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露儿的工作,显然是很有效率的!别人很难弄到消息,她却有办法事先得到,并且在加密后,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送过来。

为了很好的接受露儿传来的消息,听潮轩在前敌的位置设置了机要人员接应。唐超曾秘密地从定国军中挑选出近百名忠诚的武艺高强之士,对听潮轩进行保护。

所以,京国朝廷的一举一动,苏三总是能够很快便知晓!有些在京上都很容易得到的消息,于苏三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许多看似不联系的事情,若是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的话,也总是能看出一些逻辑的关联。正是这些关联,让苏三可以把握到事态的发展,不致于与事实相差太多。

在苏三分析看来,京人与封朝和议的心,是真的!但是用意,却是险恶的。

中都以南,所以地域已经被封,原,溪下三国占据。这个时候提出把中都以南全部归还给封朝,看似主动承认了封朝对领土的所有权。实际上,反正是已经失去的土地,拿来交换和平,再划算不过。

更为险恶的是:把原人与溪下人占据的地方,也划在与封国和议的范围之内,无疑是有一些挑拔的意味。

若是和议成功,就是京人不要求,封朝也会收回目前由原人与溪下人占据的两路地域。

原人不让,那就将面临京人与封人的共同抗抵!原人若让,那就将失去围困中都的战略空间。

所以,让与不让,都是原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思量,原人都不想这件事情变成现实。因此,原人最需要做的,便是不让封人与京人议和。

第555章 河南府(7)

原人要反对京国与封国的议和,自然也有原人的优势!

首先,原人与封人同盟在先,而且还有与赵普和亲的婚约;其次,若是封人首先悔约,很可能将永远失去原人的帮助。真变成了那样,京人再反扑回来,那封人就要一力承担了。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京人不会看着统治了几十年的地域再回到封人的手里。

其实两国都没有安什么好心,若不是封军的战力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高,又出了一个连圣旨都敢违抗的苏三,他们也绝对不会落入这么一个被动的局面。

京人在南下攻封期间,原人并不是没有一点出兵的机会!强行出兵,只要攻进了京国,还怕没有补给?原人惯于不带补给作战,打到哪里便吃到哪里,最是凶狠!这回却借口就要入冬了,拖着不肯出兵,不过是想看着京人与封人斗个两败俱伤罢了。

在原人看来,封人是绝对抵挡不住京人进攻的。就算是封人早有准备,以封人软弱的朝廷,只怕也会丧失许多有利的战机。原人希望看到京人兵围金陵城的情景,希望看到双方进入残酷的消耗战。

可惜!平台关一战,不仅成就了苏三的名声;也成就了封军的强大;更是打破了原人事先的猜想。而封军在大胜之后,有意固守,不与京人对抗的策略,也让原人在次年的春天,不得不出兵。

原本,以原人骑兵的强大,以及思图哥的指挥,原兵断不至于要花半年的时间,才攻克太原府!

在两次围住太原府后,围而不攻,攻也只是哄着溪下人去攻,京人骑兵一突袭,原兵立刻退走,其后又钻着空子回军围困太原城。便是大同府也是靠着偷袭的手段得手。

这些都说明,思图哥就只是一个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地与京人主力错开,避免正面的厮杀。同时,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封军主力与京军主动正面冲突。

张合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小心防备着完严楚的同时,对思图哥一切协从的请求,都是思考再思考,再不肯轻易地去相信。

大家是各怀鬼胎!所以,前头才会产生平衡的相持。京廷也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提出和议的要求。虽然也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但和议的心思,却是诚意十足的。

苏三希望相持的时间更多一些,因为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战略的物资,还要以定国军为基础,在西五路凝练新军。成都府里的府军,也要拉出来见见世面。许多战略的设想,仍然需要时间来消化。准备的越充分,打起来才越有保障。不管是什么时代,战争比拼的永远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

若是这个时候,张合军与京人拼没了,原人又趁势横扫了京国!那明年的这个时候,原人的铁骑只怕就在南下的途中了。

于私心而言,苏三自然是主和的!

