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服天国-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现在选择盖伊,就是为了让他的地位得到稳固,以此来保证我们所有人的权利吗?”康妮娜似乎慢慢的明白了丈夫的想法,她随着巴里安慢慢的向前走去。
当她来到白色王宫的主厅,看到聚集在大厅里的贵族和骑士们时,迎着那些掺杂着各种表情望过来的眼神,康妮娜站在通向宝座的道路上停顿了一下,然后她直直的向站在贵族们当中的盖伊走去。
所有人这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康妮娜的身上,他们知道这位前任王后的决定显然依旧影响着这里很多人的选择,鲍德温家族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却依然没有人会小视一位前任王后的举动。
盖伊同样无比紧张,他的心不中跳动,他宁可放弃对安条克的支援,为的只是能得到这可能再也不会出现的机会,看着走到面前的康妮娜,盖伊在心中不住的祈祷奇迹发生。
走到盖伊面前的康妮娜,沉默的打量了一阵眼前故作稳健的国王。
她不能不承认眼前这个人实在不适合成为一位国王,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她的心头,忽然晃过了那个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过的贡布雷。
如果当初让那个贡布雷和伊莎贝拉结婚,也许一切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样的想法让康妮娜感到有些吃惊,可是随后她只能在心中为自己之前的错误决定感到懊恼,而现在显然不是让她懊悔的时候。
“做为国王,你曾经让耶路撒冷蒙羞……”
康妮娜声调冷淡的说,她的话立刻让四周的人发出一阵低声议论,同时人们也看到了盖伊原本面前维持平静的脸上,露出的难以掩饰的失态。
“不过我想上帝应该已经惩罚了你,你所受到的羞辱应该已经足有让你明白,如何成为一位不让你的跟随者失望的合格国王。”
康妮娜为自己说出的这些话感到无奈,她甚至可以肯定,即便再出现一次哈丁惨败,眼前这个人也不大可能会吸取到哪怕一点点的教训,但是现在她却没有任何选择,巴里安的推测让她没有选择。
“所以请您,我的国王,接受我的效忠。”
康妮娜慢慢的向盖伊办蹲下身子,随着她满头灰发的头颅慢慢低下,站在她旁边的巴里安和约翰,已经跟着相继躬下身去。
主厅里的贵族们似乎听到了一个无声的命令,在有的兴奋,有的沮丧,有的无奈,更多的是茫然的复杂心情中,的黎波里的贵族们,终于向着脸上终于露出了狂喜的盖伊躬身行礼。
随后,一阵各怀心绪的高呼声在大厅的上空响起:“耶路撒冷国王万岁……”
………………
虽然冷风一阵阵的从东方式裙服的缝隙间吹进来,不过这并不会让伊莎贝拉感到寒冷,相反,和她那些显得沮丧的随从们比起来,她的心情似乎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好。
她的随从们为女王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一边在暗中相互询问,一边警惕的注视着那些“护送”他们的萨拉森人。
和之前那个更象监视他们的萨拉森将领不停,阿迪勒派出的护送队伍要显得更加彬彬有礼,甚至即便是最苛责的法兰克人,也不能不承认这些萨拉森战士的表现颇为得体。
不过即便受到了这样的礼遇,也不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女王会拒绝了那位塞浦路斯女伯爵邀请她到罗马去的建议,难道这一切只是因为和那位罗马皇帝有关吗?
心中尽管这样猜测,随从们当然不敢把这样的想法让女王知道,所以他们就把希望都寄托到了做为女王的女骑士队首领的黛萝身上。
当队伍终于在一处避风的山坡后面宿营时,黛萝终于忍耐不住的向伊莎贝拉提出了这个一直让所有人都很疑惑的问题。
“为什么要去耶路撒冷?”
伊莎贝拉接过黛萝递过来的刚刚烤热的肉干,放在嘴里轻轻嚼着,她向着东方看去,当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平原时,伊莎贝拉的眼中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痴迷。
“法兰克人在东方已经很久了,甚至如同我们当中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欧洲是什么样子,对他们来说,欧洲不过是个遥远的地方,”伊莎贝拉向黛萝露出了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微笑“而且对在这里的法兰克人来说,这里不止是圣地,也是他们的家乡,就如同有一个人所说的,在东方的法兰克人需要一位国王,不过也许那只是一位法兰克人的国王,而我是最有资格成为这个国王的。”
“这么说的这个人,是不是罗马的贡布雷皇帝?”黛萝轻声问着,当她看到伊莎贝拉露出的那一丝她曾经颇为熟悉的表情时,黛萝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叹息,然后她忽然抬起头用一种好奇的声调低声问:“我想您是爱那位皇帝的,不过我想知道,如果要您在您的王位和贡布雷皇帝之间选择,您会怎么做?”
