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中路子午谷这一边,我带着六千兄弟,已经走完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折损了大约三四十人,几乎都是失足跌落崖间惨死,还有两位兄弟死得更加凄惨,他们在一处稍稍平缓的路途之中为了解馋,掏了两个鸟蛋,没想到那是金雕的老窝,两只金雕从天而降,将那两个兄弟生生啄死……
不过终究人能胜天,胜利渐渐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带着又饥又渴的兄弟们终于走完了全部的险僻小路,剩下的路程越来越平坦,而且,可以提供隐蔽的场所也越来越多,子午谷中的这一个月来,我的体重足足比出征前轻了二十多斤!我手下的弟兄们也不好过,个个瘦得颧骨突出、眼窝深陷,而从山林下走出来的灵猿队兄弟,不光光是饿瘦了,他们的衣服几乎都被茂密的树枝刮坏了,此刻完全就是野人的模样——乱发披肩、衣不蔽体……
带来的五百匹战马倒是一匹不失,我拍拍赵嘉他们的肩膀,什么话也没有说……
却说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道:“大都督曹真,数败于蜀,折了两个先锋,羌兵又折了无数,其势甚危,今上表求救;南阳一带,蜀将甘宁又攻之甚急,请陛下裁处。”曹睿大惊,急问退军之策。华歆奏道:“南阳一带兵多将广,易守难攻,甘宁方克樊城,兵马疲敝,不足为虑,只是诸葛亮兵马强盛,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太傅钟繇奏道:“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臣量曹真虽久用兵,非诸葛亮对手。臣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未知圣意准否?”曹睿问道:“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贤士,可退蜀兵,早召来与朕分忧。”钟繇奏道:“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长驱大进。今若复用之,则亮自退矣。”曹睿问何人。钟繇道:“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也。”曹睿叹道:“此事朕亦悔之。今仲达现在何地?”钟繇答道:“近闻仲达在宛城闲住。”曹睿即降诏,遣使持节,复司马懿官职,加为平西都督,先行前赴长安。曹睿则御驾亲临南阳,准备抵挡甘宁。
我带着经过两天休整的众兄弟们火速起兵,冲出子午谷,直达雍州地界,前方便是一片坦途,百里之外便是长安,我传令道:“众将努力,直抵长安,待破了城,汉室可兴,大家都青史留名!”众人高呼:“谨遵将军号令!”我带着人趁着星夜急行军,平明时分,则停下休整。
二日后,我带着六千兄弟赶到长安外城,长安守将似乎还蒙在鼓里,五禽队的弟兄们趁夜色攀上城墙,砍死守城兵卒,大开城门,我带着其余众兄弟一拥而入,外城守城将官不能抵挡,弃了城池,向北方长安内城逃去,我令众兄弟安抚城中百姓,随后入城内议事厅,厅中案上放着一纸书信,我启封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原来司马懿已经官复原职,并率领各路诸侯大约五万余人正星夜往长安而来,大约还有三天,就能赶到!
若是让司马懿进驻长安内城,那么我的情形就糟糕了!
想到这里,我加紧下令:火速集合,留五千人守外城,我自带五禽队趁夜前往内城,准备发动突袭,行到半路,前方突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马杀出,大约千余号人,借着对方火把映射出来的火光,我看清对方旗号——“魏太傅、长安太守钟繇”。
钟繇大声问道:“前面来者何人?为何不点火把?”
我诈道:“我乃是长安外城残兵,被蜀兵偷袭失散,未曾带得火种,此刻正准备向内城前去!”
钟繇又问:“长安外城现在如何?”
我大叫道:“已被蜀军占了!”
钟繇喃喃说道:“何处蜀兵,莫非从天而降?”我趁他不备,忽然打马上前,高举金刀,钟繇措手不及,被我一刀斩于马下,我大叫道:“五禽队勇士,一个活口也不要留!”
第174回 攻破长安
因最近要准备公务员考试,改为一天一更,敬请谅解!
+++++++++++++++++++++++++++++++++++++++++++++
五禽队弟兄们一拥而上,拔出狼牙军刀,在群龙无首的魏军阵中来了一次迂回穿插,黑暗之中血肉横飞,肌体断裂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快,那一千来魏兵全数被歼,我传令下去:“众军换上魏兵服色,星夜奇袭长安内城!”
到得长安城下,我收起金刀,望城上大喊道:“快开城门!放吊桥!”
