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秧子的冲喜男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云一脚把封衡踢开,困得不行的抱怨,“别抱着睡,我热。”
  虽然天气凉快了点,但两个发热体抱在一起,还是热得不行。
  封衡:“……”
  他身体往后退了退,直到床的边缘,才看着司云安稳的睡颜,委屈巴巴的闭上了眼睛。


第71章 福气
  刘果一家每天的日子从凌晨起来做串串开始; 他们要把竹子削成一根根的细签,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菜串上去,接着放进锅里煮; 他们锅里放着的是特地调制的汤料,等把串煮熟入味,就把串拿起来放到一边; 再把其他的串拿进去煮; 他们家的生意还不错; 每天消耗的串的数量都不少; 所以得分批煮; 等全部煮熟了; 再一起放到锅里; 在汤料的作用下,使串更加入味。
  串的味儿好; 生意才好。
  做好了串,他们就会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到上午太阳出来了; 才起来吃早饭,吃完早饭; 就干一会儿农活; 就回家把要卖串需要准备的桌子碗筷放到驴车上; 然后就由刘果赶驴车进县城摆摊做生意。
  然后到深夜,刘果赶车驴车回来,他们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 再洗干净客人们留下来没带走的竹签,一天才算结束。
  “阿果,累了吧。”
  “娘,不累!”
  刘果的娘拿着打湿的帕子给刘果擦干,心疼的问道。刘果笑呵呵的,丁点没感觉累,能赚钱,那干啥都不累,现在他们的冷锅串串上了轨道,每天都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一个月就是三十两,除去成本,每个月也能赚上十两银子,这比他们过去一年的都赚得多。
  刘果家的条件并不好,家里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而赚钱的只有老爹老娘,老爹去年下地的时候不消息还被犁头把脚给压了,后来好了,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一瘸一拐,今年刘果担心老爹,就没让他多干活。
  本来他都觉得家里今年可能过不下去了,过年都没钱,但没想到,以前对封衡好还能有这么好的事,得了一个方子,赚了好多钱,不亏他扣扣巴巴的找了二两银子出来。
  真的,刘果以前从来不相信什么好人有好报,现在他信了。
  “娘,弟弟和爹呢,他们还没回来吗?”刘果问。
  刘果娘道:“你两个弟弟在地里干活,你爹跟着村里人去山上找果子,之前山里的果子都被摘得差不多了,现在去找根本找不到多少。”
  “没事,找不到果子也没关系,反正俺们家已经有赚钱的生意了。”刘果嘿嘿笑。
  刘果娘忍不住拍了他一下,笑骂道:“说什么傻话呢,娘看着村里的酒肯定也能赚钱,昨天村长做主开了一小坛子,那香味儿,啧啧,娘从来没闻过,村长尝了口,说味道很好。”
  不仅是味道好,那样子,刘果娘也形容不出来的好看,村长当时开的是一小坛青梅酒,酒是她从来没见过的绿色,和市面上卖的黄酒有点相似,可没有黄酒那么浑浊,而是非常的透亮,就像是别人口中说的上好的玉的模样。
  好看!
  “不瞒你说,当初村长说那酒方子是司云和封衡拿出来的时候,娘就觉得那酒肯定能赚钱。”刘果娘感慨道,“也不知道司云和封衡他们是怎么做的,手里怎么有那么多赚钱的方子!”
  刘果听了,只笑,说:“娘,那是人家有福气,真的是好人有好报,俺觉得吧,衡子之前受那么多苦,就是为了现在的甜,不是有个词是这样说的吗,先苦后甜,衡子他们就是这样。”
  “对,儿子你说得对,就是先苦后甜,那就是他们的福气!”刘果娘跟着笑,随后啧啧摇头,说:“那封家算是享受不到封衡他们的福气了,照娘说,那就是该的!”
