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上次的事儿。”张居正道:“他要求您安排人上书,弹劾严党份子。所不同的是,上次是为他分散火力,这次是为老师您分散。”
“这又何必呢?”徐阶摇头道:“这种上书几乎没有胜算,等待上书者的,多半将是撤职、流放、甚至是杀头!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愿见到这种牺牲……”他无法忘记自己的学生杨继盛,那场惨剧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着实不愿再重演了。其实他上次对沈默的食言,也不全是因为想过河拆桥。
“拙言的原话是,天下诸多恶行,陛下最不能容忍的便是党争。”张居正沉声道:“当然,前提是牺牲几个与您有明显关系的官员,这样在皇上那里,必将以为是党争再起,如此一来,接下来所有对您的攻击,全都会被陛下划入党争范畴,才会对此不予重视,让我们逃过这一劫。”
徐阶默不作声的听着,迟迟没有表态。张居正继续劝道:“这不只是拙言的意思,学生也这样认为——如今我们已被逼到墙角,想要毫发无伤已是不可能了。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招数,须得以自曝求自保!”说着提高声调道:“老师,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吧!学生甘为马前卒!”
※※※※
徐府。书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闪烁着火光的炭盆中,不时发出噼啪的木炭烧裂声。
徐阶的双手一直罩在炭盆上,他是老人,又是南方人,十分的怕冷。一张保养得宜的面容,在闪烁的火光中晦明晦暗,许久才轻声问道:“上次让你找吴时来、董传策他们几个,但老夫又没交代什么,便把他们撵回去了,他们事后什么反应?”
“哦,他们都说,阁老肯定是有重任要交托。”张居正拿个铁夹子,不时将一段段的木炭送入炭盆中,口中轻声道:“但您最后什么也没说,这对他们打击很大,都说阁老对他们不放心,所以才又改主意了。”说着看徐阶一眼道:“他们都很难过,希望能有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代价太大了……”徐阶摇摇头道:“万一要是连命都保不住了,我们怎么去面对他们的亲人父母?”
“这是他们的血书。”张居正从怀里,小心掏出一个信封道:“老师请过目。”
“哦……”徐阶双手接过来,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平之后,便见十六个大字道:‘不为私怨、只为义愤、求仁得仁。望公成全!’
“不为私怨,求仁得仁……”徐阶有些失神道:“这是什么时候写的?你最近去见他们了吗?”
“是上个月。”张居正道:“其实早写好给我了,但我感觉时机不对,便一直没有给您。”
徐阶知道,那段时间,因为对沈默的不公,张居正其实是对他寒心了,所以才迟迟没有拿出来。他当然不会跟自己的爱徒计较这个,便将目光收回到纸上,道:“决心很大啊……”
“他们还说,就算您不答应,他们也要做这件事!”张居正慨然道:“老师,学生愿意与他们同往!一同参劾严党!”
“荒谬!”徐阶目怒瞪着他道:“别忘了你的大志,要是想出师未捷身先死,你就尽管追随他们而去!”
徐阶平时总是闻言细语,从不着急,此刻竟罕见的大发雷霆之怒,倒把张居正镇住,缩缩脖子,不敢再逞能,小声道:“学生都听老师的,不再乱逞英雄了。”
“唉,太岳啊。”徐阶叹口气道:“对于一个立志做大事的人来说,胸中必须常存浩然正气,不然就没法超脱自我小家,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是对的。”说着声音严厉道:“但你给我记住,从今往后把你的正义感给我守在胸中,不许挂在嘴上,整天喊打喊杀,动不动就要跟人家拼了,这样的举动与莽夫何异?!”
