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顺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日,高崇文和严砺并分两路,进军西川。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六章 … 鹿头关
(今天金牌又是四块,势头不要太好啊!~~~~~~大战将至,给点票吧!)
萧萧班马鸣,落日大旗风。虽然新年刚过,其他各地都是喜气洋洋,但是东西川交界的鹿头关上下,却旌旗蔽天,枪戟如林,一片肃杀之气。
“江锁双龙台,关雄五马候,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鹿头山,东麓纳罗江县城而抵纹江,西麓触绵远河(古称绵阳江)与绵竹故城(鹿头山西十里的绵远河西岸,今德阳市旌阳区袁家乡境)隔水相望,罗纹江水蟠于东,绵远河西绕;东之流下注涪水,西之水环平原聚为沱江,缘此,逶迤绵绵的山岭因两侧江河流向各异而被古代朝廷定为东、西两川的分界,独特的区位又使它成为蜀都北部的“门户”、四川著名的古战场。
“享享山获影,落落路招魂”,三国时,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就是在这里阻击邓艾的奇兵,诸葛瞻败亡后,邓艾大军直逼雒城(今四川广汉)。蜀汉已无险可守,后主及其亲信更是斗志全无,于是仓促采纳谯周之策,遣使请降。可以说,鹿头关的攻守胜负胜负决定着成都的命运。刘辟进士出身,饱读诗书,自然知道鹿头关的紧要,于是派遣大将仇良辅,儿子刘方叔和女婿苏疆率领三万大军坐守鹿头关。而从东川败回的邢泚凭借着自己的如簧巧舌和带回四五千健壮军士的功劳,仅仅被刘辟臭骂一顿,仍然得以率二万大军以为后援。
五万大军簇拥在鹿头关前后,据险而守。仇良辅端坐诸葛将台上,踌躇满志地说:
“高崇文要想打破此关,绝无可能。”
“各位请看,这是鹿头关的布防图。打破了鹿头关,咱们就能够直指成都。”
中军大帐里巨大的沙盘上,高崇文对站在沙盘周围的各位将领说。沙盘的出现使得高部的所有将领,不论是先看到的原长武军和李元奕京西军将领,还是后来高崇文就任东川节度副使后归附的东川旧将,都赞叹不已,因为很多将校根本就不识字。跟他们讲解全局的地形实在是太费力,现在有了沙盘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不是因为严令禁止,许多人会忍不住用手去摸一把。
高崇文出任东川节度副使后,原来龟缩各地的东川军都奉命向梓州集结,纳入高崇文的属下,高崇文取其精壮,去其老弱,收兵八千余人。看着这万余精兵,高崇文一边摇头一边叹气,暗骂李康废物。
此时被称为废物的李康的首级还挂在梓州示众。新年刚过,高崇文正享受着刚受封为剑南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的快感,一辆马车就把李康送到了梓州城下。轻而易举地丢掉了梓州,皇帝会不会追究他都不一定,无论如何李康都不会对高崇文造成任何威胁了,所以高崇文还是很客气地接待了李康。
不料李康比高崇文想象的更废物,作为一方节度使丢掉了自己的辖地,被人从被窝里捉走这样的奇耻大辱不算,李康此行居然是来为刘辟做说客,转达刘辟对高崇文的仰慕,并劝说高崇文放刘辟一马,共同维护两川和平,刘治西川,高治东川,两家井水不犯河水,永为兄弟之镇。高崇文没想到人竟然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板起脸来斥责道:
“败军之将,连城池都会丢掉,还有什么面目替反贼说话。”
一声令下,就有军士上前将李康拖了出去,一声炮响,李康的人头已经呈了上来。
