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龙腾-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令谷振东一天后督战炮灰向江户方向挺进。你们可以轮流上岸。”
“是。”身后的传令兵大喜道。血腥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人的理性总是在压制着心里的那一丝血腥,抢劫、杀戮、强奸等等人类的种种罪恶不断的冲击着人的理性,有着法律的约束,人总是按照规矩行事,而现在不同,自己的最高领导者亲自下了这道无人道的命令,就如同虎入深山,龙入大海。人类的血腥就在那一时刻爆发出来了。至于人道不人道,在战争中已经不重要了,李无庸只是知道眼前的这一切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如狼似虎的士兵与手无寸铁的平民之间的战斗是不公平的,但战争是没有公平可言的。谷振东率领士兵不断的挥动着手中的斩马刀,而长崎城上的山本十二心里却是在痛的滴血,他当然不是在心痛他的子民,也不是在发善心,他是在为自己担心,作为长崎的大名,是扶桑比较富有的大名之一,在这个地方他山本十二就是天皇,作威作福,从来不把这些下贱的平民放在眼里。但现在他恨不得把他们统统的弄到城里来,因为有人可以替他来抵御来自李无庸的威胁。他也曾经试探的派出一些士兵出去看看风向,只可惜很快的被李无庸的大炮给炸了回来,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损失惨重。山本十二只得飞马直报江户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然后困守长崎。
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李无庸在浑身是鲜血的谷振东与曹百原两人的陪同下,登上了陆地,残肢断臂,还有还没有烧完的扶桑木屋。鲜血沿着大地,滋润着沿途的沙石,最后流向了大海,顿时长崎海域皆是血红的一片,夹杂着海水的腥气,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李无庸皱了皱眉头,指着不远处的俘虏道:“你们休息一个时辰,带四千人给我拿下长崎,本将军会放你们一天假,让你们在长崎城里快活一下。”
“主公,我们不要休息,只要主公把四千兄弟更换一下就行了。”谷振东与曹百原两人互望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睛看到兴奋或者说是yu望。
“好。”李无庸望着眼前的两个人一眼,心理一突,“这长崎的城墙已经被大炮打的差不多了,你们当中去一个领军就行了,振东你去攻城,百原你打扫战场,把那些女子押解到后面的运兵船上去,刚才作战的兄弟可以先得到她们的安慰。安慰?她们以后就叫做慰安妇吧!慰安妇,哈哈哈。”李无庸一阵大笑。谷振东与曹百原两人互望了一眼,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已经歇火的大炮,又响了起来,威力十足的炮弹不断的敲打着长崎的城墙,高大的城墙上留下了无数的伤痕,城墙之下,谷振东率领着四千如狼似虎士兵,手中端着的是长枪,黑洞洞的枪口指着前方,在他们的前方是数千手中拿着各式各样武器的扶桑俘虏,在谷振东的威逼之下,他们不得不把手中的武器指向自己的同胞,以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就是战争。
而相比之下,长崎城墙上,山本十二在亲兵的扶持下,勉强的站立着,手指指着在众人护卫中的李无庸骂道:“恶魔、刽子手。”
不过这些李无庸是听不到,就算他听到了也不会有任何的感到罪恶的感觉,倭人对于他来说,与畜生差不多,或者称为猪猡都是抬举他的。
战争还在继续,在谷振东与那些扶桑俘虏的努力下,长崎也在想象中陷落了,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是天黑了,黑夜中的长崎并不是黑暗的,或者可以说是与白天差不了多少。木制的房屋一旦染上了大火,简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长崎在李无庸的铁血中、在满城的火光中变成了废墟。不知道它再次成为城市时会在什么时候。
龙起台湾 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户新约》(五)
“主公,我们在这里都有十天了,扶桑的幕府怎么还没有进攻过来啊!”曹百原郁闷的说道。
“振东,你是怎么看的?”李无庸惬意的坐在椅子上,在长崎的三天扫荡,让这位爆发户彻底的爆发了一回,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无数的稀奇珍宝整整装满了三大船只,和那些数万的慰安妇悄悄的运送到了台湾,让台北的顾炎武等人心里确实的吃惊了一把,心里直叹扶桑的富有。
