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荣见天香这么说,心中不由一喜,这可是个机会。

心里一边高兴,今晚真是顺手,连天香都配合着自己,一边碰了刘建一下……

刘建倒是林荣身边的好狗,一点就明白,一碰就会意……

“是啊,苏兄。天香姑娘为了你,都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苏兄可不要让天香姑娘失望哦……”

刘建微微地笑着道,却把大家心思再度勾了起来。

众人便又旧话重题:说时间也差不多了,酒也喝了,曲也听了。便是砖头也抛了不少。总得有几句出来了吧……

苏三也不答话,站起身走到边上的桌前,拿起毛笔,这才对众人笑道:“盛情难却。便作一首,见笑,见笑……”

众人见苏三真要作了,都道,“不碍的,雅俗共赏嘛……”

便有人往桌边挤去。倒是王少游占了个好位置,站在了苏三的侧边。看样子,是要先一睹为快的……

他提起笔,沾饱了浓墨,略微思索了一番,便挥毫写了下去。王少游占了绝好的位置,当然是要有所表现的。因此苏三写一句,他跟着苏三的笔锋往下念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众人面色一变。

这诗的开篇,自然是点了刚才天香弹琴的事情,这足以说明,苏三这诗是即兴所作。

不过只这一点,当然不能让所有人变色。真正让大家变钯的,是这前二句的精妙。

这前二句一出来,众人嘴里不说,心里就品出了味道,所以才变了脸色。

锦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有五十个弦啊。你可知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念起与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啊,这样的开头,这样的诗意……还真是骚包兼风流啊。如此好句,怎么自己就想不着呢……

苏三停了停,看了看众人的反应。

这首李商隐的诗作,用在这个场合,虽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这首让后世人一读起来,就必然要默默复诵几遍的好诗,用在此情此景,倒也合适。

李商隐的这首好诗,在原意上已经不可考证,后世人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这样诗意并不很明确的诗作,倒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气质,因此他大胆地用来,倒也不必担心。只是其中几个字,只怕是要改一改的。

林荣与刘建并没有凑上去看,但是他们听到王少游只念了二句,便有些失色起来……似乎,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谋篇,不似一般人,可以做的出来的吧。

二人正变了脸。那边王少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秦生。晓梦。迷。蝴蝶,蜀帝。春心。托杜鹃。”

在封朝的历史中,庄子变成了秦子,望帝也变成了蜀帝,为了应景,略作改动,还是有必要的。

好在这些典故,这段时间他看书的时候,倒还学到了一些,不致于让人动问,用得是什么典。

天香听到苏三作出这样的诗句,不由的脸红了红……

按照她的理解来看,这二句应该解释为:你我往昔的生活,便像那秦生梦中的蝴蝶一样,色彩斑斓,但那已成为一场迷梦;我就像那蜀帝,化作杜鹃,日日啼血哀鸣,迟迟不肯离去……

一开篇写锦瑟,便点明了是听到自己的琴音,才有了这诗的。可是这苏公子,为什么说出那‘思华年’的话?我们之间哪里有什么过去啊。这人可真会瞎想……

王少游接着往下念。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二名是紧承了上二句的,进一步表明诗作者的心意……是加强诗意的句子。

到了此处,最后二句就是要收关的了。

只是,收不收的了关,大家已经不在意了。在他们看来,能写出这样的诗作,收关,收一个好关,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关键是,能收一个什么样的好关,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

此时他们的心绪,早就不在什么考较苏三的心思上了,能写出这样的诗作,又岂是他们这样水平的人,可以考校的?

众人跟随着诗意,想着接下的最后二句,应当怎样来结束,才配得起这诗文中的那些个意思……心思倒像是被这诗吸引住了一般。

每天夜里,我都像那月下沧海中仙岛上的鲛人啊!泣出的泪水都化为珍珠。但你我往昔美好的生活,却是那蓝田山上,玉石生出的烟,遥遥可望,但不可即。

啧啧,这样的文意,如何收,才能收得好啊……众人紧张地看着苏三的笔。

苏三却稍停了停,抬起头看向天香。

第069章 入场诗之争(6)

天香脸一红,把头转向别处,不去看他。

他却突然一笑,似乎心中已有了收关之句。便低头提笔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再也回不去了!这样的情感,如今追忆时才有,只不过当时相知相恋时,却是惘然了!

