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禁的侍卫,禁宫的小黄门,还有政事堂里的推官,今天都要在这灵星门里当值!经常进出宫禁的官员,稍稍辨认,便放行通过。外省候旨面圣的官员,要详勘官凭文书!
进了灵星门,并不是就直入宫城,在正德殿中朝会!而是候在宫城门外的接官宛内。
所有官员,不管大小,都在这里休息等候!只等皇上那边准备停当,放旨下来,众人才会在门前按班次站好,进宫朝会!没有资格进殿议事的,要登录请见事由,坐在这里候旨晋见。
苏三有御前行走的名份,拿着侍卫牌,可以直入正德殿外!
但大朝会的时候,用这个特权,那是极惹眼的事情。除非是有极重要的事情,一刻也等不得,否则谁也不会做这么出风头的事情。
接官宛,其实就是灵星门与崇天门宫道边单独的一座空房!房里除了许多椅子之外,便别无他物。房门前立两块大铁牌。一块上写着:肃静!另一块上写着:勿语!
可是苏三一走进接官宛,里头却是嗡嗡一片的议论声!看样子,门前那两块铁牌早就成了摆设。
虽然接官宛的房子大,但是一下子塞进这么多官员,还是比较拥挤的!看起来很多的椅子,在这个时候,便成了稀缺之物!
官称小一点的官员,是看也不敢看那椅子的;就算官职稍大一些的官员,也要把椅子让给资历深、品阶高的官员就坐!能坐着的,基本上就是朝中的重臣,望臣。外省的下官进到这里,就只有端茶送水的份儿。
苏三倒不需要巴结谁,因此只是进来避避晨风!
可一进来,耳朵里听到的,却都是关于自己的议论。
“这苏宁远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弄得是什么玄虚!一人之身,成然兼取文武两选的考官,这种荣恩,亘古未见!”
“能有什么来头?不过是布商的出身,连个士人都不是。”
“他有什么才德,能得此荣耀?我等苦苦为国事操劳,也未得过如此荣宠!要是见了他,我倒要好好问问。”
“听说,御史台的御史们,这两天一直在往上递折子,而且今天许多御史都进来了,看来这事情要闹大。”
“闹大了才好!这样投机都可为官,那大家还去考什么科举?武选?直接候着皇上微服,巴结几句就完事了。”
“你好大的胆子,敢非议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皇上要想让谁为官,那就让谁为官,刚才那些话,你敢向皇上说?”
“有什么不敢?国家选吏,自有制度,便是皇上也不能任意而为,总得有个法度!我等为国家计,一心为公,岂计较个人得失?”
类似的言论,在不同的官员圈子里,都是议论的重点!
倒是吴台铭看到苏三进来,一招手笑对苏三道:“宁远来了,这边来!”
第328章 龙体抱恙!
众官员见这刚进来的年轻人,便是苏三,苏宁远。便一齐朝苏三看去!有人本想上前揶掖两句,可是见吴台铭对苏三这么亲热,倒有些顾虑,收了脚步,想看一看再做行止!
在太子党看来,若是苏三与吴台铭亲热得的很!那说明苏三是要靠在太子党那边儿,既然是太子党的人,那今天朝会上,对于苏三的事情,就要看吴台铭的口风行事了!不能一味地反对才成。
苏三岂会不清楚,吴台铭的这一个招呼,就意味着风向的转动!在朝野之中,非敌即友,他终将要做出一个选择。
其实在未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他既然不要靠太子,也不想靠二皇子!他要充分利用自己年纪轻‘不懂事’的优势,只做个装傻充愣的官!万事不开口,诸事绕着走,两边不得罪,暗里推一手。唯有如此,自己这个官,才能做得长久。
呵呵一笑,走近吴台铭身边,一拱手道:“吴相!”
吴台铭身边的位置,没人敢坐,因此椅子是空着的。吴台铭指着椅子道:“坐啊!”
