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这么着吧,我还真想看看这个小东子要干些什么”李富贵打算等慈禧死了以后再对北京动手,在他的时间表上他还有几年可以等,“孤立王珍的行动你必须先做好准备,这个家伙要是真的想为北京尽忠的话相信很容易就能让他在南方众叛亲离。”
“王爷真的认为他有这样大的胆子,我觉得这个人未必会对北京死心塌地的效忠。”
“当然有这种可能,不过根据他以往做事的方法来看我们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说起来拿他吓唬一下李鸿章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要不然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岭南王了呢。”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政治、军事压力终于迫使古德亚接受了投降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阿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古德亚对这位智者的意见还是很看重的。因为中俄联合的压力对浩罕来说意味着灭亡所以古德亚在合约的条款上并没有做无谓的纠缠,虽然在李富贵看来他得到的赔偿只是象征性的,可是对于古德亚来说还是几乎要了他的老命。为了向中国展示他的诚意古德亚决定派自己的儿子到喀什噶尔去宣读他的旨意,这在新疆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配合浩罕王子的到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浩罕投降的宣传庆祝活动也在回疆展开,新疆的各族人民都知道了浩罕侵略者的日子长不了了,在经历了这场战争见识了中原强大的武力之后许多人也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西域这些民族来说臣服于强者本来就是他们的宿命,尤其是汉军的表现还算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民族间的矛盾减弱了很多。
阿古柏对于曼苏尔王子的到来心怀怨恨,浩罕投降不但代表他这一方的士气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更意味着驻扎在安集延的汉军主力会回师喀什噶尔,他现在可没有能力再去搞什么坚壁清野了,因为城市以外的地区阿古柏基本上已经无力控制了,要是再去制造无人区那必然会面临激烈的反抗。
虽然满心的怨恨不过阿古柏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曼苏尔王子,“亲爱的王子殿下,您的到来让喀什噶尔充满了阳光,您是这里最尊贵的客人,您虔诚的仆人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曼苏尔显然被这样的恭维所打动,他本来对自己此行的安全十分的担心,因为阿古柏的阴狠在浩罕十分有名,而现在这个人穷途末路之下能干出些什么实在很难说。“雅霍甫伯克,看到您仍然安然无恙我实在太高兴了,您大概不知道我们在浩罕是多么担心您的安危。”
“多谢王子费心惦念,您这次远道而来一定非常劳顿,我马上安排地方给王子休息,到晚上再举行盛大的宴会为您洗尘。”
曼苏尔一摆手,“这些先不忙,我这次来是奉了父汗的旨意,雅霍甫伯克想必已经知道浩罕战败的事情了。”
阿古柏对曼苏尔接下来的话已经猜到了个八九,对阿古柏来说想让他投降连门都没有。“浩罕战败的事情我已经知道的很详细了,不知可汗有何旨意。”阿古柏说到这里长叹一声。
“父汗认为我们浩罕目前实在无力和清人争雄,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保存实力,我们和汉人谈判的条约里已经就您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您带兵撤出中国,中国人则保证不阻拦您,以眼前的形势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您也知道浩罕这阵子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回到朝中一定会委您重任的。”林雨长在和浩罕的谈判中稍稍的加了分量,原先李富贵只是要求浩罕清楚的表明自己对阿古柏政权的立场就可以了,可是到了林雨长这里他还要浩罕派人把阿古柏骗出来,当然这个过程中背信弃义的将不会是汉人,因为到时候汉军的确会把解除武装的阿古柏交给浩罕来的使者,只不过这位使者一转过脸就会宣布阿古柏的罪行,然后再把阿古柏献给汉军。
