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这些人侃侃而谈,沈默真要刮目相看了。他原本以为,他们对票券的认识,应该是很幼稚的,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精明的商人,已经掌握了这个杠杆工具,脱离了现货交易的范畴,具备了期货市场的雏形。
在沈默印象中,似乎在同一年代,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期货市场。原来在大明朝,也存在同样的可能,只是原先运气没有那么好……
“诸位当家的好见识。”沈默轻轻鼓掌,面上的表情却冷峻起来道:“但我要说,你们看问题太片面了!”虽然有领先世界的理念,但他们无疑会失败掉!因为期货市场建立的基础,是每一笔交易,都对应着真实货物的,虽然同样是远期才能兑现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多少单据,就有多少实物!所以虽然同样存在风险,却不会被动摇根基。
可苏州城现在正上演的,却是建立在商家根本无力兑现的票券基础上。如果风平浪静时,大家买空卖空不亦乐乎,倒也罢了,但一旦出现价格剧烈波动,引起挤兑风潮的话,原本还买来卖去、宝贝似的东西,就将变成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纸,红火热闹的市场将轰然倒塌。
“所以说,你们目前的表现再好,都是空中楼阁、泥脚巨人,随时可能轰然崩塌,万劫不复!”将自己的分析鞭辟入里说出来,沈默下定结语道。
他强大的自信,缜密的分析,合理的预言,都让在座众人无法不相信!
汗水出现在众人的额头上,他们开始紧张的不停喝水,竟是越想越害怕!那些原本香饽饽似的票券,现在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一个个都想赶紧处理掉。
沈默敏锐捕捉到他们心思的变化,冷冷不留情道:“休想把这笔烂帐转嫁到老百姓头上。”霎那间,强大的气场笼盖全厅,只听他一字一句道:“如果让我察觉到谁偷偷低价出券,只要有一笔!本官就将这个现在还算秘密的真相,公诸于众!”说着‘啪’地一声,重重一拍那黑板:“到时候大把的票据烂在手里,可别怪本官无情!”
众人被吓了个激灵,心中刚冒出的坏水也被吓了回去,他们手中所持的巨额票券,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处理掉,而且要卖给老百姓,就不可能不走漏风声,如果真到鱼死网破那一天,他们非得把裤子都赔掉了,还得让人家戳脊梁骨骂一辈子!
※※※※
方才就庙里长草的东家们,这下彻底慌了神,再没有起先表现出的组织纪律,七嘴八舌的保证道:“大人,我们肯定不会那么干,也请您老高抬贵手,千万帮我们保守这个秘密。”
沈默轻叹一声,走回座位上,轻抚着潘贵和王德彰的肩膀道:“其实你们好,本官才会好,你们若是不好,本官就更糟糕。”见众人都点头,他便沉声道:“所以各位,让我们和衷共济,一起将这个难关度过去,好不好?”
“好!”众人一齐高声回应道。
沈默终于长舒口气,端起茶盏喝一口,清清嗓子道:“其实现在咱们进行的‘买空卖空’……”顿一顿道:“还是叫期货交易吧,是很好,很有前途的。要解决的,是滥用信用造成的无法兑换现象,而这种交易本身,却是应该被保护才对。”
“那该如何解决?”潘贵傻傻问道。
“又该如何保护呢?”王德彰呆呆问道。
“其实有些危机。”沈默淡淡一笑,希望将自信尽量传递给被他吓麻了爪的众人,道:“只要处理得当,不仅不会为害,还会促进规范,有利于长远发展。”
众人一听说有辄,都很激动道:“大人请讲?!”