  但凡封家别那么过分,封衡有了赚钱的方子能不拿出来吗?听说那方子是封衡在外打仗的时候得到的,她觉得封衡还是记得封家的,不然也不会在要死的时候回村,说不定那会儿要是封家对封衡好点,现在发财的就是封家了。
  活该!
  刘果听了,只笑,连让娘进去烧水,一会儿两个弟弟和爹回来了要洗,而他喝了一大碗水,就去喊两个弟弟回来吃饭了。
  出门去,刘果遇到了村里的好些人,和那些人打完招呼,他就往自己的地里走,他发现每个他遇到的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说来也是,他们开心都是正常的。
  因为村子里的第一批酒就要好了,说不定就能卖上一个很不错的价钱。
  这事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两个月前,村长把酿酒方子拿了出来,说村子里开始酿酒。因为村子里的粮食不够,就决定先酿果酒,酒方子上面写清楚了果酒怎么酿造,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还说明了怎么发酵,发酵的时间有多长,放多少果子,放多少糖等等,都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和当时他们得到的秘方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没有缺少,只要能认得字的,都不会出错。
  第一天,村子里合伙把祠堂清理干净,第二天上午,村长把每家每户需要出的六十多人集合分成三批,每批二十多人,一批人去山里摘果子,一批人就处理摘回来的果子,而最后一批人,则是掌握酿造的过程。三批人分工合作,等下一次的时候再轮换着做,这样既能保证人休息,也能保证酿酒的房子不落入其他人的手里。
  下午,摘果子的就上山了,村长要求摘两种果子,青梅,杏子,这种时节这两种果子最多,他们做果酒,就暂且先做那两种。
  果子很快就摘了回来,山里的资源多,这些年村民们没那么穷,也就没去山里找吃的,里面的野果没人采摘长得茂盛,好些还掉在了地上。那天下午摘回来的果子就有好几大背篼,装满了好个大水缸,那还是在外面摘的,没深入大山,可见山里的吃食有多丰富。
  先不说村民们看到那些东西的惊讶,果子摘回来,第二批准备好的村民就开始洗果子了,除了洗锅子,他们还得把坏的果子捡出来,坏的果子不能做果酒,会坏。本来还有村民觉得坏了点没关系,听到村长那样说,当即就把坏的果子扔了。
  与此同时,第三批人也准备了。
  第三批人是最紧张的,因为这一道工序最为重要。为此,村长还厚着脸皮把拿出秘方的司云请来了,就和当初他们拿着秘方做吃食一样,想让司云在一边看着,避免他们出错。
  那可是村里最重大的事情了,关乎着村民们能不能赚钱,在众人眼巴巴的目光下,司云就在一旁看着一边指挥。那晚,没能把果酒做完,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面前把所有的处理干净,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酿造果酒的工序多么复杂。
  酿造果酒大约有几道程序,原料的选择,清洗,破碎,榨汁,入缸,发酵,测定,配制,储存,装瓶,那天晚上他们只做到了入缸,其他的步骤是后面做的,但别看前面只有几个步骤,但就是那几个步骤,就累得众人气喘吁吁。
  清洗那一块儿就不说了,果子不能留任何灰尘,众人洗着果子,最后洗得比他们自己洗澡还干净,一共洗了五六遍,又清了三四遍,井里的水一桶一桶的往祠堂里提,第一批摘果子的村民都帮着打水,到了破碎那里,因为果子越碎,越是能出汁,他们就像做糍粑那样,把果子放进石缸里捣,捣得细细碎碎的,再放进布包里挤出汁液,那过程就像村子里做豆腐一样,有些果子本就坚硬,没多少汁,为了把汁液挤出来,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这次摘的果子一共有两种,都是不怎么出汁的,弄得众人费了不少的力气,好在最后的结果还好,打了有近两桶的汁液出来,一种果汁大半桶,非常的多了,要是这果酒真做出来了,那么多的果汁也能卖不少的钱,毕竟一个酒瓶才能装多少果汁。
