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雄成长手册-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甲逊无力地扶额看他:“你竟然去偷窥女子闺阁?”连卫嫣住在哪里都知道,这算什么事儿?要是日后给大郎知晓,非得揍这小子一顿不可!
丁方却满不在乎地龇牙:“立秋算什么女子?她是个叛徒!”他急得直拍大腿,“哎我不是要跟你们说这个!你们猜我今晚看到什么了?那女人正在收拾行李呢!问题是我看她铺在床上的一套衣服,怎么竟然是美人品级的礼服!”
这下其余二者都变脸了。
甲逊沉默半晌,迟疑地开口道:“乙簇,你说,难不成立秋一直都是……”
乙簇默默地摇头,没有说话。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有数,丁方年纪小,对宫闱不了解,但他们却很清楚。立秋一个小小婢女,且又出自中军府,与郎主关系密切,这样的人,国君不秘密处理掉已经很不正常了。如今看她竟然要一朝飞上枝头,只能说明,她根本从头至尾,就是国君的人。
立秋,如今不过是要回去她原本的地方罢了。
然而这样的事实,却让两人心中有如深秋一般冰冷。因为立秋并不是旁人,不是立春立夏她们,而是从郎主年幼之时,就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一步步走过来的人。
这样的人啊,竟然是叛徒。
乙簇长叹一口气,道:“从我们告之郎主到如今,郎主不曾提过她半句,许是早就知道了。”
丁方稀里糊涂地看着他们俩儿:“这事……要告诉郎主吗?”
甲逊便走到院子角落的那片竹子旁,一只翠绿色的小鸟听到声响从竹节里探出小脑袋瞅着他,他从怀里掏出绢布和碳条,许久也不知该写些什么。
第115章 桃仁山鸡丁
北草原已经开始逐渐步入漫长的冬季,牧草生长缓慢,草尖变得枯黄。一到夜晚,寒风凛冽,远处传来悠长的兽鸣。
赵元蹲在火堆旁,小心翼翼地用食指抚弄一只翠鸟柔软的头颅,看它一下一下地点着碟子里的水,娇小的身躯是那样不起眼,估计谁也想不到,就是如此不起眼的小东西,一次次地往来于西北大营和北草原之间传递消息。
“阿父,信上说些什么?”
赵谌浓眉紧蹙,看着手里的绢布半晌没有出声。赵元回头看了一眼,干脆起身到他身边,伸手拿了绢布,赵谌并不阻止,只是眉宇之间郁色更重。
绢布上的字迹一板一眼,没有任何特色,赵元心里猜着是甲逊还是乙簇,低头细看,见上面写道:立秋着宫衣。
“什么意思……怎么就五个字?”他困惑地把那条细细的绢布翻过来倒过去地看了,还是只有五个字。
赵谌在一旁淡淡道:“宫衣唯有国君的妃妾才能穿。”
赵元脑中似有电光一闪而过,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阿父这几天一直心情郁郁,他只当是原褚军队几次搜查所致,原来是为着立秋姑姑的事情!不,他不应再喊她姑姑,这称呼立春立夏立冬都配得,唯独立秋不配。
他生在权贵人家,从小却被阿父教导,要叫立秋为姑姑,且尊她为长者。他没有母亲,阿父疼爱他,但毕竟身处朝堂,不能朝夕陪伴,恰是立秋温柔呵护,用心安排他衣食住行。他尚且如此难过,阿父又如何呢?
赵谌似察觉他怜惜目光,苦笑道:“我原当她有苦衷,心里纵然知道她背叛,也掩耳盗铃……可如今看来,她从头至尾都并不是真正的立秋,既然源头都是假的,有没有苦衷,也不要紧了。”
是吗?
