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强主攻]质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像十七岁了!
  李晏忍不住怀疑了一会儿人生。
  年龄什么的先放在一边。他看这身契写得很清楚详细,就点点头:“您老是惯做这事的,我看不出什么问题,就按这么定吧。”当下就有人去喊了王大力过来。
  王大力这会儿整个人比白天时局促了不少,一见李晏就涨红了脸,说话都结巴了:“少爷,原来您是王爷啊,那个,小人之前对您不敬了,您可大人有大量,莫怪罪俺。”
  李晏自然不会跟王大力计较,他自己就是爱说笑的性子,从前跟公司员工也很能打成一片,便开了个玩笑:“不用害怕,我这王爷是别国的,没多大权力。明日有人带你去制铁器的地方,你只管好生做事就行。”
  他看着就是个小少年,笑容又总是这么亲切,王大力本就是个粗枝大叶的人,被李晏几句话一说也放下了担心。陈公公又说了定契的事情,王大力虽然不识字,可也不会认为堂堂王爷会费力设什么圈套骗他们兄弟,便痛快地在上面按了手印,之后鞠躬退下。
  李晏也乘车回了内院。
  这一天他跑了这么多地方,实在是累了,先去净房泡了个澡。洗澡水里滴了木樨香露,味道十分好闻,李晏把自己洗得香喷喷的,穿着柔软洁白的素绢小衣,就毫无形象地呈大字型往床上一躺,觉得人生真是幸福又快活。
  白天见到了亦辉哥,也能够看出亦辉哥很喜欢现在这样统领军队的生活,他也就放心了。亦辉哥从前就是个军事爱好者,爱看军事节目,买过不少军事用品,还特意请人教自己格斗技巧。不过那时亦辉哥整天守着自己,也没机会实践。现在他也算得偿所愿了,李晏很替他高兴。
  重活一世,李晏不想重复上一辈子的路,也希望亦辉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不过坐在那样的位子上更会有很多风险,李晏会尽自己所能在背后支持他的。
  又过了两天,就到了李晏去军器所任职的日子。
  御前军器所占地二十多顷,前面一个两进的大院子是官吏们办事的地方。后面有点类似于一间综合性大工厂,包括刀、箭、弓弩、甲胄等二十多个制造作坊、五千多名工匠,规模很是庞大。
  此时,李晏身着黛蓝色绣银线四爪盘龙的郡王常服,端坐在正厅里,小大人一个。他身旁带了两名从府里外院挑出来服侍的小厮,面前老老实实地站着军器所十六名大小官吏。这十几名官员的品级最高不过五品,最低的甚至还不入流,但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抱孙子了。
  看到年仅十余岁就已经位列一品的上官,不是没有人心生羡慕,可也只能感叹自家没有托生个好胎。这些官吏对李晏有好奇,有不屑,就是没有敬重——他们还没有把眼前的小王爷真正当成自己的上司。 
  李晏将众人的表情神态通通看在眼里,对于新下属们的轻视也早在他意料之中。他只是客气地说些场面话:“本王初来乍到,凡事还不熟悉,还要仰仗诸位的支持。大伙尽心替朝廷办差,办得出色,本王自会去陛下那里替他请赏。”
  又说了几句,李晏就让这些人退下了。他当然没法霸气外露,也不可能只靠嘴炮就让这些人纳头便拜。不过日久见人心,不老实办事的到时候他自会惩治,且待来日就好。
  第一天上任,李晏也没有急着办公,见过新下属后,就叫人拿来历年的行事记录和档案材料,细细翻阅起来。偶尔有人来请示他,他也只是叫人按老规矩办事,一点没有指手画脚。
  在不了情况之前就着急地发表意见肯定是不明智的,军器所的官吏们倒是齐齐松了口气。这小王爷年纪虽小,行事倒是从容得很,也不是那种爱瞎指挥的外行人,肯定身后有智囊教他吧!
