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这种截断商路是对李富贵权威的挑衅,一般说来没有人敢这样做。
一想到长毛可能重新造反饶是左宗棠胆色过人也不禁打了个寒颤,要知道这一路上绝大多数水道都是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现在自己一下子闯入到反贼的腹心只怕是凶多吉少,他一面让船夫立刻靠向南岸一面派人到池州联系当地的官员,看看能不能第一时间扑灭反贼。
李秀成这会也正在手忙脚乱,他倒是知道手下的一些将领看着安庆地面上每天流淌过的真金白银而不能下手而日渐愤怒,在这个过程中李秀成也的确尽力的挽救这些最随他多年的手下,能做的思想工作他基本上都做了,可是还是有那么一批人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就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一开始这些人还只是偷偷摸摸的给那些到这里做买卖的商人一些小鞋穿,以换取一定程度上的回报,那些商人也是八面玲珑的人物,对于这种伎俩哪有看不穿的道理,一般也都拿出一些贿赂希望把这些家伙打发走。不过天国走到今天其腐败程度的确有些让人咂舌,很快这种小恩小惠就不能再满足那些尝到甜头的恶狼了,随着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新来的这些投资商就不愿意继续配合了,在当今的中国这些两江商人做事与他们的前辈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实际上他们欺压两江以外地方官的时候要比那些地方官欺压他们的时候多,现在真的被人欺负到头上自然不再客气,很快安庆的官商之间的对立情绪就被树立了起来,接下来撤资的撤资,告状的告状,对于安庆守军的腐败问题很快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这次封锁长江就是有些气昏头的太平军将领作出的报复行为,正好让左宗棠给碰上了。
虽然左宗棠一力挑唆池州的守军跨过长江去攻打安庆,不过这一带早就通上了电报,李富贵的命令很快就到了池州,这次随李富贵回国的舰队正停泊在南京,既然安庆江面上出了事他们当然立刻开拔前来威吓,真的等到舰队横在安庆的江面上之后这些头脑发热的家伙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除了一些死硬分子还在叫嚣着:“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以外” 大部分人已经开始想着撤退了。
也就在这个投降主义占了上风的时候李秀成重新出面整顿了内部的纪律,封江事件的责任人都被隔离了起来,李富贵借此要求安庆设立议会,同时把对政府的监督权赋予议会,这两个条件李秀成没有作任何讨价还价就答应了下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李秀成也接受了一个清明的政治体系更符合他利益的观点,毕竟在天国里前车之鉴实在是太多了,到现在为止李秀成当然明白老一套走不通了,而如果想要引进先进的制度旁边这个恶邻倒是最合适的学习对象,所以在得到了富贵军不进城的保证后李秀成已经决心把天国的那一套彻底的废弃,而不是仅仅设立议会那么简单。现在李富贵按照约定只派出了海军前来恐吓更让李秀成放心了不少,因此他整顿起来也就不再优柔寡断。
没看到李富贵对太平军下杀手左宗棠总觉得有些遗憾,在湘军体系里他虽然主张对太平军妥协,不过如果有机会看到李富贵灭掉太平天国的余孽他还是很高兴的。
李富贵不太清楚左宗棠突然到南京来做什么,但是出于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重,他高规格的接待了左宗棠。左宗棠先夸奖了两江现在取得的种种成就,这种套话似乎已经成为访问两江人士们的开场白,虽然大多数的确都是出自内心的赞誉,不过李富贵听多了也觉得有些厌烦。
“季高兄缪赞了,其实我也不过是先走一步而已,你们湖北这几年也干得不错啊。”
“差得远啦,”左宗棠摆了摆手,“听说王爷要在上海开法庭审判洋人,有没有这回事?”