赵元想想,道:“阿父,先前你跟我说府里有奸细,我只恨不能亲手斩其首级。但是现在,我知道奸细是立秋,虽然生气,但却并不像先前那样愤怒了。”他见自家老爹侧头静听,便继续道,“就算立秋是国君的人,这么多年了,府里多少秘辛,国君似乎并不知晓哩。可见立秋对中军府,并不是没有感情。”
他说的也是实情,立秋所为固然不可原谅,如果不是他爹早有谋算,如果不是那天夜黑风大,他们也许早就死了。但是他们毕竟没有死。
一个人有没有真心付出,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当初他爹与范氏貌合神离,内院都由立秋一手撑起,想要动手脚,她明明有很多机会,甚至于不着痕迹地把他杀掉,伪装成意外也可以。过了这么多年,立秋这颗棋子能起的作用,已经很小很小了。
赵谌沉默,似乎听进去了,却仍旧不开怀。
对他而言,立秋代表的是他过去最脆弱、最辛苦的一段岁月,可也是那段岁月,让他学会了担起撑门立户的责任。最早,就是立秋每次在他出征时,久久站在门口的身影。他身边有吕先生,家中还有妇孺,因此才能一次次在战场上挣扎着活下去,甚至战功赫赫。
现在他才发现,那时候值得回忆的,几乎有一半都是假的。
“罢了,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他敛去那一抹郁色,眼神里渐升起冷酷,“但愿她日后莫要后悔才好。”
赵元看他爹的神情,不由为立秋默默叹息一声。看他爹这样子,明显是旧情已去,唯有厌恶了。他爹可不是那种旧情难忘的人,只看范氏就知晓了。范氏没走,他爹就能无限容忍,一旦自请和离,立马就被他爹抛到脑后去了。举个例子:过去这七年,他爹再没提过关于范氏的一个字。
此时的淮郡府城里,一辆马车并前后五十人护卫,正在城南大门交换文书,城门守卫只大略看了马车里,不过一女子两侍女,可那女子身着茜色宫衣,绣金的澜边华丽铺开,他只看了一眼,便惶恐地收回视线。遂即城门恭恭敬敬地冲着这行车马大开。
马车在车轱辘咿呀的声音里缓缓向前,宽敞的车厢里十分安静。
立秋,如今叫萤秋,靠在迎枕上微微阖眼,全副心思却似乎都在身后高耸的城门上。这就远离了,从此她将身处后宫,再不会有机会见到赵谌了。
她忽觉不适地动了动,耳边就响起女官轻柔的询问:“美人,可是腰酸了?奴婢替您揉一揉吧?”紧跟着便有手动作强硬且轻柔地扶起她,另一人默不作声地替她推揉起腰部来。
从头至尾,她都不曾开口,逆来顺受。
她并非存心作践自己,只是……有几分意兴阑珊而已。
萤秋闭着眼,感受身上衣料的柔滑,那是昂贵的缎子和绢布也比不上的舒适感,更不用说上面繁复华丽的刺绣,寝衣绵软细腻,衬得皮肤反而更粗糙些。她的头发在这些日子里每日用特殊的方子清洗,抹上芬芳的头油,一遍遍疏通,早就变得如流水一般,指间的薄茧也被女官们反复用热牛乳浸泡,层层撕去,精心养护,白皙纤细。
这一切,她都曾经在范氏身上看到过,也许没有宫里的奢华,但都是身为奴婢所不可能拥有的生活。但是她却并不像自己从前想象中那样享受,甚至觉得厌烦。
“美人?可是奴婢按疼您了?”
萤秋睁眼,微凉的水珠便从睫毛之间滚了下来。
不,她不疼。
她也不会后悔。
甲逊和乙簇远远立在城门的敌楼上,漆黑的夜色吞没了他们的影子,下方的城门卫没有一人察觉他们的存在。
“你说,郎主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乙簇望着远处那一行车马远去,随口问道。
甲逊抱臂,脸色十分阴沉:“郎主雄才伟略,怎会在乎这微末小人?”