  接着就是入缸,把果汁放进洗得干干净净的石缸里,那时众人才知道,石缸里不能有一点水渍,为了把水渍擦干,村民们差点没疯,最后把果汁放进缸里,所有人都松了一大口气。
  接下来,就是等发酵以及其他的了。
  然后,众人才发现外面的天都亮了,竟是到了第二天。众人一边惊讶,一边也在心里感慨,赚钱的东西是真不好做。
  自那以后,祠堂就没人进去了,除了村长和司云,因为怕有人动果酒,直到今天,村长带带着村民进去了,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果酒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中间还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怎么看果酒发酵,发酵得如何,什么样的才是合格的,还有需要控制在什么温度,不过那些村民们就不知道了,只有村长和司云才知道。
  不过村民们也没什么意见,因为能白得钱不错了,再贪图酒方子就不好了,就算心里有不安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敢动歪心思。
  刘果心里很高兴,非常的高兴,娘说果酒很不错,那么没多久,村里的人应该都能赚钱了。对了,忘说了一句,在一个多月前,他欠司家的银子就全部还完了,现在就是在存钱了,等年关,他们肯定能好好过一个好日子。
  他一边高兴也没忘记司云和封衡两个,这个时候,刘果对司云和封衡就更加的感激了,真的非常感激,如果没有他们,封家村肯定还很乌烟瘴气。
  司云的脾气虽然在外面传得不怎么样,可司云是真的好,封衡也特别好。
  想着想着,刘果就到了自家的田地那里,看着在地里弯腰干活的两个弟弟,他在田坎上大声喊道:“老二老三,回家吃饭了,娘把饭已经做好了!”
  老二老三从田里出来,笑着说:“哥,你回来了?我们马上出来。”
  “行,你们一会儿回家去吧,我得去封衡家一趟。”刘果大声说。
  老二老三听了,哈哈笑了出来,“哥,你是该去,他们对我们家有恩,你成亲的事情是该告诉他们,不然新嫂子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
  刘果弯身从地上扯了一堆草丢过去,笑骂道:“两个崽子,敢打趣你哥。”
  他虽然这样说,脸上的笑容却很灿烂,转身朝司云封衡家走了,有了钱,他终于也娶得上媳妇了,不仅是他娶得上媳妇儿,他两个弟弟也能娶媳妇儿,帮他说亲的那个媒婆说了,等两个弟弟大了,就上门帮他们说媒。
  刘果这次除了去告诉司云封衡他要结婚了,除此之外就是想邀请他们到他们家坐坐,认识了这么几个月,都没怎么正当理由邀请过人。
  同时,他也想让两个弟弟在司云和封衡的面前露露脸,认个脸熟。之前他不敢想,司云他们请吃火锅的时候都不敢把两个弟弟带去,就怕被说成占小便宜,现在他们家有钱了,他有底气了,也敢了。


第72章 出了个小丑
  “刘果; 你要成亲?”司云听完,非常惊讶。
  刘果点了点头,笑得只看得见白白的牙齿; “嗯,我要成亲了,后天办席; 到时候希望你和衡子来吃饭。”
  “好; 到时候我一定来。”司云也跟着笑了; “恭喜啊; 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祝你们过得红红火火; 早日生个大胖小子。”
  刘果倒是不在意也不想收司云他们的红包; 毕竟他们已经帮了他们那么多了,但到底是成亲; 于是就没拒绝,就说:“好,那就谢谢你了。”