就算封国彻底失去了原国这个盟友,依着封军目前的实力,京军想在一两年内便要南下,只怕还没有那个底气。

看着手上纸头,苏三轻轻地说道:“这是昨天才收到的情报。情报的具体内容就不念了,经过分析苏三得出了两个关键的信息点。第一,京国朝廷对和议是报有极大诚意的;第二,完严楚前期战略性的失败,京国朝廷之中多有不满。”

放下纸头,苏三站起身来道:“第一点!说明,只要我们愿意,还可以从京人手中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点说明,完严楚若还想呆在前线,近期必然会有大的动作。”

苏三提了这么个头,众人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完严楚有动作,肯定是对付原人。若是京国一边与朝廷和谈,完严楚一边对封军有大动作,那等于是永远关上了与朝廷和谈的大门。”

“嗯,极有可能!给原人以重创,也有利于京国与朝廷的和议。”

“原人也不会那么傻!目前原人骑兵多聚在大同府与呼城!骑兵的活动范围很大,机动性很强。思图哥又是一味地避开京军主力。想重创原兵,难。”

“再过一两个月,便要下雪!原兵的机动力将大大减弱。若是原兵不回草原的话,便要据城死守。原兵依城死守的话,那面对京人,他们将避无可避。”

苏三便笑道:“你们为什么没有人提溪下兵?溪下人在攻打太原府的时候,损失惨重。完严楚说不定会挑软柿子捏,把溪下人一口气给吃掉呢?”

“是有这个可能!但是溪下人已经有了退意。若是他们不肯出城,坚守太原城,再有原兵在外协从的话,完严楚想吃掉溪下人,也要有副好胃口才行。毕竟中都离太原城还有不少距离的。”

于是,众人便又在各城之间的距离上讨论开来了。

苏三且由着众人先议论,一招手把唐超和陈明江叫到身边道:“成都府里杜兴领着两万府军,早已经进驻了京兆府。虽然军力上,我们不能像定国军那样要求,但是政委制还要是用过去。军队的核心领导权,一定要得到保证。陈明江要把工作的范围扩大,各种体系要建立起来。定国军里这些本质上的东西,也移植过去。这样一来,我们定国军的兵源补充也会得到保证。”

陈明江点头道:“已经在准备,第一批五十人,明天便可以动身。”

苏三又对唐超道:“各府里组建新军的工作要抓紧!我们立足西五路,背靠成都府,还是需要一些本地兵源的。”

“不是很好弄!京国统治的时间太长,本地召兵的难度很大。”

“慢慢来!要多宣传我们的政策。这些本地兵,现在既不是京国人,对封国也没什么归属感!只要我们在这里呆得住,守得稳,他们认同我们更容易。这一点是其它地方的兵源所无法替代的。告诉他们,参军是为了守住本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一些。我们若是不能借着封国的资源,在这里拉出一支队伍,那我们呆在这里意义,便要大打折扣了。”

唐超点点头道:“我会亲自过问这件事的。”

“香阳城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只等三爷请了圣旨,就可以从杜兴手里抽一万人名正言顺地进驻香阳城!”

“嗯!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便有旨意了。”苏三点了点头道:“香阳城要重点经营!原有的府军要全部打散,让香阳完完全全地控制在集团军中。粮草要尽可能多的囤积,水军也要重新组建。杜子锋可以用,拿我的将令,把他调过来改编。部份战船成都府也正在加紧建造之中,我们要保证从成都到香阳之间的运送物资和运兵的需要。”

唐超一边点头一边问道:“特种部队的挑选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正在按三爷的大纲进行训练。估计这一练下来,人数绝不会超过五百人。”

“也没想过需要很多人,特种部队,是应付特种战斗的,只是精中选优,一万人的基数中,能留下五百,我还觉得多了一些。”

“要不要指派一名统领?”唐超问道。

苏三摇了摇头道:“不必了!特种部队,每十人形成一个作战小组!每一百人,成立一个作战单位。每个作战单位的营头与政委,进入特种战队的指挥部参赞!指挥部就设在我的中军帐侧,只对我个人负责。哦,对了,让杜兴安排一下,成都府后备武器库里有一些机密装备,要运过来一部份,这些要装备给特战部队。”

