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大人。”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站住来道:“我们素闻您是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定然会站在我们百姓一边的,对吗?”
“你是何人?”海瑞沉声问道。
“学生昆山生员徐清之。”书生一抱拳,接着道:“海大人当知,如果将堰口悉数堵住,水流加剧,会将下游的良田尽数冲毁,还会让两岸的鱼塘断水,土地干枯,百姓赖以生存之根本便会消失不见,倘若那般,让生民何所依?大人又于心何忍呢?”
“你这是夸大其词!”海瑞淡淡道:“本官只是要回河道,以修筑堤坝,何时侵占百姓之根本了?”
“大人,这里原先是河道不假,可已经被百姓耕种多年了。”徐清之道:“您要回去,就是剥夺百姓的田地,掐断他们的命根子呀!”
海瑞耐着性子道:“今年天旱还好,若是明年一涝,将你们的土地全部淹掉,一年的收成不就全泡了汤?”
那徐清之摇头苦笑道:“那也没有办法啊,全凭老天爷做主,能收一季是一季吧。这里土地肥美,一季顶别处两三倍的收成,就算一时被淹了,来年重来也划算。”说着很动感情道:“大人,这就是靠天吃饭啊!这些农民兄弟一锄一锄的挖堤,一筐一筐挑泥,才淤出这点土地。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苦干,为的就是这点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粮食,真是可悲、可怜!您连他们这点救命的口粮也要剥夺吗?”
“是啊,大人,饶命啊,留情呀……”人群被他说得极为动容,许多人呜呜哭起来。
听着满耳的哭声,海瑞的内心十分煎熬,但他很清醒,知道若怀此等妇人之仁,不疏浚吴淞江,结束反复洪涝的局面,就会有百倍的百姓遭殃,所以就得这么干!
目光扫过众人,他突然看到远处桑田中,似乎有人影闪过,但另一彪人马赶到,将他的注意力又吸引过去。
只见一群官差,簇拥着一个与他穿同样的官服,只是要干净崭新的多,的中年官员,从远处气喘吁吁的过来,老百姓一看见他,便畏惧的低下头,不由分说便自觉让出道来。
因为他是昆山县令祝乾寿,在场所有百姓的父母官。
祝县令看到百姓将官府的人团团包围,登时面色无比难看,低着头到了海瑞面前,拱手道:“让刚峰兄受惊了,这帮刁民就交给我对付吧!”
海瑞想一想,人家毕竟是父母官,这个要求理所当然,便点点头,退到了一边。
祝乾寿冷冽的目光扫过众人,很自然的落在那跪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徐清之身上,眉头一皱,不悦道:“你一个书生,来这里掺合什么?”
“回大人,义愤。”徐清之硬着头皮道:“看着百姓没了活路,学生心里不平。”
“好,好仗义的书生。”祝乾寿冷笑一声,目光却转向那些跪在地上的老百姓道:“疏浚吴淞江,上利国家,下利黎民!这么天大的好事儿,你们为什么还要聚众对抗?不要跟我说,是为了你们的那点地。”说着重重哼一声道:“这里有徐家的地、王家的地、还有大户们的地,就是没有你们这些佃户的地!”
此言一出,刚才还如丧考妣的人群一下子死一般的沉寂了。
祝乾寿便对海瑞道:“大人,请动手堵漏吧!”接着高声对众人道:“谁敢阻挠的有一个抓一个,有两个抓一双!”
父母官的淫威起了,老百姓的气势一下子被压下去。
海瑞深吸口气,沉重地点点头,刚要说话,却听人群中有人高喊道:“人在田在,田亡人死!”便从好几个方向向前冲起来,刚刚安静下来的人群,一下子又骚乱起来。
那徐清之也趁机高喊道:“对不能让他们堵住口子,大家一起上啊,法不责众!”
第四二三章 柳暗花明
百姓开始骚动,黑压压地向江边上的海瑞和祝乾寿几名官员,以及几十个衙役涌过来。
边上官员首先怕了,他们对二位大人道:“大人,民众骚乱了,咱们先避一避锋芒吧。”
那祝乾寿却是个狠角色,他咬牙切齿道:“不要怕,对付这种刁民,就得比他们还要硬!”说着便要站出来喊话、抓人,要打要杀,但其实他心里,却一点谱都没有,同样是惴惴不安。
却被海瑞一把抓住膀子,扯到身后去了。
祝乾寿不由一怔,就见海瑞一个人向那些涌来的百姓迎了过去。
海瑞的下一个动作,却是谁也无法料想的。
只见他一撩官袍的下衣襟,竟然推金山、倒玉柱,给愤怒的百姓跪了下来。
百姓们一下站住了,从来只有他们给官员下跪,却从没见过有官老爷给草民下过跪的。
“海大人,你这是干什么!”身后的祝乾寿震惊道:“快快起来,成何体统!”