“首先,由官府牵头,众位推举出最诚实可信的一些士绅,我们共同成立一个票券管理委员会,将市场上流通的所有票券,按照其数量与商家的偿付能力以及发展前景,分门别类,定出每个商家应该承担的总债务。”
“然后成立一家专门的银号,命每个商家都存入其总债务的一半金额作为保证金……他们寅吃卯粮得来的钱,其实是各位的,是老百姓的,让他们只拿出一半来解决债务危机,已经是极大的优待了。”沈默沉声道:“然后由新成立的委员会,负责对所有缴存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些钱将用来集中调配,平抑物价。当已缴存商户出现兑现困难时,用其保证金偿还,如果其保证金还不够,可以用其有价资产作抵押,动用共同款项代为垫付,但必须事后及时补缴,否则资产将被没收。”
“并且加入的商户,若新发行票券,必须经委员会审批,并交足保证金。”沈默接着道:“委员会只对商户如实注册、缴存的债务负责,除此之外、不予负责。”
“如此共同承担,便将风险分散,除非全面爆发危机,一半以上发行票券的商号同时面临倒闭危险,否则这些票券就是安全可信的,也是有价值的。”沈默沉声道:“事实上,有官府和诸位的通力调控,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如此,诸位资产的安全性便大大提高,且不用诸位花额外的钱,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交头接耳,感觉这法子颇为可行,前景十分光明,但是如此重大的事情,是不可能一下子答应下来的,都纷纷道:“我们都觉着很好,但还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尽快给您答复。”
沈默知道不可能一次达成,点点头道:“不要忘了,时间不等人。”便让王用汲将他拟定的‘委员会说明书’,每人发了三份,让他们回去尽快商量。
知道大人这是送客了,众人纷纷起身告辞,但言谈举止间,还是掩不住的失落……原先笃定发财的东西,竟然如泡影一般虚幻易碎,虽然有了大人的补救法子,但还不知道中不中用,让人怎能不揪心?
※※※※
王用汲和归有光代替他出去送客,沈默则目送着所有人离去,待看不到人影后,他便如掏空了一般,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其实压力最大的一个,就是他!而不是那些还懵懵懂懂的财主们……
正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没有人能帮他分担,所有的压力都只能一人扛着,实在是太累心了……
摘下头上的乌纱,才发现头发已经被汗水浸湿,沈默将帽子搁在面前的地上,便呆呆的在那出神,直到送客的王用汲和归有光回来,还看到大人一脸木然的坐在那里。
两人赶紧上前弯腰慰问道:“大人,您怎么了?”
沈默没有看他们,而是愣愣望着远方,声音低沉的问道:“你们说,这一关我要是过不去,是不是我的梦想就全完了?”
两人面面相觑,心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当然不会如实回答,而是轻声安慰道:“大人今天的表现十分精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没有谁不能接受,所以肯定可以成功。”
“不见得啊。”沈默自己却没自信的摇摇头道:“我现在说的再逼真,也还没有成为现实,而人这种东西,往往都是要亲自吃过苦头,才会悔不当初的。”说着拍一拍左右道:“都坐吧,站在那儿和门神似的。”
两人呵呵一笑,便坐在沈默左右两边,也将乌纱摘下来,搁在面前,与沈默的帽子整齐排成一行。
三人坐在门槛上,正好将一个门框坐满,下人们都很伶俐,看到如此另类的一幕,全都无声息的散去,整个二堂里静悄悄的,便只剩下三位大人。
寻思片刻,归有光道:“大人,第二遍听您讲了‘委员会’的构思,越发觉着您的思虑之深远,何止超越年龄,简直超越时代,除了天才没法形容了。”
王用汲深表赞同道:“确实。”
沈默被他俩逗笑了,骂一声道:“少拍马屁,我吃多少干粮,自己最清楚了。”
归有光呵呵一笑,马屁拍完了,自然要说点正经的:“但是光把这些人说服了,恐怕还不保险。”说着压低声音道:“真想解决问题的话,还得把他们后面的那些贵官家说服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两者脱不了干系,但那些人自欺欺人的遮遮掩掩,打死也不会承认的。”王用汲郁闷道:“归根结底,书香门第用得了银钱,问不得铜臭,所以跟他们说也白说。”
“这不是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么?”沈默苦笑一声道:“但该说还是得说,明天我去彭家王家,后天去陆家潘家,尽人事听天命吧。”大明朝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和保护……当然是官绅家的……甚至是沈默那个时代也不能企及的,无缘无故的抄家,会遭到上下一齐反对,最终反受其害的!所以即使金刚护体,不惧水火的沈六首,也只能耐下性子,一家家说服,而没法简单粗暴的直接下令。
一想到要面对那些盘根错觉的老家贼,沈默就感到一阵阵凄凉,长叹一声道:“咦,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官。”归有光呵呵笑道。
“还有下官。”王用汲也笑道。
沈默看看左边的老归,见他一脸的坦诚,再看看右边的小王,见他满眼的坚定,自己却摇头笑笑道:“太危险了,还是跟我划清界限吧。”
“大人,您千好百好,就这一点不好。”归有光摇头晃脑道。
“哪一点?”沈默问道。
“明明心里已经千肯百肯了。”王用汲也接话道:“嘴上却还要推辞。”
“大胆,敢诽谤本大人!”沈默笑骂一声,正色道:“我是真不想让太多的人牵连进来,如果真要完蛋,就让我一个人完吧。”说着拍拍两人的肩膀道:“你们两个难得的好官,跟着折了是苏州老百姓的损失。”
王用汲也正色道:“大人,此话差矣,一个沈拙言能顶五十个归有光,一百个王用汲,如果要折的话,还是折了我们俩吧。”
归有光点头道:“是的,方才我们俩在外面合计过了,这件事由我们出面去做,事后责任由我们来担,万一有什么麻烦,不能让大人您折在这一场。”
“放屁!”沈默竟然骂起来道:“臭不可闻!”