  送走刘果; 司云赶紧转身问封衡,“原来刘果还没成亲吗?我以为他早就成亲了。”
  封衡看了眼司云; 宠溺的摇了摇头; 他这个妻子很能干; 他也很喜欢,但是他对村里的事情真的不了解,和刘果认识那么久; 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成亲。
  封衡忍不住揉了下妻子的头,换来一个不满的瞪视,他才说道:“刘果他们家之前的条件并不好,又有两个弟弟,所以一直没能娶上媳妇儿。”
  封家村虽然整体富庶,但也有穷的。刘果家有三个儿子,就算刘果很能干,身体好,但在地里干活,每年也赚不了多少钱,有媒婆上门说媒,女方看到刘家有三个儿子,都不敢嫁了。
  这一耽搁下来,刘果就没能成亲。现在刘果家在县上摆摊,每天至少有一两银子的收入,比在县里干活的学徒还能赚钱,就算有三个儿子,分到刘果手里没一两银子,可每月能拿到手的钱也不少,有了钱,于是就有媒婆上门说亲了。
  司云听了,点头,原来如此。说来还真是这样,在现代因为没钱娶不上媳妇的比比皆是,那些人身体没多大问题,但就是没钱,甚至在农村,大龄青年更是如此,上门说媳妇儿的说得还不一定是好的,而是身体有缺陷的。
  没办法,有条件的女孩都想嫁个好的,不说为自己,就是为了后代,也得选个好的。长此下来,光棍就多了。说起来,这封家村除了刘果,应该还有不少的光棍,他就认识一个,周小壮。
  周小壮是周婶的儿子,长得白白嫩嫩的,周婶担心周小壮出门遇到危险,也不让他出去干活,把他养得很好,也就这近半年来,才让他干点活,做的也不是地里的活,而是家里的卤肉生意。
  但饶是如此,周小壮想娶个媳妇儿也不容易,除非周小壮家里有很多很多的钱,可即使如此,周小壮脑子有问题,难保不会娶到一个不好的,周婶和周伯哪里能放得下心。
  摇了摇头,司云不去想了。
  刘果在后天成亲,但第二天就忙起来了,因为成亲,刘果也没出去做生意,只在家里准备。第二天司云起来,就看到村里忙起来了,一片喜气洋洋。
  出门三步,都能看到好几拨人往刘果家走,有些人手里抱着碗,有些手里提着桶,还有人抬桌子和板凳。
  “刘果家要办席,家里没那么多的桌子板凳碗筷,村里都是这样的,一旦哪家那户家里有事,都会找相熟的人借碗筷,板凳桌子等,等席办完了,再把那些还给人家。”封衡在旁边给司云解释。
  司云还是第一次见,他在原身的记忆里见过这种场景,但还是避免不了惊讶,“他们不怕到时候不记得自己的东西吗?”
  封衡笑了出来,耐心的给司云解释,“不会的,每家都给自家的东西做了记号,一般都不会认错,就算没做记号,每家每户自己的板凳坐了几十年十几年,总不该不认得的。”
  又有一波人经过,司云忍不住弯腰去看,果然在那东西下面看到了一个记号,不由得啧啧称奇,劳动人民智慧多。
  “衡子,衡子家的,你们会去吃饭吧。”有个人笑着朝司云和封衡打招呼。
  司云笑着点头,“是啊,刘果通知我们了,我们明天就去吃饭。”在村子里,渐渐就有人向他们打招呼了,两个月过去,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
  司云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适应,从最开始的犯尴尬,到现在的自然,他意识到,他和封衡是真的被村子里的人接纳了。
  昨天有刘果来请吃酒席,说不定后天就有张家请他们去吃酒席。
  不知道司云这句话触到了那个人的什么笑点,那人突然笑了出来,说:“不用明天,今天下午就能去吃啦,先走了,到时候记得来吃饭哦。”
  那人说完就走了,弄得司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封衡,“那人笑什么笑?我说错了?”
  “没有。”封衡显然憋笑憋得厉害,“阿云,你没说错。”
  司云眯起眼睛,恶狠狠威胁,“说实话!”