黛萝的询问让伊莎贝拉脸上瞬间一滞,可随即她用一种奇特的眼神凝视着自己的骑士女队长缓缓的反问:“那么你说,我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
公元一一九零年的初春,在遥远的东方,耶路撒冷国王盖伊成功的逼走了曾经与他一起共治的女王伊莎贝拉,而就在他享受的黎波里人对他高呼万岁的同时,他的妻子西比拉,却向围攻的阿迪勒交出了东方重镇安条克。
于此同时,在罗马,另一场“战争”也即将展开,那是一场所谓罗马角斗士般的较量!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八章 赫克托尔回归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八章 赫克托尔回归
一一九零年的春天。是在各种纷纷扰扰的事件中来临的。
在西方,似乎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般的拖延和纠缠后,由法王腓力带领的法国十字军才慢吞吞的沿着地中海沿岸,向着意大利半岛的南部海港前进,不过这位国王似乎一度迷恋于威尼斯和热那亚的风光,他的行军速度显然要比从法国本土进入这片土地的时候缓慢的多,至于在顺便拜访梵蒂冈时所消耗的时间,足够让一些人怀疑,也许这条著名的法国狐狸,已经和那位刚刚登基不久的教皇达成了某种默契。
至于英国国王理查,大概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少君主象他那样急躁了,这位登基不久的国王正是急于建功立业,同时也是要向他那一生的敌人法王腓力展示勇敢的时候。
在终于从英国的穷乡僻壤越过海峡之后,他就急不可耐的让自己的人上路,在这位国王心目中,萨拉丁固然是他的大敌,可是那条狡猾的狐狸,也总是令他如鲠在喉的难以忍受。
理查无法容忍那个人比自己更早到达圣地,更不想看着腓力在东方获得比他多得多的荣誉。
所以这位以暴躁和狂傲著称的国王,不顾身边大臣骑士们的阻挠,带着一队忠于他的军队大胆的穿越了充满敌意的法兰西土地。在沿途的法国贵族目瞪口呆之中,英国国王几乎是单人独马的,跨越到处都是敌人的法国领地,来到了地中海的边上。
不过不论是机敏的腓力还是狂躁的理查,当面对地中海的惊涛骇浪时,他们国王身份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或者说腓力要比理查似乎更加接近遥远陌生的东方,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纷纷向着西西里岛进发。
而让他们大感意外的是,在西西里等待他们的,并不是西西里国王之前曾经许诺过的丰厚补给,而是一片令人沮丧的废墟,和让他们不得不陷入其中的西西里纠纷。
早在年前被阿赛琳的舰队摧毁的港口,依然还裸露着残垣断壁,而让理查感到愤怒的是,由之前的西西里国王威廉曾经承诺的那些原本应该堆积如山,足够庞大的十字军使用的补给,绝大多数已经早在年前,就已经随着被毁掉的港口成为了一堆焦炭,而仅剩的那一部分,则威廉惊怒过度暴毙身亡之后,成为了另外一个西西里国王坦特雷德的囊中物,而那位国王,显然并不如威廉那么好说话。
十字军东征的补给,一下子变得没了着落。
这一切让英国人感到愤怒,理查原本东征的矛头立刻指向了那位并不好说话的国王,而与此同时。腓力的到来,则让这些西方君主们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另外,关于腓特烈的消息也的确让这些国王在意外的同时警惕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虽然拥有着几位君主的浩大东征是以一种压倒般的强大向着东方蔓延,但是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似乎有着某种让他们感到不安的东西,那并不只是来自异教徒残酷和邪恶传说,还有来自那个令他们使之能够琢磨不透,却丝毫不能忽视的庞然大物罗马帝国。
轰轰烈烈的东征似乎忽然变得谨慎小心起来,两位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以需要补给和要让军队度过冬天为由,停留在了西西里。
不过他们却始终如同两条监视着猎物的郊狼般,紧盯着东方,似乎随时都在寻找一个能够让他们能够一击致命的弱点。
