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天下-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护点点头,不再做声,只是低头默默赶路,一行人行走极快,马兰花虽说是女子,但自小便在这片大山之中长大,走起山路来,比起苏护这些战士来丝毫不逊色,天色刚刚放明之际,众人已是走出了这片山谷,远处一坐高约千米的大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那里便是锰突洞,我们要去的地方."马尔干指着那坐大山,"因为有这条山谷的关系,锰突洞一向少有人来,这周围,只聚集了约数千羌族人.这里,宁王是绝对不可能派人过来的."

"总算要到了"苏护长出了一口气,回望着身后那条山谷,苏护仍是心有余悸.

"我们走吧"马尔干引领着众人向着目标开始出发.

一行人沉默地走在林间,苏护的部属则散成标准的战斗队形,保护着众人在密林之间穿行.虽说马尔干信誓旦旦地保证这里一定安全,但苏护等人却一点也敢马虎,十万大山已基本落入到宁王手中,谁知道马珍有没有投靠宁王呢

嗖嗖两声,密林之中传来羽箭破空的声音,哗啦一声,苏护的部属以最快的时间便将马兰花等人围在了中间,哧哧两声,两支羽箭直直地插在了众人面前数步之处,看样子,倒是警告的成份居多.

马尔干推开定州兵,大步走了出来,"是马珍洞主的部属么,请代我禀告,就是老奴马尔干求见马洞主"马尔干大声喊道.

随着喊声,密林之中有人影闪动,一个大踏步走了出来,而在他的身后,可以看到利箭闪动的寒光.

"马尔干,那个马尔干?"走出密林的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羌族人,与苏护见到的那些羌族人不同,这个羌族人身上穿着麻衣,斜披着一条兽皮,半边膀子赤luo着,手里提着一柄长弓,腰间插着一柄直刀.

"马都,是我啊,你认不得我了?"看到来人,马尔干惊喜以叫了起来."你爹还好么?看看,看看,我带了谁过来了?"

顺着马尔干的手指的方向,马都的眼睛瞪圆了,"马兰花,你,你不是死么么?"

正文 第八百六十八章:潜居

马兰花在锰突洞洞主马珍的帮助下,在十万大山之中隐藏下来,开始秘密地联络仍然忠于马塔的部落,不过这些部落大都被宁王打得极惨,要么被吞并,要么逃进深山,想要联系并聚拢他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钟子期已经确认马兰花已经进入了十万大山,但这片区域是如此之大,想要在急切之间找到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饶是钟子期才智过人,一时也是无法可施,如今之计,只能大致地划定一个范围,一个一个地来排除.毕竟马兰花进山之后,绝对不会甘于寂寞,而是会积极地召集旧部,聚集力量,以期为父报仇,就怕她不动,只要她动,钟子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找到她并将其除掉.

而眼下,钟子期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十万大山的边缘地区,还在富康,马店一带,那里的定州兵磨刀霍霍,随时有可能打进山来.虽有大山这等天然屏障,但钟子期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在与定州兵的对阵之中,掉以轻心,不以为然的人现在都去阎罗王那喝茶去了.

在马兰花进山的时候,在宁州定州兵控制的区域内,还有一个人也正让定州高层以及监察院方面伤脑筋,那就是许思宇,这位宁王麾下大将至今杳无音讯,便像人间蒸发一般,无影无踪.

许思宇不像蓝玉,是一位单纯的统兵大将,此人武功高强,精通潜伏,乔装,暗杀,武功之高,几与当年定州统计调查司第一高手钟静差相仿佛,而且此人不仅可以成为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刺客,也擅长统兵打仗,这样一个人潜伏在宁州境内,便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砰地一声引爆开来,毕竟宁州刚刚归化,境内仇视定州,忠于宁王的人不在少数.

为了抓住许思宇,定州监察院物特地派了外勤司副司长韩勇前来宁州坐镇.韩勇的来头极大,抛开他监察院外勤司副司长的身份不说,他的父亲韩人杰是原定州第一高手钟静的师兄,一身武功也可跻身当世超级高手之列,而韩勇虽然还不能与其父亲与师叔相提并论,但一身武功也是可称为当世一流,再加上因为钟静的关系,清风对于韩勇是不遗余力的栽培,数年下来,韩勇已成了监察院之中少壮派第一人,深得清风信任.这一次将韩勇自定州派出,也体现出了清风对于许思宇的重视.