唐超搓了搓手道:“三爷,别只装备特战队啊!您看是不是定国军里,营以上的干部,都弄一套特别装备?”唐超对苏三所说的机密装备早就垂涎三尺了。

他曾把玩过苏三从成都府带来的一套。这套装备包括一个头盔,一套软甲,两只手套,两面手盾,一双战靴,两把短剑,一把连驽。

软甲是乌金细丝链织而成的,其中不知道夹了什么材料,利箭不破!穿在身上,既轻便又清爽。软甲把全身包裹在其中,上面连着头盔,下面连着战靴。

头盔很薄,但是却非常坚固,据说是合金。拿在手里灰不溜丢的,并不起眼,但是却把整个头部给紧紧地护在其中。头盔中设有软垫,可以与每个人的头型适配。戴在头上,非常舒适。眼部的开孔很小,但却紧紧地贴着眼部,既可以防止箭支刺中,又不影响视野。耳部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可以让声音毫无阻碍地进来。除了外形不是很美观之外,几乎达到了一切防备的要求。

两面手盾,是可以固定在手臂部位的软甲之上的!两把短剑也是合金铸造,非常锋利!是固定在小腿外侧的,手一垂下,便可抓住短剑的剑。

全套装备上身,比普通的战甲要轻便许多不提,那种杀气凛然的气势自然而然地便流露在了身上。唐超最喜欢的还是那把连弩。这把连弩比普通的连弩更精巧,瞬间可发三十枚高稳定性的短箭,具有超强杀伤力,实在是近距离杀伤敌人的超级法宝。

若是一手持枪,一手持着连弩,再配上刀箭不伤的软甲,就算不是天下无敌,那战力也会提高两倍有余。

这种装备要是苏三着装的话,唐超都想不出,在敌军之中,谁还能伤到苏三!所以,他一早就开始盘算着怎么给自己谋一套了。

第556章 河南府(8)

“你以为这种东西很容易弄啊!一年的功夫,五百名工匠才做出几百套!这还是流水线的效应模式。就不论这些材料的生产,极耗精力,便是五百名工匠的吃喝工钱,那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特种部队是要承担特种任务的,要不然哪有那个资格穿?”

“呵呵,要不三爷也把唐超挂到特种部队里去得了!”

陈明江也笑道:“我也想去特种部队。”

苏三苦笑地摇了摇头,自己那一套装备拿出来的时候,眼红的人可不少。今天这个来借着穿,明天那个来借着穿,反倒是放在自己这里的时间少。

“老实地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特种部队,不是你们这些人能呆得地方。也不要眼红这些装备,该给你们的,本首长自然会给你们,不该给你们的,你们不能伸手要。”

两人便哭丧着个脸!

无奈之下苏三便道:“最多只能抽出五十套出来,其他的还要留给特战部队配换。”

两人顿时大喜!苏三一指唐超道:“五十套给谁不给谁,你说了算。到时候把名字报给我就得了。”

陈明江立刻拉住唐超道:“唐头!我可是你的政委,咱们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你也知道我们政治部,又要跟着训练,又要做思想工作,政策宣传也不能拉下,属于首长说的,又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下头的人不明说,但多少都有些心理斗争,我这个政治部部长可不好当。这次有了好东西,至少要给我们政治部三十套!”

唐超顿时翻了白眼!三十套,抢吧。“你的意思,就留二十套给我?”

陈明江挠了挠头道:“那至少要给一半到我们政治部里来!政治部的工作,也算是半边天。再说,这装备是属于后勤的范围,虽然首长指派给了你,但从军规上说,那也算是属于我这个大政委的工作范围,怎么分,这事,你得听我的。”

唐超可不想被陈明江一划就划走了一半,不免就争论了起来。唐超不擅言谈,哪里争得过陈明江,因此声音就稍大了一些。

边上的人听到唐超与大政委在争什么,自然便留了神。等听到那套装备,有五十套要分下来时,顿时都放下了正在议论的话题,一齐围住了唐超。

唐超这时才明白,苏三把五十套的分配权交给自己,那可没安什么好心。

“报告!”门外传来报告的声音。苏三瞪了众人一眼,众人忙把唐超拉到一边小声地说话,苏三这才对外面道:“进来!”

传令兵走了进来道:“报告,前护卫军陆安,引着京国特使德赫拉求见!”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都安静了下来。苏三轻轻一笑道:“哟,京人还算是蛮看得起本监军大人的嘛。金陵城里议和不说,还专门派了老德同志来看本候了。”

“该不是会是送礼的吧?”唐超下意识地道。

众人一齐笑了起来。京人自然是来送礼的!现在谁不知道,和与不和,苏三的意见至关重要?