张居正赶紧恭声受教,不敢有丝毫反驳。
徐阶这才消了气。扶着椅背起身,走到大案后面,打开抽屉翻了一会儿,找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走到张居正身边道:“这是当初拙言交给我的材料,也不知他通过什么途径,弄来的宣大那边的材料,但我看过,确切无疑,童叟无欺!你把这些东西设法转交给吴时来,告诉他,只弹劾上面有名的,不许弹劾别人,不然就可能功亏一篑,而且他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张居正接过来,轻声应下道:“我知道了,这就去送给他们。”
“你不要亲自去,想个隐蔽点的法子吧。”徐阶道。
“现在四处都是东厂耳目。”张居正道:“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盯着,什么法子都不隐蔽。”
“哪怕是欲盖弥彰,该隐蔽还是得隐蔽。”徐阶摇头道:“被人猜到是你给他们的,和被看到是你给他们的,截然不同。”
“是。”张居正点头应下道。
※※※※
方居寺胡同内,一栋普通的民宅中,住着一个普通的年轻官吏,他叫吴时来,字惟修、号悟斋,浙江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今年刚刚三十出头,现任刑科给事中。
他七岁能诗文,有神童之称,县试、府试、院试均占鳌夺魁,跟沈默一样,取得了小三元。中进士的时候,年纪也不大,仅二十五岁,但因为没有取中庶吉士,宦途可比那位老乡不顺多了,到今年已经是出仕的第九个年头了,却还是一名小小的刑科科员,连科长都没混上……六科都给事中,被尊称为‘科长’,他们这种给事中,就是科员。
眼看着自己已经迈入而立之年,还寸功为立、等闲蹉跎,吴时来便深感无奈,时常与两位好朋友,刑部的主事董传策和张翀一起喝酒浇愁,除了吟诗作赋这些必备项目之外,自然少不了大骂官场的腐败,叹息天下百姓的痛苦。
但三人只是微不足道的芝麻绿豆官,似乎除了发发牢骚,只能是酒足饭饱各回各家,然后继续没有希望、没有意义的一天天。
这一日,三人又聚到吴时来家喝酒,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席终人散。吴时来送两人到门口,看着他们晃晃悠悠消失在胡同口,才转身关门上闩,往屋里走去,准备洗洗睡了。
谁知刚走到院子中央,便听南墙根处,发出噗通一声。吴时来有些奇怪,便借着月明走过去,一看竟是个包袱。他感到有些奇怪,谁把包袱扔我家干嘛?便弯腰捡起来,哎呦还挺沉!
他费了些劲儿,才将那包袱提进屋子里,搁到桌上打开,只见一团旧衣物中间,夹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
这时候,吴时来的酒全醒了,看着那厚厚的纸袋,他心中升起强烈的预感,一件大事将要在自己手中发生了。深吸口气,将那纸袋的封口裁开,便露出一摞厚厚的纸张来。
吴时来在灯下仔细观看那卷宗,只见上面详细记载了,今年八月,鞑虏俺答入寇大同,宣大总督杨顺掌二十万边军,耗国帑十之七八,却唯恐战败问罪,竟眼看百姓惨遭奸淫掳掠,竟能按兵不动。直待鞑虏满载而去,方才遣兵调将,装模作样的追击起来。
当看到那杨顺唯恐实情泄露获罪,竟密谕将士:‘搜获避兵的平民,将其斩首以充鞑虏首级,解往兵部报功!’时,吴时来不禁目眦欲裂,低吼一声道:“狗贼敢尔,胆大包天!”又看到宣大御史路楷,接受杨顺贿赂七千两,不仅不将实情上报,还想方设法帮他蒙混过关。
“是可忍,孰不可忍!”吴时来拍案道:“这杨顺、路楷如此无耻,对鞑虏软弱、却拿百姓顶账!焉能留此等孽障继续为害!”当翻到最后一页,只见字体一变,却是某人的留言:‘不为私怨、但为公愤,只劾杨路,莫问他人,留得青山、才有柴烧。’
虽然这字体很陌生,但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张居正所写,因为那封血书并没有给别人看过。‘看来是阁老下令了!’吴时来心中一阵激动,便想立刻去找董传策和张翀,想和他们商量上书的事情,但看更漏已经是三更天了,只好等到天亮再说。
吴时来自然是一夜无眠,他坐在桌前反复琢磨,最后改变了主意,这种上书凶多吉少,何必要三人一起赔上,还是自己一个人来吧,家小也有人照顾。
最终下定决心,瞒着那两个人,自己上书!便沐浴焚香,而后重新阅读材料,写一本字字如惊雷的弹劾奏章!
