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国-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进士们见皇上饶有兴趣地盯着他们,心知皇帝这是有意在考他们,不由个个都转动着脑子,想着要怎么出这个头面。
李舒在阵中思忖了一会儿,见众人皆不做声,便一挺身道:“学生李舒,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第467章 琼林宴(4)
“唔!”赵普打量了李舒一眼,见李舒眉清目秀,身形挺秀,不由点了点头道:“李舒?可是那个脏卷的李舒?”
李舒脸一红,他没有想到皇上也知道这些。
苏三在一边道:“正是!他还是御史中丞李大人的儿子。”
“哦,难怪第一个说话!倒是有几份御史的胆气。哈哈,你的卷子,朕看过了。条理清晰,论述明了,若没有取中,倒是可惜了。你倒是要谢谢你的恩师,不是他只怕没人敢取中你的卷子。不过,今天你不用给他面子,不用有什么顾虑,尽管发挥便是。可不要让朕失望哦,要知道,‘人云亦云’可不是名士之风。”赵普敲着边鼓道。
苏三无奈地耸了耸肩,只是一脸的苦笑!
李舒忙一伏身算是应了赵普的话,这才站直身子,端正脸色道:“古人云:世事无常,人心莫测。窃以为,最英明的人,也不可能识遍天下之人!世人皆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见万事之始,总不能尽如人意。若皆如人意,又岂来‘识人不明’之语?”
“便是圣人,也有错处。恩师之言,固然有些道理。识人以明固然是君主的英明,事实上皇上把恩师从一介草民,先任之以文科举主考,后委以九门总经略的重职,便足以证明皇上英明;但即便是最英明的君主,也难保百密一疏。”
“学生斗胆,且以此次恩科为例!皇上任用恩师为主考,若此次恩科之前出了状况,恩师不能顺利进行恩科,有负皇上信重。此错是不是在皇上识人不明上?须知人力也有未及之时。恩师主持大考,也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若是那秦佩松从中钻营,使此次恩科形同虚设,举子们群愤激越之下,这亦是皇上之罪吗?罪在皇上不该用恩师,还是罪在恩师没有及时看清这其中的关节?”
“由此可见,物有未尽其用时,人有未尽其力时!千头万绪,自不可能事事皆明。且为君者就算能识人以明,但被识之人,是否有识人之明?孰不可知!若文臣武官,皆有识人之明,那朝廷之幸,皇上之幸!今皇上能识恩师之明;而恩师亦有识人之明。因而,恩科得以圆满,此大幸事也。”
李舒说得倒是激昂!他原本胆子便大,又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情形,虽然说到后面,感觉有些意思说不到了,但至少还是能把大概的意思给说出来了,而且说到最后,把皇上和苏三也都夸在了里头。多少有些两头都不得罪的意思。
说起来,李舒毕竟是官家的子弟!虽然,之前有些意气,钻了牛角尖,但并不是说就不通世事。李道明的家教不差,要不然也教不出李舒那样的才学。因此,李舒一旦把苏三当成了自己人,也明白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
这么好的机会,既然可以扬名,又可以与苏三缓和一下关系,还可以在皇上面前崭露头角,真是一举数得啊。李舒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许伟是在进士队伍的前列的,此时许伟看到李舒说出这番话后,皇上的脸上泛满了微笑,连连点头,不禁有些后悔自己顾虑的太多。这个风头平白地被李舒给抢了去。要知道,这番话,要是自己说出来,必然要比李舒说得更好。
赵普听李舒说完,倒是十分地欣赏,不由呵呵一笑:“好!且不论说得好不好,就只凭这敢于直言的性子,便是好的。李家家风好啊!”
李道明在一边听到,连忙伏低身称谢:“谢万岁夸奖!”
点了点头,赵普一偏头看向苏三道:“大才子,怎么样?听了此番议论,可有什么言语?”
“无话可说!”
“哦,这么说?大才子也有驳不过的时候喽!”