“主公,长崎是扶桑有名的大名,德川幕府不来相救是假的。”满脸忠厚的谷振东根本没有一丝恶魔的样子,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是那罪恶计划的执行者。
“那你是说其中有阴谋?”曹百原道。
“当然。”李无庸点头道:“我军劳师远征,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粮草断绝,后勤不继,要是我是德川家光,就回放弃长崎,甚至说是可以放弃九州,我军一旦是深入敌境,各处的大小大名就会蜂拥而至,德川家光就会以主力拖住我军,以各地的驻军来干扰我军后方,截断我军粮草,然后瓮中捉鳖,把我们消灭在四国或者是中国地区。缺少补给的我军是不可能支持多少时间的。德川家光也是个人物。”
“主公,给属下五千兵马,只要能给我充足的武器,属下就可以为主公打下江户去。”谷振东冷笑道。
“不用,他们既然要我们占领九州,嘿嘿,那我们就依他们所愿。”李无庸嘴角一声冷笑,“不过他们好象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什么缺点?”曹百原好奇的问道。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无庸狠狠的瞪了一眼曹百原,指着面前的地图道:“扶桑国土狭长,四面临海,可偏偏有着无数的优良的海港,适合停泊大船,而同样的扶桑国土耕地面积较少,大部分人都是居住在海岸旁边,依靠捕鱼为生,许多大的城市都是建在海岸旁,我们兵力少,远不于扶桑的陆军,但我们的水师要远远超过扶桑的水师。扶桑自从德川家族担任征夷大将军后,就施行息武修文的政策,军备松弛,导致前不久的起义中损失惨重,而那些水师更是不堪,已经远远不复嘉靖年间的风采了,没有一只常备水师了,要是有也是一些大名自己所自己拥有的,也是用来维持海上捕鱼的持序的,真正用来作战的根本没有多少。”
“主公的意思是利用我们的水师进行沿岸做战?”曹百原总算明白过来。
“不错。”李无庸点了点头道:“这种战术叫做蛙跳,在碧叶连天的池塘里,青蛙灵活地在荷叶上跳跃前进,捕食最心仪的猎物;层层设防的敌阵中,攻击部队超越前线直入腹地,夺占一个个中心要点。两者的“ 作战机理”如出一辙。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后者这种跳出了传统思维束缚的作战理论称为“蛙跳”战术。它就是水师的强大的运输能力,避开敌军的一线防御要点,攻取其战略纵深中守备较弱的岛屿,得手以后再以此为支撑继续开展进攻,从而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扶桑的地形可以说是施行这个战术的最好的实验田,既然他们在路上准备了各种安排,那我们就扬长避短,击其短,骚扰、攻陷、抢夺,快速的逼迫扶桑与我们和谈。”
“主公英明。”李无庸毫不吝啬心中的军事韬略,而谷振东与曹百原也同样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两人在后来的作战中,都隐约着跳动着李无庸的一系列的军事思想。后来两人也都名列凌烟阁之上。
位于江户的征夷大将军幕府,幕府上下济济一堂,上首的这一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面容清瘦,三缕长须,细长白皙的手指,一副儒雅之气,不过此时的他,却是面带愁容,下首坐着德川家族的第三代十六神将了,酒井一郎、本多胜元、神原康子、井伊京远、松平忠、内藤五十二、平岩机、鸟居元兽、大久五次世等人,以及其他的德川家族的重臣。
“这个李无庸不也是天朝的臣子嘛?”德川家光皱着眉头道:“执权也曾听闻天朝的大臣皆是满嘴仁义道德,行事都是按照圣人标准,以前我们前去天朝进贡之时,都会送予大量的金银宝物与我等,其价值是我们所进贡的十倍甚至是几十倍,我们只所以不与台湾通商,也是因为在天朝的《皇舆全图》上,称之为东番,实际上并不是天朝的领土,我等也是按照与天朝的约定而拒绝与其通商。这位天朝将军怎么会妄自兴兵,杀我子民无数。”
“家主,家臣曾读天朝史书,在天朝的汉朝时期,有位大将军叫做霍去病的人,他的作战方法与这位李无庸有着相似之处,取粮于敌。”神原康子出声道。
“那可有计策破解?”德川家光破不急待的问道。
“坚壁清野。”一个冰冷不带一丝情感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众人连忙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漆黑武士服的中年人。
德川家光见状,连忙恭敬的喊了一声:“武藏先生。”而那位被称为武藏先生的只是大刺刺的点了点头,其他的人也纷纷回礼,显然武藏先生的地位声望之高了。
武藏,本名为新免武藏,又叫宫本武藏,为扶桑有名的剑道宗师,创立了名扬扶桑的二天一流,为德川家光所重,让他来训练家中的武士。