乙簇心里很不赞同。郎主再怎么首先也是个男人吧?只要是个男的,谁能忍受立秋这样的行为?听说早些年吕先生还曾经劝过郎主纳立秋为正经妾室,郎主虽然拒绝了,难保心里头已经把立秋当做自己的人了,唉……
他翻过背上的长弓,轻声道:“不然让我射一箭好了,这距离,一箭也就妥帖了。”
甲逊伸手按住他:“不可,郎主既没有吩咐,就是随她去的意思。”
乙簇没趣地拍开他的手,虽然不甘心,到底不敢违背赵谌的意思。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不知道小伍那家伙到了哪儿了……”
当初从绛城行军到西关,大部队在大雪里足足行了近大半个月,但在深秋独自一人快马加鞭,却只需七八日,就能返回绛城。
小伍这一日刚刚混进绛城,就听到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一件事。国君亲自撤销了婚诏,取消了闵姬与赵元的婚事,原因是不与罪臣结亲。
他寻常与大郎并不多接触,但也和其他暗卫一样,看着大郎一天天长大,甚至亲自在暗中护卫过大郎的安全。对他来说,郎主和大郎,比国君或是闵姬要重要千百倍,听到这个消息,他第一个反应反而是松了口气。
郎主和大郎之间的那点事情,实在瞒不过他们暗卫。
或者说,是郎主根本没想过瞒着他们。
他虽不敢揣测郎主的心思,但想着,郎主既然那样爱重大郎,恐怕并不情愿看着大郎娶妻生子,离他越来越远。这下可好了,反正大郎也不爱那闵姬,省得他们还得动手脚毁人姻缘。
小伍并不回去中军府,府里有吕先生坐镇,且如今郎主大郎人不在西关大营,认不了罪,国君在众目睽睽之下,并不能公然查抄中军府。他按照甲逊的吩咐,直接找了一家客店,换了一身衣服出去搜集消息。
入了夜,他换上夜行衣,直接摸去了左金吾崔直的私人府邸。
崔直正独坐在院子的桂花树下,石桌上三碟小菜,分别是腌水芥皮、甜酱萝葡、桃仁山鸡丁,酒是上好的玉泉酒,用冰镇的细颈陶瓶盛着,悠闲惬意。
小伍并不直接现身,而是躲在暗处冷眼观察片刻,只觉得接头这人未免心情过好,着实有些不可靠。他见崔直将酒喝去一半,小菜一扫而空,才慢吞吞地挪了出去。
“崔大人。”
崔直猛地一惊,手里的酒盏险些甩了出去。他一身武艺,本也耳聪目鸣,只不过小伍干得就是隐匿行踪的本事活儿,他今日又因为高兴饮了不少酒,这才没能及时发现小伍的存在,反而被吓了一跳。
“你是何人?”他稳坐住了,将酒盏搁下问道。
小伍细看他人物,正是眉平鼻挺,眼光清正,好一派风光霁月的君子之风!然而世人多是表里不一,道貌岸然的人不在少数,谁知这人究竟如何呢?
他收回打量的视线,微微低头道:“崔大人,我家主人嘱咐我来问您,可还记得当初的约定?”
崔直眉头一跳,微微摆了摆手,四周便似响起一阵风声,仿佛空了许多。他站起身往小伍的方向走了几步,又停下来,道:“我知晓了,并不敢忘。你家主人怎么样了?”
小伍谨慎答道:“家主人一切安好,唯独忧心绛城府邸,当初崔大人与家主人约定,若他遭遇危难,崔大人一定相帮,如今这时机到了。”
崔直一时没有吭声。
他们说的话换做任何一个人站在旁边,也是听不明白的,可是崔直却不能装糊涂。事实上,他知道面前这人是赵谌的手下,也知道赵谌要他做什么。先前他一直充当赵谌在绛城的耳目,也并不感觉违背自己的良知,因为他效忠之人并非国君,不过自己罢了。
可是……
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心头的那个人。
第116章 莲子黑米粥
小伍心头冷哼:果然犹豫了。
他目光冰冷地站在原处,既不催促崔直,也不立刻离开,就那么站着。他只是在想:就连立秋也叛变了,这么一个不远不近的权贵子弟,又怎能指望他牢记约定呢?