定州撒下天罗地网,搜捕许思宇,特别是往十万大山的方向上,布置更为严密,大量的监察院驻宁州分部人员,再加上韩勇从定州带来的外勤司精干探员,堵死了许思宇所有的出路,如果仅仅是军方,许思宇还有办法脱身,但现在来了精干的同行,许思宇最后一点希望也落了空.

虽然无法进山,但许思宇却也让韩勇无法抓住他,此刻的许思宇,正躲在距离宁州城不到五十里,恰于富康一南一北的仙桃县.正所谓是灯下黑,仙桃离宁州城太近了,而且与十万大山南辕北辙,这里的搜捕力度便小了许多,许思宇在这里已经潜伏了很久.

之所以选择仙桃,其一是因为对方很难想到,其二仙桃境内便有宁州最著名的八百里鉴湖,鉴糊水情复杂,湖中小岛密布,芦苇从生,这时节正是芦苇生长旺盛的季节,如果真有被发现之虞,只消往鉴湖之中一逃,便是再多的人也无法找到他,况且定州驻扎在宁州境内的部队并没有水军,一帮冒鸭子如何能在鉴湖之中施展本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像富康人靠着十万大山讨生活一般,仙桃人便倚仗着八百里鉴湖丰富的水资源过活,这里除了是宁州主要的水稻产区之外,更有无数的人以打鱼为生,鉴湖之上,捕鱼者何止万户?大大小小的船只犹如过江之鲫,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返,在鉴湖之上自由自在.

红花套是仙桃的一个临湖的聚居点,这里主要聚居着打鱼为生的渔民,大片的棚户区彰显着这里的人还过着相当贫困的生活,很多人长年累月都呆在船上,只是偶尔上岸来小住几日,红花套里的这些低矮的用木料和芦苇编织的席子围起来的窝棚便是这些人的家了.

沿岸停着大大小小数百条渔船,时值旭日东升,阳光明媚,倒正是出湖的好时机,一艘艘的渔船在渔家快活的歌声之中,驶离岸边,怀揣着丰收的希望驶向湖中心,渐渐地消失在众的视野之中,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谁统治他们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反正他们打渔卖鱼,上交税赋,谁当老大,还不都是离不开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呢?更何况宁州人来了之后,他们这里已派来了定州的官员,据那官员说,今年就不用大家上税了,算是弥补宁王逃走之前,对大家搜刮的一个补偿,能不交税,渔民便能省下一大笔钱来,这让这里的人着实高兴了好几天,看起来定州人也不像先前那些当官的说得那么可怕,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以前宣传的那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相反的,派驻在这里的定州官员和士兵亲和得很,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一向不高,只要能活下去,能填饱肚子,管他谁当大王,都一样.

沙滩之上,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盘坐在一大堆鱼网跟前,正小心地整理着鱼网,一边整理,一边修补着破损的地方,半驼的脊背,花白的头发,破烂但洗得很整洁的衣衫,与此刻在他周围做着同样工作的渔民没有丝毫两样,修补了一会儿,伸手捶捶后背,咳嗽几声,抬眼看看四周,只有在此时,如果刻意地观察他的话,才会发现此人的眼神偶尔露出来的光芒,与他现在这个模样着实有些不符.

两个中年人扛着一堆渔网走了过来,将渔网扔在地上,两人一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渔网,一边有说有笑地交谈着,但两人交谈的内容却与一个普通渔民的生活绝对没有丝毫相关.

"大人,外面仍然察得极紧,完全没有办法脱身,现在,也只有这里在放松一些,往十万大山的方向,岗哨密布,监察院的明岗暗哨数不胜数"一个中年汉子道.

"大人老是呆在这个地方也不安全,我听说,定州人马上要开始在这片棚户区清理户口,登记造册,这样一来,大人的身份就要暴露了,还是早些进湖去,找个小岛先藏起来,等风声过后再想其它办法."另一人道.

老渔民咳嗽了几声,低着头,一边修补着鱼网,一边苦笑道:"倒是承他们看得起我,这么长时间了,还是一点儿也没有放松,看来不抓到我是不会甘休的了,你们探听到蓝大将军的消息没有?"

一个中年人道:"大人,蓝大将军没关在富康县的牢房里,我去卖鱼的时候,满街都在传言这件事情,看来定州人是在刻意示威了,我打听了一下,蓝大将军是被关在县衙原来的牢房之中,那里还有我们的弟兄,大人,要不然,我们去劫狱,救出蓝大将军之后,咱们往鉴湖里一溜,他们能奈我们何?"

