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诗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卿平看着左右张望的杜蘅,脸上带出了一点笑意:“等下你看到他呆的地方,会更惊讶。”
  杜蘅点了点头,他的注意力很快被不远处的一阵喝彩声吸引过去了,只见那里水泄不通围了一堆人,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时不时有喝彩声传来。
  卿平示意杜蘅过去看看,杜蘅便和他一起走上前去,卿平本身带着上古神兵的寒气和杀意,一接近人就让人感觉到危险,不知不觉就给他从拥挤的人群里让出了一条通道,杜蘅就这样轻松挤到了最前排。
  在这家路边摊子上摆了一个巨大的木案板,上面用麻绳捆着一头肥硕的老母猪,四蹄朝天,脖子上被放了血,下面用一个木桶接着。
  一个身着朱红色短袍子的络腮胡彪形大汉站在案板前,手里举着两边寒光四射的杀猪刀,只见他双手翻飞,一时间看不清刀在何处起落,只感觉到银光上下闪亮,不一会儿功夫,那头猪就被开膛破肚,里面每一块都被按照肌理切割完毕。
  杜蘅都来不及看他怎么动作的,那大汉已经收了刀,往案板上就那么一插,冲着大家抱拳道:“猪已经宰好了,要买的趁早,非常新鲜。”
  众人一边感叹“朱屠夫的手艺还是这么神出鬼没”,一边一哄而上,问他买起了自己看中的部位。
  “这位就是你说的朱亥的杀猪刀的刀灵?”杜蘅转头小声地问卿平。
  卿平点了点头。
  杜蘅回过头来惊讶地反复打量对方,他是没想到,这位杀猪刀老兄竟然千百年来都在夷门做他曾经的主人朱亥的老本行,真是敬岗爱业千年不变啊。
  众人口中的朱屠夫也注意到了人群中的卿平和杜蘅二人,两个容貌出众,一看就是鹤立鸡群,况且他也认识卿平。
  不过他还忙着卖今天份的猪肉呢,所以传音给两位说:“等我做完生意再和你们说话,且在旁边歇一歇。”
  卿平便带着杜蘅在街对面的茶水铺要了两碗冰糖雪梨水,一边坐着慢慢喝,一边看朱屠夫卖猪肉。
  “他就用了主人的姓?叫做什么?”杜蘅问道。
  “朱亥死后,他就用了朱姓作为纪念,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叫做朱皇。”卿平回答。
  “……听起来有几分霸气。”杜蘅看着朱皇手中两把运用娴熟的杀猪刀,又问道,“那是他的本体吗?为什么有两把?到底哪把才是?”
  “两把都是。”卿平回答,“朱亥作为屠户怎么可能只用一把刀?这两把是他当年最喜欢用的杀猪刀,因为感染了他的煞气,修炼成为刀灵。”
  “可是有两把刀,难道不应该有两个刀灵吗?”
  “本来是应该有两个的,但他们各自身上的灵气都比较稀少,单独靠自己的话,任何一把刀都不能修炼成功,所以两把刀互相吞噬,最后朱皇作为更加强大的刀吞噬了另外一把,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卿平解释完之后突然发问,“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来见他吗?”
  “当然是因为我在青陵台的树中觉悟出剑意,凝炼出灵剑作为本命法宝,但是我又不熟悉剑术运用?”杜蘅猜测道,“所以你带我来向他学习?”
  卿平突然放缓了语调问道:“阿蘅是不是想过为什么带你来见的不是一把稀世名剑,而是一把杀猪刀吗?”
  “说实话真想过。”杜蘅老实回答。
  “朱亥虽然是屠户,但他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隐居在大梁的侠客,他的剑术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杀猪刀训练出来的。”卿平说,“你可不要小瞧了杀猪,庖丁解牛的故事听过吗?”