“啊。结束了?”王少游感觉心中荡起一层雾水,郁积在心中,许多情绪,被激了起来,再也不能散去。

苏三放下笔,轻轻笑道,“结束了……怎么?少游兄有好句可用。”

王少游一脸的苦笑,他哪里有什么好句……只是这诗就好像是猫爪,在他心里挠了一下,让人心痒的难受,这关虽收的极好,但是却解不了,他心头的痒痒。

这也是众人的感觉,偏偏这感觉,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众人把那诗反反复复,地诵读了几遍。越读,却越觉得失落落的,总觉得,有许多情绪无法排遣,好像这诗并不应该就这么完结一样。

大家都是青春少年,对于男女之间的情爱,本就是朦胧的感觉,一时间,便都被这诗,收了心神。现场再无出声,便是那质疑苏三不是‘鹊桥仙’作者的事情,都完全消了下去。

能即兴作出这等诗作的人,只怕‘鹊桥仙’那样的词,也不在话下吧。

和谐的空间,总归还是有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心服,却仍然有人不服。

刘建自言自语的地道,“倒是应景。只是这诗兴也起得太快了吧……”虽然是自言自语,但这声音大抵是所有人都有听得到的声音。言下之意,还是说苏三这诗,恐怕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这话虽然有人不认同,但多少还是有人表示疑惑的。他们都是才子,都知道一首好诗,要想成篇,其实并不容易,似苏三这般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样子,不是没有,但那却是特例……有这样才情的人,还是少的,至少他们还没有见过。

苏三便只是笑了笑,既然动了手。那他就不会再由得他们议论。便笑道:“这首呢,算是回送给天香姑娘刚才弹的那曲子。这入场诗嘛。我再作一首吧。”

说完,便又拿起了笔……

众人大惊。倒要看看苏三一诗刚成,又能做出什么样的诗作来。

这次苏三写得可快,几乎是没有停顿,似乎是在回应刘建的疑问。

王少游也依着苏三的速度,一路念了下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好!”王少游不觉惊叫了一声,随即捂上了嘴,生怕影响了苏三的诗兴……

这种担心自然是多余的,因为苏三的笔锋停也未停。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啧啧……不堪盈手握,还寝梦佳期……”

真个是一气呵成啊……

诗一成篇,众人皆围观聚评起来……便是这一首,也足可传世了。人与人,咱这么不一样呢。这样的巧思,这样的情怀,究竟是如何生出来的……

林荣不甘心地道,“苏兄真是大才。这诗写得真是无话可说了。能否再做一首,让大家赏析。”

苏三一笑,“好啊……”

林荣一愣,感觉事情似乎彻底失控了。脸上带着笑,心里却一路往下沉,怪事年年有,可却没有这么怪的啊……难道那一盘子,真砸出问题来了?

把一个极愚钝的人,砸出聪明劲来了?如果真这么有效,自己回去也试一试?

不理会林荣的心思,苏三又提起笔。边上早有人把之前写好的诗作抽走,都往苏三脸上去看……

这回苏三却有些拿捏了,痴痴地看着窗外,大厅里静得连毛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

“有了。”

“这么快?”一阵惊呼……

苏三便一笑,提笔写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写到这里,他把笔锋给收住了,反倒看起众才子来。

众才子只觉得这诗句读来朗朗上口,清新自然。而且用词都是大家平日里用的极惯的,却没有想到,这些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却有这样的气韵在里面。

及至苏三一停,大家俱都抬起头来看向苏三,表示不解。

可苏三脸上的表情,却似乎有些玩味,说是考校他们吧,又不像,说是写不出吧,也不像。反正是给他们提供了讨论的空间……

这诗,写到这里,停住了,应该怎么接呢?这‘思’,到底是思什么呢?

一时之间,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

思家人?思女子?思友人?思什么好……才可以配得上这如霜的月光?