老渔民大力摇头,"千万别轻举妄动,蓝大将军身份何等之高,那里一定戒备森严,贸然闯进去,只能是自投罗网."

中年人低声道:"我去探听了,那里的防备并不怎么严密,还是旧日的一帮捕快守着,只是蓝大将军的伤还没有好,救人的时候要费一番周折."

老渔民抬起头来,"这就更有问题了,抓住蓝大将军,是定州人的一个重大胜利,他们岂会如此松懈,照你所说的话,那里便是一个大大的圈套,正等着我们钻进去呢这样的事儿,我们以前也没有少干,这个韩勇,未免也太小看我了,这等小伎俩也想将我诱进去?告诉所有的弟兄,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妄动,都老老实实地潜伏着,你们将来都是有大用的,绝不能轻易地折进去了."

"是,大人"

"对了,大人,今天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人."

"一个人,谁?"

"庞达庞将军"另一个中年人小声道."虽然庞将军换了装束,面容也乔装了一番,但您老也知道,乔装打扮这种事,我是行家,庞将军以前我见过数次,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庞达?"老渔民震惊地抬起头,"他还活着,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看见庞将军带着两个人,在仙桃县城购买了一些东西,然后便出城而去,小人悄悄地跟着,探到了庞将军的住所,离仙桃县城只有十数里,在鉴湖边上,一个不大的庄子里."

老渔民眼中光芒闪动,"看来庞老将军早有准备啊,得,你们下去准备一下,今天晚上我们去拜访一下庞达将军"

"是,大人"两个中年人低声应了一声,将拾掇好的鱼肉扛在肩上,向着湖边的小船走去,而那老渔民也躬着腰站了起来,慢慢地走回到不远的窝棚里.

关上窝棚的门,老渔民的腰立刻便站直,一双原本有些昏浊的眼睛里,光芒闪动,"庞达,好,有意思,既然我回不去,那就在这里弄点事儿出来,八百里鉴湖,大有可为呢"他冷笑起来.

正文 第八百六十九章:水匪

庞达到仙桃县已经有数月了,与叔父分别不久,便听到了南军舰队在黑水洋之上全军覆灭的消息,那时候心中还抱有一点点希望,虽然兵败,但叔父不一定会就此死了,但接下来传来的消息让他彻底死心,叔父与登州号一同沉入大洋,已是壮烈牺牲了.

紧接着便是定州军如同潮水般地涌进宁州,当庞达到达仙桃的时候,定州军也几乎在同时开进了仙桃,叔父说得很准,宁王的确将舰队当成了拖延定州军进军时间的牺牲品.

所幸叔父在仙桃鉴湖边上这个庄子里的准备工作极其充分,连庞达的身份都早已准备好了,所有的人更是跟随着叔叔征战多年的心腹从人,庞达一到,立刻便改名换姓,也亏得如此,在接下来定州军接管仙桃之后,庞达才毫无惊险地渡过了这一关口.成了一个有着全新身份的人.

庄子并不大,但选择的地点却别具匠心,整个建筑的修建地点选择在鉴湖之畔,离鉴湖最近的一个地方只有数十丈远,而站在庄子里的高处向前看去,大片的稻田延伸到远方,视野极其开阔.这几百亩稻田也正是庞军为侄儿准备的生活来源,而负责耕种的佃农却都是庞军逐年来安排从水军中退下来的一些老兵.这些佃家的家分散在这些稻田的四周,正好隐隐地将这个庄子围子起来,外人要进到这个庄子里,,无论从那个方向走,都会经过这些佃农的家.

庞达已经决心忘记过去的自己,重新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叔父兵败的详情这些天来陆陆续续地传来,定州水师装备了一种全新的武器,一旦发射,便声如霹雳,无坚不摧,被称为神威大炮,这已经不是秘密,到了这个时候,庞达终于明白了叔父的一番苦心.

脱下盔甲,换上便装,扔掉战刀,拿起锄头,庞达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虽然这些田地不需要他亲自耕种,但他还是会扛起锄头走上田间,与佃农们一起劳作,或者驾着渔船出湖,撒下鱼网,亲手捞起一网网的鱼来,每日累得精疲力竭,以此来麻痹自己的神经,经过数月的努力,庞达开始慢慢适应了这一份新生活.

一条小船自夜色之中悄无声息地划出,看着远处岸边那黑黝黝的一片庄子,许思宇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庞军一向心思缜密,单看这庄子的选址便可见一斑.

