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荣华盛世-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昭带人赶到的时候,扶余人已在城中洗劫一空,匆忙退去了。他们到底是惧怕大衍的十万大军,只敢杀人劫物,却不敢在城中多做停留。
  “殿下,要不要追?属下听说,独孤恩命人劫走了城中数百名少女。”卫昭的亲兵向他回话道,语气很是不忿。
  扶余人南下大衍“打秋风”,除了抢夺金银和粮食,最爱抢的,就是适龄的少女和少妇了。那些无辜的女子到了扶余,会被娶不到媳妇的扶余男子瓜分,并为他们生儿育女。
  日后,她们的儿女长大成人,绝不会记得自己身上还有汉人的血统,他们只会做与自己的父辈相同的事。类似的悲剧,在大衍的北疆,上演了一代又一代。
  卫昭稍作思忖,挥手道:“弟兄们,跟我上!”怎么可能不追,就这样放过扶余人,他对不起自己的姓氏。
  那一役,卫昭以少胜多,愣是只靠八百精骑,杀得独孤恩带着剩余不足半数的人马败退而去,同时救回了诸多被掳的少女。
  卫昭人马有限,见好就收,并不穷追不舍,就在他准备带人回城的时候,意外发现落在后面的一个扶余骑兵马下,似乎挂着个男孩子,眼看就要被他的马蹄踩中。
  卫昭二话不说,立即调转马头,向前追去。卫昭身下的“流星”,乃是乌孙进上的神驹,是他十岁那年,远嫁乌孙的高昌公主特地命人送来的,以贺他十岁生辰。
  流星急速如风,绝非寻常马匹可媲美,眨眼间就追到了扶余人的队伍尾端。卫昭长枪一挑,将那个扶余骑兵挑下战马,再顺势反挑,把吓得面色苍白的男孩子挑起来,横挂在身前马背上。
  此时,附近的扶余士兵发现了卫昭,纷纷向他围拢过来。卫昭冷冷扫了他们一眼,长枪再度出手,不过片刻,就带着男孩子杀出了重围,留下身后一地狼藉。
  “你就是那个被抓错的小鬼?”卫昭微微眯起眸子,眼中的杀机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些许打趣之意。
  当年,卫昭的确救了霍青阳,但他回城以后,就把他交给了当地官员,让他们送他回家,从此再未过问此事,因此他并不清楚,扶余人抓的都是妙龄少女,如何会夹杂着一个霍青阳。
  霍青阳垂首,低声道:“在下不是被抓错的,而是那些混账,他们抓走了我姐姐,我想把姐姐救回来,才追上去的。”
  虽然大多数被掳的少女都获救了,可有少部分,仍是被扶余人带走了,想着霍家如今只得霍青阳一人,卫昭没有提及他的姐姐,而是淡然道:“就算不是你,我也会救的,你不必放在心上。”
  霍青阳拼命摇头,坚持道:“对殿下而言,此乃小事一桩,可不必在意,但对在下来说,救命之恩岂能忘怀,在下绝非忘恩负义之辈。”
  卫昭无奈道:“我不过救你一命,你却救了我父子二人,事情就算扯平了,真要细算,是我欠你人情才对。”
  霍青阳眨眨眼,突然笑道:“既是殿下欠我,是否打算要还呢?”