  另一边,知道李晏今天上任,贺瑜特意派了人去打探。都说最在意你的永远是你的敌人,这话真是一点没错。结果下人回来禀告贺瑜,说清宁王一上午都待在屋里,到时间了就带了人跑去信王那,半点出彩的事都没做。
  贺瑜的清客就取笑说,这小王爷娇生惯养的,除了会奉承信王,哪里能做大事,根本就只会说大话。贺瑜听了心情好得不行,还特意作了两首诗出来,觉得自己真不负大昭国第一才子之名,那黄毛小儿哪里能比!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一章 国宝,服装业,头炮

  此刻,他们口中的“黄毛小儿”李晏果然是“尸位素餐”,头一天上任也不加班,一散值就跑去了程亦辉这里,一点没有敬业精神。而这会儿他正又惊又喜地望着眼前的两个黑白相间、肥嘟嘟的小“萌物”——亦辉哥是从哪里弄了这两只熊猫幼崽来?
  两只熊猫幼崽还没有篮球大,睡在铺了树叶的大竹篮子里,肚皮朝上,正怯生生地瞅着李晏,湿漉漉的眼神真是能把人心都融化。
  其实熊猫在古代还是很常见的,被称为花熊,生活在深山老林,不仅不是国宝,由于皮毛颜色特别,还挺受猎人的青睐。
  程亦辉在外地驻防的部下意外猎到一只成年母花熊,并捕获了她的两只幼崽,觉得挺可爱,就献给了程亦辉。程亦辉想起他家小晏从前就很爱看《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小时候又那么喜欢绒毛玩具,就把这两只熊猫幼崽要了来。
  程亦辉解释了情况,一边向他家小晏献宝:“我一看到就觉得你会喜欢,你以前可是买过两个熊猫玩具的。”程亦辉看小晏的眼睛都是亮的,知道他肯定很喜欢。
  果然,李晏开心地蹲下去揉了几把可爱的熊猫幼崽,笑着对程亦辉说:“正好我府上有片竹林,这两个小家伙就养在家里,你之前送我的小鹿和锦鸡我也养着了,挟动物园’还空得很呢。”养动物的地方就起名叫动物园,李晏还真没什么创意。
  李晏把盛放熊猫幼崽的大篮子放在矮榻上,拿竹叶逗两个小萌物玩。两只熊猫都喂过了羊乳和鸡蛋,吃得饱饱的,这会一点也不理会李晏,在篮子里自顾自地把圆滚滚的身子摆出各种“诱人”的姿势,看得李晏笑开了花。
  李晏又坏心眼地去捏它们的爪子和短短的尾巴,或是揪它们的耳朵,享受调…戏国宝的不一般体验。
  程亦辉正在书案旁翻看着剩余的几份战报,时不时眼带笑意地抬头看一眼李晏。他一早就带了队伍巡查了几处城寨,又抓紧时间处理了不少军务,就是为了空下时间等小晏来。从小晏在军器所当差后,他们就能经常见面了,想想就觉得开心。
  逗弄了一会儿熊猫幼崽,等两个小家伙自顾自地睡着了,李晏就过去跟亦辉哥一块看了会儿边军战报,又掏出画册开始画衣饰图样。答应太后的早已经画完送进了宫,十几副可爱动物图案,都很适合给小孩和女子做衣服,李晏现在画的图样是为了过阵子进军“服装业”做准备。
  之前他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其中就有靖南王家的一名庶子。靖南王子嗣众多,这名庶子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却颇有经商天赋,替靖南王府管理了几处产业,其中就包括一家规模不小的绣坊。
  这人虽然大了李晏十岁,和李晏倒挺有共同语言,正好李晏计划开一家出售成衣和绣品的铺子,就找到了这人合作。铺子里会出售一些诸如高领连衣裙、儿童连体衣之类比较新奇的服装,甚至还包括毛绒填充玩具、绣有卡通图案的枕头等等。前几天两人已经谈好了具体事项,定了个章程,等一切准备妥当后就会开店。
  同这人合作,赚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跟靖南王府拉上关系。靖南王世家乃是昭国的开国元勋,出了几代名将。这一代靖南王曾经镇守边关多年,元祐帝的吴皇后也是他的长女。不过靖南王很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自从元祐帝登基后就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在家,对子孙也十分约束,家风很严正。李晏就是想用利益跟他们家搭上线,银钱开道,打入盛京盘根错节的世家关系网,这对他,对亦辉哥都有许多好处。
