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切勿妄自菲薄。”沈默摇头道:“只要真的可以为患者解除痛苦,那就是真正的麻沸散!”

“是啊,我倒是矫情了。”李时珍笑笑道:“好吧,那就还叫麻沸散吧,也算是纪念一下华佗祖师爷了。”

“正是如此!”沈默欢笑道:“我这就让人摆下酒宴,给先生好好祝贺祝贺!”

“不必了。”李时珍摇摇头,淡淡一笑道:“该是我履行条件的时候了,你早等急了吧。”

沈默呵呵笑道:“不急在这一时,咱们吃过了饭,再去也行。”

※※※※

午饭后,沈默陪同李时珍,到了裕王府上。从马车上下来,李时珍看他一眼道:“给我背着药箱。”沈默无奈的笑笑,从三尺背上取下药箱道:“你们都不用跟着了,我和李先生进去就行了。”

里面的裕王得了消息,早就在门口巴望着呢,一见到李时珍,眼泪刷的一声就下来了,紧紧拉着他的手泣声道:“李先生,两个孩子,都没保住……”

看他酸楚的样子,李时珍只好收起责备的话,叹息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裕王闻言羞愧道:“小王心里存了侥幸。没有管住自己,先生只管怪罪就是。”

“我怪你干什么?”说话间进了正殿,裕王请李时珍上座,见他为求一子,竟如此折节,李时珍摇头叹息道:“莫非是天不佑我大明,竟让天家数代都子息绵薄,这可不是兴国之相啊!”他说的虽然刺耳,但任谁回溯一下,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孝宗只有独子即武宗,武宗无后,所以才便宜了嘉靖帝,嘉靖倒是能生,前后生了八个儿子,可惜只养活了裕王和景王两个,更让人沮丧的是,裕王至今无后,景王也只有一个,在这个新生儿极易夭折的年代,很难讲会不会重复武宗的悲剧。

边上听着的沈默心道:‘这话也就李时珍能说得,裕王爷能听得,换个人说。或者换个人听,恐怕当场就要关门放狗了。’

一阵感慨完了,该诊治还是得诊治,李时珍让沈默将他的药箱打开,沈默赶紧依命行事,口中却小声道:“我回避一下吧。”

“你走了,谁给我打下手?”李时珍翻翻白眼道:“老老实实在这当学徒,待会儿还有你的任务。”

裕王也在边上道:“是啊,沈师傅,您也听听吧,孤王信得过您。也高兴有人和我一起承担。”

听他如是,沈默只好待在这儿,看李时珍望闻问切,却也听出些门道来,原来这裕王爷遇人不淑,十一岁即失元阳之体。沈默知道典藏上都说,人十七岁肾水才固,若是之前便有房事,对身体危害很大。而裕王失身早,且乐此不疲,几年来又旦旦而伐,肾水几近枯竭,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连性命都要不保了,又如何能有子嗣?

嘉靖三十五年那次,李时珍便给出过同样的诊断,给他开了固本培元的方子,并教了他一套强身健体的气功,还严厉警告裕王,一年之内不得行房,行存蓄收敛之道,方能恢复过来。

子曾经曰:“人有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说这少年人最怕的,就是沉迷色欲,不可自拔,但裕王爷生而苦闷,只有这么点爱好,边上的宫女妃子又予取予求,怎么能克制得住?何况他本就肾水已稀,肾火便旺,肾火一旺,就更禁不住诱惑,勉强把持了数月,便开始偷尝禁果。

当然,结果孩子是生出来了,却因为他这个当爹的没有调养好身体,先天禀赋太弱。接连全都夭折了,受此打击的裕王大病一场,便再也没法让嫔妃有身子了。

※※※※

确定了裕王现在的情况,李时珍收起诊具,在盆中洗洗手,道:“原先不想给王爷用药的,因为但凡是药,就有三分毒性,会对身体有损,对将来的孩子也不好。”说着叹口气道:“但现在不用不行了,王爷的肾水彻底枯竭,已经失去了自生的功能,所以才毛发枯黄,望之若老者,恐怕不出半年,连性命都有虞了。”

此言一出,吓得裕王登时汗珠子便下来了,起身连连作揖道:“先生救我,救救孤王啊!”