而在耶路撒冷,盖伊出人意料的得到了巴里安支持的消息,让那些坚持在圣地苦苦挣扎的法兰克人为之错愕。
虽然作为国王,盖伊依然拥有着合法的地位,但是在这个时候,很多法兰克人似乎颇有默契的在他和伊莎贝拉的争夺之中保持了中立。
除了双方的支持者,几乎没有任何法兰克人肯站出来宣布自己效忠其中的那位国王。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局面,当人们听说巴里安的举动时,很多人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不由心头浮起了巴里安是不是已经疯了想法。
不过局势的忽然变化,让之前一直沉默的法兰克人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对他们来说,是依照巴里安的召唤,向盖伊效忠,还是依然保持那种不置可否的中立,成为了很多人为之头痛的事情。
而另外,当人们认为突遭惨败的伊莎贝拉可能就此失去了和盖伊争夺王位,甚至有人难免坏心眼的猜测,也许这个美丽的寡居**可能就此躲到君士坦丁堡,她的情人怀里去哭诉哀怨时,伊莎贝拉却出人意料的突然出现在了耶路撒冷。
以法兰克人的名义,以鲍德温家族的后裔的名义,更是以圣墓守护者的名义,伊莎贝拉向所有在东方的法兰克人,发出了要他们尊自己为“东方的法兰克人之王”的号召。
这一切的变化,让圣地原本就变得错综复杂的关系,显得更加令人扑朔迷离,至于让人们感到连连意外的,更有着萨拉丁手下的大将阿迪勒,几乎是不费什么力气,一举夺取了盖伊赖以生存的安条克,这一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当在荒凉的平原上看到带着疲惫不堪,士气全无的军队漫无目的的走着的西比拉时,盖伊几乎有一种要放声大哭,却又无奈苦笑的苦闷。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但是至少他知道,当他带着这样一支军队返回的黎波里时,巴里安对他的态度,显然会有着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一一九零年在地中海东西两岸发生的,看上去似乎混乱,却又不禁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
而就在这片海洋的东方,在波涛汹涌的博尔普鲁斯海峡的岸边,东罗马帝国也正面临着一场并不轻松,甚至显得更加混乱沉重局面。
当赫克托尔令人意外的出现在君士坦丁堡时,即便是白化病人自己也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很多人的失望。
虽然这段时间有关这位监察大臣可能已经命丧科尼亚,或者是上帝才知道的某个地方的谣言,在君士坦丁堡的大街上到处横飞,而随后科马吉尼从传来的关于这个人出现的消息又让很多人未免感到可惜,但是直到起亲眼看到白化病人出现,人们还是掩饰不住心头的那种失望。
当走在熟悉的利奥厅的走廊里时,赫克托尔从缓缓躲避开的人们眼中看到了浓重的猜忌和不安,这让白化病人似乎反而颇为享受,或者说他习惯这种被人畏惧的感觉。
当走进觐见室时,赫克托尔的双眼忽然微微一眯,他冰冷眼睛在坐在一把描金长椅的一个女人身上掠过,随后他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的向着那个女人走去。
原本尽量让自己坐的还算端正的安露蓓尔立刻感觉到了四周不安的气息。当她从手里笨拙的刺绣活计上抬起头时,这位原本颇为勇敢的保加利亚公主,不由发出了一声低呼。
“我想我吓到您了,殿下,真是抱歉。”赫克托尔声调古怪的说,他向安露蓓尔低头致意,不过那种生硬的样子,却让人觉得似乎是在无声的嘲笑。
“对不起大人,我没看到您进来,不过没有想到您这么快就回到君士坦丁堡了,说起来我们还认为您会陪同皇帝陛下一起回来。”
安露蓓尔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平静些。对这位保加利亚公主来说,不论是面对之前的,或者是现在未婚夫,她都从来没感觉到过如同面对这个白化病人一样的忐忑不安。