  “嗯,听过。”
  “朱亥经过多年杀猪的锻炼,能够轻易辨别身体的各个部位,只要他下手,必定是刀刀致命,而朱皇作为刀灵,又长年累月重复这个练习,他对于怎么使用兵器已经烂熟于心,技巧不比任何名剑的剑灵差,而且招式朴实,适合你这样之前没有学过用剑的普通人,再者……”卿平看了一眼繁华的街道,“这里离梁园也比较近,我们不用特地和其他人分开行动。”
  “原来如此。”杜蘅充分感受到了卿平的用心良苦,“一会我会好好学的。”
  一个上午,朱皇带来的两头猪都被分成一块块的肉卖光了,下午一般没人会来买,到了中午的时候朱皇在抹布上擦干净双手,开始收摊了。
  卿平领着杜蘅来到朱皇的摊子面前。
  朱皇一边卷铺盖一边抬头打招呼:“青萍剑灵来找我有什么事啊?”
  卿平就把杜蘅拉了出来,介绍道:“我有一位朋友叫做杜蘅,今天是带他来向你请教的。”
  朱皇上下打量了杜蘅几眼,笑道:“唷呵,是头小驴子啊?看到我杀猪不害怕吗?”
  杜蘅知道对方是拿自己打趣,也开玩笑说道:“您是杀猪的又不是做驴肉火烧的,我才不怕呢。”
  朱皇用力拍打了杜蘅的肩膀几下:“好小子,有胆色,比那些看到我就吓破胆的蠢驴好,跟我来吧,我教你怎么用剑。”
  跟着朱皇走出市,钻了好几个巷子,终于来到一处有着院落的房子面前,朱皇扣了扣门,便有一个少年模样的人将门打开。
  “这是大黑。”朱皇介绍道,“前几天刚成精的土狗,被我收留了,现在帮我看院子。”
  大黑有些怕生,感觉到卿平身上的剑气还有些瑟瑟发抖,只憨厚地笑了笑就走到一边蹲着去了。
  朱皇也不管他,等两人进门之后,将大门一关,转头笑眯眯地对杜蘅说:“让我看看你的剑吧。”
  卿平鼓励似地拍了拍杜蘅的背,嘴上说道:“阿蘅,将你的剑变出来。”
  杜蘅站在院子中央,集中精神力,感觉到意识中的那个剑胚,稍微催动,长剑便在他右手中间渐渐成型,在阳光下闪着莹润的光泽。
  朱皇看了一眼评价道:“这是你的本命法宝?灵气有余,杀气不足,作为一件兵器,感觉上缺了点锐利。”
  卿平说道:“你也看出来了吧,这把剑其实有些特殊……”
  “驴子精很少会生成剑作为自己的本命法宝,它们的尾巴和后蹄子很厉害,一般会变出鞭子之类的。”朱皇问道,“你为何生成此剑?”
  “为护人救人。”杜蘅回答的声音掷地有声。
  “要护人,首先要学会杀人。”朱皇道,“你没杀过人吧?”
  杜蘅摇摇头,废话他穿越前可是遵纪守法好青年。
  “这倒无妨,问题出在没有杀意。没有杀意的剑,就如同我杀猪用的刀没开刃,看起来就是个摆设。”
  “那我该怎么办?”