西川历来骄傲,东川靠近西川,也跟着骄傲,就像现在上海人骄傲,把除去上海以外的地方统统看成乡下,而苏州无锡又把出去上海以及自己以外的地方看成乡下一样,骄傲地莫名其妙。所以许多东川将领打仗虽然不行,却不是很看得起长武军,对高崇文也不是很服帖,甚至有人公开嘲笑高崇文被邢泚戏弄,完全忘了自己面对邢泚时缩头乌龟般的表现。当这些人在大帐里看到李康血淋淋的人头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坐在主帅位置上的这个人是东川目前的实际统治者,他是会杀人的。连前节度使都敢杀,何况自己呢。似乎一瞬间,高崇文在东川军中也拥有了绝对的权威,东川军的整编的阻力一下子消失了。
本来高崇文新官上任,新年也才过,可以在梓州多拖延一阵,再去进攻西川,但是一来打下梓州后高崇文休息了一个多月,感觉需要松松筋骨了,而且蜀地潮暖,打仗也没有时间的限制;而来李诵派特使告诉他说:
“如果两个月内你打不开西川,朕就派刘澭来替换你。”
刘澭是陇西经略使,关西所有将领高崇文都不放在眼里,只有刘澭让高崇文惧怕,因为只有刘澭操练的兵马和他的一样雄健,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显然抓住了高崇文的痛脚,于是高崇文赶紧上表表态,人日一过,就催动兵马往西川杀来。高崇文此时已经知道朝廷在西川有人专门收集情报,眼前的这沙盘上的鹿头关布防图,就是他们的杰作。
兵马未抵鹿头关下,而敌军详实,将领性格已然尽知,这是吉兆啊。望着高低起伏的鹿头关沙盘,高崇文的眉毛又遮住了眼睛。
“探马来报,高崇文自梓州兴兵,大队人马明日就能抵达鹿头关下。吾听说高崇文兵马在梓州休养一个余月,过了一个肥年,正是人骄马惰的时候,又远道而来,将士必然疲累,吾意明日亲领两万兵马出关,一举击败高崇文,将其逼回东川,二位可有疑义否?”
到底西川人物文采风流,仇良辅虽然是武将,也长得眉清目秀,不像个将军,倒像个文士。不过这个将军比邢泚却要刚毅许多。此时坐在仇良辅对面的两个人,一个是刘辟的儿子刘方叔,一个是刘辟的女婿苏疆,仇良辅是守鹿头关的主将,二人也觉得这个分析很有道理,于是都表示赞同。见两人没有异议,仇良辅拍板道:
“如此,明日吾就率二万兵马出关击敌,二位领一万兵马守关。明日一鼓作气,击败高崇文!”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七章 … 就是比你马快
(游泳也夺金了,意外惊喜啊! )
“禀报将军,高崇文在二十里外安营扎寨。”
鹿头关下,两个时辰前,探马回报高崇文大军距关四十里,此时正是早饭过后,于是仇良辅一声令下,两万大军出关列阵,打算先从气势上压倒高崇文军,谁知道高崇文这么不上路,居然停下来安营扎寨,丝毫不给准备了这么久的主家面子。西川军将领的心情一定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职人员一样,一番努力全被不动欣赏的导播给弄糟糕了。
“嗯,这个高崇文搞什么名堂。打梓州逼城下寨,打我鹿头关却在十五里外下寨。”
一名偏将很不耐烦得嘀咕了一声。也难怪这名偏将不耐烦,两万多将士在和暖的春风中等待了一个时辰,居然等到的是这样的消息,就像一个壮汉约好了跟人单挑,自己热身热了半天,架势摆个十足,赢得了全场喝彩,结果对方却捎信说,今天天气好,我要睡懒觉一样,一个喷嚏憋在鼻腔里,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从眉县到梓州,高崇文走了五十多天,但是打下梓州高崇文只用了一夜。高崇文行军时慢的像蜗牛,打起仗来快的像阵风,这是邢泚回到西川后的总结。但是高崇文这一次行军很快,仇良辅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高崇文这样做有什么企图,莫非是高崇文一路急行军路上疲惫?故而安营扎寨休息,等待明日恢复体力再来攻城?仇良辅抬头望了望太阳,难得的好天气,才要到中午,时间上足够打一仗,而且十五里也不算远。如果今天不打,明天等高崇文部恢复了体力,代价就会更大了。仇良辅终于下定了决心。
“派出游骑前出两里。左军左路,右军右路,中军后军跟随,前进!”
