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落街头。”这话说得李富贵一愣,能让翁同书了解圣经里的内容,这个冈萨雷斯的本事还真是不小。“赶走了也就罢了,还要修个地狱把人家子子孙孙都关在里面,再弄个炼狱在旁边烧,你说说这都是什么神?”
以如此角度解读圣经还真是闻所未闻,李富贵一时还真找不出什么话来替耶和华辩解,“这个…,这个子不语怪力乱神,圣经上说的本来就虚无缥缈,未必真有此事,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恐怕还是吓唬老百姓不要偷窃吧。”
“哼,即便如此那也说明他们的神丝毫不知仁为何物,这样的神如何能拜。”
“其实翁大人,下官也是没有办法,说句实话吧,我是根本不信那些神父说的那一套,可是我现在不是还得靠着他们吗。还请翁大人多多包涵。”
翁同书看了李富贵一眼,心里想道:算你小子说了句实话,我也不相信你会那么笨。“算了,既然这么说了,也只好由他们去闹了,可是我实在看不得他们这一套,若是李大人压服不住他们我打算到扬州去看看,皇上这次让我南下本来就是让我巡查一番,大人看能不能抽一支兵来保护我。”
“这当然没有问题,不知大人什么时候动身,下官好做准备。”李富贵一听到他想走,那自然是积极配合。
“这个,自然是越快越好,这里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要是回京的时候沾上洋气的话那岂不是要被同僚笑话。还请李大人抽调一个团陪我过去。”
好大的口气,一个团,从这里到扬州都是清军的地盘,他要那么多人保护他干什么?“翁大人,一个团是不是太多了一些,这里到扬州一路都很太平。”
“也不全是路上保护,我想这个团到扬州后先不要回来,你也知道绿营兵的战力很糟糕,若是有何不妥之处我还打算将其整顿一番,手里自然要有一些人。”
原来如此,这个家伙终于忍不住想过一把当大将军的瘾了,看来是在自己这里找不到机会所以想到江北大营那里去转转,到了那边手里有一个团的富贵军的话那感觉恐怕的确不错。“好吧,我给大人安排一下,抽调精锐以供大人驱策。”
李富贵实在不相信这个书呆子能在军界干出什么成就来,不过也不能由着他胡闹,一个团的人马可不算少,要是给他瞎折腾掉了那可是李富贵决不能接受的。与翁同书分开之后李富贵就去找陆树城商议这个派出团团长的人选,虽然他并不打算抽调第一军团的部队,不过这个团长他却想从第一军团里找一个根红苗正的。
看到陆树城正在埋头学习李富贵很高兴,在富贵军中士兵通过了第一阶段严格的军事训练之后就逐渐地会增加一些文化课的内容,向陆树城这样的高级军官那抓得就更严了,所以军中的学习气氛倒是不错。
“在看什么呢?”
“报告总司令,我正在看中级火炮教程。”
“阅读上有困难吗?”
“有时候还要查查字典,汉字实在太多了。”
“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汉字的确太多了一些。”说到这里李富贵心中不觉一动,汉字太多了吗?沉思了一会李富贵把自己的这个念头暂时摆到了一边,他这次来还有别的事。
“树城,你手下现在能不能抽出人来。”
“没什么问题吧,这段时间很平静。”
“那你抽两个老兄弟,要绝对忠心的,我打算让他们指挥一个团陪钦差大人到扬州去。”
“知道了,有什么特殊的指示吗?”
“唉,那个翁同书想过过作将军的瘾,所以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陪他玩玩,平时配合他一下,但是如果他弄得太过分也不行,以对军队没有伤害为前提,明白了吗?”
“我懂了。”
“那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回到自己的营房李富贵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把程老夫子叫了来,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气”和“汽”两个字问道:“这两个字能不能通用?”
“禀报大人,这个不行,这两个字的意思不一样。”
“有什么区别吗?”
“最主要的区别应该就是‘汽’是指由液体变成的气体。”
李富贵又在纸上写下了“水气”,“这样写就不对,是不是啊?”
“大人真是聪明,的确如此。”
“那如果我这么写了,你会不会看不懂呢?”
“那倒不会。”
“会不会有人看不懂呢?”
