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草师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察秋毫爱民如子两袖清风!实不相瞒,那钱宇在任时,只知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作为己用,从未派兵剿匪!小人人微言轻,劝他不得,为养家糊口,只能尽心尽力地侍奉,如今大人来了,真是青天降世,我九合县有望!只是小的一时糊涂,未能明白大人苦心,还望大人宽恕!”
傅云书虽说自小见惯了攀炎附势之徒凑在自己老爹身边溜须拍马,但真亲自遇上了,还是有些难言的尴尬。他默不作声地抬脚,把靴子从刘管家一双糙树皮老手中挣出,咳嗽两声,道:“钱宇犯法,到底与你无关,你也只是尽己之责罢了,只是以后这类事,不可再为,起来吧,天色不早,可以回去歇息了。”
嚎一声是认错表忠心,再继续嚎下去就是做作太过、不识好歹了,刘管家立即从地上爬起来,耷拉着老脸吭哧吭哧地又将傅云书拍了好一通马屁,这才告辞。
傅云书扭头对立在一旁眼下已呆若木鸡的几个小厮丫鬟道:“你们也下去吧。”说罢自己起身,挥退了意图跟上来的下人,朝后院走去。
夜色朦胧,他初来乍到又无人指引。摸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房间所在。跨进门槛,反手关上房门,打着哈欠解开腰带,脱下外衫朝屏风上一扔,待绕过屏风,目光落在烛光下、蚊帐内、床榻上的一道曼妙身躯上,傅云书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是个面容姣好的少女,看年纪不过二八年华,云鬓微散,妙目含情,她倚在傅云书的床榻上,身披薄纱,呼吸间隐约可见不可言说之处,看见呆住的傅云书,她启唇一笑,柔声道:“大人怎么傻站在那儿?还不快过来?”
刘管家垂头丧气地走出餐厅,来到一漆黑无人之地,一跺脚,懊恼地道:“没想到一个纨绔公子哥儿还挺难对付的,这一出下马威可把我的老脸给丢尽了!”
一个虚弱低沉的声音从树影底下幽幽传来,“这可不止是下马威这么简单,还是一出杀鸡儆猴。”
刘管家不解地道:“杀鸡儆猴?”
树枝摇晃,从后头钻出一个人来,月光下,脸色愈显苍白,许孟说:“他孤身至此又初来乍到,前任钱宇还剩着一堆烂摊子没收拾,若想要做出些政绩,自然要小心计算、步步为营。你是县令府的老人,知晓九合县这一潭水的深浅,又是侍奉在侧的贴身人,自然要好生敲打一番,先教你收起那些个小心思,再震慑一下旁人。”指指刘管家,“杀你,”又指指自己,“儆我。”
刘管家怔忪着喃喃道:“……这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心思还真多。”
许孟沉声道:“傅相独子,三甲探花郎,自然不是一般人物,如今到了咱们这小小九合县,不知又能搅弄起怎样的风云。”
刘管家忽然道:“坏了!”
许孟眉头微蹙,“怎么了?”
“坏了坏了!”刘管家又着急地跺起脚来。
许孟脸一沉,一把捏住刘管家的后脖颈,掌心收紧,他心里一急,又忍不住咳嗽起来,憋红了一张苍白的脸,哑声道:“有事说事,别瞎嚷嚷!”
刘管家哭丧着脸道:“我给傅云书房里送了个姑娘!”
第4章 庙堂之高(四)
姑娘名叫翠莺儿,是附近十里八乡唯一一家青楼的头牌,艳名远播,即便九合县土匪猖獗,一不小心就有被拖上山绑成肉票的危险,也还是有不少色胆包天的登徒子冒险前来一亲芳泽。本来今儿个约了城西的孔员外共度良宵,但新任县太爷忽然驾到,听闻年轻又俊俏,翠莺儿便毫不犹豫地爽了孔员外的约,捧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跟着刘管家钻进了县太爷的屋子。
原本还疑心传闻有假,谁知如今一见,县太爷果真生得一副好相貌,与那些粗野莽汉有云泥之别,翠莺儿心中欣喜激动,掩嘴“咯咯”一笑,冲傻了眼的小县令招招手,道:“大人怎么傻站在那儿?还不快过来?”