“宁远要是驳倒了李舒,那岂不是说明李舒无才?李舒若无才,那岂不是说明皇上和宁远皆无识人之明?从这一点上来说,宁远自然是无话可说。至于说,是人便会犯错,这一点宁远自然是赞同的,因此李舒之论,与宁远并不冲突,所以宁远根本不用去驳!至于,犯了错,责任在谁,宁远似乎没有听出李舒话中的驳论,所以,也就自然无话可说了。”
李舒面上又是一红,他心里也明白,纵使他说得天花乱坠,始终是避开了议论的要点!因为他一开口,便发现,如果把苏三的话给驳回去,那会出现另一个自己无法驳论的局面。
那就是:既然皇上用错了人,罪不在皇上;那皇上用对了人,那功劳还在不在皇上?
若说功劳在皇上的话,那岂不是显得皇上只知道得功而不知道认错?
若说不在皇上的话,那岂不是说皇上不论有没有识人之明,那都是无功无过的?
苏三的话,纵使有些偏激!但真要去驳,却是极难的。李舒一意识到这一点,心中除了钦服之外,便只能想着法子绕圈圈,这才好还容易把意思给圆了回来,好歹自己有些口才,否则今天便要出丑的。
现在苏三只是稍稍点了点,他自然知道苏三没有硬驳,算是给了他几份脸面,哪里还有不识趣的。忙低头,也不支声,只让皇上来评判。
赵普知道众人之才远不及苏三,驳不过苏三只是正常;而且今天这场合,只怕众才子也不敢放胆来驳斥苏三,便略过这一节,只是笑道:“说来说去,宁远不过是想让朕夸今天这地方选得好;科举的差使办得圆满嘛!走,且看看这醉仙楼是个什么所在?是否有宁远说得那般好。是否值得朕得一夸!”
话一说完,赵普便领头朝园中走了进来!苏三自然是紧随其后,随后又是一大帮子的人,跟在后头。
走过一片假山,视野豁然开朗!一片池塘就在百步之外,沿着塘边的一排垂柳,正是青翠欲滴。其间佐以花径,姹紫嫣红,让人行进其间,心旷神移!
“竟不知,金陵城中,还有这样的院子!倒不像是新近布置的。”赵普轻轻地疑问了一声。
苏三便回道:“这园子是江南名士顾在宪的旧居!顾在宪迁居之后,这处园子便拿来放租。任记接租之后,只用了前头临街的店铺,这后头一直空着。年前任记买下了这处园子,这才有了今天的醉仙楼!”
“唔!原来是顾在宪的旧居,难怪有这样的格局!听说,年前顾老先生过世了?”
第468章 琼林宴(5)
顾在宪算是江南名士,只是这人脾气有些怪,朝廷多次征召顾在宪入仕,他只是惋拒。后来,干脆就住到偏远的乡间去了,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迁居,其实是先皇手里的事情,这事赵普也是知晓的。赵普其实也久慕顾在宪的才学。做为名士,顾老与济老都算是文学的泰斗,在文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是的!若不是顾老过世了,这处园子,顾家也不敢出手。”
赵普不免感叹了一回,从九曲桥上走过,在园中游览起来。其间自然有作诗应对的故事,苏三便不上前了,只是在一边听着众进士们发挥!
能在皇上面前展现才华,机会自然是难得的。因此,众进士们自然是各展才能,极力应付。
于是赵普每走到一处,看见风景不错,便一指道:“此处,诸才子可有好诗?”
便总有几人抢着把诗作了过去,再不会有空落的。而且几乎是赵普的话声才落,几个转念之间,便有好诗出来。听得赵普是连连点头,暗暗高兴不已。
只从这一点上,赵普也可以看出苏三挑出这些进士,是很用了心力的!否则,断不会有这样的才思。因此,赵普便越发高兴起来,对苏三也就愈加信重了。
“那青翠掩映之间的台阁,便是醉仙楼吗?”
