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三笑笑,拍了拍苏兴的肩膀,从怀里抽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却对张工和众护院道:“我是苏三,苏家的老三,苏大人的亲弟弟。这一千两,呆会让张工分给大家伙。这几天,你们护住了苏家,有功劳也有苦劳,受累了各位。告诉大家伙一个好消息,蒙皇上特旨,我大哥今晚便要出狱了!”

众人听了这消息,一阵的欢呼,当然也有得了赏钱的欣喜在里头。

“兴哥儿,把这消息,给我嫂嫂那里递个信过去;再去准备马车!我要去南天牢,把哥哥接出来。”苏三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张工的肩膀,把一千两银票塞到他的手中,微笑地点点头道:“李技把你在府里守卫的事情,都和我说过了。危难之时见人心,我代大哥谢谢你。”

张工也是一脸的欣喜,说实在的,他这些天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过他是不会学吴东,见主人家下了牢,便夹带着自己的东西,连夜逃走……就算是离开,他也要先把苏大人的家小护住再说,这是护院最起码的责任。

谁想到,这到快就云开雾散了呢……

张工激动地点了点头,忙一迭身的传令下去,叫人去准备了火把,又忙着挑出人手准备护着苏三去迎苏一!

没过多久,内府里也出来几个下人,都是内院用熟的了下人,虽然没有见过苏三这位三爷,但一出来,俱都给三爷行礼,一名老妈子,拉着一位小公子,指着苏三道:“这是你三叔!”

小公子有十一岁,长得胖呼呼的,歪着脸看着年纪轻轻地三叔,不好意思地叫道:“三叔!”

苏三知道大哥有个儿子,还有二个女儿,却没有想到大哥的儿子都这般大了,忙在怀里一通乱摸,却只有银票。只好抽出一张一百两的,交到他手里道:“哈哈,好侄子,叫什么名字?来,这个接着,有什么喜欢的自己去买……”

“我叫苏细仔!”细仔笑道,下一步却是大叫起来,“哇,一百两的银票啊,太好了,我有钱了。有钱了。谢谢三叔,谢谢三叔。”

老妈子一边拉住跳起来的苏细仔,对苏三道:“三爷,细仔的正号叫苏西坡!”

“哦,苏西坡?这名字倒似有些耳熟!”

老妈子又道:“大奶奶想让细仔跟着三爷去迎大老爷……请三爷准许。”

“去吧,去吧。大哥也指不定就想见见小家伙呢。好了,上马车,咱们早去早回。”苏三笑着,让老妈子伴着细仔上了马车,自己则拉过一匹马,与张工等人,一齐出了府,朝金陵府府衙行去。

徐江锦也是一晚上忙透。

吴王在府前遇刺,皇上又在‘听雨楼’里遇刺!诸多事务都没有头绪,才刚送皇上回来,太子又传来皇上的一通旨意。居然是释放苏一!!这把他震了个莫名其妙,再也想不透,这一晚上怎么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苏三得蒙圣恩,得了个四品的虚职且不说,居然还得了主考的实差?莫名其妙,真是莫名其妙!更让人吃惊的是,皇上居然下旨放了苏一!怎么了这是?难不成风向又变了?

不管是抓是放,都代表了皇上的态度!先抓后放,皇上的态度如果暧昧不清,这让他们下头的人,可怎么办事?

在牢里候审,那是一码事;在家里候审,那又是另一码事。这风向一变,风往哪里吹,又有谁可以看得清?

第275章 吴台铭自有定计

太子宣完旨,自然是要问徐江锦对苏一被释放这件事情,怎么看的!