城上一人大叫道:“汝乃何人?”我答道:“我等乃是长安外城守军,因蜀将魏延不知从何处而来,奇袭长安,我军没有防备,故而大败,现在众军士已是又累又渴,请将军速开城门,放我等进去,共抵蜀兵!”
城上那人大叫:“钟太守已经带人前去救援,汝等可与他相逢?”
我答道:“未曾得见,也许走岔了路也未曾知晓!”
城上那人依旧半信半疑,我令手下兄弟点起火把,照亮我军身上的魏兵服装,城上那人又犹豫了半晌,我破口大骂道:“亏你还是兄弟!我们已经狼狈不堪,你竟还犹豫不决,真想让我们冻死在城外吗?”那人见我急了,急忙道:“兄弟莫恼火!我这就开城门,放下吊桥!”
只听得吊桥吱吱扭扭地被放了下来,我对雷鸣使个眼色,雷鸣点点头,率五禽队一个箭步上前,割断吊桥绳索,冲到门前,几起几落,砍死守城魏兵,大叫道:“我乃大汉将军魏延帐下五禽队是也!今日特来取汝城池!”
城上登时大乱,我擎起金刀,一招手,身后五禽队随我蜂拥而上,冲过吊桥,直上城头,戳翻守城将官,长安内城守军大约六千余人,被五禽队以一当十,一阵截杀,砍得哭爹喊娘,四下逃窜……
徐晃因前番中箭已然病故,魏国又折损一国家栋梁,当年五子良将亦只剩张郃一人而已,我汉军三路齐发,西路诸葛亮连战连捷;我在中路已经攻破长安;只有甘宁、廖化率兵在南阳城下受阻,曹睿带着曹休、满宠等十余名部将并五万精兵御驾亲征前来,入驻南阳。
两枝军马在南阳再度展开拉锯……
却说司马懿重新被委任为平西都督,以张郃为前部先锋,径来长安,行到一半,忽有探马来报:“圣上已抵达南阳,蜀将甘宁军马受阻,不能前进一步!”司马懿大笑:“吾主果然有武皇帝遗风,能文善武!”突然又有一员探马,匆忙赶来,报道:“大事不好!蜀将魏延带数千精兵,取道子午谷小路,袭占了长安城!长安军民尽皆降服,魏延已聚拢了大约两万七千人马,据住长安,迎候我军!”
司马懿闻言大惊:“诸葛孔明生平谨慎,子午谷小路山势险僻,他怎肯冒险?”
探马答道:“据传魏延一日一谏,硬是说动了诸葛亮,故而取道子午谷!”
司马懿叹道:“当年汉中激战时,魏延一箭射中武皇帝人中,因此武皇帝生前念念不忘此人,称其为不亚于关云长之虎将。今日吾便能与之对阵,虽兵力占优,犹不知胜负几何也!”
司马师在一旁道:“谅他魏延有何可惧?儿愿带兵一万为前部,挑战魏延,挫他锐气!”司马昭亦道:“儿亦愿随兄长前去!”
司马懿道:“魏延久经沙场,智勇双全,汝非其敌手!若定要前去,可随张儁乂兵马一同前往,记住,不可擅自出战,须听张将军号令!”
……
我带人在城中整顿兵马,我知道现在我部属于孤军入境,虽然已经聚集了近三万人马,但是东有司马懿,西边诸葛亮尚未攻克陇右之地,依然在徐图渐进,因此我不敢贸然进兵,还是先稳住局面的好。
正在此时,忽然一名灵猿队的兄弟赶来,道:“将军,张郃、司马师、司马昭三人带一万五千精兵在城外五里处下寨!”我思索了一下,道:“传令众人挖深壕堑,加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无我将令,任何人不可出战!违令者斩!”
那兄弟传令下去了,我叫来狡狐营头领鲁予,道:“我得交给你一个任务!你们化装为普通长安百姓,假装逃难,在敌营旁经过,若是张郃问起,你们便告诉他是去逃难的,绕个大圈便回,张郃老成持重,不会过于追究;若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问,你们便尽可能地诱使他们前来夺城!”
鲁予点点头,出门准备去了……
第175回 大破二司马
司马师和司马昭过得很郁闷。
他们无数次找到张合,希望他能够派遣他们前去长安搦战,他们心中对魏延一直不服,其实,他们对每一个成名将领都不服,包括张合在内,他们私下里经常说——“张合水平也就是中等偏上,否则怎么会在瓦口隘让莽张飞打得落花流水呢?”