  卫昭失笑,莞尔道:“你希望我如何还你?”这个小鬼有意思,刚刚还说要报恩呢,一眨眼就变成向他讨还人情了。
  霍青阳敛起笑容,正色道:“在下想要从军,却苦于无门路,不若我护送殿下和小殿下回京,殿下看着合适,给我安排个去处。”
  说来说去,霍青阳还是打算跟着卫昭进京。不过他的要求,倒不过分,想想他和扶余人的恩怨,卫昭理解他为何要从军。
  随后,霍青阳老老实实向卫昭交代了自己的家世。原来,霍家祖籍云州边城,但永嘉二十九年,长宁王世子姬玉光复幽州白城、乌兰城两郡,卫夙从临近的燕州和云州调拨数万军民屯垦戍边,霍青阳全家因此搬到了乌兰城,而他本人,也是在乌兰城出生的。
  独孤恩突袭乌兰城,霍青阳的姐姐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第二年,卫昭失手被俘,霍青阳的父亲战死,母亲随后不久病逝,就把他托付给了老家的大伯。
  霍青阳的大伯早年丧妻,无儿无女,遂把霍青阳当成亲生儿子看待。岂料昨年,大伯进山打猎,就此音讯全无,霍家便只剩下了霍青阳一个。
  那日在天门岭,霍青阳一眼就认出了卫昭,他永远不可能忘记,六年前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刻,红衣玄甲的少年皇子恍若天神一般降临,硬是从扶余人的铁蹄下把他救了回来。
  正因为那个人是卫昭,他一路上才会对他们那样好。在霍青阳看来,卫昭对他的恩情,他是永远还不清的。当时,扶余人都在撤退了,卫昭回身救他,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从霍青阳说出卫昭救过自己的话开始,伊殷就没有开口,他一直坐在一旁,静听他和卫昭的对话。
  终于,当霍青阳说到他想从军的时候,伊殷蓦然想起了他的身份,不是现在的,而是未来的。
  霍青阳就是霍东君,是太平十年光复幽州全境,彻底击溃铁勒和扶余的大衍大将军,他曾亲口对伊殷说过,一生最尊崇的人是秦王卫昭。
  伊殷起初没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不仅是因为名字不同,而是眼前的霍青阳,在形象上跟他记忆中的霍大将军,真是没有一点相同之处。
  此时的霍青阳,是个眉目清秀的英俊少年,而未来的霍大将军,却是彪形大汉一枚,站在一向以个子高著称的伊殷面前,还能比他高出半个头,真不知是如何长的。
  想到这里,伊殷忍不住不停去看霍青阳,看得他心生疑惑,跟他对视起来,两人的眼睛,一个睁得比一个大。
  最终,伊殷率先认输,笑着抹去久久不能眨眼逼出来的泪水。他想了又想,始终觉得霍青阳要长成霍东君那副模样,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不过他为何要改名,伊殷倒是能猜到原因。卫夙驾崩后,六皇子卫阳继位,霍青阳的名字犯了新皇的名讳,可不就得改了,“东君”二字,乃是传说中太阳神的名字。
  只是这一世,他和卫昭平安回到了大衍,就绝不会再给卫阳登基的机会,霍青阳的名字,估计是不用再改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霍青阳总算说服卫昭,在霍家多住些时日,等他处理好家中事务,再一同出发。
  霍家没有其他人,霍青阳要走,短期内还不打算回来,处理的东西可就多了。卫昭和伊殷也没想到,霍青阳看着那样穷,家里竟然还有不少好东西。
  赶集那日,霍青阳向里正借了牛车,打算把这回带下山的猎物和家里积存的药材,通通带到县城卖掉。
  卫昭看到不少药材年份久远,就劝霍青阳暂时不要卖,这些东西在小地方卖不出大价钱,反正也不重,不如带到京城去,卖了起码能给他买套两进的院子。
  霍青阳同意了,就把东西重新清理了一遍,轻巧的、贵重的全部带走,只卖掉笨重的那些,便是如此,最后卖出的银两,也让他大喜过望。