  画好一只可爱的小老虎,李晏转头就看到亦辉哥正认真地望着自己,他的眼神也落在了亦辉哥身上。亦辉哥才十几岁就已经有了一副结实挺拔的体格,肩膀宽阔,因为最近刻意加强锻炼,身上的肌肉也正慢慢成形,此时穿着单薄的中衣,胸肌显得鼓鼓的,看得李晏眼睛直发亮。
  “锻炼很有成效嘛,都鼓起来了,之前可没这么大。”李晏笑嘻嘻地把手从亦辉哥的领口伸进去捏了几把,一副痞子样。可惜配合他现在那张粉红的小嫩脸,只让程亦辉觉得可爱,程亦辉也只是无奈地笑着,任他“轻薄”。
  他俩不是真正的小年轻,都一块生活了将近三十年,什么亲密的事也都做过了,可不会因为这就害羞。两人相处起来就是“老夫夫”模式,没有太多的激…情,有的都是多年积淀下的熟悉和亲密。
  他们一块讨论些杂事,一块吃了晚饭,之后又一起散了会儿步,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晏才带着两只熊猫幼崽离开。
  军器所的工作其实很清闲,下午两点就散值了。这之后,李晏每日都是到时间了便走,要么去各处产业转转,要么跑去程亦辉那儿腻歪着,丝毫没有要大干一番的迹象。贺瑜听说后直冷笑,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看李晏的笑话。
  没想到快十月的时候,李晏向元祐帝递了份奏章。奏章中谈及,马匹长途奔波后,马蹄往往损坏严重,从而导致马匹无法继续使用,是极大的浪费。不过,可以通过为马匹钉马掌来解决这一问题。
  程亦辉还亲自骑了一匹钉过马掌的战马,和另外几位骑着普通战马的骑兵比试骑术。他们一同骑马绕皇城疾驰了几十圈,最后当然是程亦辉的坐骑坚持到了最后,另外几人坐骑的蹄子全都磨坏了。
  作为皇帝,元祐帝的眼光当然不会差,他一眼就看出这小小的马掌能极大的提高马匹的耐力,进而提高骑兵的战斗力。骑兵在一支军队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是,若能拥有一支强大的马军,他们昭国再不会惧怕西面戎国的骚扰。
  元祐帝不由得喜出望外,对李晏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有如此成就大加赞赏,又命户部赶紧给军器所拨银子,务必早日使昭国的每一匹战马都钉上马掌。
  这事传开后,不少人颇为惊讶,没想到这雍国质子还真能造出新东西。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铁掌,但是只要给自家马匹钉上马掌,自然能察觉到这东西有多实用,就有人开始称清宁王为“神童”。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肯定是别人的主意,清宁王只不过凭着身份抢了底下人的功劳。更有人酸酸的想,不过是在马蹄上钉个铁块,找个打铁匠来都能做到,有什么了不起,别人只是没想到罢了——至少贺瑜和徐诚就是这么想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假期,千秋节,贺礼

  在漫长的工作日后终于迎来一个假期,真是让人打心眼里感到愉快。从前李晏是老板,想什么时候休假就什么时候休假,现在沦落到给人打工了,才知道假期的美好。
  忙活了十几天,终于有两天休沐,而且紧着着就是千秋节,李晏决定把所有工作都抛到一边去,好好在家放松放松。因为千秋节上禁军有御前骑术表演,还要准备护卫工作,程亦辉最近十分忙碌。饶是如此,他依然空了一整天出来陪着李晏。
  这会儿天刚亮,李晏还赖在床上不想起,程亦辉已经笑眯眯地坐在了对面黄花梨的圈椅上。李晏的起居室和几个书房都摆了不少新式家具,像是这种高大的圈椅,坐上去能把腿脚伸展开,可比从前舒服多了。
  “有了新东西也不能光自己一个人用,什么时候也把我那里换上一套。”程亦辉当然知道这是“小晏出品”,故意逗他。
  李晏在床上伸了个懒腰,露出白白的小肚皮和粉嫩的小脚丫,脸上带着得意:“只要给银子,马上我就让人去你那儿量屋子打家具!”
