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劣势转为优势,将被动转为主动。以大唐近卫、凤翔、神策七万养精蓄锐的百战精兵对吐蕃十万远来疲敝兵马,掌书记以为胜算大吗?”

恍然大悟的郑澥道:

“属下以为,大。”

李愬继续说道:

“而吐蕃军除了吐蕃本族兵马,还有苏毗、羌、党项、吐谷浑等所谓内四族兵马,以及随军奴隶等,人数虽多,却号令不齐,质素不齐,只能打顺风仗,一旦受挫极易分崩离析。而且本帅还有一支奇兵藏在暗处,吐蕃不来则已,来则必败。”

李愬分析的如此透彻,郑澥只有钦佩的份,道:

“凉公高见,属下钦佩,可是如果吐蕃也在对岸按兵不动也不是事情啊。”

李愬的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道:

“我军不是已经动了吗?我军动了吐蕃就会动。而且论短立藏还不得不配合我军行动。”

郑澥一愣:

“论短立藏配合我们?”

李愬道:

“你且等着看吧。”

郑澥还想等李愬解释,不过李愬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转身走下了城楼。因为有一名亲兵小校急匆匆跑来道:

“启禀副元帅,刘虞侯回来了。”

郑澥知道这个刘虞侯是刘晏平,李愬的亲兵将。他本是李师道帐下虞侯,兴治元年平淮西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去帮李师道查探淮西战况,结果回去后李师道怪他扰乱军心,想要杀他,被他逃脱,到了李愬帐下从军。平定淄青以后李愬本要保他领军,他却无论如何不肯,只想呆在李愬身边,李愬本不想耽误他前程,但又爱他的才干,只好随他的愿。数日前忽然从军中消失,想是有了秘密公干。郑澥刚要跟随李愬下城,就听到李愬吩咐道:

“你去把李贺找到,和他一起回中军。”

郑澥在城墙上绕了一圈,才在西城找到了正在指挥民夫加固城防,修藏兵洞的李贺。到底在军中锻炼了两年,李贺也不再是当初那干瘦模样了。做事也有了沉稳气度。不过郑澥还是替他惋惜,因为李贺最近不大作诗了。问他,他就说:

“哪有时间做那些闲事。”

但是李贺的忙碌还是有成果的,权狄道县令后,李贺不但迅速稳定了地方,还花了一个多月训练他刚刚招募起来的两千临洮郡兵,整治城防。现在看来,狄道城防确实稳固多了。看着李贺劳累的模样,郑澥不禁笑道:

“长吉就是新官上任,也不用这么劳累吧?”

李贺笑道:

“郑兄误了,李贺也不是为了新官上任才这么抓紧的,实在是此地早寒,如不能早日修好,只怕再过几日天气大冷就不好办了。”

郑澥惊讶道:

“过几日天气就要大冷么?”

李贺道:

“是啊,我问了此地老者的,每年这个时候总要刮几场大风,而后一日冷似一日,刀兵都动不了了。”

郑澥道:

“难怪副元帅如此笃定呢。”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三)

此时已经快要进到中军了,李贺很惊讶于郑澥的惊讶,问道:

“郑兄,出了什么事情么?”

郑澥见四顾有人,遂悄悄道:

“还是等你换完衣服再说吧。”

等李贺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道:

“想来这几日也该动手了。”

郑澥奇道:

“你怎么知道?莫非大帅曾告诉于你?”

李贺摇头道:

“这等军机大事,大帅哪里会告诉我,不过是我无事时胡乱猜测的罢了。”

“哦?”