阿古柏的第一反映倒是颇为动心,局势恶化到今天这一步阿古柏也明白自己是凶多吉少了,西北地区的汉军数倍于己,根据情报来看他们的补给十分充足,而自己的部队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再加上老百姓越来越偏向汉军,这场失败看来已经很难避免。最让阿古柏恼火的是浩罕被汉人打败也就罢了,以前一直对自己表示友好的英国人也毫不犹豫的和汉人站在了一起,本来可以引起一些变数的俄军竟然和中国人结了盟,这一切让阿古柏觉得真主已经抛弃他了,一直伴随着自己的运气现在似乎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存实力同时还能回国受到重用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可是阿古柏转念一想这件事似乎又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阿古柏不相信汉人会放过自己,他这个人睚眦必报、心狠手辣,所以从不相信对敌仁慈会有任何用处,这个时候以己度人倒是没有猜错。其次这次浩罕与中国是投降与受降的关系,阿古柏不相信古德亚在这个时候还会关心他的死活,说到底自己是阿力木库尔的人,古德亚难免会对自己心存芥蒂,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会想到他这实在有些不可信。
在对曼苏尔的诚意产生了怀疑之后阿古柏很容易就推测出了这位王子的来意,这一下子立刻怒火中烧,不过他还是决定作一次试探免得冤枉了好人,“王子的好意雅霍甫感激不尽,只是我在喀什噶尔这些年积攒了不少钱财,不知道清军能不能让我也一并带走。”
曼苏尔想了一下,“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我可以派人去问一问清军的统帅,你不知道吧,那位林师长可是个好人。”曼苏尔这个时候只想着让阿古柏安心的放下武器,完全没想到这其中有什么不妥。
林雨长对这个要求自然是满口答应,反正是空头支票,开得越大回头收拾阿古柏的时候就越痛快。自从他接到在和谈完成后也不允许他回师的命令后林雨长就在等着利用外交手段斩杀阿古柏的时候,在他看来这是他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苦闷之后得到的一点小小的补偿。
从安集延到喀什噶尔的快马立刻就把林雨长的答复送到了曼苏尔的手里,曼苏尔很高兴的找到阿古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没想到阿古柏反而一脸愁容,“我昨晚上才想起来还有一件事,这两天王子想必也已经看到了,我还有我手下的一些将领都有一些本地的女人,如果清军不让我把这些女人带走那简直就是要了我们的命,王子能不能再帮我求求情?”实际上阿古柏现在已经十分确信曼苏尔是在伙同汉军对付自己,不过他还是打算再耍一耍他。
“这样啊,汉人有句话叫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也是人之常情,相信林师长也不是不解风情的人。”
林雨长对于这样一个要求勃然大怒,不过他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只是心里又给阿古柏加上了几道刑具,他和曼苏尔都没有看出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代表了什么。
当阿古柏再一次得知汉人大度的同意了他的要求之后这个枭雄脸上露出天真的喜色,“真是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去汉军那里商量投降的事宜,您看怎么样?”
“难道伯克要亲自去吗?”曼苏尔眼看成功在望也是满脸的兴奋。
“是啊,汉人这样宽宏大量,我也要拿出一点诚意来才行,我们今天准备准备,明天就出发到汉军那里去,王子觉得意下如何。”
“那真是太好了,伯克当机立断,实在让我佩服。”
第二天一行人策马扬鞭,很快四面遥望就看不到什么人烟了,由于阿古柏的马蹄出了些毛病行程被耽搁了一会,到了中午他们并没有赶到下一个水源,只好先找了一块山岩投下的影子下马嚼点干粮。曼苏尔这次远道而来所带的卫士不少,相对来说阿古柏的人并不占多大的优势,因为他们要杀的毕竟是浩罕的王子,在确定人选的时候只有阿古柏充分相信的心腹才被选中。尽管人数上不占多大的优势可是有心算无心之下曼苏尔还是一下子就吃了大亏,阿古柏的卫士全都带着双枪,在众人混坐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发难自然是很难抵挡。最后当曼苏尔被押到阿古柏的面前时他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雅霍甫,你是不是疯了!”被按着跪在地下的曼苏尔大声的叫道。
阿古柏这时候正在心烦意乱,因为曼苏尔的卫士中跑掉了几个,追杀的人现在还没有回来,现在看到曼苏尔还没有弄清楚状况他就抽出短枪,一直把枪管顶到曼苏尔的嘴里,“我即不疯也不傻,所以王子殿下不要以为你和汉人的那些把戏能骗得了我,看看你的人,我想你现在不会以为我还不敢杀你吧,你老老实实的把一切都说出来,说不定我看在同胞的情谊上饶你一命。”说着他把短枪从曼苏尔的嘴中抽了回来。
曼苏尔已经面无人色,他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曼苏尔一把抱住阿古柏的大腿连哀求带哭诉,好半天才算是把整件事情交代清楚,当然在这期间曼苏尔不断地替自己开脱,一边是汉军如何威逼,一边是古德亚如何的懦弱,总之他是迫不得已。