大家议论来议论去,一时间竟众说纷纭。不过大多数人的意思,倒是说‘思故乡’的居多。

“苏兄,您看。这‘思故乡’如何?”众人惴惴地问道……

“喔。极好。”苏三微微一笑,便信手一挥……写上‘故乡’二字。

没写之前,众人还有些猜测。可苏三一认可,再一写上去,大家复一读来,却感到浑然天成了……一齐说道:“恐怕也只能是故乡二字,才配得起这景了……”

现场这些才子中,那些想到故乡二字的人,或是赞成用故乡二字的人,这回也是高兴了起来……

若是千百年后,这诗还能留传下去,这诗里,倒还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这事,回去之后,一定要多多宣传一番才好。

“苏兄大才啊……”有人终于说了句公道话……

“哪里,哪里。也有为难的时候。倒是天香姑娘这砖抛得好……”苏三笑道,该谦虚的时候,不是要谦虚一下的。

众人便笑,觉得这苏三有些可爱。

有才有学,不作做,更为相近的是,也是个风流才子嘛……

直到这个时候,这聚会才重新地热闹了起来。

刘建脸面上过不去,倒是先走了。林荣倒还强装着笑脸,在那里死撑。

苏三看到这些,也不过是一笑……倒是那些才子们纷纷上前自荐,着实有些烦人……

对他来说,这些才子们的吹捧结交,与他可有可无,因此他便高声道,“因有些私事要做……如今已经是耽搁的久了。大家相厚之日尚久,今日便先到这里,宁远晚来,却要先走,告罪,告罪……”

这会儿功夫,大家就不会再说他矫情了。有这样的才学,性子孤冷一些,也是正常……心里服了心,便不在再什么怨言……

大家便一齐拱起手来笑道,“宁远兄有有事,自行安排无妨,大家只在这城里,以后见面还有得是机会……”

他便笑一笑,与众人告别……

天香也起身在桌前微福了福,算是送行。直到苏三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她才回转身形。又往窗边看到苏三不紧不慢地在街边走远,这才收回眼光。

倒是一个奇怪的人。难怪姐姐说他的心性有些难猜……今日做出这等诗来,不知道他对姐姐,是不是真心实意的?便是逢场作戏,也未必不可能……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嗯,倒不知道是和谁,感情到了要这般追忆的地步。〖TXT小说下载:。。〗

第070章 武陵城中睡不着觉的人

苏三要是知道,天香这么想,那只怕会哭笑不得了,原本就只是为了应景写出来的,哪有那么多心思。

聚会本就不是他想要去参加的,林荣一定要给自己好看,那自己就好看给他一次好了,总不能让人家失望,要让他趁了心如了意才好。

至于一时兴起,多‘作’了几首诗,于他是没有多大感觉的,因为不是自己做的,所以能享受到的快感,也就小了很多。

在众目睽睽之下写出这些,不过是证实了自己这个大才子的名头罢了。

估计一阵子的疯传之后,他今日的表现,也会渐渐地被人淡忘……只不过这次的戏剧性,更足一些,应该会多传几日……

“知道吗?前一段时间和你说的那个苏三……还真是个大才子呢?”

“怎么又成了大才子了?”

“有诗为证啊,……瞧瞧,这诗作的,那就叫一个,咳,好啊……不知道了吧!这个,可是苏大才子在聚仙楼上,亲手所作,当时,武陵有名的才子,俱都在场呢,这回可是真的。”

“那上回说的,就是假的了?不是说那个苏三嗜赌如命的……”

“唉……那不叫嗜赌如命,那是:小赌怡情。”

“色中恶魔?”

“唉。风流倜傥。”

“无赖顽劣。蛮缠耍横?”