李贺道:

“一来是因为天气,此地不比关中,风雪一旦降临十几万人的大战就不好调度了,二来是因为士气,气可鼓而不可泄,对峙了这么多天,再不打两边士气就都泄了。三来是因为吐蕃人等不起,右路军十万大军剑指鄯州,论短立藏如不能打开局面,只怕鄯州就丢了,反之如果能在临洮击败我军,直逼秦州,关内必定震动,左路军不得不回师,那论短立藏就是大功一件。”

郑澥这才恍然大悟,道:

“怪不得凉公成竹在胸呢。”

又把郝玼发来书信请李愬迅速出兵河州的事情告诉了李贺,道:

“凉公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李贺道:

“保定郡王在兰州已经休养了十余日,正是当进军鄯州的时候了,求侧翼保全也是应当。不过他也大可不必担心,自兰州到鄯州,按大军日行三十里算,没有二十天到不了,何况路上还要不断交战呢?等到他到了兰州城下,只怕我军已经初步平定河州了。凉公造势这么多天,吐蕃已被凉公牵着鼻子走,我等只管按凉公吩咐做就成。”

狄道城内,随着聚将鼓的敲响,唐军左路军文武官员们纷纷拥进被改为唐军帅衙的原来的临洮州刺史府,众将官分班站立后,陇右行台副元帅、左路军总管、凉国公李愬坐堂。虞侯刘晏平怀抱令旗令箭侍立李愬身后。

“参见副元帅!”

众将官一起行礼道。李愬威严地说道:

“诸位免礼。”

待诸将坐定,李愬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开口道:

“诸位将军、大人,本帅今日升帐;是为商议与吐蕃军会战之事。”

磨了这么久,终于要打了,将领们一阵激动,连坐在帐末的李贺脸上也泛起了潮红,郑澥悄悄瞧了李贺一眼,送去一个佩服的眼神,李贺却全然没有在意,注意力全在李愬的话语上:

“??????论短立藏给本帅发来战书,约我军三日后在狄道城下决战,本帅已经答应了他。”

李愬简要地将情况介绍之后,道:

“本帅受陛下重恩,国家重托,出师以来,丝毫不敢懈怠,每日算计,如今吐蕃河湟精锐尽数汇集洮水彼岸,正是我军一战而靖全功的大好时机。各位将军回去务必好生发动将士,鼓舞士气。战时本帅与各位并力向前。战死者本帅以其父母为父母,以其子女为子女。若有畏葸避战,临敌不前,不停调度、扰乱军心、临阵脱逃者,本帅定斩不赦。”

本来坐定的文武官员起身道:

“敬奉副元帅差遣!”

更有将领道:

“凉公,自将士们入临洮以来,每日所见皆是汉奴惨状,不需鼓舞,士气已然充沛,请凉公放心,战时只有向前战死的勇士,没有将后背露给敌人的懦夫。”

李愬示意众人坐下,见众将士气高涨,遂鼓励道:

“为今日一战,我军已准备良久,去岁郝副元帅大破吐蕃军,吐蕃河湟军力受损,今岁虽然吐蕃王庭从各地补充很多精锐,但是已不复往日气势。我军乃堂堂大唐天子之师,收复故地,解救百姓,正气在我。如今我左路军以逸待劳,敌军人数虽众,何足惧哉?”

王茂元道:

“副元帅,道理我等皆懂,此战有我无敌,请副元帅分派吧。”

李愬道:

“好。王茂元!”

王茂元起身道:

“会战之日以你第一军为左军。本帅要你示敌以弱,吸引敌军来攻,你可敢哉?”

这可是个亏本的买卖,王茂元道:

“末将必定死战。”

说罢从李愬手中接过令箭。李愬又道:

“李祐!”

李祐起身道:

“末将在!”

“你统领第二军为右军。”

李祐道:

“末将遵令。”

也从李愬手中接过了令箭。接着李愬又因为野诗良辅领军在外,令白祖望代十一军兵马使,留守狄道,白祖望死活不肯,道:

“兵马使出师之时,已经料到这一时,所以嘱咐末将莫要坠了十一军的威风,不然要末将提头见他。我十一军久在边陲,对吐蕃战法最为熟悉,请副元帅准本军为前军。”

李愬无奈,只得准了十一军为前军。接着分派十二军为中军,王大海所部近卫第一军为后军。屯军七十二军和新组建的临洮郡兵留守狄道,随时待命。

分派停当以后,忽然听到帅衙外一声声震屋瓦的吼声:

“怎么,副元帅把我保义军忘了么?”