小县令满脸通红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快按捺不住了,翠莺儿正欲再加一把劲,小县令却忽然转身就跑,大喊:“来人啊!”
九合县百姓生活在土匪的威压之下,不敢随意出县门,县内又土地贫瘠,种不出太多瓜果蔬菜,时常无所事事,最大的爱好就是凑成一堆谈天说地侃大山。新县令上任不过三日,关于他的诸多传闻已然传遍了大街小巷。
寇落苼下山进县不多时,冷面青天傅县令怒斥妓子翠莺儿的故事已经在耳边打了三个来回,他幻想了一下那白净少年红着脸瑟瑟发抖的模样就不由得笑出了声。努力敛了笑,推开挤在身前的人群,寇落苼抬手撕下那张写着招师爷的告示,扭过头客客气气地问路人:“在下初来九合县,请问县衙怎么走?”
告示上写着因县衙人手不足才招个师爷,其实是假的。九合县衙什么都破败什么都短缺,惟独人多。傅云书问:“为何我县竟有如此多的衙役?”都快比得上京城府尹的班底了。
赵辞疾答道:“因县外金雕山上有土匪盘踞,未免他们潜入县衙,趁夜生事,下官每夜都安排人手在县内巡夜,三人一组,上半夜五组,下半夜五组,轮流巡视,是以招了这许多的衙役。”
看着账本上的俸禄支出,傅云书仿佛被钝刀子切割一般的心痛,但这笔钱又避无可避,他只能佯装淡定地点点头,道:“衙役虽多,但我县文房却仅有许县丞与郑主簿二人,他们各司其职,若再行调动显然不妥,我初来乍到,身边缺个帮着打理的人,不如另招一位师爷,俸禄由我支付,两位大人怎么看?”
许孟心道,这是上司不信任自己,想要另栽心腹,正盘算着如何说话才能让小县令打消这个念头,那厢赵辞疾已经抢先一步表忠心,道:“既是县令所需,我等没有不应之理。”
许孟暗中冷哼赵辞疾一眼,只好跟着道:“事不宜迟,不如下官现在就去书写告示,替大人广招人才。”
傅云书笑道:“甚好。”
很快傅云书就笑不出来了。
县衙之中尽是歪瓜裂枣,他原以为是许、赵二人品位太差的缘故,待应聘师爷的人一涌而来,望着眼前一簇一簇更歪的瓜、更裂的枣,傅云书终于明白,原来县丞与县尉已经尽力了。
扶着额头深深吸了口气,傅云书安慰自己,虽然人家长得不咋地,兴许才华横溢也难说,人不可貌相。于是他微笑温声道:“在座各位的高低深浅,本县一时不能尽知,不如便以文章论胜负,我出一题,大家各抒己见便是,题名,剿匪。”
寇落苼来得迟了,只能坐在最后头,抬眼望去,只能见到小县令端坐在公堂之上,他的眉眼唇鼻一概看不清楚,中间隔着闲人无数,他也没有看见自己。
这样最好。
寇落苼提笔在宣纸上落下“剿匪”二字,忽然一笑,若论剿匪,恐怕没有谁会比自己更清楚群鹰寨的底细,不需多思,便是洋洋洒洒数千字,待笔落章成,寇落苼吹干纸上墨迹,悄然抬眼朝前望去,小县令依旧坐得端端正正,脑袋却时不时点一下、点一下,显然是无聊得快睡着了。
寇落苼起身交卷,他交得既不算早也不算晚,混在人群里出了县衙,几乎无人察觉。
待县衙内最后一个人交卷完毕,赵辞疾一边帮着傅云书理着一摞纸,一边道:“方才我瞥见一个年轻人,生得倒是俊逸风流,就是不知他文采如何。”
听见是“俊逸风流的年轻人”,傅云书立即想到了寇落苼,睡意登时消散了大半,抬首朝四周张望,“他在哪里?”