  封衡轻咳一声,只得说实话。照道理说司云说的也没错,只是那是对于和刘果家关系不怎么样,并且住得远的家庭来说的,他们会在真正办席的那天来吃饭,吃完饭然后离开。但是他们和刘果住在一个村,并且关系很不错,所以就不用明天去。
  严格来说,虽然是明天成亲,但办席的时间则会持续三天,第一天是准备宴席,晚上主家就会请帮忙做饭的和关系好的吃饭,第三天则会吃一次早餐,至于第二天,是一天三餐都会包,或许第一天第三天吃得比较简陋,但也是酒席。
  封家村周围几个村都是这样的,封衡倒是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习俗,但他们这里就是这样的。司云家在林家村,就在封家村的隔壁,所以当他说明天去吃饭的时候,那人才会觉得好笑。
  司云听完,无语半晌,这和他在现代参加酒宴也差不多,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他有好友好成亲,他们会在前一晚包吧热闹一个晚上,庆祝他单身的最后一晚,第二天才人模狗样的去吃酒宴,第三天和新人们说说话才离开。
  经过封衡这么一说,他在原身记忆里也看到了,看到那些,他更加无语。原身的记忆他虽然继承了,可因为讨厌原身的关系,除了一些重要的记忆,比如人际关系等,其他的都略过没怎么细看,没想到就因为没看,就出了个小丑。
  等找个时间,他一定要把原身的记忆看个清清楚楚!
  “行了行了,不说了,今晚就去吃饭。”司云摆手,打定主意略过这个话题,“走吧,去工地,洪工说今天做厕所安下水管道,我得去看着。”
  封衡也不笑了,怕惹司云生气,便说道:“好,那我们走吧。”
  司云:算他识相。
  两个月前,他们找马叔做下水管道,小水管道是圆形的,而且他们要的量也不少,还有一个弯头,这并不好做,他花了五天多才把下水管道做好,接着洪工那边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在铁管道外面包上一层厚薄适中的水泥,才勉强做出合格的下水管道。
  不过下水管道做好之后并没有立刻就做厕所,既然厕所有安排了,洪工就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别墅上面,这两个月来,他们总算将整个别墅大致建造好了,除了二楼不是用的石板,而是用的木头当地板,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钢筋板,司云倒是能想办法做出来,但太麻烦了,而且这古代的技术也不一定做得好,于是就用的木板当地板。
  这好啊,司云专门买的是驱蚊木,这样一来,到了夏天,屋子里连蚊子都没有。而且他也喜欢木地板,有一种原生态的感觉。
  房子建造好,剩下的这几天就收尾了,洪工安排人修修补补一些其他的地方,再找人装瓦片,等瓦片装完,整栋别墅也就要做好了。于是,他就有空来做厕所。
  说起厕所,在之前的两个月里,他竟然连远处的厕所坑都挖好了,双管齐下啊。
  得到消息,司云和封衡就该去指导怎么安下水管道了。
  “两个东家,这边,快来,就等你们两个了。”他们刚到,洪工就喊了起来。
  无奈,他们只得加快脚步,“来了,洪工你别急。”
  到了地点,司云就开始指导洪工他们安装下水管道,洪工早就让人挖好了道,就等放,司云见了,很是满意。其实他也知道洪工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他要学,等学会了,以后就能这么给其他人建造房间。
  别墅建好,洪工就赞叹不已,特别的干净,特别的整洁,特别的特殊,要是这厕所做好了,以后出恭都还特别的方便。
  司云看得好笑,也不耽搁时间,就让人把做好的下水管道拿过来,就开始安了。
  下水管道说好安也好安,不好安也不好安,为了让厕所里的东西能顺利冲到厕所坑里,这条道就不能平,而是倾斜,至少得有七八十度,就倒是厕所坑必须挖得很深,当然,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把几节管道连在一起。
  司云先安的是和厕所相连的弯头,他用来连接的东西也简单,就是水泥,他在连接处包上厚厚的一层水泥,然后小心的把弯头放好,接着才在弯头后面安装其他直的管道,同样用水泥。
  洪工不可置信,“这就完了?”