海瑞把手一抬,阻止祝乾寿再说下去,他则摘下官帽,捧在胸前,因为跪在江边高地上,他仍需要低头看众人,叹息一声道:“诸位,请不要再往前了。今天的事情,错都在我,而不在大家,我确实疏忽了你们的诉求,我给你们赔不是了,如果你们还不解气,就把我扔到身后的吴淞江里去!”
骚动的人群完全安静下来,众人都呆呆望着这位太与众不同的官老爷,完全没了方才的狂躁气氛。
“但是。”海瑞依然面色古井不波道:“疏浚吴淞江,是为了让昆山百姓永无水患,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好事,无论如何必须去做。”
人群嗡得一声,刚要再次骚动,却听海瑞道:“同样大家的想法我也会认真考虑,看看有没有个法子,即能让大家接受,又可以把吴淞江修好!”
“哪有这样好事?”那徐清之又蹦出来道:“圣人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难道大人比圣人还厉害?”
“我海瑞不敢自比圣人。”海瑞面色古井不波道:“但我相信事在人为,请大家先回去,我向大家保证,在找到一个两全之策前,所有工程都将暂停!”
听他这样说了,老百姓还能有什么脾气?当着这么多人说的话,也不怕他变卦,相互交头接耳一番,便都散了。
※※※※
望着缓缓散去的人群,众官员纷纷松了口气,这才惊觉,都是出了一身冷汗。
两个长洲县的属官上前,想要扶起海瑞,还没动手,便见他自己起身,拍拍膝盖上的泥土,戴上官帽转过身来,对面色复杂的祝乾寿道:“这件事情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如果我不这么做,冲突不可避免。”
听他这样说,祝乾寿也忘了计较‘体统’、‘体面’的问题,沉声问道:“你是说,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海瑞沉声道:“好几次,势头眼看就要下去了,总有人适时出来起哄,我怀疑有人在背后捣鬼。”
“那就该把他们抓起来!”祝乾寿咬牙道:“敢挑动老百姓造反?就是杀了也不解恨!”
“怎么抓?”海瑞垂下眼皮道:“他们都跟百姓搀和在一起,且不是一两个,贸然抓人的话,只能让本来就躁动的百姓神经过敏,造成更大的骚乱。”
“可你这样搞法,就算牺牲了自尊,暂且过了这一关。”祝乾寿摇头叹息道:“也是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那至少还有十五天,可以让我们想想办法。”海瑞淡淡道。
这时候西北方向扬起尘埃,有大队人马靠近,沈默终于到了……可惜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那场大戏。
“大人。”两人赶紧迎上去,行礼道:“卑职见过大人。”
沈默翻身下马,将马鞭扔到铁柱的怀里,劈头问道:“骚乱呢?”
“已经平复下去了。”祝乾寿道。
“只是暂时的。”海瑞却补充道:“且以暂停工程为代价。”他是实诚人,向来不打诳语。
“绝对不行!”沈默还没说什么,归有光却一下子急了:“今年是难得的大旱,水位比往常低很多,正适合修堤。何况钱也有了,人也到位了,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怎么能说不停就停了呢?”他是昆山人,饱受洪水之苦,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治水。
祝乾寿便将早些时候发生的事情,讲给府尊大人和归有光听。待讲完之后,又把海瑞的猜测讲出来,归有光便气愤道:“肯定是那些大户在后面捣鬼,把那个徐清之抓起来,一问便知!”
“震川公稍安勿躁。”沈默终于开腔道:“海大人处理的方法很对,如果今天乱起来,我们就被动了……同样道理,人也不能急着抓,以免事态激化。”
“可是从哪找两全其美的方法?”归有光唉声叹气道:“要想保住下游的田,就不能动河道,可河道不动的话,疏浚又从何谈起?”
“不要着急。”沈默呵呵笑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说着肃容问道:“斗南兄,上次给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么?”斗南是祝乾寿的号。
“是的,大人。”祝乾寿点头道:“两件事情都有眉目了。”
※※※※
上次沈默从周庄回来,便让铁柱把祝乾寿叫到苏州,劈头盖脸训一顿道:“你这个县太爷,是百姓的父母官,还是土豪劣绅的保护伞?”
