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胄-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被动到主动,然后掌控全局,刘凌并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而是靠着他对监察院和军队的绝对控制权。郎青的羽林卫毕竟人数还是太少了,陆十三在被太后召入皇宫的时候就已经命令卫戍大营做好准备,一旦有什么异变立刻进城。

一方全力谋划,一方全力防范。

成功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实力。

若是太后和小皇帝刘立掌握的实力再强一些,即便刘凌砸河道川不会中了埋伏,他在晋州的家人也会死伤殆尽。真要走到那一步的话,刘凌返回晋州之日,或许就是晋州血流成河之时。其实当太后最终站在刘立身边发号施令的那一刻开始,结局就早已经注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最终会破产。唯一不同的是,过程。

有监察院这样的强力机构压制着,有卫戍大营数万人马入城维持着,大臣们纵然有猜测,少数人也有过激的举动,但局面上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化。

刘凌在滑州稍作停留之后带着陈小树和数百缇骑昼夜兼程赶回晋州,无论如何明年定中原的计划不能改变。陈远山等人被刘凌特旨不必赶回晋州参加大丧,他为主将,茂元为副将,十五万大军就在滑州集结休整,明年春暖就立刻对开封发动攻势,然后剿灭青州岳乐等大周的残余势力,为南征打下一个稳固的后方。而花翎和赵二则率领二十万大军继续南下,务必要在正月末赶到舒州与杜义汇合。

在雨季之前,大军必须南下攻入唐国!

这是既定的方案,绝对不能改变。

数十万大军,全军着素,束白绫,展白旗,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一席鹅毛大雪,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悲戚。皇帝和太后竟然都被周国的奸细杀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大仇!士兵们摩拳擦掌,士气如虹。

有句话说哀兵必胜,李天芳在开封城里悲哀的预感到了自己的末日。鬼节那日,他的人在魏州几乎全军覆没。一路狼狈逃回开封后勉强又集结了几万人的军队,但他也十分清楚,开封如今已经差不多算是一座孤城了,自己没有后援,就算是耗汉军也能耗死自己。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还能怎么做?投降?刘凌只怕会直接将他的降书撕成碎片吧。李天芳对裴战恨的咬牙切齿,败就败了,你还跑去晋州搞什么是啊!现在好了,汉军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怒火,这怒火要是朝着开封倾泻下来的话,只怕这好好的一座大城立刻就会被烧成一片灰烬吧。

但李天芳终究还是不想死的,他无奈之下还是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刘凌,表明自己无意抵抗汉王天威,汉军南下之日他将率领开封官员富绅出城投降。但他也不知道这封信是否到了汉王手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音。

这封信真的没有到刘凌手里,因为送信的官员怕自己被气头上的汉军生撕活剥了,他回到家里之后安排好了家眷后路,然后出了开封之后没走多远就掉头跑路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开封之战,所以才有李天芳的彻底覆没。

但没人会预料到,开封轻而易举被攻破,而一个文官把守的郑州会坚守那么久,而且还让汉军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也才有最终攻破了郑州的汉军疯狂报复的事,那日守城的周军无一人幸免,尽皆被杀。郑州郡守吴紫来被汉军士兵拖在战马后面,直接拖成了一滩肉泥。当然,这是后话。战争的惨烈是无法估量的,杀戮和死亡是战场上的主旋律。

刘凌用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赶回了晋州,没有回汉王府,刘凌直接进了皇宫内院。卢森领衔的军机处大臣以及文武百官本想迎出城的,但没想到刘凌回来的这么快。赵大才到晋州两天刘凌就赶了回来,一身的尘土,脸色憔悴疲惫已经到了极致。

摆了摆手,刘凌制止文武百官行礼,就在宫廷院子里直接换了白衣,脸色沉重的走进了放置灵柩的大殿。

没有痛哭失声,刘凌沉重的脸色已经感染无数人。

因为路程要比刘凌近很多,虽然传讯耗费了一些时日,但周延公只比刘凌晚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晋州。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将议好的大丧章程交给刘凌过目,刘凌在灵前点了点头,示意按照既定的仪式发丧。

一日之后,刘凌亲帅三万大军护送灵柩回太原皇陵。

大军过处,山河皆白。

周延公站在晋州城门口看着大军远行,伤势还没有痊愈的他被潘金莲搀扶着,喃喃的低语。

“神龙脱浅滩,一飞上青天……”

潘金莲侧着头问道:“你说什么?”