崔直却并没有违背约定的意思。一方面他身为崔家长孙,将来必定要继承清河崔氏,必要事事以家族为重,现下父亲看好赵谌,这几年来信反复叮嘱他要与赵谌交好;另一方面,他早几年也和赵谌私交不错,赵谌的能力他心中有数。
他心中那件事,如今是没有指望的,但若助赵谌成事,想来也并不困难。
崔直拿定了主意,便对小伍道:“不知你家主人需要我做些什么?”
小伍由于他方才的犹豫,对他已经不大信任,听他问了,却不言不语。他本就藏着样貌,又穿着一身暗色的衣服,一声不响地站在桂树的阴影之下,颇有些阴森。若是换做赵谌,或者甲逊等人,面对此景还能不当回事,因为他们都了解小伍偏执的性子,然而崔直毕竟不是他们。
崔直久等不到小伍的回答,表情变得十分诧异,甚至都掩饰不住。他出生在此世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又是长子嫡孙,身份天生高人一等,周围自然没有逆他意思的人,就算他独自来到绛城做了金吾卫,也有人替他一路打点,年纪轻轻当了左金吾,更没有遇到过小伍这样连敷衍都懒得去做的人物。
他是个聪敏的人,哪里猜不出小伍的心思?
崔直不由苦笑,道:“这位小郎,崔某方才并非在犹豫,只是想到一件难办的事情,寻思日后可否找你家主人帮忙。”
小伍立刻就懂了,这是在加价啊!不过他倒无所谓,反正交换什么条件有什么约定那是郎主和这个崔大人之间的事情,只要崔直不要反水害他完成不了任务,那就行了。
“事后你找家主人谈就是,”他淡淡道,“我这里有一封信,请将信交给灵毋宫的主人,家主人烦你相帮的事情就算完成了。”
崔直谨慎地上前几步,接过那封信,看也不看就收进了怀里。
“我知道了,你再等两日,等我送了信好通知你。”他抬头看向小伍。
小伍摇摇头:“不必,你送了信我自然知道。”
他说罢转身翻墙离开。
崔直蹙眉看着,见对方在黑暗中如同一道青烟一般消失在墙边,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半点的声音,这样的功夫,只在赵谌身边做一个区区暗卫,怕还不是头领,可见赵谌实力之深。
然而他早年认识赵谌的时候,对方不苟言笑,朝堂之上常常无言以对,朝堂之下更是沉默寡言,并不擅权争利。以他的眼光来看,那时候的赵谌并非韬光养晦,而再看现在君臣如水火不容,赵谌的触手甚至能伸到宫里去,就可见世事难料,人心易变了。
他叹了一口气,转身坐回石凳上。
菜肴的香气还似有若无,酒杯里剩下半杯剔透的酒液,但是他的心情,已经不是刚才那样单纯的喜悦了。
崔直迟疑了片刻,将那半杯冷酒一口喝尽,然后从怀里掏出了那封信。
信很薄,他用手指捻了捻,里头似乎只有一张纸,外头用漆封了口,连印信也无。他把信搁在石桌上,心不在焉地摸着那处漆封,这信处理得并不严密,漆已经很干硬了,可以看出已经过去了不少时日,若是用小火微烤,虽能取下漆封,恐难免伤到纸张……
当然,他并非有别的心思,然而知道信的内容,也能让他有所准备,毕竟灵毋宫不是容易进的地方,这封信要是有问题,自己只怕难以脱身。他不是贪生畏死的人,可是他一出事,就会连累家中,不得不多想几步。
“大人,可要属下启信?”他的身后慢慢走出一人,也是护卫的打扮。
崔直眼神定在信上,半晌没说话。最终,他长长吁了口气,重新将那信塞进怀里,站起来往一旁的沿廊走去:“不需要了,大将军总不至于害我。你去找了管家来,我有事吩咐他。”
那护卫恭敬行礼道:“喏。”
崔直上廊进了屋子,院子里重新安静了下来。直到过去大半时辰,远处的院墙上才有一点细微的声响发出。
小伍轻巧地跃下了墙,这才真正离开崔直的府邸。
崔直久久无法入睡,与他同样难眠的还有远在深宫之中的赵闵。前几日随着诏书一起送来的还有四五盒贵重的首饰、十几匹精美的绸缎、成箱的古董摆件。
赵闵那会儿坐在案前,绢制的诏书徐徐展开,她只看了一眼,便晓得摆在面前的这些价值万贯的珠宝布匹究竟因何而来。那竟然是用她的婚姻换来的!