苏三便呵呵一笑,自然而然地坐了过去!
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一众官员的斜眼!心道:原来是个不更事的毛头小子!
吴台铭不经意地笑了笑道:“第一次上朝会,紧不紧张?”
“不紧张!呵呵,再说不见得有机会上殿!”
“有机会的!你若有事,可以请见,今天是大朝会,重要的事情议完后,皇上按例都会接见奏事的官员。你圣意正隆,朝会还是有机会上的。”吴台铭抚了一下胡须,轻轻地解释着。
“苏三哪里有什么事情奏啊!今天进来,就是怕皇上有旨传召。”这话,苏三是实话实说,但听在别人的耳朵里就有些刺耳。
首先是没什么事情,你进来做什么?其次是,你又不是朝廷的重臣,文武科举也远远没有开始,皇帝能有什么事情传你?若是每个官员,都怕皇上传召,都挤到这里,那还把接官宛给挤塌了?
吴台铭见苏三说话不过脑子,就只当他是年轻,说话无状!便散了再问的心思,轻轻地哦了一声,坐在椅子里闭目养起神来。
苏三见吴台铭不与自己说话了,一脸的无所谓!仍然傻愣愣地坐在吴台铭身边的椅子里,看着这满屋子的官员。
这一举动,自然是引起众官员的非议。有后进来,不明所以的官员,见苏三这么大大咧咧地坐在吴台铭身边,问清楚这人便是苏三时,都一个个地摇头不已。
还以为是个什么人物呢?原来是个二愣子,不由心气平和了一些。
接官宛今天的值日官是许侍郎!
入朝会的官员,都要先到他这里点个卯;因病、因公务不能到会的官员,也要由同衙的官员具结呈情!其他候见的官员,也要填写呈情条,交到太监总管郭德那里,由郭德向皇帝禀报,决定谁可以上殿议事。
其实许侍郎这个值日官,也只是领个头而已,具体值日的事情,也都有下头的人来完成,并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等所有的事情整理已毕,天也已经大亮了起来!这才是真正该上朝的时候。
只见门帘子一宣,郭德引着两个小黄门走了进来。众见见郭德进来,便知朝会就要开始了,众官员便一齐起来,椅子上坐着的朝廷重臣,也缓缓地立了起来,准备到外头站队进宫。
却不料郭德一开嗓门叫道:“皇上身体不爽,今天朝会暂时取消!着各有司衙门首官侧殿议事,另着苏令史随同见驾。钦此!”
这话音一落,屋内一众官员顿时叽叽喳喳地大声说起话来。
“嗯哼。”郭德重重地哼了一声,眼睛扫过众官员,压下了场面,才对众人道:“有事的官员,可请各部首官代禀!没事的官员,就回衙门办事吧。这里是接官宛,不是茶楼酒肆,岂容喧哗?”
郭德见一众官员,都不作声了,才志得意满地与苏三挤了挤眼,又认真地道:“各部首官,且随杂家来。”
说罢一转身,走了出去。
吴台铭与祝天宫并做了一路,后头跟着枢密院里的两位首官,紧接着后头,跟着政事堂里的几位侍郎,再后头跟着九门巡检,御史中丞,大理寺正卿,金陵府尹,三司大夫。
苏三洋洋洒洒地排在最后一位,在一众官员的怒视中,飘然行出接官宛。郭德在一边引路,领着众官员,一路往正德殿走去。
大朝会虽然取消了,但这两队人走出去,人也不少!两院三司,外带几个在京畿的衙门,都是到齐了的,这就算是整个大封朝的核心了。若是有人把这里的人全部给抓了去,那大封朝立刻就要乱成一片。
这些人里头,苏三大部分都不认识!