“是有这么回事。”李富贵点了点头,目前李富贵审洋人在国内是一个十分时髦的话题。
“应该不会用大清律吧?我想您那一套新法倒是能拿来用一用。”左宗棠出言试探。
李富贵一摇头,“适用的法律恐怕还得边审边定,这次许多事情都是开历史的先河,肯定会综合考量各国的法律,最后究竟能审成一个什么样子我心里也没底,尤其是现在西班牙内乱,听说欧洲的几个大国都想介入,局势已经变得很复杂,审讯肯定会变得旷日持久,到时候也不一定就能把那些家伙送上绞架。”李富贵这次组建国际法庭对过程的重视远远超过结果。
“其实那些西班牙人杀与不杀倒无关紧要,我中华一向是礼仪之邦,把他们放了以宣示我们的恩德也无不可,我只是担心王爷您总是这样按照洋人的规矩来做事,似乎有些不妥。”
李富贵有些奇怪,自己出道以来这鬼子味就很重,一向是外国人有什么他就跟在后面学什么,这次好不容易领先时代一次怎么反而有人站出来反对了呢?“此话怎讲?”
“我老左性子直,如果讲出来的话让王爷不高兴还请多多担待,要是真得受不了您把我的脑袋砍下来我也没有怨言,可是该说得我还得说。王爷您起于田亩之间,当年国事糜烂,您借助洋人的力量确是妙招,能开创出现在这样一番局面也证明了您的才能与眼光。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王爷您现在手中有十几万虎狼之师,放眼天下,起码在东方没有人是您的对手,这次征讨西班牙也说明了那些列强也不过是外强中干。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自当举大旗以号召天下,用不着继续跟在洋人后面事事都依洋人的规矩,那些家伙其实心底很坏的,已经准备了很多阴损毒辣的招数准备暗算我们,王爷若是不小心迟早要着他们的道。”
左宗棠的观点让李富贵感到十分有趣,“季高兄是人中豪杰,怎么也学那些腐儒的讲法,洋人不远万里而来其实就是求利,只要处理好了应该不会发生大的冲突。”
看到李富贵如此麻痹大意左宗棠有些急了,“洋人远来求利不假,可是他们会用什么手段求利王爷想过没有?万万不可把他们想得太好,我们派到欧洲的使节都差点被他们暗算,王爷可不能不防啊。”
“什么使节被洋人暗算?我是万国总理大臣,怎么不知道这事。”
“王爷您还不知道吗?我们那些使节在洋人的地方上处境非常危险啊,我看洋鬼子是想用女色引诱他们。”
左宗棠的这个推断并不新鲜,李富贵早就知道国人喜欢在男女问题上做文章,不过以左宗棠这样的人物竟然也不能免俗倒是他没有想到的,“季高兄说话可要有证据,说洋人如何如何也就罢了,若是说起通奸可事关伯琛他们的名节,乱说不得哦。”
左宗棠急忙补充,“我们这些使节高风亮节那是没得说的,洋人定是美人计无效才每每以药酒来对付他们。”
“药酒?”李富贵觉得左宗棠越说越不象话了。
“难道王爷还不知道,他们出使的游记、日记王爷都没看过吗?”
李富贵有些支吾,出国的使节要写日记是他定下的规矩,不过对于李富贵来说通过这些文章来了解西方显然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这些文章他一般是不看的,不过这些东西在文人中间倒是很有市场,那些有猎奇心理的往往喜欢这些书,所以刊行的几部游记发行量都还不错,“我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一般都是跳着看的,难道那上面写着洋人给他们下药酒吗?”
“就是啊,我那个时候翻看法兰西游记的时候就知道不好,我们这些使臣全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没有带家眷,那些洋人每次宴请他们的时候都一定要请他们喝三鞭酒,这狼子野心岂不是昭然若揭吗?”
“法国人给我们的使臣喝三鞭酒,”李富贵低头自言自语,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看左宗棠言之凿凿的样子想必游记中的确有这样的记载,可是要说法国男人为了推销他们的女人所以在宴会中使用药酒李富贵是打死都不相信的,那些帝国主义侵略者虽然坏但是这样没品的事相信他们是不会做的,“世人都说苏武是大英雄,可是好像他也娶了胡女,既然长期居住在海外有一些跨国的情事也不算什么。可是就我所知这三鞭酒可是中医的瑰宝,法国人应该不会这个,我想多半是哪里出了误会,回头我去封信问问是怎么会事,这件事先不提了,等弄清楚再说。”
“此事的确应当查一查。”
“季高你认为我现在是在遵循洋人的规矩吗?”李富贵不想继续在三鞭酒上纠缠,于是把话题拉回到原来的轨道。
“那当然,王爷您现在组建的法庭难道不是按照洋人的规矩来的吗?”
