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徒-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句践说:“某家若求富贵,何需向沛公?”
那言下之意是说:我要是想要富贵权势,这天底下有大把的人可以选择,刘邦又算得什么?
的确,在当时刘邦不过占居沛县一地,兵不过数千。
其中有一半是源自刘肥带过来的马贼……相比之下,刘邦还真是算不得什么。
在朱句践的心里,情义最重!
不管是他祖父朱亥,还是他师傅盖聂,都是响当当的豪侠。朱句践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和他的祖父师父一样,格外看重情义。而在这一点,刘肥子承父业,做的并不比刘邦差多少。
二人配合,相得益彰。
蓝田大营几乎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遭遇突袭,主帅在乱战之中,被朱句践斩于马下。
待平定蓝田大营之后,朱句践和刘肥两人,留下一部分人看守蓝田大营,然后就带着残部,赶往霸上。因为那霸上的喊杀声,从二更起到现在,都没有停息过,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不过,在赶赴霸上的途中,两人和从霸上逃出来的赵艾打了个照面。
刘肥一箭射杀赵艾,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马脖子上,与朱句践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
之所以放慢脚步,不为别的,是为了给刘邦留一个面子。
你看,我们把蓝田大营攻克下来,连赵艾也都杀了……你们还没有攻破占领霸上,岂非无能?
刘肥在外流浪多年,学会了很多揣摩人心的方法。
对于刘邦,他非常了解。那是个好脸面的人,亲人对刘邦而言,不过是一个能利用的工具而已。如果自己觉着是刘邦的儿子,他就会网开一面的话……其结果,绝对是非常的凄惨。
可二人谁都没有想到,霸上的战局,在赵艾离开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当刘肥发现了从霸上溃败下来的楚军时,都愣住了。
后来闻听,霸上楚军遭遇袭击,形势危急……刘肥和朱句践这才急了,立刻加快速度,想要来救援刘邦。二人冲在最前面,远远的就看见,那霸上大营前,秦军已经结成了严密阵型。
“秦蛮垂死挣扎,三军儿郎,随我杀!”
刘肥举起长剑,在马上大声喝道。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在之前和秦军的交锋中,他可谓是百战百胜,早已不把秦军放在眼中。刘邦没有能胜利,那是因为他的麾下,都是一群废物。什么樊哙周勃庄不识……谁能与朱句践相比?
刘肥振臂高呼,朱句践拎长矟,一马当先。
万余名楚军将士,同时发出狂野的嚎叫,想着霸上秦军,发起了冲锋。
可是,秦军阵型却丝毫不乱。
随着楚军越来越逼近,最前方的秦军突然间向两侧分开,从后方推上来了数百具大黄参连弩,拉弦上箭,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起,数百支飞凫箭,呼啸着离弦而出,朝着楚军飞来。
朱句践舞矟拨打飞凫箭,心里却暗自惊讶。
这些秦军,和之前他遇到过的秦军,似乎完全不一样。
以前和秦军作战,不等靠拢过来,秦军的阵型就开始出现骚乱。可这支秦军,竟不动如山!
飞凫箭,六七尺长,又名赤茎白羽箭。
以往秦军作战,每每一箭阵先行攻击。而这所谓的箭阵,并非是普通的弓矢,而是这种由大黄参连弩所发射出来的飞凫箭。一箭能把一个壮汉给钉死在城墙上,其力道之猛,可想而知。
数百支飞凫箭,说实话造成的伤害并不大。
可是那惨状,却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一匹战马的前腿被飞凫箭直接打成了两段,倒在血泊中希聿聿长嘶不停;被飞凫箭射中的楚军将士,不是被贯穿身体,钉死在地上,就是被飞凫箭巨大的冲击力,射的残肢断臂一地。
朱句践连挡了三支飞凫箭,也不由得变了脸色,暗自放慢速度。
这时候,楚军已冲到了秦军阵前五百步的距离,可是秦军的阵型,依旧纹丝不动。
嘎吱,嘎吱,嘎吱……
刘肥和朱句践对这种声音,显然是非常的熟悉。这是抛石机发射的声音。
“少君,小心!”
