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天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帅,尚先生,您二位怎么有空联袂来了?”茗烟匆匆地迎了出来,尚先生是经常来军情调查司的,但大帅却只在成立挂牌之时来过一次,今天定州两大巨头同时来到,时不是出了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茗烟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茗烟,你那些花呢?”尚海波迫不及待地问道。

“花?什么花?”茗烟莫名其妙,陶然居原来是她当红姑娘时的故居,里面花草树木,园林亭如一应俱全,光是花少说也有几十上百种。

“便是你从室韦人带回来的那几盆花”尚海波大声道。

茗烟奇怪地道:“尚先生,现在什么时节了,那花早就枯了。”

李清不管尚海波失望的脸色,道:“结了果子吗,有种子吗?”

被弄得莫名其妙的茗烟点头道:“当然有,这花挺好看的,我特意收集了些种子,准备明年在这里多育几株苗了。”

“拿过来”李清命令道。

棉种很快就送到了李清的手中,附带着的还有那熟悉的棉花,李清高兴得大笑起来,“就是这东西,就是这东西,茗烟,你立功了,这种东西室韦人哪能里有吗?”

尚海波三言两语地对茗烟解释了一下,听到李清发问,茗烟道:“是啊,我在室韦人那里见到过,但好像他们也不知道这花的用途啊”

“茗烟,马上派人,派人去室韦人那里,收集这种花的种子,越多越好,我们明年便能拥有棉花啦”李清捡了宝般地大笑起来。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视察

意外得到棉种和棉花的一些消息,对于李清来说,只不过是意外之喜罢了,就算能从室韦那边搞到大量的棉种,想要大规模的推广种植和利用也还要几年的功夫,而现在,他的注意力已完全转向了对蛮族的作战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已越来越凉,眼见着冬天便要来临,而这个冬天正是李清规划的对蛮族作战的时间,冬季作战,部队要面临的困难比起其它季节要大得多,不过相对于这个季节对于蛮族更大的限制时,李清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

冬季作战对于后勤方面的要求就更大了,这个季节可不是运去粮食和武器便算完成任务了,为了支撑这次作战,从几个月前,定州便开始向上林里及荆岭大本营运送大量的越冬帐蓬,木炭,现在,这两个地方的物资已堆集如山。

利用债卷筹集到了大笔银两的李清现在着实是财大气粗,恨不得将他的士兵武装到牙齿,这就是李清与当时绝大部分势力首脑不同的地方,在他的心中,始终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土地丢失了可以再打回来,但人没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失地存人,人地兼得,失人存地,人地皆失。

抱着这个信念不停地让自己的士兵得到更好装备的李清当然不知道,他的每一次提升装备,提高士兵的待遇换来的都是士兵更加的感激涕零和更高的忠诚。而指挥这些士兵的将军们则对胜利的信心更足。

第一股北风光临定州的时候,李清来到了荆岭。带着龙四海刚刚做出来的数万双手套和头罩。

“大帅真是爱兵如子”荆岭的最高指挥官王启年衷心地叹服,能为士兵想得这么周全的统兵大帅,除了李清,至少他是没有听过的。

李锋的见识比王启年要广得多,他惊骇的是,在翼州李氏,即便是伯父的嫡系部队,也不可能做到这一地步,顶多也就是盔甲武器好一些,晌银高一些而已。李锋来定州数月,虽说没有大规模地与敌作战,但护送粮草物资,与小规模骚扰的蛮族骑兵还是交锋多次,与当初相比,整个翼州军已是强了不少,在李清看来,已勉强可以上阵一战了。

翼州骑兵的武器盔甲本是自翼州来时自备的,战场上的损耗便由定州补给,但是不久之后这些翼州骑兵便发现,那些损坏了盔甲的袍泽们从定州领取的新甲和武器比他们自己所有的要好很多,于是一场自损盔甲的行动便悄悄地在翼州兵之中展开,每一次小规摸的战斗之后,总是有极多的人声称自己的盔甲损坏,战刀磨损,要求更换,对于这些小动作,李锋心知肚明,但却有意纵容,他也眼红那些装备啊。

于是几个月之后,这只军队便完全拥有了一声定州骑兵的制式装备,李清很大方地连连发手弩都给他们配备上了,当然,这一次带来的手套和头罩也有他们一份。

荆岭大营是定州进攻草原的左翼,这里已深入草原进百里,在李清的计划中,这里不仅是左翼的物资中转站,更是在战时要承担起收容伤兵等一系列的任务,所以荆岭大营的建设除了常规以外,还建起了不少的永久型建筑,便是帐蓬里,也建起了火龙,从定州运来了大量的煤炭和木炭,以备越冬时应用。

