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龙腾-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期间,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在商业贸易上,土地倒是没有多少,而陈、蔡两家就不同,其主要资产都放在土地上,如果在下猜的不错,他们现在就已经放在收购土地上了。以顾某所见不如分而治之,拉拢林家,打击另外两家。这样也不会在台湾内部引起慌乱,也不会影响将军的威望,更可以为以后的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土地。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那依亭林看,该如何拉拢,如何打击呢?”李无庸一脸坏笑。

“这个…这个将军恐怕已经胸有成竹,但依顾某看来,还是少流血的好。”顾炎武脸色微窘迫的说道。

李无庸微微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文人,象顾炎武这样有眼光、有才能的人,毕竟与上位者不同,一个注重的是某一方面,而李无庸却注重的是大局观,象他这种人,心硬似铁,对于拦在他面前的一切,要不就是消灭对面的敌人,要不就被别人消灭。

“亭林饱读史书,应该知道东晋到唐朝时候的世家大族吧!虽然科举制度使这些世家大族影响力减少了不少,但它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世家大族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着一定的进步性,但作为一个上位者,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控制着大量土地的世家,它的消极影响要远远超过它的积极影响。世家的利益永远是占在第一位,台湾的那些人也一样,他们只会在意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富贵,他们是不会在乎台湾的繁荣,朝廷的那些数百万计的灾民。杀人不是好的办法,但永远是最快的方法。流血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流血却能取得一些不流血所不能取得的成果。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前几天接到朝廷传来的消息,关外的形势也紧张起来,河南的灾民越来越多了,李自成、张献忠也有死灰复燃的情况。如果再不引导这些灾民到台湾来,李自成这些叛贼就有了发展的空间了。”众人闻言脸色变的凝重起来,没想到朝廷居然糜烂到如此地步。

李无庸又望了众人一眼,微笑道:“不过亭林说的有道理,我们能不流血就不流血,毕竟都是汉人。只要他们放弃手中的土地,遵照本将军的土地国有,按照人口来重新分配土地,土地不得私自买卖等土地条款,事情就好办,我也不是白要,可以按照合适的价格购买,愿意经商的,税收可以优惠,不愿意经商的,愿意经营土地也可以,承包经营,每年给土地主人三分之二的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要抓在自己的手中,不然又会走上朝廷的老路,灾荒时节连流民都不能安置,朝廷没土地。土地都在皇帝、王爷以及那些大地主手中。那些大臣不是有欣无力,就是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样下去,老百姓手中有土地吗?不反才怪。”

“主公大才,说的一针见血。”宋献策拱手道。而顾炎武等人皆是垂首不言。

“好了,作为臣下,这么说是大不敬,此事到此为止。”李无庸望了三人一眼:“眼下就把收复台湾后的事情安排一下。施琅等人主军事,至于民政方面,由宋先生主持大局,何先生主持高山族的移民、而农主持法规的制定,以大明律为基础,要制定适合台湾自己的法规,太冲主持教育,台湾分成三县,众县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接受教育,以六艺为标准,不得教授朱子理论,本将军很讨厌,儒学当以圣人的六艺为首,他朱熹也敢称圣人。想来诸位向来提倡学以致用,也不会反对吧!亭林随我北上台北,安排台北的一些事情。诸位认为如何?”

“遵主公(将军)吩咐。”

就在李无庸在讨论台湾的未来,而在台南的林氏大宅里,林氏家族的族长林朝松、其大儿子林启亮、二儿子林启贤,当然少不了他的智囊小女儿林诗音了。

林朝松脸色灰暗,眉头紧皱,自从从李无庸的大营回到家,他就没有开过笑脸,台湾迎来了好几拨客人,荷兰人来过,西班牙人也来过,李旦也来过,郑芝龙也来过,现在这片土地的主人变成了李无庸,只可惜的是这位主人并不象其他的几位那样,要银子,或者干脆说没有出任何招,这就让他这位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族长心里没底了。

“父亲,那位叫李无庸的怎么说,要多少银子?”林启亮望着满脸凝重的父亲。

“哎,要是出了招那倒是好办,可是没出招让我等如何是好?”林朝松首次出现了无力的感觉。“来者不善啊!”