现在可不是平台关的那个时节,朝廷胆小急切要和的心思!如今的朝廷里,尽多要打到京国上都去的声音。若是京人得不到苏三的支持,那和议也是困难重重的。

苏三现在就算是军中的代表人物了,苏三说不和,那朝廷想和也不敢和;苏三说和,朝廷就是不想和,也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要和。

苏三在朝中的影响至始至终都很巨大,特别是对皇帝的影响,从来都没有减弱过。因此,京使找到苏三,其中的意思,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苏三想了想对传令兵道:“安排德赫拉在府城里住下,并派兵士好好保护。就说本监军到西边去视察军情了,要过几日才能回来。”

传令兵应声出门去了。

陈明江不由好奇地道:“既然和议是大局,刚才咱们议得也是和议对我们有利,那为什么不见德赫拉呢?”

“哈哈!”苏三笑了笑看着陈明江道:“你小子再想想就明白了!”

陈明江却想不明白。

苏三便道:“见德赫拉无非是要好处罢了!但是只有德赫拉一个人,要好处多难要啊?不如等原人的使臣也来了,一起要,岂不是更容易?”

众人恍然,继而又为德赫拉感到肉痛。看来,这次京国又要大出血了。

定国军可还缺马!估计苏三要狮子大开口了。

“好了,参军处的人把今天议的东西,都整理出来给我看。今天就先议到这里。赞成不赞成和议,还在两说之中,军中的纪律还是要严守的。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一齐退了出去,却都在门外抓住了唐超,个个要拉唐超去喝酒说话,把唐超围了一个密不透风。

苏三自不去理会这些!成都府里普通的军械生产能力,现在已经上来了。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军的需要,特种装备,限于技术人才的短缺和生产材料短少的原因,也不可能量产。所以眼下,他还必须耗着封朝的国力。

京人和议的事情,他是要一力促成的!

有了和议之后的时间,他才能更好地发展一切!但是有些事情,也并不是自己想怎么做,便可以怎么做的。

封原两国和谈基础可以算是比较牢固,目前也没有任何利害的冲突。赵普总体上来说,算是一个守信的人,并不懂得变通,加上又有和亲这一项约定在,在心理层面上来说,赵普应该是不希望与原人撕破脸皮。

而实际的情形是,京人要和议的主要内容,已经到了封朝的手里。与京人和议的目的,拿回土地关不是最关键,息兵罢战才是最关键。

对封朝来说,不需要协同原人与京人恶拼,才是最大的诱惑。

因然,自己若是动用所有力量,并且亲自游说赵普,与京人和议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原人岂会如此容易地便罢手?

自己的情报体系多集中在京人那里,对原人的意向掌握的,并不明确,万一思图哥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举措,那事态的走向,可就很难说了。

嗯,且走一步看一步!国与国之间,都是利益使然,和约议出来就是准备撕的。原人本没有安什么好心,说服赵普不要抱有妇人之仁,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阻碍。先得些既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第557章 河南府(9)

按下苏三的想法不表,且说思图哥最近的情绪有些烦燥!

京人突然窜进金陵城要求议和,这个消息让他有点坐立不安。早先完严楚果断地放弃中都以南,全军保存实力,进行战略收缩的时候,他便感到局面有些复杂。现在京人又使出这种釜底抽薪之计,就让人很恼恨了。

京,封一和,他就不得不退,这个结果,他根本无法接受。

可是从种种情形结合来看,京封两国和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因为直到目前看来,封国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封国趁着主力尚在的当口,坐实了利益,便是自己坐在赵普的位置上,也会做出和议的决定。

关键的问题是,封人现在很有底气!因为封军变强的战力,使他们很有信心,在没有原人的情形下,也能够应付京人。所以,这个时候,要不要原人都没有关系。

“思帅!京国从中都城中派出德赫拉,前日已到张合军中!眼下又往河南府去了。”

思图哥一拳砸在石柱上,骂道:“无耻!”