赵辞疾道:“早已离开了。”
想到寇落苼说自己只是暂且逗留九合县,没准现在已经走远了,傅云书没来由地一阵失落,只道:“那便算了。”
捧着卷子来到书房,傅云书粗略一数,此番竟来了百人有余。他心中免不了地生出些许期盼,想着在这百余人中会不会有才华惊艳之人,当即坐下,开始阅卷。
而此时,寇落苼已回到客栈,解了外衫,倚在贵妃榻上捧着本书有一眼没一眼地看。屋外传来敲门声,小二在外头道:“公子,小的给您送晚膳来了。”
寇落苼起身,随手把书倒扣在一旁,道:“进来吧。”
小二推门而入,手上拎着一个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摆出四个菜,寇落苼凑过去一看,鱼脑豆腐、丝瓜青豆、豆鼓比目鱼、开水白菜,笑道:“今日的菜色倒是新奇。”
小二道:“寨主,您有所不知,这四个菜可是县令大人的待遇呢。”
只有没几人知道,九合县最大的这家客栈,其实是群鹰寨的产业,寇落苼进县城时,一般都住这里,掌柜的和小二都是他的得力下属,看此时小二眼里亮晶晶的,显然有一肚子的八卦想要倾诉,寇落苼一撩袍角,在凳子上坐下,夹了一筷开水白菜入口,才道:“怎么说?”
小二绘声绘色地将自己所听闻的傅县令初入府那晚的事讲了一遍,当然没略过美人在侧铁面傅青天无动于衷这段,末了还补了寇落苼在街头巷尾没听过的后续,“翠莺儿被连夜送回婠婠楼,哭了足有一个时辰,可我听说,那小县令自个儿抱了被子躲去书房,撇着嘴,委屈得好像也想哭了!”
寇落苼没绷住,一下子笑了,他掩饰地咳了咳,道:“这些事儿你倒是打听得清楚。”
小二道:“寨主您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唔,”寇落苼点点头,道:“那我现在知道了,小县令是个爱哭的。”顿了顿,他对小二道:“你先下去吧,不必伺候,明日我就要走了。”
小二奇道:“寨主,你不等着小县令来找你吗?”
寇落苼笑着摇摇头,道:“我自有打算。”
寇落苼那厢悠闲自在地吃吃喝喝,这厢的傅云书已是焦头烂额头大如斗,九合县土匪猖狂,九合县百姓也是文字清奇。
一位壮士书下龙飞凤舞的一句豪言壮语——遣我一人,杀尽天下狗贼!
傅云书将这份卷子默默移到一旁,心道不需我派遣你现在就可以去杀,待你壮烈牺牲后我会将你风光大葬载入县志。
下一张纸倒是详细,密密麻麻整整一页蝇头小楷,全篇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字“招安”,作者大概是遭遇过土匪,详细描述了土匪的强壮威武杀伐成性,又表达了对本县衙役们的深度不信任,傅云书几乎可以透过文字看见一个窝窝囊囊的小老头瑟瑟发抖地提笔写道:若能化敌为己,实乃九合之幸,江北之幸。
傅云书回想了一下自己见过的那些土匪的德行,默默将这份卷子丢到地上。
还有一位人才相当有想法,他提议傅云书效仿古人,用美人计,将本县花魁翠莺儿送到群鹰寨主海东青身边,勾引他,迷惑他,使其堕落无心其他,与此同时也不可放过军师青燕子,应当一并勾引之,令海东青与青燕子反目,等群鹰寨内乱,县令便可乘虚而入,派兵攻打鹰嘴崖,定能马到功成。
傅云书看着这份卷子,仿佛置身看台,戏台上正演着一出帝王美人的好戏。土匪头子海东青是吴王夫差,翠莺儿是美人西施,他便是那勾践,卧着薪尝着胆,咬牙切齿地意图复国。只可惜这出戏精彩归精彩,传唱度亦是颇广,海东青闲来无事应当看过,可行度不高,倒是这份卷子若是送去戏班,再修一修改一改,难说不是又一出好戏。
他将戏折子放到一旁,又展开下一张。
文章内容尚未入眼,单是这手如行云流水铁画银钩的字便令傅云书眼前一亮。他熬夜阅卷,看到此时夜色已深,屋外月朗星稀,虫鸣阵阵,身侧的烛台爆出噼啪轻响,下人送来的宵夜就搁在一旁,傅云书看完此卷,恍惚间拿起一只饼,直到咬下一口,才惊觉饼已经凉透了。
此卷即便放在科举中,亦称得上是难得的佳作,更不要说与眼前这些聱牙诘屈之作相比,饱受大半夜折磨的双眼闪烁,傅云书遇此清华文章,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目光连忙移到文末,一看作者姓名——
寇落苼。
第5章 庙堂之高(五)
第二日一早,寇落苼用完早膳,提了包袱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待会儿官府的人来找,你只说那位客官结清房钱自行离去,旁的不要多讲。”
小二跟在他后头送他,问:“头儿,您行踪不定的,又不在本县的牌门上,官府不一定找得着您啊!”