朱句践大声呼喊,因为他看见一块巨石,正向刘肥落去。有心冲过去救援,可他先前冲的太猛,距离刘肥有些远了。眼见着那巨石落下,令刘肥胯下战马希聿聿一下子就惊了,前蹄扬起,把刘肥从马上一下子摔了下去。朱句践连忙冲过去,将刘肥一把从地上,拉了起来。
“少君,情况好像不太正常!”
刘肥被摔得头昏脑胀,稳了一下心神,伸手将一辆轻车拦下。
的确是不太正常!
早先的秦军,一冲就溃散开去……哪像这支秦军,竟稳如磐石一样,一点惊慌的样子都没有。
巨石落下之后,数百名楚军成了血肉模糊的烂肉。
而秦军的箭阵开始缓缓推进,从弩车后面走出一队队弓箭手,半跪于地上,仰天散射。
一时间,苍穹中回荡着凄厉的箭啸声,犹如苍狼嚎叫。而秦军一队队的推进,箭矢越来越密,当眼见着要和楚军先锋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从一队队长矛手陡然出现,狠狠的向前突刺。
长矛手,长矟手,还有长戟手,同时出击。
楚军好像串糖葫芦一样,被刺成了串。有冲开如林矛戈的楚军,迎面就遇到了手持铁剑圆盾的秦军锐士。双方甫一交锋,数百名楚军,就被砍翻在地,血肉模糊的,变成了肉酱。
刘肥站在兵车上,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老朱,这些个秦蛮子,疯了吗?”
如果秦军有如此的战斗力,之前在渭南的交战中,怎可能被他们杀得连连败退,甚至溃不成军?
朱句践的脸色铁青,勒住了战马。
“少君,咱们撤退吧……秦蛮子军中,必有能人。咱们这样强攻,根本无法冲跨秦蛮阵型。
当务之急,当退守蓝田大营,以观战况发展。
实在不可为……咱们就要速速退过霸水,退往晓关固守。”
那意思是对刘肥说:你老子能不能活下来,看他的运气了……咱们还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说。
刘肥闻听,竟连连点头。
“老朱,你所言极是,立刻退兵!”
就在刘肥下令,准备撤退的一刹那。从霸上大营之中,突然间传来一阵苍茫呜咽的号角声。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楚贼不亡,誓不收兵……”
混战中的秦军,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叫喊,令楚军士卒,心惊肉跳。
那竖在秦军正中央的苍龙大纛,突然间分开。秦军齐刷刷向两边闪开,让出了两条通路来。
两支骑军,呼啸着从秦军阵营中杀将出来。
为首一员大将,黑盔黑甲,胯下赤兔嘶风兽,手中一杆沉甸甸的奇形兵器,一马当先杀来。
“刘肥小儿,哪里走!”
那员大将在马上厉声高喝,手中兵器上下翻飞,如劈波斩浪一般,从楚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刘肥不认识那人,因为他从小在丰邑长大,刘阚离开沛县之前,刘肥就没有见过刘阚。
后来刘阚在楼仓扎根,刘肥也就更难见到刘阚。
不过,他不认识刘阚不要紧,在他身边的朱句践,却一眼认出了刘阚。
想当初三田之乱,他曾经奉命刺杀刘阚。可没有能成功,甚至险些被刘阚所杀……也就是那一次,他和刘肥结识。如果说,朱句践对什么人印象深刻的话,那么刘阚绝对是名列前三。
朱句践不由得大惊失色,“少君,速走……那是老罴!”
“老罴?哪个老罴?”
朱句践也来不及解释了,因为刘阚已经冲了过来。他一咬牙,跃马挺矟,就迎了上前。大矟在他手里扑棱一颤,招出黑虎掏心,口中犹自厉吼道:“泗水老罴,还识得你家朱爷爷否?”