※※※※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大明国子监祭酒沈默沈拙言,也在家中沐浴焚香,静室独坐,因为他要做出重大的抉择,必须要深思熟虑,谋定后动。
徐阶以为蓝道行的事情,完全与沈默没关系,他回京只是接受对陆炳暴死的问询,但沈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因为他跟蓝道行不仅有关系,而且还很深。只是双方一直不直接联系,而是通过蓝道行的徒弟,暗中传递消息罢了。
如果不是因为陆炳之死,牵连到了蓝道行,这种关系可能会永远藏在暗处,万无一失。但现在蓝道行被抓了,被严刑拷打了,只要一顶不住,说出跟自己的关系,马上就会有东厂番子上门抓人,等待自己的,将是与蓝道行一样的命运。
每每想到会下诏狱,沈默便会从睡梦中惊醒,一摸额头,全是都豆大的汗珠子,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不等东厂上门,就要被自己吓死了。
在一个午夜,再次从噩梦中惊醒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想法做点什么!
他不是没想过逃出北京,其实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三条快船就在天津大沽口,沿途也备好了快马。只要出了京城,不消一日便能上船逃出升天,但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一走,自己十多年的努力经营付之东流,会永远背负着逃犯的罪名,再也没法在大明的土地上立足。
远走海外,梦想很美,但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谁愿意走到那一步呢?
反复思量后,沈默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便被动为主动,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蓝道行一人身上!
净室中,望着袅袅的檀香,沈默的嘴角浮现一丝苦笑,暗道:‘才下定决心,以后要量力而为,不再冒进,谁知转过头来,又要不自量力一回,看来还真是禀性难移呢。’
不过这次非比从前,这是事关生死,不得不放手一搏!
拿定主意之后,沈默穿上白衣素服,头上缠在素白的头带,将个包袱背在背上,出门上了轿子。
“大人,去哪里?”三尺轻声问道。
“西苑!”沈默淡淡道:“求见皇帝去!”说着看一眼后面的轿子,对里面的人笑道:“这次不用把你捆上吧?”
“希望你待会,还能笑得出来!”里面传来李时珍那一贯清冷的声音。
自从陆炳去世后,西苑的禁卫便不允许外官进宫,至今已经有六天了,昨日李芳好容易辗转带信给裕王府的冯保,让他找到沈默,请他用御赐的黄玉如意,带着李时珍,叩开禁宫的大门!
沈默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意识到这危急中蕴含的机遇,如果能借此机会见到皇上,很可能就会找到破局的良方!
只是,徐渭听了这个消息,赶紧抛出来,拦轿小声道:“不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黄玉吗?”
“是的。”沈默没好气瞪他一眼道:“现在这个,只可远观,不能亵玩。”
徐渭愧疚的看看他道:“要不,我拿着进宫去?”
“算了吧。”沈默道:“这是御赐的东西,我怎能转交给别人?”说着笑笑道:“如意这事儿如鲠在喉,已经卡了我好久了,说不定趁这次机会就能洗白了。”
“你打算怎么做?”徐渭急切问道。
“山人自有妙计,走着瞧好了。”沈默说着一挥手道:“起轿!”