  程亦辉就挑眉:“我的银子都交给我家当家的了,他是最抠门不过的,你问他要去吧。”程亦辉早把大部□□家都交给了李晏,除了府上留些以便日常开支,自己身上从来不带银子,可穷了。
  李晏听亦辉哥竟敢说自己抠门,从床上爬起来去闹他,直把程亦辉束好的头发揉得乱七八糟,他才哈哈大笑着更衣梳洗。
  早饭就在外间吃的,香甜的红枣燕窝粥、两三样面点和几样小菜,过了辰时,他俩已经在清芳榭喝茶聊天了。李晏又叫人把两只熊猫幼崽抱来。
  两个小家伙有专人照料,能吃能睡,健康得很。这会儿放在地毯上,就拖着圆滚滚的身子,颤悠悠地满地乱爬,看着可笑极了。
  正逗着熊猫玩,况小六进来禀报说王大力回府了。李晏之前吩咐过,等王大力回来他要见一见,当即叫人带进来。
  李晏为了制东西,在庄子里建了个作坊,请了不少工匠,给了安家费,让他们吃住在庄子上,专心造东西。前阵子王大力一直在作坊里忙活马掌的事,十几天就出了成果,让李晏很满意。
  现在见到王大力,李晏赞许地对他说:“这阵子辛苦你了,你办事很尽力,马蹄铁打得好,连圣上都连连夸赞,还赐下一百两的赏银。银子由你和小工们分了,我再给你个差使,过几日去军器所教铁匠们打马掌,除了月钱,还能另外在军器所拿一份俸禄,可要好好做事。”
  其实这时代工匠地位很低,皇帝把全部功劳都算在了李晏头上,一点没想到马掌是要铁匠们打的,一百两银子也只是赏给李晏一人。李晏不贪这点钱,干脆借花献佛,全给了王大力他们。
  王大力激动得不行,黝黑的脸涨成了紫红色。他扑通一声跪下给李晏磕了几个响头,大声地向李晏道谢:“全靠王爷栽培,王爷给的够多了,那马掌都是王爷想出来的,俺们不过出个笨力气,那银子俺们不能要。”
  倒是个知道进退的人,李晏立刻笑道:“圣上赏的东西,也不是给你一人的,拿回去你们几个分了。再说,你还要养活弟弟,多攒点钱也好娶个媳妇。”
  王大力就摸着头嘿嘿直乐。李晏又叫人把王小二唤来,让他们兄弟俩去聚一聚。
  王小二穿了身绿绸小袍,干净又整齐,圆圆的小脸红扑扑的,看着可比之前健康多了。听况小六说,王小二虽然才五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经会做很多家事,人也很听话勤快,况小六就安排他打扫清芳榭的院子。
  兄弟俩见了面,都欢喜得不行。王小二在府里也熟悉了,先给李晏行了礼,才拉着哥哥的手,脸上的笑容怎样也遮不住。王大力看弟弟气色这么好,真觉得他是掉进了蜜罐子里,又要给李晏磕头。
  李晏忙让人把他拉住:“我可不是让你当磕头虫来了。过几日又要去忙,今个许你一天假,带着小二出去玩吧。”王大力看小王爷还是这么和颜悦色,就乐呵呵地带着弟弟退下了。
  “你真是一刻都闲不下来,今天好歹歇一日,把事交给别人做吧。”程亦辉心疼小晏太费心神,抱了只熊猫塞到李晏怀里,不让他再管事。
  “知道啦。”李晏笑着接过来,“那我们带大毛和二毛去花园里散步,再去钓几条鱼上来,中午吃鱼脍!”大毛和二毛就是两只熊猫的名字了,真是土得可以。至于鱼脍,类似于现代的生鱼片,也是直接把鱼切成薄片,再蘸酱生吃。这在古代是很雅致的吃法,在士大夫阶层十分流行。 
  程亦辉当然全都听李晏的,笑着应了。他俩也不要人跟着,就一人抱只熊猫,在花园里四处闲逛起来。
  两天休沐很快就结束了,到了一年一度的千秋节。千秋节就是皇帝的诞辰,这一天宫里有宴会、歌舞,晚上放焰火,皇城门前的广场上还有杂戏表演,宵禁也取消了,君民同乐,很是热闹。