张合却不会允许他们胡来,他与我交锋多次,深知我此次孤军深入,奇袭长安,绝不可能放松警惕,每次两位司马公子前去请命,张合都说一句话:“二位少将军不可轻举妄动,魏延乃是当世名将,若是有所闪失,我愧对都督!”
司马昭很不忿,对司马师说道:“兄长,我看这张合是人老了,胆也小了,他魏延不过一人,只有不到三万疲劳之师,安能敌我大军?待我等亲自出战,扫灭魏延一世英名,看他张合有何话说?!”
司马师道:“我何曾不想?只是父亲嘱咐我二人听从张合将令,真是难办呢!”
司马昭不满地嘟囔着:“父亲被罢了一次官,胆子也小了!”
正在这时,帐外守门士卒入帐来报:“在门外有几个行色匆匆之人,像是逃难的百姓!”司马昭急忙叫道:“快把他们请入帐中来!”
士卒慌忙策马出营,将那几个“逃难百姓”请了进来,不用说,他们就是鲁予、杜文、吴建几个假扮的。
进了帐,鲁予装模作样地边哭边说:“魏延入城大肆屠城、强抢民女、烧杀淫掠!我等惧怕,因此出逃!”
司马昭好言相劝,道:“我大军已至此。你们不要惊慌!既然你们都是城中百姓,能不能帮我们夺回长安,你们也好继续安居乐业?”
鲁予装着害怕的样子犹豫了半天,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好说歹说了半天,鲁予终于扭扭捏捏地应承下来,还按着我的意思将几个我所预定的城防上所谓“薄弱环节”告知了司马师二人……
当夜,鲁予便派心腹之人向我回报,我心中大喜,带着猛虎营、猎隼营众兄弟分散各处“薄弱环节”,静候二位司马前来。
三更时分,城外传来“嘁嘁喳喳”的轻响,我料定二司马已经上当受骗,瞒过张合,偷偷领兵前来偷袭,我当即挥动手中令旗,手下众兄弟即刻缩下脑袋,躲在城垛之中,静等魏兵上钩。
时间不长,只听“叮当”几声,几个飞虎爪勾住城头砖石,我隐蔽好,静静观望着,只见鲁予他们带着几个探路的魏兵飞快地攀了上来,鲁予像模像样的四处看了看,跟躲在暗处的我使了个眼色,然后向着城下连续做了几个手势,跟他一同前来的魏军也跟着向城下比划着。
城下立刻人声响起,数十个飞虎爪同时被抛了上来,我跟身边的雷鸣耳语几句,悄悄起身向城下走去,城下已经聚集了大约三千精壮士兵,正在原地待命。
我快步下城,取了金刀马匹,令守城将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此前我特意在门轴和吊桥底部上涂抹了一层油,因此开门放桥之时并没有发出多少声音,我带着那三千兵,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攻城魏兵背后,伏在一处土山右侧,恭候他们败退而来。
刚刚埋伏停当,只听长安城一声鼓响,城头上登时竖起无数火把,照得暗夜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城上雷鸣大喝一声:“放箭!”顿时便有数千支连弩箭从城头上如飞蝗而下,正沿着飞虎爪攀援的近百名魏兵无处躲藏,被尽数射成了筛子,城下还没来得及爬城的魏兵见势不妙,都乱作一团,慌忙转头就走,其间相互践踏、死伤者无数。
司马师、司马昭率领数百败兵落荒而走,赶到土山,我大喝一声:“贼将哪里去?”率领三千兵马齐出,拦住去路,司马师二人大惊失色,急令身边部将前来迎敌,我手起一刀,将来将斩于马下,司马昭亲自舞枪来迎,战不十合,已是手脚酸麻、抵挡不住,司马师急上前助战,我独战二将,犹占上风,手下的众兄弟早已将那数百残兵围在垓心,开始大杀特杀。
眼见魏军即将被我杀尽,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大喝:“二位少将军休慌!张合来也!”司马师二人如同见了救星,慌忙败走,我提刀赶上,张合奋勇挺枪拦住,我和他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张合不敢久战,见司马师二人已然脱险,便虚晃一枪,拨马败走。
我传令手下不可追赶,清理物资之后,便火速赶回长安。
此次大战,我军杀敌三千余人,自损四百六十人,可谓是一场完胜,我料定司马懿必然亲来,不敢大意,传令各部,继续坚守城池,不可轻举妄动,只等司马懿前来。
第176回 街亭拒敌
话说司马懿受阻长安城,司马师、司马昭大败一阵,损兵折将,士气大跌,司马懿一面整顿军马,准备强攻长安;一面火速发布檄文,令曹真、郭淮火速行军,占据街亭及列柳城要道,抵抗诸葛亮大军。
曹真、郭淮二人接到司马懿檄文,道:“闻知魏延占了长安城,仲达无暇分兵相援,吾二人当全力以赴,守住街亭要道!”当即做出分工——曹真引三万兵火速赶往街亭;郭淮则引五万兵,前去列柳城。
诸葛亮与众将在陇右大营苦等一月,前方探马来报:“魏延将军引六千士卒业已突破子午谷,攻占了长安城,现下已屯聚三万精兵,据守长安;司马懿已被曹睿重新启用,任命为平西都督,现正与张郃带五万精兵在长安与魏将军相持!”