两顶轿子便在徐渭的注视下,离开棋盘胡同,朝西苑方向去了。
第五七四章 闯关
清晨。天地间一片白霜,街道上没什么人,只有沈默和李时珍的两顶轿子,一前一后向着西苑方向坚定的行进,毫不理会身后鬼鬼祟祟的跟随者。
沈默坐在轿子里,双手抱着怀里的包袱,他面沉如古井不波,心中一片清明,这并不是故作镇定,而是在看穿事情表象,抓住问题本质后的从容坚决。
虽然目前的局势万分凶险,但沈默坚信,嘉靖朝政治斗争的本质,不会有丝毫改变,那就是不管下面玩得多热闹,最后的裁判者一定是皇帝,在这个大明朝,只要嘉靖皇帝在一天,这个定律就永远不会变!
虽然他如今已是五十好几,且沉迷修道不可自拔,耽于政务不肯亲历。已经不再是那个,能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可将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的大帝了,但他用四十年铸造的权威,是任何人都无法挑战的!
只要他身体保持健康,思维保持清醒,这一点就永远不会改变。
但可笑可叹可悲可恨的是,经年累月的潜心修道,服用金丹,不仅没有给他带来长生不老、百病不侵,反而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侵蚀他的寿命,让他连最基本的保持清醒都做不到。
是的,自从昨日收到李芳的消息后,结合对目下京城形势的判断,沈默几乎可以确定,嘉靖皇帝暂时失去了掌控权,或者说是健康遇到了大麻烦。而且李时珍也佐证了他的判断,嘉靖帝已经深中铅汞之毒,情绪波动或者过度劳累,都可能会导致昏厥,甚至持续长时间的半昏迷。
所以沈默相信,要想让京城恢复平静,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就必须让皇帝保持健康,起码是保持清醒……因为这位皇帝还有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便是对于任何过于剧烈的政局变动,都有着本能的抗拒,因为那太麻烦了,不可控因素太多,如果放在年轻时,还能管一管、理一理,但现在他已经年老体衰,虎老了还不咬人呢,何况本来就不爱管事儿的嘉靖帝呢?
※※※※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轿子停下来,外面传来三尺的声音道:“大人,西苑到了!”
沈默紧一紧身上的大氅,掀起厚厚的轿帘,沉稳的迈步下轿,看一眼穿戴着棉袍、棉帽的李时珍,便将目光投向了肃穆的朱红金钉宫门前。
现在已过卯时,宫门倒是开着,当然也不可能关上,因为内阁也在西苑里,总不能因为皇帝病了,就不让大明的中枢上班吧。
但守门的禁卫一看他不是内阁的。便马上提起警觉,两个带刀侍卫走过来,盘问道:“哪个衙门的,有事速速通禀,无事请赶紧离去。”见沈默身上是四品高官才有资格穿的黑貂皮大氅,这些侍卫的态度倒也客气。
沈默刚要答话,一个紫衣太监过来道:“这是沈大人,是老祖宗请来的。”说着朝沈默微微一笑,就要带他进宫……这人沈默认识,正是李芳身边的随堂太监,便点点头,对李时珍道:“咱们进去。”
谁知两个校尉交换下眼色,向那太监躬身道:“原来是袁公公,可有陈公公的手令?”
紫衣袁太监一下子变了脸色,怒视着其中一个侍卫道:“你再说一遍,要谁的手令?”
“您老别生气……”侍卫小声道:“前几天陈公公传下话来,除了内阁的人,谁也不准进宫,除非有他的手令。”说着还陪笑道:“您也知道,现在是陈公公管着禁卫了,小得们只是依命行事,可不是要驳您的面子。”
“知道,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那袁太监突然敛尽面上怒容,换上一副神秘的笑容道:“陈公公的手令我没有,你看看这个行吗?”说着右手笼进袖子里,招呼那个侍卫道:“你靠近点。”
那侍卫以为他有什么秘密,便颠颠的把头靠近了,离着袁太监笼进袖子里的拳头,也就四五寸距离。
只见袁太监又一次突然变脸。右手如毒舌吐信一般,闪电般的从袖子里伸出来。说时迟那时快,那侍卫还没反应过来,便挨了他狠狠两巴掌,登时便被打懵了,就听袁太监一边打一边骂道:“你个王八羔子,老祖宗还健在呢,就改去舔他姓陈的屁眼了?”