“唉,那叫……嗯,极有主见,一旦拿定了主意,用什么方法,都要达成。”

……

这样的言谈,多少是会发生的。

原本就是传言,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大家听起来,也是习以为常的。

另一件事情,大概也会流传起来。便是郡守遇刺的事情。

毕竟现场亲眼看到刺杀过程的,大有人在。有些传言出来,那也是难免的,只是这样的传言,就不好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里瞎说了。万一传到官府的耳朵里,当成刺客的同党,抓起来要治罪,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因此只能是私底下议论一番,并不敢放到台面上来说。

二件事情比较起来,只怕聚仙楼上,才子们集会中发生的事情,传播还要更广一些……

李月儿与丽儿一齐走进人群之后,二人仍旧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坎肩仍旧在丽儿身上穿着,李月儿看在眼里,心中也总有些莫名的情绪在萦绕,说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感觉,整个人没情没绪的,对这热闹的街景,也失去了兴趣。

丽儿跟着李月儿走了几步,见附近已没有了军人,便收住脚步。

静静地看了李月儿一眼,也不与月儿说话,只是微微地福了一礼,算是与月儿告别。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到另一边的人群里。不一会儿消失不见。

月儿怔怔地看着消失的丽儿,感觉丽儿有些怪异,只是她此刻的心思越来越复杂,又如何能想到丽儿真正的身份,是一名女刺客呢……

“听说那聚仙楼上,有武陵众才子们的集会。刚才林荣,王宇二人,应该是请他去那集会去的吧?”李月儿收回目光,低头想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道。

“小姐,您说什么呢?”街道上很吵,雨儿没有听清小姐的话,因此便问了一句。

“哦……没什么。嗯。雨儿,你去那边的聚仙楼看一看。”

“聚仙楼?看什么呢?”

“就看他有没有写诗……如果写了诗,又是写得是什么样的诗。”

雨儿一笑道,“是,小姐。”她当然知道小姐口中的‘他’,指得是谁。

雨儿行了一礼便要离去。李月儿一招手把雨儿喊住道,“等一下。还是你和露儿一起去吧,回头二人回家好有个伴,我就先回去了。”

二个小姑娘便走到了一处,急急地往聚仙楼跑去。

其实,集会上发生的事情,就算李月儿不让二个丫头去看,她也总是会知道的。只是她心里很急切,很确切地想知道结果,来证明一下心中的疑惑,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

此时在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倒底是有,还是没有才学。

仲秋之夜,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难忘的。对于某些人,更是如此。

这些难忘,有时候,能让人难忘到睡不着觉的地步。

林海录是睡不着觉的。

遇到刺杀,身负轻伤,光处理那箭伤,只怕也要花费半天时间。还要考虑是谁下的手。

他不是睡不着觉,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睡觉。

林荣今晚大抵也是没有觉睡的。父亲受了轻伤,他可以不关心;郡守官衙被烧,他也可以不关心;但集会上,没有遂了他的心意,却足以让他心生郁结。

在林荣的心中,只有他算计别人的时候,哪有这样,正得意的时候,被别人给算计的事情……因此,刚开始他有多高兴,这会儿,他就有多难受。

难受了,自然是睡不着的。

集会上的那些才子们,大抵也是不想睡觉的。

先不说集会要闹到多晚;便是讨论苏三,为什么会从先前被人说得那么不堪,转变成现在这么温文有礼,就足够他们多聊上半宿。

聊这些,再聊一聊,苏大才子的那几首诗作。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论之中,不断被发掘出来的诗作精妙之处,就足够给他们带来震憾,也足够让他们才情勃发,一晚上睡不觉了。

睡不着觉的还有一些。

李月儿只怕也是其中之一,二个小丫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把集会上的最新消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她此刻一定对一个问题很困惑:上午,他为什么不理会自己的要求,他那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别人睡不着觉,可不关他的事情,反正他睡得是很香地……

集会上,小小地出了一下风头,这点影响对于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大事。至于这集会后续产生的影响,家人,亲友,对自己看法的改观,也并不会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积恶难返啊,纵使有熟悉苏三的人知道这么集会上的事情,也大抵是疑问居多,……

假的事情,没有亲眼见到,会很容易相信。真的事情,没有亲眼见到,却很难相信。亲友们,没有亲眼看到自己写出那些诗词,多半心中还是存在疑问的。

这正是人性的弱点,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人虽然多数善良,但是潜意识里,总是喜欢去宣传别人的丑事,而不愿意把别人的好事传扬。