  “跟我过招,我教什么叫做杀意。”朱皇从腰间解下一把杀猪刀,脸上表情变得森然冰冷,当他用眼神盯住杜蘅的时候,杜蘅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油然而生。
  刚刚那个瞬间,他从朱皇的眼神里感觉到了嗜血的杀意。
  “朱皇指点人不会手下留情,你必须全力以赴。”卿平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杜蘅下意识地去寻找卿平站立的方向,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人影。
  周围的空间、事物发生了变化,杜蘅现在站在一处类似于古祭台一样的圆形平地上,周围都是灰色的幕墙,在他头顶是不断旋转着的乌云。
  狂风怒号,吹拂起他的衣摆和头发,不知不觉间,天地间唯他和朱皇二人对立。
  “出招吧。”朱皇的手腕轻轻一转,那把杀猪刀在他手中变成了三尺青锋剑,毕竟历史上的朱亥会的可不止一种武器,作为刀灵朱皇也不是只会用刀。
  朱皇的神情和语气都是认真的,杜蘅知道对方不是在开玩笑,之前杜蘅偶尔也有用过剑,但大部分都是在卿平他们在场的情况之下,唯一一次单独使用剑对敌便是在青陵台上,当时他抱着要将卿平解救出来的强烈愿望,倒是没有想到其他。
  而且,那会对面哪里有一个像朱皇那样令他觉得十分危险的人物存在。
  卿平说了,要尽全力,杜蘅咬咬牙,提起长剑便朝朱皇刺去。
  朱皇看到杜蘅发招了,只说了一个“好”字,紧接着他的身影就从杜蘅正面消失了,很快从杜蘅的侧腰方向传来了冰冷的剑意。
  真是太快了!朱皇到底是什么时候闪到自己右边的?杜蘅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狼狈地朝一旁躲去,朱皇刀刀直逼要害,杜蘅可不想变成上午捆在案板上那头猪一样的下场。
  危急关头,只有躲,似乎解决不了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想要变成仓鼠君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2…21 21:00:29
感谢读者“花鸟卷是什么卷”;灌溉营养液X12、读者“苗纸”;灌溉营养液X10、读者“夏打盹”;灌溉营养液X6、读者“李大”;灌溉营养液X5、读者“宅小呆”;灌溉营养液X4、读者“傲娇猫”;灌溉营养液X2、读者“梦倾幽”读者“固执地帅气着”;灌溉营养液

  第43章 夷门歌 三

  
  杜蘅记起卿平的嘱咐“全力以赴”,他接着右脚在地上一蹬的助力,挥剑朝前方突刺过去。
  这一剑比起他之前那些剑招多了一些锐气,朱皇仍然板着脸,手上的出剑却越发快速,杜蘅甚至来不及看清他是从哪里将剑递出来的,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冰冷的剑风已经在他的鼻尖、前面、前胸等多处点去。
  要不是朱皇还记得是在指点,杜蘅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死了无数次了。
  这是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杀意,侠客一个瞬息之间,便能取人性命。
  杜蘅知道自己如果拿不出和对方匹敌的气势,那么他将很快落败。
  古老的祭台上风起云涌,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让杜蘅觉得如果输了倒下了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外面的阳光了。
  杜蘅记起卿平和自己结伴进入朱皇的小院时,一株四季常青的柏树在院子里,卿平就站在树下,脸上带着点笑意看向自己。
  当初生成剑意的时候,想的是要保护卿平,但是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谈何保护别人?
  杜蘅顿时了悟,一道凌然的剑气从他手中长剑的尖端射出,顿时杜蘅挥动长剑时候的气势就完全不同了。
  院子里,卿平坐在石墩上,逗弄着从外面溜进来的一只小猫,反正朱皇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人却是个精细人,把杜蘅交给他训练剑术,卿平自然可以放一百个心。
  在杜蘅学会使用剑气的同时,卿平就感觉到了一股凉意从那屏蔽的空间里透露了出来。
  “看来杜蘅的剑术终于有了突破。”卿平自言自语道,摸了摸那只安静地趴在地上的小猫背上的毛。
  杜蘅不记得自己在那个祭台上呆了多久,里面时间的流逝大概和外面不一样。
  朱皇是个非常尽责的老师,他将自己毕生对于剑术的感悟都传授给了杜蘅,当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目前杜蘅能做到的仅仅是记住而已,之后自己怎么吸收学习,能不能用出朱皇示范的效果,那都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最后回到外面的时候,虽然已经是夕阳西沉了,但周围天色还亮堂,卿平和朱皇道谢了之后,扔了一个小包袱给对方,就带着杜蘅离开了。
  这个时间大部分在外面干活、做生意的人都已经回家了,因此巷子里空无一人,夕阳的余晖将两人长长的影子投射在青石板地面上。
  “刚才你给朱皇的是什么东西?”杜蘅好奇地问道。
  卿平回答:“是一些用珍贵石材做成的磨刀石,可以让刀灵功力精进。”
  “朱皇已经很厉害了还要进步啊,果然学无止境。”杜蘅感叹道。
  回到客栈的时候,二楼的包间里其他人已经喝上了,杜蘅进门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面红耳赤,杜甫举着酒杯,而高适也已经赶到了夷门,此时正坐在杜甫旁边,正在撸袖子说:“太白兄,再喝一杯,不喝不是君子。”
  杜甫也喝得两颊绯红,不过看起来倒是比另外两人文静端庄,看起来喝得还不算多,看到杜蘅和卿平进门,还打招呼道:“你们终于回来了。”
  毕胜不喜欢喝酒,正坐在一旁摆弄一架古琴,此时抬头说道:“去了这么久,有什么收获吗?”