阿古柏并未从这段话中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没有出乎他的预料,看到曼苏尔的陈述逐渐变成哀求阿古柏向着一个手下摆了一下头,立刻几个如狼似虎的彪形大汉就架起曼苏尔拖到了一块山石的后面,很快那里就传来了一阵杀猪般的号叫,听着这样的叫声阿古柏不禁想起了自己作娈童的时光,“什么狗屁伯克、王子、可汗,我要是活不了你们也别想好。”
当晚阿古柏带着众人非常狼狈的回到了喀什噶尔,一回城他就召集了城里所有有头有脸的人并把自己身上的伤口给他们看,“卑鄙无耻的汉人欺骗了我们,我离开的时候向你们许诺和平就要到来,可是我错了,这就是那些汉人给予我和平呼声的回应,”说着他一下子拉开自己的衣服,一道一尺多长的伤疤从他的胸口一直延伸到腹部,“他们欺骗我们,连担任和平使者的曼苏尔王子也不放过,现在他们要杀尽安集延人,可是等到安集延人被杀光之后就要轮到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了,今天我看到了汉人的凶残,汉人是不会放过你们的,想要活命就拿起武器吧,这样即便同样是死也能为自己在天国找到一个位子。”
阿古柏的话让众人议论纷纷,本来阿古柏宣布将有条件的向汉军投降之后城里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谁都知道攻城战的惨烈,可是刚过了一天事情又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看着阿古柏和他手下一脸硝烟的样子,众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心起来。
第二天阿古柏派了不少回兵去清理昨天的战场,曼苏尔和他的一些卫士死的惨不忍睹,周围有上百个火堆的灰烬说明了偷袭汉军的人数,让这些回兵感到怒不可遏的是现场痕迹能看出汉军在这里做了侮辱穆斯林的行为。这一切多少激起了一些城中的百姓对汉军的仇视,这当然让躲在府里养伤的阿古柏自以为得计。
林雨长得知阿古柏刺杀曼苏尔的消息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看着跪在下面的那个曼苏尔的卫士在那里痛哭流涕他倒真有些觉得对不起这个王子起来,“你先回去把这件事报告古德亚汗,让他派个人过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在林雨长的心里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管李富贵的命令等到一开春就回师攻打喀什噶尔。
古德亚痛失爱子伤心欲绝,尤其是接下来几天从喀什噶尔传来的消息又证明曼苏尔死前受到过种种非人的折磨,而阿古柏竟然还利用曼苏尔的死为自己造势,这更是让他无法容忍。怒气冲天的古德亚向林雨长要求组建一支中国——浩罕联军去讨伐阿古柏,虽然浩罕现在人力有限,可是组成这样一支联军能够彻底粉碎阿古柏的谎言,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动摇他的军心,林雨长对这个提议欣然接受。
李富贵接到林雨长的报告时天气正在逐渐的转暖,兰州的冬天非常寒冷,李富贵还真有点不适应,看到中浩联军的计划让他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脑子有点乱,”李富贵揉着脑门说道,“先是浩罕派阿古柏侵略中国,然后中国还击浩罕,俄国人又出来不让中国打浩罕,接着中俄又联手对付浩罕,现在又是中国和浩罕组成联军征讨阿古柏,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究竟在遵守什么样的逻辑啊。”李富贵满脸无奈的同意了林雨长的计划。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平定西北
在决定了开春之后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面摧毁阿古柏之后李富贵认为西北的大局已经完全定了下来,石达开也受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投入战斗。李富贵现在更关心法国的事情,他刚刚收到欧洲传来的消息梯也尔政府和德国人签署了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五十亿法郎。这一切与李富贵记忆中的相吻合,不过现在他比起当年上历史课的时候对五十亿法郎的理解要深刻的多,“我怎么摊不上这样的凯子,那个浩罕连一百万都赔不出来,这样的穷鬼欺负起来真的很无趣。”
索岚在巴黎写了一封信回来,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兴奋之情,写这封信的时候梯也尔还没有上台,法国人正在坚守着巴黎,一干人以国际主义战士的身份加入了国民近卫军,在这里到处都是充满爱国情绪的巴黎劳动群众,索岚很容易就和他们产生了共鸣,李富贵甚至怀疑这个年轻人有些弄不清楚自己的国籍了。不过这支国际主义小分队中的其他人则远没有索岚这样乐观,化学专家们不管战事他们的任务只是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以便一旦需要就可以转产,作为一家化工厂他们在这个时候仍然能为前线作很多事情,所以两位专家的工作十分充实,工厂也运行的不错。对局势不太满意的是那些加入国民自卫军的越南雇佣军和领导他们的两位参谋,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对于近卫军的水准简直不能容忍,乱糟糟的巴黎市民组成了一支混乱的队伍,法国人散漫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那些经历过丛林站的雇佣军把后背交给这样一批人实在是强人所难。