“父亲,孩儿倒听福建的那些乡亲们说过李无庸,说他是个捞钱的总兵。不如我们三大家凑些银子给他,日后犯了什么事情也好行个方便。”这次说话的是二儿子林启贤。

“诗音,你怎么看?”林朝松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女儿。林诗音不但貌美如花,更重要是机智百出,林家发展到现在,她的功劳不小。

林诗音秀目一转,冷静的说道:“请父亲把今天的情况说说看。也好让女儿有个判断。”

林朝松叹了一口气,把李无庸接见三大家族以及与高山族正名的事情说了一片。然后父子三人把目光望想家族的智囊。

“果然是个人物,果然来者不善。”林诗音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不过他的到来对我们林家来说倒是好的机遇,对其他两大家来说恐怕是和不好的消息吧!”

“妹妹,此话怎讲?”

龙起台湾 第四十三回 收复台湾 (六)

“台湾三大家族中,林家以商业为基础,陈、蔡两家却大量收购土地,这就造成了李无庸以后必然会打压另两家,而且还会厚遇我林家。”林诗音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三大家族根深蒂固,作为一个上位者,他依靠这些人,但又不信任这些人。李无庸能够周旋与朝廷与海盗郑芝龙之间,果断干脆的出兵收复台湾,可见此人非同一般,今日又赐名高山族,借机拉拢四十万高山族,张弛之间、平衡之间显示了君王风范,女儿可以断定,此人绝对不象前几次的台湾所有者那样,把台湾当作一个财产的掠夺地,李无庸要台湾,他要把他变成自己的后勤基地,以此为跳板,进行他更大的目的。”

“诗音,你是说…?”林朝松脸色大变。

“朝廷腐朽,阉宦当道,百姓啼饥号寒,大明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天下群雄称霸,他李无庸从山东起家,到福建拌猪吃老虎,敛取大量的钱财,才造就了他一只无敌的舰队,他也不是个好惹的主,立足台湾,坐观天下风云变换。但台湾人少,所以他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而高山族就是他的首选,但是要他们下山,就必须给予土地,这些土地哪里来?除掉荷兰人、西班牙人的,其他的就是陈家和蔡家的了,我林家虽然有些土地,但主要的精力并不是放在上面。弄不好和李无庸共通之处,跟在他后面发点小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看父亲怎样去取舍了。”林诗音眼睛闪出睿智的光芒。要是李无庸等人能听到这些言语的话,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

林朝松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女儿的意见。

“若是我们联合另外两大家族一致反对李无庸入主台湾,如何?这样我们也可以多一种取舍之道。”林启亮皱着眉头说道。

“哼!”林朝松冷笑道:“那是蚍蜉撼大树,你凭什么反对,荷兰人是他打退的,你用什么反对,他手中有几万人马?施琅、刘启哪个是好惹的主。”

“那该怎么办?我们的土地不多,但也有上千顷的。”林启亮说道。毕竟在林氏家族中,他是负责土地这些方面的,没了保障,他在族中的地位将会下降不少。

“父亲不必担心,如果李无庸想在台湾立足的话,不会亏待我们的,毕竟民心所向才是王者之道。”林诗音安慰道。“台湾南部平原适合种植水稻,北部适合种植甘蔗,但这些地方显然不能安置李无庸心中的那些灾民。所以商业才是李无庸壮大的根本,女儿听说李无庸自己也开了一家叫做‘闻香斋’的商铺,为他在开始的时候敛取了大量的金钱,可见在他的心理,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妹妹大才,不知道以后谁有这个福气。”林启贤取笑道:“依我看,妹妹把李无庸分析的如此清楚,恐怕是有那么点意思吧!想想也是,也只有李无庸这样的人物才能配的上我的妹妹,不但长的如花似玉,还聪明伶俐。”

“他的女人太多了。”林诗音摇头道:“秦淮河边的七个女子都跟着他来到台湾,在加上他的原配,八个人,如果妹妹也加进去,哪有幸福可言,都说侯门深似海,何况是李无庸这个胸怀大志的枭雄,拥有了台湾,就等于有了称雄的资本,进可攻,退可守,乃帝王之基也。俗话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后宫更是黑暗之地。小妹还没想过。”林诗音皱着眉头道。

“好了。诗音的事情自己拿主意。”林朝松皱着眉头打断了兄妹的讨论,“不过,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启亮的儿子都有一两岁了,该考虑一下了,我看李无庸手下的那几个人不错。”