  卿平推了一把杜蘅:“展现给他们看看。”
  杜蘅点了点头,凝气屏息,不一会儿,一把长剑迅速出现在他手中,只见他一挥长剑,一道白色带点浅金色的剑气飞起,直接将毕胜后面摆着的兰花的叶子削断了几片。
  毕胜眯起眼睛:“杜蘅居然学会了使用剑气?这是寻了哪路高就?”
  卿平难得卖起了关子:“保密。”
  “切,不说就不说,我对你们兵器简单粗暴的打打杀杀不感兴趣。”毕胜继续扭头弹琴去了。
  杜甫则站起来鼓励地拍了拍杜蘅的背:“年轻人,有前途,好好练习。”
  “嗯,我会的。”
  三位诗人小别之后相谈甚欢,杜甫和李白向高适讲述他们在青陵台的冒险经历,高适给他们介绍梁园的风土人情和最近的新鲜事,最后喝得烂醉,还是两位器灵一个毛驴精把他们搬回房间里的。
  虽然前一天喝高了,第二天他们还是沿着初升的旭日,朝夷门方向而去。
  夷门在这里指的当然不是一整个地名,而是那座历史典故中的关键地点——虽然是古魏国大梁城的城门,但它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没有建造在平地上,而是建造在夷山上。
  不知道昔年是何等雄伟壮观,但如今李白等人前来拜访的时候,只剩下两个长在长长的荒草堆里的大土墩而已。
  杜蘅拨开齐腰的野草过去时,还看到几只兔子惊惶地蹦跳了过去。
  原来土墩成为了兔子穴居的场所,仔细看时,上面还有不少其他小动物和昆虫打出的大大小小的土洞。
  这种遗址留下来的一般都是古人夯制的土,因为被重物捶打得非常结实,所以经过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仍然屹立在原地。
  杜蘅将手掌平放在明显能看出分层的夯土层上,想要感受一下岁月的变迁,闭上眼睛,似乎可以和那一段悠远的历史对话,在冥想的时候,杜蘅脑海里响起了清脆而细微的铃铛响声。
  “叮呤铛——叮呤铛——”
  杜蘅猛地张开眼,声音是从不远处的山路上传来的。
  循声望去,原来从那半山腰上下来一人一驴,那驴子浑身雪白,看起来纤尘不染,驴脖子上系着一个银铃铛,那声音正随着那头白驴的步伐有节奏地传了过来。
  白驴上倒坐着一个人,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着,头顶盘了一个道士发髻,仅仅用一根青玉簪子束着。
  这深山里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杜蘅习惯性地摸了摸腰间,那柄长剑此时已经成型,悬挂在了那里,只要手一握住剑柄就可以发起攻击。
  不得不说,朱皇昨天的课上得非常成功,杜蘅已经无意识间向来人放出了杀气。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圣诞快乐^_^

  第44章 夷门歌 四

  
  杜蘅放出杀气之后,那白驴竟然发出叫声,这叫声在其他人耳里听来是寻常驴叫,但杜蘅这个身体从小熟知驴语,自然听懂了对方叫声里包含的意思。
  白驴说的是:“现在的小妖成精后怎么那么没礼貌,看到我就喊打喊杀的?”