将令一出,本来严整的大阵松动了,人喊马嘶,尘土飞扬,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队队人马依次开出,不过好在这两万人是西川军精锐,倒也不怎么混乱。苏疆站在关头远望,两万人大军,真是漫山遍野,何其壮观。
刘方叔道:
“我军如此威武,何愁高崇文不灭?”
苏疆却突然觉得,这样很容易被人突击,不过马上回过味来,咱们也没打算防守,怕什么?忙附和了几句。
苏疆的担心果然是多余的,高崇文压根就没想在半路截击仇良辅,高崇文想的是全歼仇良辅,半路截击只能击溃仇良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不过虽然如此,高崇文依然派出了游骑,目的是尽量迟滞对手的进军速度,刺探对手的虚实。而仇良辅派出的游骑的任务是驱赶对方的探马,打退对方的拦截,快速前进至战场,尝试冲阵刺探对方虚实。于是双方的游骑就开始了追逐战。
西川军的战马个头较矮,以耐力见长而爆发力不足,高崇文的骑兵来自西北,马匹普遍要比西川马高上一头,爆发力强,而耐力稍微欠缺,对方又是三路出击,所以奉命率游骑出击的郦定进就把自己的五百骑兵分成了六股,交替出击,互相掩护。仇良辅的大军刚出动,郦定进的游骑就冲了出来,五六十人跟游戏一样,呼啦啦冲到一箭之地处,翻身下马,张弓搭箭,漫射一支,射翻几个西川军冲出的游骑,然后再做个鬼脸,翻身上马,留下一大股尘土给西川游骑吃。
如此的轮番骚扰十分有效,半个时辰下去,仇良辅的后军还在鹿头关下原来前军的位置上。倒不是西川军的游骑不卖力,见对方的游骑分成三股(其实是三路),西川军的游骑也分成三股,进行驱赶,只是自己追得近一些,对方就逃的近一些,停下马来继续挑衅,始终保持在一箭之地的距离,自己一回收,对方就调转马头冲过来。谁叫自己的马没有对方的马快呢?
几次三番之后,西川军的一支游骑终于忍耐不住,和对方骑兵铆上了,一百多人撵着对方跑,仇良辅也想看看对方虚实,就没有阻止。一见西川军的一路上来追,对方的另外两股游骑也快速的退了回去,见己方这个小将军如此英勇,西川军的将士不禁大声叫好,觉得北方骑兵也不过如此,只是叫好声刚传到后军,就戛然而止。
对方的骑兵退到一片小树林的时候突然向两边散开,追兵只道对方无路可逃,双腿紧夹马腹,准备加速追赶,刚发一声喊,就见到对面小树林里冲出来一大队骑兵,足有一百五六十人,人人手中的兵器都举了起来,对方一出树林就加速,已经冲了出来,想要勒马已经来不及了,到底是老兵,慌乱之中,依然抽出了兵器,硬着头皮往前冲。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郦定进冲在头里,高举长刀,迎头撞上对方的小将,那小将也临危不惧,双手举起了长槊来挡,只听到“咔嚓”一声,自己手中的力量就轻了许多,眼前一片影子闪过,浑身就感觉到麻酥酥的凉爽。
郦定进一刀斩断对方的兵器,将对方劈成两段,属下士兵不禁士气高涨,而西川游骑却心惊胆战。双方人数虽然相当,但是骑兵的能力相差却太大,只一个回合,西川骑兵的尸体就躺了一地,许多战马在原地盘旋,等待自己的主人起来,而对攻战此时已经变成了追逐战,剩下的西川的骑兵没命的往回跑,郦定进的骑兵却并不是很着急的追,只有五六十人不紧不慢地吊在后面,剩下的人在打扫战场。
虽然身后追得不紧,也能看到己方接应的骑兵,但是败逃的西川骑兵还是绝望的逼上了眼睛。仇良辅现在才明白过来,对方的另两股游骑不是在撤退,而是在包抄。
骑兵的战斗进行得很快,西川接应的骑兵冲到近处时,最后一个被围西川骑兵的首级已经被割了下来,战斗已经结束。举起马刀时,对方已经撤得远远的。
“妈的,不就是仗着马快吗!”