第三九五章 起风波
说几句脏话,把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沈默发现天还是很蓝的。
归有光和王用汲两个,已经决心和他有难同当,虽然其实是无济于事的,但对他的心灵,是个莫大的安慰。
吾道不孤,尚可行。
翌日一早,沈默便投贴去拜访彭家,彭家这一代的族长彭玺,官至云南巡抚,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品级仍在。沈默给足了对方面子,一口一个老大人叫着,把彭玺哄得十分开心,满口答应支持他的计划。
下午又去了王家,就是那个建造拙政园的王献臣家,当然那位王大人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入土为安,现在这一代的家长王子让,以左佥都御史致仕,所以沈默依旧还得屈尊登门拜访。对方倒也不敢给他受气丸吃。
一天的拜访下来,沈默倒没什么,身边的铁柱与三尺却忿忿不平起来,三尺道:“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好像大人就应该上门拜访似的。”
“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铁柱点头道:“这些家伙面上看着挺客气的,其实一点诚意都没有。”
沈默回头看看替他打抱不平的属下,轻声道:“记住,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两人低下头,细品着大人的话,心说这就叫修养吧。
谁知第二天再拜访另两家时,遇到的情况,让修养再好的人,也要无明业火心头起——潘家说,他们老爷访友去了,问什么时候走的,说是今早才走。问什么时候回来,说‘短则三五日,长则七八天。’
吃了闭门羹的沈大人,只好再去沧浪亭的陆家,结果接待的人说,陆老爷跟着那个陆绩去平湖,给陆家老夫人祝寿去了。
问问时间,说是今天早晨才走。
沈默怒了,他就是再傻再天真,也知道这肯定是刻意为之的。
“看来昨天晚上发生过什么。”坐着轿子往回没走多远,他命人落轿,对外面的铁柱道:“去看看彭玺、王子让,是不是也外出了。”说着指一指就近的一家饭馆道:“我就在这等你。”
“是!”铁柱二话不说,跑去探查。
沈默便往那家饭馆走去,看看招牌,发现是一家专卖包子馄饨等各种面食的铺子,苏州人叫做‘件头店’,乃是穿短衫、下力气的人吃饭的地方,那些有钱人是不进来的。
所以沈拙言一出现在门口,里面原先还挺热闹的大厅,食客们一下子安静下来,都望向这个锦衣华服的不速之客。但也只是一瞬间,又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没人再看他了。
此时还算早,大厅里有空桌,沈默便和三尺几个坐下,小二过来问吃什么,他看看周围人,道:“和他们一样。”
小二以为这是哪家的公子,吃厌了山珍海味,出来换口味呢,便笑道:“您可算来着了,敝店的鸡油馄饨,可是远近闻名的一绝,牌子响着呢!”
“这位公子可真是来着了。”边上一个食客愤怒的插嘴道:“您要是明天来吃,就得涨钱了。”
小二的骂道:“项老三,快吃你的吧,公子爷还在乎那俩钱?”说着换上一副笑脸,对沈默道:“鸡油馄饨,千张饼,您老还要点别的么?”
沈默摇头微笑道:“听说你们要涨价,涨了多少呀?”
小二瞪了那食客一眼,对沈默赔笑道:“没多少,五文钱涨到六文罢了。”
“涨了两成还叫没多少?”沈默微微皱眉道:“为什么涨价?”