李时珍侧身让开道:“王爷快起来,我这不在给你想办法嘛。”

裕王的声音便戛然而止,可怜巴巴地望着李时珍,等他的办法出来。

李时珍捻着胡子寻思一阵,方缓缓道:“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记载了一味‘五石更生散’,其主要成分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榴矿’等五石。这五样东西,都有益精益气,补不足,令人有子,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但同样会让思维稍微迟滞,会让人时常倦懒,所以用不用,还得王爷自己做决断。”

“不会要命吧?”裕王不无担忧的问道。

“那倒不会。”李时珍道:“我会给你控制用量,将损害减到最小的。”

裕王寻思良久,最终狠狠一拍手道:“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孤王本来就不聪明,再笨点又有何妨?”便答应道:“就这么办吧!”

李时珍便将药方开了,并叮嘱裕王须得每日操练他教的气功,同时禁欲节制,并会按时过来给他针灸,以加快恢复。

见终于有了希望,裕王心情大好,便要设宴款待李时珍,却被他不留情面的拒绝道:“刚说了不能喝酒,不占荤腥,饮食以清淡为主,这就要违反吗?”

裕王是怕了李时珍,赶紧摆手道:“好吧好吧,都听先生的。”

“没有别的事儿,我就先回去了,五天后再来。”李时珍看一眼沈默,示意他背起箱子跟着。

却听裕王小声道:“还有一事要劳烦先生……您能不能给孤的内眷看看,有没有宜男之相。”

“叫过来吧。”李时珍只好再坐下。

裕王闻言大喜,吩咐外面的冯保道:“快将李娘娘叫来。”

沈默闻言笑道:“这个无论如何都要回避了。”说着朝裕王拱拱手,把药箱给李时珍搁下,出到花园里待着。

※※※※

王府后宅,侧院是个花园子,里面一位丽人正在对镜梳妆,她望之不过二九年华,生得容颜秀丽,骨肉匀婷,整个人透着一股优雅恬静的气息。

这丽人便是裕王口中的李娘娘,其实她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妃子,但裕王对其宠爱无以复加,且她从不恃宠而骄,对上持礼、对下和善,所以王府上下都很喜欢她。

李娘娘正在对着镜子梳头……那可不是一般的铜镜,而是一面据说是从西洋舶来的‘玻璃镜’,照人清清楚楚,色彩鲜明,比起原先雾里看花似的铜镜,强了不是一点半点。这好东西是曾开市舶司的沈先生送给王爷的……其实何止这镜子,桌上的胭脂水粉、床上的锦被绣帐,身上的绫罗绸缎,乃至首饰玉器、吃的用的,都是沈先生给捣鼓进府的。

每当看到这镜子,李娘娘便要感叹沈先生的魔力,她是在沈默出现前入宫的,自然知道之前裕王爷生活上的窘迫……按规定,亲王每府岁支禄米三千石,钞一万贯,裕王景王俸禄相同,但景王就可以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裕王却不得不裁撤宫人,以维持生计。

这可不是因为景王善于理财,而是因为严世藩看好景王,舍得在他身上投资,那些权贵也纷纷效仿,所以景王的生活是优裕富足的。反观裕王这里的境遇,可谓窘困难熬。他的俸禄仅够自己和家人、府中的差役、侍卫的日常开支和工酬,而这笔俸禄有时也不能如期领取……

因为裕王身边的老师,都是些正直清流,对严家父子十分鄙薄,所以裕王对严世蕃的几次示好很冷淡,便被气量狭隘的严世藩记恨了,等年底照例该发给岁赐的时候,竟因为严世藩的阻挠,户部连续三年一个子儿都没发给他。裕王心中苦闷生气,却没胆量向一直冷漠如路人的父皇告状,最后只好妥协……这位当今陛下的长子,竟然凑了一千五百两银子,让冯保送给严世藩,严世藩这才让户部补发了岁赐。听说严世藩每每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礼?’