“正是!”苏三应道。
赵普看到青绿相间,台阁隐现,自己也来了兴致!诗意一起,便随意地朝四周指点,边指点边笑吟道:“红花,绿柳,飞檐;春光,暖水,无边。新臣,故吏,聚首;……”
“天子,杯酒,醉仙!”苏三见赵普打了个顿,连忙接了一句。
赵普大悦,敞怀笑道:“哈哈,醉仙楼里醉神仙!妙。咱们今个,都做一回神仙。”
苏三忙笑道:“这醉仙楼还没有题匾!还不是真正的醉仙楼,皇上何不题上一匾,成就这‘醉仙楼’之名?”
此时,众人已经走到醉仙楼外的空地上,见楼前的悬匾处果然空着!赵普也不说话,只一伸手,自有人搬来了长案,文房四宝!
赵普验过笔锋后,吸饱了墨汁,再不停顿。一手草书,一笔而就‘醉仙楼’三个字。真得是酣畅淋漓,以至于写完之后,赵普自己都不舍得把这字给留下。
众人皆于书法上有些造诣,对赵普的字,再没有不赞叹的!再加上这副字,真正是气韵通畅,有些神来之笔的意味!想不到却被‘醉仙楼’把这字给占有了,不由俱都有些眼热起来。
苏三见赵普有些不舍的样子,连忙给虞凤使了个眼色!虞凤便连忙上前谢恩!
“这是醉仙楼的掌柜虞凤!”苏三轻声地对赵普道。
赵普倒没有想到这醉仙楼的掌柜,竟然又是个女子!这下,他可不好意思拉下脸来,把这字给留下。便只好道:“起来吧!听说你这里菜式比宫中御厨所做的,味道还好。可是有的?”
“不敢!各有秋千而已。”
赵普见虞凤应对并不拘紧,倒像是见过些世面的女子,并没有一般女子的小家子气,反而有些文雅的样子,便笑道:“言下之意,是说有得一拼喽?”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虽可互比,但人们却是各有所爱!醉仙楼里的菜式与宫里的菜式,不同的尽多,其实是互不相干,不好比的。”
“哈哈!”赵普倒是有意想激一激虞凤,却见她并不上当。便只好作罢:“宫中的御膳房,就算没有馕括天下八成的美食,只怕也有五成以上!你这‘不同的尽多’,朕倒要亲自品尝品尝,看是不是真得不同。你可不要拿同样的菜式,换个名字就来糊弄朕哦?哈哈。”
虞凤却不慌张,陪笑道:“皇上且试了便知!小女子包管皇上不仅可以品出不同于一般的美味来,还可以品出不同一般的诗意来!”
“诗意?”
“菜中自有黄金屋,菜中自有颜如玉!能品得出醉仙楼菜中诗意的人,才能算得上真文士。”
赵普这下更有些不解了!这菜什么时候与文士沾上边了?“此言何解?”
“请皇上稍候,一会儿便知!”
说罢引着众人一齐走进醉仙楼的主楼!
旧时顾在宪可没想过在这里设什么酒楼,所以这醉仙楼的主楼其实并不大。整个主楼的一层,最多也只能摆下十桌大席而已!二楼原本只是观景的,如今也摆了六席!剩下的席面,便全摆在了楼内侧的空地上。
虽然略嫌紧凑,但楼上楼下,楼内楼外倒也相联!二楼的门板已经拆下,坐在院中亦可看到二楼的情景。只要楼内稍稍高声一些,楼外的空地上也是清楚可闻。皇上,主要的大臣,进士的代表坐了楼上,其他的大小官员,进士便散坐在楼下和院中!