周延公脸上还带着悲戚的表情,见无人注意自己,忽然一笑道:“没什么,等王爷从太原回来,我就求他给你我主婚。”

潘金莲难得的脸上一红,娇羞的说道:“大丧期间,你怎么竟胡言乱语。”

周延公笑笑,没有对拼死救了自己一命的未来妻子说心里话,因为这话,太过大逆不道。

他想说的是,大丧?为什么在我看来,却是大喜之事?

第四百九十二章 六天失一京

汉军自腊月从岚州突然大举反攻,将西夏大军逼得连连后退。李虎奴退守府州,王半斤率领汉军尽穿白衣白甲咄咄逼人。李虎奴一边要分兵牵制辽国西京大同的兵马,两边制肘,无奈再次撤退,一路退回了天鹅城。

汉军夺了府州之后就不再进攻,王半斤整顿军备修养兵士,严阵以待。

独孤锐志出代州进攻大辽西京大同府,与耶律德光手下第一战将火枭灵狐大战数场各有胜负。西夏国主嵬名曩霄亲帅二十万大军穿过茫茫草原,一路直奔辽上京临潢府。西夏军势如破竹,一路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抵抗就兵围上京。辽国大于越耶律莫哥集结大军,以大将萧密为先锋迎敌,与西夏军战与上京城外。

双方大战,西夏国主嵬名曩霄亲自上阵杀敌,身先士卒,西夏军士气大震击败萧密率领的辽军三万人,辽大将萧密被嵬名曩霄一箭射死。辽军退守上京城内,闭门紧守。次日,辽国大将耶律宏再次出战,被西夏大将李盘古斩于阵前。辽军再败一阵,嵬名曩霄挥军攻城,辽军死守,双方损失惨重。

第三日,辽金帐将军贴木求歌率领三千狼骑出城叫阵,连斩西夏将军四人。西夏大将李盘古出战,双方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天色渐暗,两人杀的兴起,点起火把夜战。两人兵器皆断,战马累死,于是徒步再战。嵬名曩霄空李盘古有失遂鸣金收兵,耶律莫哥好不容易发现一员虎将自然也不愿看到贴木求歌受伤,派遣大军出城接应,李盘古退走,贴木求歌被英雄一般迎回城内。

次日再战,李盘古与贴木求歌大战数百回合依然不分胜负。连败几阵之后契丹人原本已经失去了锐气,见贴木求歌英雄豪迈,契丹人骨子里的不羁和好战热血又被激发,虽然兵少,却死守临潢府不退。

双方在上京僵持,西夏军势大却一时难以攻破上京。辽军拼死坚守,寸步不退。嵬名曩霄分兵五万,屠灭契丹八部之一悉万丹部,杀部族老弱妇孺十余万,夺马匹十几万匹,牛羊无数,一路烧杀返回贺兰山。

耶律雄机在幽州得知西夏大军攻打临潢府后大怒,先是一道旨意废了耶律极的太子之位,不顾大臣反对阵前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太子,令其率领大军进攻幽州。耶律雄机留下金帐八将军中的三人辅佐耶律德光,自己率领十几万大军赶回临潢府。

耶律极本想死守幽州,但部下相继背叛,守城士兵打开城门迎接耶律德光的大军入城。耶律极仓皇间只带着不足万人的亲兵逃离幽州。不敢停留,一路往东北方向逃去。他欲抢夺东京辽阳府立足,却在半路被奚人部落的军队截杀。耶律极再次大败仓皇而逃,一路被截杀,逃至榆关被耶律德光大军追上,榆关守将不开城门,耶律极无路可走,自刎于城下。