走在首位的吴台铭与祝天宫,是认识的。两位枢密院的大臣,虽然没有见过,但却可以猜出那两人,必是知枢密院事史鸿明大人与同枢密院事张书同大人。
几位侍郎,只认得许侍郎。他是许伟的父亲,今天是在接官宛值日的便是他,因此认得。
九门巡检总领莫少华倒是昨天在任记开业仪式上见过一面,但那时自己戴着娃娃面,莫少华应该没有见过自己。其余的人,便只认识李道明和徐江锦了。
苏三走在队伍的最后头,心里在想,皇帝昨天还玩得开开心心的,今日断不会这么快,就抱恙在身。想必是担心有人在朝会中,群起围歼他任用自己的决议,因此宁愿把大朝会给取消了。
若真是抱恙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在侧殿里召见这诸多的大臣。
看来皇帝也并不是没有法子整治这帮大臣的。你想当面弹劾皇帝亲自选的官员,皇帝根本不给你这个机会,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取消朝会也只是把事情往后拖延一时而已,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在苏三看来,皇帝必然还有其他的举措,来灭这个火。
第329章 明德殿议事!
一众人跟着郭德,走进正德殿侧殿的时候,皇上已经在侧殿里了。看那精气神,自然是不像有恙的模样儿。
众官员在吴台铭的带领下,伏身三呼万岁后,赵普才一摆道:“平身吧!”
原本侧殿里的那张书案,已经移到了一边!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里,看着众人起来后,才对郭德道:“赐座吧,今个有好几桩事情要议。”
郭德忙领着一众小黄门摆椅子,正忙乱时,太子与吴王联诀而入,跪倒在赵普身前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起来吧!都坐。”赵普一摆手,让郭德在自己的左右手,又加了两张椅子。
一众大臣,都正襟危坐,不知道皇上今天要议的好几桩事情,会是什么样的事情。
赵普扫了众官一眼,又看了一眼坐在最后面,低眉顺目的苏三一眼,才缓缓地道:“先说第一件!这两天,朕接了许多奏折,都是关于朕任用文武科举考官的事情!奏折倒写得妙笔生花,但在朕看来,这所有的奏折都是千篇一律的无用文章。所有人都只是拿各种理由来说,朕的决定错了。吴爱卿,依你看,朕错了吗?”
吴台铭忙起身,却被赵普按回座位。重新坐下后,才缓缓地道:“前朝有十二岁为相的先例,破格提拔人才,只要确实有才有能,皇上便没有错,但群臣的意见也有道理!毕竟大家对皇上选任的官员到底有没有才,并不了解。皇上骤然委以平民重任,他们为朝廷计,心有顾虑也是情有可原。”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吴台铭也并没有明确他的真实意图!又像是赞同皇上的决定,又像是支持上书者。
“不了解,那就应该想办法去了解才对!这满朝的文武,几千名官员,他们难道对每个官都了解?怎么不见他们这么一致地去非议其他的官员?祝爱卿,对这个任用,你有何看法?”赵普驳了吴台铭的话,转头去问祝天宫。
祝天宫立刻回道:“臣知苏三文才不凡,选任科举主考,还是适宜的。虽苏三资历尚浅,但这一任用,却体现了皇上的重文之心!至于文为武用,在坐的诸位中,便有这样的先例。史大人,张大人,莫大人,也都在此例中,臣觉得也没什么不妥。少华当年被提为九城巡检,不也是诸多非议?闹得只怕比现在还要历害!可莫大人,还不是照样干得好好的吗?所以,臣以为,皇上既有了决定,便应该让苏大人好好地试一试。”
这话正合着赵普的心,因点了点头,却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对群臣道:“你们都有些什么看法,也都说说嘛。”
在坐的都是朝廷中枢,苏三这件事情,虽然看似闹得很大,但到了他们这个层面,其实也算不得是什么大事。心知皇上特意为此取消了朝会,心里自然是坚持己见的。而苏三又在现场,再没有当着苏三的面,说些非议当事人话的道理。改变不了事情的发展,反而无端树一敌手,大可不必!因此便都顺着皇上的口风,把赞同的意思回了出去。
赵普见众人都顺着他的意思说,便高兴了起来。对李道明道:“御史台里的奏折,回头你都带回去,让御史们都干点实事,别拿不知道的,不了解的,甚至小道听来的消息,就这里动一本,那里动一本的。文死谏,可不是让他们在这种事情上,浪费精力的。”
李道明忙立起来道:“遵旨!”