"大人,便是那个庄子"一个汉子指着远处的庄子,小声道.

"好,你们便在这里等着我吧"许思宇点点头,"我去见见庞将军."将身子一跃,游鱼一般滑进水中,向着远处的庄子游去.

庞达已经睡下,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白天的劳累使他到了晚上草草地扒两碗饭,喝一大碗酒,然后倒头便睡.

今天也不例外,庞达此时已经睡得很香,鼾声震天,很轻易地便寻到了庞达的所在,静静地伫立在房门外,听到庞达响高亮的鼾声,许思宇眼中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

门没有拴,许思宇推开房门,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让他诧异的是,庞达仍然高卧如故,对于有人侵入了他的房间,到此时还是一无所觉,这可不是一个一直带兵的将军所应该具有的反应.

坐到床前桌旁,许思宇看着沉睡之中的庞达面孔,皱起眉头,伸出一根手指,在桌上一个茶杯之中蘸起一滴残水,屈指一弹,那水珠轻盈地飞起,准确地落在庞达的脸上.

庞达霍地睁开眼睛,眼帘之中首先闯入的便是一个黑影正坐在床前桌边,大惊之下,庞达身子一缩,向床内滚去,一团棉絮首先飞了出来,劈头盖脸罩向那道黑影,同时不知从那里拔出一柄钢刀,紧随着飞出的棉絮,一刀直插向前方.

棉絮忽地反卷回来,大喝一声,庞达刀贯刀锋,声如裂帛,将棉絮一斩为二,眼前寒光一闪,喉间已经顶上了一个硬物,庞达高举着长刀僵立,来人武功之高,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顶在喉间的硬物一分分缩了回去,呛的一声,对手居然将刀插回刀鞘,伸手点点桌边,示意庞达坐下.

"你是谁?"庞达惊疑不定.

"庞将军,认不得我的人,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么?"来人轻笑道,嚓的一声,桌上油灯被点燃,一个面孔陌生的老头出现在庞达的面前.

声音的确很熟悉,但面孔却是从没有见过."你是?"

"我是许思宇"许思宇淡淡地道.

"许将军,你,你……"庞达大惊,"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许思宇笑道:"我想知道的事情,当然便会知道,庞将军,你倒好生逍遥,居然在这里当起庄主来了."

庞达盯着许思宇,"许将军,庞达已经死了,现在我叫龙广达,只是一个乡间略有薄田的小地主,你找我想干什么?"

许思宇冷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庞将军,你想做一乡间舍翁,只怕是做不成的,即便能隐藏一时,又岂以隐姓埋名一世?"

"庞达自然不成,但龙广达有何不可?"庞达将手中战刀呛的一声扔到墙角,坐到许思宇对面,冷冷地道:"我庞家也算是为宁王殿下鞠躬尽粹了,如今已是死伤殆尽,许将军,你便将我当个屁放了吧,不要再来打扰我了."

伸手一指门外,已是下了逐客令.

许思宇一楞,"庞达,你忘了你叔父是怎么死的啦?你忘了你庞氏子弟这些年来在与定州的海战之中,有多少人葬身在黑水洋上,你难道就不想复仇?"

"不想"庞达简单直接,"两军交战,各安天命,我们时运不济,技不如人,死便死了,有什么好抱怨的.便是我叔父,也是口服心服."

许思宇怔怔地看了庞达片刻,"原来你是对宁王殿下下令庞军将军作最后必死之战而心存怨恨?是这样吗?"

庞达忽地爆发起来,"是,明明知道我们只要出去迎战,便会是死路一条,绝无获胜的希望,可是宁王为什么强行命令我们出战?难道就为了替他拖延这么几天的时间吗?难道这就是我庞家的命吗?"

许思宇看着庞达,一字一顿地道:"庞军将军难道不知道出战意味着什么吗,但他还是去了,庞达,你说得不错,这就是我们的命,不仅是你庞家,还有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我们都在这条大船上,有时候为了让这条大船不沉没,就必须要有人牺牲,这一次是你们庞家,下一次说不定便轮上我了,其实,我已经轮过一次了不是吗,在卫州,胡泽全将军毫不犹豫地便抛弃了我和蓝玉,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只能如此,方能顾全大局."

"就算牺牲了这么多少,这条大船还是要沉了"庞达道,"我要下船另觅生路."