她的父亲未免高看她了,就算不施与这些财物,她也已经打算好,无论如何也要恳求父亲解除这婚约。如今看来,父亲还没想过要放弃了她。
赵闵先是松了一口气,想着自己总算保住了芷兰园,接着她就又想到远在江州岷郡不知安危的赵元。从她得知自己与赵元的婚事那一日开始,就已经把赵元当成自己未来的夫主对待,纵然对方态度冷漠,几次三番的拒绝,她也并不气馁,反而对将来出宫后的日子多有期盼……而那些期盼,也不再有了。
樛美人看到诏书的反应倒让赵闵不解。她往日里最常说的就是对赵闵这门婚事的不满,三句话里总有两句是劝赵闵去求赵王换人的,然而真等解除婚约的诏书下来,她竟懵了,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谁也安抚不住。
“我的儿啊,我苦命的儿——”她哀哀凄凄道,“这可怎生是好?你没了这门婚事,日后陛下哪儿还想起来再给你许人家呢!”
一旁的百珠千金二婢闻言,也是默默落了泪。
面前的金银珠宝若搁在出嫁前,那是千好万好,可放在眼下,除了堆在库房里让它们落灰,又有甚么用处呢?陛下是再不会想起芷兰园的这一个女儿了。
赵闵却只是笑了笑,也不去劝自己母亲。她心底的那些个猜测不敢对母亲和百珠二人说,恐吓到她们。此时这个局面,也许还是长姐为她争取来的,不然以父亲的角度,为了维护王室的高风亮节,直叫她“病”死了也是正常的,她若死了,解除婚约就再正经不过……
她恍惚地看着母亲和婢女们哭泣,却感觉自个儿浑身上下仿佛都冰冻住了一般,没有一丝感觉。
千金抹了眼泪,抬头望着她小声道:“八娘子,不如求了陛下,让崔郎君来求娶呀。”
樛美人的哭声戛然而止。
她眼睛发亮,眼泪还在眼眶里要掉不掉,嘴角却已经翘了起来:“对!我怎么将他给忘了!”她还转头问千金道,“那什么簪子是崔郎君送的,可对?”
千金忙不迭地点头:“是啊是啊,崔郎君爱慕八娘,这会儿让他求娶,他必然愿意的!”
樛美人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仿佛已经见到了崔郎君送来的定亲信物。是啊,比起一介武夫,当然还是清河崔家的长孙配得上她的闵儿,如若能与清河崔氏结亲,陛下肯定不会阻止!
她眼神充满了殷切对女儿道:“闵儿,崔郎君很好,若他能——”
“够了!”
赵闵声音尖锐地打断了母亲的话,腾地站起来,整个人因为羞耻和怒意而颤抖。她远远听到自个儿的声音,也都像天边的云似的飘着浮着,没有半点真实感,可是心中那点隐秘的痛楚却越来越清晰,直至整个胸口都麻木了。
她牙齿打着哆嗦说:“不要再提崔直!他跟我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我就这样不堪,非得求了人娶回去不可吗?”话还未说完,眼泪已经扑簌簌地滑落,绝望又心痛。
就算他喜欢自家又如何?就算她动了心又如何?清河崔家绝不会让他娶赵王室的女儿,更遑提一个母族身份低微的女人。
她自小没能得到父母庇佑,却能在这个深宫里平平安安长成,还能反过来护住母亲,靠得就是有自知之明,就是知足。若没了这唯一的长处,她的人生,又该有多么可悲啊……
百珠望着自家的王姬,心都让她哭碎了,在芷兰园里,怕只有她知道娘子的谨小慎微,知道娘子心中求而不得,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苦。她跪着上前抱住委顿在地的赵闵,紧紧地将对方拥在怀里,哽咽道:“娘子莫哭,不嫁人也没什么,咱们就在芷兰园里好好地过,奴不出宫了,一辈子陪着您!”