耶律德光收其尸带回幽州,一边上表耶律雄机,一边以太子之礼将耶律极厚葬于东京辽阳府。

听闻长子身死,耶律雄机一夜之间仿似苍老了二十岁,鬓角皆白,尽显老态。

契丹宫帐军精锐人马赶回临潢府,西夏军战之于野。契丹人上京被围,群情激奋,士兵作战用命,且各地援军不断赶到。西夏军初期虽然占据优势连赢数阵,但之后逐渐变得被动起来。契丹各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嵬名曩霄下令退兵,西夏军结成阵势循序而退,军容严整。

契丹人追击,双方数次大战。嵬名曩霄最终守军回国,契丹大军在耶律雄机的率领下反攻西夏。却被守在天鹅城的陈偷闲大军阻拦,双方连日血战死伤无数。这次北伐,嵬名曩霄虽然没有打下辽国上京却屠戮了契丹八部之一,屠灭小部族无数。契丹损失人口不下三十万,牛羊马匹上百万头,元气大伤。

刘凌发起的第一次北伐契丹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重创不可一世的大辽。契丹损失部族百姓近百万,士兵损失超过二十万,短期内再也无力对外用兵。

大统五年正月,刘凌返回晋州,百官出城迎接三十里。

回到晋州之后刘凌以汉王身份摄政,总理朝局。礼部尚书宋贞上书,请汉王为江山社稷计,登基为帝。之后百官纷纷上书,恭请刘凌登基。刘凌只是不允,宣布年号仍为大统。

大统五年二月十三,刘凌以周延公为总理大臣,候申,谢焕然为辅政大臣留守晋州,征集粮草数百万石运往舒州,点起大军五万离开晋州兵锋直指江南。

大军还行军之中,滑州汉军大将陈远山率领大军十五万分两路进攻开封,郑州。

二月二十,开封城内白莲教上万教众举旗起义,攻下城门放汉军入城。开封守将李天芳死于乱军之中,汉军攻克开封。

二月二十七,汉军围攻郑州半月依然未能破城。郑州郡守吴紫来号召百姓守城,堵死四门,立誓血战到底。郑州路汉军大将茂元大怒,下令大军强攻。汉军连续三日疯狂进攻,数次攻上城头都被周军拼死压了回去。又三日,汉军损失过万,依然没有攻破郑州。吴紫来张贴告示,宣称汉军破城鸡犬不留,号召百姓全部拿起武器保卫家园。郑州十几万百姓恐汉军屠城,协助周军拼死抵抗。

三月初一,陈远山派心腹大将镇守开封,亲自率领大军五万驰援茂元。

到达郑州后,陈远山命茂元分兵六万一路向东清剿周军残余势力,他亲自率领大军继续攻打郑州城。连攻月余,郑州守军百姓死伤数万,但汉军依然未能攻破郑州。陈远山大怒,亲自督战。汉军日日猛攻,郑州城内外血流成河。

茂元率领六万大军一路往东,连克曹州,济州,郓州,齐州,青州,密州。青州大战,汉军斩杀周军两万余,追杀周军大将岳乐直至密州,双方决战,茂元身先士卒冲破周军大阵,将岳乐阵斩与马下。大周东部最后的是几个州府皆被汉军攻克,大汉火龙旗飘扬与沿海各城之上。

至此,大周九十八州之地除郑州外皆被汉军占据。

汉军强攻两月有余郑州依然屹立不倒,只是郑州守军已经疲惫不堪,汉军也已经渐渐的士气降低。郑州郡守吴紫来以一介文人指挥军民坚守郑州两个多月,杀伤汉军不下三万人。但城中料草告急,郑州军民发誓死战不退。大汉大统五年三月二十七,陈远山亲自率领两万士兵猛攻郑州西门,从早上一直打到日落,终于攻上郑州城头。汉军逐渐占据主动,抢夺了西门城墙。

陈远山见胜机已到,亲自登上城头厮杀。吴紫来认出陈远山为汉军之主将,召集弓箭手乱箭攒射。汉军名将陈远山,竟被射死在城头!