  司云点头,“嗯,差不多就这样了,你放心,不会出问题的,管道与管道之间有接头,水泥只是保证不断,且不渗水到土里,等水泥干了,就可以了。”
  水泥的凝固性很好,他改过的水泥比这个时代的水泥凝固性更好,暂且用来粘下水管道也可以,只是可能使用不到几年,若是不能使用了,那到时换掉也是可以的,就算在现代,一个下水管道最多也才用十几年,都差不多。
  拍了拍洪工的肩膀,司云在他惊愣的目光下离开了工地,心情大好。
  回家休息了一会儿,就该去刘果家吃酒席了。


第73章 吃酒席(1)
  还没到地儿; 就听到了前面热闹的声音。
  “哎,这里该煮饭了,他秦婶儿; 别坐在外面聊天了,菜都要炒好了,你这锅头的饭还没熟。”
  “哎呀; 老宋你莫催; 我看到火的哩; 马上就来马上就来。”
  “碗; 碗洗好没得; 洗碗的小媳妇儿快些点。”
  “碗洗好了; 这就去摆起。”
  “快点擦桌子; 马上就要吃饭了!桌子擦干净没得?”
  七嘴八舌的,一会儿问饭煮好了没有; 一会儿问菜炒好了没有,还问碗有没有洗好,来帮忙的婶子婆婆门声音非常洪亮; 把其他坐在一边纳凉的老少爷们说话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再往前面走,司云就看到好几个系着围腰的中年妇女在厨房里进进出出; 时不时手里拿着一些菜; 还有在煮饭的婶子; 把装着米饭的木桶盖揭开,看米熟没熟,没熟就继续煮; 熟了就用帕子包着木桶把饭取下来。
  洗碗的洗碗,做菜的做菜,看似非常乱,实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又井然有序。
  刘果家不大,只有三间房,刘果爹娘住一间,刘果住一间,另外一间就由他的两个弟弟住,原本只有两间的,因为刘果要结婚,就把之前装东西的杂物房清理了出来,当做新房。
  不过新郎在赚钱,也允诺明年就盖新房子,所以新娘也没什么意见。
  他们的卧室都少,厨房的面积自然也不大。办席要做的菜非常多,村里面就专门先砌了三个临时泥土灶,上面架了三口大锅,加上厨房里原本就有的两口小锅,就够办席了。
  这种泥土灶是临时灶,不怎么耐烧,但是也能烧一两天,刚刚够办席这几天。这种灶也方便,用的时候就砌,不用的时候推到就算,还不占位置。
  除此之外,桌子也摆到了院子外面,院子里面放了三桌,院子外面放了四桌。也不用担心饭菜不好上,等开席了,有专门的送菜师傅,一桌一桌的送,保准不会遗漏。
  一边看一边想,他们就走到了刘果家。他们进了院子里面,这个时候来吃饭的没全来,有些还在地里干活,司云和封衡就占到了一个好位置。
  “阿云,谮米饭的时候有米汤,味道很好,你要不要尝尝?”封衡直觉司云没有吃过这种饭,就低声问道。
  但封衡这次就猜错了,司云是吃过米汤的,他们家里的阿姨每次做饭都用木桶做,极少用电饭锅,因此司云可以说是吃着米汤长大的,米汤可以泡饭,还可以就这么干喝,有一股很浓郁的米香味儿。
  说起米汤,司云就有点想喝了,他拍了拍封衡的肩膀,催促他赶紧去帮忙盛一碗过来,正好刚才从工地回来,他嘴巴也干了。封衡任劳任怨,真走到了煮饭的秦婶那里,要了一碗米汤。
  秦婶正忙着呢,这会儿喝什么米汤,但转身发现是封衡,脸上立刻挂起了笑容,“衡子?你喝米汤啊,等等,婶子给你盛一碗,果子家的这米汤真好喝,米足,米汤就香。”
  刘果赚了钱,这次结婚,大手笔的买了很多米回来做饭,可以说是非常奢侈了。平时农家人吃的米不怎么好,煮出来的米汤味道也不怎么样,好些喝不完的,就倒进猪圈喂猪,但刘果家这次的米汤不一样,特别的浓香,饭刚蒸出来那会儿,帮忙做饭的几个婶子都喝了两大碗。