一园子都是凄风苦雨的,外人哪儿想得到,这就是高高在上的王姬所过的日子呢。
于是,赵闵这几日夜夜都无法安睡。她并不是那种整日以泪洗面的脆弱女子,哭过一场过后,自认已经将心里的妄念忘记,可是每到夜里就是睡不着,几日下来眼底青黑,整个人都如大病一场。
樛美人看到她这样子更加难过,急得嘴角连起了好几个火泡。
虽然女儿那一日话说得决绝,但是她心中的念想却没有搁下,反而更加强烈起来。照她看来,女儿就是喜欢那个崔郎君,好歹也是个王姬,既然喜欢,为何不可?
第二日,她坐在廊前喝着莲子黑米粥下火,问身边的女官道:“你不是说左金吾今日要进宫?”
“奴确打听到了,好像是去灵毋宫请安。”
“灵毋宫……”樛美人目光投向院墙远处的重重殿宇,“我早年是听宫人说过,清河崔家上几代和胪氏联姻,有一位老祖宗,和灵虢夫人也算沾亲带故,只是那位老祖宗已仙去了……否则左金吾哪里有资格入内宫请安?”
她左右思量,暗自下定决心。灵毋宫周遭她不敢去,可守在必经的小道上倒是可以。反正似她这等不受宠的妃妾,寻常也无人注意,待她换一身衣服,打扮地和女官差不多,就更安全了。她只要跟那位崔郎君说几句话就行了。
崔直心事重重地进了宫,跟在小寺人身后七拐八拐地前行。
今天入宫已经跟陛下打过招呼,可是见到的却是寺人瑜。这么一来,陛下病重的传言,也许未必都是假的……
第117章 香菇掐菜
小寺人停在灵毋宫的白色石阶前,对崔直行了一礼道:“左金吾大人,奴就只能送您到这儿,您直接上去就行了。”
崔直给了他一个小荷包,自己整整衣冠上去。高高的白色云母石阶一层垒一层,上到云台上几乎可以看见半边虒祁宫的景观。宫殿孤独矗立,受云台的不过四个中年寺人,显得冷清极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殿门行礼道:“左金吾令崔直求见夫人,给夫人请安。”
殿门咿呀从内推开,两名女史碎步走出,一名低声道:“崔大人,夫人还未起,您先随我等到静室等候吧。”
崔直点点头,跟着她们进了殿,往右去了一间不大的静室。静室铺设地衣,隔扇,中间置一张小几,旁边的泥金小炉里咕咕地烧开了一壶水。
他在外头脱了靴子,只穿足衣坐在小几旁。那两名女史离开后,又进来四名宫婢,两人拎着食盒,一人过来沏茶,最后一人跪坐在他的身侧,将食盒里的食物一碟一碟地取了出来,摆在小几上。
“大人,奴婢想您该是还未用朝食,就自作主张端了些。”那名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宫婢穿着一身锦蓝宫服,头上插戴一副云头簪,容貌秀丽,声音温柔,一举一动皆十分优雅。
崔直看着她,半晌迟疑地问道:“你……难道是兰娥姐姐?”
那宫婢表情微微惊讶,然后抿嘴一笑:“正是奴婢。没想到崔大人竟还记得。”
纵然崔直向来喜形不于色,也不由感慨道:“怎么不记得?我那时年纪小,随着曾祖母来灵毋宫,竟然把夫人喜爱的一只花斛给打碎了,吓得直哭,还是兰娥姐姐拿糖糕哄我,替我向曾祖母说话,回家才不曾挨骂。”
兰娥忍不住笑出了声:“您记得真清楚,奴婢也仿佛看见小时候的崔大人,真是可爱呢。”
崔直俊逸的脸庞微红,神情却温和许多。
兰娥将一小碗荷叶粥轻轻推到他面前,指着那些精致的小碟子道:“奴婢还记得您爱吃鸡肉,这一碟是香油溜鸡脯,还有酱桃仁、香菇掐菜和芝麻鹿肉饼。”
大概是想起了小时候来过这里的事情,崔直一反开始的拘谨,将小几上的东西吃得七七八八。一顿饭下来起码用了两刻钟,可是外头并没有传来灵虢夫人召见的声音。
崔直搁下碗,低声问道:“兰娥姐姐,夫人近来还好吗?”