汉军主将意外身死,但吴紫来并没有看到汉军崩溃。汉军士兵狂性大发奋力夺下城头,掘开西门,放汉军骑兵入城。数万汉军杀入城内,周军逐步退守。每一条街都是生死战场,最终因寡不敌众吴紫来死于乱军之中。汉军副将徐胜震怒于周军的顽强,下令不受降。汉军全城缉拿周军士兵以及郑州官员。郑州百姓凶悍,杀死汉军维持治安的士兵,夺取武器继续抵抗。

徐胜震怒,下令杀死所有抵抗之人,无论百姓还是士兵。被陈远山之死激起无边杀意汉军士兵凡是见到手持武器的人尽皆杀死,一日之内郑州城内伏尸数万。这一战,汉军损失三万多士兵,大将军陈远山战没。

汉军入城之后大肆捕杀周军残兵,杀反抗的士兵及百姓九万余人,郑州几乎变作一座空城。

大汉大统五年三月二十九,郑州才被汉军彻底控制。至此,大周宣告灭亡。

消息传到舒州,正在整顿军备的刘凌默然。自虎亭侯刘茂战死赵州之后,刘凌麾下又一员虎将战没。刘凌下旨追封陈远山为世袭肃国公,位列凌烟阁。又追封刘茂为保国公。刘凌严厉斥责徐胜纵兵屠杀百姓降兵,令其在郑州城内修忠义陵埋葬死难周军及百姓。念及吴紫来之忠,刘凌下旨在郑州建祠堂允许百姓悼念吴紫来。又令徐胜为开封留守,稳定后方。令茂元为青州节度使,安稳东方十余州府。

自此,大周灭。

大汉大统五年四月初

刘凌派遣使者至金陵,劝降南唐皇帝李煜。李煜大怒,斩杀汉国使者。

李煜任命大将军李廖远为兵马大元帅,楚中天为行军长史,集结大军二十万抗击汉军。同时宣布,坚守金陵,绝不再做迁都之耻辱之事。

而与此同时,成功进入南唐皇宫内院的监察院金衣姬无名,在“斩杀”了汉王刘凌派来的刺客之后,得到了李煜的赏识并且重用。李煜恐汉王刘凌派人刺杀他,时刻将姬无名带在身边。至后来,与重臣商议军国大事也不避讳姬无名。汉军,唐军尚未开展,南唐已经先输了一阵。

四月初五,刘凌在舒州誓师,大军三十万,浩浩荡荡,旌旗招展,遮天蔽日,正是打响了攻打江南国家的战争。

令人无语的是,李煜才宣布绝不退后一步,就在满朝文武的劝说下离开了金陵,返回南都南昌。原因无他,就在刘凌的大军还没有离开舒州的时候,大汉的水师第一次将其霸道也威武展现了出来。陆军未动,水师先行。四月初一,就在李煜斩杀了汉国使者的当天。强大到令人心悸的大汉水师突然出现在大江之上,只一日就将南唐金陵水师杀了个全军覆没。巨大的三十丈长,可载士兵近千名的大海鳅战舰,五十丈长可载一千两百名士兵,安装有小型抛石机炮的艨艟巨舰,在心理上直接摧毁了南唐人的心理防线。数百艘大小战舰横陈大江,霸气无匹。

金陵位置突出,距离汉境只有一江之隔。又在汉军水师威胁之下,李煜如何能在金陵待得安稳?

四月初七,大汉水师攻克金陵。

自李煜宣布誓死不退到金陵失守,前后不过六天。

第四百九十三章 平南

大汉大统五年四月初十

刘凌的使者从南汉都城兴王返回舒州,使节给南汉皇帝刘鋹带去了汉王刘凌的亲笔信。汉王刘凌提出两汉共同出兵伐唐,灭唐之后平分南唐疆土。以吉州,武建,建州为分割线,以南之南唐疆域归南汉所有,以北归北汉所有。

南汉皇帝刘鋹大悦,不顾朝臣反对,于五月初调集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以大将军刘臣为主将,一路以虎贲将军刘兴为主将,出雄州,敬州向北伐唐。几乎差不多时候,刘凌出使楚国的使节也带回了好消息。

楚国皇帝马希萼派大将军马辉率军六万出武安府向东,大举进攻南唐。

大汉大统五年六月末,汉军战无不胜,连克池州,宣州,和州,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南唐大将军李廖远收拢残兵,在南昌北饶州建立防线,试图阻止汉军进攻南唐都城南昌。