  原来还是一位前辈……杜蘅的嘴角抽了抽,他扯了一把卿平的袖子说道:“那个驴子好像也是成精了的,年头还有些久。”
  一句话说完,杜蘅发现其他人都好奇地看向自己,只不过李白和杜甫看了一眼发现说话的人是杜蘅之后就习以为常地移开视线。
  只有高适很是惊讶地看了他好几眼,然后说道:“银青光禄大夫通玄先生,你竟然不认识吗?”
  这是谁?在大唐当时很有名吗?没记得在历史课本或者语文课本上听到过啊……杜蘅犹自苦苦思索,却见那头白驴倏忽已到眼前,可见此人还是有些道法的。
  白驴掉了个头,将倒骑在它背上的人正面朝向他们,杜蘅发现对方看起来非常年轻,而且颇为英俊,正笑盈盈地看向杜蘅:“自我介绍一下,鄙姓张,单名一个果字,偶尔骑驴路过此地,并无恶意,还请这位小兄弟不要再放出杀气了,我的坐骑好像因此颇为不安。”
  “不好意思,我刚学会剑气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杜蘅将杀气收了回去,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其实在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突然出现一个行为诡异如同鬼魅的人,任谁都会防备的吧?
  张果见杜蘅收了武器,就骑着驴子来到李白面前,一拱手道:“原来青莲居士也在此处,长安一别已经年,没想到还能有缘在此相见。”
  李白也客气道:“通玄先生这又是走访了哪座名山回来呢?”
  “刚才恒山下来……”
  见两人聊起了寻仙问道,杜蘅不感兴趣,就和卿平一起走到旁边。
  “这个叫做张果的道士很出名吗?为什么我不知道大家都觉得惊讶?”杜蘅终于还是忍不住向卿平询问。
  卿平只好向这头大家眼里没有见识的乡下小驴介绍起了张果此人。
  原来张果在隋唐时期就在民间小有名气了,根据他自己说在唐初已经活了三千多岁,唐太宗、高宗听说他的名字就派人邀请他,但没有去,到了武后时期强行带他去洛阳,他不得已才跟使者上路,结果到了半路就假死遁走了。
  到了现在这任皇帝唐玄宗时期,皇帝又听说张果还活着,就派使臣裴晤去他隐居的中条山请他出山,见到玄宗之后,玄宗问:“先生得道者也,何故齿发衰朽如此?”
  张果对答:“我是齿落发稀之时得的道,只好以这副样子见人,既然陛下询问,那我不如变得年轻一点。”说完他的头发由白变黑,脱落的牙齿也都全部长了回来,整个人看起来青春年少,就和现在杜蘅看到的模样差不多。
  玄宗因此觉得张果是真有道行的人,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一职,赐号“通玄先生”。
  因为杜蘅的原型是驴,卿平还特地给他重点讲了一段白驴的故事:“……张果平时经常倒骑白驴,他这头驴子也不是凡驴,而是一头得道的驴子,可以日行数万里,张果休息的时候便将驴子折叠,藏于巾箱……”
  等等,这听起来怎么越听越像八仙传说里的某位?杜蘅终于反应了过来,连忙问道:“这张果除了叫做张果、通玄先生、银青光禄大夫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称呼?”
  “因为张果其实年纪已经很大了,民间在提到他的名字的时候,通常在他名字后面再加一个老字以示尊重。”
  张果老!眼前的人居然是张果老!杜蘅需要掩住嘴巴才能避免惊呼出声。
  这真是太神奇了,他反复打量眼前这个骑驴的年轻帅哥,怎么也无法将其和他穿越前的现代民间八仙绘画上那个白发苍苍、怀抱道情、骑着一头小毛驴的老头子联系在一起。
  这个时候,从李白与张果老闲聊的话语中,一两句话轻飘飘地传入了杜蘅的耳中。
  “通玄先生此番来夷门是要做什么?”
  “不瞒青莲居士,我是为了躲和一个人成亲。”
  “什么人竟然能让你避之不及?”
  “这个人你也是认识的,便是那道号无上真的玉真公主。”
  诶,有八卦?