赵普让李道明坐下,又对众人道:“朕既然亲选了官员,自然是对其才,其智都有了解,才做出的决定!如果这一点,都要议论来议论去,朕倒是想看看,议论的人,倒底是出于什么心理!”
众人一凛,都不敢再言声!于皇上而言,能用这种语气,说出这番话来,那就算是极严重的警告了。皇上可从来没有这么武断过。
见众人都没有言语了,脸上也没有任何怀疑的神色,赵普感觉自己刚才那话,还是起了作用的。因对吴台铭道:“所以不要动不动就对别人眼红!”
吴台铭没有想到皇上维护苏三的心理这么坚决,自己一开口就会错了皇上的意,弄得皇上不高兴。现在又这样对自己说话,便连忙站起身来应道:“臣一定训导诸吏,端正心思,勤勉己务。”
赵普点了点头,又对吴台铭道:“东院递上来的议事折,朕看过了。对于苏一的事情,院里的议见也是好坏参半!”又对周志清道:“大理寺的具结,也没有审出什么名堂!这件事情,不宜再拖,你们议议,该怎么处置?”
祝天宫的目光扫了四下一眼,见众人都在沉默,不愿当出头鸟。便看了二皇子一眼,见二皇子正在看他,因正要立起来回话,却不料许侍郎先一步道:“皇上,臣以为,此案虽没有进展,但也不宜早早结案!首告胡时尘的死因,尚在查证之中,若是没有一个明明白白的结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件,谁都要在心里惦量惦量,自己是不是下一个胡时尘。”
祝天宫扫了许侍郎一眼,又瞄了吴台铭一眼,随后把目光低下去,看着自己的脚尖!二皇子的意思早就下来了,许文臣不是不知道!他第一个冲出去,说出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公然反水不成?
赵普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等着其他人回话。
李道明站起身,走到中间回道:“三司会审,已经具结!胡时尘的死因,也并不是像许侍郎所说‘尚在查证’,而是已然查清!首告,物证皆无,这是一场无头的官司,或许许侍郎有办法审理。”
许侍郎眼睛剧烈一收,却是极力地压住心中的怒气!
赵普便问周志清道:“胡时尘的死因查清了吗?”
“回皇上,查清了!是自缢而亡!”周志清立在李道明身旁,斩钉截铁地道。
赵普‘哦’了一声,却没有往下说!
吴台铭知道该是自己表态的时候了,便一挺身道:“事涉皇族,当快刀斩乱麻!即然三司会审都没有办法审理,那应当尽快结案。”
祝天宫也立起来道:“此案震动朝野,安南无端受屈,也要还安南一个清白,不使众臣寒心。”
赵普是想快点结案的,但若是照祝天宫所说,要还苏一一个清白,那岂不是要官复原职,还要额外劝勉?这样一来,于自己的面子上,哪里过得去?不由有些沉吟!
第330章 和亲!
赵允见赵普为难,便道:“胡时尘谁不攀咬,偏要与苏一过不去,也足以说明,苏一也有过激之处!儿臣以为,还苏一一个清白可以,但也要稍加惩戒,以为警示!如今成都府路转运使病故,可否着苏一前往接任,以示恩威并重之意!”
吴台铭正要反对,可看到皇上边听边点头,而太子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心知就是反对,也是无用,平白地与苏一拉远了距离!既然苏一已经是太子这边的人了,就算做了成都府的转运使,那也是自己这边得力。想到这里,便把想说的话,给忍了回去。
赵普听了赵允的话,便朝在坐的众人巡视了一圈,见无人反对,便道:“那就这样办吧!下面说说与原人和亲的事情,这是一件大事!”