可徐江锦因看不明白这事情变化的来龙去脉,因此也自然不会有什么看法,只能含糊其辞地道:这事,还得吴相做主。

事情是吴相安排下来的,这如何进行,也自然只能让吴相来决定,他就算清楚这里头的变化,也不敢胡乱接口。

太子只是想在询问吴台铭的想法之前,心里好歹有个底!见徐江锦也是一脸的迷惑,也只能作罢。离开金陵府之后,他直接进了大内,先不往太子宫去,而是直接在政事堂外头,把吴台铭从东府里叫出来,就在空阔无人的路边上,问道:“今晚发生的刺杀,是一件!刚才皇上下旨放了苏一,这是第二件;这两件事,本太子都要听听吴相的看法。”

“皇上放了苏一?”吴铭名尚不知这后一件事情,听赵广如此说,不由也是吃了一惊。

赵广便把今晚发生在听雨楼的事情,细细地说了一遍!赵台铭一边细细地听,一边慢慢地想,等赵广说完,他不仅没明白,反倒是越听越糊涂了。

想想刚才被自己烧掉的那张纸条,他心中不由升起许多疑问?感觉有许多地方,想不清爽,看不明白,似乎这诸多的事情之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却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头一件事情,自然是吴王赵允的首尾,他若连这个也断不出来,那也不可能两朝为相!至于这件事,眼下只能冷处理,不理不睬,最好!

至于这第二件事情嘛!

他在看到那张落款是苏一的字条时,便隐隐料到,事情已经起了变化。只是他没有想到,苏一会这么快就被放了出来!他甚至没有收到一点消息,也没有察觉到一点前兆,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尤其让他不解的是:皇上怎么就下旨放了苏一?

仅仅是因为苏三今晚取悦了皇帝?还是皇帝早有这样的想法,要放了苏一?还是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有其他的文章?

如果是皇帝天马行空,心血来潮,偶尔上演了这么一出!可那张字条,那张落款为苏一的字条,又怎么解说?

他一度想到,会不会是吴王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

可是随后他自己又推翻了这种可能!真是吴王安排了这一切,那自己断无幸存的道理!而且皇帝也不会听赵允的摆布,说放人,便放人!

反反复复把这件事情,翻来覆去地想,可是吴台铭就是想不透彻!总觉得,有许多地方,想想就不通,好像在迷雾中一般。这可是他为相这么多年以来,很少会碰到的情况。

不过,他知道一点!那就是不管谁在这背后搞鬼,都会在三天之内跳出来!因为三天后,便是三司会审苏一的日子。

如果放苏一,是皇帝的意思,那皇帝一定会找时间与自己透透口风!如果是苏一的自救,那苏一为了保命,也要找机会到自己跟前来说几句;若是吴王……嗯,应该不可能是他。

除此之外还会有谁呢?苏三?不太可能吧,一个刚出家门没几天的书生,会谋划这许多事情?不可能的。

赵广见吴台铭一个劲的想,再也没有一句话,终究还是急了,轻轻地问道:“吴相,您倒是说句话啊,倒底怎么看,本太子又该怎么做?”

吴名铭这才从沉思中转出来,轻轻笑道:“两件事,太子都不用担心!头一件,太子只须谨守一个‘孝’字,便万事俱休!苏一的事情,太子也不用太担心,这个,也在台铭的料想之中!事实上,就算苏一最后脱罪,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所以不用担心!”

“吴相知道苏一会被放出来?”赵广惊讶地问道。

“倒是猜到了几分,不碍事的。放出来,也是要过堂的。他不过是换个地方住着而已!”吴台铭笑道。

赵广见吴台铭这么说,心里也就放心了。刚才那些急躁的心思,一瞬间都收得干干净净!定下心来想起另一件事情,便忙对吴台铭道:“徐江锦这个人,吴相看如何?本太子想抬举他到苏一的位置!”