刘肥不由得大惊失色。
朱句践一开始说‘老罴’的时候,他还真没有想起是刘阚。可朱句践后来这一声‘泗水老罴’,却已表明了刘阚的身份。这泗水沿岸,敢号老罴者,唯有一个人,别无分号。刘肥的心中,陡然间怒火中烧,杀意四溢。要知道,这刘阚……可是杀死刘肥亲生母亲的凶手!
刘肥的母亲是谁?
名曹氏……当年刘阚重生之后,曾有异象丛生。而刘肥的母亲随刘邦等人于中途企图劫掠吕家财货,被雷电劈死。这件事,除了跟随刘邦的几个人知道之外,连后来嫁给刘邦的吕雉,都不清楚。这也是刘肥对吕雉仇恨无比的原因,所以才会引发出在途中劫掠囚车,伏击吕雉。
此刻,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刘阚的年纪,说起来比朱句践要小两岁,闻听朱句践自称‘爷爷’,顿时勃然大怒。
二话不说,舞赤旗就和朱句践斗在了一起……这朱句践也的确不愧是朱亥的后人,这些年苦练武艺,不管是在力量还是招数上,都有明显的进步。二人这一交手,刘阚立刻提起了小心。
这家伙姓朱,又有如此武艺……定是那朱句践!
刘阚已经记不起朱句践这个人了。
不过记起来又能如何?他今天是要为吕雉报仇,不是和朱句践攀交情。当下提起十二万分精神,赤旗呼呼的挂着风声,向朱句践劈斩过去。他这一认真,朱句践可就有点顶不住了。
只二十个回合,朱句践就被刘阚杀得汗流浃背,狼狈不堪。
就在二马错蹬之时,刘阚正轮赤旗要反手劈斩,就在这时候,一支冷箭突然向刘阚射过来。
刘肥在一旁一直暗自观察,见刘阚的注意力集中在朱句践身上,于是在一旁放出冷箭。
这也是刘朱二人惯用的手段。
遇到难缠的对手,朱句践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刘肥放冷箭伤敌,可说的上是无往而不利,从未失过手。而这一次,同样也没有失手……刘阚没想到,刘肥会在一旁用冷箭偷袭他,猝不及防之下,正中肩膀。他啊的一声惊叫,拨马就走。朱句践一见,立刻抖擞精神,催马上前。
“泗水老罴,往哪里走?”
也许是刘阚中箭之后,心里慌张;也许是赤兔马久战之下,有些不堪重负。
跑出去大概几十步,赤兔马突然间噗通一下,马失前蹄跪在了地上。而朱句践在后面,挺矟就刺。
“泗水老罴,拿命来!”
眼见着,刘阚就要丧命于朱句践的长矟之下,那匹卧槽的赤兔马却又蓦地一下子站起,一抹寒光自侧下方斜撩起来,刘阚一手蓬的攫住了长矟,如凶神恶煞般的吼道:“狗贼,死来!”
朱句践想要再躲,却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咔嚓,啊的一声惨叫,朱句践人头落地,栽倒在马下。
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师关中(八)
战场上,往往是瞬息万变。
从刘肥偷袭,到朱句践丧命,只在瞬息间发生,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刘肥还在高兴呢!
如果他和朱句践杀死了刘阚的话,那么日后在刘邦的手下,这地位将获得极大的提升。而且,刘邦和武姬如今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包括张良在内的人,对刘邦的次子,极为看重。
因为,那是刘邦的嫡长子。
刘肥虽然是长子,可母亲曹氏毕竟没有任何名份。说白了,他就是个私生子,想要角逐这继承人之位,困难重重。但如果刘阚死在他的手里面,恐怕刘邦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地位。
所以,朱句践追逐刘阚的时候,刘肥则兴奋的驭车而行。
可万万没有想到,只一眨眼的功夫,朱句践就已经身首异处。就见刘阚伸手将肩膀上的那支利矢取下来,仍在了地上。原来,刘肥的那一箭,被刘阚肩甲上的甲叶子给卡住了,在旁人看来,那一箭好像是射中了刘阚,可实际上呢,刘阚一点事情都没有,反而借此机会,用拖刀计斩杀了朱句践。
朱句践人头落地,秦军将士,莫不欢声雷动。
刘阚抄起一支长矛,将朱句践人头插在上面,命人高高举起。
“刘肥贼子,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刘肥勒住兵车,惊恐的看着刘阚。此时此刻,他已没有半点的斗志,大喊一声,驭车掉头就走。
可刘阚怎可能放过他呢?