“应该不会,这个词义很明显,虽然写成了错别字,但是大家应当都能明白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我在写字的时候把这两个字通用,并不会造成阅读者产生歧义、误解,或看不懂的情况。”
“是这样的,古代原有通假字这一说。”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区分这两个字呢,你就那么想知道一种气体是不是从水里变出来的吗?”
“大人若是想将两字通用原无不可。”程老夫子有些奇怪,李大人费这么多口舌难道只是想证明自己写错别字写得有道理吗?
“我不仅仅是要让这两个字通用。既然这两个字能够通用,我们只用一个也就够了,所以我要废除其中一个,就好像回字有四种写法,可我只需要一种写法就够了,那么其他三种自然应该废除。”
李富贵还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这让程夫子对他另眼相看,虽然就他所知回字还不止四种写法。作为李富贵的幕僚他已经摸清了李富贵做事的一些特征,首先李大人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其次李大人做事虽然看起来匪夷所思,不过实际上还是有分寸的,就像现在,他所说的废除一字虽然听起来不好办,但是如果只是在富贵军中实行也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在向上的奏章中不要弄错就行了。“大人这么想也有道理,是不是从此以后我们的内部行文就以此办理?”
看到程老夫子还没有猜出自己的意图,李富贵就进一步给他说明,“我打算请人编一部词典,那些同音的、组词数量比较少的、而且没有同形词的得字我都打算把它们合并,你看怎么样?”
虽然对李富贵抛出的一系列新词不是很明白,但是程夫子还是弄懂了李富贵想干什么,李富贵是想把大量的汉字合并!这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工程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在纸上写下“像”、“象”两个字,“大人是说这样的字都要合并?”
“对,这两个字恐怕也能合并,当然我也不是说乱合并,比如说,”李富贵写下“近”和“进”,“这两个字就不能合并,因为他们能组成‘走进’和‘走近’这两个同形词,而且这两个同形词的意思并不相同,如果合并了那就会产生一个多义词,这是不能容忍的,汉语最大的优势就是同义词少,所以表达意思的时候特别明确,这个优点决不能丢。当然还要考虑这些字组词的数量,如果这个字原来就已经能组很多词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和其他的字合并了。”
程老夫子想了一下又写下“县”、“宪”两个字,“是不是说像这样原先毫无联系的字,只要同音就可以合并?”
“只要符合我上面所说的条件就可以,当然最好还是有些联系,比如说我们有些同音字特别容易弄混,这些字你要特别注意,既然他们容易弄混就证明他们有相似性。总之你要记住它的宗旨,就是不以文害义。当然也不是说合并的越多越好,暂时给你订个目标,常用字里最好能砍掉一半,要是做不到的话三分之一也行。”
程夫子知道自己今天算是接了一个大活,这通假字工程一动起来绝不比那个简化字差,他也知道李大人要做的事劝也没有用,何况这个事听起来好像也还有那么点道理,“这件事恐怕得先从便词典开始。”
“是啊,缺人手的话跟我说,铁路上的那批秀才们应该能够理解我,我给你调几个过来。”
这倒是,程夫子心想,那些家伙整天和洋鬼子都能打成一片,改改通假字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我对李富贵如此热衷于修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怀疑,他这到底是想干什么,把常用字合并对他没有什么好处啊,这些字他都能读能写,如果有什么改动的话对他来说也很不方便啊。我的中学语文虽然不能说很好,但是这些基础还是满扎实的。
“我有一件事不太明白,你怎么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么憎恨,非要灭之而后快呢?”
“有吗?我怎么不觉得。”
“还没有?那你要把汉字砍掉一半算什么?”
“你还好意思说,我这都是为你们好,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在网上打字的时候错别字连篇,以后这就不算错字了。”
这个理由实在让我气结,“网上打字当然是随便一些了,可你也不能因为错别字多就把错别字合法化吧?”
“为什么不能,否则为什么苏轼的错别字就可以叫通假字,一种现象如过堵不住就要尝试疏导,决大多数人的汉字输入都是通过拼音,而我们的同音字那么多的确给大家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其说一套做一套,不如先做好一些准备,把问题消于无形。”
“ 算了,这个问题我不说了,反正我知道我说什么你也不会听的,我现在就问你一句话,你老老实实的告诉我,怎么样?”