六月中旬,南汉军攻入南唐合围汀州时遭遇唐军激烈抵抗。攻城战中,南汉军大将军刘臣被流矢射死,南汉军士气顿时受挫。唐军趁机反攻,南汉军大败。唐军追杀一百余里,南汉军损失惨重。同时,另一路南汉军在进攻南州时受挫,粮草不济,不得已缓缓退兵。南汉皇帝刘鋹震怒,以兵部尚书李焕为帅,尽起南汉大军十五万进攻汀州。唐军奋力抵抗,双方大战数场,损失惨重。

楚军攻克袁州,直取南昌。

李煜大惊失色,招募兵勇,以禁军为主力,募集八万大军抵抗楚兵。两军战于野,李煜御驾亲征,士兵作战用命,击败楚军后追杀二百多里,楚军六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后唐军扭转南线不利战局,李煜派大将李孤辰率领得胜之师驰援汀州,与南汉大军在汀州决战。

楚国皇帝马希萼震怒,将逃回武安的大将军马辉斩首。起全国军马二十万,马希萼亲征南唐。楚国在与南唐的冲突中历来出于下风,先后丢了数州之地近千里疆土。这次楚国,南汉,北汉三国倾力进攻南唐,马希萼自然不会放弃这个一雪前耻的机会。

二十万大军从武安出发,马希萼御驾亲征排场极大,禁军,仪仗,车马队伍竟然绵延十几里。倒是其他人马被挤到了道路之下行军,一路踩坏了不少庄稼。

七月末,楚军兵容宏大,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再次杀到吉州城下。李煜急调在汀州与南汉军交战的李孤辰率军北上,又调李廖远分兵五万驰援吉州。南唐三面受敌,狼狈不堪。

汉军攻克南唐北方九州之后,大军在饶州与唐军相持休养兵力。楚国皇帝马希萼倾全国之力伐唐,亲自指挥楚军狂攻吉州。唐军坚守半月后终于不敌,楚军再次攻克吉州。马希萼大喜,率军乘胜发兵南唐都城南昌,与唐军援兵在平原相遇,双方大战,楚军再胜,追杀唐军近二百里,距离南唐都城不足百里。

南唐大将军李孤辰率军急忙回援南昌,与楚军在南昌交战。楚军兵多,李孤辰数次冲杀都未能冲过楚军的大营。马希萼遣使节招降李孤辰,李孤辰斩杀楚国使节,以血立志,发誓要灭楚国。马希萼大怒,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李孤辰。李孤辰只有三万兵马,被楚军合围。唐军奋勇突围,杀敌数万,却只有四千余人护着李孤辰突出重围。

马希萼连战连胜,豪气冲天,命令大军围攻南昌。

此时,南汉大军却依然被唐军据守汀州阻挡住向北的脚步。双方连日大战,唐军拼死不退。南汉军持续攻城不克,士气渐渐低迷。

南汉皇帝刘鋹派遣使节觐见楚国皇帝马希萼,希望马希萼分兵从北往南进攻汀州,两军南北夹击,一举将汀州唐军全歼。马希萼见南汉使臣后大怒道:“朕乃上国之君,南汉蛮夷之主也敢对朕发号施令?”遂命令军士将南汉使节乱棍打出军营,并不理会刘鋹的建议。使节回到汉军大营后如实汇报给刘鋹,刘鋹大怒,弃汀州而挥军向北,直扑楚军后路。

就在这个时候,大汉的使节到了南汉军中。使节向刘鋹表达了汉王刘凌的意思,汉王说两汉根出同源,理当同仇敌忾。楚国皇帝马希萼跳梁小丑污蔑大汉威仪,看不起刘鋹陛下就是看不起汉王。汉王决定派遣大将率领十万大军与南汉军联手,一举将不识好歹的马希萼剿灭。