于是这批越南人和中国人就组成了自己的小群体,在谁也说不清楚的建制下形成了一支战斗小队。
近卫军中的法国人对这些东方的来客倒是十分的友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热情,这些东方人的战斗技能让他们吃惊,那些越南人虽然身材瘦小但是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撂倒一个大个子法国人,他们在战场上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每一招都阴损的让人心里发寒。
石意作为这群人的首领一直想带着他的人撤出巴黎,因为以他的眼光来看巴黎根本不可能守的住,而且在这里他们的游击技能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发挥,可是这样做违反李富贵留下的命令,李富贵让他们:在革命开始之前他们必须留在巴黎,而且不必太卖力气,等到革命开始后一切以革命需要为准。
当法国政府签订了那份条件苛刻的和约之后,整个巴黎陷入沸腾当中,在国民近卫军中央委员会指挥下,又成立了国民近卫军共和联盟,这标志着近卫军脱离了政府的控制。梯也尔反动政府当然不会容忍自己身边存在这样一支军队,于是就企图利用突然袭击解除国民近卫军的武装,可是没想到派去的政府军队却倒向了起义者一边,终于战斗的钟声再一次响起,无力再控制巴黎局势的梯也尔政府只好逃往凡尔赛。
李富贵接到巴黎公社起义的消息时人正在上海,当西北一切的准备都做好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兰州了,正好浙江发生了一些变故,所以他干脆回到了两江,这一去大半年因为电报通讯政务倒没有压下什么,迫使李富贵不得不回来的的原因是浙江巡抚王有龄因为身体有病不得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
这些年浙江和两江的联系已经紧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谁都认为它是两江的一部分,不过实际上对于投靠李富贵的问题王有龄还是有一些抵触的,他毕竟还是满清任命的官员,多年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下王有龄仍然缺乏主动向李富贵效忠的魄力,所以他既没有阻拦两江对浙江的侵蚀,也没有主动的推进这一过程,在态度上总还是有那么一些若即若离,这让浙江的新派官员十分着急。浙江因为经济的原因在各方面都需要与两江接轨,所以他们的官制也是两套,不过与两江不同的是在这里以前的官位仍然保留了一定的权力,只不过这种权力不断的被新出现的职务所蚕食,新派官员都是一些留学生或者新式学堂的学生,最起码也得是自学成才对新世界有些了解的人,他们逐渐掌权后就一直致力于推动浙江加入到两江的体系中去,这些人很多都是浙商的子弟,于私于公对他们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王有龄的畏首畏尾让大家很不耐烦,不过出于对巡抚的尊重这些年轻人还是保持了克制,虽然他们对湖北抢在浙江前面向李富贵效忠感到很是不忿。王有龄在浙江的声望很高,他为人做事都比较端正,当年抵抗太平军也是豁出过性命,虽然本人的能力有所欠缺但是能听取意见,在胡雪岩的扶助下一直也没出过什么大的岔子,尤其是浙江这些年搭着两江的快车发展的不错,作为一省之首也自然被视为劳苦功高。
等到王有龄有退下来的意思时这些少壮派一下子可都警惕了起来,因为算起来王有龄以下就是浙江的藩台,不过现在藩台的权力并不大,而且这个家伙的年纪比王有龄还大了两岁,少壮派的首领杭州知府兼浙江商务委员的吴台榭算得上和他并驾齐驱,再加上少壮派的力量本身就比旧官僚要强,所以现在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浙江提督冯子才了,他和王有龄相交莫逆,成为少壮派强行夺权的一个障碍。
李富贵得知浙江出现的这些变化之后也觉得应该正式的把浙江拿过来,根据他的时间表这些已经成熟的果子是倒了采摘的时候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统一进程,自己内部的关系当然必须全部理顺,浙江将要开一个和平统一的先例。他回到南京之后约见了王有龄,稍稍的向他施加了一些压力王有龄就立刻向着预想的轨道划了过去,他只是拉不下这个脸主动输诚,现在既然李富贵主动他也就就坡下驴,浙江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他还是看的明白的。