"现在这条大船快要沉了"许思宇坐了下来,道:"船上有很多人,也许有人会跳船另谋生路,但是庞达,这些人之中,绝对是不可能抱括你,我的.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地挽救这条大船,让他不沉."

"你认为现在还有这个可能吗?"庞达冷笑,"宁王都被赶进山去做山大王了,这条船还能继续航行么?"

"为什么不行?"许思尘激昂地道:"英武大帝当年只不过一府之地,揭竿而起推翻周朝,建立大楚,如今李清起兵之时,不过一区区校尉,一县之地,十年不到,便有如此局面,现今宁王还有数十万子民,还有十万大山这等天险之地,为什么不能再次崛起?"

"庞达,你想下船,你下得了船吗?你庞家早就和这条大船休戚与共,荣辱一体了,你以为你扮个老农,扮个渔夫,定州就找不到你了吗?就会容你这样逍遥地过完你的后半生吗?"

庞达脸色阴沉.

"你怨恨宁王,可曾知道,宁王在大撤退之际,放弃了许多人,却专门派人将你们庞家妇孺幼子先行撤往了十万大山么?你想放弃,你不替你在十万大山之中的家人想想么?船真的沉了,他们怎么办?"

"够了,不要说了"庞达愤怒地道:"你这是在威胁我么?"

许思宇看着庞达,"我需要威胁你吗?你只要自己好好想想,便能想通,庞达,你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

烛火跳动,庞达低下头,脸上神色变幻,半晌,才道:"许将军,你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你现在不也一样被困在这里吗,我就算答应你回去,又如何能能够返回十万大山,我一个水军将领,回到十万大山又能做什么?"

许思宇微微一笑,"你错了,我们不回去,这里又更好的舞台在等着我们"站起身来,推开窗户,看着窗外波光鳞鳞的鉴湖,"八百里鉴湖啊,庞达,你是水军将领,你一身本领深得你叔父真传,这片水域就是你起舞的地方啊"

"你是要我去做水匪?"庞达道.

"八百里鉴湖水情复杂,沟汊纵横,支流交错,小岛密布,聚拢一批队伍,往里面一藏,任他定州军有千军万马,能奈我何?"

正文 第八百七十章:全面对峙

韩勇在富康县监狱摆下陷阱,引诱逃脱的许思宇来营救蓝玉,或许还可以将钟子期的狼穴在宁州的潜伏人员一网打尽,虽然韩勇极有耐心地等待了近一个月,但明显还潜伏在宁州地界的许思宇杳无音讯,综合各方面的情报,韩勇判断出许思宇绝不会来蹈这陷阱,看着疲惫的部下,韩勇叹了一口气,自己小看了对手.

既然如此,蓝玉对韩勇便没有了吸引力,这样的人摆在宁州显然是没有用的,老是呆在这里,一旦放松下来,指不定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许思宇便杀将出来,许思宇武功极高,韩勇是心知肚明的,如果自己的老爹在这里的话,单打独斗不惧于他,但自己,韩勇摇摇头,比起许思宇,那实在是有些不够看.

"田将军,这个蓝玉在宁州已经没用了,主公要把他押赴定州,这样的大人物落在我们手里,对于大扬定州声威自然是好处无边的."

"那个许思宇怎么办,就这样算了?"田丰有点不满,"韩将军,这样的危险家伙不挖出来,是极其危险的."

"这个我知道."韩勇点点头:"眼下对方藏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宁州又是这家伙的老巢,想将他挖出来,的确有一定难度,但是许思宇最大的威胁便是利用他高超的武功来行刺我们的大将或者高级官员,所以还要请田将军知会我们的官员,一定要加强戒备,不能给他可乘之机."

田丰哈哈一笑,"我们在宁州的高级官员大都是武将出身,我,李思之大人,郭全,吕大临等人,那一个不是在刀山血海中之中杀出来的,许思宇的确武功高超,但他想轻易地杀我们,也是不可能的,只要他不能一击得手,我们身边的侍卫是吃干饭的啊,你这一说,我倒是有些期望他来了."

韩勇笑道:"田将军千万不要大意,许思宇这种人,如果没有一击即中的把握,是断然不会出手的,所以对他的防备是万万不能松懈的."

看到韩勇态度很严肃,田丰点点头,"这方面,你是行家,我听你的,同时知会所有定州在宁的高级官员,警卫添一成."

"好极了,只要各位大人们那里防备森严,我这里便可以有条不紊地慢慢地将他一步步挖出来."韩勇笑道:"宁州虽大,也叫他无处藏身."