院子里亮堂,人又最多,稍一抬头,便可以看到皇上主桌的动静,众人倒是乐于坐在院中,反倒是一楼里的席面,受了冷落。
赵普的好奇心先是被苏三说菜式绝美,勾引着把翰林宴设到了醉仙楼;现在又被虞凤勾引着,对菜里头的诗意十分地好奇!因此,吩咐太子与吴王在自己左右两侧坐下后,便对郭德一抬手,让人开席。
郭德不愧是好嗓子,一声‘开席’远远地传了出去,楼里楼外再没有一个听不到的。
酒菜是从头两天,便开始准备的!因此,一应的物件都是准备齐全的。皇上一进园子,算着时间,十几个锅台一齐开工。每人只做一道炒菜,其余再配上冷盘!再没有跟不上趟的道理。
而且,这些后台的工作,玉儿自然也是一早就在苏三这里讨教过的。培训其间,所有人也做过类似的演练!因此,这场面倒也应付得下来。
一声‘开席’的声音传来,这边的厨下的菜便源源不断地往上传,席面也流水一般地摆开了!
先上来的却是凉菜!
皇家的用膳习惯自从到了金陵之后,已经改了许多!南人对凉菜的钟爱,自然是没有北方盛行!因此,宫中摆宴,倒是先上汤的惯例。想不到这‘醉仙楼’开场便循了北人的旧俗,倒是有些不同。
“这是什么菜式?”赵普见先上来的这道菜,也就是普通的凉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便问一边站立的虞凤道。
“此菜名为‘鹿鸣贺嘉宾’!是醉仙楼秘制的鹿肉与野菜凉拌而来。请皇上一品!”
赵普正想说,这菜可有什么诗意?却突然想起诗经中的一句!不由微微地一笑。捋了捋须,却不说话。
赵允看赵普的眼睛看着席间众人,一脸相询的样子,便轻轻一拍桌子,引得赵普的眼神,这才假意地说道:“适才虞掌柜说这菜中自有诗意。莫不是这道菜是应在诗经中的那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上头?”
赵普倒是有些诧异,这第一个反应过来的竟然是赵允!不由有些意外。
虞凤便在一边笑道:“吴王真有文士之风!此菜正有此意,否则,也不会放在第一道菜里上来。”
“嗯!”赵普点了点头:“有鹿肉,有野菜,在坐的又真是嘉宾,这意思用得好,取意也贴合得很,倒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请皇上品尝!”虞凤微笑着道。
赵普并没有去评说赵允这个小小的出彩,但眼神之中却对赵允这么快反应过来,却表示了满意。提起筷子夹了一口,放下筷子后,这才慢慢地咀嚼起来。
鹿肉很嫩,没有半点腥味!野菜也是甘甜。特别这野菜的菜汁已经渗进了肉里,因此吃起来喷香爽滑!而且这野菜似乎也很特别,给人的感觉很清爽,很怡人。一口咽在喉间,竟有一种凉酥酥的畅快!
赵普正有些口干的时机,这一口下来,立刻口中生津,不禁有些回味!不禁又夹了一口。
众人正要等赵普开口评价,才敢动筷。因此,楼内楼外的人,都往这席上看着,并不敢乱动。却没有料到皇上也有这么贪嘴的时候。不由都对面前的这道菜食指大动!
赵普美美地吃了第二口,心中更是暗爽不已!也是一时高兴,便夹了一口递到赵允的碗里。这一举动,被所有人看见,不由心中都是一惊!
赵广的脸色微微一变,赵允的心中则暗自一喜!
赵普却没有过多的意思,微微一笑道:“允儿先测出这菜中的文意,理当先进一口!你们大家也都吃,这菜,可真是名副其实贺嘉宾的好菜。味道,果然是不同一般。”
众人早已按捺不住,急急地尝起这道菜来!不吃则已,一吃之下,席间立刻赞不绝口!
“好菜!味道极好。”
“意思也好,菜式也好看,味道更是一绝!”
“实在是宴客的必备之菜啊!”