以名西川骑兵军官高声骂着,远远地回过来一句:
“爷就是比你马快!”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八章 … 送上门挨打
(今天的男篮太精彩了,当然还有杨威,刘子歌,杜丽,张娟娟‘‘‘‘‘‘)
当仇良辅把游骑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后,前进的道路才通畅起来。不过即使这样,郦定进也没有放弃对西川军的袭扰,不过形式已经变成了远远地放箭,冲到近前的嚣张行为已经收敛了许多,不过看着郦定进的骑兵手里长枪上挑着自己袍泽的首级,西川军的骑兵眼中还是忍不住喷出回来,只不过追赶不上罢了。
等到仇良辅的先头部队抵达战场时,已经又过去了快一个时辰。当然这一段时间西川军的时间也没有浪费,到底是老兵,不急不躁,利用这一个时辰的时间在行军途中吃完了午饭。不过当到达战场的时候,许多老兵还是心里一轻松。
不过实际上西川军的形势一点也不轻松。高崇文的军队依傍着一座土山摆开阵势,左翼树着“李”字大旗,看来是兵马使李元奕的部下,右翼树着“韦”字大旗,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中路自然是“高”字大旗。高崇文的阵势早已列好,在此静静等待仇良辅。应该说郦定进的袭扰截击还是很成功的,高崇文军不但吃完了午饭,还休息了老长一段时间。不过当郦定进得意洋洋地用长槊挑着敌军的首级回到本阵的时候,高崇文冲着他大喊到:
“郦定进,你他娘的卵蛋还在不在?看看你后面,你就把这些废物这样带到了阵前,冲着咱们耀武扬威?”
高崇文实在是冤枉了郦定进,西川骑兵一路驱赶郦定进,几次想抓住战机报仇,都被郦定进给溜了,还被逗得身心俱疲,分明是双眼喷火冲进战场的,哪里是耀武扬威。不过高崇文当着这么多人把话说出来了,郦定进脸上一阵挂不住,施了一礼后转身上马出了本阵,将槊上的首级往地上一甩,道:
“儿郎们,咱们被这帮兔崽子撵了一路,出气去!”
一个“撵”字一下把郦定进部下的心气给勾了起来,近五百人学着郦定进将首级往地上一甩,跟着郦定进就冲了出去。
对面的追兵被郦定进抛得很远, 郦定进接近本阵时,才堪堪追到战场,见郦定进已经进了本阵,早已停了下来,不过却并不往回撤,而是冲在离高崇文大阵一里半远的地方,停下来结成一个小阵。因为这些游骑的任务不只是追逐试探,还要为自己的本部兵马提供保护,防止己方在结阵时被对方趁立足未稳突击。没有在追击途中追上干掉郦定进,西川骑兵们明显神情沮丧,正想趁这机会举起水囊喝口水,休息休息,但是却见对方到了本阵却不入阵,反而又回过头杀了上来,许多士兵因为多喘了口气,水还没有喝道嘴里。见状赶紧把水囊挂回马鞍,拿起了兵刃。
“实在是欺人太甚,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事实证明如果光靠血性就可以胜利的话,中国男足对比利时那一场应当能进四个球。高部骑兵的战术技术素养确实高出西川骑兵不止一个档次。郦定进的骑兵呈三角形往西川骑兵的队伍里突刺,西川骑兵的两翼立刻张开,像郦定进的后路包去,同时中路向前压迫,想把郦定进部包起来,但是郦定进却混不在意,高崇文也是一脸轻松,边上李元奕担心,请求左翼出动去助郦定进一臂之力,高崇文道:
“郦定进虽然忙活了两个时辰,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累着,倒是西川这帮兔崽子累的不轻。正好杀上去让他松松筋骨。”