王启年的居所是全部用石头搭建起来的一个永久性建筑,分为内外两间,外面约有数十个平方,正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沙盘上做得正是草原的地形地貌,上面插满了颜色相异的旗帜,白色的代表着蛮族,红色的是启年师,黄色的是上林里的吕大临部,蓝色的表示着过山部与室韦人联军,从沙盘上看去,三支部队如同三把巨大的利剑,深深地扎入草原腹地,将白色的旗帜压成一个扁扁的形状。

“大帅”王启年指着红色的旗帜,道:“这几个月来,我们不断地清理周边的小股蛮族,将他们慢慢地逼到一齐,现在周围百里之内,除了我们正面的纳奔部外,已看不到其它的蛮族部落了。大帅请看,纳奔本部两万龙啸军,再汇集了万余小部落的残军之后,约有四万之众,盘距在红土沟,按照大帅的战略,近一个月,我们没有再发起大的战事,而是等待纳奔集结更多的部落军队后,在入冬之后开始发动与他们的决战。”

李清道:“现在纳奔已有了四万人,想必再过上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的小部族来投,这样纳奔的军队很可能澎涨到五万到六万人,你这里加上旋风营,拢共不足四万人,有把握在正面会战中击败对方吗?要知道龙啸军可不是一般的部队。”

王启年笑道:“其实我们真正的对手也就是这两万龙啸军,其余的小部落纵然人多,但他们的战斗力无法与龙啸军相比,而且这么多的部队集结在一起,对他们的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们的背后可没有一个强大的定州在支撑,我估计现在他们就够呛了,等再过一段时间,冬季到了,他们会更困难。”

“而我们的士兵却是养精蓄锐,其实纳奔也算得上聪明的了,这几个月来,数次主动来找我们寻求决战,但我们坚守荆岭大营不出,依托营塞,利用箭弩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无可奈何的纳奔除了白白地损兵折将外,一无所获,所以啊,纳奔现在只能绝望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我想他应当已看到了这场战事的最后结局。”王启年兴奋地道。

“大帅,我想大雪漫天的时候,就是我们进攻的时候了吧?”

李清笑了笑,“大致就在那一段时间,却也要看具体的情况,或早或晚,现在也说不准啊”手指点了点蓝色的旗帜,“其实巴雅尔现在还想先西后东,先击败过山风与铁尼格的军队,然后再全师向东,与我决战,所以,他调走了黄部伯颜,这是他手里除了龙啸与狼奔之外最强的力量了,但过山风聪明的很,拖着巴雅尔在草原上兜圈子,就是不与他决战,而室韦人的战斗力也让我很吃惊,当初姜黑牛写给我的战报很是瞧不起对方,但现在看来,是姜黑牛的看法太偏颇了,当时他轻易地击败扎兰图,很可能是因为那是一场王位争夺战,交战双方都是室韦自己人,一旦失利,很容易导致军心溃散而一败涂地,看看室韦人与巴雅尔龙啸的几场遭遇战,可圈可点啊”

王启年笑道:“是啊,如果不是室韦人擅战,当初也不会让虎赫在葱岭关呆上那么久了。援引室韦人入关,大帅这着棋可是极妙。”

“虎赫已经开始向后退缩了。”李清道,“吕大临现在已转守为攻,步步为营,始终缀在虎赫的身后,让他的撤退变得极为艰难。胡子,三路大军,你的对面实力最弱,我希望你这里率先取得突破。”

“大帅放心。”王启年双眼放光,“我一定会击败纳奔的。”

“只要你这里取得突破,便会引发连锁反应。”李清伸手拔起一杆白旗,喀巴一声折断。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阵阵欢呼声,李清不解地看了一眼王启年,王启年笑道:“很可能是在外面巡逻的游骑又有所斩获,得意洋洋地回来了。”

“胡子,士气高是好事,但你一定要向部下强调,千万不要轻敌,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何况你对面还有数万敌人,那是数万如狼似虎的强敌,不是数万头猪,任何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今天我在你营里,看到的大都是这种情绪啊”李清看着王启年,严肃地道。

“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便越是要小心在意,因为这个时候,便也是敌人反扑最厉害的时候,见过受伤的野兽吗?那时的它往往比毫发无损的它更恐怖。”

王启年悚然而惊。“是,大帅,是我太大意了,我一定会注意这一点,大帅,您既然来了,何不见见众将,由您来强调,岂不是更有效果?”