寇落苼漫不经心地道:“我既想让他找到,他便一定能找到。”
小二眯着眼目送自家寨主离去,心道寨主年岁渐长,长期独身,心思也越来越难以揣测了。一回头,对上两个官人,跟着一个细皮嫩肉的公子哥儿,那公子哥儿朝客栈里张望片刻,瞥见立在一旁的小二,忙问:“请问这位小哥,你家客栈中可宿着一位名叫寇落苼的公子?他住哪一间房?”
寨主真是神机妙算!小二眨巴眨巴眼睛,道:“对不住这位客官,小的职责所在,不能泄露住店客人的消息。”
话音未落,其中一名官人已经揪住了小二的衣襟,喝道:“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这是本县父母官傅大人!还不速速答来!”
傅云书连忙阻止,道:“住手!怎可如此放肆!”
官人悻悻松手,在傅云书的冷视下缩到一旁。小二跌坐在地,不住地磕头,“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不知是傅大人,竟犯下大错!还望傅大人饶命!”
傅云书叹了口气,屈身将他扶起,温声道:“莫怕,是本县手下无礼,你尽己之责,是应当的,何错之有?快起来吧。”
小二演技精湛,抽着鼻子起身,眼眶已然红了。
傅云书从贴身荷包中取出一点散碎银子,塞进小二手里,笑道:“回去买点吃的,且当是本县向你赔不是了。”小二自然慌忙拒绝,却被傅云书死死握住双手,依然微笑从容道:“若不愿收赔礼,那便当做一点打赏——你可知寇落苼公子现在何处?”
小二攥着碎银的拳头一点点缩到身后,垂着脑袋,道:“回大人的话,那寇姓公子今儿个一早便退房离去了了。”
“什么?!”傅云书一惊,连忙追问道:“那你可知他去了何处?”
想到寨主的吩咐,小二立即摇头道:“这个小的就不知了。”顿了顿,抬眼偷瞄跟前一脸惊慌的小县令,心里忽然一软,道:“只看见他好似往县门的方向去了。”
傅云书当即转身朝县门处追去,两个官人连忙跟上,一口气跑出两里路,其中一个官人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人,那个寇落苼既然自行离去,说明他并不特别执着于在此求职,大人就不必强求了!”
“你懂什么?”傅云书不悦地道:“他既来应试,便是有意,怎能算强求?当年刘皇叔请诸葛亮出山尚且要三顾茅庐,我不过尽力一寻罢了。”
一路狂奔至县门口,三人都已是精疲力竭。傅云书双手撑着膝盖喘了一会儿气,抬起头朝县门望去,进出县门者寥寥无几,一眼就能看清楚,里面没有一个是那天一袭青衫磊落的年轻人。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涌上心头,傅云书咬咬牙,继续抬腿要往县门外走去。
两个跟随的官人立即傻了眼,“大人,您还要接着追啊?”