李富贵摇了摇头,“季高兄能够从规则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确让李某佩服,其实我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洋人定规矩,我们来遵守,那当然是我们要吃亏,但是这个规矩也不是洋人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的。这个世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洋人之所以现在比我们强,那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比我们深刻,发现的正确规则也比我们多,当然没有发现的那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一套东西进行了填充。所以很多规则你不能仅仅将其视为西方的制度,我现在正在做的一套实际上是在引领这种变化,希望规则的变化变得有利于我们,另外规则如果是由我们创立,那我们就具有更多的解释权,这给以后做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李富贵就规则的阐述让左宗棠陷入了沉思,实际上对规则的领悟他和胡林翼一样仍然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李富贵这番话对他颇有触动,思索了一番之后左宗棠若有所悟,“王爷在两江举重若轻,可是取得的成就却是我们拍马都追不上的,是不是因为这大清国里的规矩是王爷定的?”
“季高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这盘棋的规矩虽然不能说就是我定的,但是若说对规则的领悟放眼中外我认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而大清国原有的规则早已陈腐不堪,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们加以一些改动,你想想你们怎么能追得上我呢?”可能因为今天面对的是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所以李富贵讲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顾及。
“能教教我吗?”左宗棠的确是诚心想向李富贵请教。
李富贵想了想,“道可道,非常道,其实我能教得早都已经说了、做了,你们不愿意睁眼去看而已。”
左宗棠叹了一口气,“润芝或许看到了,可惜…”说着摇了摇头。
“你在湖北应该没有润芝公的困难,还是有机会的。”
“我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问。”
“今天我们说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话,还有什么问题是不当问的。”
“若是我劝王爷一统天下,不是王爷以为如何。”今天的谈话中李富贵相当于正面回答了他与洋人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左宗棠最关心的一点,只要是李富贵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可以奉李富贵为主。
“好像还差一点。”
“差在什么地方?”左宗棠有些不明白,毕竟自己代表了湘军一半的力量,自己都能赞成李富贵统一中国那其他人基本上也不会形成太大阻力,北面的朝廷和南面的李鸿章虽然都有一定的力量,但是想要阻挡快速崛起的两江仍然差得很远。
李富贵在考虑如何措辞,如果直说统一以后就必须把你们当作同胞来看待,而不能再简单的视为经济掠夺的对象当然太伤人,“武力的统一终究会给国家带来伤痕,我倒是希望能够通过民意把南中国重新捏合到一起。”
“民意?”左宗棠不明白如何单凭民意就能统一。
“在两江议员有很大的权力,安庆发生的变化相信季高你也看到了,在我这里议会就代表了民意,议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的权力是分散的,没有什么老大,所以如果你们湖广也搞议会,那么湖广的议会和两江的议会是可以合起来的,这里面没有谁吞并谁的问题,反正都是选出来的。”
“西方的代议制我也听说过,具有些人说那是好得不得了的政策。”
“也没有他们说得那么邪乎,不过议会的有些特性还是可以利用的,就现在的中国来说组成一个统一的政府很难,但是组成一个统一的议会却很容易。”
“其实组成统一的政府也不难,”左宗棠咕噜了一声,不过马上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统一战争将会有巨大的死伤,如果真的能够通过更温和的手段来促成中国的统一他也是愿意看到的,“我这就回去说服伯函,要是他不同意我湖北就单干,说起来如果王爷振臂一呼,我再声援效果应该更好。”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叔的身世
正如李富贵所言远东国际法庭的建立绝对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因为察觉到这回可能成为国际法成型的一次契机,所以各国都对此事颇为重视,上海现在已经来了一大堆法律专家在那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辩论,仅仅是司法程序他们就争了差不多有一个月,倒是西班牙对此事一点也不着急,还在为自己王国的命运展开奋战。
李富贵不得不在法庭召开之前就将大部分俘虏释放,本来李富贵觉得这些人还有些用,一方面扣在手中可以当作人质,另一方面在战争赔款的问题上他们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现在谈判找不到对手,而法庭已经开始的听证调查让李富贵觉得把这些人继续关押多有不便。正好法国因为与西班牙传统的友谊而出头说情,李富贵就在第一轮听证结束以后卖了他们这个面子把那些与案情没有多大关系的小兵全部释放,这种做法当然得到了那些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好评,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国内这种行为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其中主流的观点是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们中国人还是太善良了,说到底还是必须让他们明白创立规则也好,遵守规则也好,说到底还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不管已经建立起多么美好的制度,本质都不能忘。”六八年入冬以后李富贵为了国际法庭的事忙前忙后,在第一轮听证结束之后才算是喘了一口气。
看到李富贵难得有了闲暇赵婉儿问起了国际法庭的进展,自从生下一大堆孩子之后她已经不大过问王府外面的事情了,有时候李富贵还真的很怀念过去那个什么事都要跟着搅和一下的小姑娘,“真是头疼,这些家伙也看出国际法是个好东西,千方百计地要把自己那一套给赛进来,我看还有的争呢,不过能开庭对我来说就算是胜利,后面的事情我暂时还控制不了。”
“别太累着了,你也不年轻了。”
“放心啦,自从我当上这么个王爷应酬已经少多了,其实工作还真的不是那么累人。”
给李富贵沏上一杯茶赵婉儿似乎想起了什么,“我上次跟你说李叔的事你还记得吗?你去探望过了吗?”
