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翔-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⑷恚碧玫梗纯蘖魈樗凳裁匆膊桓页鍪菇鸸U詴Y无奈才改以范成大为使。这件事后来也一直流成笑柄,可见有些人虽然口口声声一力主战,但其实不过是为救各声或官位的借口罢了。
赵倩如又道:“就拿这次出兵救援大理来说,梁相公和洪枢密都是反对出兵的,但你能说他们说的一点道理也没有吗?”
杨炎点点头,他的明白,梁克家和洪适的但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目前确实不是出兵援助大理的好时机。只是正好自己在广南平乱,人马粮草调配起来方便一些,而大理对于大宋酉南的稳定也太重要了,因此虞允文才力排众议,一力主张援助大理。忍不住笑道:“如果你是一个男子,我看应该比许多大臣都要强得多了。”
赵倩如微微一颤,她从小就聪颖过人,女红、刺绣一类女子该做的事情,她都不喜欢,偏偏喜欢读书。她父亲对她十分喜爱,也不加以阻拦,相反还教她读书识字,后来被赵昚接到临安之后,更是请了两位老先生数她做诗填词,写赋做文章。而且经常出入宫廷,耳听目染,竟对军国大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和赵月如情同姐妹,一来是两人一齐长大,二来也是因为两人能谈得来。只是赵月如偏好武功兵法,而她则更喜时政机要。
不过平时无事时,赵倩如心里也常常感叹自己偏生得女儿之身,不能出将拜相,一展胸中所学。只是这些念头她一直埋得较深,不被人知晓罢了。但今天听杨炎这么一说,心中也不禁有些戚然,道:“炎郎,你是不是觉得我也该像其他女子那样,在家里相夫教子,孝教公婆才是,如果是的,那么我明天就去见官家,把这个监军辞了。”
杨炎忙把她搂得紧了紧,道:“无论怎样只要你喜欢就好。无论你做什么,我也是喜欢的。不过你真想在家里相夫教子,那么咱们是不是该快些努力才行。”
赵倩如大窘,娇嗔道:“你说什么呀。”文人小说下载
杨炎见她脸染红霞,不可方物,那里还忍得住,一手搂着她,一手探到了她衣内,肆意抚摸着嫩滑的香肌。赵倩如全身酥软,蜷入他怀里,两人正是新婚,这时更是分外痴缠,赵倩如也禁不住主动奉上香唇,热吻在一起。
杨炎哈哈一笑,搂着她躺倒床榻上,给她宽衣解带,赵倩如伏在榻上,欲拒还迎。在杨炎的一番施为下,赵倩如那初为人妇之后,如象牙般光致娇嫩,丰满玲珑的动人身体彻底暴露出来。登时满室春光,说不出的恩爱缠绵。两人在高张的热情里,抵死相缠。
直到两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赵倩如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羊一样,静静蜷缩在杨炎怀中,嘴角边挂着满足后欢娱的笑意,一动也不动了。杨炎搂着她,在她光滑如丝绸的后背上轻轻抚摸着,赵倩如梦呓般道:“其实只要就这样天天陪着炎郎,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炎搂着她的手紧了一紧,让她动人的娇躯紧贴着自己,道:“放心吧,我一定天天陪着你。”
※※※
第二天,杨炎立刻上书赵昚,提出让陈亮和甘华先返回广西,安排进攻三州,并先行派一支人马进驻大理。对此赵昚并无异议,立刻下旨让陈亮先回广西,并把广西的各将的官阶均升一级,然后等到安定了大理之后回来,再按各人的动劳高低,再行封赏。然后又命人将杨炎索要的那十二头大象送到兵营里去。
甘华和陈亮早己做好了准备,一见赵昚下旨,两人立刻起身赶奔广西而去。
处理完这件事之后,襄阳,江淮的边境也连续发回消息:金国已经平定了山东的红袄军之乱,山东宣抚使纥石列志宁改任南京留守司使,驻军在开封府,并在许州、汝州、封州、归德等处增兵。不过因为金军平定红袄军之乱时,曾从边境抽调过人马,现在平乱成功以后,补充边境的守军也是正常事,到未必一定就是想要南侵。但也不能不防,因此赵昚下旨,命今江淮、鄂襄等处加强守卫。
而杨炎最关注的完颜长之这时正出任北京留守司使,并在锦州督造龙舟,居说是金帝完颜雍要派人出海,寻找仙人,求长生不老之术。
杨炎听了,也不觉有些好笑,历来的帝王希望寻找仙人,求长生不老之术的到是不少,如前朝的秦始皇、汉武帝,宋朝的微宗皇帝等。而宋朝的真宗皇帝还闹出过天降祥瑞,泰山封禅的闹剧。想不到完颜雍也是这样的皇帝。不过也难怪,有几个人不想长生不老呢?尤其是皇帝。