这家伙,是害死吕雉的罪魁祸首,刘阚催马上前几步,收起赤旗,从马背兜囊中,取出大黄弓。
这十二石的大黄弓,射程可达千步,丝毫不逊色于秦军的蹶张弩。
只见刘阚抽出三支赤茎白羽箭,拉弓如满月,照准了刘肥的背影,抬手就是三箭连珠,射将出去。
刘肥只听身后有锐风呼啸,一边驭车疾驰,一边挥剑磕挡。
铛,铛……
刘肥连磕飞出两支利矢,手被那飞凫箭上的力道,震得发麻,再也拿捏不住宝剑。而第三支箭已经到了跟前,刘肥在兵车上硬生生闪躲了一下,虽避过了要害,却被飞凫箭正中手臂。
十二石的大黄弓,拉开需要千斤之力。
四百到五百步的距离,也正是飞凫箭威力最大的一个射程。
箭矢钉在了刘肥的手臂上,巨大的力道继续前冲。那比拇指都要粗一圈的箭矢,生生将刘肥的小臂打成了两截。手臂落地,鲜血直流……刘肥疼的啊的一声惨叫,再也无法驾驭车辆。
兵车在急速行驶中,突然间翻到在地。
两个车轱辘飞了出去,刘肥从车上摔倒在地面,还没等他爬起来站稳身形,一队黑旗军风驰电掣般冲撞过来。沉重的马甲,疾驰的速度,就如同一座山似地,狠狠的撞在了刘肥身上。
刘肥的身子骨挺结实,但被这疾驰的战马撞上,也抵挡不住。
一下子飞了出去,口喷鲜血,蓬的摔在地上。溃败的楚军,进击的秦军,疾驰的战马,轰隆的兵车。刘肥摔在地上之后,立刻被无数只脚掌踩过,然后被兵车压碾,战马踏踩过去。
待到刘阚冲过来的时候,刘肥已经血肉模糊,不成人形。
“李必何在?”
“末将在!”
“着你领本部骑军,率老秦男儿,复夺蓝田大营。”
“喏!”
刘阚见刘肥朱句践所部楚军,已经溃败而去,心知此战他已经获得了胜利。他立刻命李必率部继续追击,而自己则带着骆甲所部三千黑旗军,调转了方向,朝着霸水刘邦逃逸的方向,追击……
※※※
刘邦是万万不会想到,这战局变化,会如此的突然,如此的富有戏剧性。
这胜负的角色,变化的会如此快,快的让他甚至还没能品味胜利的喜悦,就要面对一场惨败。
这心里面的落差之巨大,可想而知。
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刘邦这心里面的恨,恨得咬牙切齿。
他驭车疾驰而行,一边大声询问道:“该死的刘家子,谁能告诉我,这家伙是如何突然出现?”
张良纵马疾驰,此刻再也不见半点儒雅之风。
闻听刘邦的追问,他也觉得奇怪:是啊,张成明明派人过来说,那刘阚还在杭金山守陵啊?就算他得知消息,而且兵马早已经准备妥当,可要冲进关中,也不可能是这样无声无息啊!
除非……
张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失败。
原本运筹帷幄,万无一失。可没有想到……
他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派张成去找那刘巨。要知道,刘巨如今可不是当年他张家的锁奴,那是堂堂的唐王兄长,如今更贵为一国君侯,唐国五原君……怎可能还会跑过来投降?
而刘巨一旦翻脸,张成自然无法幸免。
以刘阚的手段,想要张成反间,只怕是易如反掌吧!
不对,这刘阚的身边,绝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人,在为他出谋划策。否则他也不可能轻易的夺取河南地,更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关中。而这个幕后人的手段,我真的无法比拟……
会是谁?