听到赵婉儿又提起这件事李富贵有些奇怪,“我去看过了,我看李叔的脸色还好,可能年纪大了病了以后有些虚弱,应该问题不大。”
“但愿如此,可是他这段时间还是一直没有上过我们家的门,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这段时间一直没来过吗?”
“没有。”
李富贵也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李叔一直把李璹他们当作孙子看待,可是现在这么长时间不登门确实有些异常,“我再去看看。”
很快李富贵的马车载着他和江苏省立医院的院长黄宽来到了军工部的办公大楼,见到了李叔之后李富贵直奔主题,“李叔,听说您身体最近不舒服,我给您请来了一位专家看看。”
李叔看到突然闯入他办公室的两个人有些惊讶,咳嗽了两声之后表达了他的不满,“我哪有什么事,无非是年纪大了咳嗽几声,干什么要这样兴师动众。”
李富贵没有注意到李叔说了些什么,因为他已经察觉到黄宽的脸色不对,“怎么样?”
“启秉王爷,我想我需要为李大人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李叔,今天就放半天假,”李富贵压下心头的不安,笑着去架李叔的胳膊,“我今天也有些头疼,咱们爷俩就一起去一趟医院。”
李叔的反应相当激烈,“我自己走。”
高亢的声调把李富贵下了一跳,他有些迟疑的把手收了回来,李叔反常的表现再加上他始终不肯再去王府,这让他多少猜到了一些。到了外面李叔坚持要乘坐自己的马车,黄宽也建议李富贵与他同乘来时的马车,在上车的时候李富贵低声问道:“传染病?”
黄宽点了点头,“很可能。”
时钟还是那样一秒一秒的划过表盘,在院长室里等待的李富贵已经开始揪扯窗台上的植物了,这个时候黄宽急急忙忙得走了进来,“怎么样,很严重吗?”
黄宽点了点头,“其实我第一眼看到李大人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回来之后只是请专家确认而已,李大人自己想必也知道了。”
“不要说那些没用的,到底是什么病,有没有办法治。”
“是肺结核,也就是肺痨。”黄宽再不在说别的了,他觉得不必再做别的解释了。
李富贵长出一口气,“还好,肺结核能治。”
这个观点大出黄宽的意料,“王爷,肺痨没法治。”
“胡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说到这里李富贵才意识到自己在情急之下错乱了时空。
看到李富贵张口结舌的样子黄宽赶忙宽慰他,“肺结核是不治之症这不假,不过这种病是富贵病,要是真得好好调养再活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黄宽的话让李富贵的情绪得到了一些控制,李叔现在已经快六十了要是能再活个十几二十年那在这个时代就算是绝对的高寿了,“真的吗?怎么一个调养法?”
“可以用中药固本培源,膳食上也要注意,另外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夏季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对肺结核很有好处,我们两江的黄山、庐山都是疗养的好去处。”
“那冬天呢?”
“冬天嘛可以去南方的海滨,也可以止咳、催眠。”
李富贵想了想,“南方的高山是不是更好?”