刘鋹大喜,与刘凌的使者约定好出兵日期后整顿军备,只等约定日期一到就发兵攻楚。

大汉大统五年八月初八,约定的日期一到南汉大军尽出发力攻打楚军。马希萼震怒,率军迎击。双方在南昌以南八十里决战,倒是城中的唐军看的目瞪口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刘鋹率军苦战,本以为楚军被两面夹击不会长久。双方大战一日一夜楚军渐渐占据上风,刘鋹悲哀的发现北汉大军根本就没有出现。

八月初十,南汉军大败。

楚军乘胜追击,南汉军一溃千里。

正当楚国皇帝马希萼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之际,北汉一支大军在杜义的率领下从南平国借道进入楚国境内,汉军骤然发难,一举攻克楚国西京武平府。楚国大乱,皇帝不在朝中,留守大臣急忙抽调各地楚军拼凑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救援武平府,援军又中了杜义的埋伏,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不足三千人逃回武安。

消息传到楚军大营中,马希萼竟然被气得昏厥了过去。在楚军与南汉军决战之前,刘凌曾派遣使节面见马希萼。对马希萼说大汉愿意与楚军结盟共同讨伐南汉刘鋹,约定日期,汉军就从侧翼进攻南汉大军。结果决战之时汉军并未出现,但马希萼还是取得了胜利。本就对刘凌一腔怨气怒火的马希萼听说刘凌竟然趁楚国兵力空虚之际进攻楚国,气的口吐鲜血。马希萼醒来后长叹一声,命令大军即刻西归,救援武安府。

楚军行至吉州时,却被汉军花翎部偷袭。楚军本就人心惶惶,骤然遇伏军心大乱。花翎率军一路追杀,楚军大败。

马希萼率领残军退回武安,自此一病不起。

杜义率领汉军攻克武平府后一路南下,进逼楚国都城武安。

花翎率领汉军由东方进入楚国境内,与杜义军合兵围困武安。楚军精锐尽覆于唐国,如今国内空虚无兵可用。汉军围城半月之后,马希萼病死。楚国百官商议之后,竟然抓了马希萼的亲眷,开了武安城门向汉军投降。

杜义率军进入武安,楚国都城被破,皇帝病死,一个国家竟然就这么被灭了国。杜义派兵镇守武安,亲自率领大军一路向西压服楚国其他州府。楚军尽失,各州府无兵可战,虽仍然有不少地方都在抵抗汉军的入侵,但汉军势大,军威无可匹敌,杜义只用了三个月就占领楚国全境。

如此,谁都没有想到第一个被强大汉军灭掉的江南国度竟然不是南唐,而是楚国。

南汉军惨败之后,南汉皇帝刘鋹狼狈退回兴王府。刘鋹自此一战,深知汉王刘凌之阴狠。整顿全国军备,在边境陈兵,以防汉军乘胜攻入南汉。

大汉大统十一月,汉军围困南唐都城南昌。

吴越王钱俶派遣使臣至汉军大营,向汉王称臣。

刘凌安抚吴越国使者,赏赐无数珍宝,让他转告吴越王钱俶,汉为君主国,吴越为蜀国,两国世代交好,永不兴兵。吴越国使者大喜,昼夜兼程赶回吴越国给吴越王钱俶报喜。吴越王钱俶得到刘凌的答复之后,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吴越国国力尚且不如南唐,他担心汉军灭唐之后再攻打吴越。非是钱俶没有骨气,而是吴越国实力毕竟不如大汉太多。汉王刘凌如今北伐契丹,南灭大周,又兴兵攻唐,灭楚,镇服南平,当世还有谁能挡得住汉王的兵锋?

钱俶没有把握,他不想吴越在他手里灭亡。

所以,他选择了向汉王称臣。

大汉大统五年腊月,汉军攻破南昌!

同月,汉军在楚国西部边境集结,威慑后蜀!

同月,还沉浸在不必妄动刀兵喜悦中的吴越国百姓和朝臣,却忽闻噩耗,腊月初大汉水师顺流而下,悍然出兵攻伐吴越!

刘凌站在南昌的城头,俯瞰城外已经面目疮痍的大地。

风拂过他的身体,吹动他的长发。

刘凌站在城头,不理会跪在后面的南唐君臣。

“安之,你说,我不是太穷兵黩武了些?”

