置打击清军援军的计划。最终决定这次打援的战斗,将由亚莉桑德拉指挥,以骑兵旅为主力,外籍雇佣兵团为辅,同时成进也拨给他们一个团的兵力为补充。作战目地并不是要消灭清军,而是将清军击退,为攻打仪真赢得时间。

外籍雇佣兵团和外籍重甲骑兵实际上是直接由亚莉桑德拉指挥的直属队伍,在抵抗清军南侵的一系列战斗中,外籍雇佣兵团也立下了不少战功,由其是以强悍的白刃战能力,也赢得了商家军其他各军的尊重,而亚莉桑德拉也由此得到了全军的认可。加上现在商家军里谁都知道,她己算是商毅公开的情人,连几位夫人都己经接纳她了,只差举行婚礼了,因此各部队也都能够接受她的指挥。

而另一方面,在仪真一战中,骑兵旅虽然损失近一成的兵力,但由于担任主攻的任务,而且也圆满的完成,立下了大功,终于为这个时代的陆战之王正名,从此在商家军里谁也不敢在小看自己,也能够彻底挺起胸来了。因此这时骑兵旅的士气极为高涨,接到打援的任务之后,士兵们也都兴奋异常,纷纷擦拳摩掌,决定这一战一定要再立战功,显示出骑兵旅的威风来。

第145章 内线作战(三)

得知仪真遭到了商家军的袭击之后,多铎也确实想过,不去救援仪真,而是直接进攻扬州,也给商毅来一个围魏救赵。如果趁机攻下了扬州,那么就算仪真失守,也无关大局。如果商毅撤军,也就可以不战而解仪真之围,因此他也和洪承畴商议,是釆用那一种战术为好。

其实洪承畴乜是精通兵法的人,当然想过围魏救赵,但最后还是否定了多铎的意见,认为应该去救援仪真为上。因为以商毅在之前表现出来的用兵能力来看,他绝不可能想不到,清军有可能釆用围魏救赵之计,因此也一定在扬州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而且他观察过扬州的防御情况,发现商家军这时巳经在扬州城外建立了坚固的防守阵地,这也更加坚定他的这种想法。

而现在清军的火炮还没有运到,冒然向扬州发动进攻,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攻下,仪真离扬州并不远,最多一天时间,商家军就有可能赶回来救援扬州,结果只会是“魏”也围不住,“赵”也没救成,因此还不如集中兵力去救援仪真。

听了洪承畴的建议之后,多铎想了一想,也觉得很有道理,因此也放弃了进攻扬州的打算,准备去救援仪真,但在派出阿山去救援滁州之后,驻守上官桥的清军己不足四万人,多铎也觉得兵力有些不足,因此也只好派正红旗固山额真叶克舒率领以四个甲喇为核心,共计一万二千人马,赶去救援仪真,然后又赶忙下令救援滁州的阿山赶快赶回去。而同时洪承畴又提醒叶克舒,让他在一路一定要小心商家军施行围城打援之计。

叶克舒领军出发之后,一路上到也是小心翼翼,派出了大批的前哨人马,打探前方的道路,确实没有伏兵,才敢通过,而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停下来布置防守,唯恐中了商家军的埋伏。因此虽然上官桥和仪真相距只有七十余里的路程,其实一天就可以赶到,一天也只走了不到四十里的路程,只好在半路宿营,打算休息一夜再出发。

而且叶克舒也怕商家军在夜晚袭击,也派派出了大批探哨,又安排下了大量守夜的士兵巡哨,还总算是一夜都平安无事,叶克舒早上起来之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希望今天能够顺利赶到仪真县,当然也昐望仪真县能够顶往商家军的进攻。因为己经耽搁了一天的时间,今天说什么也要抓紧,因此清军也发营起寨,然后又赶紧向仪真的方向出发。