  十月里天气已经变凉,穿着郡王礼服再不会感到闷热。午后,李晏收拾妥当,骑着骏马,带了贺礼,由一队侍从护卫着去皇宫参加皇帝的寿宴。
  在承天门外,正好碰到嘉王贺瑜、庆端王徐诚等人在宫门前下轿。一见到李晏,贺瑜就冷了脸,看李晏身后跟着辆马车,想必就是要送给皇上的寿礼,不由得撇撇嘴:“不知清宁王给皇兄准备了什么稀奇的贺礼,本王还等着大开眼界呢。”
  “清宁王拿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别出一格,这回也不知会是银块还是什么金块。”贺瑜身后有人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然后一群人都大笑起来。
  李晏利索地从马背上跳下来,容貌秀美,精致的眉眼不笑时也带着灵动的光华,看起来真是英姿飒爽、赏心悦目。周围不少人一时间失了神,暗想这清宁王小小年纪就有这般风采,怪不得能把信王迷得言听计从。
  又见李晏展颜一笑:“小王见识浅薄,挖空心思才勉强备了些像样的贺礼,哪里能及得上嘉王爷高才,即便随意拿出些东西也定会高人一等。”
  李晏的话不软不硬,还暗指贺瑜对皇帝不恭敬,只是随便挑选了贺礼。贺瑜脸色一变,又要出言讽刺,忽然有一队人骑马而来。李晏转过头,就见亦辉哥已经飞身下马,大步走到他身边。
  “五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程亦辉在外面总是一副沉稳的模样,这会儿面上表情淡淡的,眼神如鹰般锐利,显得气势凛然。
  自家兄弟明摆着站在外人那边,一点不给自己长脸,贺瑜顿时心里一恼。可他本就和自己这十弟不亲,再加上十弟兵权在握,他也不敢当面得罪,就勉强扯出个笑来:“说清宁王心思精巧,能想出给马匹钉马蹄铁,不知今天又能让我等见识到什么奇巧的器物。”
  程亦辉温和地望了李晏一眼,很是骄傲地朗声回答:“清宁王确实聪慧过人,他献上的贺礼定会遗泽万世。”  
  贺瑜的脸色很不好看:“呵,那为兄便等着看清宁王的好东西了。”他心里却极为愤愤:夸下这么大海口,看你回头如何收场!

☆、第二十三章 寿宴,新发明,轰动

  几名身份尊贵的王爷堵在皇宫门口互相呛声,这情景吸引了一堆人驻足围观。贺瑜一看附近远远的围了许多人,觉得实在太丢脸,很快就面色微红地甩手走人。
  李晏呢,没事人一样,一点不在乎周围人的目光,笑呵呵地同亦辉哥并肩进了皇城。如果他原本就是这时代的人,也许还会顾忌别人的想法,可他重活一辈子,就要活得自在,名声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
  元祐帝的寿宴设在临近玉泽湖的大花厅。此时太阳尚未落山,天边飘着些五彩的云霞,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湖中又停几艘花船,越发显得花团锦簇。
  宽敞的花厅内摆满了黑漆食案,各人依然是分案而坐。程亦辉直接拉了李晏跟他同坐在元祐帝下首的位置,也不管对面贺瑜的脸色有多难看。
  元祐帝贺琇对于弟弟和清宁王交好一直乐见其成。两个都是人物出众的少年人,脾气相投,喜欢在一块玩也很正常。再说,就算清宁王有什么心思也没关系,这可是大昭的地盘,自家弟弟怎么也不会吃亏——贺琇万万想不到,他的好弟弟是恨不得自己能多吃些亏的!