"监察院的能力,我向来是信服的"田丰嘿嘿一笑."既然要将蓝玉送走,我看还是走水路吧,先将他押到宁州城,交给李思之大人."

"行,正好我要去宁州城向李大人借几个人,倒是可以顺路将这个蓝玉押去."

时间进入八月,宁州的天气已是极热了,李思之的心情也是一天好似一天,宁州境内已经基本平静,普通百姓已开始慢慢接受来自定州的统治,在李思之一系列的努力之下,民生开始渐渐的恢复,除了来自辽沈的支援外,从定州本土老百姓牙缝里挤出来的粮食顺着水路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宁登,有了粮,自然就有了稳定的局面.五月补栽的青苗长势也是极好,到了秋上,虽然说不上丰收,但至少可以收获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只要到了那个时候,日子就更好过了,熬到明年,一切便会好起来.

定州新政已经开始推行,李思之看得极准,现在正是好时候,与定州当年是何等相似啊,所有的豪门大族被宁王强行迁走,原有的官员也是走得走,逃得逃,现在官员虽然严重不足,但各县主官都是定州派来,对于定州新政有着充分的了解,这让推行新政的阻力被降到了最低.

现在李思之正在进行第一阶段,宣传,让老百姓充分了解到定州新政的好处,定州新政说白了就是劫富济贫,让没有地的百姓能够有自己的土地,让坐拥大量土地的豪门吐血,最大限度地破解土地兼并的局面.等到百姓充分了解到定州新政对于他们有着莫大的好处之后,他们便将会从内心里拥护定州的统治,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李思之是有着充分的了解的,定州便是凭着这一条,便让辖下百姓死心塌地的拥护李清的统治.

与单的劫富济贫不同,定州新政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执行对豪门大族的清洗,而是积极为他们寻找另外的发家途径,定州商业的推进便基于这一点.发达的定州商业使原来定州辖下的大地主们看到了更为简单的赚钱方式,比起屯集土地,商业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而现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向走出去的大门,卫之华带回来的数船金银财宝,再加上李清刻意的宣传,发现的新大陆之上遍地金银的画面便深深地刻在了这些思想已经有了极大改变的大商人脑海之中,这才有了龙四海,祈玉等人一呼百应,短短时间内便筹集了大量的海船奔向新大陆的壮举.

而李清也借此一举数得,淘汰下来的军舰以极高的价钱被这些商人抢走,所得甚至比造一条新船的花费更高,谁叫这些商人们都想先抢一步呢?所有商人们都明白一点,无论是什么生意,谁能第一个去做,利益便能最大化.消化了旧军舰,筹集了大量的钱款,大量商船的航行将会稳固这一条海路,形成源源不断地财源,同时,也将稳固海外的飞地.李清允许这些商人们在海外圈地,也会促使这些商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向海外移民,海外移民人数越多,便越能巩固海外的统治.中原人多地少,李清必须严防土地的兼并,但在海外,李清可没有这么多的顾忌.

宁州豪门大族几乎被宁王都强行迁走,反而让定州在推行新政之时少了很多阻碍,否则为了向这些人赎买土地,定州还得花费大量的银钱,现在好了,大量的无主田地被李思之收归公有,然后再分配给无地农民.

现在最为困扰李思之的还是青壮劳力短缺的问题,现在还好,不像定州,得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宁州水资源丰富,倒是让李思之省了这头,但等到了秋收或明年春耕,青壮劳力短缺的严重性便将突显出来了.

眼下还顾不上这头,定州占了几近残破的宁登两州,而勃州却几乎完整无缺地落到了洛阳手中,裘志担任了勃州洛阳军的指挥官,近一段时间以来咄咄逼人,眼见着便又是一场大战将起,裘志老将,李思之对其是极为了解的,接下来他与吕大临的较量,吕大临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前方打仗打得是将军的指挥艺术,士兵的勇敢精神,但决定胜负的却是后方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像定州这种军队,对后勤的依赖更为严重,每支定州军都编有独立的辎重营便是这个道理.

宁登本来富庶,但暂时还指望不上,十万大山之中的宁王指定是会出来捣乱的,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极为艰难.

李思之必须要从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之中再抠出一部分贮备起来,一旦大战打响,粮食的消耗比平时可在大多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现在宁登地区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定州本部军马十数万,再加上何平,梁翼,周叔闻以及郭全的凤离师五万余人,这还不算宁登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