“那当然更好了。”
“是不是靠海的高山更好一些?”
“应当是这样吧。”黄宽有些支吾,他对于这种苛刻的条件有些没有把握。
“好吧,今年冬天就在海南岛凑合一年,等到明年冬天我一定要找到一处热带疗养胜地,李叔的病情你们要派专人负责,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这个不用王爷吩咐,我们自当竭尽所能。”
站在李叔的病房外李富贵有些踌躇,虽然他相信李叔已经知道了这一切,但是李富贵还是不知道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件事情,屋里的这个老人把一切都献给了中国的改革事业,李富贵曾经几次就报答李叔的事情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可是李叔总是说:“我一个孤老头子还能要什么,能有今天绝对是上苍对我的眷顾,要是我还不满足,只怕自己的良心就先过不去了。”
当时李富贵也觉得这番话说的过去,可是现在看来自己几乎没有为李叔做过任何事情,这其中的亏欠让李富贵感到很不是滋味。
李叔看到李富贵走进来神色有些紧张,“你既然已经知道是肺痨就不应该来了,这病传染啊。”
“没事的,我种过牛痘。”李富贵宽慰李叔。
“牛痘应该是防治天花的吧。”
“是吗,那就是我弄混了,反正我小时候打过很多防疫针,肯定有针对肺结核的。”
“那就好,自从我发现自己的了痨病以后就一直担心这件事,害怕把这病传染给你们一家。我现在虽然不去王府,可是一直很关心李珏他们的身体。”
“不说这些了,几个小崽子都很好,我马上为你准备疗养的地方,大夫说了:这病虽然不能治,但是能养,养得好的话再活个二三十年没问题。”
李叔笑着摇了摇头,“我今年已经五十八了,已经比大多数人活的长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当年先生不也是得肺结核死的吗?好像逝世的时候还不到我这个年龄。”
“哪个先生?”一丝奇怪的感觉在李富贵心底升起,就他所知被称为先生而又死于肺结核的知名人物只有一位。
“当然是鲁迅先生。”看到李富贵脸的惊奇李叔露出开心的笑容,“本来我是打算将这个秘密一直带到棺材里去的,不过我不希望你为我的死太过悲痛而耽误了正事,告诉你这个是想让你知道李叔我一生坎坷,能在晚年见到中国有这样一番局面绝对是含笑九泉了。”
绝顶荒唐的感觉冲淡了李富贵心中的悲痛,“您见过鲁迅先生吗?”
李叔脸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我曾经在书店见过先生一次,先生还送给我一本书。那一天是我前半生最快乐的一天。”
“像我们这样的时空穿梭者很多吗?”
“这要看你怎么看了,反正比你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你是我见到的第二位时空穿梭人。”
“你一见到我就知道我来自未来了?”
“那是当然的,你那时候的装束有多特别啊,本来我是想给你一些帮助,让你能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可是没想到真得让你找到了一条路子。”
“您来到清朝难道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一切吗?”
“我怎么没有想过,要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我也不至于那样穷困潦倒,最后我告诉自己:你省省吧,一个电车上卖票的还想干什么大事业。心灰意冷之后就在码头上混口饭吃,直到遇见了你。”
“既然有很多时空穿梭者就没有一个成功的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那要看你怎么定义成功了,如果非要坐到你这样才叫成功好像是没有,要知道你的成功除了自己脑子灵、胆子大之外,跨越的两个时代也给你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要不然只怕你也未必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
李富贵点了点头,“不错,除了时代的局限之外年龄也有限制,如果掌握权力的时候已经六七十了恐怕很难再从老的圈子里跳出来了。”
“我还记得我来的这个时代的时候是道光十年,算起来也就是一八三零年,不如就拿这个题目考考你,我不知道你处在我的情况下如何改变这个国家的轨迹。”
接着李叔把他前半生的经历仔仔细细的向李富贵讲了一遍,李富贵听得很认真,他知道这实际上是李叔在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这个时候做这些似乎还有些早。
在听完李叔的陈述之后李富贵沉思良久 ,“李叔您的际遇似乎比我要好很多啊,起码来到这里不久就遇到了贵人,虽说是你救了那个什么王员外,但是对你来说这也是很难得的一次机会,他能委任你做帐房那就代表着相当信任你,你为什么要走呢?”