四月初四,进攻台湾城的战斗序幕再次拉开,三千士兵懒洋洋列在台湾城下,罗振川骑着战马挥舞着手中的钢刀,嘴巴不时的叫骂着,也不时的望着身后的几千个懒洋洋的士兵。城头上的普特曼斯与手下的众校官望着城下的队伍,不时的发出一声声冷笑。

“东方人总是这样的愚蠢。”普特曼斯挥动着手中的马鞭指着城下的士兵说道。

“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们一个荷兰勇士可以消灭二十五个东方人。东方人就象他们制造的丝绸一样薄,经不住我们的一个冲击。”旁边的一个青年军官说道。从他的眼光里冒出的是一股野兽的光芒。

“揆一上尉,既然他们讲究骑士精神,我就派你率领一千荷兰勇士去消灭这些东方人。你敢吗?”普特曼斯缓缓的说道。

“愿意为将军效劳。”揆一行了个军礼。

“好。”普特曼斯微笑道:“我老了,国王陛下上次招我回国述职,日后这台湾就是你的天下了。”揆一闻言大喜,普特曼斯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当然知道。台湾可是个宝岛,做了这里的总督,油水可是大大的有了。

随着城门的打开,望着那些奏着音乐,踩着鼓声,头上插着鸡毛的荷兰人缓缓的走了出来,罗振川嘴角一阵冷笑,朝后面挥了挥手,刚才懒散的军队,顿时精神抖擞起来,纷纷扔掉手中的长刀,从背后拿起一只黑幽幽的烧火棍模样的东西。揆一冷冷的看着对面拿着刀枪的军队,刚准备打上招呼,一边也发挥一下自己的骑士精神,忽见敌军扔下手中的武器,又换成了烧火棍了。大喜,连忙挥动着手中的指挥刀冲了过来。“黄毛鬼子没脑子,连最简单的诱敌之计都看不出来,这些人我们都可以给灭了,主公的下一步根本就是多余的。”罗振川忠厚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冷笑。“放,放倒了赶快撤离,荷兰人的大炮不是闹着玩的。”

随着一阵“砰砰”的响声,一阵烟雾散过。城下的荷兰人只站着零星的几个人了。而对面的罗振川嘴角一阵讥笑,“这种程度的也想和我家主公为敌。哼,撤!”呼啦啦,几千人就在普特曼斯吃惊的眼神中落荒而逃,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丝毫没有任何对型。

“开炮,快开炮,炸死这些可恶的东方人。”普特曼斯气的暴跳如雷。

“将军,这些东方人是分散着跑开的,用大炮恐怕是没有效果。”旁边的一位好心的提醒道。

且不提普特曼斯是如何的气恼,却说李无庸的大营里却是笑声一片,罗振川的一手示弱之计一举歼灭了台湾城的主力,收复台湾也是迟早的事情了。这个时候刘启也指挥将士渡海从南端进攻台湾城。而困守在城内的荷兰人只有九百人左右,退据堡垒继续顽抗。

崇祯十三年,炎黄三年四月十五日,廖正凯率领高山族人断绝了荷军的水源。李无庸在台湾城北门堆积了三个高台,又调集十八门大将军炮,向台湾城猛轰,摧毁台湾城大部分城墙,荷兰人也死伤不少。四月十七日,攻占城外重要据点乌特利支堡。四月二十三日,在损失一千左右的情况下,李无庸率领大军终于进入台湾城,俘获了包括普特曼斯在内的荷兰人一千多人。也宣告了台南终于落入了李无庸的手中。

五月二日,荷兰巴达维亚当局得知荷军在台湾战败的消息,即调集七百名士兵,五十艘战舰,赶赴台湾增援,六月七日到达台湾海面。六月十三日,双方在海上接战,施琅统战舰在海上迎击,将敌舰包围,经一小时激战,击毁、烧毁荷舰三十艘、俘小船十五艘,共俘虏、击毙五百多名。其余荷舰逃往远海,再也不敢靠近台湾。

龙起台湾 第四十四回 土地国有 (一)