这些事情,李娘娘听裕王不知唠叨多少遍了,可见其怨念之深,苦闷之重。但这小半年来,王府的日子竟大有起色,那些来自外界的明枪暗箭也全都到不了裕王这儿了,裕王爷明显的叹息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起来。

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那就是王爷整天挂在嘴边的沈先生,正是因为这位神通广大、有求必应、且可以遮风挡雨的先生出现,裕王爷才能过上舒适富足、高枕无忧的,第一次觉着自己活得像个王爷。

所以她常对裕王说:‘什么高师傅、陈师傅、殷师傅,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沈师傅。’王爷虽然每每笑她‘小家子见识’,却也总是感叹道:“沈师傅确实是孤王的良师益友,本事也比别的师傅大得多。”

李娘娘还听裕王说,沈师傅是丙辰科的状元,而且小三元后大三元,开天辟地头一遭;二十出头便在东南主持开海、收服海盗,甚至当上了封疆大吏,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整天听啊听的,让她对那位沈大人十分好奇,十分想见见他,看看他哪来的那么大本事,到底长什么样,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想想罢了。

正在胡思乱想间,外面传来冯保的声音道:“娘娘,王爷请您过去一趟。”

“好的。”李娘娘早就准备好了,闻言便款款起身,跟着冯保往正殿走去,穿过殿后的花园子时,她无意间朝湖边一瞥,突然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人,面朝残荷萧索的湖面站着,秋风一起,落叶纷飞、衣带飘然,他面上的表情却淡泊瞻然;只消看他一眼,清冷索然的满园秋色,竟然变得如春日一般温暖美好起来。

第五三八章 大风起兮!!

“娘娘,娘娘……”冯保的小声呼唤,将李娘娘从失神中惊醒出来,她看到这太监脸上的探询之色,便揉了揉眼睛,淡淡道:“被风一吹,给迷了眼。”

“哦……”冯保不敢多问,小声笑道:“您不是一直想见见沈先生吗?湖边站着的那个就是。”

“啊……”李娘娘的心登时漏跳了半拍,脸上一阵微红道:“想不到他这么……年轻。”

“那是,他跟咱们王爷倒是同岁。”冯保笑道:“不过看着比王爷可年轻多了,江南才子么,就是细皮嫩肉的。”

“王爷那是老成。”李娘娘口中说着,目光却看向那湖边的男子看去……那男子似有所觉,微一偏头,朝她看过来,与她的视线正好交汇……那是一双怎样的眸子啊?如晨星般明亮、似湖水般深邃,让人一眼便陷进去,完全乱了心跳。

但那人好像很快发现了她的身份,低下头去,缓缓躬身施礼,将她心中升起的异样感觉,硬生生隔断了。

李娘娘终于回过神来。摇摇头道:“还是咱们王爷更有魅力。”说这话时,她感觉自己在扯一个丢死人的大谎……怏怏病夫的裕王爷如何比得了风华绝代的沈先生?

她赶紧走两步,用手摸一摸滚烫的面颊,直到进了大殿,才平复下乱糟糟的心情。

等见过李时珍,从大殿里出来,往后宅回去时,她又情不自禁的往湖边望去,却见残荷依旧,然而斯人不见……

※※※※

沈默离开正殿、来到湖边,周围没有人、安静极了,他的心情却一点都不平静,因为从时间推算,一枚重磅炸弹应该已经运抵京城,随时都会引爆,自己究竟能不能在爆炸中安然无恙、全身而退?虽然已经做足了准备和铺垫,但在事情发生之前,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这次的筹划,可能是他出道以来,最没有把握的一回,看起来并不符合他一贯的稳重精神,所以沈默也一直在犹豫,将计划压了又压——但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以前之所以有胜算在握的感觉,是因为敌人不够强大,现在虽然自己层面的逐步提升,所面对的敌人。已经远不是陆绩、徐海之流可相提并论的!