“殿下,真是凑巧,我正要去拜访您,”赫克托尔轻声说“我给你带来了关于瑞恩希安的消息,我想您也许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安露蓓尔霎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她略显激动,却又好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微微张开嘴唇,但是就在她要开口说话时,通向利奥厅的厚重木门微微打开。
看到站在门口的赫克托尔时,同样吓得发出一声低呼的侍从畏惧的向旁边让开,他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正站在门口,却不知道是否该进去的安露蓓尔。
“我想皇后陛下这个时候应该可以先见我一面,如果陛下没有特别要召见某个人的话。”
赫克托尔几乎是一边说着,一边向房门里走去。
一时间,整个觐见室里一片沉寂,站得远远的人们纷纷用一种不知道是怜悯还是讥笑的眼神,望着目瞪口呆的盯着关上的房门,愣愣出神的安露蓓尔。
当走进显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温暖了许多的利奥厅时,赫克托尔的双眉微微皱了起来。
也许是伦格选择利奥厅的那种清冷已经让他习惯,或者是他本人就喜欢这种气息,当看到假设在大厅中间样式古怪的硕大铜炉,和由几个仆人不住摇动,把一股股的热气吹进房间四周的那些样式古怪的机械时,赫克托尔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阴郁。
看到走进房间的赫克托尔,坐在暖和的毡毯里的玛蒂娜微微停下了正在批阅的文件,她的手里拿着沾着紫色墨水的鲸鱼骨笔的手在稍微一停之后,慢慢放下来,看着穿过宽阔的大厅,慢慢走到桌子前的白化病人,玛蒂娜在暗暗平息了一下心中忐忑不安的情绪之后,平静的开口:“我没有想到您这么快就回来了,据说这一次您真的是受了不少的苦,不过上帝保佑,皇帝没有失去他最得力的大臣。”
赫克托尔望着在一段时间不见之后。似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年轻皇后,他的透明的双眼毫无表情的向放在桌子上,玛蒂娜还没来得及签署的文件瞥了瞥,然后缓缓的向皇后低头致意。
“一切都都是上帝的恩典,陛下,也许您想象不到,我曾经险些死在很多人的手里,甚至有几次我认为自己如果再不死掉,也许就会让更多的人失望了,”说到这里时,白化病人嘴角习惯的挂起了一丝嘲笑。当他看到玛蒂娜好像要露出的愤怒表情时,他忽然再次向皇后躬身行礼。
“陛下,在最危险的时候,我在心里向上帝发誓,如果能够给我继续活下去的机会,我就相信这是上帝在启示我,要我为了我所应该做的那些事去尽职尽责,而我相信这些事情就是向皇帝和做为他妻子的您效忠。”
说到这里的赫克托尔,在不论是玛蒂娜还是旁边伺候的仆人,都大感意外的盯视下单膝跪了下来。
在年轻皇后略显僵硬的伸出手后,赫克托尔双手捧着玛蒂娜的手低下头去,轻轻亲吻。
“请赐予罗马帝国一个健康的皇子,请您为皇帝生下一个未来的继承人。”赫克托尔一边亲吻,一边低声细语,他这时的声调如果让别人听到,会大感意外,因为很难会有人相信,这个可怕的白化病人的声音里,会透出那种似乎是茫然无助的声调。
赫克托尔的低声轻语,让玛蒂娜的身子微微震动,她不顾小腹上的不适慢慢低下头,然后在几乎碰触到赫克托尔白皙的额头时才停下来。
“告诉我,赫克托尔,伦格让你回来做什么?”
在玛蒂娜的盯视中,赫克托尔慢慢站起来,他一边伸手搀扶着按在他手臂上的玛蒂娜沿着通向后面走廊的侧门走去,一边低声说:“陛下,皇帝认为现在该是让罗马人真正看到公法会如何实施的时刻了,不过那并不是在君士坦丁堡的大区,而是在更加能够让公法能够顺利推行的地方,譬如科马吉尼,甚或是……”说到这里,他略微停下来,然后看着逐渐变得紧张起来的玛蒂娜“在罗斯的北方行省。”
赫克托尔在说完这句话时,立刻感觉到搭在他手臂上的那支小手忽的一颤。
随即玛蒂娜停下脚步,用一种不知道是畏惧还是茫然的眼神愣愣的看着赫克托尔。
“告诉我,伦格让你回来干什么?”玛蒂娜的眼睛虽然看着赫克托尔,但是她的眼神却显得无比空洞,似乎在她面前并没有站着一位让整个罗马帝国都为之畏惧的监察大臣,甚至她根本就什么都没看到“你是不是来告诉我,因为我对科马吉尼的处置不当,伦格他要……”
说到这里,玛蒂娜忽然放开赫克托尔,她抬起双手紧紧捂住耳朵,用惊恐的声调颤抖着说:“别告诉我那句话,我知道我做错了,可别告诉我那句话!求你!别告诉我伦格他要抛弃我了!”