来人正是须发皓白的秦州刺史、保义军节度使刘澭。当年的名将高崇文在京西诸军中最忌惮的就是刘澭的秦州兵,李诵一句

“不好好打就用刘澭来替你”就逼得高崇文消了恃攻邀赏之心,数月就平定了西川叛乱。高崇文已成宇内名将,而刘澭除了加保义军节度使之外,多少年来竟然只有守土之功,空令志士含悲。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四)

兴治四年冬初,在一系列造势,示敌以弱之后,唐西征军左路军九万精锐在行台副元帅、行军总管李愬率领下,于洮水岸边和吐蕃次相论短立藏率领的陆续聚集的吐蕃及内四族十四万大军展开决战。

战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愬将所有骑兵整合为一部,由自己亲自率领,将全军陌刀手集合为一部,交由凤翔大将白祖望率领。其余步兵按长槊手、刀盾手、弓箭手排成大阵,迎击志在必得的论短立藏。

是日,风和日丽,只有徐徐吹来的北风让人感觉到严寒将至。唐军将保义军刘澭部摆在阵前担任诱敌的任务。经过反复的试探,立马高处的论短立藏认定唐军出城迎战的至多只有四万人马,懊恼不已的论短立藏狠狠盯着一直声称唐军势大反对渡河进攻的武胜军节度使康平措巴一眼,当即下令新到的大将结纳错道:

“结纳错,让你的勇士准备,去把唐人的战旗撕烂吧!”

同时没有忘了嘱咐道:

“让你的人注意,不要伤了那个大骗子李愬——我要亲自把他的脑袋砍下来!”

结纳错是吐蕃军中有名的勇将,刚率领两万精锐赶到,同时带来了火弃腊松赞和钵阐布勃阑伽?贝吉云丹及娘?定埃增放弃和唐媾,决心和唐一战的大好消息。结纳错还告诉论短立藏,赞普已经下令征调正在北庭攻打回纥的尚塔藏回师向东,预计三个月内就能抵达,这个消息极大的振作了吐蕃军的士气。因为老窝被唐军骑兵横扫而人心惶惶的羌人、党项人和吐谷浑人也都振奋精神,摩拳擦掌,表示愿意和唐军一战。既然内四族愿意,论短立藏自然不会让吐蕃人打头阵了。羌将达鲁率领自己的一千族人冲在了最前面。

穿着皮靴,踏着洮水上的坚冰,达鲁怒吼着率领自己的族人向对岸冲去,达鲁的部族在南面靠近大雪山的地方,他认为凭着山神的保佑就算吐蕃战败唐人也不会到他那儿去的,结果前天他的弟弟嚎啕着来到军营外,道:

“哥哥,咱们快回去吧,咱们的部族被唐人给毁了!”

等弟弟止住了哭泣之后,达鲁才知道了详情,原来十天前一个深夜,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支伪装成吐蕃军的唐军突然袭击了部族的住地,杀死了部族所有的留守的男人,抢光了他们所有地牛羊、财宝和粮食,放走了所有的奴隶。在寒冷的冬天,没有粮食意味着什么,达鲁十分清楚,十天时间,只怕部族冻饿而死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达鲁的羌军顿时哗然,可是论短立藏不准他们回去救自己的家人,道:

“赞普已经派角斯大人去清剿这股唐军了。如果你们坚持要回去,以我们的实力,只怕没有办法挡住对岸那个毁了你们家园的魔鬼,到时候你们前脚回家,他后脚就会冲进你们的家门。你们自己想吧,是在这里为自己的族人报仇,还是回家去当任人宰割的牛羊吧!”

所有的羌人首领、党项人首领都同意留下来为家人报仇。如今,时机终于到了。

空荡荡的河道上只有羌人的呐喊和皮靴跺在冰面上的声音,对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虽然达鲁心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此时却被冷风吹得冷静了下来,可是却猜不出唐人为什么还不放箭,难道唐人要放自己爬上河岸吗?