“王员外的确是个好人,不过我要救国那干的就是杀头的事情,我不想连累他。”
“原来如此,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走。”
“留在哪里能做什么呢?那只是一个小镇,生活非常平和,我不可能在那里得到什么帮助。”
“对,那是一个还挺富庶的小镇,是不是,如果你能在那里扎下根就可以借此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了。”
“用什么改?”
“计划生育。”看到李叔露出迷惑的表情李富贵接着往下说,“这里我只是借用了前世的一个词,这个词的原意是一对夫妇只许生一个,当然你可能未必能够理解这件事,不过这无关紧要,我只是借用了这个词的字面意思,那就是你留在那个镇子上可以制定一个生孩子的计划,借此而救国。”
“好深奥啊。”
“其实说白了一点都不稀奇,如果你留在小柳镇一两年内应该能说上一个媳妇吧?”
“差不多,我走的时候王员外跟我说只要我留下来他很快就会提我做掌柜的,说个媳妇肯定没问题。”
“再过两年还能娶一个妾吧?”
“这…”李叔不知道李富贵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说财力大概可以。”
“肯定可以,老婆和妾都不要漂亮不要出身,只要能干能生养,甚至二婚都不要紧,能拖三四个油瓶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婚礼也不要操办,雇顶轿子抬回来就成。”
李叔的表情变得相当的复杂,这样的生活他仍然无法想象,“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您这么做的话,您知道现在您已经有多少儿子了吗?”
李叔的眼睛一亮,“借助家族的力量,我来看看,如果是一年半一个孩子,一半是女孩,再算上夭折,我现在起码会有十几个儿子,而且还会有孙子,再加上女婿,的确人数众多,但是凭这些人造反恐怕还不够。”
李富贵笑了笑,“当然不是去造反,你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先进思想传授给你的儿女,当他们要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你也可以把他们引上现代文明的方向,利用家族来影响国家命运的最大好处是在这个家庭中你是最高的主宰,当我刚起家的时候我也谋求绝对的控制,在小团体内这的确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了,如果你能像曾国藩那样弄出一套严厉的维新家风,我相信在您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自己的子孙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岗位上,其影响力远比您自己打拼要强得多。”
李叔仰天大笑,“真是想不到啊,我那个时候只是想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每当想到婚姻总是尽量的避开,没想到最稳妥、最有效的方法居然隐藏在这里,今天真是死而无憾了。”
“李叔您别老是死啊死啊的,要有战胜肺结核的信心,好像奥地利的皇后就凭借地中海温暖的气候治愈了肺结核,要不然我们也到希腊、意大利去住上一阵子。”
“我只是让你不用担心,到了这把年纪生死已经看开了,我会去好好养病的,你就放心好了。”
“那就好。”李富贵长出了一口气。
等了几分钟李叔有些犹豫的问道,“你做的事情我都是无条件支持的,所以我原没有打算问你,不过因为得了这个病,所以想知道你对未来的打算,你真的想要做皇帝吗?”
这个问题李富贵有些不好回答,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国家的统治者必须是皇帝,可是对李叔就不同了,“是要做皇帝,不过最后会改成君主立宪。”
“是吗,这样很好,很好,”李叔有些言不由衷。
李富贵知道他们那一代的中国人对帝制恨之入骨,“李叔,您要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
“没有,没有,你做了这么多事情做皇帝也是应该的,不要在意我这个老头子想些什么了。”
李富贵凝视着李叔的双眼,岁月已经使它们变得浑浊,忽然一阵冲动自心中泛起,“您放心的养病,我在这里保证,一定让您见到一个共和的中国。”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代议制
李富贵从医院出来以后没有回府而是直接到了陆归延那里,陆归延一眼就看出李富贵的情绪不对,这对于李富贵来说是很少见的事情。
“我不想做皇帝了,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李富贵的话有些没头没脑。
“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我突然觉得君主立宪有些不保险,虽然在我有生之年就可以立宪,但是以我的强势议会根本就不能对我产生什么约束,等到我死了才能验证这一套我实在不放心,还是共和好一些,我如果命长经历四五次权力更迭都不成问题。”李富贵一下子就找到了理由。
“这样啊,”陆归延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