边上侍卫眼睁睁看着,却没人敢上来阻拦,那侍卫捂着脸,也不敢发作,而是委屈道:“陈公公是老祖宗的大儿子,我们以为听他的,就是听老祖宗的呢。”大明朝的皇宫禁卫,最初叫亲军指挥使司十二卫;后来宣德六年改为叫‘羽林三千户所’,后又改为武骧、腾骧四卫,编制时有变换,但向来都隶属于御马监。
所以御马监名为养马,实则统领禁兵防奸御侮,是内廷中的武职衙门,其提督太监地位在内廷十二监中绝对排前三。但无论他有多厉害,都得归司礼监管,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管的就是所有太监的礼仪刑罚,所以那些禁卫,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得罪李芳身边的红人的。
所以挨了打,那禁卫还得小心赔笑,袁太监却还不解恨,狠啐两声道:“我呸!”又使劲踹两脚道:“你给我听好了,这宫里皇上之下,就一个人能做主,那就是老祖宗,陈洪要替老祖宗做主?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最后暴喝一声道:“滚!”果然就骂得那些挡住路的侍卫,纷纷开一条通道。袁太监便带着沈默和李时珍,昂首进了西苑之内。
※※※※
进去宫里,见前后都没了人,沈默低声问道:“袁公公,现在怎么个情况?”
“陆太保一去,把主子给闪着了。”袁太监叹口气轻声道:“先是好几天吃不下饭,然后又发起高烧来,一直不退烧,说胡话,叫陆太保的名字……”说着真的抹起泪道:“主子仁义啊,虽说跟陆太保是奶兄弟,但皇帝能对臣子这样的,实在是罕见……”沈默听了也是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袁太监收敛情绪,轻声道:“当时陆太保的噩耗,是陈洪禀报给主子的,主子当时一听就懵了,陈洪便趁机问主子:‘查不查?’,主子想也没想,就怒吼道:‘查,当然查,该抓得抓,该杀的杀,一个也别放过!’”说着摇摇头,满脸愤恨道:“咱家琢磨着,主子这也就是句气话,根本不是正式的命令,可那陈洪偏偏抓住这句话,开始嚣张起来……不仅重新发动东厂,开始在宫外大肆搜捕,还在宫内以查奸细为名,肆无忌惮的排除异己。老祖宗不跟他一般见识,他便以为老祖宗好欺负,竟拦着不让老祖宗见主子,说什么嫌疑没排除之前,除了他自己,谁也不能靠近皇上!”
沈默终于明白。李芳为什么兜了那么大圈子,才把信送到自己手里,为什么要自己拿着黄玉如意进宫,原来不是来了就能给皇帝看病的,还得靠这玩意儿敲门啊!
正思索间,三人到了玉熙宫外,远远便见数不清的太监、侍卫,将嘉靖皇帝的寝宫,围得水泄不通。
那些太监和侍卫,显然已经得到了上头的命令,竟在宫门前手挽手,组成了数道人墙,横亘在沈默、李时珍和袁太监面前。
一看这阵势,几人都知道了,你袁太监不是爱扇耳光吗?那就尽情扇,咱们就是人多脸皮多,你把自个扇脱臼了,也甭想往里进一步。
袁太监许是感到自己被戏弄了,尖声怒喝道:“都让开!”