玛蒂娜激动的情绪让即便是一直冷静的赫克托尔也不由有些意外,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慌失措,当他小心的向闻讯而来,从背后慢慢靠近玛蒂娜女官们慌张的使着眼色时,他的手开始无意识的在胸前划着十字。
“陛下,请您不要胡思乱想,上帝,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这个蠢货。”赫克托尔一边和女官们小心翼翼的向前靠进,一边焦急的分辨着“陛下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而且您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可是你刚刚告诉我,伦格要在北方行省和科马吉尼推行新法,可我不久前才下令让法尔哥尼镇压科马吉尼的暴*!”
玛蒂娜暴躁的喊着,她似乎习惯性的要用一边喊叫一边跳脚的方式发泄心头的悲愤,可她的脚尖还没来得及离开地面,后面已经悄悄靠近的女官们,已经奋不顾身的扑上来,把年轻的皇后紧紧搂住!
“我的上帝,陛下您要干什么,您要杀了我们吗?!”
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在玛蒂娜身边的女侍一边大哭,一边把皇后搂在怀里用力摇晃,当她首次毫无畏惧的盯着站在不远处的赫克托尔时,她的勇气不由令四周其他的女官霎时肃然起敬。
“请您离开大人,这个时候我希望您离皇后陛下远一些!”女侍悍不畏死的站起来挡在赫克托尔面前,她的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其他女官的共鸣,她们一时间忘记了眼前这个人的可怕,当她们排成一排站在赫克托尔面前时,白化病人不禁对面前这些模样艳丽,却又难的显出端庄勇敢的贵妇们感到无可奈何。
“请把这个交给陛下,也许这个能让她安静下来,或者说看了这个之后,她才会知道,皇帝陛下对她的宠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赫克托尔把一个盖着伦格印章的密信递到了女侍面前“请告诉皇后,皇帝陛下永远爱她,不过也请她能明白,做为罗马的皇后,在拥有着巨大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着旁人所不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说着,赫克托尔转身从侧门向着利奥厅的方向走去。
进入利奥厅后,在四周不知所措的仆人们的注视下,白化病人径直走到了伦格那张硕大的桌子前,看着放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签署的文件,他略微沉吟,随后拿起一根鲸骨笔,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
“我尊敬的陛下,我遗憾的告诉您,也许您安排给我的任务会无法完成。做为您的臣子,我无法形容玛蒂娜皇后陛下对您的爱有多么浓重,这种爱甚至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写到这里,赫克托尔抬起头望着正闻讯从侧门进来的几个宫廷御医,当他有些意外的看到,那个叫丁璇的东方少女也带着她的家族医生出现时,白化病人的双眉皱得更紧了。
“陛下,做为亲眼看到了在边境行省发生的一切,我们都知道推行新法的困难甚至是危险,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罗马公法必须得以贯彻。
请原谅我用如此无礼的口气对您说话,但是请允许我说,推行新法是您做为罗马皇帝的责任,更是您不可回避的命运。
而做为您的臣子,我的陛下,请允许我向您发誓,我将跟随着您的脚步一路走下去,直到最终走向辉煌,或是走进深渊!”
当写到最后一个词时,赫克托尔手里的鲸骨笔重重的用力一顿,随着上好的羊皮纸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破口,赫克托尔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息。
他抓起桌子上的火蜡封印在信笺封口上用力按下,然后他不顾人们猜测的眼神,旁若无人的大步穿过觐见室和走廊,来到了利奥厅的外面。
看着拿着密信飞快消失在甬道上的亲随,赫克托尔到了这时才深深喘了口气,他回头看着那些正愣愣的望着他,不知道该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的罗马大臣,嘴角上霎时又浮现出明显的讥讽笑容。
“赫克托尔,你都干了些什么?!”