“霍去病的战术都是利用骑兵的速度,一击而中,不中则远远的逃逸,下一步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对手防不胜防,这就是他的可怕之处。”武藏冰冷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李无庸所采取的战术也是有着同样的道理,李无庸水师的强大的优势,不断的打击将军的沿岸城市,一击必中,下一步打击的对象是哪个城市,我们根本无从捉摸,让人防不胜防。而李无庸比那霍去病更难对付,霍去病遇到敌人,不分老幼,都是全部斩杀,而李无庸不但不杀,反而用他们来进攻我们的城池,这样一来,他的实力不但没有丝毫的损伤,还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只有坚壁清野,用空间来换取战机,诱惑他们来到陆地上,才可以歼灭他们。”
“不可。”德川家光摇摇头道:“这样以来不但损失惨重,就是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那就用另一种方法。”武藏仍然是毫无表情。“投降,答应他们的条件。”
龙起台湾 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户新约》(六)
“议和?”德川家光黯然的眼睛变成了血红色,“我大和民族怎么可以与敌人议和?执权如何日后如何与先祖见于九泉之下。”
“那就战。”武藏冷冷的说道。“他们有舰队,我们有骑兵,他们的人数较少,我们的人数多,军队也有数十万,只要他们对某个大名大动攻击时,我骑兵从侧翼给予打击,必能歼敌与城下。”
“武藏先生说的轻巧,你又怎么能肯定李无庸的下一个目标会在哪里?也许是江户、大阪、在或者是京都,我扶桑国土狭长,整个国土,除掉少数城市都在李无庸火炮范围。他的军队可以借助舰队在我任何一个城市登陆。我们防的了这里,防不了那里。”神原康子冷冷的说道。
“江户。”武藏说道:“我们武人讲究的是一击必杀,不论李无庸的舰队是多么的快速,只要我们不答应与他们和谈,他们也只能采取最后的方法,与我军对仗与江户城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他们所想要的。当然前提是家主要能忍就可以了。”
“武藏先生的意思是说大将军是不管各地的大名的死活了?我等如何向天皇陛下交代,征夷大将军如何向我扶桑百姓交代?”酒井一狼微怒道。
“够了。”德川家光怒骂道:“传令骑兵尾随李无庸的舰队追击,传令征调兵马于十一月初三集中于江户城外,执权要在江户等待李无庸这个恶魔的到来。”
“是。”
茫茫大海上,李无庸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在他身后正是“恶魔”谷振东与曹百原两人,数场战争之后,两人年轻的脸上也有了少许的杀气,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眼前的那个伟岸的身形,黑色披风随着海风而飘扬。
“主公,我们在扶桑也杀了近一个月了,杀死的百姓没有百万,也有十万了,按照主公的安排,青壮年的给我们当炮灰,以后给我们做矿工,年轻的女人给我们做慰安妇,其余的都给扶桑的花花草草做了肥料,主公还说以后要与他们和谈,那些扶桑的倭寇会同意吗?”曹百原皱着眉头道。
“百原,你恨扶桑人吗?”李无庸悠悠的问道。
“我恨扶桑人,属下想只要是福建、广东等沿海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恨扶桑人的。”说话的是谷振东。“属下的祖父就是死在扶桑人的手中的,属下的祖奶奶就是被这些扶桑倭寇侮辱而死的,所以我恨。”曹百原也点了点头。
“那你们了解这些扶桑倭寇吗?”李无庸望着大海问道。“我也恨他们,如果我现在有实力,我毫不犹豫的铲除他们。可是现在我们没有,所以现在我们现在只能掠夺他们。不要怕他们会报复。”李无庸转过身来,一脸微笑的望着自己的属下。指着远处的扶桑道:“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扶桑这个猪猡了,扶桑国土狭长,山地较多,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它们喜欢掠夺资源,为了恩能生活,他们比任何人都能忍耐,也比任何人更加残忍嗜杀,长期的压抑使他们趋向变态,他们崇拜强者,就算这个强者曾经是他们的敌人,他们也会象亲爹一样供奉着他们。他们很会学习,在唐朝的时候,天朝十分的强大,所以他们不断的派遣留学生来到天朝学习高深的知识,到了明朝的时候,朝廷海防松弛,军备不整,扶桑就趁机不断的骚扰我沿海各地,杀我父母,掠我资产。我们现在是在报仇,再说我们只有把他打怕了,再在他背上狠狠的踩上两脚,才能得到我们所想要的。”
“那他们会什么时候和谈呢?”曹百原若有所思的问道。
“我们现在还没有把他们打拍,还缺少一战。”谷振东冷冷的说道:“属下以为只有在江户狠狠的教训他们一顿,必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不错。”曹百原笑道:“主公,扶桑真的很富有,运回去的白银最起码有六百万两了。”靠,你在那些城市都实行三光政策,能不敛取这么多银子吗?