在王有龄下台以后浙江的政令、军令将完全与两江统一起来,直到今天浙江才走到这一步已经慢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李富贵把这件事办妥之后就到上海开始为开发西北造势了,有不少人对这个欧亚大动脉的想法感兴趣,不过李富贵并不就此保证什么,他只是说:“我们的铁路还只修到兰州,现在就和俄国人谈并轨的事未免早了一些,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怎么谈,起码等到铁轨铺到了迪化这个计划才有些样子,否则都是空对空也谈不出什么东西出来,至于我们和俄国人的关系大家不用担心,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是一些意气之争,这次我们在西北还和俄国人合作了一次,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转机了,其实俄国人比咱们还穷,几十万平方里的土地说卖就卖了,你们以为有钱赚他们会不干?你们想想看,一条贯穿欧亚的大动脉,那意味着多少钱啊!我们和俄国人闹来闹去不也就是为了北面的那几块不毛之地吗,要是有钱随便丢一捆过去还打什么呀。”
也就是李富贵正在鼓动如璜之舌忽悠广大投资人的时候他得知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虽然起义的如期爆发让他高兴了一阵子,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使不上什么劲了,只能默默祝愿地球那一端的无产主义革命事业能够红红火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古柏也迎来了他的末日,他费尽一个冬天的心力构筑起的防御体系在开春之后如同蛛网般的被左宗棠横扫一空,在喀什噶尔凭借阿古柏的煽动城市里还算为维持住了宝贵的士气,喀什噶尔作为这次动乱的策源地城里的老百姓也的确害怕破城后受到屠戮、清算。这座城市的顽强防御让一路席卷而来的林雨长颇吃了些苦头,可是其他的的城市就没有喀什噶尔这样的心理负担了,尤其是叶儿羌诸城,“见到安集延人就杀”的口号当年就是由他们率先喊出来的,那个时候叶儿羌的军民和库车的热西丁一起把阿古柏打的相当狼狈,虽然最后力尽城破,但是从逆这个罪名是绝对加不到他们头上的,因此左宗棠的大军一到或者是城中百姓把阿古柏留下的守城将领捆上送到左宗棠的军营,或者这些将领干脆自己开城投降。经过去年的战斗阿古柏手下的浩罕人没剩下多少,各个城市基本上只能派那么一二十人担任监视。本地的官兵根本就没有陪阿古柏殉葬的意思,更何况这个冬天阿古柏还抓了很多壮丁来充数,这些人对浩罕人就更是只有仇恨。因此一路之上左宗棠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他也浩浩荡荡的开到喀什噶尔的时候气的林雨长直跳脚,把阿古柏大骂一顿之后他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安集延和玛尔嘎朗需要分兵防御这次他带的兵力并不多,本以为中浩联军一出现城内的防守自然土崩瓦解,没想到喀什噶尔的军民并不吃这一套。
当左宗棠的大军来到喀什噶尔以后攻防就变得没有悬念了,左宗棠部的攻城炮远远多于林雨长,西北夯土而成的城墙根本无法抵挡密集的炮击,在猛烈的打击之下很快守城一方就顶不住了,绝望的喀什噶尔市民突然掉转枪口开始捕杀浩罕人,指望用阿古柏的人头为自己换一条生路。危急关头阿古柏男扮女装想要趁乱混出城去,可惜年岁不饶人,他到底是五十岁的人了,最终还是被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所发现,一代名将竟然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破城之后因为有买买提等人求情所以没有对城市进行无序的破坏,但是汉军中的本地人还是对喀什噶尔的居民做了相当严厉的甄别,作为这此动乱的发源地喀什噶尔担任伪官的数量是各城中最高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这件事同样由买买提他们来主持,凡是在伪政权当中担任过职务的一律处死,买买提干起这件事来毫不心慈手软,最后可以说城中任何一个人都有亲友被砍了头。
左宗棠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妥,关于西北的民族问题他曾经和李富贵作过很仔细的探讨,李富贵认为对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施恩应当重于立威,目前的中国在西北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当地民众致富,而不是去掠夺,对于后半部分左宗棠十分同意,但是他仍然认为立威要放在前面。
这个分歧并没有造成他们之间的争执,因为李富贵也同意不管是施恩还是立威只要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都是可以的,同时李富贵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一条原则,“在施恩的过程中决不能让对象产生你是因为害怕他们才做出这些举动的印象。”
对此左宗棠有些不解,“怀柔与胆怯应当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会造成误会呢?”