一道道人墙后面,站着个同样穿紫衣的太监,闻言皮笑肉不笑道:“对不起,老袁,恕兄弟难以从命,咱们奉命为皇上把守寝宫,事情没查清楚前,谁也甭想踏足一步。”
“姓方的你少放屁!”袁太监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这是给主子看过病的李太医,老祖宗请他来给主子诊断,你丫的赶紧闪开,要是耽误了主子的病情,扒了你的皮!”看着对方那么多人,自己这边却有些孤立无援,心中不禁埋怨道:‘老祖宗毕竟是老了,都被欺负成什么样了,还不跟陈洪争……’
“谁扒我的皮?你么?”那方太监是陈洪的心腹,平素跟袁太监就是针尖对麦芒,现在占了上风,岂能不尽情戏耍他:“你要是真有那本事,老子的皮就送你当褥子了!”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你……”袁太监气得跳脚,刚要反唇相讥,却见那方太监抢先发作道:“你把人带来得正好。”便对没参与排人墙的东厂番子下令道:“把那个姓李的江湖游医抓起来,送到东厂去严刑拷问!”
“姓方的,你要干什么?”袁太监惊怒交加道:“李太医可是来给主子瞧病的!”
“什么李太医?”方太监冷笑连连道:“翻遍太医院的花名册,能找到个叫李时珍的吗?”说着眉毛一挑,厉声道:“此人前不久,进宫来给主子看过病,但经他诊治之后,主子的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我现在怀疑这个游医意图谋害陛下,决定把他逮捕,回诏狱细细审问!”
见那袁太监慌了神,方太监心中兴奋,决定乘胜追击道:“他边上那个必定是同谋,一起抓回去细细审问!”说着大声叫道:“抓人!”那些头戴尖顶帽、脚踏白皮靴的番子,便拿着铁链铁尺铁枷,从四面将沈默和李时珍为主。
“谁敢!”袁太监赶紧将两人护在身后,小声道:“沈大人,沈祖宗,你带那东西来了吗?!”
“带了。”沈默沉稳的点点头道。
“那快拿出来呀……”袁太监颤声道,看来他也是强撑着。
※※※※
那些番子将沈默几个团团围住,刚要扑上前来,便听一声低喝道:“御赐玉如意在此,谁敢上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默高举着一个檀木托底的玻璃盒子,透过那淡红色的玻璃壁,能清晰看到,里面有一柄黄色的如意!是的,黄色的如意。
一看那如意的形状,很多人马上跪下了,这东西他们实在太熟悉了,嘉靖皇帝原先经常拿在手中把玩,许多人都印象深刻。
当然,大多数人没见过,但见身边人齐刷刷跪下去,知道这玩意儿不是假货,哪里还敢站着?齐刷刷跪了一地,整个玉熙宫门前,除了沈默几个,再无一人站立。
袁太监看那方太监也跪了,感觉实在太解气了,对沈默道:“沈大人,咱们进去吧。”沈默点点头,将那水晶匣子改为捧着,便要跟李时珍往里走。
却又一次被拦住道:“且慢!”那声音阴沉倨傲,一听就是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只见身穿大红蟒衣的陈洪,出现在众人面前。显然他早就在里面,但原先不想或者不屑于出面,此刻见下面人顶不住了,才终于跳了出来。
“大胆,见了黄玉如意,为何还不下跪!”反正已经是你死我活了,袁太监索性撕破脸道。
陈洪的马脸一阵抽动,冷笑道:“小猴子,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说着朝那如意拱拱手道:“这物件在皇上手里,才能代表皇上,或者陛下赐给沈大人时,说‘见此物如见君’,那说不得,谁都得跪下磕头,乖乖听从调遣。”这家伙竟然好口才,看来能在司礼监混出头来的,没一个善茬子,只听他接着道:“现在陛下没说过这话,所以只是将这东西,当作赏赐赏给了沈大人,那意义可就变了,不再是国家重器,而只是一件御赐的宝物,我们做臣子的,当然敬着供着,但不代表还要听沈大人的吩咐!”说着看一眼跪在地上的手下道:“还不都起来?”