台湾城现在被改为台南县的县衙正堂,也是原来荷兰人待的台湾城的小城堡里,李无庸面带笑容坐在知县的那个位置上,堂下左边坐着他的一系列重臣,刘谦、宋献策、何斌、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右边坐着三大家族的族长,陈世观、蔡念荪、林朝松,坐在第四位的是高山族的族长廖正凯,而在大堂中间也坐着零零散散的一些人,要不是乡里的里正,要不就是一些大财主什么的,总之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李无庸望着众人一眼,狠狠的把瓷杯盖子在杯子敲了一下,然后放在面前的几案上,又重重的叹了口气。一声叹息顿时把众人的心给提了起来,本来对于李无庸这个台湾实际统治者把这些人找来,一不说话,二不问罪,弄的众人已经心生疑窦了,这下一声叹息显然说明了总兵大人心里难过了,这上官心里难过,下面人就要倒霉,这几乎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众人互相望了一眼,到底是三大家族的气势壮一点,陈世观心里暗骂娘,脸上却献出一丝谗笑道:“不知将军何事如此为难,不若说与草民等听听,看看有没有让我等效力的机会,我等虽然乃是白身,但俗话说添个猴还能添上三分力呢!将军为我台湾数十万百姓驱逐荷兰人,劳苦功高,我等正合计着怎样才能表达我等对将军的景仰之情?”众人闻言也纷纷称是。

李无庸闻言,脸上一片悲苦之色,叹道:“当初陛下让本将军收复台湾,一方面宣扬国威,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计,朝廷现在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关外的后金狼子野心,妄图染指中原,而内部呢!河南、陕西、山西等灾民以数百万计,而朝廷却无力安排这些灾民,国库空虚,哎,可怜天下苍生,只需半亩土地,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是朝廷却连这半亩土地都拿不出来。俗话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这天下的土地却大不分不在陛下手中,而都是在那些有钱的财主手里,陛下哪里好意思让他的臣民来解救他的危机。也只得不管不问了,可这样一来,灾民没有地种,没有粮食可吃,就只铤而走险,揭杆起义,可怜天下苍生。”

“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将军为国为民之心让我等敬佩啊!”…

李无庸摇了摇手道:“诸位啊,其实这还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收复台湾,不管怎么说,台湾与大陆中间怎么得也隔了大海。怎么闹也不用我烦神。可是前不久,本将军在出兵时,陛下对我说的话让我铭记如心啊!陛下拍着我的肩膀说‘李爱卿,收复台湾后,你就可以享福了,朕也可以安心了。只要把三个省的灾民送到台湾去,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与大陆隔着大海,只要我们水师紧守海防,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也不会与闯贼有个什么勾结的。’诸位,现在我李无庸快要收复台湾全镜了,陛下交代的事情也是完成了一半了,本来剩下的事情也不属于我管,我也可以带领我的一干弟兄,去福建享受一下春风楼的娘们了,可是我一想不行啊!当初我刚来台湾时,那么多乡亲们都来劳军,这个时候走,不是不仁道吗?总得告诉你们一声,也让你们有个准备啊!这不,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告诉你们。最迟在明年下半年,大陆的灾民就要到台湾来讨生活了。”

“什么?”“这怎么能行?”底下顿时吵成了一窝粥,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农业乃立国之根本,那些大财主们,只要有了钱,就大量的购置土地,在他们的眼里,土地是不会贬值的。而台湾的这些家伙,现在荷兰人被李无庸赶跑了,西班牙人也快了,施琅也统兵去收复了,台北的收复想来也是不久的事情了,可是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土地,按道理这些都是无主之物,要是说有主的,也就是眼前的这个李无庸了。到时候只要支付少量的银子,收购大量的农田也不是难事,但一旦大陆的那些灾民过来了,莫说那些无主之地得不到,弄不好自己的也会丢掉。内陆人敢造反,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造你的反啊!这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当下都是拼命的反对。

李无庸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就知道你们会闹。哼,要不给你说厉害点,你还不知道这里谁做主。

“还请将军赐教。”站起来说话的是林朝松。“将军为国为民,想来也不会坐视不管的。”众人闻言也纷纷出言请教。

李无庸一副为难的样子,一会儿仿佛想通了什么似的,猛的咬着牙齿道:“既然诸位看得起我李无庸,我就说说我的一点浅见,听不听就是诸位的事情了。”