“怎么了?”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忽然传来,两个官人回头一看,既惊且喜,“赵大人,您来了?”
赵辞疾策马而来,停在傅云书身边,翻身下马行礼,道:“见过县令大人。敢问大人为何要出县门?下官可否助一臂之力?”
傅云书只道:“我要去找一个人。”目光落在赵辞疾的高头大马上,“赵县尉的这匹马不错。”
赵县尉一点就透,当即恭恭敬敬地把缰绳送到县太爷手里,道:“大人尽管一用。”
傅云书也不跟他客气,接过缰绳马鞭,骑着就走,将身后一干人等埋进马蹄扬起的尘土里。
赵辞疾目送上司离去,扭头问那两个官人,“县太爷这是要找谁?”
其中一个官人道:“应当是此次前来应聘师爷的其中一人。”
赵辞疾眉梢微扬,道:“若找不到便罢了,若找到那人,日后九合县只怕就有两位县太爷了。”
日后的两位县太爷之一的寇落苼对县门口发生的事一无所知,此刻正在蹲在九曲廊里望着廊下流水。
九合县有两处县门,一往九曲廊,二通金雕山。其实原本金雕山一路是往省城的方向,理应更加热闹,但有群鹰寨把守,百姓若要去省城,只能从九曲廊绕路,若小县令猜到他出了县城,必定会朝这里追来。
九曲廊建于数百年前,相传是时任县令的夫人迷恋后山樱林,却隔着长河难以渡过,县令大手一挥,命人造下此廊桥,从此时常携手夫人一同前往后山赏樱,传为一段佳话。如今岁月荏苒樱花凋零,唯此廊桥依旧,廊中旧人不见,只有一个寇落苼,手里捧着把小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水漂,心想,他怎么还不来?
几乎是下一瞬,不远处传来一声马鸣,寇落苼扭头望去,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正策马朝这里赶来。他不由得站起身,将手里的一把石子全扔进了水里,溅起许多水花。策马之人显然也看见了他,惊喜地呼唤道:“寇公子!寇公子且留步!”
傅云书终于来了。
寇落苼假意惊诧地走下廊桥,望着风尘仆仆的少年翻身下马,奔至自己眼前,他原本梳得整整齐齐的发冠都有些散乱了,额前碎发沾了汗贴在脸上,一双桃花眼却是亮得惊人,一开口便是遮不住的欣喜,傅云书道:“当真是你!我看到卷上你的名字,便晓得是你,但是又怕到底不是你。”
寇落苼此刻俨然是一个真丈二和尚,迷惑地眨了眨眼,“此话怎讲?你又怎么知道我在这儿……还追来了?”
傅云书喘着气笑道:“实不相瞒,我便是九合县新任县令。昨夜看到你的文章落款,实在是又惊又喜。”小县令单刀直入,一把捉住寇落苼的手握住,眼神诚挚地望着他,道:“寇公子可愿为我入幕之宾?”
寇落苼觉得自己太过入戏了一些,望着小县令亮晶晶的眼睛,自己的脸颊竟也不由自主地烧了起来,把手抽回,他垂下眼帘,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我只是一介白丁,毫无功名在身,漂泊江湖数载一无所成,唯胸口墨水两三点,腰间长刀一柄而已。”
傅云书道:“那又如何?”
寇落苼道:“我只怕配不上做你的师爷。”
傅云书道:“既怕配不上,为何还要前来应试?”
“虽然心中惶恐不安,但……”寇落苼忽然轻轻地笑,说:“总想一试。”
“既然如此,那本县便告诉你,”傅云书一张小白脸板得一本正经,正色道:“你尝试成功了。”伸出左手,掌心朝寇落苼摊开,他道:“同我回去。”
不过三日光景,傅青天与翠莺儿不得说的故事已经没人愿意听了,城南茶摊说书的快嘴花一脚踩在长条凳上,面对四面八方的围观百姓,唾沫横飞地讲起了傅县令求贤若渴千里追师爷的故事。
“寇师爷怀才不遇,漂泊四海屡次碰壁,直碰得他心灰意冷,偶经九合县,恰好撞上咱们县太爷招师爷,那寇师爷闲来无事,索性道‘不如一试’,心里其实并没在意,到了日子正欲离开,行至九曲廊前,忽听远处人声,呼唤‘寇兄且慢’!寇师爷回头一看,一条身长八尺、剑眉星目、一身正气的汉子正策马狂奔而来……”
说到这里,快嘴花一拍大腿,“那壮士正是咱们傅县令!”