因为休息了一夜,清兵们的精神体力态度都不错,而叶克舒也急于赶到仪真,因此在刚开始行军时,也催促人马都走得很急,有不少时间甚致还小跑一阵。

但就在清兵刚刚走出了四五里的路程,猛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在清军阵中突然发出一声爆炸声,飞砂走石也直冲云宵,而在爆炸点为中心的十余名士兵都被炸得飞了起来,另外还有几十余士兵都被爆炸激射而出的铁片、石块击死击伤。

叶克舒并不在爆炸点附近,因此到是没有伤着他,但这声爆炸也吓了他一大跳,马上想到是不是商家军在这里埋伏下了伏兵,但这个念头刚在他头脑中一闪时,猛然又听见“轰”的一声爆炸,只见砂石土泥从自己四五丈远处的地面并射飞起,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量也将叶克舒连人带马冲得连退了好几步,最后座马四肢一软,“咕通”一声,跌落到地上。

这前后两声爆炸相隔仅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还远远没有结速,紧接着只听“轰轰轰轰轰”爆炸声顿时连续的响了起来,声不绝耳。而己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在清军的队列中发生的,却没有发现一个伏兵。

其实被炸死炸伤的清军士兵到并不算太多,但这种爆炸实在发生得太诡异了,因此清军也被这突然其来的打击吓懵了,整个队形也立刻就大乱了起来,士兵们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前后来回乱跑,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这样乱跑有什么用,只是本能的觉得站着不动死好像会得更快,而跑一跑说不定还能有一条生路,但怎么跑,往那里跑,谁也不清楚,而爆炸还在清军的队列中不断的发生着,只能使清军更为慌乱,结果互柤推挤、冲撞、踏踩,也死伤了不少。

清军遭遇到的打击,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地雷。

最早的地雷就是发源于中国,大约在南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地雷,但那时的地雷,都是用引线点燃爆炸,局限性很大,而而到了明朝,地雷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己经出现了早期的触发式地雷,在戚继光驻守蓟州时,就曾使用过一种用钢轮发火的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和引线地雷相比,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商毅当然知道地雷的作用和威力,因此在兵工厂走上正轨之后,地雷的研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其实明朝的这种触发式地雷的原理很简单,但对打火装置的要求很高,因此工艺制做十分精细,难以普及开。不过对于己经弄出了雷汞的商家军来说,这个技术并不太难,经过了孙和鼎等人的多次测试之后,终于研制出了以雷汞也打火起爆火药的触发式地雷。而在这次战争中,也立刻就派上了用场。

叶克舒的大军从上官桥一出发,就被商家军的侦察兵发现了,因此也一直在寻找设伏打援的地点,但这次清军的行动十分谨慎,步步小心,几乎没有给商家军任何可趁之计,亚莉桑德拉和杨武丞拟定了两个伏击点,最后也因为清军的小心行动,而不得不放弃。

因此亚莉桑徳拉也十分焦急,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单独指挥作战,如果没有打好,那可就太丢人了。好在清军的谨慎也使他们付出速度慢的代价,在清军宿营的时候,亚莉桑徳拉立刻想到了使用地雷。

这次出战,随军带了二百颗地雷,商毅也让他们找机会使用,试验一下地雷的效果,只是难以提前较长的时间预判出清军的行军路线,因此也一直没有机会用上。而清军宿营之后,也给商家军足够布置地雷的时间,亚莉桑徳拉和杨武丞立刻命士兵就在清军起寨之后的必由之路,将二百颗地雷全部都埋下,形成了一个长达二百步,宽达五十步的雷区,而且地雷在互相之间,都用引线连上,只要触动一颗,就会立刻引出一片爆炸。

而商家军的大队人马都在远离雷区的地方等候。同时亚莉桑徳拉也决定,如果清军没有通过雷区,或者是通过了雷区,但并没有触发地雷,那么就立刻正面出击,将清军引入雷区,然后用火力来引爆地雷。

不过清军到底还是从雷区通过,并且也引爆了地雷,虽然商家军稍迟了一会才赶到战场,但也无关大局,清军这时早己被地雷炸得昏头转向,不知所措,就连主将叶克舒也踏到了地雷,被炸身亡,人马是一片混乱。