果不其然,西川骑兵还没有完成合围,郦定进已经刺进了对方的军中,一把长槊舞得风车一般,砸到就死,碰到就伤,开出了一条血路,身后的骑兵跟着突进去,站在高崇文的位置上远远望去,像极了了一把锥子刺进西川军的胸膛,越刺越深,口子也越开越大,血也越流越多,最终西川骑兵中间一路就只剩下郦定进部的黑色铠甲,黑色过后,只剩红色。
西川骑兵既然张开两翼,那么中军的厚度也就有限的紧,郦定进远挑近刺,一马当先,刚喘了口气就发现眼前好多西川军,把他吓了一跳,不过郦定进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西川军的大部队到了,于是长啸一声,拨转马头,又向回冲去。
西川骑兵的两翼只抓住了郦定进部的尾巴,刚刚汇合就发现自己的中军六百人只剩下二百人不到,而对方只损失了几十人,满眼躺下的都是西川军的黄布战衣,刚从郦定进部冲出来的一百多人个个带伤,主将不禁牙眦俱裂。见郦定进又转头杀来,大吼一声,也不讲什么战术了,挥舞长枪,跃马向前冲去,余下的骑兵也大喊一声,跟着向郦定进部冲去。
“为兄弟报仇!”
“仇”还没有喊出来,一个西川军的骑兵就飞了起来,胸口是一个大洞,洞里汩汩流出热血。
“杀!“
“啊!”
一个郦部骑兵刚把一名西川骑兵从马上砍下,就被一柄斩马刀砍中,落下马来,被双方的马蹄踏成肉泥。
刀影交错,哀嚎不断。
郦定进这一轮冲杀就不觉得轻松了,连续捅穿了对方二十几名骑兵,手臂居然微微有些酸麻。而对方的将领更为凄惨,头盔不知道去了哪里,身上数道血痕,蓬头乱发地立在对面。身边的骑兵只剩下四百余人,而郦定进身边,至少还有三百五十人。
西川军左路和右路的先头部队都已经开到战场,仇良辅也带着千名亲兵脱离中军来到了阵前,仇良辅选择的立阵之处距离高崇文约莫三里。两军中间就是双方的骑兵。见到了双方第二回合的冲杀,仇良辅不禁大吃一惊,此时如果命令己方骑兵后退,必然遭到对方追杀,甚至对方全军趁自己立足未稳压上都有可能;而如果令左右翼策应,一来前锋刚到,人手不足,而来对方左右翼的前面已经各驰出了数百骑兵,准备拦截本方救兵。一旦被对方击溃,结果又是冲阵,阵脚未稳,一旦被冲动,兵败如山倒啊!
仇良辅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自己这是送上门来挨打啊!于是立刻派出传令兵手持令旗前往左右军大喊道:
“列阵!列阵!”
同时从自己的亲兵中分出两队各两百人作为游骑,去稳住左右军的阵脚。此时,战场中间,双方的第三回合开始了。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九章 … 骂阵 劝降
(根据相关要求,调整下步点,今天到17号改为每天一更,下周开始改回每天两更。其实老雁自己也想偷点懒,最近看奥运有点疯)
“咚咚”的鼓声在战场上回荡,敲打着每一个士兵的心。
郦定进手持长槊,直至对方,大喝道:
“杀贼!”
郦定进的骑兵们高喊道:
“杀贼!”
虽然只有三四百人,但是气势绝对胜过千军万马,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冲完,只怕西川军的骑兵就不剩几个了。许多西川将士甚至闭上了眼睛。川西骑兵的将军刚刚已经看到了己方的大队到来,可是却没有听到鸣金的声音。
己方在列阵,自己是弃子。对方是官军,而自己是贼!
脸上的肌肉猛地抽搐了一下,将军举起长枪道:
“儿郎们,杀敌!”