这时又传来了靖海军节度使,沿海制置使李宝发回公文,称:现在金国山东路红祆军道领李全,杨妙真,彭义斌等率数千余众自海路归宋,现在正驻扎在海州,由魏胜暂时带管,请问朝廷应该如何安置。
原来金国换由纥石列志宁出任山东宣抚使之后,一改完颜衍谋肆意杀戳的作风,使用怀柔手段,一面安抚山东地方的百姓,分给他们田地,种子,耗牛等物,鼓励百姓安居耕种,另一方面封锁红祆军所占的登州,海宁州,莱州三地,严禁任何商队进入三地,又加强了海路的寻查,彻底切断了红沃军海上的供应补给。数月之后,山东的百姓各安生业,局面也渐渐稳定下来。而在登州,海宁州,莱州的红沃军因为得不到任何的补充,粮草日用物资也日渐缺少。
纥石列志宁见时机成熟,这才下令完颜陈和尚进攻海宁州,并乘机派人许以官职钱财,招降红沃军的将领,刘二祖的部将张汝楫,孙邦佐等经不住诱惑,于夜刺杀了刘二祖,献莱州与刘二祖的人头,投降了纥石列志宁。余部由彭义斌、张林、霍仪、程宽、程福,等人率领投靠登州的李全。
而这时完颜陈和尚也攻破了海宁州,守将崔天佑、李思温阵亡。这时红沃军只剩下登州一地,局势已不可挽回。纥石列志宁又命人去登州招降李全。但被李全严辞拒绝,表示:全宁作江淮之鬼,不为金国之臣。并与彭义斌、霍仪等人商议,最后一致决定,登州不可守,应当举兵突围,回归大宋。
于是红袄军分兵三路,分头海陆突围,结果在突围战中程宽、程福,冯天羽,郝定等人战死,只有李全,杨妙真、彭义斌、张林、霍仪、石圭、夏全、裴渊等人从海路到达海州。而数万红沃军,到达海州的只剩五千余人。
海州的守将魏胜接到消息之后,一面安顿红袄军的各首领,一面命人通告李宝,由李宝转告朝廷,请求朝廷安置。
赵昚接报之后,立刻招集执政大臣,商议如何处置红袄军。虞允文立刻提出:接受红沃军的归降,并且保留这支军队,尽力安抚,因此他们都是山东人,熟悉地形,日后无论是北伐,还是抵御金军,都必然大有用处。同时杨炎也上奏,在远征途中曾得到红袄军的帮助,赞同虞允文的意见。
大宋自从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其实一直不断的有人从北方逃归大宋,也有不少起义军因为敌不过金军,整队的投奔大宋,李显忠、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大宋一般对这些人基本都会接纳,安置。有的人还会封给个官职,以安其心。
因此赵昚下旨,仍以红沃军为名,封李全为红沃军统制,武节大夫,彭义斌为红沃军副统制,武义大夫,仍由两人管辖全军。又封杨妙真为钟离县主。其余张林、霍仪、石圭、夏全、裴渊等人匀封为修武郎。全军划归海州的魏胜管理。接着赵昚又下令,任命永安公主赵月如为御营宿卫使,范成大为副使,去海州传达朝廷旨意,安抚红袄军,并寻视江淮各军。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再上征途(三)
一般来说,大宋对整队投奔过来的较为重视。通常会派出一位朝廷的高级官员安抚。对于安抚红沃军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杨炎,因为之前他们有过接触。但杨炎现在肯定是抽不开身的,而且其他参加过远征的人这时也都在广西平乱,只有一个赵月如还在临安。而且赵昚本来就想扶持赵月如,因此顺水推舟,任命赵月如为御营宿卫使,并且顺便寻视江淮各军,建立她的个人影响力。又怕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又任命了范成大为副使,陪着赵月如一起去。
由于先有赵倩如担当监军的例子,对赵昚任用公主,众大臣也都习惯了,再加上几位执政大臣都并无异议,因此这次的任命都十分顺利。
※※※
只见台下战马激踏,扬起漫天的尘土。马蹄声中,还夹杂的人的吼叫,武器的撞击,还有人们所不熟悉的象嘶声。
原来在台下交战的双方是由十二头大象组成的一方,对阵八十名骑军组成的一方,正在相互攻守。虽然只是平常的练兵,但士兵们都知通杨炎对练兵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因此双方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打得十分激烈。
自从杨炎从赵昚那里领来十二头大象之后,立刻拔调了四十名骑兵,要他们学着改骑大象,又有象奴教授他们操控大象的方法,一连练了三天,初有成效,今天就是测试一下象军的战斗力。
不过这三天以来,杨炎、赵倩如、吴锡等人每天都和刘仁先一齐商议策划,出兵援助大理的安排,并了解高建铭和交趾军的兵力分布,战斗力,战术习惯等等。刘仁先也尽自己所能,倾囊相告。