地上的侍卫、太监们赶紧都爬起来,重新把沈默几个围在中间。
看到陈洪一出来,便立刻力挽狂澜,袁太监满头大汗,却束手无策,只好满脸乞求的望向沈默道:“沈大人,怎么……”‘办’字还没说说出来,就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朝自己飞来,袁太监下意识的抓住,一看竟然是沈默一直穿在身上的大氅。
然后再看向沈默,就见他仅着一身单薄的官袍,高高举起那装如意的盒子,嘿然一笑道:“陈公公好大的口气,连皇上御赐的宝物都不买账,自然也不会在意,我这个小小的四品官了。”
“不要曲解咱家的话。”陈洪阴着脸道:“我说的是,这宝贝当然要敬着,但你不能凭它号令禁卫!”
“我没有号令禁卫。”沈默淡淡一笑,根本无视那些刀枪,往前走两步道:“我只是想进去。”那些卫士怕碰到他,再一失手把如意砸了,全都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却,跟他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这不都一样吗?休要在这狡辩!”陈洪怒道:“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怎么会一样呢?我要进去面圣,你却不让我进去,那就是不把这件御赐的宝物当回事儿。”沈默冷笑一声,将盒子举到胸前道:“我来问你,这是件什么东西?”
“御赐如意啊!”陈洪特意没将‘黄玉’二字说出来,小聪明倒不少。
“是的,御赐如意!”沈默提高声调道:“皇上都赐我如意了,你敢不让我如意吗?给我让开!”最后四个字如舌绽春雷,都把陈洪等一干人震懵了。
陈洪不由慌乱道:“你敢曲解圣意?”
“沈大人没有曲解圣意……”一个温和却又威严的声音响起来,刚刚站起来的太监侍卫们,马上行礼问安道:“老祖宗……”若不是陈洪要杀人的目光,肯定会再次跪倒。
白发苍苍的李芳出现在玉熙宫前,他没有看别人,只是双目炯炯的望向陈洪道:“当日咱家在场,陛下的意思,因为沈大人放弃了三品侍郎,所以给他一次如意的机会,陈公公,这下还有什么要反驳?”
陈洪本来就被沈默整泄了气,现在李芳出现,又把他剩下的一半气给撒了,彻底瘪了下来,只好退到一边道:“进去吧。”
沈默松口气道:“李公公请。”
李芳指指那如意,笑道:“还是沈大人先请。”
沈默马上醒悟,展颜一笑道:“好,那下官就先进了!”说着捧着盒子,大步走进了玉熙宫中。
李芳与李时珍紧紧跟在后面,只留下面色惨白的陈洪,在那里汗流满面。
第五七五章 医病
沈默和李时珍跟着李芳走进玉熙宫中,还像前次那样,后者去给皇帝瞧病,前者则在偏殿休息。
现在整个玉熙宫都是陈洪的人,自然没人伺候沈默,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偏殿中,用余光看看四下没人,便将那如意匣子重新装回包袱。他用足十分的小心,对待这件立下大功的宝贝,双手在包袱里捣鼓了好一会儿,最后才收回手,正襟危坐在那里。
过了不一会儿,听到有脚步声进来,沈默一看是陈洪,便收回目光,对此獠视而不见。
陈洪紧走两步,站到沈默面前,先死死盯着那包袱,然后伸出手指来恨恨的指点他两下,压低声音道:“你们文官常说的一句话,做官要三思而后行,沈大人可知是哪三思?”
“沈某愚钝。”沈默摇头微笑道:“请陈公公赐教。”
陈洪以为他真不知道,撇撇嘴道:“怪不得这么个愣头青。”说着压低声道:“今天咱家就当一回老师,教教你,什么叫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
“原来如此。”沈默笑笑道:“那都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你得时时刻刻瞪大眼睛,看清身边的危险,这就叫思危;知道危险了还得设法躲开危险,这就叫思退;退出去才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陈洪说着冷笑一声道:“好比你沈大人,明明已经刀架在脖子上了,却还闭着眼往前闯,难道非得掉了脑袋,殃及妻子了,才知道后悔吗?”
沈默淡淡一笑,看看左右道:“我听明白了,陈老师的意思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