赵允一听父皇这话,整个人差点都立了起来?和亲?什么和亲?自己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是父皇突如其来的想法?还是太子早有预谋?
祝天宫也是眉头一凝,神色紧张起来!侧殿里除了吴台铭还气定神闲以外,所有人都是一阵骚动。
太子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是他太关注这件事情的结果了,所以皇上一说出来,他便有些坐立难安!
赵普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下头各人的表情,而是接着说道:“与原人联盟的好处,之前已经议过了!和亲能尽快地促成稳定的盟约,太子提出的这个想法很好,众爱卿都议一议!看看这事情应当如何办!”
吴台铭便紧接着赵普的话道:“这件事情是大事,也是急务!公孙胜眼下正在原国,可以遣密使致信公孙胜,代表朝廷为太子提出和亲便可!一应的礼节,都可以从简。”
祝天宫已经有些乱了阵脚,知道吴台铭那头一定是有备而来,二皇子这边并没有通这个气,肯定是不知道这情况的。眼见着皇上连连点头,忙趋前道:“皇上,此事影响颇大,牵扯众多,臣以为须从长计议;首先原人的意思并不明确,谁知道原人是不是借联盟的名义,要从京人身上榨取什么好处?其次,京国虽然猜到原人与朝廷正在联盟,但却不能肯定。如果提出和亲,那就是在逼京人南下。而且,就算是和亲,也不一定非太子不可,二皇子正值青春,同为皇子,亦可为和亲之人选!”
吴台铭立刻辩道:“联盟已经到了关键地步!和亲是朝廷的诚意,原人只有同意,才可以证明原人的诚意!原京两国是世仇,原人再不会借与朝廷联盟之名,私下里取信京人。若是拖延此事,于朝廷百害而无一利。至于和亲就是在逼京人南下,更是无稽之谈!难道不和亲,京人就不南下了?时至今日,封朝还怕了京人不成?和亲的人选,自然是非太子莫属。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国之重器,以太子之名迎娶原国公主,才能表达朝廷足够的诚意,否则只能是把好事,办成了坏事。让原人误以为朝廷只是在应付他们。”
两派这么公然一对峙,这侧殿里立刻就热闹了起来,几名侍郎立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二皇子这边势力有些单薄,在气势上虽压不倒太子派,但也是据理力争,拼死了也不赞同。
赵普被吵的有点儿头痛,他心里自然是赞同让太子去和亲的!但却不好明明白白地说出这样的话,便问史太尉道:“史爱卿,你以为呢?”
史鸿明是一名老太尉,是文官出身,并没有在军营里呆过。可就是这位老文官,却主掌着整个封朝的军事。
“臣以为,用和亲稳固与原人的联盟,确实收效甚大!至于谁去和这个亲嘛,此事还需皇上定夺。”史鸿明慢悠悠地道,拿定了主意,就是皇上怪罪,也要两边都不得罪。
赵普可不想拿这个主意!刚把苏一的事情按下去,再因为这件事情,让两个儿子之间失和,并非他的愿望。他也不能在这种场合下,公然地指定哪个儿子去和亲,这势必会伤了另一个儿子的心,想想还是拿不定主意,正要把这事先缓下去,却看到一言不发坐在最后边的苏三。心中一动,压下议论,对苏三道:“苏爱卿,说说你的想法?”