  卫昭见状不由叹气,这个傻孩子,以前被人坑了多少银子啊,难怪身手那样好,还能过得那样穷,他把他带到京城,估计是有操不完的心了。
  
  第022章 回京
  
  从村里到县城,霍青阳雇佣的是里正家的牛车,价钱很公道,只要五十文。到了县城,霍青阳原想买两匹马代步,不想卫昭看来看去,竟然一匹都看不上,说是资质太差。
  霍青阳无奈,只得雇了辆马车先到边城郡治所在,那里的马匹比起县城,质量稍好一些。果然,尽管卫昭还是挑剔,嫌马不好,但到底选中了两匹。
  从边城郡治出来,霍青阳笑道:“跟公子的‘流星’比起来,天底下的马,都是不好的。”霍青阳原先管卫昭叫殿下,卫昭让他改口,免得惹人生疑,他就改成公子了,让卫昭很无语。
  提到“流星”,卫昭神情一黯,低落道:“‘流星’和‘流月’,都是五姐姐送给我的,刚到渝京的时候只有半岁,我天天给他们洗澡、喂食,从不假手于人。出征扶余之前,流月有了身孕,我就只带了流星,可惜它陪我战到最后,却是万箭穿心而死,尸体也不知被拓跋乃刚如何处理了。”
  霍青阳想起当年风驰电掣的神驹,伊殷看着卫昭黯然神伤的表情,两人都不知该说什么,从小养大的战马,真跟亲人和朋友没什么区别了,他们也无从安慰。
  疾行大半个月,卫昭一行三人终于抵达渝京。伊殷对这个从未欢迎过自己的繁华都城毫无感觉,可卫昭面上,却是近乎死寂的平静。
  伊殷扯了扯卫昭的衣袖,轻声唤道:“爹爹,我们不进去么?”近乡情怯,说的就是眼下的卫昭。
  卫昭回过神,低声道:“当然要进去,阿殷,我们走。”说着翻身下马,一手牵着马一手牵着伊殷进了城,霍青阳默不作声牵着马跟在他们身后。
  进城以后,卫昭带着他们走到一家客栈门口,停下问道:“青阳,你身上还有银两吗?”
  霍青阳不解其意,忙点头道:“有的有的,公子要买什么?”其实,霍青阳有说过要把银子都给卫昭掌管,但是卫昭不肯收,凡是用钱的地方,必然会先征求他的意见。
  卫昭指指客栈的柜台,温言道:“你去开两个房间,订上两三天皆可。”伊殷愕然,抬眼看向卫昭,为何要住客栈,卫昭没有自己的府邸么。
  霍青阳却不多言,卫昭说让订房,他马上就去了,随即转身问道:“公子,掌柜的说单独的上房没了,请问套房可以么?”
  卫昭原本想说,不必浪费,房间差点无所谓,他连柴房都住过的,转念一想,已经回京了,何必节约,花了霍青阳的银子,以后还他就是,于是默然颔首。
  在柜台做好登记,马匹自有客栈的下人牵去喂食,店小二领着卫昭等人到了房间。待他退下,伊殷方问道:“爹爹,我们为何要住客栈?你不是王爷么?你的王府呢?”
  卫昭哑然失笑,揉着伊殷的头发道:“不住客栈住哪里?难道我们还能直接进宫?”他是嫡皇子,十岁元服当年就封了王,却没有就藩,一直住在宫里,宫外是没有府邸的。
  伊殷顿时傻了眼,看卫昭的表情,他似乎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可伊殷当年在宫里的时候,皇室根本没有成年的皇子,他也没有细究过,他们该住哪里。
  卫昭笑着拍拍伊殷的肩膀,转而对霍青阳道:“青阳,等下帮我送封信,送到昭阳侯府。”
  霍青阳点头应是,随即问道:“公子,我大喇喇跑上门去,人家不会赶我出来吧?”昭阳侯,那可是皇帝亲封的万户侯,他家的门槛一定很高。
  卫昭轻笑道:“无妨,你拿了我的信上门就是,他们会认得的。”霍青阳再无疑问,伊殷则猜测到,卫昭的信上,肯定有某种特殊标记。
  写信对卫昭来说,并非难事,可他多年没有碰过纸笔,写出来的字,明显有失水准,只见他叹了口气,刷刷刷就把刚写好的信给撕了。
  霍青阳识字不多,见状不解道:“公子,好端端的,怎么写好了又不要了?”
  卫昭面无表情应了声:“写错了。”说完提笔再写。
  一炷香后,卫昭把第二张信纸也给撕了,撕得粉粹,看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霍青阳更加茫然:“公子,你又写错了?”