“那还是多亏了振东的计策好啊!”李无庸神色复杂的望着满脸忠厚的谷振东叹道:“只可惜,计策虽好,却不能常用,也确实惨无人道了一点,要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国内,那些读书人的吐沫子都能把我给淹死。不过扶桑不是国内,这种手段对付那些异族或者是别的国家倒是一利器。”
谷振东神色微变,双膝跪倒在甲板上,沉声道:“当属下想到这个计策的时候,属下就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主公但请放心,属下甘愿为主公开疆拓土,肝脑涂地也再所不惜。”
李无庸闻言神色激动,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叹道:“汉朝的时候,有位名将威震华夏,他的名字叫做霍去病,虽然短短一生,但为我华夏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名留青史,我常常感叹汉武帝能拥有这样的将军,没想到我李无庸也有一个堪比霍去病的名将,可以为我华夏民族开疆拓土的霍去病。以后你就是我的霍去病。”
“属下谢主公。”谷振东狠狠的对李无庸磕了三个响头。看的旁边的曹百原羡慕不已。虽然李无庸刚才的话有大不敬和谋反的嫌疑,但现在台湾上下对李无庸的心思都能猜到一二,而众人也见识了他的雄才大略,身逢乱世,好男儿不建功立业,也枉来人世一遭,朝廷是没有什么指望了,李无庸就是众人的希望,只要跟着李无庸就必然会有出头的日子,眼下割据台湾,再不济也能做个诸侯。
李无庸看着旁边一脸羡慕的曹百原,同样鼓励道:“不要怕以后没有机会立功,眼下我们只要扶桑的计划成功,我准备在台湾建军了,你们都是从军校出来的,也是我一手调教的,不让你们发挥一下,日后还让谁来为华夏民族来开疆拓土,抵御外敌,扬我中华威风啊!”
“属下随时等候主公的召唤。”曹百原满脸的激动。
“好。那就先把扶桑了结了再说。传令,兵进江户。”李无庸意气风发的说道。心里却是暗念道:“现在你们也应该动起来了吧!军师,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龙起台湾 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户新约》(七)
就在李无庸率领大军在扶桑不断杀戮的,造成扶桑上下一片恐慌的同时,这个时候李无庸的老巢也并不稳定,或者可以说是在风雨飘摇当中。
随着福建、广东两地的移民的开始,原住居民高山族与后来的汉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了,土地国有与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实施也并非象李无庸想象的那么简单。而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些迁移过来的居民不接受这一利民措施,相反,对于这些处于灾荒年限的人来说,只要有土地种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但只可惜的是,台湾的土地是太少了,台南平原,台中山地,台北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
台湾的土地不够吗?那倒不是,虽然台南的平原只占了三分之一,但也可以安排百万人耕种,但只可惜的是李无庸手中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收复了台南、台中,以及还有秘密收复的台北,台北还好说,毕竟没有多少人知道,可台南不同,千百年的以农为本的思想,老百姓一旦发现了无主的土地,所干的头一件事就是zhan有它,把它纳入自己的耕种范围之内。
与远在扶桑逍遥的李无庸不同,台南的宋献策等人则是忙的底朝天了,黑瘦的脸庞变的更瘦了,王夫之、黄宗羲等人也见不到以前的儒雅之色,也投入了移民的大潮中去了,刘谦也被他的宝贝闺女赶到台北与顾炎武做伴了。让这个老头感叹女儿胳膊总是朝着外拐。
当然人的命运总是不同的,看着台湾正在忙着分配土地的景象,望着皱着眉头的台湾高层,偷着乐的还是有的,因为造成他们皱眉就是这些人,台湾人多吗?还远远达不到李无庸的要求,台湾的地少吗?也不是。因为土地大部分都在他们手上。