而且这几天赵忱天天都到驸马府来,杨炎和赵倩如都不在,就找铁成林和谷雪萍玩。赵婉如也跟着赵忱来了几次,和他们也混得斯熟。
今天测试象军的战斗力,恰好明天赵月如就要出发去海州,因此赵倩如要去向赵月如告别,没有去看。杨炎只带着铁成林和谷雪萍两人。但赵忱、赵婉如知道以后,都吵着要去看看,因为他们要听谷雪萍说起过大象多么多么大,多么多么厉害,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愿放过。杨炎也拗不过他们,好在也不是正式的阅军,因此都带去了。同时杨炎又请了魏昌来观看。
这时场上打得正是激烈,不但有人从马背上被击落下来,退出战场。每只大象上坐着两名士兵,各执一支两丈四尺长的长矛,一左一右,十二头大象并排齐冲,声势竟也十分吓人,比起铁浮图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谷雪萍带来的两只老虎也助威一般,对着战场发出连声吼声,张牙舞牙,要不是被拴在木桩上,只怕这时也冲进战场中去了。到是看得几个小孩们纷纷拍手叫好。
“当,当,当,当”台下响起了一片锣声,战场上正在激战的双方听到了锣声,都纷纷停下手来,到看台前列队站好。
这场比试进行了大约三刻多钟,八十名骑军中被击落马下的竟有三十六人,几乎占去了全军的一半,而象军之中,只有五人被从象背上击落下来,而且只有一头象背上的士兵是全被击落下象。
这个结果刘仁先到不觉得有多少意处,但吴锡、魏昌却大为吃惊,虽然只是平时的练兵,但象军的战斗力也未免太强了。不过刚才众人也看得清楚,象背本就高过丈余,人骑在上面自然是象大人高,一般的骑兵如果不是到大象近前,根本够不到象背上的士兵。就算是想攻击大象,但这家伙皮糙肉厚,挨几下子和抓痒没什么区别。而象背上的士兵居高临下,手里的武器又长,也确实是万难应付。
刘仁先道:“现在象兵对大象还操控不熟练,因此还不能完全发挥大象的全部战斗力,在实战中,大象既使挨几枪几刀,中七八箭都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而且交趾国有时还会给大象覆上藤甲,这藤甲是取山中老藤编织而成,在经过油浸后晒干,反复十余次,坚硬如铁,可免刀枪之伤。”
杨炎道:“刘将军,现在你们还有多少大象?高建铭那里又有多少头大象?请你据实告诉我。”
刘仁先道:“现在大理还有大象四十六头,而高建铭那里有大象近百头左右。”他顿了一顿,又道:“听说交趾国近年来一直在扩展象军,据说战象有不下千头。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他们确实派了两百头大象来帮助高建铭。”
这番话听得吴锡只皱眉头,只觉得跟本就无法对付。要知道当年宋军与支趾交战时,宋军全靠人多,先以强弩射象,次以刀破象鼻,才免强获胜。不过那时交趾军也不过有战象百五十头左右,现在象军的数量大大增加了,可怎么办?虽然破不了象军,并不是说宋军就一定不能获胜,但难度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魏昌道:“我听说过藤甲,确定善挡刀枪,如果真给大象披上藤甲,恐怕只有用床弩劲射,才可以破象。”
吴锡道:“床弩虽好,可惜移动不便,恐怕也难有大用。”他说的也有道理,床弩经过魏昌的改造以后,确定大为轻便,可以在战场上使用。但仍需八人一起用力,才能移动,用于攻城到是合适。但用于野战,特别是遭遇战,还是不方便。大象的体形虽然庞大,但运动起来和步军的速度差不多,到并不算慢,而旦床弩改造以后,射程也大大降低,对付大象恐怕需要二百步以内,才能有效。以大象的速度,冲过二百步的距离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上征途(四)
这时众人都看着杨炎,希望他能想出办法来破象军。杨炎到是没有什么为难的表情,对于他来说,世上跟本没有绝对无敌的军队,铁浮图也罢,摩尼教依靠信仰也罢,都不是没有弱点可以战胜,象军也不例外。否则交趾国岂不是就可以凭借那千头大象,天下无敌了吗。他挥挥手,把吴锡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吴锡点点头,走下看台去。吩咐士兵重新开始比试。
这时士兵们也歇过一阵,于是又各自跨马上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效量起来。