祝乾寿莫名其妙道:“大人什么意思?”
沈默便将魏有田一家的遭遇,冷冷的讲给他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祝乾寿竟然也毫不知情。
“下面都出了人命,你还敢说不知道?”沈默气极反笑道:“还有那大帮官差,不是你的手下吗?”
“大人明鉴。”祝乾寿想了半天才道:“自古皇权不下乡,县令一般是不能到村里去的,何况下官上任仅比大人早一个月,也是地道的新官,自觉不宜有太大动作,便一直没有管下面的乡村……下面乡村的治安,也都是交付给昆山巡检,是以如果没人报案,下官并不知晓。”说着猜测道:“是不是有人与昆山巡检勾结起来,掩盖了真相,驱逐了苦主,以蒙蔽我这个县令。”
听他说的倒也在理,沈默面色稍稍缓和道:“想来你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魏有田家的案子,你必须尽快查实,如果确有其事,必须严惩凶手,尤其是幕后的主使,不管是谁,都不要手软。”
祝乾寿郑重点头道:“是,下官尽快查办,上报大人。”
“还有。”沈默轻声问道:“徐家在昆山的侵占厉害吗?”
祝乾寿面色一阵犹疑,最后还是重重点头道:“其实一直有渗透,但据说是这半年才变本加厉起来,已经吃掉本县几万亩良田了。”
“再给你个任务。”沈默道:“将徐家在昆山的产业摸一摸底,不管是直接拥有,还是间接控制的,都给我查清楚。”
“是。”祝乾寿沉声应下。
※※※※
一次荡气回肠的‘粮食战争’,让江浙官场都知道了沈默的能量,祝乾寿一个小小的知县,绝对不敢和自己的顶头上司作对,从苏州回来后,便开始着手调查。
如今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两个任务都有了端倪,他看看海瑞和归有光,两人便知机的走开。待他俩走远了,祝乾寿才道:“先说那个案子,确有其事!”
“嗬……”沈默发出一声意义莫名的叹息,点头道:“你继续说。”
“怕动静太大,打草惊蛇,下官乔装到了那魏有田村里,说是他的亲戚,打听了几个人,都说的分毫不差,确实有人打死了魏有田的二儿子,抓走了另外两个。”祝乾寿也叹口气,羞愧道:“他们都说,那天确实我昆山巡检司的人来了……那些人时常下乡骚扰百姓,他们不会认错的。”说着似乎有些庆幸道:“但打死人和抓走人的,并不是巡检司的人,而是与他们同来的另一伙人……我怀疑是徐五的兄弟。”
沈默没有发表任何评论,道:“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祝乾寿摇头道:“因为怕打草惊蛇,所以暂时没有处置巡检司的人,正打算请示大人,下一步要不要抓捕徐五呢?”
“先说第二件事吧。”沈默轻声道:“徐家在昆山到底有多大产业?”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祝乾寿咋舌道:“如果按照大人的标准,直接拥有加间接控制的,一共计有五万七千亩良田,其中大部分都是最肥厚的江田,占全县江田的一半。另有当铺两家,其中一家就是徐五开的;还有专放印子钱的票局,以及绸缎庄、生药铺,甚至还有妓院、赌馆,林林总总加起来,得占本县的一半了。”
沈默忍不住揶揄道:“你可得小心点,不然哪天一觉醒来,县衙都成了人家的。”
祝乾寿臊得满脸通红道:“大人,投献分两种,自献和妄献,后者还好说,前者根本就不为外人所知,一切都是私下进行的,若不是下官百般打探,这点情况也无从知晓。”
“你别在意,我是开玩笑的。”沈默呵呵一笑道:“对了,你刚才问我什么问题?”
“徐五的问题。”祝乾寿道:“抓还是不抓?”