郦定进的骑兵依仗着马个头高,速度快的优势,双脚撑着马镫站起,面对着迎面冲来的西川骑兵,高高的举起斩马刀,刀起,刀落,一个接一个。西川的骑兵即使抗过了第一刀,往往也很难承受第二刀,第三刀,往往兵器被磕飞后,来不及闪躲,就被砍下马来。双方再度交错后,本来黑压压的战场中间,一边依旧保持着队形,而另一边已经如同秀顶的脑门,稀稀疏疏。
已经用不着郦定进亲自上阵了,西川军终于鸣金了,但是此时西川军的骑兵被夹在郦定进和高崇文的本阵之间。想回也回不去了。
永贞元年正月十一日,郦定进阵斩西川大将李文悦。
靠着一千二百名骑兵的性命,仇良辅终于结好了阵势,只是此时已经不见了出关时的轻松写意。仇良辅又抬头看了看太阳,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的光景,如果能撑过这两个时辰,就好办了。
一千多名骑兵被对方五百人轻而易举地歼灭,只逃回来一百多人。仇良辅还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西川全军也都肃然而立,出关时将领许下的奖赏此刻看起来似乎遥不可期。战场上,高崇文的骑兵用长枪高挑着李文悦的人头耀武扬威地来回奔驰,一边大声叫骂。按照惯例,西川军应该回骂才对,但是几个大嗓门的士兵刚开了口,就觉得嗓门不如以前响亮,尽管热情问候了高崇文、郦定进的直系亲属,但是总是给人虚张声势的感觉,士气反而愈加低落。仇良辅只得下令停止对骂,命令将杀敌赏格提高一辈,并派亲兵在军中反复高喊,士兵们的情绪才慢慢升起来。
柔柔的风吹过,吹得大旗徐徐展开。蜀地的风已经如此潮暖了,高崇文在一刹那竟然有些恍惚。郦定进刚刚被他好好夸奖了一番,到后军休息去了。现在,该那两个小子出场了。
高部骂阵的士兵驰骋了半天,骂得对方声息全无,在全军的喝彩声中得意洋洋地回到了本阵,有一个家伙还在马上蹶起屁股,将裤子扒了下来,炫耀似地将屁股冲着仇良辅的中军左右晃了晃,引得全军一阵大笑。这边骂阵的回到阵中,那边右翼阵中就奔出一员年轻将领,白盔白甲白马,身后跟着一名亲兵,手中擎着大旗,上书“大唐神策行营兵马使 韦”。
“韦武!”
西川军中有认得韦武的倒吸了一口气。韦武是韦皋亲将,西川够级别的将领都认识他。自从去年七月以后,韦武就从西川消失,八月韦皋暴薨,许多人再也没有见过韦武,想不到他现在在这里。
韦武本来随袁滋入川,袁滋被贬潮州后,属官尽数奉召回京,韦武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回长安后韦武奉命入武学上舍,李愿知道他心念西川,而高崇文军中也恰巧需要熟悉西川的人才,就找个机会为他说了几句话,得到皇帝恩准,在年前来到高崇文军中。高崇文对韦武极为欣赏,将梓州投降的原西川兵马千余人(包括陶顺的伤兵)交给他统领,此次将自己的右路交给了他。
韦武从战场右边跑到左边,从左边跑到中间,好让西川军将士都看到他。立在阵前,韦武高喊道:
“西川将士们,我是韦太尉亲将韦武。奉韦太尉之命入朝检举刘辟。太尉厚待你等,你等就是如此报答太尉的吗?”
“仇良辅,我西川好儿郎,就为你等的私欲而丧命疆场,死了也得不到忠勇的评价,你有何面目去对韦太尉,西川将士在天英灵?”
西川军中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高喊道:
“韦武,你不过是个野种,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们?你是西川人,若知道大势,快快杀了高崇文投降刘大帅,刘大帅定能看在韦太尉面上饶你一命!”
韦武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箭来,一折为二,道:
“匹夫无知,朝廷大军压境,竟敢妄言天命。既然如此,韦武无话可说。稍候刀兵相见,休怪韦武无情!”