李清呵呵一笑,“不见了,如果由我来说,那你这个一军之帅威严何在?还是由你来办吧接下来我还要去旋风营姜奎那里看看。”

对于王启年这里能率先取得突破,李清是深信不疑的,王启年的启年师现在汇集了关兴龙,魏鑫等一大批定州将领,这些将领手下的士兵都是久经战事,战力极强,李清派出大批的新兵进驻三要塞,而将三要塞中这些老兵老将调出,整编入启年师,就是希望王启年率先击败纳奔,在李清看来,纳奔便是草原蛮族三股大军之中最大的一个弱点。击败了纳奔,将迫使虎赫大幅度地后退,而在王启年师与吕大临师的逼迫之下,虎赫要么决战,要么退向白族王庭,与巴雅尔会合,但不管虎赫如何选择,李清想要的便是在隆冬季节,将虎赫和巴雅尔一齐困在白族王庭,到时候,希望白族的守城技巧能与他们的野战能力比肩。李清在心里冷笑道。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章:真性情

视察完荆岭大营,李清旋即又去了上林里,吕大临已开始转守为攻,与虎赫不时有小规模的战事发生,老成持重的吕大临阴魂不散地缀在虎赫的身后,如果虎赫有进攻的意图,他就后退,虎赫转身后撤,他便不即不徐地跟上。反正大家伙儿都是骑兵,方便

相对于吕大临的轻骑追踪,虎赫可就难过多了,以前大营中的辎重现在他要想法设法地运回去,经验丰富的虎赫知道,接下来的时间,也行会有很多年,主客易势,将是草原处于劣势之中,那自己大营之中那些辎重,工匠,军械都将是极为宝贵的财产,如果能全须全尾地带回去,将会为接下来的战斗增加一些成算。但如此一来,行军的速度就可想而知,加上吕大临如附骨之蛆一般地紧紧跟着,只要有一点漏洞,他会立刻像嗅到血腥味的猛兽一般猛扑上来,狠狠地咬自己一口的。

虎赫只能步步为营,缓缓后退,看到日渐寒冷的天气,虎赫的心情一日比一日沉重。

视察完两地的李清心情愉悦地回到定州,两路大军气势正佳,草原蛮族已是日薄西山,现在的自己只需要居中调度即可,冲锋陷阵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也许,当攻到白族王庭的时候,自己会亲自去指挥这一仗。

与上林里和荆岭浓厚的战争气息相比,定州城里显得是那样的平静,毕竟这里隔着战场有好几百里路呢?而且在定州人心中,蛮族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有李大帅和他的军队这架大伞罩着,定州人已经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了。

“大帅安好”

“大帅吉祥”

“大帅长命百岁”

从进城门开始,一路之上总有不少的百姓在道路两旁向李清行礼请安,李清也微笑着向众人挥手示意。

“大帅威武”

“大帅百战百胜”

两个特别宏亮的声音在街边响起,李清循声看去,却见两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残疾人正站在街边,一个断了一支膀子,另一个却是拄着拐。那神色一看之下,便知道是退役的军人。

李清翻身下马,大步向两人走去,看到李清向自己走来,两名伤残军人脸上放光,齐齐地向李清行了一个军礼。

“在那里受的伤啊?”李清问道。

“回大帅,我们是在抚远之战时受的伤。”缺了胳膊的人大声道。

“大帅,我们是常胜营的兵”拄着拐的退役军人骄傲地道。

“原来是老兄弟”李清笑着捶捶两人的胸膛,“生活可还过得?”

“大帅放心,我们受伤退役,县里安置得很好,现在我们都娶了婆娘,有了娃娃,种着十几亩地,日子过得好得很就是不能跟着大帅打仗了,心里很不好受。”

“那就好”李清笑道,“虽然不能打仗了,但你们种好地,多打粮食,也是为定州作贡献嘛,唐虎”

唐虎应声走了过来,“大帅”

“拿两柄刀过来”李清道。

从唐虎手里接过两柄钢刀,李清递给两名军人,有些伤感地道:“当年我们常胜营里的老兄弟剩下不多啦,这两把刀送给你们,是新家伙,比以前的要好很多,当年我们要是用这些锋利的家伙,你们也许就不会受伤了”

两名军人接过刀,兴奋得直喘粗气。

李清笑着翻身上马,“拿上刀,虽然受了伤,但也不要忘了你们曾是军人,将这两把刀将来传给你们的儿子。”

碰上两名当年的常胜营老兵,倒是勾起了李清的怀旧心思,对唐虎道:“虎子,还记得我们当初刚刚立营时,只有三百多人的凄凉吗?”