不过这一次骑兵们可没有像上一次那样与象军正面硬拼,正面只留五十骑,与象军游斗,剩下的三十骑分为两支,从左右包操,攻击象军的侧翼和背后,这样一来,象军立刻首尾难顾,阵脚大乱,有的继续向前冲,有的回头去迎战背后攻来的敌人。原来排列整齐的队列也大乱了起来。
而骑军也并不与象军正面接战,且不断来回奔驰,设法将象军一一分割开,一但有落单的象军,就立刻有十几骑上来围攻。令象队瞻前顾后,左右不暇。
一刻钟之后,双方再度停手,这时骑军只有二十三人被击落马下,而象军中竟有十一人被打落下象背,其中有四头象上的士兵全被打落象下。在军力相同的情况下,两次较量的战果竟然大相庭径。
杨炎淡淡一笑道:“从第一场的场面来看,如果论正面的冲击力,恐怕连铁浮图也比不上象军,不过象军的不足就是它们的灵活性太差,尽管它们的速度并不算慢,但转向变线的能力显然比步军和铁浮图都要慢得多,因此象军的弱点就在它们的侧翼和背后。因此在第二战我就吩咐吴锡改变战术,对着它们的弱点下手,象军并不是那么可怕。”
这一次连刘仁先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仅仅只是一场训练的比试,杨炎竟然就能够几乎完全洞悉象军的优势和弱点,并且能够针对这些弱点调整战术,所谓天生名将,大概就是指这样的人吧。刘仁先忽然觉得由杨炎领军去救援大理,或许真是一件好事。
杨炎又道:“而且在实战中,一面命骑军与象军游斗,一面用神臂弓来对付象军,七八支箭不够,就射它十七八次。如果是披挂藤甲,那就更好对付,藤甲虽然坚固,但油浸者必然怕火,用火箭射之,即可破藤甲。”
其人们听了,都频频点头称是,魏昌道:“这么说来,象军到并不可怕了。”
杨炎微微一笑,道:“现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唯系一心。任何一种兵力,一种战术都有它的优势和弱点,我们所想做的不过就是抓住敌军的弱点,限制他们的优势,相反尽量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避免弱点,所谓兵法,仅此而己。”
刘仁先听了,苦笑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知易行难。”
杨炎笑道:“至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吴锡苦笑道:“大人,末将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实在想不出来如何发挥象军的优势,避免弱点?如果由大人来指挥象军,大人又会怎样做呢?”
杨炎呵呵笑道:“那很简单啊,将象军与其他军队混编在一起,作战时把象军放在中间,做正面进攻,在两侧乃用骑军,保护象军的两翼,后方交给步兵保护即可,另外只在正面攻坚时使用象军,偷袭,远征一类的行动是不能使用的,你们看呢?”
吴锡全身一震,道:“大人所言极是。”他想了一想,忽然又道:“但末将又糊涂了,倘若交趾军也这样使用象军,那么我军又该怎么办?”
别人到没有说话,赵婉如在一边道:“照吴统制这么问,那不就没完了。”
众人听了一阵哄笑,笑得吴锡黑脸发红。刘仁先笑道:“吴统制,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杨统制说得轻巧,但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想让大象和骑军、步军配合作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据我所知,我们大理、包括交趾、天竺等国,在使用象军的时候都是单独使用的。还从来没有人想到把象军和骑军、步军混编在一起,配合作战。”
杨炎笑道:“这是因为象军的正面冲击力太强了,以至于使大家都忽略了象军的弱点。不过我还是有办法对付象军混编作战,只是有些细节还没有想好,暂时不说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想回去休息吧。”转头对刘仁先道:“刘将军,你先写一封信去大理,把你们所有的大象都集中起来,我都需要。”
刘仁先答应了一声。杨炎又叫过了魏昌,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魏昌眼睛一亮,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杨炎道:“你觉得可以吗?”