答案是不。当羌军快要冲到对岸的时候,听到对岸的梆子响了。接着,天黑了。

那是遮天蔽日的羽箭,夺命的羽箭。

几根羽箭插在了达鲁的胸前,冲在最前面的他被几支劲弩顶得飞了起来。睁着越来越涣散的眼神,达鲁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子的脸。耳边似乎响起了年幼时阿母讲得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汉人有个恶魔一样的将军,叫马援~~~~~~”

第一波进攻的羌人没有一个活着到彼岸,侥幸冲上岸的羌兵刚刚露出头来,就被守在岸边的唐军用长槊挑回了河道里。一名唐军士兵跳下河道,到了穿着最好的达鲁的尸体边,挥刀斩下了他的头颅,挑在长槊上回了岸边,把吐蕃报复的箭雨丢在了身后。唐军士兵用自己的欢呼声来嘲笑他们的敌人。

立在南岸的吐蕃军上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密集的箭雨,一时间将领们都呆立在哪里。虽然本来也没有打算第一次进攻就渡过河去,但是这样的死伤对士气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望着触目惊心的场景,论短立藏勉强笑道:

“唐人就会依仗弓箭锋利。来人,看我们的吐蕃勇士们为达鲁头人和他们的族人报仇雪恨!”

“这种事情羌人不会让别人代劳的!”

一个一向和达鲁不和的头人高喊道,带着自己部族的武士举着盾牌小心翼翼地下了河道。其他羌人头领暗叹道:

达鲁的族人是他的了。

这一次唐军迎接他们的仍然是密集的箭雨,不过论短立藏派出了更多的人渡河,正面的进攻只是为了牵制唐军,不久之后,结纳错的旗帜就出现在了唐军的侧翼,再接着,就是一心想戴罪立功的康平措巴的人马。

本来略有低沉的吐蕃军士气重新高涨起来,唐军被迫分兵去保护两翼,正面的阻击力度就弱了下来,羌兵也开始登上河岸。论短立藏身边,党项的头领忍不住了,道:

“次相,让我们党项的铁骑为您开路吧!”

越来越多的吐蕃兵渡过了洮水,突进了唐军阵中,而唐军却依然死战不退,刘澭排出了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阵型,和吐蕃军浴血奋战。

但是,在士气正盛的吐蕃军面前,以善战而著称的保义军只坚持了两个时辰就出现了动摇的迹象,在党项人和吐谷浑人投入战场之后,保义军的军阵被压得开始慢慢向后退却。论短立藏本来也怀疑唐军有诈,但是唐军兵器甲仗丢了一地,满心愤恨的羌人、党项人和吐谷浑人紧追不舍,要拿唐军祭奠自己的亲人。

当康平措巴把一名捕获的唐军军官丢在论短立藏身前后,论短立藏立刻下了要追的决心。那起初嘴硬的军官说道:

“主持临洮军务的是保义军节度使刘澭。李愬相公(李愬有检校尚书左仆射的官职,所以可以称相公)十日前就带着主力五万人奔鄯州去了,打算和保定郡王合兵断送贵军的退路,全歼贵军。这儿留的只不过保义军和屯兵七十二军,三万余人罢了。”

论短立藏怒道:

“你当相公我是三岁小儿么?李愬凭什么以为他用三万人就可以抵挡我十五万人?”

那军官道:

“李相公以为贵军人数虽众,却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也不值得在贵军身上浪费时间,他说,”

“说什么?”

论短立藏怒道。论短立藏汉话说得极好,曾经作为使臣数次出使大唐,也知道李愬的名声。那军官露出畏惧的眼神,最终还是说道:

“李相公说,就是十五万只兔子,也够得上我军捉上几天的。”

其他将领不太懂汉话,却也知道这人说得不是好话。论短立藏冷笑着把这话用吐蕃话又重复了一遍,吐蕃军上下都愤怒了,康巴平措道:

“就让我们被天神庇佑的勇士,让对面的唐人知道谁才是兔子吧。”

论短立藏还保持着冷静,用汉话问道:

“就为这个吗?”