刘凌问躬身立在他身后的赵大。

“王爷要创盛世,要天下太平,非战不可成。”

刘凌笑了笑说道:“就让百姓们再苦几年吧,确实穷兵黩武了些。这几年一直在四处开战没有停歇过,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也苦。大汉国库空虚,军力维持全靠以战养战。但掠夺终究是有个限度的,占领一个地方怎么也要留下七成生机。百姓们苦,士兵们也苦,苦就苦几年吧,希望他们不要怪我。我战,是要用几年时间战一个天下承平出来,若是不战而就此收手,早晚他们会更苦。十方割据的局面不绞碎然后再一统,百姓们这战乱之苦会持续的更久。”

他回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南唐皇帝李煜,想了想说道:“你写诗作辞比当皇帝强得多了,封你一个安乐公吧,自己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来,多留几首妙句给后人也算功德无量。放心,孤让你活,没人敢杀你。”

他笑了笑,看着苍穹自言自语道:“十个月灭南唐,还是慢了些。吴越王一定在骂我卑鄙小人,卑鄙就卑鄙吧,臣服?终归是不如灭国让我安心。”

“派人去见吴越王钱俶,若是他肯放弃王位全族迁往宿州,我许他一个世袭永安公,也免得吴越百姓受战乱之苦。他若是选择抵抗……灭族。”

赵大畏惧的看了一眼刘凌,随即躬身道:“属下遵命。”

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陵访友

李煜看了一眼站在刘凌身后的姬无名,苦笑一声。

刘凌看到李煜苦涩的表情后愉悦的笑了笑道:“现在你应该明白,孤若是想杀你,老早你就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吟诗作赋去了。想好了吗?如今我大汉二百多州疆土,万里河山,总有一个适合你的地方。”

说这话的时候,刘凌就好像一个推销员,一个霸道至极的推销员。

总有一款适合你,但你只有选择接受的权利,不是吗?

李煜犹豫再三,试探着问道:“朕……臣想去金陵?”

刘凌微笑道:“金陵吗?你祖居之地,也好,就允了你。孤近日也要往金陵去,你就随孤一起走。只是在那个地方长居,你难道心中就没有伤情?金陵的宫殿曾经是你的居住之所,日后却只能看着,你心中就没有凄苦?”

李煜垂下头道:“金陵……再也没有秦淮河霓羽姑娘懂臣的诗词了。知音难求,臣请汉王成全。”

刘凌微微一怔,随即笑道:“终究是个多情坯子,也不知道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到底迷倒多少佳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喃喃的重复了一遍,猛然抬头惊叹的说道:“汉王这两句辞,妙到了绝处!”

“我的两句辞?”

刘凌愣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这两句辞是李煜降宋之后第三年才做出来的,算算日子,离李煜做出这首虞美人的时间还差四年之久。奈何,刘凌随口一说,李煜这首千古名句就这么早产了,最可悲的是刘凌一不小心将他的著作权给抢了来。只是想想,这李煜也的确够可悲的。降宋之后,灭国之耻让他十分痛苦,做出的辞句都是愁啊愁啊,正是这一首虞美人激怒了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一生气,于是派人用牵机之毒毒死了李煜。

历史上李煜是这么死的,很悲惨的结局。但这是刘凌熟知的那段历史,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被他改变,李煜的命运自然也随即改变了。亡国之君这个身份是变不了的,刘凌说封他一个安乐公许他一辈子衣食无忧,李煜惨死的结局就已经改变了。

而且历史上李煜是被毒死在东京汴梁,他降宋之后被封为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刘凌封他为公,许他在金陵定居,是怜其才,而且也是为了日后让李煜不至于仍然被人害死。李煜这样的人,刘凌是丝毫都不担心其有复国之心的。就算将汉军交给李煜,刘凌领唐兵反过来交战,李煜依然赢不了。

南昌被攻破,皇帝被俘虏,南唐在名义上已经灭国了。但如今汀州还有十余万唐军,南唐大将军李孤辰依然没有投降,刘凌让李煜写了劝降的书信已经派人送去汀州,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