诸葛亮闻言大喜:“文长果然成功了!传令三军,火速开拔,向长安进发!”
正准备开路,突然又有一探马来报:“曹真、郭淮起兵八万,正向街亭、列柳城二地进军!”诸葛亮惊道:“此必是司马懿令其二人为之!街亭乃我军咽喉之地,断不能有失!”当即召集众将,问道:“何人敢去据守街亭?”
一言未毕,队列中站出一人,大声道:“马谡不才,愿意前去街亭镇守!”
诸葛亮望着马谡,摇了摇头:“不可,幼常乃是参军,从未上阵冲锋陷阵,街亭干系甚大,非大将不能守之,汝且退下!”
马谡大叫道:“某熟读兵书、深通韬略,如何不能去得?丞相太小看我了!”
诸葛亮道:“曹真、郭淮均是魏之名将,虽数败于我,却不可轻视,幼常并无上阵经验,不可勉强为之,若硬要去,不可为主将,须为副将,我才放心!”当即叫道:“王平!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魏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兴复汉室第一功也。戒之!戒之!”
诸葛亮当即令王平为主将、马谡为副将,拨二万五千精兵与他俩,二人接了令箭,带兵去了,诸葛亮又道:“谁敢去守列柳城?”
右将军、玄都侯高翔出列,道:“某愿往!”
诸葛亮壮其言,分兵一万与高翔,令他前去列柳城据守,接应王平、马谡。
分兵方讫,又有探马来报:“魏散骑侍郎陈泰、虎威将军王双率精兵一万,增援曹真、郭淮!”诸葛亮急问道:“陈泰、王双何人也?”探马答道:“陈泰乃是陈群之子,年方二十六七,智勇双全,善使长枪;王双乃是曹真麾下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擅长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诸葛亮沉吟道:“如此一来,街亭又增几分危机,高翔绝非王双对手,当遣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随即传令:“庞德。汝可领本部精兵,去街亭之后屯紥!”庞德问道:“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诸葛亮道:“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庞德大喜,引兵而去。
诸葛亮方才心安,唤过赵云、邓芝分付道:“今司马懿复出,总领魏国兵马,曹真、郭淮以为配合,与旧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吾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若得郿城,即可前去长安接应文长,魏国可灭也!”二人受命而去。
诸葛亮令马超、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
却说王平、马谡引军来到街亭,二人登高而上,观望街亭地势,马谡笑道:“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王平笑道:“纵然魏兵不敢来,吾等也须小心!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马谡道:“子均此言差矣!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
王平道:“不可!若我等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
马谡笑道:“子均真乃妇人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怒道:“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我现为主将,幼常无需多言!”当即传令下去,令众军士伐木为栅,筑起城垣,多立蒺藜、鹿砦之物。
第177回 相持
却说王平、马谡商议据守街亭之法,闹了个不欢而散,王平自行领众军于当道下了寨,马谡虽有怨言,却也不敢违抗将令,生了一阵子闷气,也率兵在当道口下寨不提。
不多时,曹真领三万魏兵赶到,见街亭当道已有营寨,不禁长叹道:“诸葛亮真乃神人,竟识破仲达之计!”下令先行退兵十里下寨相拒,便令先锋大将王双为前部,先去汉军大营搦战。
王平正在营中视察军情,敌楼上士卒忽报:“将军,前方尘头大起,想是魏兵来犯!”王平当即点起三千精兵,出了营寨,立在营门口,不多时,一彪魏军透过层层烟尘,赶到阵前,王平视那为首魏将,只见他,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乃是魏虎威将军王双是也,王双见了王平,叫道:“王平,汝原来亦是魏将,为何降蜀?若是汝弃暗投明,重返大魏,我保你荣华富贵!”