面对着大明朝最凶残、最狡诈、也最有权势的敌人,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现实的危机,已经容不得他再等待了,他必须习惯这种在刀锋上跳舞、不到最后胜负难料的战斗方式。

‘大不了就出海,去澳洲、去北美,天下之大,哪里没有我容身之处?!’每当感到敌人无法战胜时,沈默便用这种方法自慰,每每都能重新振作起来,可谓是百试百灵。

他的心情刚刚有所好转,便感到有人在看自己,便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宫装的丽人,在冯保的陪伴下站在不远处。他马上意识到,那女子便是裕王爷的妃子,赶紧躬身施礼,非礼勿视……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眼前已经空无一人了。

某一场景对有些人,是触动心扉、甚至刻骨铭心的,但对另一些人,却不过是分分秒秒中的一瞬间。在心中毫无印象,引不起半点波澜。沈默根本没有把见过王妃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觉着待会再碰到的话,就显得自己有心了,便绕到前院,跟王府的卫士聊天说话。

等到了日近中午,只见裕王送李时珍从正殿里出来,沈默便迎上去,只听裕王道:“沈先生,您倒是说说李先生,怎么就不能留下来吃个饭呢?”

沈默笑道:“李先生就着脾气,我可拿他没辙。”

李时珍看他一眼,把药箱往他怀里一递道:“少废话,我那还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做呢。”说着回身朝裕王拱拱手道:“王爷切记我的嘱咐,我让沈拙言监督您,若是这次再坚持不下来,就算大罗金仙来了,也是没用的。”

裕王闻言点头道:“先生放心吧,我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的。”又满脸感激地看看沈默,道:“好久没听先生的课了,不如咱们明儿就开始吧?”

“好。”沈默点头笑笑道:“那下官先把李先生送回去了。”

因为要给裕王爷治病,李时珍没法立刻离京,他也正需要一段时间,将一年多来收集的标本,写下的记录好生整理出来,便在京里安心住下了……不过他这人比较犟,最终也没住沈默家,而是在外面租了个小旅店,说这样住的安心。

沈默实在纳闷。自家的宅子哪里不好了,为什么李时珍就是高低不住,非要花钱去住旅馆呢?在他的追问下,李时珍终说了实话:‘每当看见你们这些达官贵人住的深宅大院,用得金碗银筷时,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凭什么你们啥也不干,就能住那么好的房子,有那么多下人伺候,而老百姓的屋上却连片瓦都找不到?连饭都吃不上?’他最后还总结道:“你们的华屋美食,我没法安心享受;外面的粗茶淡饭,却胜在踏实舒心,所以你不要再劝我了。”

沈默一片好心,却讨了个没趣,只好随他去了。

※※※※

又过了几日,沈默销了假,回国子监上班,便赶上放榜公布乡试成绩的时候。其实提前两天,他们便得到了各地报上来的中举名单,结果一经汇总,国子监出身的生员,这次考中了五十多人,录取率远超过平均水平……其实根本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选贡生本来就是学业优异的生员。录取率要是低于一般府县学,那才真叫起了怪呢。

但这并不影响高拱的好心情,因为皇帝和朝廷是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他们只认为这么高的录取率,是他高肃卿的功劳,所以当初晋升他为吏部右侍郎的承诺,现在也该兑现。

沈默也很高兴,倒不是终于可以摆脱高拱的高压统治了,而是他从应天乡试的录取名单上,发现了王锡爵与徐时行的名字,两人一个解元。一个第二,成绩一如他所料的优秀。欣慰之余,他当即修书一封表示祝贺,并附赠了进京赶考的全部程仪。