虞凤在楼里听见,心中一宽的同时,自然是喜上眉梢!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今天过后,醉仙楼想不扬名,那都不可能了。心中欣喜之余,虞凤自然而然地便看了一眼,席间陪坐的苏三。
苏三也是高兴!醉仙楼,他也是花了许多心思的。虞凤毕竟是他在封朝的第一个女人,他不上心,也说不过去。如今有这样的效果,他自然是是很高兴的。因此虞凤在看他的同时,他也是心有所感,与虞凤相视一笑。
第469章 琼林宴(6)
赵允见搏了父皇的欢心,心中自然是高兴!心里盘想着,只要呆会自己再适时地应上几句,只怕父皇再也不会认为自己少于文采了。
只要父皇形成了这个印象,那太子的优势还剩下什么呢?
吴台铭在一边看到这情景,心中也是转过了几圈念头!吴台铭当然不会认为,皇上会因为赵允猜中一句诗意,便会从此冷落了太子。只是皇上在这样的场合,对赵允表现出如此的亲密,却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皇上可能只是随意之举,但别人会这么想吗?这楼里楼外的群臣会这样想吗?太子党的人会不会以为风头有些转向?赵允的人会不会因此,更加坚定?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这就不是谁先吃这一口鹿肉的事情。
吴台铭给太子使了一个眼色,赵广这时倒有些灵动,决意在这第二道菜上,先挽回一些脸面。毕竟,众所周知,他的文采比自己这个弟弟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可是赵广却没有这个机会!
第一道菜上来之后,菜便源源不断地摆了上来,一时之间赵普也没有功夫去问每道菜的诗意,紧着每道菜都吃了一口。碰到很合意的菜,自然也多进几口,心满意足之后,却对太子道:“太子去陪众臣们喝杯酒!”
这陪酒原本便是太子份内的事情!太子盯着菜式,听着上菜的侍者报了菜名后,便开始思考这其中的诗意,不想却没有机会。心中虽有了腹稿,奈何没有用武之地,只好站起来,到各席巡酒去了。
赵普这才腾出功夫,询问虞凤道:“恰才听闻此菜名为:娇莺戏蝶!且,这菜布在盘中也自有娇莺戏蝶这样的情景;味道也好,居然可以吃出那种欢愉的意味。只是朕却想不出,可有什么诗意能衬着这菜式?”
“倒是有首诗衬着!只是不见得好。不若在坐的诸位现作一首出来,现配上来,岂不妙哉?”
见虞凤不肯明说,却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是要比一比的意思。
赵普不由一笑,正要应下来。王宇却怕皇上不知底细,兴致来了,自己做诗。要知道原诗可是苏三的诗,皇上万一作不好,或者是作得没有苏三的原诗好,那怕是有些下脸的。便有意提醒皇上道:“皇上!”
“唔!”赵普便拿眼来看状元公,以为他要作诗!
“听说这醉仙楼的每道菜,都有一诗相映!而原诗多为武陵无名氏所作。”王宇说到这里,小心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见皇帝微微一愣,目光看向了苏三,便知皇帝已经明了,这才缓缓地接着道:“据说这无名氏,存世的诗词极多,且多为精品,不为世人所知。虞掌柜所说的‘不见得好’,只怕并不属实!就拿这道,看起来像连绵起伏的山峦的‘庐山寻珍’来说。无名氏的原诗便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等佳作,这席宴的急切之间,只怕配不出可以一比的好诗来。勉强现配出来的话,只怕虞掌柜会在心里笑话我们了。”
王宇的言下之意自然是:皇上最好悠着点,这里头的水深着呢。
赵普被王宇这么一说,心里先惊醒了一下。他一听‘无名氏’这三个字,便想起了苏三。再想起,力谏自己把翰林宴设在这里也正是苏三。这自然说明,苏三与醉仙楼必然是有联系的。