因此,集会上传出来的名声,要想抵消原本存在的恶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却正合了他的意,如果这事的影响太大,招惹出许多是非,让他烦不胜烦,那他就有些后悔出这个风头了……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想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到了这个地步,随后将如何发展,只能顺其自然……

因此他可以安安心心地睡大觉。

第071章 游记的六大要素

心情好,睡眠就好,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自然就是神清气爽。

在小院子里练了一趟太极拳后,苏老爷子便召集家人一起用早饭。席间说起苏一今日上午,便要起程返回都城。

回都城,快马需要一天。以苏一样的年纪,文弱地身体,这样高强度的急行,还是不能承受的。

尽早动身,今天行一日,明日行一日,路上赶紧一些,大抵也就到了,因此今日必须是要动身的。

苏一席间问起苏三今年有什么安排,往后有什么样的打算,是否愿意陪自己一起进京?

苏三自然是不会去都城的,在武陵呆着就很好,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再说,也住的惯了,不大想走动。

至于今年的安排,明年的打算。他可没想那么多。因此也就含糊地回应,不肯具体地说。

苏一见苏三说的含糊,倒也没有在这件事情强求……在他看来,苏三安排也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昨晚才子们集会上的事情,他已经听说了。

有如此才学,尚能知道韬光养晦的三弟,岂会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因此,他没有必要多操心。

送走苏一之后,生活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往日的平静。

苏老爷子应该也听说了仲秋夜,在聚仙楼上发生的事情。奇怪的是,老头子一点反应也没有,也并没有像上次那样,问他那些诗是从哪里来的。

估计老爷子也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一首诗好说是买来的,可是一口气作了好几首,据说都是绝妙好诗,这样只怕是不好买的吧。

就算是买的。能把这些诗牢牢地记住,并且在那种场合能应景地写出来,应该也算是有些才学的吧。

反正这件事情,在家里没有引起什么冲击,因此,也就没有人来管来问,这对于他来说,可真是最大的自在了。

仲秋节,虽然过去了,但思友学院的假期却在继续。

出门大概是不行的。那几首诗在聚仙楼里写出来,再经有心的才子们宣传,这名气算是传出去了。

虽然这次没有七夕诗会的争议那么大,但影响力也是不俗。这一点,从苏府门下,不断有人递进来名贴,求访,就可以看得出来……

没法子,不想与人客套,便只好用上装病这一招,闭门谢客了。

所以,这门自然是没法子出的。

这些才子应该也只是一脑子的热度,估计过个几日,都知道了自己的性子,这热度便也降了下来。

不出门,倒是可以静下心来,钻研武学。

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先走几趟太极拳,再把那日的感悟细细地拿来惴摩……

进境虽然不会有那日那么突飞猛进,但只要走对了路子,每天进境那么一丁点,就总有‘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

他从来不缺乏耐心,信心就更不缺了。

除了习武,也看书,写字。最近他的画功,也有进步。专攻写意,画一些山山水水。这样一来,就算画得不太像,但总归有些意思在里面,不至于太难看……

也只是自我安慰而已,其实入不了行家的眼……

入不了,便入不了。他本来就是自娱自乐,并不有想着取悦外人。

人生一世,去日苦多。如果一生都为了别人而活,那岂不是了无生趣?及时行乐,多来一些‘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洒脱,岂不快哉?

家里窝了几天,思友学院也终于重新开课。

一大帮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重新住进了学院,又开始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生活。

对这些学生,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初为人师的感觉,与初为人父的感觉,虽不可等同,但同为第一次,这种感觉,多少会强烈一些……

在前一世,那些第一次站在讲台的上老师,对自己教的第一批学生,也总是会倾注全部心力的。以至多少年之后,不知教了多少批学生的老师,仍然对第一批学生,印象深刻……

第一次,其实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感觉。

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感到,越往后,像这样平心静气的教学,越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他所花费的心思,远远大于他在其它方面所花费的心思。他确实是在全心全意地,做这件事情。

“那么,仲秋刚过,你们这帮小子们,收了心没有啊?”他舒服地盘坐在学堂前的地板上,微笑地看着堂下的学生……

今天是假期后的第一天讲学,可学堂里却来了一位特别的学生—李月儿。

重新开课的第一天,李月儿便出现在了学院里,而且还一大早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坐在学堂里……他猜,她是为自己来的……