兰娥看了他一眼,声音里带了一丝不明显的忧虑:“天气渐冷了,夫人多少有些不适,所以起得就比从前晚了些。”
崔直及时掩饰住了自己的震惊。
刚才的话,他本不当问,但是他问了。
兰娥也不该回答他。
这即是说,灵虢夫人的身体比她说的还要严重,就算此刻不说,大家很快也会知晓。
所以兰娥也就说了。
崔直端起茶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心思却已经不在这间静室里了。
他很忧心赵谌父子的处境。
金吾卫虽然不比内廷令得陛下信任,但毕竟守卫宫城,接触到的阴私也多。他父亲曾多次和他说起,赵国若没有灵虢夫人,要么乱国,要么国家易主,这都是因为国君疯魔的关系。
无论国君和胪氏,还有灵虢夫人之间有什么纠葛,但若牵扯到赵谌,那就是牵扯到赵国的安危,崔氏必不能袖手旁观。此时犬戎之患已除,外患既除,想必国君也认为可以顺便除掉赵谌父子,然而赵国的外患岂止犬戎?
赵国临近的燕国,南面还有秦楚二国,皆国力强盛,各个虎视眈眈。赵谌一人之力有限,但他身为大将军,在军中威名极盛,就像当年的战神胪拓一般,除掉这样的人对于文官把持朝政有利,对于国君收回兵权有利,唯独对赵国的将来不利。
国君清醒时还会考虑一二,若是没了灵虢夫人掣肘,脑袋一糊涂,说不准就不顾一切了。
崔直等到巳时,才有女史进来。
他见到靠在软榻上的灵虢夫人时,只在行礼之前匆匆看了一眼。若是熟悉的人见了灵虢夫人,只怕会大吃一惊。因为她多年来美貌一直不减,然而现在却突然白了双鬓,眼角也多出不少细纹,就像某种艳丽夺目的花,整个花期都娇艳无匹,但只有在快要凋谢的那一刻,才会显出几分衰败之意。
他不熟悉,但却看出了对方的憔悴。
“夫人。”
灵虢夫人不在意地让他起身,定定地打量了他片刻,道:“你容貌不似你父亲,倒与你曾祖母有几分相似……特别是眼睛和鼻子。”
崔直恭恭敬敬地跪坐在她下首:“是,臣的父亲也是这样说的。”
灵虢夫人嘴角微微一勾,笑意显得十分敷衍。
她挥退左右,问道:“你见我何事?”
崔直也不罗嗦,掏出怀里的信低头递到她跟前:“这是赵谌托付臣交给您的信。”
灵虢夫人接过信打开来看,半晌也没有说话。
崔直低着头在想,那信难道很长,怎么看了这许久?上面又说了什么?
然而他并不知,那信其实不长,短短几行而已。看信的人之所以久久不言,不过是因为信中所求的事情让她为难,无法下定决心罢了。
又过去一炷香的时间,灵虢夫人放下信,对崔直道:“你的信已经送到,就回去吧。”
崔直犹豫片刻,伏地行了一礼,低声说:“夫人,臣有一事相问。”
“你问就是。”
“若臣想求娶王姬,可否?”
灵虢夫人挑眉一笑:“你想娶赵闵?”
崔直惊讶地抬头道:“夫人怎么知道?”
灵虢夫人并不会回答,只是俯视他,淡淡道:“这宫中陛下的女儿,你想娶哪一个都行,唯独赵闵,陛下绝不会答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