“大帅,当然记得,那时我没了一只眼睛,一刀大哥肠子都流了出来,我们都以为活不下来了呢,幸亏碰到了大帅,我们不但捡了一条命回来,还有了今天的富贵。”

李清想起当时的情景,笑道:“当时是你还是一刀啊,抱着我的大腿,大声嚎哭来着?”

唐虎脸一下子红了,独目偷偷地瞄了一下四周,小声道:“大帅,留一点体面哦,虎子现在好歹也是参将了,当年的糗事可不能让现在这些小家伙们听到了。”

李清大笑了起来,稍倾,道:“虎子,回头去查一下,当时那三百多人还有多少人活着,活着的不管他们现在在干什么,找个时间都请到大帅府,我摆宴,大家聚一聚,如果没了的,还有家属的话,便以我的名义再每家送一点银子表表心吧”

“我知道了,大帅”唐虎道:“只怕剩下的不多了”

李清默然无语,这一批三百多人便是常胜营的骨干力量,冲锋打仗都在最前面,虽然都是老兵,但当时的那种情景之下,伤亡也是极大的。也许十不存一了。

一边向大帅府走,一边与唐虎讲着话的李清忽地停了下来,眼睛看着前方不远处,脸上神色陡地有些复杂起来,唐虎顺着大帅的眼光看去,却见前方一辆黑色的马车停在街边,一个窈窕的身影正从马车上下来,却不是好久不见的清风司长吗?

很显然清风也看到了正走过来的李清,身形稍微僵了一下,但只是微微一顿之后,便转身跨进了大门,只留了一个背影给李清。

“大帅,前边是统计调查司的新衙门,他们刚刚搬过来,大帅,要去看看吗?”唐虎小心翼翼地道。

李清摇摇头,“不必了,清风刚刚从复州回来,想必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我们就不去打扰他了,更何况,明天我们不是要议事吗?清风也是要出席的。到时再问他吧”

唐虎知趣地没有作声,对于大帅与清风姐妹的问韪,直到现在,他还是糊里糊涂,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一转眼之间,霁月小姐被大帅娶进了门,而清风反而被搁到了一边

京城,洛阳,皇城里和翼州李氏都是一片忙乱,倾城马上就要自洛阳出发,下嫁定州大帅李清,皇室公主下嫁,排场自然少不了,李清不在京城,一应的该完成的礼节却都是由李府来操办。

倾城公主是天启皇帝最为宠爱的妹妹,自然这出嫁的嫁妆也是分外惊人,除了按规纪公主应得的那份之外,天启皇帝额外赏赐更是让天下瞩目,不说别的,单是那陪嫁的一千五百名宫卫军便足以震惊世人,这一千五百人可都是有家有室,光是将他们的家属移居到定州,便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公主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出门,但已经有大批的人开始提前出发了。

宫中,倾城终于脱下了军装,换上了红妆,皇后娘娘那里专门派了老宫人来言传身教一些待嫁的女子应知的事情,礼部的官员也要每日来给公主讲出嫁的相关礼仪,总之,即将出嫁的倾城是每日无比的烦恼,这些东西比舞刀弄枪难多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们现在都给我出去”不胜其烦地倾城终于发飙了,将几个礼部专门派来的老学究一股脑地赶了出来,明晃晃的钢刀让几个喋喋不休的老人脸露惊慌,跌跌撞撞地逃将出来,正好碰上下朝的天启皇帝,一看他们的模样,天启便知道几乎隔几日便要上演的戏码再一次出场了。

“倾倾”走进门,天启有些恼怒地看着正将长裙提起挽在腰上,手里提着把刀气呼呼地站在房子正中的倾城。

“皇帝哥哥,不就是嫁给人吗,那有这么多又麻烦又罗嗦的礼节”倾城很是不满地道。

“不要胡说”天启气呼呼地坐下,“这些礼节关系皇家威仪,岂能马虎倾城,从明天起,你必须认真地听这些官员给你细细讲授,你也要一条一条地铭记在心。”

看到天启真有些生气,倾城软声道:“皇帝哥哥,你又骂我了,倾城就要走了,远赴定州,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又能看到你,我走了,你便是想骂也骂不着我了”

听到倾城的话,天启不由心一软,皇家子女,像自己和倾城这样自小感情便极佳的兄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一想到倾城即将远嫁,只怕以后见一面都难了,心里也不由伤感起来。

“倾城,你知道吗?李清已经要大获全胜了,他三路大军齐出,已将将巴雅尔包围起来了”天启决定说些高兴的事情。为祸大楚数百年的蛮族终于要在自己手中被终结了。

倾城狡滑地一笑,“是啊最啊,听说李清高兴的要死,为了庆祝还专门纳了一个如夫人进门呢”

天启张口结舌地看着倾城:“倾倾,这是那个多嘴的跟你说的?”