“好,我现在给你答案。”沈默点点头,吐出一个字道:“抓。”
“大人,恕下官冒昧,徐五可是徐家的人了,他们家人喜欢抱成团……”祝乾寿道:“其实都是些后来依附于徐家的小人,比如那个徐五,又有朱堂改名徐堂,沈信改名徐信,王忠改名徐忠,沈究学改名徐究学,都充作徐府家人,号称昆山五虎,仗着徐家的权势为非作歹、欺行霸市,却处处以阁老家人自居……而且出了事,徐家三公子也确实会管,所以他们便益发张狂起来,令人徒呼奈何。”
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今天那个带头闹事的秀才,就是徐究学的儿子徐清之,所以我怀疑,这次的事情,也跟五虎有关。”说着语重心长道:“所以请大人三思而后行,以免打草惊蛇。”
“很好,你确实用心了。”沈默点头赞许一句,便话锋一转道:“但是该抓还是要抓。”便淡淡一笑道:“你又不是因为‘江田’的事情抓他,而是因为魏老汉的案子,只要抓住这一点,他们就煽动不起老百姓……”说着语气森然道:“如此一来,只要那四只虎还敢为徐五闹腾,就统统抓起来!不把他们榨干了,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大人。”祝乾寿端详沈默好一会,才笑道:“属下原先还担心,您是正人君子,怎么跟那些阴狠奸诈小人斗呢。”
“就算是正人君子,也得比那些小人更阴狠奸诈。”沈默淡淡笑道:“不然怎么伸张正义。”这话说得极装,他自己都臊得脸发烫。
好在祝乾寿没看出来,还在那里回味沈默最后一句话呢,品咋半天,才双手一击道:“大人说的是至理啊,要想打败狐狸,就得比狐狸更狡猾才对,是这个意思吗?”
“就是这个意思。”沈默笑道。
“我明白了!”祝乾寿道:“就算那四只小老虎,没想帮着徐五,下官也会想法陷害,将他们全弄到笼子里。”
“这可不是我教你的。”沈默道。
“属下自我发挥的。”祝乾寿反应极快,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
祝乾寿回去准备抓人了,海瑞和归有光两位治水委员重新过来,沈默朝他俩深施一礼道:“刚峰兄受委屈了,两位辛苦了。”
两人赶紧还礼,归有光道:“大人,我们方才合计一下,如果要解决目前的难题,就只能放弃旧河道不能用,再为吴淞江找一条新的入海通道,不过可能性……”
“黄浦江。”归有光还没说完,沈默便脱口而出。说完,两人都愣了,因为他们猛然想起,那条短而阔的大江,就是起源于昆山县境内的淀山湖。
“不过黄浦江似乎向南流吧。”归有光突然皱眉道。
“地图!”沈默沉声道。
随从赶紧将太湖下游的水文图拿来,扑在一块平整的大青石上,三人把脑袋凑到一块,只见黄浦江从淀山湖发源后,确实先向南,但是六十里后,又转向了东;再七十里后,竟然转向北,最后入海!
整条江不过二百多里长,却呈一个明显的‘凹’字形!而当江流转向北后,便与吴淞江的下游越来越近了!
当看到这里时,归有光猛然想起来道:“五十年前的当年的苏州知府李允嗣公,就是在吴淞江下游,开通北新泾至曹家渡段河道,连接拓宽曹家渡到宋家浜段,将其导入黄浦江的!而北新泾就在他们现在所站的地方,下游二十里处!”说着吃惊道:“大人怎么知道这段典故呢?”
“也许是天意吧!”沈默呵呵笑道。他当然不能说想起了周迅的《苏州河》,似乎在那个年代,吴淞江便成了黄浦江的支流了吧!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人兴奋的操着舟,便往吴淞江下游去了。有了归有光这个行家,在错综复杂的茫茫水道中,找到一条干流并不困难。快船很快顺流而下,到了北新泾一带。
果然依稀还能找到昔日李允嗣所留下的‘故道’,确实可以让泄太湖之水的吴淞江,由黄浦入海!并确定原江面阔三十丈,准备复其旧观!
如此,便不需要原先的旧河道,而是将吴淞江变为黄浦江的支流,原先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沈默不由感叹,有两辈子的人就是好。
第四二四章 谁在撒谎?
如此一来,旧河道还可以作为一条泄洪道,如果夏秋汛期,可以开闸放水,泄洪防汛、淤地成宝,两不耽误!
“大人,这真是如有神助啊!”归有光忍不住赞叹道:“想不到几十年前,便有跟咱们不谋而合的前辈了,可见天要大人成事!”