对着周围吐蕃将领愤怒的眼神,这名军官居然不再害怕,道:

“也不为这个。李相公还说,听岐国公说,次相您只是个庸才,用不着害怕!所以这次刘将军把精锐都带到了河边,指望一战就能击败您。”

听了这话,论短立藏脸上青白不定,不怒反笑道:

“今日我就让李愬见识见识,是我们吐蕃的庸才厉害,还是唐国的天才厉害!”

保义军缓缓地向狄道城退去,一路上,刘澭用鼓点指挥,努力保持着撤退的阵型。可是从河边到狄道,这五里多路却分外难走。

终于,刘澭看到了一名手执令旗的小校,命令他率军退到大军左翼。

论短立藏的汗珠淌下来了。

狄道城下,密密麻麻的全是唐军,足有十万人那么多。打出的真是李愬的旗号。

昏暗的天空下,论短立藏似乎看到一排钢牙冲着自己亮出。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五)

本来风和日丽的天气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得阴沉了。而天宇下的这块土地上,鏖战还在继续,杀戮还在进行,鲜血还在流淌。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闷雷还在响起。

本以为胜利手拿把掐的论短立藏在狄道城下遭遇了迎头一闷棍。就在自己的骑兵快要追上保义军并完成包抄的时候,两个张开的钳子遭到了强力的截击。

论短立藏正率领大军缓缓向狄道进逼的时候,结纳错的传令兵跑来报告道:

“次相,我军在东山下遭到唐军接应兵马的逆袭,损失了数百人。”

问明了损失的士兵是被弓箭射落的后,论短立藏不以为意,继续命令道:

“告诉结纳错将军,继续向前,务必把刘澭拦截在城外,这样我们打下狄道城就会容易许多。”

不过当从侧翼包抄的党项人也来报告遭到了唐军的有力截击的时候,论短立藏发怒了:

“区区几万唐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怎么还打不穿呢?告诉你们的头人,集中所有的骑兵,冲过去。”

党项的将领走后不久,就从前方数里远的地方传来了巨大的轰响,激起了漫天的烟尘。正在行进中的吐蕃马匹忽然都踢跳不安起来,论短立藏的胯下良驹也是如此,充耳都是人喊马嘶的声音,不时有吐蕃骑兵被马从背上掀下,再被马蹄踏中,论短立藏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低沉的响声,伴随着监理的惨叫,知道那个跟随自己几年的亲兵铠甲下的胸骨一定被被马蹄踩碎了。

论短立藏知道这是由于突然响起的巨大声响造成了马匹的恐惧。顾不得周围的喊叫和自己坐下马匹的躁动不安,大声道:

“这是什么响声?从哪里发出来的?”

第一个问题当然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不过第二个问题就让论短立藏有些心惊肉跳了。一个将领回答道:

“次相,那似乎是党项人包抄的方向。”

紧接着,另外一个方向也传来了巨大的轰响。那是结纳错领军的方向。论短立藏大吼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论短立藏瞧着越发惊慌的队伍,知道自己不够淡定,会影响士气,当即下令道:

“立刻将躁动不服拘束的马杀掉。亲兵,去看看两边出了什么事情。康巴平措,带着你的人在前面,跟在吐谷浑人后面。”

好在吐谷浑人没有起什么波澜,依然在衔着保义军的尾巴追击,不过传来的消息也是不妙。刚刚顶到前面的康巴平措派人来报告说:

“吐谷浑人遭遇了唐军陌刀手的袭击,死伤惨重。刘澭已经带着他的部下和我军脱离了接触。前方似乎还有唐军的大队人马,请次相示下。”

这个时候,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中了圈套了。待自己的人安稳下来后,论短立藏立刻派出骁勇的苏毗骑兵去增援结纳错,让羌人去增援党项人,并传令道:

“就地结成阵势,等到大军到来。”

一边令人将刚才俘虏的唐军军官带来。人刚抓过来,还没来得及审问,就听到了马蹄敲击大地的声响,看到自己刚才派去增援党项人的羌人纷纷溃退下来。论短立藏狂喝道:

“不准退!西诺阿,去拦住他们!”