若这里的菜式,每菜必有一诗映着,而且都是苏三所做。再如王宇试举得一诗,若都有那等水准,那可真是很难下手的。自己九五之尊,虽然文采也是不俗,但在诗词上头,与苏三还是无法比的。
幸好王宇先点出来了,否则自己真信了这位虞掌柜的话,上了当,回头可是要出笑话的。便收了比试的心,暗瞪了苏三一眼,突地一笑道:“那也不见得!今天朕摆得可是翰林宴。朕倒不信,这个无名氏能历害到哪里去。就以这道:娇莺戏蝶为题,尔等尽展所长,诗词不限,多做几首上来,难道就一定比无名氏差吗?让外头也都用些心思,做几首过来。”
皇上一阵令下,新臣旧吏自然是一阵忙乱!而关于无名氏的传言也自然在各席之间流传。这其中,难免有人便把那日听雨楼中的旧事提了起来。
许伟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浑身的不自在。那夜听雨楼中的事情,对他而言是心中永远的痛!如果可以,他宁愿短寿十年,也不希望有人提起那晚发生的事情。
而那个所谓的‘无名氏’自然更是他心中,永远的创伤。每每想起这些,许伟心血就会沸腾。心里咬着这股气,自然要借机搬回一城,因此王宇一提到‘无名氏’,他便已经开始打起了腹稿。
只是席间的议论丝丝地传入耳中,他再难以静心。血沸腾了半天,脑子里居然空白一片,再也作不出一首诗来。
倒是梅进诗情涌动,先想出一诗来!道是:三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赵普只是略点了点头,诗倒是好诗,只是与娇莺戏蝶的主题和场景,都有些背离!气氛明显不对。心中对梅进不由看轻了几分。
梅进倒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在他看来,这命题的诗能沾到一点边,写出一己之意,便是好诗!却不知道皇帝心中已经要拿这诗与苏三的诗去比,所以要求只能是更高的。
下头的人挑了又挑,终于又挑上来一篇,赵普听来却是: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莺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春。
倒是有些情景在里头,只是仍然不中意。便拿眼寻来寻去,最后只落在王宇的脸上道:“你是此次恩科的状元,可有好诗?”
王宇一时头大!皇上这话给他的压力极大。他自认诗才远不及苏三,又哪里有什么好诗去与苏三唱对台,可皇上转来转去把目光落在他的头上,他却不能不应,只得勉为其难地口占一首道:日暮堂前花蕊娇,描画绣成置园角;游蝶翩翩飞蕊上,引得黄莺下柳条。
第470章 琼林宴(7)
“唔!”赵普点了点头,感觉这诗意思也到了,也有些情趣,于这主题也近了许多。算是可以拿得出手了。这么急切之间,能做出这样的诗来,状元公也着实难得。只是赵普知道,恐怕就这么一首,还比不上苏三的诗。
于是自己心里亦盘桓了一会子,却没有什么好诗意,便对虞凤道:“状元公的这首,虞掌柜觉得可好?”
虞凤一笑,却不明说:“小女子哪里分得出好坏!皇上觉着好,那便是好的。”虞凤是一心想着要给苏三长脸的,因此才有这话。
这却不是苏三的授意,于苏三而言他是不想出这个风头的。可是怎么说呢?自己的女人要给自己长脸,那自己也不好瞪着她,拂了她的这番心意,硬往下拉扯的道理。
便也只由着她去了。
赵普见苏三只是闷着头不作声,便道:“那汝且把原诗说来,让大家都听听,在座的都是有才学的人,是好是坏,一听之下,自有分晓。”
“是,皇上!”虞凤微笑应了一声之后,才咏道:“苏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咂巴咂巴嘴,赵普无语了片刻,自知都没法比了。心里却不服气,愣了一会子,才突然高声道:“大家都呆着做什么,这么好吃的美食岂好空置?你们不要因为在朕面前,就这么拘束嘛。都吃,都吃。”
虞凤轻轻地‘啊’了一声,再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是这么个态度。这算什么?