魏昌点点头,又看了看大象,道:“我想应该是可以,只要把尺寸改一改,合适大象就行,不过我要先仔细看看再说。明天……不,今天下午我就带人带尺子过来量尺寸。”
杨炎道:“我现在临安还有十来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能不能做好一个样品。”
魏昌想了一想,摇摇头道:“只怕是不行,因为样品需要的时间最长,而且还不能保证一次就做成,也许还会改许多次,十天的时间恐怕是不够的。”
杨炎道:“那么这样,我给你七天的时间,拿出一个完善的方案来,并且画好图纸,这样我就可以向枢密院要求带你一起去广西。”
魏昌道:“这到是可以,不过我以后可以还要来几次,因为还要用大象配合一下。”
杨炎道:“这一点你放心,你随时都可以过来,我会吩咐吴锡为你提供一切的方便。”
“你们这几天一向都是形影不离、夫唱妇遁的,现在你一个人来见我,难道就舍得他吗?”赵月如将茶壶从火炉上取下,将煮沸的水到了两个碗里。顿时整个房间里都充满了一股茶叶的清香。
明天赵月如就会出发去海州安抚红袄军,并巡视江淮,而再过十来天赵倩如也要跟着杨炎一起重返广南,因此两人把所有的待女、宦官都打算走,只剩两人有一起煮茶谈心。
赵倩如端起茶杯,呡了一口,又放下茶杯,笑道:“还以为这一次又是姐姐送我,那知道反到是我先来给你送行。”
赵月如也笑道:“你都当了快一年的监军,这一次也该我去出转一转了,这一次我打算把其他的女兵都带出去。说实话你带出来的那些兵回来以后果然就是不一样,就算是没打什么仗,但到底是见识过真正的战场,气质、精神和留在临安的女兵可大不一样了。我到是直想去广南看看。”
赵倩如道:“那也好办啊,等妲俎巡视江淮回来以后,再向官家要求,也来广南啊。”
赵月如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官家是特意安排你们两个一起去广南,免得把你们这对新婚夫妻分开,我去了算什么?不过说实话,成亲以后杨炎对你好吗?是不是什么事都顺着你。”
赵倩如又端起茶杯,放在口边,慢慢的喝着,却不说话。赵月如忍不住笑道:“怎么不说了,是害羞不好意思说呢?还是杨炎对你不好呢?不过我看他以前是很在乎你的,不会变得这么快吧。”
赵倩如放下茶杯,缓缓道:“姐姐是想问我,还是想知道杨炎的情况。”
赵月如本来正在喝茶,听赵倩如这么一说,猛然怔住了,缓缓的也把茶杯放下。赵倩如也没有说话,只是提起茶壶,又把茶杯中的水加满。
赵月如这才回过神来,免强笑道:“怎么了?你怕说他对你不好,我又会去找杨炎以武吗?你放心吧,从此以后我不会去找他比武了。再说这妹夫和大姨子比武较量,怎么说也不合适吧。”说着她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但笑了几声,见赵倩如没有任何反应,不禁道:“你这是怎么了?”
赵倩如放下茶壶,轻轻道:“说起来也是,你们俩就是从比武开始认识的,然后从小到大,一直就是这么打过来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再上征途(五)
赵月如见她不像是在说笑,忍不住道:“你说这些做什么?”