小二的有点不耐烦了,心说看你穿得人模狗样的,怎么一听涨价,脸都绿了,便敷衍笑道:“对不起客官,正是饭点忙不过来,等我忙完了再来和您分……”
还没说完,便听‘叭’得一声,一小锭银子被三尺拍在桌上,就听三尺面无表情道:“说。”
小二登时笑成了花,将那足足一两的小银锭拿在手里,紧紧攥着,点头如啄米道:“这其实是商业机密,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说着回头驱赶那些侧耳注目的食客道:“去去,没给银子不准听!”待众人回过头去,才趴在沈默耳边小声道:“我们老板今天早晨去粮店进货,听相好的掌柜说,米面的进价一下涨了五成!”说着掂一掂手中的银子,用更微弱的声音道:“而且听他们说,肯定还是要大涨的。公子要是家里没存粮,就趁着价钱还不离谱,赶紧去抢购些吧,说不定过两天有钱也买不到了。”
最后,还叹口气道:“您给的赏银,我也得赶紧去换成粮食。”说着摇摇头,走开了。
※※※※
馄饨上来了,油亮亮,很诱人,沈默却食不下咽,他有种不详的预感,自己的提案,八成已经被苏州大户们否定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事态将朝最恶劣的方向发展,极有可能会不可收拾!
他现在只要一闭上眼,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老百姓疯狂抢购,商家囤积居奇,最后冲突不可调和,演变成打砸抢的暴动场面。《五人墓碑记》上的一幕幕,仿佛要提前半个世纪上演了。
‘由是观之,一旦苏州城乱,吾或勤王事,死社稷,或革官职,戴罪上京,或脱身以逃,或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更或埋石碑于河底,登高一呼反他娘。’沈默开始很认真的思考起后路来。
正在胡思乱想间,铁柱从外面匆匆进来,看他一脸灰败愤懑,不用问,沈默便知道了结果,呆呆坐在那里如泥塑一般。
“大人,要不咱们走吧?”三尺小声道,跟了大人这么久,从来都是见他不温不火,却没见过如此失魂落魄。
三尺又叫了两边,沈默才回过神来,问道:“你说什么?”
“咱们走吧。”三尺道:“王子让和彭玺也都离开苏州城了,大人您得回去想想办法。”
“还有什么好想的?”沈默面色苍白的笑道:“我一没钱,二没势,跟那些贵官家对着干,就像蚍蜉撼大树一般,可笑不自量啊。”说完便拿起调羹,开始吃碗里的馄饨。
三尺和铁柱呆呆看着大人,只见他将送到口中的每一个馄饨,慢慢咀嚼、细细品尝,仿佛吃完这一碗,就再也吃不到一般。
碗里白气氤氲,也看不到他此时的表情,但两人都觉着,大人此刻一定很不好受。
将所有的馄饨都吃完,最后连汤也不剩下,沈默这才掏出手帕擦擦嘴,起身道:“走吧。”
护卫们赶紧跟上,一出了店门,铁柱和三尺两个,就关切问道:“大人,您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啊?”沈默没好气地瞪他俩一眼道:“少在这咸吃萝卜淡操心,抬着我再找几家米店看看,然后再回去。”说完一掀轿帘,坐了进去。
两人面面相觑,三尺小声问道:“真没事儿了吗?”
“大人说没事就没事。”铁柱沉声道:“起轿,去丰盛码头!”那里是粮店聚集的地方。
“大人恢复的可真快啊。”三尺小声嘟囔道:“莫非馄饨还有心灵疗伤的作用?”
“你错了。”铁柱低声道:“是大人只允许自己,软弱一碗饭的功夫。”他毕竟要比三尺更了解沈默一些,觉着大人是有大志向的,岂能在小小的苏州城跌倒?
没错,沈默将所有的痛苦、彷徨、软弱、无奈,都随着那一碗馄饨,统统吃得一干二净。他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满是荆棘的路,那就要坚持走下去!可以允许跌倒失败,但绝不能够在困难面前低头!
因为失败了可以再爬起来,但只要低下一次头,打一次退堂鼓,就会有第二次低头,第二次退缩,最终成为习惯,最终一事无成!
※※※※
轿子到了丰盛码头,沈默看到老百姓在一家家粮店外排起了长队,店门口挂着的‘涨价五成’的牌子是那样的刺眼,焦灼着老百姓的心,也让人们失去了往日的平和。
沈默没有下轿,而是听到老百姓愤怒地嚷嚷道:“地娘个比啊,太黑心了吧,一涨价就是一半,还要不要人活喽!”“你们个恶犬,生孩子没屁眼!”
但店掌柜们更加郁闷,他们也不想买这个贵啊,可不这么卖就得赔钱!