“还请大人赐教。”陈世观拱手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陛下要把台湾的土地赐给那些灾民耕种,做为他的臣民,我们也不能反对是不是,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要生存,我们也要生存是不是,依本将军看,我等不若上书朝廷,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也就是朝廷的,我们说这台湾土地为国有土地,这样一来,朝廷肯定要顾及你们的死活了,本将军就大胆一回,先收回你们的土地,这个价格我们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来补被你们。这个等会说。然后又把这些土地还给你们,这样你们就有了养家糊口的本事了。土地是国家的,怎样的使用还是你们自己,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受国家保护的,但是这些土地既然属于国家的,你们就不能私自买卖了。比如说陈家就是卖粮食的,你可以与他人约定,签定一纸契约,你家的土地由陈家耕种,到收成的时候,只要送上一些银两或者粮食就行了,这粮食或者银两的多少,就是你们协商了,但不允许强买强卖。这样一来,一家获得了粮食,另一家也可以不用种粮食,而去干另外的比种粮食更划算的事情。至于这更划算的事情吗?那就太多了。”李无庸望了一眼林朝松道。“本将军调查了一下,我们台湾的首富不是蔡家,也不是陈家,而是林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大人,说的是经商?”蔡念荪面无表情的说道。

“不错。”李无庸并没有理会他的那个死人脸:“朝廷现在没有多余的钱来收回你们的土地,但是可以从另外的方面进行补偿,凡是在台湾经商的,只要交上你们的土地,然后由本将军派人按照你们家的人口重新分上土地,就可以获得前三年免税,第四年上缴一半的好处,诸位都知道台湾这个位置十分优越啊!中原的那些劣等丝绸,运到日本、西洋以及遥远的荷兰等地就可是天价,比在家里种田划算多了。诸位以为如何?”底下众人顿时又议论纷纷。

李无庸趁热打铁道:“本官也是做生意的,而且专门为做生意建造了一只强大的舰队,只要诸位交上少许的保护费用后,就可以搭乘本将军的大船,把你们的货物运送到各地,诸位只要跟在后面收银子就成。这样的买卖哪里能寻的到。诸位以为如何?”

龙起台湾 第四十五回 土地国有 (二)

“将军,草民愿意为将军捐献薄产九百顷,作为将军安置灾民之用。”李无庸的话刚落音,坐在三大家族第二位的林朝松就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

九百顷,偌大的数字顿时震的大堂上的众人浑身发抖,因为众人都是明白人,在台湾三大家族的中,虽然林家是以经商为主,农田也不过是一千顷,这一下子捐献了九百顷,就算是林家家大业大,也不能这么挥霍吧!一百顷土地也仅仅是维持林家的温饱问题;而更甚者,林家失去了这九百顷的土地,三大世家的名次将会重新排名。

一时间,陈世观与蔡念荪都朝林朝松望去,平时三大世家同进同退,也因为这样,历次台湾的统治者们都不敢轻易得罪三大世家,无论是李旦、郑芝龙,还是后来的荷兰人,对他们都是礼敬有佳。这是为什么,因为实力。在乱世中,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九百顷虽然对其他两大家族来说,倒没什么大不了,但关键是个态度,一旦自己也同林家一样,那就意味着承认了李无庸这个土地国有的欺压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就是实力,有了土地就是有了资本。

而李无庸的土地国有,不但剥夺了他们的土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自己没了保障,土地国有虽然表面上说使用权在自己的身上,但那是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自己偌大的土地,就要被李无庸强买走,对于他们来说这简直与要他的老命差不多,两人正在私下的准备怎样抵制这一规定呢?这倒好,同样为三大家族的林家也不与两人商量,居然同意了这个吃人的规定,而且还是捐出去的,不要钱的,这不是绝大的讽刺吗?你林家是什么货色,台湾人人都知道,虽然是九百顷土地,但是对你们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你们是以经商为主,本身就在土地上赚不了多少,少了这九百顷,加上李无庸所定的税收政策,说不定还赚了不少,不过这些都是只能在心里说的,而不能当着李无庸面前说。

“好,好。”李无庸满面笑容道:“本官虽然代表着朝廷,但与民争利的事情,本官还是做不出来的,这样,本官就以市价把这九百顷的土地给买回来,不过这些银子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偿还,林家主,你看如何?”李无庸也不是傻子,这九百顷土地值多少钱,他当然知道,但他要的就是个态度,一个支持自己政策的态度,至于其他的人可就没那么好的事情,尤其是其他的两个大家族,可是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那就多谢大人了。”林朝松也高兴的拱拱手道。一个高明的商人,他需要的不是自己能赚多少钱,他需要的是在做每一笔生意的时候,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林家需要李无庸政策支持,而李无庸也需要林家这样的本土势力支持,哪怕是个态度问题。李无庸是谁?英雄也许谈不上,枭雄是绝对可以的,最起码,他有了在乱世里待价而沽的能力。自己虽然做不了吕不韦,但同样也不能做了李无庸的踏脚石。想到这里,林朝松轻蔑的看了旁边的两个人一眼。