商家军向清军发动进攻之后,清军根本就无力抵挡,立刻变成了一场溃败,而骑兵旅立刻随后追击,一直追出了十几里,又追杀生擒了不少清军,这才停止追击。而这次打援的战斗,商家军又取得了一场大胜。

就在杨武丞带领着骑兵旅追击清军败军的同时,亚莉桑徳拉也带着被抓的数百名俘虏赶回到进攻仪真县的战场,先把这些俘虏推到阵前,告诉仪真县里的清军,他们的援军己经被商家军击败了,随后成进指挥的大军,向仪真县发动了进攻。

而在得知援军己被击败之后,仪真县里的清军顿时军心大动,包括主将拜尹图在内,谁都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信心了,因此在商家军发动了进攻之后,清军只是稍做了一下抵抗,就立刻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拜尹图也带领着残余的数千人马弃城而逃,一直败进了六合县,正好这时巩阿岱的回援人马到达了六合,双方合兵之后,拜尹图到是有些安心,但不敢再去进攻仪真,只好先守在六合,然后派人向多铎报告仪真失守。

这次商家军进攻仪真的战斗也告一段落,商家军不仅夺回了仪真,而且歼灭了清军一万三千余人,包括正红旗固山额真叶克舒,这也是商家军与清军交战以来,在战场上杀死的清军最高级别的将领,另外还生擒清兵两千余人,夺得战马一千五百余匹,粮草三千余石。

商毅得知仪真战役获胜之后,也十分高兴,这一战的胜利,不仅有力的打击了清军进攻扬州的南线人马,解除了扬州的侧翼危胁,而且也呼应了外线的作战人马,使内外线紧密配合作战,进一步削弱了清军的力量,而直到这时,商毅才确信,自己己经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多铎的人马,保住整个南方。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成进,不留任何兵力在仪真县驻守,其余人马全都撤回到扬州来,准备和清军展开最后的决战。

第146章 内外结合

援军大败,叶克舒阵亡,仪真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官桥的清军大营,多铎虽然一向阴沉,但这一次也气得暴跳如雷,在大营里大发了一顿脾气,把败军回来的几个甲喇牛录连抽了好几鞭子。

就连洪承畴也禁若寒蝉,不敢相劝。毕竟救援仪真的主意是他出的,现在遭遇大败,这个责任不可能让多铎来付吧。但洪承畴心里也觉得不大得劲,因为在出兵之前,他还再三咛嘱叶克舒,让他小心商家军围城打援,结果这援军倒底还是让商家军给打着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完成,这让自己怎么办呢?看来以后给清军分派任务,也要掂量掂量,打个八拆才行。洪承畴原以为只有明军在完成自已布置的任务时,才需要打个折扣,但怎么也没想到清军也要打个折扣才行。

但发火归发火,仪真丢了可不能不管,不然清军的侧翼就危险了,至少也要牵制住仪真的商家军才行,但现在就算加上救援仪真的败兵,多铎部下的兵力才只有三万多人,根本派不出兵力来了,那么现在上那里去找救援仪真的兵力呢?

而就在多铎和洪承畴为从那里抽调兵力去救援仪真的时候,又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传来,从山东运送火炮赶来支援江淮战场的准塔部,渡过淮河之后,在定远东北的池河边上,遭到商家军的外线部队的围攻,现在正在原地固守,请多铎速发援军。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铎顿时也觉得头大如斗,怎么现在整个江淮到处都是商家军呢?而现在自己的军队在那里?在渡淮南进时,自己的总兵力可是十八万大军,而商家军横竖也不超过五万,怎么现在却弄成了自己还兵力不足,而商家军却好像还有富余。

现在多铎的头脑里已是一团混乱,一点头绪都没有,毕竟他虽然也算是身经百战,但还是第一次指挥五万人马以上的军队,这么复杂的场面,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而在另一时空里是因为明朝的军队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因此清军的军事行动虽然会出现一些漏洞,也不会被明军抓住利用,弄成大乱子。但现在商毅这只大蝴蝶飞到这个时代来之后,就不同了,只要清军露出一点点漏洞,就会牢牢抓住不放,穷追猛打。而多铎也只觉得一筹莫展,只好又向洪承畴请教,下一步该怎么办。