围观百姓一脸期待地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官民二人一见如故,就坐在九曲廊边,推心置腹地交谈半日,寇师爷终被县太爷的诚心所动,决定为县太爷效命终生,两人共乘一骑,县太爷不计身份,载着寇师爷回了县衙……”
事实是这么回事,却也不是这么回事。
傅云书朝寇落苼伸出手,说:“同我回去。”
寇落苼本就打算潜入县衙,先前一系列的别扭不过以退为进,眼下既然小县令如此热情,他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于是微微一笑,反将小县令的手握住,道:“好。”
荒郊野外,山有土匪,实在不安全,傅云书便提议先回去,有什么话可以边走边说,寇落苼自然没有异议,两人便一起骑上了赵辞疾那匹马。小县令骑术不佳,自个儿骑没问题,再载个人就有些歪歪扭扭了,寇落苼晃得有些头晕,索性往前挪了挪,前胸贴上小县令的后背,双臂从他腰侧穿过,握住了缰绳,声音幽幽地落在他的耳畔,寇落苼道:“县主,这马便交给在下吧。”
不知是否是错觉,一瞬间,寇落苼觉得小县令晃得更厉害了。傅云书结结巴巴地说:“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如此拘谨。”
寇落苼笑了笑,从善如流,“傅兄。”
傅云书抿了抿嘴,道:“寇兄。”他忽然觉得耳根莫名的痒,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寇落苼顺着望过去,看见了他烧得通红的耳垂。一瞬不瞬地盯着那红彤彤的耳垂,寇落苼嘴角微翘,道:“傅兄,难道我不算外人吗?”
傅云书一怔,捏着耳垂的手缓缓放下,半晌才说:“……只有你我时,你自然不是外人。”
寇落苼问:“若有旁人在呢?”
傅云书轻声道:“那你更不是外人了。”
如失手打翻五味瓶,万般滋味皆落心头,浸得寇落苼一时恍惚,待回过神来,再看近在眼前的小县令,依旧是白白净净的脸蛋儿,清清秀秀的眉眼,却莫名多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看着看着,他忽然心中一动,悄无声息地凑过去,嘴唇若有若无地贴近傅云书的耳畔,哑声道:“多谢县主。”
傅云书一个激灵,耳根愈红,脑袋缩向胸口,道:“没……没什么……”
两人便是如此回到了九合县。
作者有话要说:
傅云书:同我回去。
寇落苼:不要。
《落草师爷》全文完
第6章 庙堂之高(六)
寇落苼漂泊江湖居无定所,在傅云书的极力邀请下,自然而然地住进了县令府,与小县令的房间隔着一道天井,一抬头,就能望见对面的窗户。
他有些认床,没能躺在群鹰寨那张舒适的虎皮褥子上,辗转反侧了半夜,好不容易积攒了些许困意,朦朦胧胧间一个激灵,又瞬间清醒。于是干脆坐起身,想着去倒杯水喝,一扭头,却发现小县令房间的窗户还亮着。
寇落苼看了片刻,随即披衣起身,举着烛台,趿着鞋子,踏过走廊,在小县令房门上叩了三响。
里面传来小县令的声音,道:“是谁?”
寇落苼道:“傅兄,是我。”
门“吱嘎”一声从里面打开,傅云书就站在门后,身上套着件松松垮垮的便服,诧异地望着寇落苼,他问:“寇兄,深更半夜的,你怎么还没睡?”
寇落苼道:“傅兄不也没睡?”
傅云书一愣,苦笑着摇摇头,“睡前翻了下赋税账本,越看越心惊,哪里还能睡得着?”