荷兰人走了,李无庸的政策是下来了,但短的时间他还没有能力来实施它,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陈世观是这样的人,蔡念荪是这样的人,林朝松也是这样的人。台南战争刚一结束,陈、蔡两大家族就开始了买地的狂潮,而与这两家不同的是,有位女诸葛帮忙的林朝松在李无庸土地政策刚刚下发的时候,迫不及待的交出了手中的土地,而且也很快的把手中的金银投放到“危险”之地台北。
作为老牌的土地所有者,在台湾来淘金的陈世观与蔡念荪认准了一点,土地是永远不会贬值的,不论什么时候,有了土地就有了资本,对于台湾现在的这种情况,他们是一清二楚,但是他们并不害怕,整个台湾谁不知道,陈、蔡两大家族在台湾的地位,李无庸只要还想在台湾站住脚,就要善待这些世家大族。
不过这些人并不知道,有着超前数百年知识的李无庸并不害怕这些所谓的世家大族,与东晋时候所流行的世家大族不同的是,这些所谓的世家大族,并不是一种血缘的融合。这是他们的特点,也同样是他们的缺点,自从他们从福建、广东迁移到台湾,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团体,他们之间存在血缘关系的并不是占很大的比例,在陌生的环境里,姓氏或者地域的相同给予了这些世家大族的生存土壤,台湾的三大家族就是一姓氏或者地域的相同而组成的小团体。
这样的团体是不紧密的团体,给予了敌人有趁之机,只要有了团体,就有了上下层的区别,在三大世家里,本家在族群里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用族人共同的财富来树立他的威望,在族里,他们处在顶上层。少数人统治着多数人,总是有着许多的缺点,只要推翻了这些少数人,给予多数人以好处,团体就再也不是原来的团体了。这种方法也许他们自己在内部使用过。这点李无庸当然明白,中国的老百姓最实惠,他们并不想知道到底皇帝到底是谁,他们只知道谁能给他做主,心就会向着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能明白这个道理的皇帝并不是很多。
李无庸明白这点,所以他并不怕那些世家大族能掀出多大的风浪来,林朝松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愉快的接受了她女儿的建议,放弃了有可能被族人抛弃的命运,交出了手中多余的土地,而集中力量去获取更大、更安全的机会。
人心总有不足的时候,当人得意的时候,他总是想象着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东西。当然生逢乱世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只要手中有银子,能抓住机会,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李无庸就是其中一个,当然存在他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最起码在台湾的这潭深水里,还有个陈世观。
在得到了台南大量的土地后,他仔细的数了数手下的佃农,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居然有数百人之多,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李无庸也有着一定的功劳,大量的移民,造成了大量的百姓迁移至台湾,他们在短时间没有得到宋献策的安排,也只能加入了三大世家里做佃农。有了银子,又有了人,陈世观眼睛就瞄向了台南府衙里那数百个士兵。
“蔡兄,这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啊!”陈世观语带双关的对旁边的蔡念荪说道:“台湾可是个好地方啊!进可攻退可守,中原形势一日三变,拥有了台湾可就有了说话的资本啊!李将军真是打的好算盘。”
“嘿嘿,他要是没眼光,秦淮河的那几个大家怎么会跟他来这里呢?”蔡念荪干笑道。
“乱世出英雄啊!”陈世观笑道:“蔡兄也是可以的。”
蔡念荪闻言惊的面如土色,惊慌道:“陈兄真是开玩笑。”
“蔡兄,我们圈占了那么多的土地,你想那李无庸一旦从台北归来,他还会放过我们俩家吗?”陈世观突然恶狠狠的说道,“你就愿意把你们几代辛苦来的基业拱手相让吗?”
蔡念荪露出了一丝迟疑,陈世观见状,知道他有了些心动,连忙道:“蔡兄,那李无庸虽然也是个人物,但是到底是年轻了点。”
蔡念荪惊道:“陈兄是何意?”