  这个玉真公主杜蘅也是听说过的,她是唐玄宗同母的妹妹,出家后被兄长赐号持盈,和盛唐当时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有往来,在网上花边野史里,她和王维和李白都有桃色新闻,李白当初入长安为官便多得她向兄长举荐。
  不过杜蘅此时看李白谈及对方时一脸坦荡,想来那些花边新闻纯属现代人闲得无聊捕风捉影。
  “陛下还真的要把妹妹嫁给你啊?”李白说道,“我还以为他是说笑的。”
  张果老苦着一张脸说:“我也以为是开玩笑,谁知道他真的一本正经要赐婚,吓得我赶快骑着驴就跑了,你说陛下为什么非得要我娶公主啊?”
  李白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杜蘅在一旁默默吐槽,当然是因为你是个神仙,而且长得帅,和他那一心修道的妹妹正好相配。
  正说话间,天上突然有猎鹰的啸声传来,张果老抬头一看,脸色顿时变了:“不好,公主怕是追过来了。”
  说完他一拍白驴,那驴撒腿飞奔起来。
  那白驴是有道行的,它一飞奔,在场其他人的坐骑也感觉到危险,莫名就跟着狂奔起来。
  于是此时还坐在马上的杜甫、高适等人就被坐骑带着跟着张果老二骑绝尘,其他站在地上了也连忙跨上马背,不然被坐骑扔在山里就尴尬了。
  杜甫和高适一左一右离张果老最近,两人边骑在马上边提问。
  “你怎么知道那是玉真公主?”
  “公主是用什么办法找到你的?”
  张果老倒骑着驴子,这会倒是方便正面给他们作答:“我见过这只猎鹰,是玉真公主手下亲随狩猎时带着的,公主已经是修道之人,会一些法术,她手里有我用过的东西,可以从上面追踪到我去了哪里,所以这些日子我根本没几天游山玩水的好日子过。”
  这个时候,眼前的道路扬起灰尘,两列骑兵从两侧包抄过来,将几人团团围住,不肯放行。
  一辆装饰简约却精致的马车停在众人面前,只听马车上方悬挂下来的玉和角铁彼此撞击,发出动听的声音,两个骑在马上的女骑手跳下马来,将车上粉色的帘子拉开,一个穿着浅色衣裙,看起来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从车上走了下来。
  女子身材略微丰腴,脸上略施粉黛,头上别着一朵粉紫色的牡丹花,一根金步摇随着她的走动微微摇动。
  看到这名女子下车,李白等人全部下马,朝她行礼道:“见过玉真公主。”
  “叫我持盈道人就可以了。”玉真公主说完之后挑眉看了一眼骑在白驴上,看起来一屁股如坐针毡、恨不得随时开溜的张果老,脸上似笑非笑,“通玄先生让我好找啊。”
  张果老讪笑道:“持盈,我真的不能娶你……”
  “哦?”玉真公主笑道,“我什么时候说过非你不嫁了?”
  “诶?”张果老呆住了,既然玉真公主并不是一定要嫁给他,那他何苦每次跑得那么辛苦。
  “那是我哥哥的意思,又不是我的意思,难道我还能强人所难不成?”
  “那你为何不告诉我?”
  “我每次找到你,你跑得比谁都快,我哪有机会告诉你。”
  原来竟然是一场误会,张果老放松了下来 ,就听到对方说:“不过……要我对哥哥进言不再提此事,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想必以通玄先生的法术,办到不难吧?”
  张果老眼皮一跳,下意识觉得那肯定不是什么容易的小事。
  果然,玉真公主说道:“我要你上次对哥哥说的那只汉武帝时期就出现过的吉祥白鹿,你把它抓住献给我作为坐骑,我就让哥哥收回赐婚的命令。”
  “那只白鹿是上次陛下狩猎的时候偶然出现,天下之大,要找它何其之难。”张果老叹气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玉真公主伸出纤纤玉手,递出一则卦词,“我来之前已经占卜过了,这白鹿如今便在夷门一带出没,只要先生能够将它捕获,我定不食言。”
  张果老看到旁边的李白等人,突然眼前一亮:“我一个人抓鹿不太容易,既然青莲居士也在,不如大家和我一起捉那只鹿?”