  这时代礼教还没那么严苛,贺琇的身旁坐着德安太后、吴皇后和几名位分很高的妃子。小太子穿着雪青色的太子礼服,和皇后同坐一桌,怀里抱着个十分可爱的卡通老虎玩偶。另外三位小公主都跟在自己母亲身旁,穿着西洋样式的蓬蓬裙,戴着不同颜色的水晶发卡,怀里也各自抱着兔子、狮子狗和熊猫的卡通玩偶,别提多可爱了。
  就有位老侯爷夸赞三位公主天真可爱,衣裙样式新颖别致。吴皇后听了,笑着说这是最近京里新开张的一家绣品铺子传出来的西洋款式,偏偏几个孩子都爱得不行,还有这布偶,瞧着很有趣味,孩子们抱着就不愿意撒手。也有公卿用着慈爱的口气抱怨家里孩子去那里买了许多玩物,有那相貌古怪的白熊,比两三岁孩童都高,小孙子晚上睡觉都要搂着。
  一群人就着这个话题热闹地聊了起来,李晏在一旁但笑不语。那蓬蓬裙,还有太子和公主怀里的玩偶都是靖南王世子妃送到宫里的,这会儿有吴皇后做广告,回头想必会客似云来。李晏只要了两成股,也就是赚个设计费。
  等王公大臣们各自落座,就有身着翠绿色襦裙的宫女捧着朱漆托盘,如纷飞的蝴蝶般在大厅内穿梭着上汤水菜品。花厅前的空地上也开始了百戏表演,喷火的、吞刀的,一时间热闹非凡。
  到一段表演结束,贺瑜抿了口茶水,冷冷地瞥了李晏一眼,开口问道:“怎么不见清宁王的贺礼?我还等着长见识呢。”
  这青年心眼可真小,到如今连表面的和气和不愿维护了。李晏微笑着看了看湖对岸,站起来对贺琇拱了拱手:“东西太大,不好携带,正让人在那边准备着,请陛下一会儿观看。”李晏又拿起放在桌上的金丝葡萄纹锦盒,让身旁的内侍交给贺琇:“隔得远,小王又让人做了个小器具,陛下可以拿着看清楚远处的景物。”
  贺琇打开锦盒,奇怪地看到盒子内用黄绸子包了个约莫半尺长、前细后粗的铜管,铜管两头各镶嵌了一块清透无暇的白水晶,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整个花厅的人都朝这边望过来,连小太子也稀奇地偏着头看着他父亲。李晏向贺琇告了罪,走上给他演示该如何使用:“把稍细的这头放在一只眼睛上,闭上另一只眼,望着远处。”
  贺琇依言把铜管的一端放在右眼上,闭起左眼,顿时惊叫了一声:“是湖上花船,怎么变这么大!”他一抬眼,就看见远处的花船被放大了无数倍。贺琇放下铜管,目光灼灼地望着李晏,“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透过水晶看远处的东西就好像近在眼前一般,实在太神奇了?”
  李晏笑着道出想好的说辞:“臣弟家里有些水晶制成的器皿,其中就有个白水晶的珠子。臣弟把玩时发现,透过那珠子看东西都会放大,臣弟就试着把白水晶磨制成各种形状,或是相互交叠来观察事物,就做出了这么个小玩意——我叫它望远镜。”
  他厚着脸皮把望远镜的发明权抢来了。因为技术所限,李晏暂时造不出无色透明的玻璃,最后便用了天然的白水晶代替。让工匠把透明无暇的白水晶磨成凹凸镜,浪费了不知多少块才成功做出了两个望远镜来,另一个早就给了亦辉哥。
  贺琇一眼就看出这叫“望远镜”的东西绝对有极大的用处,连连惊叹:“怎会是小玩意!”比方说两军交战时,拿着它,肯定轻易就能看到敌军的底细,岂不是事半功倍?