“臣以为这事最简单不过。”苏三站起身,往中间一站,气定神闲地道。
“哦。”赵普听苏三这么一说,虽然还没有听到苏三的想法,但只这一句,就让他心里轻松了一截。
一众官员,也都看着苏三,要听他的想法。
最紧张地莫过于太子与吴王了!两人都知道苏三最近很得父皇的宠幸,说不定苏三的一句话,便可以决定和亲的人选!两人都深悔此前,没有深交苏三,否则今天这场合之下,多少就会有了底气。
苏三把众人的神色扫在眼底,却装着一无所知的样子道:“既然诸位都认为和亲是必然,那这一点上,自然是没有歧义的。至于和亲的人选嘛,这根本不用争议!原国的娜仁公主,就在宫中!问问娜仁公主属意于谁,那便选谁好了!原人自己挑得人,再不会怪朝廷没有诚意了吧。”
太子面上一喜,而吴王的脸却一黑。这个提议,自然是有利于太子的。
祝天宫听到苏三的这个提议,虽然明知道有利于太子,却没有办法反对!争论到这个份上,只怕也只有这个办法,才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在,最终的决定不是出自皇上的口中,否则所有的官员都知道皇帝明确地站在太子那边,那对二皇子这边,才是最重大的打击。
赵普喜道:“嗯,此意甚妙!那就这么定吧,呆会散了朝,朕就着人去问原国公主的意思!好了,诸爱卿还有什么事要奏的吗?没事的话,朕有些乏了!”
“臣有本奏!”莫少华起身道。
“哦,说吧!”赵普看了莫少华一眼。
莫少华端正精神道:“近日金陵城中骚乱不断!平民中与外国人时有冲突,有些是平民有意挑起,有些是居心叵测的外国奸细从中作梗。为明确责权计,臣请旨专擅处置相关的一应事宜。”
莫少华此举有夺金陵府府尹权限的嫌疑,但两部衙也确实有权限冲突的地方,在实际中造成不必要的重叠。这里头是理不清,分还乱的关系,莫少华趁着这个时机提出来,就算没有夺权的心,也是造成了夺权的实际。
皇帝也感觉金陵这些时候比较乱。听了莫少华的奏本,并不征询诸臣的意见,便直接道:“准奏!”
枢密院张书同也站起来奏道:“北线前护军统领蒋经原请旨移防,把军队撤入城中过冬!并向朝廷请旨,要把前线军粮配送,从一月所需之数,增设为三月所需之数。”
赵普于军事上并不懂,便对张书同与史鸿明道:“这事,西院里先议定了,然后与东院协同办理吧。过几天,只怕是要下雪的,天寒地冻的,把兵士们撤进城里来过冬也好。”
“臣遵旨!”
苏三想起济老来金陵的事情,便站起来道:“周太妃的父亲业已到达金陵,小臣代济老请旨,请见周太妃!”
“嗯,周太妃出宫不方便,苏爱卿领着老人家到宫里来吧。年前年后的都不拘,多进来几次也无碍!让宝珠郡主也进来,太后也想见见她这个奇女子。”
苏三忙道:“臣遵旨!”
赵普再扫了一眼众臣,见没什么本要奏的了,便对吴台铭道:“今天大朝会取消了,一应的奏折,吴爱卿先过一遍,一些不必要折子就不要送进来了。道乏吧。”
众人三呼了万岁,随后鱼贯出了正德殿!
大家心里头都有事,一路出了崇天门也不说话,各自散去!御史台衙门在枢密院那边,李道明却不急着去衙门里头,而是要回府换了衣服再进衙门里去。因此与苏三走了一路,笑道:“看来今天皇上,是专为了宁远才取消了大朝会的!”
苏三笑了笑却道:“也许是,也许不是!今天太子党突然抛出和亲这件事,显然也不希望大朝会上议!许是他们做了手脚。”
李道明愣了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点了点头道:“和亲的事情,你怎么看?”
“好事呗!”苏三笑道。
“可是娜仁格日乐是奇可恩的掌上明珠!何况原人之心可不止在京国,暂时的结盟可以,和亲原人未必会愿意!”李道明轻轻地道。
苏三见李道明能想到这一层,不由有点括目相看!