接下来几天,国子监的官员们,便开始张罗着为高大人庆贺,整个监里都喜气洋洋的……沈默相信他们的欢乐是发自内心,但那是一种送瘟神般的快乐,而不是别的。

他也整天乐呵呵的加入在其中,但一颗心却悬得高高的,因为市舶司的半年账,已经在拖延了俩月之后,终于送到了北京城,一切序幕已经结束,真正斗争终于要开始了……

西苑玉熙宫中,像往常一样,大白天关门闭户、严严实实。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一向针落可闻的大殿里,这时劈劈啪啪地响着一片算盘声。

那声音是从一张紫檀木长案上传来的,只见案上赫然摆着一个长有一丈宽有一尺的巨大红木算盘,六个品级不低的太监共用这把算盘,六只灵活的手正在飞快地拨弄着这具超级算盘上的算珠,一个个满头大汗,却连擦汗的功夫都没有,都在全神贯注的统算分到面前的账目。

他们是内廷各监的管账太监,从早晨被李芳集合到这玉熙宫中,便开始给皇帝算账,到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还没捞着歇一歇,却连一点不耐烦的表情都不敢带出来……因为大明嘉靖皇帝陛下,就端坐在大案之后!

在大案的对面摆着一口箱子,上面的封皮虽然撕开,却仍能清晰辨认出一行字迹道:‘江南市舶司嘉靖四十年上半年账册’,这正是让沈默牵肠挂肚的市舶司账册。按照惯例,市舶司的收入与寻常的国税不同,并不是马上解往国库,而是先入内库。再由皇帝进行分配,所以这账册也是由锦衣卫押解直入禁内,并不经过通政司递送内阁。

几盏立地的宫灯,将嘉靖照得须眉毕现,号称寒暑不侵的他,此刻的额上竟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灯光下,他的面上透着深思的表情,一双眸子闪着幽幽的光,目不转瞬的盯着太监们统算出来的结果。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大殿里的算珠声次第停了下来,太监们将最后算出的一串结果,小心翼翼摆在皇帝面前的桌案上。

整个玉熙宫一片沉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无人敢打扰皇帝的深思,直到嘉靖的声音,打破了大殿里的寂静道:“今年海上有什么军情?海盗闹得特别凶吗?”

边上侍立的李芳赶紧小声道:“回陛下,确实是有些凶,但是黄锦报告说,江南织造局开工良好,今年比去年多生产了五十万匹丝绸呢……奴婢琢磨着,织造局可都是按订单生产,他们开工充分,就能说明市舶司的贸易未受影响。”其实这时候汪直仍在狱中,失去他的约束,海上的倭寇空前猖獗,但因为市舶司合乎海商们的利益,各方还算是齐心维护,所以海上贸易确实没受到什么影响。

“那市舶司的关税为何足足少收了一半?”嘉靖的声音里透着阴冷道:“朕记得去年上半年,有二百三十多万两的税收,怎么今年上半年,才有区区一百万两呢?”说着重重哼一声道:“织造局那边产销两旺,市舶司这边的贸易量却打了对折,那一半的丝绸去了哪里,难道都在库里存着不成?!”

李芳摇摇头道:“不大可能,商人们的鼻子可灵着呢,一旦销路不畅,定然会暂缓订单,把银子攥在手里。而且黄锦那边也一直监视着销路呢,若是出了问题,早就向奴婢禀报了。”

“这就奇了怪了。”嘉靖帝面色愈发难看起来道:“鄢懋卿有什么说法?不是同时到的吗?怎么没见着他的折子?”