人群吵吵嚷嚷,民情激愤,却是骂的多,买的少,显然都对这个价格极为愤慨,大有声讨奸商之势。
最后粮店实在招架不住,紧急合计一下,由粮油商业协会的会长,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出面,向人们又作揖又鞠躬道:“爷爷们,祖宗们,你们去常熟、太仓打听打听,现在米价涨到什么程度了,若不是怕砸了招牌,我们早就关门歇业了,现在按二两六卖,已然要把运费赔进去了,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啊……”
“瞎说,赔本的买卖谁干呀!”人们不信道。
“为什么赔本也要干呢?”老头见大家信了,更卖力的讲演道:“赔本也要赚吆喝呗!我们都是乡里乡亲,应当共度难关,有粮食我们就一定要卖的,赔本也买,赔光拉倒,绝不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他这一番演讲虽然带着表演成分,但效果立竿见影。老百姓还是恩怨分明的,听到粮油商业协会的会长如此表态,人群的愤怒逐渐平息,毕竟人家粮店没有囤积居奇,涨价也是迫不得已的。
“那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有人出声问道。说出这种话,往往就意味着忍让了。
“哎。”那会长叹口气道:“咱们苏州城不种粮食,全靠常熟、太仓两地供应,人家说要涨价,咱们就得捱着,什么时候人家涨够了,咱们也就遭完罪了。”
“那就是说,还要涨了?”人群重又骚动道,但这次的怒火,不再是朝着这些粮店了,而是那些可恶的上游大粮商。
那会长刚要点头,却看见远处一个前呼后拥的年轻人,正朝自己摇头,便鬼使神差的跟着摇头道:“这可说不准,粮食这东西说金贵,比金子都贵,说贱了,跟黄土一样贱,等过几个月新粮下来,肯定又不值钱了。”说着对众人作揖道:“大家稍安勿躁,我们粮油商业协会,这就去府衙那里为大家请命,请府尊大人严令太仓常熟,遏制囤积居奇!”
“好!”老百姓一阵叫好道:“我们跟你们一起去,壮个声势,让府尊大人知道是大伙的意思。”
“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万万使不得。”会长连连摆手道:“这么多人一去,在旁人看来,就是示威了,会让府尊难堪的。”说着拱拱手道:“请大家都散了吧,我们好去找府尊大人请愿。”
老百姓交头接耳一阵,几个颇有威望的道:“权且信你这一会,我们先不买米,不让你们亏这个钱。”
“多谢多谢。”会长一脸感激道。
“但你们也别耍花样。”又威胁道:“不然砸了你们的店面,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是那是。”会长连连附和道。
※※※※
在‘粮油会长’连哄带骗、连消带打之下,人群终于是散去了。
那会长长吁口气,虚脱似的双腿一软,若不是身边人扶住,险些就瘫倒在地上,扶住他的是几家粮店的老板,都满脸感激道:“古爷您辛苦了,咱们里边歇着去。”
那古会长摇摇头,使劲站定道:“跟我去请那位爷。”众人不明就里,但他威望太高,尤其是经过方才的事情,简直成了大伙儿的主心骨,都乖乖跟着过去。
沈默没有走,依然站在轿子边,古会长走到他面前,向他抱拳道:“您请里面说话。”
沈默点点头,不发一言的跟着他进了最大的一间粮店‘百丰’,进去后堂之后,古会长对身边人道:“你们都出去吧,不要偷听,也不要让任何人靠近。”当着外人面,众人更要给会长面子,便稀里糊涂的全都退下了。
待屋里除了沈默的人,再没有别人之后,那古会长双膝跪倒,大礼叩拜道:“苏州粮油商业协会会长古润东,拜见府尊大人。”
沈默并没有问他,你怎么知道是我?就像他确定陆鼎就是那黑衣人一般,乃是直觉判断,不需要任何理由,完全来自人生阅历的馈赠。
见沈默没有否认,古会长放下心来,小声道:“大人应该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了吧?”
“是的。”沈默微微点头道:“所以我来了。”
“太好了。”古润东小声道:“大人能早发现这情况,那就还有希望。”
“你说该怎么办?”沈默淡淡问道。
“开仓放粮!”古润东斩钉截铁道:“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老百姓的信心,只要他们不恐慌,事情就一定会出现转机的!”