事实上在他看来,原人是不可能与封朝和亲的。因为,娜仁格日乐可不仅仅是奇可恩的掌上明珠那么简单。以他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娜仁格日乐,在原国充当了奇可恩左右手的职责,更是奇可恩控制大将思图哥的法宝,而娜仁格日乐本身志向也不小,在原国,女人的地位,比封国女人的地位要高出许多,假以时日,娜仁格日乐统管草原,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女人,已经不是奇可恩为了政治想牺牲,便可以牺牲掉的。奇可恩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个随时可以撕破的盟约,而失去娜仁格日乐!他宁愿答应更苛刻的要求,也不会真正同意和亲。
第331章 你应该嫁到草原!
另外,苏三又有猜测,太子之所以这么急着提出和亲这件事情,一定与昨日自己在任记门前,碰见的那个索里图有关联!这无疑是京人遏制封朝与原人结盟的一招毒计!
京人对原人的了解,远甚于封人对原人的了解。京人必定知道娜仁格日乐在原国的作用。京人认为,原人绝不会同意和亲,所以才挖了这么个陷阱!
其目的,自然是想让原人与封人的联盟谈判进入僵局!
只要两国的联盟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成,那么京人就可以从容准备南下!由此看来,不管封人与原人的联盟成败于否,明年京人必将南下。
不过,事情也许不会那么糟!原人与封朝结盟的诚意是实实在在的,就算不会真心的和亲,只怕为了大计,也会在表面上同意。只是,可以想见,和亲的日期,必然是遥遥无期的。
京人希望看到原人与封人彻底绝裂的情形,只怕只能在梦里才会出现了。
“中丞大人所虑的极是!只是封原两国联盟是大势,不情愿只怕也要情愿的。”
李道明想了想,觉得苏三说得也对!拒绝封朝提亲的后果,想必也不是原人想看到的。孰轻孰重,只怕原人也要仔细掂量一番。
两人在丽正门外分了手,苏三一路往苏府回去!料定年底之前,朝中没他什么事情,还是赶紧地回去把苏一调任成都府的喜讯告诉大哥!
成都府是苏三想要重点经营的地方,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还很低微,便只好借助大哥的力量!他要利用年前这一段时间,好好地与大哥整理一下成都府的资料,并且要把自己的想法,慢慢地灌输给大哥!
其实苏三的想法很简单,总结起来就只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粮食为中心,军队强大点,经济强劲点!
只要抓住了这些,那至少可保成都一府安宁!
正当苏三回府谋划这些的时候,赵倩正在娜仁格日乐那里分析着霸王别姬!
昨晚,赵倩试用了霸王别姬之后,惊喜地发现,头发前所未有的清爽起来!第二天起床,又意外地发现,头发是出人意料的好打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感觉头发也比原先,要更黑一些,更柔一些,更滑一些。
总之,怎么摸着都觉得好!因此,一大早地就到娜仁格日乐这里来讨论霸王别姬的功用。
娜仁格日乐似乎是有心事,任由赵倩说得高兴,却一脸的无精打采。
赵倩拉着娜仁格日乐的手道:“娜姐姐似乎不高兴?是不是昨天三德班的事情,您的气还没有消?”
昨天三德班当着众人的面,取笑了娜仁格日乐,也不知道平时一向维护娜仁格日乐的太子哥哥,怎么就偃旗息鼓,没有帮娜仁出气。赵倩以为娜仁格日乐,还在为昨天的事情,闷闷不乐!
这当然是一部份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却是娜仁格日乐总感觉,最近有些风头,对她似乎不是很有利的样子!偏偏她却一点头绪也没有,因此才没有精神!
这些自然是没法与赵倩去说的。因说道:“宫里太闷了,娜仁一点都不开心!不如我们出去玩儿吧。”
赵倩忙摇手道:“不行的,宫规森严,我们走不出兴圣宫,就要被拦回来。”
“哎,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