“定国军的苏三,朝中影响很大,而且又是封军的实际掌兵者。张合军都要听苏三节制。若是他也赞成京国与封朝和议,那情势便会不妙啊。”

“不妙?”思图哥冷冷地道:“难不成,还要本帅去求那个姓苏的吗?”一提起苏三,思图哥就更烦燥了。

洪茶山看着思图哥似乎对苏三非常反感,便适时的收住了嘴。事实上,他对苏三也没什么好感,只不过做为军中的参议,这些话,他必须说出来。

几名思图哥的亲卫,听到说要去求苏三,不由全都怒意十足。醉仙楼里的一战,他们还记忆犹新。若不是两国现在还是盟国,他们恨不能直接杀奔河南府,与所谓的定国军一决高下,把苏三斩于阵中。

他们倒希望京人与封人议和,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手,教训教训封人。

洪茶山觉着不仅是思图哥,便是思图哥身边的这些人,好像对苏三都是很反感,心中虽然有些同仇敌恺,但他觉得还是要把话再点明白一些。

便道:“京人在金陵城里活动,封朝的朝廷却听之任之,其中犹豫之心,一望便知。在金陵城里,我们要表明立场,阐明其中利害,在封军之中也要得到认可。求倒不必!但必须要严正地交涉一下,至少要提出抗议。”

思图哥听了洪茶山的话,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想了良久才道:“那就请洪参议走一趟定国军吧?”

洪茶山头一大,暗怪自己多事,却见思图哥的眼神朝自己看了过来,忙应声道:“是!”

思图哥便把目光移看,仰头看着阴沉的天,心里暗道:先稳住封军也好。

与此同时,完严楚正认真地研究着一副粗制的地图。

地图的正中,被完严楚用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圆,圆形的正中,便是太原城。完严楚想再次奇袭太原城,把溪下兵打残,彻底断了原兵的另一只手。

“楚王爷,我们大队人马动手,只怕难逃原人的耳目,只怕我们赶到了太原城,原人的人马也到了。”

完严楚点了点头,却又摆了摆手道:“但我们必须要有一场胜利。”

一边围着的部将都明白为什么需要一场胜利。因为,从楚王爷出兵以来,所有的都是败仗,一路退到中都,京廷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了!若是前头一点好转都没有,楚王爷就只有请罪一途可走了。

陈平想了想道:“打太原府的目的,并不是把太原府给夺回来,而是要把溪下人剩下的三万人打残,打回老家。现在正在议和的当口,封军不会大举来攻,挑这个时候去收拾溪下人,正合适。就算是被原人发现,也要冒险而为之了。”

完严楚知道陈平一向并不太发言,但只要他一发言,必然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不由心中一定,急对陈平道:“可有良策?”

陈平也不多话,借过完严楚手里的地图道:“大同府在中都之西,若是中都出一支兵加强到蔚州,则可牵制原兵。”

吐尔腾道:“我可引骑兵守住蔚州,只是我的骑兵一出,中都城便只有中军留守。再无余兵可出啊。”

完严楚道:“你的意思是,把你北附军从河间府调出,往袭太原?”

“对!”陈平点了点头道:“虽然北附军全是步军,但是从河间府到太原府的距离,比中都到太原府的距离要近得多。北附军倾巢而动,溪下人想不到我们会弃河间府不顾,去夺太原。必然不及防备;而原人受制就算是得到了消息,在我北附军不惜力的急行军之下,也为时已晚。”

完严楚想了想道:“这些须瞒不过封人!留术之领两千人马守河间城!封军倒是极有可能按兵不动。只是,步行长途奔袭,就算极快地赶到太原也是疲兵,太原城内有三万溪下兵,据城而守,你们又无攻城军械,你有把握攻城?”

陈平道:“只有五成的把握,但陈平想试一试。”

完严楚看了陈平一眼,委实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不是刚出兵南下的那个阶段,现在他是经不起一败的。“让本王考虑一下!”

陈平点了点头道:“属下今晚便回河间府静候军令!”

点了点头,完严楚按着陈平的肩头道:“不论下不下这道军令,你的忠心本王信得过。”

陈平的祖上是封人!现在封人已经占了京国近一半的国土,北附军的军心多少有些动摇,若不是陈平整治得当,只怕军心早散了。

把陈平放在河间府,多少有些试探陈平的意思。倒是陈平主动请求他多派京人入北附军,并把北附军的部份兵士与保机阿的中军调换,这些举措,足见陈平的忠心。完严楚也因此更信任陈平,议事之时也愿意多听陈平的意见。