张良一边闷头催马,一边思索。
他猜得不错,刘阚的所有行动计划,当然不包括进入关中……的确是有一个人为他筹谋策划。
公叔缭,那个已经死去的公叔缭!
张良在后世,被人称之为谋圣。但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谋士、策士而言,相差却非常大。
尉缭身处战国末年,在群雄并起,策士谋士无数的乱世中,辅佐秦始皇横扫六国,其能力之强,所学之广博,无人可及。事实上,战国时期的谋士,总体水平远远要高过后世谋臣。
能提剑上马,还要精通兵法。
懂得治国之道,能分辨形式,设立各种方针和战略。
而张良的运筹帷幄,只是建立在一个谋略没落的时代。事实上,他所面对的对手,包括项羽的范增,还有所谓的天下大势,从各方面而言,远远要弱于战国时期的局势。所以说,张良命好……生活在一个人才凋零的时代;不过他的命也不好,出现了刘阚这么一个对手,把本应该是隐姓埋名,堙没于人世间的尉缭请出山来,和张良来了一场不寻常的较量。
好在张良现在也清楚,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要和刘邦退回霸水东南,和后军汇合一处,稳住阵脚。
至于这关中局势,由于刘阚的突然加入,已经变得和从前不太一样。而他和赵高的交易,很有可能被刘阚渔翁得利。所以,要设法祸水东引,如果赵高得手了,就要把罪名加到刘阚头上。
嬴氏虽然不堪,但执掌关中五百年,杀死嬴胡亥的罪名,依旧不轻啊。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刘邦执掌关中,倒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张良满怀心思的算计,刘邦咬牙切齿的逃跑。眼见着已经冲上了霸水浮桥,却听到有人惊呼:“快看,大营起火了!”
刘邦举目观望,却见霸水东南方,楚军大营中火光冲天,喊杀声此起彼伏。
“怎么回事?”
刘邦立刻驭车冲过浮桥,拦住了一名逃亡的楚军,大声喝问:“大营,出了何事?”
“君侯,也不知是何方人马,突然间冲入了大营中,见人就杀,四处放火。如今大营已经……”
刘邦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颤声问道:“那究竟是何方人马?可是秦军?”
“不是秦军……其中有一人,形同老罴,凶狠无比。卢绾将军被他生擒活捉,夏侯婴将军也被他打的吐血而逃。”
“啊呀呀!”
刘邦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耳边嗡嗡直响。
又来了一头老罴?
“子房,这可如何是好?”
张良也有点慌了神儿,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颤声道:“君侯,看起来刘阚早有预谋,此地不可滞留,咱们先撤往晓关……稳住阵脚,再做筹谋吧。”
“如此,甚好!”
刘邦这时候,可一点都顾不得旁人了。
他带着残兵败将,和张良一起,狼狈的往晓关方向逃去。
晓关,是渭南的一处要塞,刘邦在那里,尚留有一支人马,负责保护他的家眷和妻儿。
至于周勃他们结果会是如何?
刘邦已经抛在了脑后……一行人狼狈而逃,直到天亮之后,才算是摆脱了追兵,清点收拢人马。
这一清点,刘邦差点哭了!
想他进关中之后,一路浩浩荡荡,有十数万人马。
可经过这一夜的征战以后,十数万人马,却只剩下了数千人。看那些楚军兵将一个个垂头丧气,有气无力的样子,还谈什么复夺关中?这一战,没个几个月的休养生息,休想恢复。
“子房,'/w/w/w/。/w/r/s/h/u/。/c/o/m/'我们接下来如何是好?”
张良看着眼前的破败模样,也是心中苦涩。
“武安侯,以良之愚见,咱们还是先撤往晓关,以观形式变化。
如若实在不可为,咱们还可以从武关撤出关中。毕竟南阳、陈郡和颍川尚在我等手里。再设法与楚王联络,结成同盟,恢复元气。只要南阳陈郡不失,咱们就还有机会,再谋这关中。”
刘邦思忖片刻,觉得也只有如此了。
于是,他点起人马,准备向晓关进发……
可不成想才走出十余里,迎面就碰上了一支人马。待看清楚旗号,刘邦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是自己人!