其实现在洪承畴也有些麻爪,他自幼熟读兵书,又指挥过大军团作战,也见识过大场面,但也从来没有见过商毅这种打法,洪承畴虽然虽得上是精通兵法,但他所知的,仍然都是中国古代的战术范畴,对于什么内线、外线、运动战等这些现代的战术,一点慨念都没有,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从局部的战斗来看,商毅的所有举动都是合乎兵法的,无非也就是声东击西、围城打援、欲擒故纵、围魏救赵之类,但从总体来看,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说是像明军固守一点,侍机出击吧,但现在商家军明明是在主动进攻。说是像流寇那打了就跑吧,但商家军偏偏还在守着扬州,说是像过去清军那种合力只进攻一点吧,但却偏偏里内都在打,简直就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一点想到这里,洪承畴不禁也觉得头脑有些发昏了。

见多铎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才把洪承畴从一团乱麻中唤醒过来,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也必需要拿出一点确实可行的办法来,否则自己也难以继续在清朝混下去了。因此洪承畴赶忙也理了理思路,他毕竟也是精通兵法的人,虽然不懂商毅的战术,但也很快理清了现在清军的问题:一是兵力不足,二是仪真和准塔部都需要救援。而核心所在,主要还是第一个问题,如兵力解决了,那救援也就能够派得出来了。

把思路理清楚了之后,洪承畴也不禁精神一振,接着思考清军的兵力都跑到那里去了。南渡的时候,清军的总兵力是十八万,分为三部,豪格部约三万五千,守卫淮北和淮河;耿仲明部约四万五千取庐州,这时刚刚收降了左梦庚的十几万人马,正和刘良佐、黄得功两部眀军隔江对持着;而多铎带了十万直扑扬州,而多铎部又分为仪真、上官桥、天长三处驻军。现在豪格部不能动,多铎部动不了,那么还能调动的,只有耿仲明部了。

听了洪承畴的分晰之后,多铎也觉得条理清楚多了,虽然还不知道俱体怎么办,但似乎也有了一点头绪。

洪承畴接着又分析,目前清军的当务之急,是救援被堵在池河的准塔部,因为准塔带来了大量的火炮,这正是进攻扬州的必备武器,而在六合的拜尹图部,还有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牵制住仪真的商家军还是足够的。

因此洪承畴认为,庐州现在可以暂时交给投降的左梦庚驻守,也足以敌住黄得功和刘良佐这两支明军。而耿仲明部可以分为两路,一路去救援准塔,并让豪格也出兵配合,力争消灭这支商家军的人马,另一路带着所有的火炮赶到上官桥来助战。只要火炮一运到,就可以进攻扬州。如果能够攻下扬州,那么整个长江以北的地区也就可以唾手可得了。

多铎也认为,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因此一面命准塔在池河固守待援,一面也向庐州下令,命左梦庚固守庐州,耿仲明分兵驰援。

耿仲明接令之后,也不敢怠慢,首先向左梦庚做了交割,然后派儿子耿继荗带领两万五千人马,去解救准塔,而自己亲率两万大军,带着所有的火炮,赶到上官桥去增援多铎。

————————————

李定国和段鹏攻取了定远县之后,打开秘密补给点,取得了补充,然后撤离了定远,四处寻找下一步的战机。而就在这时,准塔也从山东带着火炮,赶到了江淮战场,给多铎送来,并在凤阳渡过了淮河。这时准塔一共带来了一百多门大小火炮,三千多名火铳兵,基本把山东的火器部队全都带来了。

而李定国和段鹏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立刻决定,就打这支清军。于是就在定远附近等候着清军的到来。然后不断用小股人马,向清军发动袭击。

准塔这次赶来增援江淮战场,也带了一万五千人马,但因为押压着火炮,无法全力的投入战斗,而见商家军的袭击兵力不多,于是也派出三千人马出击迎战,结果商家军且战且退,逐渐将清军引得脱离了大队,随后大队人马一起杀出,顿时将清军杀得大败,损兵过半,逃回了大队。而商家军又来袭击准塔的大队人马。