“你问,我肯定老老实实的回答。”
“好,你告诉我你心里是不是非常憎恨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经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说着李富贵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他才再次开口,“你误会我了,我并不憎恨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你想想,我们到这个世界以后看到的,男人都留辫子,女人裹小脚,满大街的鸦片烟鬼,法庭上最常用的刑罚就是把人裤子扒下来打屁股,等等等等等等。你不觉得我在看了这一切之后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想要改良这种传统文化的欲望是一种很正常的想法吗?就算我被刺激的太过分而想要摧毁这种传统文化也可以理解吧。倒是你在看了这一切之后反而产生了一种想要保护它的欲望,我真的很怀疑你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
“我并不是不让你改良,可是你这些做法也太过分了一些吧?”
“我这些做法都是在向前走,你要明白一件事,倒退什么都保护不了。更何况我们现在在文化上已经落后了。”
“胡说,我们只是在科技上落后了,文化上我们并不落后,而且就算科技上的落后,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的差距,起码在清朝前期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李富贵无奈的要了摇头,“我们早就开始落后了,还记得马车与火车的比赛吗?我们就像那辆马车一样。而就文化而言,尤其是在思想方面西方已经远远超越了古希腊文明,泊拉图、亚历士多得之后还有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一长串灿烂的名字,我们自先秦之后又有什么?程朱理学?如果说我们靠着先秦的思想在现在还能够领先世界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春秋时期领先了当时的世界多达两千多年,以至于人家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还是只能和我们打个平手,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吧。”
这个讨厌的家伙,为什么他总是这么理性,让我稍微痛快一下就会死啊,这让人太不爽了,偏偏对他的推理我还找不出什么反驳的地方。
看到我不说话,李富贵开始了它的结案陈词,“对于那些整天想着继承、保护传统文化的人我到很想问一句,我们的发展、突破在哪里?”

第一部 曲线救国 第一百六十五章

气候的突然转冷给太平军的备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一场大雪之后,李富贵也注意到雪后太平军的活动减少了许多,富贵军这时也更多的待在营房里,同时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增加了不少,不过由于道路这个瓶颈的存在所以大家只好通过加强训练来取暖,虽然这样就增加了军粮的需求,不过在铁路还没有通车的情况下,从各地征调粮食反而比集中运输煤炭来得容易。这个时候海洋渔业可算是帮了李富贵的大忙了,这段时间伴随着捕鲸业的兴起捕鱼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那些渔船追随着捕鲸船组成一个个特混船队,平时各负其职,当捕鲸船有所斩获的时候就会有一支渔船带着整个船队的收获满载而归。这些充满脂肪的食物无疑给面临饥荒的人们和正在寒冬中戍守的富贵军带来很大的喜悦,李富贵开始为了表明自己与士兵同甘苦也吃了一大块鲸脂,结果跟着两天他都没胃口吃饭,看着其他人对着那些大肥肉眉开眼笑的样子李富贵就一阵阵反胃,真是很奇怪自己的身体构造居然与他们有这么大的不同。
寒冷并不足以阻挡石达开的步伐,不过下雪就是另一回事了,江南大营的向荣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既然老天爷想让他多活一阵子石达开也不介意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足一些。时局就像那冰封下的河流一般,起码从表面上看非常的平静。对于这种平静李富贵总是乐见其成的,他很少会主动的去打破它,这次也不例外,既然敌人没有动静,他就只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一天李富贵接见了从湖南换防回来的富贵军专家团,他们本来是派去指导湘军如何使用火器的,参与了这一次长沙保卫战,撤围之后李富贵很快就派人把他们换了回来,毕竟经历了那样一场残酷的战斗之后应该让他们恢复一下,这次把西边的情况作过汇报之后他们就可以轻松一阵子了。
湘军的战斗力在这些专家们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向较于那些绿营兵他们只是更勇敢一些罢了,从他们的口气中李富贵很明显的感觉到对湖南人的敌意,这让他有些不解,按说湘军应该不会亏待他们啊,而且大家在同一个战壕中共同坚守长沙,应当能培养出一些袍泽的情谊吧?