  亲婶对封衡热情得很,很快就用两个碗给他盛了两碗米汤,他和司云一人一碗。
  盛的时候她还往外看了眼,对司云笑了笑。
  封衡也不在意她过分的热情,这两个月来,村里人都这样,端起两碗米汤,就出了厨房。封衡刚走,一个小青年也跟着进了厨房,对秦婶说:“婶子,我也要一碗米汤。”
  秦婶回头,看到那个小青年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爆栗,“喝什么米汤,忙着呢,让开点,别在这里挡着。”
  小青年嘴一下子就瘪了,“婶子,不带这样的啊,封衡都有喝的,我就没有。”
  秦婶翻了个白眼,“封衡是封衡,你是你,哪天你要是也给村里找个赚钱的活计,别说米汤,就是米糕,我也给你做!”
  小青年听了,脸上一苦,不敢再问了,他哪里有那个本事啊。
  厨房里的事司云和封衡并不知道,此时他们两个正在兴致勃勃的喝米汤,司云是怀念来的,封衡则是有些感慨。
  当年他在封家的时候,吃不上饭,连米汤也喝不成,封家不给他吃,等在军营里,军营里的兵多,他往往也喝不上几口,那个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还能尽情的喝米汤,不,不仅是喝米汤,还能吃米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整个封家村,怕是找不出任何一个比他吃得好的人了。
  封衡本质是一个朴素的人,只要能吃饱,吃什么都可以。但他的妻子却不是,他妻子会吃,会享受,加上他还心疼他以前过得不好,不说每天翻着花样的做饭,就肉还有那些空间里的蔬菜都吃得他心满意足。
  近半年来,他肚子上的肌肉好像都没那么明显了。
  “不好喝……”司云皱紧了一张脸,把嘴里的米汤喝下去,一把把米汤递给封衡,“封衡,你帮我喝了吧,噗噗,这米汤不好喝。”
  封衡见了,什么也没说,只笑了笑,就满足的把司云的米汤喝进了肚子里,半点也不嫌弃。这个换种方式来说,他也是和阿云间接接吻了。
  司云可不知道封衡还能联想到接吻,此时他正苦着脸,回忆着以前吃过的米汤,深深觉得以前不怎么喝的他是多么浪费。
  在现代,家里的米汤他也不是顿顿都喝的,米汤喝久了也会腻,现在想想,以前的米汤真是太香了。
  “封衡,以后我们自己做米汤吧。”想了想,司云决定自己丰衣足食。
  封衡当然同意,连忙就说:“好。”
  “你们两个再说什么呢,刚刚叫你们都没听见。”司云和封衡正说着,封云城就坐了下来,除了封云城,还有马大牛,以及封云城的媳妇儿,刘三爷的孙子,四个人一坐下来,一张桌子就还剩两个座位了,“堂哥,你们两个说什么呢?”
  卢云拘束的跟着喊了一声堂哥,马大牛和刘三爷的孙子也打了招呼。
  封衡把米汤碗收起来,拿到厨房放好,回来说道:“没什么,就随便聊聊。”接着他问,“你们几个怎么走在一起了?”
  封云城笑道,“这不是要开席了吗,我们就过来了,正好遇到,就说一起过来,刚好凑一桌。”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他们几个算是和封衡司云他们关系比较深,而且年纪也相符,其实如果不是这样,估计封云城的爹娘也想过来坐,“还剩两个位置,给周小壮和王林文吧。”
  马大牛说:“这个行,我们帮他们把位置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