当西诺阿也被冲下来的时候,论短立藏立刻明白不是羌族士兵们畏战,而是被党项的溃兵冲散了。远远地,论短立藏只看到党项的马匹如同疯了一样边跑边跳,把马背上的骑兵颠簸得如同波涛上的小舟,随时可能倾覆,沦为一滩肉酱。论短立藏并非庸才,马上判断出混乱背后掩藏的危机,当时下令道:

“西诺阿,下令他们绕到大军的后面,敢冲击本阵的立刻射杀。”

同样的举动也发生在了结纳错的吐蕃军身上,不过吐蕃军的素养和纪律性要明显好过党项军,羌军,很少有冲击自己军队的现象,少数没能控制住马匹的,当然也迅速被毫不留情地射杀了。

好容易稳定住了形势,论短立藏得到了询问的机会,首先是一名刚回到军中的吐蕃将军,论短立藏问道:

“出了什么事情,慌张成这个样子?”

惊魂未定的将军语无伦次地回答道:

“我们正追着神啊眼看就要神啊忽然出现了拿着这么长这么厚的大砍刀的唐军,神啊,我们被阻止了,结纳错下令集合冲锋,结果我们身边就出现了天雷的响声,神啊!”

接下来的事情论短立藏猜也猜得到了。不过论短立藏还是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受惊的马难道没有冲击唐军吗?”

将军沮丧地回答道:

“当然有一部分冲击唐军了,可是连人带马统统被唐军射杀了。”

“结纳错呢?”

“不知道,有人说掉到马下,被踩死了。”

论短立藏的脸上一阵抽搐,问被俘的唐军军官道:

“你是谁,胆敢骗我!”

那军官站直身子,挺直了胸膛道:

“爷爷是大唐右屯卫队正包喜来,因为犯了军纪,所以自告奋勇来引你们这帮杂碎入圈套。”

论短立藏问道:

“说说你们的打算吧!”

包喜来队正道:

“你果然是个庸才,行军打仗是凉国公的事,爷爷我只是个队正,哪里知道那么多大事。爷爷只知道,你们完了。”

一道血光闪过。

唐军的陌刀手成尖锥形展开,冲着吐谷浑的军阵猛攻。白祖望手执陌刀,站在最前面,一起一落,总能带走一个生命。当感觉到面前压力一轻的时候,白祖望看到了对面的吐蕃军。

康巴平措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野诗良辅!”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六)

白祖望挥刀砍翻一个挡在自己面前的吐谷浑士兵,喝令道:

“布钝阵。”

锥形阵迅速变成了方形阵,原本站立阵中的士兵迅速站到了前面,将已经疲累的袍泽换到阵后,承担起新一轮冲击的重任。

白祖望依然站在最前面一排。下令道:

“挥刀!”

刀墙前进,当着辟易。

“羌军骑兵,去拦住他们!”

康巴平措呼喊着,挥舞着自己手中的令旗。早已待命的羌兵立刻杀了上去。

王茂元立足高台之上,瞧见骑兵来袭,令旗一挥,鼓点随之变化,万支羽箭破空而去。

马蹄敲击着战栗的大地,挥舞弯刀的羌人骑兵呜啊呼喊着战歌向陌刀阵杀来。冲锋的阵型稀疏,而唐军的箭雨密集,还未到阵前就已经被陌刀阵后的弓箭手射出的箭雨放倒了一大片。侥幸冲到唐军阵前的,也只是作徒然的抗争。陌刀军是骑兵的天敌。

白祖望将一名挥着巨棒而来的羌人勇士劈成两段,无暇顾及脸上淋漓的鲜血,下令道:

“前进,咬住他们!”