那领兵之人,正是周苛。
“沛公,阿婴他……死了!”
周苛见到了刘邦之后,忍不住放声大哭。
别看刘邦被楚王封为武安侯,但是从沛县出来的老人,还是喜欢和习惯的称呼刘邦为沛公。
刘邦先是一怔,脑海中突然间,一片空白,“阿婴,阿婴死了?”
周苛哭道:“昨夜我军大营突然遭遇袭击,也不知道是从哪儿钻出来了一支人马……猝不及防下,我们被杀得大败。卢绾被那王信生擒活捉,阿婴为了掩护我等撤离,和王信纠缠一处。”
“王信?哪个王信?”
刘邦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
“就是当年那个在沛县卖酒的王姬之子!”
“啊,是他!”
刘邦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个傻小子的形象,忍不住脱口问道:“可是那刘巨样子,傻子王信?”
“正是他!”
“那你可亲眼看见,阿婴被那个傻子杀了?”
周苛摇摇头,轻声道:“这个……倒是没有……”
“那也就是说,阿婴还可能活着。”
刘邦的心里面,生出一丝侥幸的念头。阿婴那样聪明,想来不会被那个傻子杀死的吧……
“老周,咱们先撤往晓关,然后再打听阿婴的下落!”
周苛想了想,当下点头同意。两下兵马汇合一处,差不多也有万余人的样子,动身向晓关撤退。
于中途,刘邦又遇到了从霸上败退下来的周勃。
这让他心情好转了许多,不仅仅是因为周勃带来了几千兵马,最重要的是,周勃的到来,给了刘邦一个信号:自己那些心腹人马,并没有遭难。只要周勃他们还在,他就还有希望。
可周勃给他带来的消息,又兜头给了刘邦一盆冷水。
“沛公,屠子他们……”
刘邦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屠子他们怎么了?”
“屠子,还有老陈和老庄三人,都战死了!”
周勃当然不会把自己临阵而逃,丢下樊哙三人的事情说出来。相反,他把自己说的很勇猛,什么力战刘阚,幸得亲兵阻挡,才逃出性命。过河之后收拢兵马,才知道樊哙三人,被刘阚斩杀……
“那肥呢?”
刘邦惊恐的问道:“肥如何了?还有朱句践,他们的情况如何?”
周勃怎知道刘肥和朱句践的情况,当下苦笑着摇摇头说:“肥公子和老朱……没有任何消息。”
没消息,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刘邦如今,只能暗自为夏侯婴等人祈祷,祈祷他们能在乱军之中,逃出生天。
“我们……撤往晓关!”
※※※
就在刘邦率部撤往晓关的同时,那个被他祈祷逃出生天的夏侯婴,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后军遭遇突袭的时候,夏侯婴正在和周苛喝酒说话。
事实上,在当时,周苛也好,夏侯婴也罢,都认为战局已定,刘邦将大获全胜,入主关中。
可没想到,后营被袭,大火蔓延了整个营盘。
夏侯婴带着人匆匆迎战,得知卢绾在巡营的时候,遭遇敌方人马,被生擒活捉。
他并不清楚到底是谁来偷营,不过乍听卢绾被擒的消息之后,夏侯婴二话不说,驭车前来救援。
毕竟同时从沛县走出来的老乡,卢绾这个人也的确有很多毛病,但多年的交情,让夏侯婴毫不犹豫的选择,抢回卢绾。他驭车在营盘中急行,却不想,迎面被一支人马给拦住去路。
为首的一人,身高过丈,膀阔腰圆。
手中一柄镔铁狼牙棒,身披黑兕皮甲,远远的就发出巨吼:“夏侯婴,还认得你家信爷爷吗?”