一个尽量压抑着愤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看着出现在身后的阿历克斯,白化病人脸上慢慢露出了一丝疲倦。
“我好累,阿历克斯,给我找个睡觉的地方。”赫克托尔把手搭在宫廷总督肩头,当看到阿历克斯因为肩膀上几乎是被他全身的重量压住露出的诧异时,赫克托尔不禁微微苦笑着低声说“你能相信吗,我从科马吉尼几乎一路不停的赶来,除了在船上睡了一阵,我已经快四天没好好睡一觉了。”
阿历克斯的脸上露出诧异,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让赫克托尔这么急于赶回来,他吩咐随从准备房间,然后在人们的注视下,两个人不动声色的向利奥宫外走去。
“我会告诉你一起的,阿历克斯,不过让我先睡一会儿……”
赫克托尔在他陷入梦乡之前含糊的说着。
………………
而就在赫克托尔沉沉睡去的同时,在玛蒂娜的寝宫里,年轻的皇后正拿着那封丈夫给她写来的信笺微微出神。
“伦格,你真的这么爱我。为了我,你会放弃你的帝国吗?还是为了你,我该放弃我的尊严……”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九章 丁家人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九章 丁家人
终于到来的一一九零年。让很多人似乎早早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躁动。
随着围绕着地中海而不停变化的局势,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正向着他们如脱缰野马般呼啸而来。
不论是繁闹的城市还是僻静的乡村,人们讨论的往往都是那些最引人注意的话题。
在法兰西的村庄里,人们会议论着又有哪位贵族骑士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东征的军队。
在英国,肮脏却颇为威严的伦敦城里,贵族们之间则一边悄悄议论摄政王约翰的所做作为,一边又在私下里议论不时从法国传来的关于理查的一些传言。
至于在意大利,在德意志,或者是在梵蒂冈,人们从来没离开过关于东征的话题。
同样的,在东方的城市中,不论是法兰克人还是萨拉森人,都对据说已经越来越近的十字军议论纷纷。
整个世界在这个时候似乎停止了所有的事,人们只是在关注着即将到来那些欧洲的强大君主,同时他们也为那位埃及苏丹,究竟会如何迎接来自西方的强大挑战者而好奇不已。
不过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萨拉丁似乎对自己所面临的局面并不十分着急。
在巧合般的轻易夺取了安条克和阿卡城之后,萨拉丁立刻命令自己的得力大将返回了耶路撒冷,不过让很多人感到颇为奇怪的是,萨拉丁本人却在阿迪勒刚刚到达耶路撒冷就认命他为圣地的最高将领之后。自己带领军队向着大马士革进发。
苏丹的举动让很多人猜测不已,很多人坚信萨拉丁显然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来自西方的君主们进行一场真正的王者之战。
不过也有人暗暗揣测,也许正是因为欧洲人来势不善的架势,让萨拉丁决定尽量让战场远离圣地,这样即便在将来出现不利的局面,他也依然还有足够在东方广袤的土地上与欧洲人较量的机会,而不会遭致一战而失去圣地的惨败。
不过不论如何猜测,萨拉丁都丝毫不予在意,他带领着军队进入了大马士革,然后在很多人的臆测猜想中,埃及苏丹派人分别给罗马皇帝和科尼亚苏丹,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信。
那是两封分别用相同的蜡纸封闭好的信轴,唯一不同的是,给罗马皇帝送信的使者,是他的妹妹拔丝玛公主。
………………
当一一九零年难的一场暴雪降临到君士坦丁堡,让这座城市完全变成了一片白色世界时,君士坦丁堡人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了。
和欧洲人或者是萨拉森人为即将看到的诸王之战紧张莫名不同,罗马人有着令自己为之关注的事情。
而且这种关注很快向着罗马的其他地方传去,人们在期盼和焦虑中不住的议论着。
罗马皇后玛蒂娜即将生产的消息,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在罗马人中间流传来来。
对于之前玛蒂娜失去自己的孩子的惨剧,几乎已经为所有罗马人所熟知,让人们不安的是,在为皇后终于要再次为皇帝生育下可能是未来的罗马帝国继承人的好消息的同时,另外一个让人们不知所措的消息,也在悄悄的流传着。
在北方行省和科马吉尼,来自皇帝一个命令,让罗马人为之错愕。
没有人想到。原本按照皇帝的命令,应该在君士坦丁堡大区首先进行的新法推行,却忽然决定在这两个省份首先展开,而且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新发推行的同时,一份由皇帝颁布的法令也随着新法在这两个地方开始实行,那就是经过皇帝的特谕,由当地的农民,商人和地主所组成的新的行省特里布斯,将成为推行新法的监督者的命令。
人们愕然的看到,之前那些按照皇后的命令应该受到惩罚,或者说明白些,应该改被吊死在路边树上的暴民,居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行省特里布斯的成员。
他们也穿上了罗马人那种颇为复古的学者白袍,虽然不论是质地还是外观,那些白袍穿在他们身上未免有些不伦不类,但是人们却不能不注意到,正是这些人,在不久前刚刚还是皇后下达的谕令中应该受到惩罚的一群。
而现在这些人不但可以公然走进行省首府的大门,甚至可以和那些地主甚至是贵族坐在一张桌子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该在那个地方说些什么。
至于在北方行省。新法的实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阻挠,或者说是进行的更加顺理成章。
做为北方行省总督,狄奥多在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