龙起台湾 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户新约》(八)
“你知道李无庸现在正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之下吗?”陈世观得意的说道。
“总兵大人虽然兵阻台北城下,但台北的西班牙人势力远远要小于台南的荷兰人,想必攻克台北,收复台湾也是迟早的事情,形势一片大好啊?”蔡念荪奇怪的说道。
“哼哼!他李无庸的把戏也只能骗骗别人吧!想骗我陈世观恐怕还差了点。”陈世观冷笑道:“他的主力早就不在台湾了,上次他不是提出让我们几大家族经商吗?台湾不象大陆,它的主要途径只有两条,一个就是内陆,另一个,也同样是个大头,就是东边的扶桑了,可是前不久郑芝龙死后,扶桑人就不卖我们的帐了,说台湾不是朝廷的领土,是朝廷的番邦,扶桑只和天朝做生意,而不和别的番邦通商,那李无庸没办法,只得率领大军前去说理去了,但又怕台湾内部不稳,就说去征剿台北的西班牙人了,想那台北才多少红毛番子,需要数万大军前去征剿吗?幸亏老夫多了心眼,派人到台北走了一趟,果然那里只有李无庸的老丈人和一个叫做顾炎武的书生在那里主持流民工作。”
“以数万大军去对抗一个国家,这个李无庸的胆子是不是也太大了点,一旦引起战争,台湾恐怕又要生灵涂炭了。”蔡念荪脸色微急道。
“这个倒是放心,扶桑的胆子没那么大,现在的扶桑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不可能出师台湾的。”陈世观挥挥手道:“李无庸是自寻死路,孤军在外,一旦老巢被别人端了,他就成了没牙的老虎了,任由我们宰割了,更何况,我还准备了另一条路来对付他?”
“什么路?”蔡念荪连忙问道。
“当今天子虽然天资英武,也算是个勤于政务的君王,但他有个很大的缺点,虽然这种缺点在皇帝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但也没有他身上这么明显过,刚愎自用,猜忌心甚重,袁崇焕是怎么死的,还不是手中的兵权过重,担心他造反,被崇祯找个由头给杀了,李无庸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福建的数万兵马都在他手上,而且身处海外,独霸台湾,你说崇祯皇帝能不猜忌他吗?以前还能容忍他,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帮他治理台湾,但现在不同了,我可以帮他治理台湾,而且我也不会掌握军权,这样皇帝怎么会猜忌我呢?”
“那没有军权,你如何能保证在台湾你能说上话?”蔡念荪吞吞吐吐的指着陈世观问道。
“那军权我是不会碰它的,但你可以碰它啊!”陈世观也从想象中的向蔡念荪抛出了一枝橄榄枝。好处总不能一个独吞吧!俗话说见面分一半,作为同盟者,好处总是一样的。
“你有把握吗?”人在权力面前总是会红眼的,尤其是这样的好处,蔡念荪一只脚就这样的上了陈世观的贼船了。
“当然,传旨的太监已经到了福建了,预计三天后,就可以登陆台湾了。” 陈世观见他还有些迟疑,知道他心里还是没底,连忙给他打气道:“现在李无庸在台湾上下不足五百人,只要集中你我手中的力量很快就可以控制台湾。到那时,就算李无庸打了回来,我们手中有他的妻子老小,外有皇帝的圣旨,他李无庸还能飞到天上不成?”
蔡念荪低着头,显然是在思考着这个买卖划算不划算。
“这样好的机会可是再也找不到的,一旦李无庸回军,就算我们手中有了圣旨也不能动摇他半分,他会变本加厉的把我们两大家族的土地分给那些贱民,你想到那个时候,还有我们两大家族生存的余地吗?一本万利的生意为什么不做呢?更何况这种事情也不要你我亲自动手,我们族人那么多,你我只要在家中坐看鹬蚌相争就可以了。如何?蔡兄。”
“好,就赌这一回,我蔡家上下就听从陈兄吩咐了。”蔡念荪狠狠的拍了拍大腿道。不一会儿,密室里就想起两声得意的笑声。
“先生,现在该怎么办?”同样是密室,台湾府衙里,宋献策、王夫之、黄宗羲、施琅、刘启、罗振川济济一堂,而坐在上首的正是李无庸的正室刘玲儿。
“夫人切莫着急,主公临走之前早有安排。”宋献策摸了摸下巴的几根胡须微笑道。“属下等人早就布好了鱼饵,就等着对方上钩了。”
“那小女子就放心了。”刘玲儿淡雅的一笑:“那就拜托诸位了。”
“夫人不必如此。”宋献策等人连忙说道。
“军师,外面有个叫林诗音的公子求见。”屋外突然有人说道。
“林诗音是谁?”刘玲儿奇问道。
宋献策也皱了皱眉头,好半响才大笑道:“原来是她!”
“宋矮子,那小子是何人?很有名吗?俺刘启怎么没听说过。”在李无庸的手下,也只有刘启这样的混人才这样喊宋献策。
“夫人,相传台湾三大家族的林家,原来实力远远落后于前两家,也只有在近几年,通过经商,敛取了大量的财富,才挤身于三大家族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