“在上层的确分别很明显,但是到了下层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在政府以怀柔作为大政方针的情况下如果地方上发生了少数民族的民变,地方官是不是要受到惩治?”
左宗棠想了一下,“一般是这样的,即便是一般的民变守官也是有责任的。”
“那对于下层官吏来说,他的怀柔如果是出于大家和睦相处的目的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抱着讨好对方的想法就很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胆怯,或者说那本来就是胆怯。”
左宗棠若有所思,“的确有这种可能,下层的事情可能不太好办。”
李富贵笑了笑,“可是老百姓看到的却都是下层,对他们来说这些人就代表着官府,和周边的这些国家、民族比起来我们汉人相对来说比较文弱,日常生活中就容易给他们留下好欺负的印象,所以官府就更不能让人得到一种可以得寸进尺的感觉,以后在规矩的制定上可以稍有倾斜,但是在执行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公平,但是公正必须被保证,就是说谁都得守规矩。”
“为了这个激起民变也不怕?”
“就算再来一次西征也在所不惜。”李富贵说这话是为了坚定左宗棠的信心,他相信西北民间所蕴含的分裂能量经过这一次释放起码三十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了。
看到目前喀什噶尔的情景左宗棠觉得李富贵可能有些过虑了,相信自己在这里能够重新建立起官府的权威,认为官府好欺负的想法绝不可能在这些人的心中产生,他哪里知道李富贵的观点是来自他在另一个时空的经历。
随着战事的平复各路人马开始陆陆续续的入关,湘楚联军作为左宗棠的主力先是曾国荃撤回到江西,然后又是大量湖南籍的下级武官不愿意继续呆在西北,左宗棠当然知道三湘子弟眷恋故乡的性格,他本来就想更多的依靠本土力量来做好新疆的防御,在左宗棠和李富贵的计划中新的经济将会带来不少汉族移民,所以一支混合了汉、回、维等各个民族的西北军将逐步的建立起来,因此对于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左宗棠也是能放就放,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将会成为新军的骨干,在新军成军之前林雨长担当起了西北防务的重任,其活动范围覆盖了新疆、甘肃、青海和部分的蒙古,不过左宗棠知道这位大少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指望的,因此新疆草创之初建立一支适合西北的队伍就成了左宗棠首要的任务。
石达开也随着大部队入关然后率领着自己的部下回到了湖北,这一次出征虽然他没有经历一战不过收获却是颇丰,每次算功劳的时候都有他一份不说,在内地做宣传的时候翼王的事迹也被着力的渲染。不过这一切对于石达开来说一文不值,他还没有堕落到需要冒功的地步,只不过他认为李富贵所说树立一个正面的翼王形象有利于天国将士将来的生活有些道理,所以他才任由李富贵的公关人员任意包装。对石达开来说他这次西征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头到尾的把一场现代战争看了一遍,这对他的触动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回到湖北之后石达开立刻召集所有的天国旧将商议自己这群人应该何去何从。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七十章 翼王展翅
在经历这次西北战争之前石达开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天国所犯下的路线性错误,但是毕生的事业以及千千万万的部下给了他极大的负担,想要将以前的一切推倒重来谈何容易,事实上石达开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不过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再这样走下去所有的人都只能是死路一条,其他人听了石达开的陈述之后全都沉默不语,这个问题这些人或多或少的也都想过,但是始终不愿意正面去面对它,只有李秀成面有得色,安庆经过这些年的磨合算是走上了正轨,李秀成作为这座城市的军政首脑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的呼风唤雨,但是他的未来仍然是有保障的。
“翼王殿下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石达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所有的军权和政权都交给李富贵。”
此言一出下面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