王平大怒道:“汝等贼将,当真寻思也!”舞刀来战,王双接着,二将战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各自收兵稍歇。
用过午饭后,王双再来搦战,王平再出,又是五六十回合,依旧不分胜败,王双卖个破绽,拨马便走,王平纵马追上,王双暗藏流星锤,觑得二人渐近,舞锤向着王平打去,王平闪身避过,两家再歇。
如此这般交战四次,两个人彼此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曹真闻讯,便传令撤回王双军马,继续与王平相持着……
甘宁、廖化围攻南阳多日,难见功绩,也形成了相持……
我屯兵镇守长安,司马懿带领魏国军马在长安城东面十五里处下寨,亦形成相持……
整个战场,从西向东,汉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魏军也没有办法收复以往失地,两枝军马就这么相持着,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哪一方都没办法压倒对手。
转眼之间便过了年关,诸葛亮令人持奏表回报成都,令使臣前往东吴建邺,希望孙权能以盟友的身份,出兵攻打魏国,并许以灭魏之后,平分魏土的条件,孙权欣然应允,即遣陆逊为大都督,朱然为大将军,周泰为先锋,丁奉为后应,起兵一十五万,出兵建邺,攻打寿春。
曹睿在南阳闻讯,立刻从北方调回其叔曹彰,命其为大将军,统兵十万,前往寿春迎战吴军。
魏吴两军在成德县城狭路相逢,曹彰身先士卒,屯兵成德道口,周泰亦引兵下寨,曹彰自恃勇力,差人往周泰营中下战书。
周泰览毕,对魏使大怒道:“滚回去告诉曹彰,我定要让他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次日,二人准时来到决战地点,各自摆开阵势,两军对圆处,二将出列,先看曹彰——目光如炬,满腮黄须,阔口方鼻,坐下大宛金骝,手中方天画戟;再看周泰——满面浓髯,环眼豹鼻,威风凛凛,坐下青色追风驹,手舞大刀,二人都是相貌不俗,各是英雄好汉!
二人也不打话,立刻开战,朔风猎猎中,刀戟交鸣,恶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败,两人各自收兵回阵,换马稍歇,再来交战,再斗八十合,犹然不分胜负,周泰杀得性起,退去衣甲,赤膊上阵,昔日数度营救孙权留下来的伤疤显得触目惊心,曹彰丝毫不惧,舞戟相迎,再斗五十回合,依旧平手,天色渐晚,两军阵中都恐主将有失,鸣金收兵,曹彰叹道:“昔日我父皇帐下虎侯许褚曾裸衣斗马超,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今日见周泰亦是如此,方信此事!”
周泰回营立刻修书一封给陆逊,陆逊下令催兵大进,直达成德,曹彰避其锋芒,坚守县城不出,陆逊领兵强攻两次,遭遇败绩,不敢妄动,退兵十里下寨,两枝军马再成相持态势。
我实在是很佩服魏国的防御能力,我汉吴两国,兵分四路,入侵魏国,甚至已经攻下魏国重镇长安,魏国西北疆土亦被我军一一蚕食,可是魏国军队依然稳住了局势,死死把守住剩余的各路隘口,他们的战术很明确——利用我们运送粮草上的不方便,拖垮我们的士气,逼我们退兵,但是我和诸葛亮、陆逊都明白——若是这次无功而返,下一回要想再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就难上加难了……
我们三个国家,都在坚持中等待着……
第178回 斩王双
诸葛亮闷在帐中,他本欲攻取郿城,以便火速赶到长安与我会合,可是,在这个小小的陈仓城,竟然遭到了魏军的顽强抵抗!
陈仓守将郝昭,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将领,陈仓一战,他便名扬天下了!