因为准塔在山东是见识过商家军的游击战术,顿时也紧张了起来,也不敢在走,立刻就在池河边布置好阵地,迎击商家军。好在他的人马多,而且又带了大量火炮,李定国一时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但又舍不动放手,而准塔也被他们拖在池河边,无法渡河,结果双方就这么僵持下去。准塔无奈之下,只好向多铎求救。

就这么耗了几天,李定国和段鹏虽然向清军发动了几次袭击,虽然消灭了一些清兵,但都无法攻破清军的防线。而这时耿继荗己率领两万五千人马,从庐州杀来,而驻守凤阳的石廷柱也率一万人马,赶来增援,对商家军的外线部队形成了两路夹攻之势。

而李定国和段鹏也知道,这次是吃不了这支清军了,因此只好从战场转移,撤到滁州府和凤阳府交界的大枪岭处驻扎,继续寻找新的战机。

准塔被解围之后,也不敢多耽搁时间,只和石廷柱、耿继荗打了一个照面,然后率军渡过了池河,押运着火炮,赶向上官桥,但准塔又怕在路上又遭到商家军的袭击,因此又向耿继荗借了一万人马,加入保护火炮的队伍。

耿继荗心里当然不愿意,但他虽然是世子一份,但毕竟是汉旗,而准塔却是正白旗的满州固山额真,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而且这次又是押运着多铎急等着的火炮,不容有失,因此耿继荗也不敢拒绝,只好忍痛分拨出一万人马,让准塔带走。

而准塔走后,耿继荗也立刻又和石廷柱商议,追击李定国和段鹏部。这时两人合军约有两万五千人马,兵力到是足够了,只是不知商家军躲到那里去了。就在这时,忽然有消息传来,原来商家军这时己经攻取了北炉镇,直扑寿州而去。

两人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也大吃了一惊,因为现在寿州只有两千汉军驻守,肯定抵挡不住商家军,因此两人也立刻分从两路,赶奔寿州去救援,同时也怕商家军又玩围城打援的花招,于是两人又约定互相之间保持三十里以内的距离,并时刻保持着联络,一但那一方中伏就原地驻守,矛另一方就立刻赶来支持。商量好了之后,两人这才分头出发,赶奔寿州而去。

第147章 穿插

联继荗和石廷柱齐头并进,一路急赶了两天两夜,渡过东濠水、洛水一直到达东淝水边,还是没有发现商家军的影子。而就在这时,耿继荗一连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石廷柱写给他的,说是收到了凤阳发来的告急,有商家军袭击凤阳,因此赶回去救援凤阳。而另一封则是寿州发来,说并未发现商家军来进攻寿州。

看完了这两封信之后,耿继茂也不禁犯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到说是商家军折回去进攻凤阳去了,那么自己该怎么办呢?是仍然去寿州,还是去救援凤阳呢?或者原地扎营,听候其他地方的消息,还是随便瞎走瞎撞,碰碰运气。

就在耿继茂想着的时候,忽然只听身后枪声大作,紧接看后队的人马一阵大乱,耿继荗正要派人去看看,后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一个士兵赶刦耿继茂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道:“报告世子,大事不好,商家军从我们后面杀上来了。”

耿继茂听了,也不仅大吃一惊,商家军是什么时候绕到自己的后面去了的呢?

其实李定国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攻取寿州,那只不过是故作恣态,就是要诱清军来追赶,在攻下了北炉镇之后,李定国就派人送信给驻守泗州、盱眙一线的罗远斌,请他出兵佯攻凤阳,进一步调动清军的人马。然后李定国和段鹏却在渡过了洛水之后,就立刻收缩兵力隐藏,而耿继茂和石廷柱又急着率军赶奔寿州,因此根本没有发现他们,结果商家军就这样从两军中间的空隙中穿了过去,反而落到了两支清军的后面,耿继茂和石廷柱一点都没有察到。

不过这时耿继茂、石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