“哦,他的折子是经通政司送到内阁的。”李芳轻声道:“这会儿还没送过来呢。”

“赶紧去拿!”嘉靖提高嗓门道。

“奴婢这就去。”李芳躬身出去道。

※※※※

出了玉熙宫,李芳便直起身子来,陈洪几个凑上来,为他除下在里面穿得布衣,换上大红的中官蟒衣。

“老祖宗,您这是要去哪?”陈洪陪笑道:“您说一声,让儿子们去就行。”自从上次被李芳教育了,他就好似变了个人一样,恭顺的跟孙子似的。

李芳摇摇头道:“万岁爷亲自嘱咐的事儿,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吧。”目光在三个秉笔太监面上扫过,最后还是落在陈洪身上,道:“陛下身边不能缺人,陈洪你进去伺候吧。”

陈洪高兴笑道:“好嘞!”便将身上的蟒衣除下,换上一身青衣小帽,进去宫里。

谨身精舍内,算账的太监们已经散去,只有嘉靖帝一人,盘腿坐在蒲团上,面上的表情却有些阴沉。见陈洪进来,嘉靖淡淡道:“你来得正好,顺天乡试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以嘉靖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会轻易放过冒犯他的人,虽然为了自己和朝廷的体面,他没有公开追究此事,私下里却命令东厂调查此事,不能吃了哑巴亏就算了。

陈洪一边给嘉靖倒水,一边细声道:“主子吩咐的事儿,奴婢能不放在心上吗?这些日子东厂就查这一件事儿了。”

“少啰嗦。”嘉靖捏一颗红色的丹药,用水服下道:“朕要的是真相。”

“通过对作弊考生的审讯。”陈洪谨慎道:“可以断定,并不是谁猜到了考题,而是确实有人将考题泄露出来了。”

“哪些人?”嘉靖问道。

“这个还得进一步侦办,因为那些考生都是由家人,跟泄题者单线联系,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想再联系上是不太可能了。”陈洪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礼部尚书吴山难逃干系。”

“吴山……”嘉靖点点头,道:“确实啊,朕问过袁炜他们了,说考题只有礼部尚书一人看了,防贼似的放着他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么奉公守法呢。”发完牢骚,嘉靖又问道:“那严世藩呢,他在里面扮演个什么角色?”

陈洪闻言摇头道:“严世藩应该与此事无关,据奴婢掌握的情况看,吴山这个人,自命清高的很,从来对权贵都是不理不睬,虽与严阁老同乡,却从不与他打交道。”说着笑道:“而且严世藩曾经想跟他拉亲家,把闺女嫁给他儿子,但吴山却坚持不肯答应,让严世藩很不高兴……所以以两人的关系看,合谋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你没收严世藩钱吧?”嘉靖突然笑道,吓得陈洪双膝跪地道:“陛下,奴婢掌东厂,查的就是贪污受贿,怎可能知法犯法,监守自盗呢?”

“没有就好。”嘉靖淡淡道,越是身边的人,就越是难以看清,像陈洪这种特务头子。唯一让嘉靖放心的是,这些人纵使手脚有些不干净,但对自己忠心耿耿,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还有种可能。”见皇帝没有反感,陈洪又道:“就是有人栽赃严世藩和吴山。”这位太监中的二号人物,显然没少拿严府的钱,瞅着机会便极力为严家洗刷罪名。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管别人怎么样。”嘉靖冷笑一声道:“严世藩和吴山本身都不干净,不用栽也脏了。”

“是,陛下英明……”陈洪只好打住,不敢再为严世藩说话。

※※※※

过了一会儿,李芳回来了,双手将一份奏章呈上,嘉靖只见上面“苏松巡抚鄢懋卿呈”八个字,不由有些不爽道:“这个鄢懋卿,到现在不知道朕派他去干什么。”显然是嫌鄢懋卿的落款上,少了市舶司提举的职衔……其实人家鄢懋卿乃是雅人也,纯为了封面整洁才这么写的,谁知让皇帝误会了。

拿起鄢懋卿的那份奏章,嘉靖看到李芳手上还有一本,问道:“这是谁的?”