吴台铭见赵广这么说,心知太子私下里,一定是与徐江锦说过了。这种事情,自己自然不好去拦,也不好发表什么反对的意见,再说徐江锦也算是太子党的骨干,他往上走一步,政事堂里太子的力量便会更大一些。不管对太子,还是对自己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

想了想才道:“可以!只不过这事不能急,要慢慢来。若想成事,只怕要等苏一的案子尘埃落定后才行。可以先给大家吹吹风。不过,主要还是皇上的意思,得让皇上明白江锦的功绩!太子有机会,得在皇帝面前都说说徐江锦才行!还有,金陵府府尹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若是徐江锦往上进一步,金陵府府尹的位置,要一齐解决了才行。所以,不能急。”

太子最烦得便是人事安排!见自己想安排一个侍郎,便又扯出这许多事情,不由就有些头大了,便对吴台铭道:“这个,吴相多费心吧。找着机会,本太子也会替徐江锦说说话的。”

放下这段心思,赵广又想起今晚吴台铭遇刺的事情。他现在可不敢失去吴台铭,许多事情,还真是要靠着吴台铭才能完成,所以他关切地道:“还有,东府那里,我会多派几名侍卫在吴相身边守着!但这也只限在禁内,出了禁内,吴相自己也最好要仔细一些,千万注意安全。”

“谢太子爷关心,台铭省得的……”天子脚下,域域皇城,自己加了提防,又加倍了小心,吴王想再得到机会,只怕难了。

想到这里,吴台铭想到一件事道:“若是皇上要追查听雨楼刺客的事情,太子千万别去揽这事,这种事情,你不能接。别说是接,碰也不能碰。否则更会有人说,太子是欲盖弥彰……”

太子点了点头道:“嗯,我明白了。”虽然嘴上如此说,赵广的心里却不以为然!刺杀皇上的事情,若是交给其他官员来查,难道他们还能查得到赵允身上去?万一皇上要是把这件事情,交给赵允来查,那岂不是对自己更不利?

心里是这么想的,也觉得自己没有想错,可是赵广却还是没有把这想法说出来。因为,他怕说出来后,吴台铭又说出一番道理来,最后却证实了是自己的错,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无知了?所以,他听着吴台铭的话,并不反驳。反正绝大多数的时候,吴台铭都是对的,他干脆就不求甚解得了。

夜已经晚了,两人聊完这些,便散了。太子回了太子宫,吴台铭却只住在东府里头,不敢出宫!四下里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一丝声息,可此时此刻,在宫外头的苏府,却灯火通明,所有人,再没有一丝的睡意……

苏一出狱的过程非常顺利,徐江锦虽然没有出面,但一应的手续都特事特办,办理的非常快捷,再没有一点为难的意思!

只是接到苏一的时候,苏三仍然吓了一跳!

两人在仲秋见过面,那时苏一脸圆身宽,精气神都是十足的。可这几天的班房一坐下来,苏一那脸颊上,连颊骨都可以看得到轮廓,双下巴也早就消失不见,头发因为没有整理,乱糟糟地粘成了一团,整个人背也勾着,目光也有些呆滞,哪里还有往日的精气?这不象是天牢,倒像是炼狱!

苏一目光滞滞地看着眼前的众人,几疑似在梦中!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出狱,甚至连堂都没过,就出了狱。因此直到被狱卒带到天牢外头,他还以为是狱卒拿自己寻开心呢!

细仔在老妈子的‘挟迫’下,极不情愿地扑进脏兮兮的苏一怀中!苏一身上穿着一件单薄的囚服,哆哆嗦嗦地抱住了细仔的头,摸了又摸,确定不是在做梦,眼睛才红了起来。

苏三赶紧脱了自己身上的袄子,上前默默地给苏一穿上,又牢牢地把扣子扣上才道:“有什么话,回家再说!”