陈平点着头,眼中尽是感激之情。

完严楚把整个北附军交给他,对他便是有知遇之恩!此后,更是信任有加,虽然军队节节败退,但完严楚仍然把河间府交给自己坚守。在这种封人大举进犯的节眼上,完严楚仍然重用由封人后代组成的北附军,自然让他感动。

要求承担攻击溪下人的任务,一来是形势所逼;二来也是要报答完严楚。

若是完严楚被京廷下罪,那自己这北附军只怕也要受到排挤。

命众部将退下之后,完严楚仍然有些举棋不定!却听门下呈报道:“中都府尹柯恩请见。”

柯恩是柯林的堂兄,都是白山虎水边长大的正统京人。柯氏一派的族人,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大,柯氏是太子的中坚拥护者,大多数时候并不希望自己这个五王子太得意。

王储之争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无法避免,虽然有时候自己无心,但水不动风动,自己就算避到军中,也难免受些牵连。

而且眼下又是这样的战局,自己当真是难逃其咎。若不是军中拥护,而朝中又实在派不出可以统兵的元帅,早在平台关之战后,自己就该回上都坐冷板凳了。

柯恩还是要好好应付的!一来军需还要柯恩筹办;二来对他有礼,便是对太子有礼,自己会少许多阻力。

“有请!”完严楚振作精神,起身迎候。

便见柯恩带着幕僚李名走了进来。

李名是封人!曾是朝廷在金陵时辕所任采办。后被德赫拉举荐给了柯恩,现在是柯恩的亲信。完严楚不喜欢李名这个人,虽然李名看起来仪表堂堂,但是此人目光闪烁,一看就知不是忠厚之人。

只是现下柯恩许多主意,都是这个李名的计画,说不得也要给他几份面子。

“呵呵,柯大人!”完严楚先招呼了柯恩一声,并且对着李名点了点头。

柯恩也忙行礼道:“王爷!”

“快坐,来人,上好茶。”完严楚乐呵呵地道。

柯恩看到完严楚的精神很好,脸上也带着笑意,不由稍稍放下心来。便不谈公事,而是扯些其他的事情,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说笑了大半天的功夫,才小心地问道:“最近朝廷上下非议极多,都是对王爷不利的。若不是太子殿下极力的压制,为王爷分说,只怕中都城里不会这么平静。就算是如此,柯恩也是担心的很啊!担心这些非议可能会动摇军心。”

完严楚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太子殿下的爱护之意,本王心中感铭至深啊!危难时节,太子殿下能从大局着眼,也足见仁君风范。且请太子安心,军前不日便有大举动,或可一改旧势。”

柯恩立刻便来了精神,却不好问具体的军情,便道:“皇上的和议使臣眼下正在金陵城中,太子的意思也是说军前要有动作。并不是命令王爷的意思,只是想帮王爷摆脱那些非议之辞。”

“柯大人放心,就算是太子的命令,本王也要一体遵照执行,再不会有半点猜疑。”

柯恩微笑地看着完严楚,半天才确认完严楚此言并不是作假,心中大喜。

一直不肯表明态度的完严楚,终于松了口,表示对太子的服从。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大好事。只要太子主导的和议再一成功,那太子的地位就更无人可以撼动了。

第558章 贤记(1)

完严楚看到柯恩眼底闪过的喜色,不禁有些无奈。

京国已处三国夹击之中,朝廷里的人还在想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罢了罢了,以大局着想,眼下也只有屈服了太子!稳定压倒一切,军事压倒一切,个人的得失且都放在一边吧。

柯恩确认了完严楚的态度之后,便辞出了完严楚的帅厅。

半路中,柯恩问李名道:“你以为如何?完严楚终于松口,这可是一个好的迹象啊。”

李名却道:“若是完严楚真的以太子为尊,那军中的事情,他就不该瞒着太子。柯大人是太子在中都的代言人,他为什么对军中的事情泛泛而谈,不肯让柯大人过问?”

“这,我又不懂这些,王爷想必自有考虑。”

李名不以为然地摇头道:“楚王爷现在手握重兵!骑兵已扩至七万,保机阿手下挟带来的府军,中军人数已达八万之多,还有北附军,乌突木的残部!整个大京国的兵力,四分之中,有三分在楚王爷的手里。虽然迫于形势,他口头上服了太子,但是太子对这里的军中,一点情形也不了解,也无法控制,那怎么能行?”

“那,我去让楚王爷给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