“怎么了?”说话间,寇落苼已自觉跨进了傅云书的门槛,从他手里接过门把手,反手把门关上,将自己与傅云书关在一片烛火通明中,“发现前任县令贪污亏空?”
傅云书摇摇头,道:“若只是亏空,便也罢了。”顿了顿,无奈地叹气道:“令我心惊的是,九合县,就连能被亏空的钱,都不太有了。”他歪了下脑袋,嘲讽地笑笑,“我原先还揣测,钱宇之所以入狱,是因为他贪污太过的缘故,没想到还真错怪他了。”
寇落苼一挑眉,问:“钱宇未曾贪污?”
“若九合县原有两分钱,经钱宇一役,仅剩一分。”傅云书道:“从数目上看,贪污不算多,但却将九合县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元气,生吞一半。如今的九合县,唯有一线生机。”
唯有剿匪。
寇落苼对小县令的心思心知肚明,便顺着他的意思道:“可若以九合县目前的实力出兵剿匪,只怕十有八九,会无功而返。”
“不是十有八九,”傅云书摇摇头,“是十之有十,且无功而返便也罢了,我怕的是,非但一无所获,反倒损兵折将。你在剿匪一文中写,若欲剿匪,必先富民,民贫,则无师可出、无兵可遣……寇兄,”傅云书抬头望着寇落苼,眼里亮晶晶的,映着烛火明灭,“你在此地游历许久,可有何强兵富民之良策?”
寇落苼反问:“县主到任前,可曾便服私访?可知九合县某乡某村民风如何?可知各地大概种植什么庄稼?收成如何?何处乡村较为富有?又为何富有?”
“我……”傅云书被问得哑口无言。
寇落苼道:“因九合县贫,即便群鹰寨就在县外不过几里的金雕山上,寨子里的土匪也懒得光顾。县中百姓因惧怕土匪而不敢出门行商,但又因土匪不曾前来扰民而心怀侥幸、不思进取,长此以往,土匪常在,而百姓常贫——县主该做的,就是打破这一僵局。”
“可……可是,九合县中,土地贫瘠,一无特产,二无……”傅云书小声地试图辩解,说到最后,自己也渐渐地没了声响,静默片刻,他道:“是我失职,接任至今,自觉思索许久、准备良多,其实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非亲眼所见,如何能知事之真实?”
寇落苼道:“即便亲眼所见,也并非一定眼见为实。”
傅云书忽然抬起头来看他。寇落苼轻轻地笑起来,抬起双手按在傅云书的肩膀上,道:“你进九合县之前,便路遇山贼,性命攸关之时,自当保命为上。待上任之后,县衙琐事诸多,无暇顾及其他,这也是平常事,你无需太过自责。”
傅云书望着他喃喃地道:“寇兄……”
寇落苼道:“无论是剿匪还是富民,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事。待你得空,我陪你将九合转一遭,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寇落苼推着傅云书倒退几步,将他轻轻按坐在床上,“先好好睡一觉。”
吹灭烛火,合上房门,原本灯火通明的房间瞬间落入昏暗。
傅云书独自缩在被窝里,此时尚是春日,夜里凉气幽幽,脸颊却不知为何火热,连同被寇落苼触碰过的肩膀,像沾了火星子的干草,熊熊燃烧。他安静地平躺着,支着耳朵认认真真地听,终于隐约听见一声房门开阖的轻响,悄悄撑起身子朝外看,对面的房间里灯火只亮了一会儿就很快熄灭了。像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他松了口气,重新躺下,躺了很久,终于没能忍住,一把将被子扯过头顶,让自己陷入全然的黑暗。
将手头的事大概处理完后,傅云书召来县衙两位主力,表达了自己想便服出巡视察民情的意思。
许孟惊诧地道:“大人初到九合不久,不必如此焦急,且县门虽有设限,但县外山贼若执意进入,仍是防不胜防,即便身处县内,亦非万无一失。大人身份尊贵,切不可置自己于险境之中!”
赵辞疾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