在乱世里,人命是不值钱的,在李无庸面前,他不希望有阻碍他前进的石头,要是有的话,他毫不犹豫的把它踢掉。台湾人口稀少,北部能适宜种植甘蔗等作物,中部能为他提供大量的矿产,甚至是黄金,南部能给他带来充足的粮食。北部由于是西班牙人的地盘,那里的甘蔗、白糖当然不能由汉人掌握了,而这次施琅等将北伐,这些东西也就是由李无庸来继承了。中部的矿产就更不用说了,也只有李无庸有这样的能耐了,关键是南部的平原,台湾人少,制约了李无庸的壮大,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手中无兵肯定是不行的,可是那些灾民来了,总得给他活路吧!牺牲少不部分的利益,能换来大成果,掌权者当然会选择这条路。

李无庸望着陈世观与蔡念荪,笑颜道:“不知道两位当家的意下如何?本将军不久就要望扶桑一行,与幕府讨论一下台湾与扶桑的贸易问题,说不定,可以让诸位好好的捞上一笔。哈哈。”

陈世观与蔡念荪两人互望了一眼,眼神的交流让这两个合作了无数次的土财主之间很快的达成也协议。陈世观面带尴尬的对李无庸拱手道:“将军的提议非常好,我等当然赞同了,但将军也是知道,虽然我们身为族长,但此事牵扯甚广,草民也做不得主,不如让我等回到家中,传达一下将军的意思,让族中的人好好的计议一番,再来回复将军,将军可否允我等几日?”

李无庸仍然是笑容不改,和蔼的说道:“不错,此事是关系重大,是我唐突了,你们两个人是该好好的计议一下。”

“谢将军仁义。”两人迫不及待的谢道。看的中间的林朝松一阵叹息,不由的想起自己那貌美如花的女儿的言语:“李无庸是那么好相处的吗?山东叛乱的几个人前几天还与李无庸这个新郎喝酒,没几天就死在李无庸的枪口之下,熊文灿活跃官场多少年,号称江南官场的不倒翁,不照样让李无庸略施小计,除掉了两广总督这个帽子吗?郑芝龙这个海上霸主,纵横海洋数十年,不照样被李无庸杀了满族吗?对这样的人,还心存妄想,真是老寿星上吊。”当然李无庸不会知道,台湾有个女子居然把他看的如此的透彻,要是知道的话,恐怕也不会如此轻松的吧!

“这两位家家大业大,拖延片刻也是情有可原,其他的诸位就不用推脱了,明日开始,本将军会派人到诸位家中去,重新丈量土地。本将军会留足土地给诸位的。”李无庸对着其他的人说道。对于这些人,李无庸倒是不用客气了。

“廖族长,明日起,你们高山族可以下山来了。”李无庸对着旁边盼望以久的廖正凯道:“你要与你的族人说好了,要服从本将军派下人的安排。可否?”

“将军放心,只要给我们土地,不让我们饿死,有口饭吃就行。”廖正凯迫不及待的说道。高山族人盼此久已。

龙起台湾 第四十六回 摊丁入亩与家庭联产承包

望着离去众人,李无庸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何斌神色慌张的走上前道:“主公,台湾土地十之二三掌握在三大家族手中,虽然眼下林家放弃了土地的所有,但陈、蔡两家才是至关重要的,今日他们明里说是回去商议,其实实乃不上缴多余的土地,主公今日放他们的离去,是大不该也!”说着跺了跺脚,一副懊悔状。

“何兄是误会主公了。”宋献策大笑道:“我观主公必有万全之策。”

何斌一脸惊奇的望着李无庸, “倒是让先生猜到了。”李无庸忽然脸色冰冷,对何斌道:“何兄,你可知道要购买两大家族手中多余的土地需要多少银子吗?最少需要一百万两,本将军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银子,更何况,过几个月就要春耕了,那些高山族人,还有过几个月迁移到台湾的福建人、广东人,怎样安置他们,建造房屋、规划城市等等,这些都需要银子。本将军都缺银子,居然有人还要讹诈本官的银子,那林家果然很识相,那个林朝松也确有些远见,居然看到经营商业远比种田赚钱,毫不犹豫的把余田抛了出来,还站了老大的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