一说到‘家’字,苏一眼中那萦绕着的泪珠,终于滴了下来。

几名下人,连忙上前扶着苏一上了马车,众人一齐回到了苏府。

第276章 苏一的疑惑

大嫂宣氏早已备下了浴汤,火盆,在大门口迎候!见马车在门口一停,便连忙燃起火盆,请老爷跨。

门前,苏兴早就领着一众下人,拿着鸡毛禅子,在门下象征性地给苏一掸了掸晦气,这才一齐拥着苏一进了内院……

苏三并没有跟着进去,而是叫苏兴安排小安与玉儿在内院里住下,又让玉儿为苏一准备一点清淡的食物,呆会送进来。

这才走进了内院。

大哥已经被下人搀进去沐浴更衣了,只宣氏与苏一的两名妾室,带着细仔和二个女儿及一干丫头老妈子,在内院正厅里候着。

宣氏见苏三进来,忙领着一家大小,迎在门侧。小的让跪下叩头,自己则恭敬地福了一礼道:“宣氏见过三叔!”

“见过三叔!”两名苏一的妾室,也跟着福了一礼!

苏细仔是见过苏三的,此时也跪着,身边还有两个女孩,大约都有七八岁,十岁的样子……穿着小小的花棉袄,脸红粉粉的,极是可爱。

苏三轻轻地笑着,微微地点了点头,虚扶着宣氏道:“嫂嫂这可是折杀了苏三了。都是自家人,哪里要这般客气的。”

等众人都起了身,苏三这才招过两个小女孩道:“告诉三叔,都叫什么名字?”

“我是度娘,这是妹妹芸娘!”度娘嘴巴快,眨巴眨巴眼睛,便把芸娘的话也抢了。气得芸娘嘟着嘴,有些生气。

“哟!都是娘字辈的啊!”苏三不禁笑道。

宣氏便解释道:“宣氏的老家是广南路的!我们那里的乡情,男孩子小名里要有个‘细’字,女孩名里要有个‘娘’字,才好养活的。度娘和芸娘是两个妾室生的,宣氏也只当是自己的女儿,便在小名里,都用了个‘娘’字。”

宣氏说话细声细气的,看起来年纪与虞凤也相差不大,想不到却有了个十一岁的孩子!封人成亲早,依着宣氏的年纪,有个十一岁的儿子,其实还算是晚婚的。相比之下,两名妾室的年纪就小了许多,怎么看也就是前一世刚进大学的学生妹纸差不多,竟然也有了这么大的孩子。不由莫名地生出了许多感触。

“哦,原来如此!”苏三微笑着看着度娘与芸娘道:“三叔叔今天来得有些意外,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所以也没有什么准备……”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一抽,掏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给度娘和芸娘一人一张道:“看见什么喜欢的东西了,只管买就是了,就当是见面礼了。”

两个小女孩有些矜持!并没有细仔那么见钱眼开,更没有跳起来的举动,颇为有礼地说道:“谢谢三叔!”

嗯,倒像两个小大人……

苏三在一边坐了,宣氏陪着说了一会儿话,不一会儿的功夫,苏一便穿了一身暖和的家居服,走进了厅中。

宣氏忙领着众人,正正式式地行了礼,算是迎着老爷回府的意思!苏三也站在一边,与大哥见了礼。

洗了一个热水澡,苏一的精神好了许多。这时,玉儿又送进来一些清淡的吃食,只两样小菜,和现煮好的玉米粥盛了两碗!

苏一还真是饿了,先顾不得说话,也不嫌烫,热呼呼的二碗粥,飞快地吃下去,额头上都见着汗了。

宣氏,一边用帕子帮苏一拭汗,一边悔自己怎么就没想到给老爷准备一点吃的东西。颇为感激地看着苏三,心想:这小叔子,心思倒是细!

两碗玉米粥吃下去,苏一身上浑身暖洋洋的。看了看这满屋子的家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了,恍若隔世为人一般……动情地摸了摸细仔的头,又把两个女儿搂在怀里,一边膝盖坐了一个,才问苏三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叭’地一声,苏三打开手里的折扇,一边轻摇,一边微笑着。把今天晚上在听雨楼地事情,如此种种简单地说了一遍。

苏一仔细地听罢,这才恍然大悟。

宣氏等人听了苏三的话,才明白老爷是托了小叔子的福,才得以放回来。连忙要跪下去,朝苏三叩头。唬得苏三躲到一边,再不敢接,弄得厅里头一阵的忙乱。

苏一毕竟是久经官场的人,遭此大难,心思更显深沉。他情知皇上虽然于政事并不精明,但也决不会因为苏三的一首词取悦了他,便把自己给放了。

在狱中,苏一就一直在想:皇帝接了胡时尘的密告,再不该一时冲动,把自己给下了大牢,硬把这事叨登大发了!却不知道皇帝会如何收场。

现在想来,皇帝必是有了悔意,才要借着苏三的由头,故意放了自己,想把事态放缓来处置吧?