“就算是天要我们成事。”沈默笑道:“也是被你归有光的执着感动的。”说着看看已经恢复沉静的海瑞道:“也是被你海刚峰那一跪所感动的。”
听到这句话,铁一样的海瑞,竟然眼圈一红,虽然旋即恢复了正常,内心的波动却没有逃过沈默的眼睛。
“如果换了我,当时那种情况,也会跟你同样选择的。”沈默轻声道。
“大人……”海瑞深吸口气,说不出话来。
“在那种情况下,若不保持克制。”沈默看看他,面露感慨道:“一旦骚乱起了,一切都全完了。”
“都怪下官操之过急了。”海瑞郁闷道。
“其实你不必自责。”沈默轻声道:“这次百姓闹事,多半是有人在背后煽动,只要我们耐心做工作,向大伙讲明白现在的安排;同时将那些幕后挑唆之人揪出来,如此双管齐下,再加强警惕,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是!”海瑞正色道,几句话的功夫,他已经恢复了正常。
待他们说完了,归有光苦着脸道:“大人,我突然想起来了,如果这样改道,必然会经过松江府的青浦县,就不再是我们苏州府自己的事情了。”说着有些发愁道:“没有上面的统一指挥,怎么保证别府的配合呢?”
“这个不用操心。”沈默道:“上面我可以请胡总督授权,全权负责河道;至于临府,上次王崇古帮了我的忙,我得请他吃个饭,应该没有问题。”
※※※※
沈默的自信是有底气的,三天后王崇古欣然赴约,乘船来到宋家浜,与等在那里的沈默会面。
画舫上,美酒佳肴,推杯换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利益的交换,和意见的交流。
王崇古道:“引吴淞江入浦,我一点意见都没有。”
沈默心说:‘原本我们苏州府独自发财的事情,硬生生要分你松江一段,你当然没有意见了。’面上却很高兴的表示感谢。
又听王崇古道:“还记得上次跟你说的事儿吗?”
“晋商?”沈默问道。
“嗯。”王崇古颔首道:“经过上次的事情,他们对你很欣赏,也看好你的前途,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合作。”
“呵呵。”沈默笑道:“求之不得啊,不知他们意在何处呢?”
“他们想……收购汇联。”王崇古知道跟沈默耍花腔没有用,干脆实话实说道:“价钱好商量,你给开个价吧。”
“呵呵。”沈默还是不咸不淡的笑道:“我终于明白,天下十大商帮,为什么唯晋商独领风骚了。”
王崇古紧盯着他,不说话。
沈默也不说话,金融利器的威力别人不知道,他怎会不知道?又岂能轻易授人?
但这同样是个与晋商联合的好机会,如果能够促成,无疑会是未来的强大助力。
“到底答不答应,你给个话嘛。”王崇古道:“放心,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是不答应,我也不会记恨的。”当然不快、不满、不爽还是会有的。
“鉴川公,今日我们既然坦诚相对,就该实话实说。”沈默微微一笑,表个态道:“其实做票号这一行,势大财雄才好扩张,我也很愿意跟你们这样合作。”
“但是呢……”既然开诚布公,王崇古便不再守拙,锋芒微露道。
“但是我不会接受收购的。”沈默沉声道:“合作是我可以接受的方式。”
“合作?”王崇古轻声道:“他们的意思是,可以出到一千万两来收购汇联,这个钱你十辈子也挥霍不完,还需要费心劳神的合作?”
“这不是钱的问题,‘汇联’承载了我一系列的构想,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还不能将其授之于人,否则计划就全乱了。”
“什么计划?”王崇古问道。
“呵呵。”沈默笑道:“对于市舶司,对于将来的海外贸易,汇联都是必须的支点,我必须通过汇联,来掌握各地各国的客商,随时对贸易进行调控。”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不然王崇古肯定没法接受。
“没有商量?”王崇古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其实,合作也是很好的。”沈默轻声道:“大家可以一起发财,钱是赚不完的……”
王崇古面色一阵阴晴变换,最后缓缓点头道:“好吧,我给他们带个信儿,看看他们什么意思。”
“好的。”沈默颔首道:“还有件事……我觉得咱们应该沟通一下。”
“什么事儿?”王崇古问道。
“关于徐家的问题。”沈默便将昆山五虎的事情讲与王崇古,虽然四下无人,他还是压低声音道:“我想问问鉴传兄,他们在松江也一样嚣张吗?”
“那倒没有。”王崇古道:“他们家光有田产,也放租放贷,但修桥铺路,资助府学,遇到荒年还给佃户放粮,所以名声还不错。”
“看来他们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沈默似笑非笑道:“所以就在邻县撒野。”
“拙言老弟,你可得听我一声劝。”王崇古正色道:“别人可以对徐阁老有怨怼,但你绝不能有。”
“我知道。”沈默无奈点头道:“我知道啊,师恩如山,连他的家人我也碰不得。”
“不过……”见他有些郁闷,王崇古开解道:“那所谓的昆山五虎,只是一些假借徐家名声作恶的败类,只要处置得当,没有人能说你什么。”
“嗯,多谢鉴川兄指点。”沈默点头道:“只是听说徐家公子十分护短,到时候找我求情怎么办?”