“那帮湖南佬怎么得罪你们了?把他们说得那么不堪?”李富贵对于这些家伙的遭遇产生了好奇,他从来没去过湖南。
“那帮湖南佬老是骂我们二鬼子,他们简直保守的不得了,我们做什么他们都看不惯。”自己的手下被人骂作二鬼子李富贵到并不吃惊,他这时候也想起来在历史上湖南人的确以保守著称,说到保守李富贵又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保守是一个贬义词,不过在西方却不是如此,在那里他起码是个中性词,说不定还有点褒义,不少政党不是都叫保守党吗?认为保守是贬义的民族却特别保守,这多有意思。难道真如那位智者所说人总是缺什么想什么吗?要真是那样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最喜欢强调的东西却常常是我们最缺少的。
“有这等事?曾国藩知道吗?他们竟敢如此无理?”虽然李富贵表现得非常生气,不过在他心里对于自己的手下与未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民众产生隔阂这件事还是觉得很高兴的,这代表他的这些手下已经不再是古代人了。
“他们的上层军官对我们还是很客气的,主要是当地的老百姓敌视我们,他们有东西也不卖给我们,小孩还拿石头砸我们,我们要是上酒楼,他们虽然不敢赶我们走,但是我们离开以后他们总是拎上好几桶水把我们用的桌椅板凳碗筷洗上好几遍。”
“是不是真的?湖南人怎么这个样?那你们在军营里呢?”
“他们在背后总是在骂我们,虽然他们的那些土话我们也听得不太懂,但是肯定不是好话。”
“都过去了,现在不是回来了吗,好好放松一下。”说着李富贵摆了摆手让他们下去,湖南竟然是这个样子,真是没想到,李富贵对于曾国藩的恶感又增强了那么一分,在他原先的计划里,曾国藩虽然不可能成为他的助力,但是凭借一些手腕再加上曾国藩汉人半军阀的身份他应当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的阻力,当自己控制了地方政权之后,他应当会跟在后面有样学样的捡些实惠才对。不过如果他成长的环境这么保守的话,那倒需要再思量一翻了,所有因素中人的思想是最难推算的了,连神对此都无可奈何。不过李富贵还是决定对与湘军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毕竟对于湘军来说他向要强大就必须接受新思想,只要这个前提存在他就翻不了天。
并不是所有人都被这一片平静给迷惑,突然从闽浙两省来的一批协饷就证明了浙江和福建的官员就没有麻痹大意,闽浙总督王懿德和浙江巡抚何桂清都行文到李富贵这里对南京的东南方向上的防御表示了担心,在他们看来既然石达开已如预言中的那样回师南京,那么他的下一步目标定在浙江也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进攻江北不但缺少地利而且还要面对非常强大的敌人,而如果占领了浙江那么江南就基本上控制在太平天国的手中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浙江都是太平天国的首选,现在表面上的平静更是证明危机的巨大。李富贵觉得这个时候派兵驰援浙江恐怕还不是时候,这个时候救他们他们的印象一定不深,不过可以加强在上海的驻军,做好先期的准备,说起来浙江也是个好地方,能在那里加强影响自然是求之不得。
“闽浙总督王懿德?”李富贵不断用食指与中指敲着这个名字,从他这里李富贵又想到了台湾,就李富贵所了解台湾虽然只设立一个道,不过这个道台的权力相当大,俗语那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角色,如果能够安插一个人到这个位置上,那么基本上就算把台湾控制住了。“可是我哪有这样的人往里安插呢?弄个候补道去恐怕不行,想要在台湾长久的坐下去必须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身世。”李富贵把军中商界那些有功名的家伙过了一遍,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于自己缺少可以用来渗透官府的人手李富贵一直很头痛。
“李鸿章怎么样?”李富贵这样问自己,“先保他一下,再花点钱替他弄个道台,指省福建,既然闽浙总督欠自己的情,想必台湾道应该不难弄到手,这个时代台湾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到处都是少数民族,外国人还喜欢在台湾加煤加水,在这种地方当官最是头疼了。”虽然李鸿章的确有很多优点,不过缺点也很明显,要想让他做这件事最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开口,说不定需要和他摊牌,对于李鸿章能不能站在自己这一边李富贵并无把握,就算他肯站在自己这一边还是不能放心,李鸿章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这一次简直是让他鱼跃龙门,他只要迈出这一步就可以独掌一方了,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控制他。
目前李鸿章主要待在安徽,李富贵给了他一个什么都能管同时又什么都不能管的任务,就是监察富贵军的各个部门,当然有一些要害部门他还是不能插手的,实际上李鸿章很可能不知道这些部门的存在。之所以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工作主要是从培养的角度上考虑,这样他就能接触许多方面,也就是说给了他大量学习的机会,不过李鸿章对于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位置是否满意李富贵就不知道了,起码他没有听过李鸿章有什么抱怨。按照李富贵的推断李鸿章或许会对台湾这个地方感兴趣,从历史上看他是个对实权非常眷恋的人物,可是现在长江两岸打的惊天动地,在这个时候派他到台湾去,这里面阴谋的味道太重了,李富贵实在找不到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最后李富贵决定先探探口风再说,总的来说他还是相信李鸿章的,毕竟他是个聪明人。这次与李鸿章的见面李富贵显得特别客气,一上来先嘘寒问暖一番,李鸿章也非常专业的表达了感激之情,然后李富贵把闽浙总督求援的信那给李鸿章看,“少荃,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办理呢?”