康巴平措脸上的冷汗直流,钢牙一咬,再度下令道:

“骑兵侧击敌后,切断陌刀军和后队的联系,步兵迎敌!去告诉次相,组织弓箭手压制唐军弓箭手。”

骑兵如风一般张开,排着稀疏的队形,向突前的陌刀军后侧袭。随之而去的是如风一般的羽箭,被唐军列在两侧的刀盾手高举盾牌挡住,只有少数对唐军弓箭手造成了杀伤。

似乎找到了空子的骑兵忽然布成尖锥形的攻击阵型,朝着唐军契合部狠狠刺来。

迎接他们的是如林的长槊。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躲过了箭雨的阻击,圆睁双目怒吼着拨开阻击自己的长槊,朝着长盾牌上撞。却被更多的聚集而来的长槊架在了空中,当感觉到陌生的尖端刺进自己的身体时,骑兵还在努力地向将手中的弯刀劈下去,最终手腕一软,刀垂落在地,人也被高高抛起,甩到后面。

他看到了迎面而来的大地。

“砰!”

终于有一匹马撞到了盾牌上,将盾牌连同后面的人撞得狠狠地凹了进去。密不透风的唐军军阵终于出现了一丝小缝隙。紧接着,撞过来的是第二匹、第三匹、第四匹。

已经找到了高处的论短立藏接过了康巴平措的指挥权,大喜过望,道:

“吹号,让康巴平措抗住正面的进攻!让步兵跟在骑兵后面往唐军阵里突。”

漫天的箭雨覆盖了吐蕃军冲锋的道路。出现一丝裂缝的唐军大阵迅速合拢了。论短立藏和身边的将领都猛地唉了一声。

不过这一点成功也给论短立藏带来了信心,立刻变换命令道:

“给康巴平措增兵五千,让他务必顶住陌刀手的进攻,吸引唐军的弓箭。调一万个人上,用弓箭在两翼压制唐军的箭阵。骑兵继续冲阵,去和唐军近战,步兵跟在后面。谁带人上?”

“我!”

传来的是一个略显沉闷的声音,一股浓烈的战意迎面而来。一个灰头土脸的人在马上摇摇晃晃地来到了论短立藏身前。论短立藏抬头一看,不禁大喜过望,道:

“结纳错,是你吗?他们都说你已经死了!”

“正是我!我也以为我死了,但是天神认为我没有完成我的使命,把我又派回来了!”

结纳错的脸上满是血渍,面目狰狞,声音里充满了侵略感。论短立藏当即决断道:

“我的勇士,我把苏毗勇士都给你指挥,这边就交给你了!”

“交给我吧!跟我来!”

手握旗帜的结纳错高喊着,跃马前出,一点也不像刚刚那副刚从地狱里走出来的短命低沉样子。论短立藏笑道:

“结纳错就是这样,当年他才十四岁的时候就是,在比武中他的对手把他打倒在地,以为他输定了,却激发了他无穷的斗志。从那时起,他就再也没有输过。”

“天神保佑!”

论短立藏身后的僧侣低声诵念道。不过论短立藏的注意力全放在了战场上。

李愬立于狄道城楼上,仔细观察着战场的任何一点变化。当看到一股吐蕃骑兵从大阵中喷涌而出的时候,李愬命令道:

“击鼓,告诉王济海大将军注意吐蕃军的侧袭,适当变阵应对。命令保义军和第二军务必护好箭阵两翼。命令李忠言带着我的破阵营悄悄到前面去。”

“党项、吐谷浑和羌人士气已失,不足畏惧。此时吐蕃苏毗精锐已出,只要击败侧面的这支精锐,战场形势就会完全向我军倾斜了。”

李贺在一边轻声地向郑澥解释道。同时朝后面做了个手势,命令自己的临洮郡兵准备。李愬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赞许的眼神,不过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战场,没有离开陌刀阵身后的长槊阵。

白祖望的陌刀阵已经三度变阵,李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现在有军队能挡住陌刀军。

箭阵两翼有刘澭和李祐两员宿将亲领精锐护卫,应该不会出大问题。刘澭的保义军已经完全退到了阵后,现在刘澭指挥的是养精蓄锐的十一军精锐,体力充沛,足以抵挡得住吐蕃人的进攻。

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吐蕃人猛攻的长槊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