只是,这里头苏三有没有主动迎合的意思呢?

苏一虽不清楚,但事实是自己被放出来,是有赖于苏三的。虽然是自家的兄弟,不用太客气,但得弟如此,苏一在言语之中,还是颇为感动。

大家一起拉了拉家常,苏一又问了武陵府家里头的一些情形,得知一切安好,也自放心了。

因心中还有许多疑问不好当着女人们的面问苏三,又见苏三也似乎不想离开的样子,便让女人们都回去歇着,自己单独与苏三说会子话……

没有月光,没有星光,天空里只有浓浓的黑……看着天色,明天是变天的气象!

苏一目送着妻小一一离去,又看了看那漫天的黑沉,轻轻地闭上眼睛,又猛地睁开,看清楚了四周的环境,确定了不是在狱中,这才自嘲地笑了笑,望着空荡荡的厅堂道:“高处不胜寒啊!越是身居高位,胆子就越小!这才进去几天功夫,就落魄成这样,叫三弟笑话了!”

苏三轻摇着扇子微微地笑着,却不说话……

苏一站起身,行到门边,亲手把厅门给掩了起来,又在厅里头转了两圈,才在苏三的面前停住,静静地道:“你刚才说得热闹!又是比诗,又是写诗谱词!哥哥知道你是再不喜欢出风头的人!给哥哥一句实话,这些,都是你有意而为的吗?你是猜着皇帝骑虎难下,所以有意要给他一个放了大哥的借口吗?”

苏三见苏一这么问,便轻轻地看了一眼苏一。手上摇动的扇子停了停,似乎在认真思考苏一的这个问题!片刻之后,苏三才重新摇动扇子,并且微笑地点了点头……

苏一的表情略略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的弟弟,还真是有意而为!不由急问道:“这么说,你早猜出皇帝正是骑虎难下的?”

苏三摇了摇头道:“大哥错了!”

第277章 不臣之心

“错了?”苏一坐回椅子中间,眼睛却疑惑地看着苏三。

笑了笑,苏一把扇子往手里一拍,收了起来。缓缓地往自己的手边的茶几上一放,就着手,端起新换上来的茶,喝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背着手,慢慢地在厅里晃了一圈,才信住脚步对苏一道:“大哥在皇帝跟前,也有好些年头了吧?可惜,大哥仍然看不透皇帝的想法!你以为皇上是骑虎难下,其实皇上根本没有骑在虎背上,所以也不存在什么难下。”

看到苏一不解,苏三耐心地解说道:“只有吴王才有那个胆子去刺杀太子,这一点,再傻的皇帝,冷静下来都能想得明白!不错,大哥已然猜到,皇上不想看到两个儿子,在他面前打架。所以,才以为皇上已经决定要把这件事情,完完全全地压下去!所以,才把大哥给放了!可是,大哥有没有想过,皇上若是不想追究吴王,至少有十种以上的方法,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没有必要出尔反尔,把大哥给放了。对于皇帝来说,死一个苏一,算不得什么大事……”

怔怔地看着苏三,苏一反反复复地想着苏三话里的意思,却不敢相信地道:“既不是骑虎难下?那又何必朝令夕改,抓了我,又放了我?皇上若真想压下这些风波,只怕让我死,才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吧?”