李富贵会拿这事问他,这让李鸿章十分诧异,在他看来是否援助浙江完全是一个军事上的问题,像这样的事李富贵一向是独断专行的,这回怎么会问到他的头上?“按这封信上所说,闽浙的确相当危险,现在长毛无法向江北发展,向西也基本上达到了极致,而江西大部已经落入他们的手中,只有浙江这块肥肉还放在嘴边,若是攻击浙江自然会顺势进入福建。可是我们现在的形势也不乐观啊,我看咱们也分不出多少人马去增援他们。”虽然满腹狐疑但是李鸿章还是把自己所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他已经敏感的发觉,李富贵这次可能不是仅仅向他征求意见这么简单。
“少荃说的有理啊,我们现在也是被暴民包围,形势绝对不容乐观啊,可是若是让长毛直下闽浙,然后再回过头来,我们也不好受啊。”
这个李鸿章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也很想为李富贵分忧,不过他也知道李富贵手中的本钱要应对四个省的话肯定是不够。
“我们目前的局面是自保有余,进取则不足,目前从北方来的流民中虽然还可以在组建一两个兵团的编制,但是经济上却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继续加强兵力那么很快就要崩盘了,所以只有寻找新的地盘来解决兵、饷的问题,以目前来看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福建,可是若是按照老方法的话一个福建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实在是令人怀疑。”
“的确如此,这段时间下官也曾仔细想过我们未来的出路,大清按照现在这个样子是肯定不行的,我们需要师法西夷,求强求富,大人在这方面的本领实在令人钦佩。”李鸿章适时地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摆了出来,起码在这方面他觉得李富贵是可以完全理解他的。
看到李鸿章已经有了一些新思想李富贵很高兴,到底是洋务运动的领袖,这样沟通起来应当会更容易一些吧。“少荃说的深合我意,所以说着东南战局虽然战场会在浙江,但是我们真正的重点应当在福建,如果福建能过做到两淮这样长毛又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李鸿章隐隐的有些猜到李富贵这次找他来的意思了,现在讨论的问题显然和官场有关,这恰恰是他的强项,不过如何在福建进行一场改良他并无良策,除非太平军先把福建占领,然后由富贵军将其再逐出,否则李鸿章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来迅速的在那样一个省里推广洋务,想当年闽浙总督刘韵珂在福州把英国人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从这上面当地的民风也就可见一斑了。“大人既然这么说必然是胸中已有良策,还请赐教。”既然自己想不出来不妨拍李富贵一下马屁。
“我想借这次机会派一个人到福建去,或许能够打开一片局面。”
“不知有谁能担此大任呢?”李鸿章已经猜到李富贵的答案了,他的心中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李富贵用手指着李鸿章,笑而不言。
“我,学生何德何能,让大人如此看重。只是此事困难重重恐怕学生做不了。”李鸿章算来算去得出的结果是这事太难了,自己做不来。
“你别急啊,先听听我的计划,我打算先向朝廷大大的保举你一番,给你弄个道台的实缺,然后指省福建,这怎么样?”