王宇只是轻笑,自然是闷着头大吃起来。早知道自己的诗是比不上苏三的诗的,还好皇上没有亲自上场,否则就不是眼下这个‘都吃,都吃’的话了。不过,从皇上的语气里,王宇倒是听出皇上多少有点想让众人压下苏三一头意思。
这也足以说明,刚才皇上确实是准备亲自上阵的。被自己阻了一下,心中有些恼意。这恼意自然是落在苏三的头上。
事实也确是如此!赵普今天情绪特别高,在园子里听着众进士们作诗,早已慢心痒的。只是碍于身份,不好与众才子去抢这个风头。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可以过把瘾,却没想到苏三早已在这菜里头,摆下了龙门阵。
有苏三搅在里头,赵普自然下不去手!其实也不是妒忌苏三的诗才,苏三的诗才再高,那也是他的忠心不二的臣子,他是爱护还来不及的。只是,兴头上被阻了一下,难免有些心气。
所以,赵普才把话题给叉开了。根本就不去评论谁得诗好,谁得诗坏。倒把虞凤给堵在了那里干瞪眼,为情郎长脸的目的没有达到,她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可是苏三对着她微微摇头,示意她不要与皇帝纠缠,她也只好从命!
赵普吃了几口菜,想想不能让苏三这么得意,转过几个想法,突然灵机一动,喜上眉梢,缓缓地放下筷子。
皇上一放筷子,这一楼的人便也不敢再动筷子了。
“朕倒忘了,本朝还有一位大才子没有出手嘛!那个无名氏的诗词固然好,但到了本朝这位大才子的面前,只怕也不过尔尔!”
众人一愕,明白赵普意思的人,呆立当场!
如今这情形,谁心里不明白,苏三便是无名氏,无名氏便是苏三啊?皇帝刚才没有点苏三的名,便已经表明皇上也是明知这一点的。可是现在皇帝却说出这番话,这唱得是哪一出啊?难道是让苏三与无名氏对对碰?这可是有些搞笑了。
“嗯!这位大才子,朕不说,大家想必也能猜到。自然便是本次恩科地主考,苏三苏宁远!朕初识苏爱卿,是从一首‘鹊桥仙’开始的,继而宁远每每都有佳作传出,每作都堪称精品!连朕都不得不承认,宁远之才在诗坛着实罕见!所以,朕相信,宁远一定比那位‘无名氏’要强上许多。虽然你们都是武陵人,但宁远可不要令朕失望啊!”
苏三半张着嘴,干瞪着眼,心中突突地一跳!
他倒没有想到,赵普居然能玩出这么一出!拿苏三与无名氏比,这不就是拿自己与自己比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种主意也是赵普能想得出来的?
而且这一击,恰恰地攻在了苏三的软肋之上!
苏三心里最清楚,自己这些才名,虽然有自己前一世的文学功底,也有这一世的努力研读;但更多的时候,他对前一世诗词,是多有借重的。
依他现在功力,自创一诗一词并不是难事!偶尔性情所所至,作一佳作也并不困难。毕竟,诗文也是生活,遇事多了,感慨便多,可写能写的东西,也自然丰富!
但要说与之前的那些诗作去比较的话,那是万万比不上的。那些诗作,可是千古留芳的绝世之作啊。
用一首绝世之作,去比另一首绝世之作,而且还要拘在一个主题之内!既便是苏三,只怕也是很难办到的事情。诗仙诗圣在此,也是要搔头的。
苏三看皇帝的语气,显然是在为自己能想到这么个绝妙的主意沾沾自喜。便知要皇帝收回这个心意是千难万难的。
他倒是能沉得住气,心下急转。
为今之计,只好把无名氏推崇到一个极高的境界,自己干脆认输,才是明智之举!实在过不了关,只好胡乱地作一首应景罢了!有不足之处,只咬死了,不敢与无名氏这位诗坛前辈比试的借口,应该可以捱得过去。
这事给闹的,皇上还真是妙想天开啊!还花起心思,追忆自己的旧作,有意把自己捧得那么高,这是成心要看自己笑话啊。
苏三心头闪过这些思虑,一边表现出极诧异的脸色,继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