赵倩如盯着赵月如,一字一句道:“在姐姐的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了杨炎存在。”
赵月如全身一震,脸上微现红晕,愠道:“你在胡说些什么?怎么把我和他扯到一起了。”
赵倩如又端起茶杯来,呷了一口,道:“也许姐姐自己还没有察觉到吧,那一天姐姐去驸马府探望杨炎的时候,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姐姐那么紧张过什么人?连这么珍贵的药也都送给了他。”
赵月如猛吸了一口,争辩道:“那是因为他是你的驸马,也就是我的妹夫,我是因为关心你才这样的,可不是因为杨炎,要是他就是死在路边我也不会理的,你可别弄错了。”
赵倩如将茶一口饮尽,笑道:“我是不会弄错的,姐姐你再想想,其实以前每次只要我们在一起谈话的时候,你总是会把话题扯到杨炎身上去。我比谁都清楚,你是和他从小一直打到大的,一直和杨炎在竞争,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姐姐心里就不知不觉有了杨炎,只不过姐姐自己还没有查觉到罢了,我当初也是在官家赐婚以后才发现自已是喜欢他的,因此姐姐也这样一点也不奇怪呀。”
赵月如还想再争辩几句,道:“不是那样的,我是……”
赵倩如打断她道:“现在这里只有我们姐妹两人,我只想问姐姐一句,你心里是不是也喜欢杨炎,请姐姐用心想一想,认真回答我。”
赵月如呆住了,她以前一直把杨炎视作竞争的对方,但确实从没有想过自己和杨炎会有男女之间的感请。这一次杨炎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她心急如焚的去看他,又把师父给自己的灵药也全部送给杨炎,仿佛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一样,到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今天被赵倩如点破,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心里,一直都被杨炎的影子占据着。一时之间,她又羞又急,心乱如麻。
赵倩如也没有再逼问她,只是自己加水,喝茶。过了好半天,赵月如才端起茶杯,缓缓喝了一口,道:“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吗?知道以后又打算怎样?你放心吧,我答应你,以后尽量不会见他也就是了。”
赵倩如也怔了一怔,道:“姐姐,我到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杨炎,为什么不去向官家说明。”
赵月如这时已经恢复了平静,微微笑道:“向官家说明白有用吗?现在他已经是你的驸马,这个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改不了的。官家又能怎么样。”
赵倩如低下了头,轻声道:“姐姐,我们虽然不是亲生姐妹,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亲姐姐,所以如果你是真喜欢杨炎,我是不会介意的,我知道姐姐虽然贵为公主,其实过得并不开心,希望姐姐能够嫁给一个自已喜欢的人,而且……而且这样我们姐妹也可以永远在一齐。”
赵月如也怔住了,赵倩如的意思无疑是希望她也嫁给杨炎,而且还一在表明,自己并不在意。忍不住苦笑了一下,道:“你都已经是嫁人的人了,怎么还说孩子话,杨炎是你的驸马,这是谁也改不了的,其实我也一直拿你当我的亲姐妹看待,只是……唉!还是不说了吧。”
赵倩如心里也清楚,如果她们是普通人家,那怕是公候宰相之家的女儿也好办,可惜偏偏两人都是皇室的公主,从古至今也确实没有两位公主同时下嫁给一个人的。刚才那番话只是他冲口说出去,但听了赵月如的话,却又忍不住道:“姐姐,难到你自己就不愿努力争取吗,难到你就甘心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吗?”
赵月如微微一笑,悠悠道:“那又有什么办法,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身为公主,虽然听起来尊贵,但许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的,由其是婚事。官家不把我关在宫里,让我习武,建军,现在又能去巡视江淮,我已经很知足了,但是婚姻……”她缓缓低下头去,哑然无声。
赵倩如忍不住道:“姐姐,你……”
赵月如抬起头,打断她道:“不用在说了,你能有这个心,我就已经很感激了,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别说官家不会答应,我也不会同意。”她又轻轻抓住赵倩如的手,道:“倩如,你比我幸运,能和自己喜欢的人成为夫妻,也比我有勇气,敢去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所以以后你和杨炎好好的过日子吧。”说着说着,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赵倩如一把抱住赵月如,哭着道:“姐姐,你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
赵月如也忍不住抱住了她的香肩,轻声抽泣。两个人就这样搂抱在一起,任由泪水尽情的淌下。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月如才松开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道:“好了,我们都别哭了,如果让宫女、内侍看见多不好。”
赵倩如也擦去泪水,道:“是我不好,本来是来给姐姐送行的,怎么惹得姐姐哭了。”
赵月如道:“时候也不早了,你就回去吧,说完定杨炎这时正在等着你呢?”
赵倩如点点头,道:“我也该回去了,姐姐,你明天就要启程了,路上可要保重。还有……”她拿出药瓶来,道:“他的伤已经全好了,多的药还是姐姐自己留着吧。”
赵月如微微笑道:“不用了我这一次只是去巡视江淮,又不是去打仗,到没什么?到是你们,去广南是去打仗,这药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吧,说不定有时候还用得上,而且自己也要小心。”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上征途(六)
赵倩如知道她不会收回去,于是点点头,这才起身告辞。赵月如把她送出宫门,这才转回,轻轻叹了一口气,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在去找杨炎了。
※※※
杨炎回到家中的时候,赵倩如已经回来了。杨炎见她面色凄凄,眼睛发红,不禁道:“倩如,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样难看,是哭过吗。”
赵倩如免强笑了一笑,道:“没什么?刚刚和姐姐道别回来,这一次又要和她分开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舍不得,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