“苏松巡按林润的。”李芳轻声道。

第五三九章 攻势

玉熙宫中,檀香袅袅,嘉靖帝面无表情的打开鄢懋卿的奏章,戴上眼镜察看起来。看了一会儿,皇帝突然面露不耐之色,将那奏章扔到地上,哼一声道:“陈词滥调,一点新意都没有。”

便又拿起林润的折子,打开一看,竟弹劾鄢懋卿的,嘉靖不由冷笑道:“看看吧,弹劾的折子马上就来了。”就细细阅读起来:‘臣苏松巡按林润,疏劾总理市舶、巡抚苏松、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贪冒不法五罪……一、勒索属官贿赂巨万;二、随意受理词讼,搜括富民钱财。三、宴会日费千金,用钱如土;四、虐杀无辜平民、商户;五、加额重敛关税,将原先的税率破坏殆尽,几至激变,以至于罢市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舶司的正常运转……’

林润的弹劾折子,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除了列出一条条罪状外,还有详细的细节描述。由不得人不相信……他说,鄢懋卿倚仗严氏父子,所到之处鬻权纳贿,监司郡邑的官吏见他时都跪行蒲伏于地。而且此人生性奢移,家里用彩锦装饰厕所,用白银制作便溺器皿。每年按时节送给严氏和诸位权贵的财物,不可胜计。他外出视察时,经常与妻子同行,专制成五彩舆,让十二个女子抬着,道路上人们看到无不惊骇……

当然,这些对嘉靖皇帝来说,都是可以容忍的。但唯有一条,挑起了皇帝的怒火——林润说,鄢懋卿将市舶司收上来的关税一分为三,三分之一送到分宜、三分之一送到丰城、剩下三分之一才送进京城!

“怪不得才收上来一半呢。”嘉靖咬牙切齿道:“原来朕拿的是小头,大头都让人家拿了!”说着重重地一拍桌子,殿里的众人马上全部跪下,只听皇帝沉声道:“传令陆炳,命北镇抚司立刻查封江南市舶司账目,用最快的速度押运进京!”

※※※※

西苑发生的一切,很快传遍了京城。

严府中,严嵩忧心忡忡的找来严世藩,问他道:“鄢懋卿的事情,真如那林润所说?”

“八九不离十吧。”严世藩有些魂不守舍的坐在下首道。

“这个林润是谁的人?”严嵩又问道。

“不知道,从没听说过这个人。”严世藩摇摇头道:“我让吏部去查了,先揭开那家伙老底。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

严嵩缓缓点头,看一眼自己的儿子道:“前次科场弊案的还没过去,怎么又出了这档子事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严世藩摇摇头,眯眼道:“不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原先咱们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那怎会接连出岔子呢?”严嵩皱眉道:“东楼啊,你可不要一味护短,小心那些人把你害了呀!”

“爹……你想多了!”严世藩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什么护短不护短!这次的事情也好,上次的事情也罢,分明就是有人在里面捣鬼……”说到这,他突然愣住了,手扶着下巴出神良久,突然狠狠一拍桌子,差点把严阁老给吓掉魂。

严世藩却根本顾不上老爹,他从椅子上弹起,手负在身后,在屋里来回踱步道:“我们中了别人的连环计!这次的鄢懋卿贪冒案,和上次的顺天乡试舞弊案,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两个案件一前一后。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严阁老年纪大了,思路跟不上趟,只好苦笑道:“你说简单点,我怎么听着像绕口令呢?”

“很简单!他们先用顺天乡试弊案压制住我们,让我们在皇帝那里失了分,然后才亮出屠刀,指向鄢懋卿!这时候因为皇帝对我们还没消气,咱们也没法营救他,不然越描越黑,还会牵连更多的人。”严世藩说着咬牙切齿道:“这是逼着我们丢车保帅啊!”

严嵩露出沉思的表情,好一会儿才道:“让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严世藩点点头,叹口气道:“那人很老到,分寸拿捏得炉火纯青!”说着坐回椅子上,道:“您想啊,上次乡试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