“不!你不能死。你死了,皇帝的两个儿子,就会更对立。皇上,并不想看到这个局面。抓你,可以理解为是皇帝给吴王的一个警告!放你,却是对太子的一个规劝。这一抓一放俱有讲究。咱们这个皇帝,可不是一个笨皇帝!”

倒是有些道理!“可是,皇帝放了我,那他怎么收场?”

“收场?问得好!皇帝只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收场!放了大哥,只是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具体怎么收场,他也要等机会。嗯,也算是对太子的一个考验吧……”苏三笑了笑,摆了摆手道:“且把这个问题放一边,现在告诉大哥几件事!第一件是:今晚皇上遇刺了……”

“啊。你不是说皇上在听雨楼评诗来着吗?怎么就是……”苏一这下吃惊不小。

摆了摆手,止住了苏一的发问,苏三接着道:“第二,吴王今晚也遇刺了。”

苏一这下彻底沉默了!

“第三,吴台铭今晚也遇刺了……”

苏一脸上疑惑的表情越来越重了。

“这三场刺杀,都是吴王的策动的!”苏三轻轻地道。

“你,怎么这么肯定?”苏一惊问道。

“这些大哥就别问了。大哥只需要知道,皇帝遇刺是假,吴王要杀吴台铭是真便够了。”苏三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吴台铭不能死。若是三弟猜得不错,吴台铭使胡时尘参了大哥一本,只怕不会没有后手,便无缘无故地开这个头,他手里头一定捏着大哥的死证!大哥想想,然后告诉小弟,是什么样的死证,让吴台铭这只龟精,敢对大哥下此重手?”

看着苏三把话说到了这个深度,苏一知道只怕自己这个弟弟,比起自己来,更了不得了。仅从事态发展的本身上,便料到吴台铭手里有他的死证,光凭这一点,他是不服都不行的。

这个死证是绝对有的。这个问题,他自己在牢中已经反反复复地想过许多次。他唯一能确定可以致自己于死地的死证,是一封信!,一封吴王给他的亲笔信。

“信?吴王的亲笔信?怎么会有一封这样的亲笔信?还落到了吴台铭的手里?难道大哥之前不知道?或者说,大哥拿到的是假信,真信被人调了包?”苏三像是在自言自语,却又好像是一连声地问。

苏一叹了一口气道:“这事说起来,与刺杀太子案,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太子有些事情,来不及当面吩咐我,便送来了这封信!我可以确定,是吴王府里侍卫送来的信,是没有错的。当时看了信也没有起疑,因为字迹也像似吴王的亲笔。只是信后没有用私章,我有点让人疑虑!我与吴王有约定,他有一枚私章,是专供私信用的。当时以为是吴王忘记了,或者事涉太子,过于机密,所以没有用章,便按照信中的要求,给烧了。这几天想起来,越想越不对劲,其他的事情,再不可能被抓住短处了。就算有被抓到短处,也不可能牵涉到太子。只有这封信,才是最大漏洞。”苏一沉沉地道。

“被太子的人仿了笔迹,调了包?难怪那次的太子遇刺有惊无险,原来他们早就知机?那吴王呢?吴王应该也猜出只怕是这封信存在的吧?”苏三轻轻地道。

“应该是猜得着的。若吴台铭手里真有那封信!吴台铭在我下牢之后,一定会处置掉那日给我送信的人,那送信人,一定是太子党的人。处理掉这个人,一来断了这条线,避免事情弄大之后,有追问这信的来源。万一送信人的嘴不牢,把太子明知道有刺杀,却故意诱人刺杀,造成既定事实的事情捅出来,那于太子也是有碍的!死了送信人,吴台铭不仅可以推说是接了无名的举报,才得这封信的证据;也可以把送信人的死,嫁祸到吴王的头上!一旦事态往后延伸,这就是必然的结果。二来,吴台铭知道仅凭一封信,是扳不倒吴王的。吴王可以找各种借口来推脱这封信的真实性!只要皇上心里头,还念着父子之情,还不想把事情推上绝路,那吴王就死不了。所以,吴台铭想借送信人的死,来提醒吴王自己手里有这么一件东西,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要我的命,这样一来,吴台铭对东府的掌控力度就更大了……”