“这倒是个问题。”王崇古想一想道:“如果你能想办法拖住他,同时快刀斩乱麻,让五虎认罪,徐公子也无力回天!”
“好主意!”沈默赞叹一声,抱拳道:“请鉴川兄帮帮忙,设法将徐家二兄弟拖住一段时日。”
“哈哈……”王崇古恍然笑道:“我说你沈拙言怎么一下虚心好学起来了,原来绕着绕着,把我给绕进来了。”
“呵呵。”沈默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谁让我鞭长莫及呢,只能腆着脸求鉴川兄了。”
“好吧,既然你沈默开口了。”王崇古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我就帮你这个忙!”
“多谢兄长!”沈默深施一礼道。
“哈哈,不客气,谁让咱们兄弟投缘呢!”王崇古笑道:“来,喝酒,喝酒!”
“好,喝酒!”沈默也举起酒杯道。
※※※※
就在两位府尊推杯换盏的时候,海瑞与王用汲,正在将新方案一家家的游说,尽管口干舌燥,两人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尽管各自的信念不同,但激情是一样一样的。
当海瑞完成一天的拜访量,坐在树荫下喝水吃饼的时候,一个老汉在一个女娃的搀扶下,怯生生的凑到边上,小声问道:“敢问,您是海老爷吗?”
海瑞赶紧喝口水,将口中的食物冲下去,长舒口气,点头道:“不错,我就是海瑞。”
那老汉便和女子便一齐给海瑞跪下,还未开口,便已经哀哀痛哭。
海瑞一见,便明白几分,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回遇到这种事,早就有了经验。海瑞将那老汉扶起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情找我啊?”
“草民要告状!”那老汉正是在周庄给沈默唱戏的魏有田,打听到海瑞受命疏浚吴淞江,便辞别那掌柜的,在女儿的陪同下,从周庄一直走到这里,一路打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海青天。他已经反复诉说过自己的遭遇,是以很快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而且他还告诉海瑞,听乡亲们说,那伙人已经下了封口令,说谁敢跟官府胡说八道,就让谁跟他家一样的下场。
以海瑞嫉恶如仇的性子,听闻之后自然气愤无比,当即决定立刻去魏老汉住的魏家庄看看。他除下官服,换上布衣,对跟班衙役道:“你们把魏家父女俩,带回苏州城去。”
“大人,您呢?”衙役们问道。
“我还有别的事情,留下一个跟着我就行了。”海瑞便对魏有田道:“老大哥,你先跟他们回去,他们会给你安排住处食宿,等我问明白案情再作计较。”
“全凭您老做主。”魏有田忙不迭道。
与众人分手之后,海瑞便与一健卒,分乘两匹骡子,往三十里外的魏家庄去了,到了地头的时候,天色已经快黑下来了。
“大人,我们怎么办?”手下问道。
“从现在起,不要叫我大人。”海瑞吩咐道:“我是苏州城一家票号的账房,你是我的保镖,我们是往太仓去的,记住了么?”
“记住了。”能跟他单独出来的,自然是聪明伶俐之人。
“好吧,我们先找找那魏有田家。”海瑞道。
“记得是在村口东头第二家,很好找的。”手下道。
“过去看看。”两人便牵着牲口,从东头进了村,走到第二家,从外面便可以看到,院子很大,门面也比左邻右舍要气派,只是大门虚掩,透过门缝往里看看,里面没有光,也没有动静,显然是没有人了。
“我进去看看。”手下自告奋勇道,却被海瑞一把拉住,道:“不必了。”手下赶紧缩了回来,却见海瑞伸手敲门,口中大声道:“请问有人在吗?有人在吗?”
手下心中奇怪道:‘分明是没有人的,大人为什么还要叫,难道是叫鬼吗?’便把自己吓得毛骨悚然起来。
这时隔壁一家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探出头来道:“你们找谁?”
“这位大叔。”海瑞转过头去道:“我们不找谁。”
“不找谁敲什么门?”
“我们是从苏州城而来,往太仓州去,因为道路泥泞慢了行程,赶不到客栈,只能来贵村叨扰,祈求借宿一宿。”海瑞满嘴酸乎乎的,像极了老百姓心目中那些冬烘账房之类的酸先生。
“哦,别敲了,他们家没人了。”老汉端详他半晌,感觉不是个坏人,便打开门道:“过来我家吧。”手下这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