倾城笑眯眯地道:“皇帝哥哥,你可别忘了,倾城可不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养在深宫的那种公主哦这些事情,岂能瞒得过我,李清在大婚前抢着纳妾现在已是传遍天下的风流轶闻了,大楚那个不知,谁人不晓,真是可恶,这不是存心让我难堪吗?对了,皇帝哥哥,李清是纳了那个叫清风的入门么?”

天启哼了一声,“你不是什么都清楚么?还问我做什么?这事不是已传遍天下了么?”

“皇帝哥哥,外面也只传说李清纳了一个妾,可没有说这妾叫什么名字,对了,肯定不是清风,否则,以那清风的名声,传闻之中那会不提及,哼,原来还不只一个”

天启看着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一手提着刀的倾城公主,心里一片悲哀,倾倾又暴露出她长年厮混军营的真性情了,看来想在短时间里将倾倾打造得稍具淑女形象的计划是完全破产了幸好李清与倾城打交道不多,否则见到倾城这个形象,只怕早将他吓跑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准备

嗖嗖嗖三道残影自空中掠过,笃笃连声之中,百步之外的标靶的正中心便多了三支利箭,收起长弓,两腿一夹马腹,战马骤然加速,急奔百米,在速度到到高峰之后,突然转向,绕了一个小小的弧线,手中长枪犹如毒蛇吐信,一连声的脆响之中,排成一行的木头人胸腹要害之上炸开一个个小洞,巨大的冲击力让这些木人远远飞出去,轰然落地。

一圈奔过,数十个木人已全数倒地,战马减速,随着吁的一声,战马在校场的正中央停了下来,倾城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战果。啪啪的掌声和喝彩声在校场上响起,一群身着宫卫军制服的军官涌上前来。“公主殿下,您的武力是愈发精进了。”一名军官替倾城挽住马缰,笑着道。

顶盔带甲的倾城笑眯眯地一跃下马,摘下头盔,随意一扔,身旁早有军官伸手从空中接住头盔,“当然,这一年来我起早贪黑的苦练,要是还不长进,岂不是没有天理,哼哼,早晚总会让我打着机会痛揍他一顿,以报当日之仇”倾城脸上笑着,嘴里说出的话却是恶恨恨的。

一群军官都会意地微笑起来,倾城公主这话虽然说得不明不白的,但他们可都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定州大帅当初入京之时,被公主诳进校场,本想给未来的夫君一个下马威,不成想偷鸡不着蚀把米,被未来的驸马爷倒教训了一顿,据说当初的场景还挺香艳的。

“那是当然,公主日夜苦练,进境神速,而李帅日理万机,事务繁多,提刀上阵的机会太少,也没多少时间练习,再次交手,公主必然大胜。”一名年轻军官笑道。

此话一出,场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面色都是古怪之极,看着那军官,脸上都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而倾城脸上表情却是精彩之极,半晌之后,又羞又恼地指着校场,大声道:“你,给我绕着校场跑一百圈去。”倾城公主与李清的那一点恩怨众人那是心知肚明,但咋地也不能公开说出来啊,说到底,公主马上就会成会李帅的夫人,这夫人找丈夫打架,私下里那叫闺房之乐,要是说开了,那可就是夫纲不振,牝鸡司晨,对李清与公主的名声都是极不好的。

倒霉的年轻军官一脸衰相地去跑圈,倾城一阵短暂的羞恼过后,很快地便恢复了平静,出现在这里的宫卫军官都是她的亲信,也是将要随着她移民定州的一批人,在几名军官的帮助下,倾城脱下沉重的盔甲,看着几名军官,问道:“秦明,你们的家人都安排好了么?”