李鸿章脑子轰的一下子,他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道台本没有什么,不过一个道台的实缺那可非同小可,福建一共只有四个道,像自己这样有出身有背景的,若是干得好升藩开抚可是指日可待,“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在福建慢慢的往上爬?”
李富贵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那怎么来得及,说不定你还没爬上去长毛就打过来了。你这个道台可有讲究,你知不知道天下第一道就在福建。”
这话让李鸿章有些摸不着头脑,“恕学生孤陋寡闻,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天下第一道。”
“台湾道。”
“台湾?台湾是化外之地,孤悬海外,不过若是从办洋务的角度来看到的确是个好地方。”李鸿章及时地捕捉到了李富贵的意思。
“不错,台湾现在的确还是化外之地,不过我相信李大人的才干,再有某家支持相信不出几年李大人就能把台湾建成天下第一道。”
独霸一方的诱惑对于李鸿章来说实在太大了,实际上自从他认识到李富贵的能力之后他灰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未来正如李富贵所说将被局限在书生的框架里,自从看了富贵军之后他基本上已经打消了从军功上出头的念头,现在突然之间李富贵向他抛出这样一个诱饵,在他看来出了吞下去实在是别无选择。“单单靠一个台湾是否能对抗长毛向东南的攻击呢?”
“给自己一点信心,我们两淮一向是穷地方,可是现在不是死死的压住长毛一头吗?你放手去干,在此之前我会帮助浙江顶一顶,不过最终还是要依靠你,放心,我们还有水师可以调动。”一提到水师李富贵不觉一阵心酸,在他眼里他的那支水师已经变成了一个四不象的怪物,主力战舰的数目仍然是四条,倒是编制中海贼的数量翻了几翻,唯一能让他稍感欣慰的是主力舰上华人水手的比例增加了很多,不过高级职位上仍然没有华人的影子,李富贵打算再过一段时间兴办一个水师学堂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人知遇之恩,鸿章终生难报。” 这次李鸿章的感激涕零倒不是装的,虽然他隐隐察觉李富贵这样做有点配置党羽的味道,但是这个交易得利最大的还是他自己。
计划定下之后的事情就不用李富贵再操心了,如何在北京走门路李鸿章实在是比李富贵强上太多,他所缺的只是经济上的支持而已,毕竟一个穷翰林就算想走门路也没有那个实力,或许这也是他为什么对实权那么感兴趣的原因。
送走李鸿章李富贵把今天的得失算了一下,没有和李鸿章摊牌这当然是很好,李富贵对于这些晚清重臣多少会有一些猜疑,过早摊牌若是效果不理想那就必须把他杀了,虽说这种时候弄死李鸿章不算什么太了不得的事,不过总还是觉得太过可惜,李鸿章是个很圆滑的人,将来应该能为自己所用。不过,没摊牌就把他放出去也有坏处,就是将来在他面前做是还是得缚手缚脚,而且对他的一些出轨行为也没有了约束力。“台湾?还是得加强经济渗透,”在李富贵的印象里李鸿章虽然聪明但他不是一个很强力的人物,若是面对强硬的对手时他往往会屈服,“哼,他李氏一家老小不还在我手里吗?我就不信他敢跟我硬抗。”

第一部 曲线救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气稍有回暖太平军的活动就频繁了起来,对此向荣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局势十分的不妙,“若是我们不各自为战的话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压倒长毛,又怎么会面临这种被各个击破的危局。”向荣恨恨的说道。
“是啊。”站在他旁边的冯子才频频点头。
“知道这一点又如何啊。”向荣心里知道就算不谈太平军内线作战便于集中的特点,清军仍然很难集中力量,前一阵子太平军与湘军大战自己又何尝不是报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现在只不过是换了别人看自己罢了。不知为什么向荣这次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而自己对战局的分析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缓解。在他看来现在他是孤立无援的冲在最前线,说起来另外两支部队其实离自己并不远,不过他只要一想起江北大营那帮老爷们他除了苦笑实在显示不出别的表情,至于李富贵,若是这家伙向南进军时自己能更主动一些或许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被动吧。离开春还有一个多月,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能发生点变数。
向荣没有想到事实比在他看来已经接近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