  被点名的李白问道:“抓到鹿你倒是有好处了,我们岂非做白工?”
  “那就有劳各位帮忙吧。”玉真公主笑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各位都带了器灵或者已经成精的坐骑,这样吧,最后要是抓到白鹿,我送给你们每人三颗从上清宫里得到的提高这些灵、妖修炼水平的仙丹,你们看如何啊?”
  卿平看了一眼杜蘅,说道:“阿蘅如今正好需要这种丹药巩固修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帮张果老一起抓鹿?”
  这就是传说中的支线任务了吧,杜蘅心想。
作者有话要说:  一把时刻不忘给基友牟福利的剑
杜蘅看到白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前辈?
卿平:看到优秀的前辈可有什么想法?
杜蘅:修炼那么多年还是要被人骑,有点惨= =||||

  第45章 夷门歌 五

  
  狩猎的号角吹响,几只猎鹰抢先在头顶开道,骑着马带着猎狗的骑手们在夷山上跑动起来,寻找一只传说中已经活了上千年的白鹿。
  杜蘅跟在玉真公主的狩猎队里,也换上了全套打猎的装备。他骑的马是皇家专门豢养的高大膘肥的骏马,马背上五色织锦的马鞍下面还悬挂着许多繁复的坠饰。
  在马鞍的一侧悬挂着狩猎用的弯刀和装得满满的箭囊,杜蘅一手拉着缰绳,一手举起长弓,心里有点激动。
  说起来他来到大唐之后,唯一用过的武器就是剑了,他还没有用过弓箭呢?
  可是这个要怎么用?骑在马背上射箭是不是要双手都放开缰绳?可是这样怎么固定住身体?用双腿夹住马肚子吗?这真不会被颠下去?
  要知道作为一个从来没骑过马的现代人,杜蘅从青陵台出发前往夷门的时候,可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克服骑在马背上被颠下来的恐惧感,要知道马跑起来一颠一颠得厉害,要不是双手握住缰绳,维持身体的平衡和马颠簸的频率同调,一个不小心就会摔下马。
  饶是这样,来到夷门的时候,第一次骑马的杜蘅还是觉得屁股和大腿都发疼。
  现在他刚学会骑马不久,马上就要开启进阶任务骑在马上射箭了,杜蘅真的很想发一个“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了,不过看到不远处卿平骑在马上那潇洒的身姿,杜蘅心中又燃起了斗志。
  既然卿平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他的,那必定要更加进步才能追赶上对方的脚步,想来卿平是不会喜欢一个废物的。
  这么想着,杜蘅脚背勾住马镫,大腿渐渐收紧,试探着将握住缰绳的另外一只手也放开了。
  大概因为兽兽相通,胯…下的骏马也能感知到杜蘅的想法和意图,它奔跑的脚步渐渐放慢了下来,等着杜蘅适应。
  杜蘅感觉自己的上半身在马背上稳住之后,就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白羽箭,搭在弓上,往后拉弦……
  这弓真尼玛重啊,杜蘅第一下居然没拉开,后面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弓拉开。
  这个时候卿平注意到这边的动静,策马跑了过来,开口鼓励道:“弓拉得不够开,这样射出去的箭没有力道。”
  杜蘅咬咬牙,将弓再拉开了一些,这个时候他的手臂已经感觉到酸痛了。
  “第一次射箭先习惯把箭射出去,不用对准猎物。”
  杜蘅点了点头,对准不远处一株小树,松开弓弦,将白羽箭射了出去。
  那支箭在快到目标之前突然往下一垂,跌落在地面上,连树皮都没擦到。
  杜蘅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心上人面前第一次射箭就表现得如此丢脸,太郁闷了。
  卿平倒并没有因此对杜蘅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在他看来杜蘅每天都很努力,而且进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