诸葛亮以姜维、马超为先锋,赶到陈仓城下,蜀兵前队哨至陈仓,回报诸葛亮,说:“陈仓口已筑起一城,内有大将郝昭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岭鸟道出祁山甚便。”诸葛亮道:“陈仓正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进兵。”命马超引兵到城下,四面攻之。连日不能破。马超复来告诸葛亮,说城难打。诸葛亮大怒,亲提大军赶到城下。
帐下一人出班道:“某虽无才,随丞相多年,未尝报效。愿去陈仓城中,说郝昭来降,不用张弓只箭。”众人视之,乃部曲靳祥也。诸葛亮问道:“汝用何言以说之?”靳祥道:“郝昭与某,同是陇西人氏,自**契。某今到彼,以利害说之,必来降矣。”诸葛亮即令前去。
靳祥骤马径到城下,大叫道:“郝伯道故人靳祥来见。”城上人报知郝昭。郝昭令开门放入,登城相见,问道:“故人因何到此?”靳祥道:“吾在西蜀孔明帐下,参赞军机,待以上宾之礼。特令某来见公,有言相告。”
郝昭勃然变色道:“诸葛亮乃我国仇敌也!吾事魏,汝事蜀,各事其主,昔时为昆仲,今时为仇敌!汝再不必多言,便请出城!”靳祥又欲开言,郝昭已出敌楼上了。魏军急催靳祥上马,赶出城外。靳祥回头视之,见郝昭倚定护心木栏杆。
靳祥勒马以鞭指郝昭道:“伯道贤弟,何太情薄耶?”郝昭道:“魏国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兄不必下说词。早回见诸葛亮,教快来攻城,吾不惧也!”
靳祥回告诸葛亮道:“郝昭未等某开言,便先阻却。”诸葛亮道:“汝可再去见他,以利害说之。”靳祥又到城下,请郝昭相见。郝昭出到敌楼上。靳祥勒马高叫道:“伯道贤弟,听吾忠言:汝据守一孤城,怎拒数十万之众?今不早降,后悔无及!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愿伯道思之。”
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大喝:“吾前言已定,汝不必再言!可速退!吾不射汝!”
靳祥回见诸葛亮,具言郝昭如此光景。诸葛亮大怒道:“匹夫无礼太甚!岂欺吾无攻城之具耶?”遂叫土人问:“陈仓城中,有多少人马?”土人告知:“虽不知确数,大约有三千人。”诸葛亮笑道:“量此小城,安能御我!休等他救兵到,火速攻之!”
于是汉军阵中起百乘云梯,一乘上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军士各把短梯软索,听军中擂鼓,一齐上城。郝昭在敌楼上,望见汉兵装起云梯,四面而来,即令三千军各执火箭,分布四面;待云梯近城,一齐射之。
诸葛亮只道城中无备,故大造云梯,令三军鼓噪呐喊而进;不期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尽着,梯上军士多被烧死,城上矢石如雨,汉兵败退。诸葛亮大怒道:“汝烧吾云梯,吾却用‘冲车’之法!”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
次日,汉兵又四面鼓嗓呐喊而进。郝昭急命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诸葛亮又令人运土填城壕,教张嶷引三千锹䦆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横截之……
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郝昭一面抵御诸葛亮,一面差人前去街亭等处找曹真求援,曹真当即派大将王双前去陈仓相助。
诸葛亮正在营中忧闷,忽探马来报:“东边魏军救兵到了,旗上书:‘魏先锋大将王双’。”诸葛亮升帐问道:“谁可迎之?”马超出道:“某愿往。”诸葛亮急止道:“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又问:“谁敢迎之?”裨将谢雄应声而出。诸葛亮与他三千军去了,又问:“谁敢再去?”裨将龚起应声要去。诸葛亮亦与他三千兵去了。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二将战不三合,谢雄被王双一刀劈死,汉兵大败而走,王双随后赶来。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王双所斩。败兵回报诸葛亮。诸葛亮大惊,忙令马岱、张嶷、张翼三人出迎。两阵对圆,张嶷出马,马岱、张翼压住阵角。
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王双诈败便走,张嶷随后赶去。马岱见张嶷中计,忙叫道:“休赶!”张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张巍伏鞍而走,王双回马赶来。马岱、张翼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诸葛亮闻张嶷受伤,道:“王双英勇,非孟起不能敌之!”即传令马超前去救应,马超引本部军马赶到马岱营中,王双听说,差人向马超下战书。
来日交战,马超舞动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