秦明大约四十来岁,在宫卫军中已呆了近二十年,声望极高,也是倾城统率宫卫军的得力助手,听到公主问话,秦明道:“回公主,都已安排好了,这次随公主去定州的一千五百名宫卫军都已收拾妥当,第一批家属已于日前起程,皇帝陛下和翼州李氏调拨了近千辆马车转运,估计一个月后,他们便可以到达。”

倾城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走到校场边的椅子上坐上,早有宫女泡好了茶水,倾城喝了一口水,道:“你们在京城住惯了,突然到那苦寒的边州,只怕不大适应,倒是要让你们受苦了。”

秦明微笑道:“京城有京城的繁华,边州也有边州的风光,能跟随公主是我们的福分,再说我们宫卫军被称为军中战力第一,但却从没有真刀实枪地上过战场,倒是有些名不符实,这一次能赴定州,说不定还能赶上对蛮族的最后一战,兄弟可都憋着一口气呢能上阵杀敌,大家都兴奋得很。”

倾城微微一笑,她虽然在众人的映象中一向大大咧咧,其实心思细腻得紧,否则一个女儿家那能将宫卫军这帮骄兵悍将整治的服服帖帖,大楚嫁公主多了,可从来也没有陪嫁宫卫军的先例,皇帝哥哥的心思倾城岂会不明白,她是希望自己到定州后能对李清有所约束,这一批心腹军队的便是自己的底气,否则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到了定州,除了一个名义上的大夫之外,又能有什么作用?

到了定州,李清倒真说不定希望他们上战场,但自己是绝不会同意的,这批宫卫军绝不能消耗在平蛮的战场上的。此时看到秦明等人热切的目光,她只是含笑不语,倒也不便说破。

一想到还没有进门,便与未来的夫婿玩起了心思,倾城心中不由有些苦涩,李清年少有才,放眼大楚,在这个年纪上有这种成就的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前无故人,自己能嫁与他,也算是对得起心高气傲的自己,但一想起自己到了定州后要面临的复杂的局势,饶是她才智过人,也是心底阵阵发麻,自己真能应付得来吗?李清的才智自不必说,便是他手下一帮人,又有那一个是省油的灯。脑子中突地闪过一个人名,倾城不由微微摇头,清风,林云汐,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从职方司那里,倾城对定州的核心层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黄公公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作为与定州打交道最多的太监,他也是这次陪嫁团中的一员,满头大汗的他看到校场之上的倾城,不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公主殿下,老奴可算是找着您了。”

“黄公公,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啊?”倾城放下茶杯。

“哎呀呀,公主殿下,现在应该是您听礼部的老爷们讲礼仪的时间啊,礼部的几位老爷子已等得很不耐烦了,您老人家赏他们一个面子吧”黄公公陪笑着。

“不去”倾城断然拒绝。

黄公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公主殿下,不去不行啊,皇后娘娘听说您这几天一直没有去,很不高兴,今天要亲自去监督呢,老奴算着时间,这个时候只怕皇后娘娘已快到了,您还是赶快过去吧,您要不去,老奴的屁股又要开花了。”

黄公公心有余悸地摸着屁股,显然之前已吃过苦头了。

倾城倒是一下子被逗笑了,黄公公被皇帝哥哥拨给自己,以后就是自己身边的大太监了,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不然真让皇后打烂了屁股,下面的那些人不免要说自己不体恤人。

站了起来,道:“还真是烦人,听那些老学究讲课,不用半个时辰,本公主就会睡过去了,罢罢,权当是一番磨练,走吧”

跟着黄公公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道:“秦明,你去武库里,将士兵们的盔甲全都要换成新的,这事抓紧办吧,递补进来的宫卫军这几天便要领装备了,你要去得晚,可就捞不着了。”

秦明笑着应了声。

不提倾城回宫昏昏欲睡地去听老学究们讲经,安国公府里,这一段时间里也是热闹非凡,除了老大李思之没有回来,本已回到翼州的李牧之为了李清的婚事也赶回到了洛阳,再加上李退之,李氏的重要人物再一次地在洛阳汇集一堂。

安国公李怀远的精神头明显要比以前要得多,这一次李清大婚,李氏负总责的是老2李退之,忙得脚不沾地的李退之刚刚向老爷子汇报了这一段时间的事情,正等着老爷子的指示。

“我向皇上请辞的事,皇帝驳回来了。”李怀远淡淡地道。

李退之兄弟二人都是一惊,“父亲大人,不能更改了么?”

李怀远摇摇头,“消息是从宫里来的,绝对可靠,只怕明天就会有明旨下来,皇帝陛下不愿放我离京啊。”

李牧之一咬牙道:“父亲大人,实在不行,到了那时节,您也只能悄悄离开了。”

李怀远一笑,“我是谁,我是安国公,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我呢,更何况,现在正是我李家风生水起的时候,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