“那个送信人死没死,眼下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哥刚才话,又说错了。吴台铭并不是想要大哥的命!他只是想断掉吴王的一只臂膀,弱化吴王在东府里的势力。换一个人,在大哥的位置上,也将是同样的处境。他要得不是大哥的命,而是大哥在东府里的位置。”

苏一点了点头,认可了苏三的说话。却又问道:“对了,吴王既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要杀吴台铭,那吴台铭岂不是必死的局面?他。死了吗?”

“死?吴台铭不能死!”苏三笑道:“因为,小弟不让他死!若是他死了,大哥也活不成!!”

“啊!”苏一呆呆地看着苏三,脑子转来转去地想过了许多。依他想来,吴台铭一死,整治自己的最大力量,就会乱成一团,届时吴王把自己救出来,应该是易如反掌的。可是他听了苏三的话,再一细想,顿时便感到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苏一与吴台铭共事多年,他自然知道吴台铭的性子和能力。证据在吴台铭的手上,若不出意外,自己不被他逼死,也要被吴王杀死。

可一旦吴台铭死了,证据落在了太子党其他人的手里!届时太子党急于扳回局面,只怕一过堂,太子那边就急着要把这证据给甩出来了。依着吴王的谨慎的性子,恐怕万事不做,首先就得要了自己的性命……

想到历害处,苏一不由出了一头的冷汗,竟无法安坐!

抚掉头上的冷汗,感激地看着苏三,心里却在想,苏三是如何知道吴王要杀吴台铭的?又用了什么手段,先一步保下了吴台铭?

“苏三知道大哥心里还有许多疑问。不过,大哥还是不要多问最好!现在大哥只需要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保命!”

看着苏一的注意力,被自己拉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之后,苏三才郑重地道:“吴台铭虽逃过一劫,但除去大哥的心却并没有放下。三天后,便是三司会审的第一天!三个主审,一个是大理寺卿周志清;一个是新任御史中丞李道明;最后一个是大哥的老部下,刑部审刑院池一鸣。审只是一个形式,若是没有证据,拿什么去审?只靠着胡时尘的对质?那自然是不行的。所以,证据是关键!因此,归根结底,终究还得吴台铭松口!放下杀心。”

“可是吴台铭怎么可能放下杀心?皇上越松动,只怕吴台铭越会迫不及待地要除去我!若再拖下去,一审没有结果,皇上一定会偃旗息鼓的,吴台铭不可以就这么收场……”苏一沉沉地道。

第278章 关于传言

“小弟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只要皇上把大哥放出牢房,那吴台铭便急于除掉大哥呢?若是没有办法,小弟就不会把吴王的计划告诉吴台铭。救下一个吴台铭,却不能保住大哥的命,那保他的命,岂不是失去了意义?哈哈,大哥不用担心,能不能保命,自然还是着落在吴台铭身上,小弟这里已经有了法子。”

苏三说到这里停了停,笑看着大哥道:“只要大哥给小弟一个承诺!完全复位做侍郎虽不可能,但保大哥做一路上官,还是可以的。这些天小弟看朝报,知道成都府转运使已然出缺!嗯,远是远了点,那地方,又靠着土凡和京国,离溪下也不远,但那地方四面环山,中间还有一个都江堰平原,号称天府!京官难做,不如到那里去做了一路大员,天高皇帝远,何其自在?”

苏一很想说你又不是皇上,说去成都府,便能去成都府的吗?

可是看着苏三表情轻松的样子,虽面带微笑,却不似在开玩笑!静静地看着苏三,并没有问苏三需要他什么承诺。而是沉默了许久,突然心中一动,蹦出一句话:“你有不臣之心?”

苏三眉尖一挑,也不拿眼去看苏一,而是静静地看着厅中的油灯。不臣之心?这还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