说拔拔马回到本阵。高崇文的中军中大旗挥舞了三下,呜呜的牛角号响起,全军将士一起动了起来。高崇文的大军前移了。
高崇文军的队形是标准的唐军战斗队形,中间左中右三部全是步兵,前面数排士兵手持大木盾整齐地向前,身后是长枪手,弓箭手,刀盾手,两翼各安排了一支骑兵,准备随时突击掩杀。
高崇文的安排是左军李元奕两千人,右军韦武两千人,前军高霞寓两千人,后军郦定进两千人,自己统领中军三千人。两侧游骑各一千人。全军一万三千人。骑兵除了两翼,还有中军和郦定进的两千人。
仇良辅出关时全军两万人,现在只是前军折损了千余。他的左右前后军各是三千人,中军最多,有八千人,刚刚又从中军中调人给前军补充足了三千人。从山坡上望下去,仇良辅中路一万三千余人,密密麻麻,极为厚实。
一万余大军前移,却一点声音也没有,西川军中的嘈杂声停止了,气氛莫名其妙的压抑,对方每靠近一步,西川将士就觉得自己的呼吸减弱一分。
推进了二百步后,盾牌着地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高崇文军停止了前进。山坡上一面黄旗摇动。
弓箭手出列。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三十章 … 冲 阵
(今天女朋友家开工做月饼;老雁自然要去帮忙干点杂活;更新迟了;请原谅!)
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很奇怪,仇良辅兵多,又是主场,却主守,高崇文兵少,又是远道而来,却主攻。
“弓箭手出列。”
仇良辅沉稳地命令到。现在情况完全反了过来,本来计划是自己进攻,弓箭手是用来压阵的。可是现在的形势是对方压了出来,消灭对手已经不要想了,而己方的拒马几乎没带,防守也不好防啊。仇良辅苦笑一声,还是尽力周旋,以求保全吧,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仇良辅想道,一边紧张地注意着战场的形势。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高崇文的中军步步压上,直指仇良辅。
一百五十步,弩射!
六十步,放箭!
二十步,弃弓持刀!
西川军按照战术条令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远程打击,这种打击不看准头,只看速率。弓箭手的箭放完了,手臂酸疼,却依然按照命令捡起了长刀,站在刀盾手,长枪手身后,透过同袍的肩膀,望着对面压过来的人潮,似乎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的面孔,一张张面无表情的面孔,在密密麻麻的刀丛中间,似乎和兵刃一样泛着冷冷的光。
高部的老兵们无视生死地完成了这一百五十步的推进,不断有人倒下,也不断有人从后面补上空缺的位置。已经突破了对方的箭雨,剩下来的,就交给自己的手中的刀棍吧!不知是谁发了一声喊,最后这二十步,冲阵的士兵们慢慢加速,冲了起来。
“嘭!”
一名高部士兵一刀斩断对方阵中伸出来的长枪,接着狠狠一刀剁在了对方的盾牌上,将对方的长盾劈开一道裂缝,将当面的刀盾手往里震退了数步。从盾牌的缝隙里透出来几支长枪,却被他身后两翼掩护策应的士兵挡住。刀手再一刀下去,飞起两颗大好头颅。又一步向前,双手举刀,力劈华山。在他的身后,起初是两个,后来是四个,慢慢挤进了这个狭小缺口。
一名高部刀手刚刚冲开敌阵,就被对方两三柄长枪同时刺中,举起的胳臂顿时松了下来,手中的刀重重落到地上,身后马上补上一名刀手,一个横扫,响起了几声惨叫。刚刚站稳,又是几把刀枪招呼了过来。
一名西川军士兵刚刚架住对方的长刀,就发现一柄长矛从对面递了过来,刺穿了自己的腹部。而对面的士兵也被砍中,发出一声惨叫。
“啊!”一名高部军官刚刚从后面冲上,就被一支冷箭射中脸颊,顿时血流如注,往后跌倒。
高崇文前军的一股士兵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马上围绕着这个缺口,人越围越多,反复争抢,西川军刚刚填上一个缺口,就发现周围又出现了几个缺口,于是继续填补,继续撕开。不断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