沈默点点头道:“跟你说实话吧,如果没有大地震,本官根本不惧!”他这是大实话,原先苏州的义仓里,至少储蓄着足够全城百姓吃一年的粮食,不仅可以赈济灾荒,还能有效震慑投机倒把。
但嘉靖三十四年腊月那场波及北方数省的大地震,对大明朝的创伤实在太重了。山川移位,道路改观,城垣庐舍多坏不说,各地还多连震,整个三十五年,都在余震中度过,大片州府几乎绝产,灾民饥民数以千万,涌到京师、山东、南直隶、浙江、湖广等地,各地州府无奈开仓放粮,虽说施的是亮如水的稀粥,可架不住蚁多咬死象,一年下来,已经把这些地方吃的干干净净,连义仓里的老鼠都搬了家。
后来又为了打发灾民回家,苏松巡抚曹邦辅,勒令各府将本应入库的秋收新粮发作路费,遣返了南直隶各府的百万灾民。所以现在的结果是——沈默统计苏州城里三个衙门的九个仓库,一共找到了八十七担粮食……
“才一万斤粮食?”古润东无限失望道:“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你不要担心,我已经下令下属各县将余量粮食调集过来,并急报总督衙门,请调军粮前来支援。”沈默沉声道:“这个难关,我们一定可以过去的!”
就像古润东安抚那些老百姓一样,沈默也得为这位粮油会长减压。
可悲的是,谁也没法为他减压,只能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第三九六章 霸王枪
百丰粮店内室,沈默与古润东对视。
古润东问道:“凡事总要做最坏的打算,请问大人,如果外调的粮食到不了,或者一时到不了,怎么办?”
“涨价!”沈默双目中一片坚定道:“要稳住,不要乱了阵脚。进价涨我们也涨嘛!谁要想投机倒把,发这个不义财,到时间叫他们吃不完兜着走!”
“您的意思是。”古润东若有所悟道:“这就好比‘牛已过河了,如拉牛尾巴是回不来的;只有牵牛鼻子,牛才会跟着走。’”
“古会长果然非同一般啊。”沈默赞许地点头道:“现在我们将计就计,为调集粮食争取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先蹦跶着,等粮食一到,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大人大将风度,指挥若定!”古润东一脸诚挚的称赞道:“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出这场危机。”
“不用急着给我戴高帽。”沈默缓缓摇头道:“还是说说券的问题,准备怎么办吧?”
“券。”古润东眉头纠结道:“只要粮价维持在高位,老百姓就既不会用钱买粮食,也不会再买新券。”
“错。”沈默坚决否定道:“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绝大多数人,只会盯着当下的价格是涨还是跌,却对已经积累的风险视而不见,所以只要粮价上涨,就一定有人会花血本买进粮食相关票券的。”
仔细想想从前,似乎物价疯涨时,总会伴随着抢购风潮,古润东觉着府尊大人这样说,也是不无道理的,便点头道:“如果那样,还卖给他们吗?”
“卖,怎么不卖!”沈默冷笑道:“卖得越多,我们的主动权就越大!”便对古润东分析道:“当铺和票号已经吃进了海量的票券,肯定会比照粮价坐地起价,然后坐收渔人之利,如果我们这时终止发售粮券,就只能赔本让当铺和票号赚!”说着顿一顿道:“与其如此,何不大家对着赚,让钱循环起来,我们也能撑的时间长一些!”
沈默的理念是超时代的,纵使古润东这种商场老手,也要寻思一段时间才能明白,轻声问道:“大人的意思是,他们赚我们的钱,我们赚他们的钱,是吗?”
“不错。”沈默点头道,他愈发发现这个古润东是个很能耐的家伙。
“但是,我们怎么挣到他们的钱呢?”古润东缓缓摇头道:“他们已经有了消化不完的低价票券,现在是出货的时候,怎会再吃进呢?”
沈默发现有必要办个金融知识补习班了,或者等过去这一关,编一本扫盲读物可能更好。
※※※※
“大人。”古润东轻声唤回走神的府尊大人,沈默抱歉笑笑道:“我想问题出神了,我们说到哪了?”
“怎么能挣到当铺票号的钱?”古润东如此费脑子的问题,走神是可以理解的,便尽量提醒大人道:“高价票券的购买者,应该还是老百姓居多吧。”
沈默淡淡一笑道:“我调查了前两年的物价变化,发现上涨飞快,波动剧烈,而从去年腊月至今,苏州城的物价,却基本没什么变化,甚至还有走低的迹象。”说着呵呵一笑道:“来之前吃了碗馄饨,说因为粮价上涨,明天要涨一文钱,还引起食客老大的不快,说好长时间没涨价了,现在怎能乱涨呢?”说完不禁摇头笑道:“换成在几个月前,物价大起大落的时候,肯定不会这样敏感。”
“这是为什么呢?”让沈默一说,古润东还真觉着不同寻常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