  贺琇很是激动,拿起望远镜对着四方看了又看,皇城中的楼阁都仿佛在身旁一般。他又让内侍把望远镜拿给下面的公卿宰辅们试用,几位重臣看了之后都不禁面露诧异之色,有几人猛然看到眼前出现远处的景物,甚至吓得差点把手里的望远镜给丢出去。
  丞相齐泰当即起身向贺琇道贺:“清宁王实在是神童转世,竟能想出如此天才之物。”其实齐泰一点不觉得清宁王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本事,肯定是背后有能人异士帮衬,不过他也不会傻到说出来,仍是一个劲地称赞李晏。
  在座的都是人精,好话都不要钱地往外冒,说陛下有福,得清宁王这般才俊相助;又说雍国果然人杰地灵,清宁王定是得了太后的嫡传,真是天花乱坠。贺琇和太后听了不禁开怀大笑,眉眼都透着喜悦。
  独有贺瑜一直黑着脸,可他实在拉不下面子去看那怪东西是不是真像这些“阿谀之辈”说的那般神奇,只能一个人生闷气。
  程亦辉一直注视着李晏,看到他家小晏那么的从容自信、神采奕奕,让他完全移不开眼。李晏一偏头就能看到亦辉哥柔柔的目光,也不禁对他露出个浅笑。贺瑜就坐在对面,清楚看到这俩狗男男不停“眉来眼去”的,火气更旺了。
  这时忽然有人指着外面大声惊呼:“那是什么,飞到天上去了!”众人纷纷朝外面看去,就见湖对岸竟缓缓升起一个巨大的圆球,圆球下还吊着个篮子,都不禁一脸骇然。
  随着圆球慢慢升空,篮子下面垂下一条长长的红绸子,绸子上绣了“千秋万代,寿与天齐”几个大字,李晏这才松了口气。他之前一直担心会出什么差错,就先拿出了望远镜来转移视线,幸好成功了,真是完美。
  李晏就微笑道:“这也是小王的贺礼,能够飞天的气球,愿陛下寿与天齐。”把热气球的发明权也抢了来,李晏毫无压力。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四章 科技,发明家,亲近

  热气球的雏形就是传说由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人发明出来类似的天灯,李晏还算是占了先。
  而且李晏的热气球可比孔明灯大多了,球身约有一百多尺长,用结实的帆布缝制而成,内部粘贴着厚密的牛皮纸,形成一个不透气的气球。气球下方开口处吊着一个装满燃料的铁罐,燃烧的火焰加热了空气,使气球能够离地升空。
  当然,由于技术所限,这只热气球只能升到十几米的高度,而且只能持续半个时辰,不过这也足够让人感到震惊了。
  贺琇忽的起身离席,太后、皇后和公卿大臣们也跟着他一直走到玉泽湖边,仰头望着飞在空中的热气球。这时众人才发现,气球下的吊篮里竟然装着一对梅花鹿。梅花鹿在吊篮里晃晃悠悠的,贺琇大吃一惊:“这气球是不是也能坐人?”
  “陛下英明,只要不是体型特别壮硕的,都可以乘坐热气球。”李晏笑着回答。其实在实验时已经有胆大的护卫乘坐了热气球,但皇宫里都是妃嫔,站这么高若是看到些不该看的就不好了,李晏便把家里的梅花鹿塞到了篮子里。
  “太不可思议了。”贺琇震惊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从古至今,人都希望能像鸟儿般飞翔在蓝天,没想到有一日竟真能做到。饶是他这般身份,都有些跃跃欲试,可惜贺琇也明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满朝文武是绝不会让他冒险的。 
  周围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贺琇转头看向李晏,暗暗想到:不论这热气球到底出自何人的构思,清宁王肯定也在其中起了些作用,小小年纪行事就这般大方有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雍国竟会把这么个聪慧的皇子当做弃子送过来,真是有眼无珠。
  不过,若非如此,大昭也得不到一个这般优秀的人才。贺琇翘起嘴角,十分好心情地抱起一直满脸好奇地望着热气球的小太子。
  宫墙外面有许多老百姓拖家带口的来观看焰火和杂戏,忽然看到皇宫上空飘着个巨大的圆球,纷纷惊骇得大叫起来。就有人大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