王信幼年时,跟着母亲王姬讨生活,没少被沛县的地痞流氓欺负。
而夏侯婴,则是那些地痞流氓的头子,不但欺负过王信,还欺负过王信的母亲,也就是王姬。
王信对夏侯婴,一向没有好感。
此次他随唐厉兵出子午谷,率部偷营劫寨,没有想到,会和夏侯婴打照面。
距离王信上一次见夏侯婴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的时间。王信改名刘信,一直住在楼仓。后来随行伴驾,又保护小公主赢果前往巴蜀,根本没有机会,去找那夏侯婴的麻烦。
但千万别小觑了一个傻子的执念。
在刘信的心里,夏侯婴、卢绾、还有刘邦,都不是什么好人。特别是那个欺负过他的夏侯婴。
十余年没见,但刘信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夏侯婴。
他也不和夏侯婴废话,催马轮大棒就冲向了夏侯婴。
百余斤重的狼牙棒,在刘信手中,恰如一根灯草般,毫不吃力。夏侯婴还没认出刘信的身份,可看刘信那块头,也知道这家伙不好对付。摆大矟就迎上前去,可甫一交锋,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狼牙棒凶狠的砸在大矟上,夏侯婴的脑袋嗡的一声,双手再也拿不住大矟,虎口被震得鲜血淋淋。
最可怕的是,他脚下的兵车也撑不住刘信这凶猛的一击,哗啦一声,车轱辘飞出去,兵车一下子掀翻在地。也幸亏夏侯婴机灵,在兵车掀翻的一刹那,他猛然一个侧仆,窜了出去。
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站起身来。
十几个亲兵蜂拥而上,缠住了刘信,却见刘信毫不畏惧,狼牙大棒呼呼作响,如同车轮一般。
沾上死,挨上亡……
刘信舞棒大呼,宛如一头冲入羊群的猛虎。
夏侯婴一见这情形,哪里还敢再去和刘信交锋,把一个从他身边冲过去的骑军拽下来,然后翻身上马。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刘信已经杀退了夏侯婴的亲兵,舞动狼牙大棒,向他冲来。
夏侯婴拨马就走,刘信随后紧追不舍。
一边追,一边厉声吼道:“夏侯婴,你往哪儿走,你家信爷爷在此!”
信……傻子王信!
夏侯婴这一下才算是反应过来,那追杀他的人,是什么来头。王信……不,应该叫他做刘信,刘信出现在此处,岂不是说明刘阚,也在关中?夏侯婴对刘阚,真的是有点恐惧之心。
在他的印象里,好像刘邦也好,自己也罢,就没有从刘阚那里占到过便宜。
别人不知道刘阚的厉害,夏侯婴可知道。当初樊哙任敖随刘阚征战河南地回来,曾和他说过那时候的状况。什么火烧白土岗啊,什么奇袭匈奴大营啊,还有富平血战,气死左贤王,抢夺朐衍,偷袭临河渡口……一次次惨烈的厮杀,一次次凶狠的搏斗,让夏侯婴心驰神往。
那时候,夏侯婴也后悔,为什么不随着刘阚,一起去征战河南地呢?
所以,他虽然没有真正领教过刘阚的手段,可是对刘阚,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之意。
沛县丢失,他被杀得狼狈而逃。
那一次,他算是见识过刘阚的厉害。如今再次面对,他不免感到惶恐。
更可怕的是,这刘信死盯着夏侯婴不舍。途中有好几次,刘信被楚军阻拦,却被他杀出一条血路出来,继续追击。夏侯婴是拼命的逃,刘信是死命的追。这一追一逃之间,让本就惶恐不安的楚军,顿时大乱。试想一下,主将都被追成这样子了,天晓得有多少敌人偷袭?
可实际上呢?
偷袭楚军后营的,不过千余人而已……
天渐渐的亮了,夏侯婴被刘信追杀的是气喘吁吁。
脑海中,突然回响起一句话:王信虽憨傻,但这种人往往是认准了的事情,就不可能改变。
若在战场之上,你与他刀兵相见,以我估计,你甚有可能,死于王信之手!
这是一段早已被夏侯婴抛在脑后的话语。
说这段话的人,就是当年任沛县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