是啊。会写诗,而且还极有才学。那为什么,仲秋那日上午,却不肯写呢?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有心气的女人,心里如果没有这些疑问,倒也不正常……

只是,他没有想到,她会用来思友学院听课这种方式,来直面自己……想来,对于他的才学,她没有亲眼看见,在心里,还是有些疑问的吧。

不去管她。

学生们很活泼,已经开始上课了,也没能阻止他们谈论这几日的见闻。

其实话题也不宽泛,无非是在,吃了什么好吃的,做了什么好玩的事儿上面打转。

这原本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再加上他这个并不严肃的先生纵容,因此,上课有段时间了,学生们说的还很开心了……

他由着他们去说笑,自己则是静静地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一拍巴掌。

别说,还真灵,一巴掌拍下去,学堂里的杂声,立刻便消失了,就好像电视断了电,嘎然而止一般。

玩归玩,这个号令,小孩子们倒没忘掉……为了这号令,他也是很花一些功夫的……看来效果还是不错。

“喔。既然都这么高兴,说得也很开心,那不知道写出来会是什么样子。你们还没有开始写过文章,老师今天便教教你们写文章吧……回头呢,你们把仲秋其间的见闻写下来。咱们评个一二三名出来,如何?”

学生们倒是很感兴趣……

“不过呢,要写,就要有个章法,所以在写之前,我们先说说文体……写事的文体,一般叫记叙文。呃,也叫游记。是最常见的文体。游记呢,有六大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大家先把这六大要素,用笔记下来,用心记住。咱们再一条一条地说……”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这六大要素,在纸上写得大大的,挂在课堂的前面……

等所有人,都把这六大要素抄好了。他却并不急于解释,而是让大家一齐多读了几遍,又点名让学生们背诵这六大要素。还好,这六大要素比较好记,大家读了几遍,大多就记住了。

他这才大致地把六大要素解释了一遍,没有往深处说,只是非常简单的说:“时间,大家都明白吧。对,仲秋便是一个时间;上午也是个时间,晚上是不是个时间呢?对,也是个时间。大家还能举出多少时间的表述呢?”

“好,接下来是地点。”

如此解释,其实是很表面的。但刚开始,说得越具体,还是越好的。小孩子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差。说高了,说深了,都是不懂的。特别是语句很精练的古文,相比较前一世的白话来说,确实是难得多……所以,十年寒窗苦读,读的还全是这些古文,其实是不容易的。

“好了。这些全部写进去了,就是一篇游记。比如先生仲秋之夜去逛街,就可以这样写了:余素喜灯会,遂于仲秋之夜,携玉儿在武陵城中逛街,街上的灯可真多啊。有各式动物灯,各式花灯,还有许多未曾见过的灯,让人见识广增。”

“短短数语便可成文了。谁可以告诉先生。刚才先生所作的文中,六大要素可找得着吗?”

学生们便一个赛一个地叫了起来。把各种要素,找了出来。

“很好,找得都对。既如此,想来你们是会了。那好吧,先生倒要看看,你们是不是只会说,不会写。给你们三柱香的时间,你们也写写你们的见闻吧。”

学生们很听话,见先生下了任务,便一个个地趴在桌子,拿着笔,歪着头,对着那六大要素,苦思冥想起来。

他扫了一眼李月儿,只见李月儿靠在墙角,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第072章 月儿姐姐怎么跑了?

仍然不去管她,他教学的时候,一向不喜别人打扰,倒不是怕自己的节奏被打乱,而是怕学生们听课的时候,受到了影响。

孩子最容易分心,也最受不得惊扰。

三柱香过后,大多数人都已写好。他有设了班长。班长便很自觉地把写好的文章交到堂前。

他并不去看,而是点了学生上前去读这些文章……他一向很注意互动,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是不会落下……

虽然学生读得有些结巴,但是只要坚持如此去做,学生只会越来越自信,能力只会越来越好。

不过这些学生们写的东西,就有些好笑了,千奇百怪的无所不有。其中一个写道。

‘晚上,在大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