  卫昭不说话,默然颔首。伊殷却是一脸的要笑不笑,他知道卫昭是对自己的字不满意。
  第三次写好信,卫昭仍是皱眉,不过他没有再撕,而是把信折起来塞进信封,交给了霍青阳,又在另一张纸上帮他画了简易地图,指明昭阳侯府的位置所在。
  霍青阳拿着信,匆匆出了门,卫昭坐在桌边暗自走神,伊殷走过去,小声问道:“爹爹,昭阳侯是谁?你为什么给他写信?”
  卫昭见儿子问得认真,便给他解释道:“现任的昭阳侯名叫君情,是昭阳桓侯的儿子,他跟爹爹同日生辰,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最是深厚。”
  其实,卫昭说的这些伊殷都知道,不过是不想他胡思乱想,才拉着他说话。伊殷没有见过君情,倒是他的儿子君华,自幼跟他一起长大,他被卫阳赐下鸩酒,也只有君华前来看他。
  昭阳侯府距离卫昭他们住的客栈不远,霍青阳脚程又快,卫昭还没讲完他和君情的儿时趣事,他就回来了。
  卫昭打住前面的话题,问霍青阳:“信可送到了?你都见到了什么人?”
  霍青阳回道:“我把信给了门房,原本要走,却被他们留下,说侯爷看过信,定有回话。后来,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年龄看着挺大的,他问我住在哪里,我告诉了他,他就让我回来了。”
  卫昭颔首,浅笑道:“青阳,辛苦你跑一趟了。”
  霍青阳忙说不客气,小事一桩,何必在意。之后,三人用饭、歇息,暂且不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有人轻轻敲响了房门。霍青阳打开门,却见门口站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高鼻深目,眼珠灰蓝,似是有着胡人血统。
  霍青阳愣住了,分不清来人是敌是友,也不知该不该让他进门,便听那人压低声音道:“是侯爷派我来见殿下的。”霍青阳方才侧开身子,让来人进了门。
  卫昭和伊殷听到敲门声,也从卧房走了出来。来人看到卫昭,满脸激动,难以抑制,随即稽首道:“微臣鹿鸣,拜见秦王殿下。”
  听到鹿鸣这个名字,伊殷精神一振,立时抬眼望去。前世,把他从庆佳带到渝京的人就是鹿鸣,今生再遇故人,伊殷有点小小的激动。
  卫昭伸出双手,把鹿鸣扶起来,笑道:“此处并无外人,呦呦何必多礼,若是情儿知道了,必定怪我欺负你。”
  伊殷被“情儿”这个肉麻的称谓腻到了,细想之后方醒悟,君情是君临的儿子,君临是卫昭的表兄,君情和卫昭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辈分却是差了一辈,卫昭这样叫君情,不足为奇。
  鹿鸣垂手而立,表情颇有些无奈地道:“殿下,微臣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能不能别再叫我的小名。”鹿鸣的小名,正是拜卫昭所赐,呦呦鹿鸣,浑然天成。
  伊殷闻言,在旁边呵呵直笑,比起他曾经见过的满目忧郁,哀伤到绝望的鹿鸣,还是这个会被卫昭逗得手足无措的鹿鸣更可爱。
  卫昭不理他,直接问道:“呦呦,情儿呢,为何不来见我?”以他和君情的交情,得知他回京的消息,君情不在第一时间赶来相见,真是有些奇怪。
  鹿鸣皱眉,看了眼霍青阳和伊殷,方歉意道:“侯爷身体不适,大夫不让出门,说要卧床静养,还请殿下见谅。”
  “情儿病了?很严重么?”卫昭的声量陡然提高,不是生气,单纯是在担心,君情是要病得多重,才能连门都不能出的。
  鹿鸣见卫昭忧心忡忡,忙道:“侯爷病情不重,只是需要静养,殿下不必太过担忧。殿下有何吩咐,直接告诉微臣就是,微臣定当全力以赴。”
  卫昭想了想,随意道:“也没别的事情,就是麻烦你进宫一趟,帮我告诉皇兄一声,我回来了,还有我儿子。”
  鹿鸣早先不是没听过有关卫昭的种种流言,见到伊殷更是惊讶万分,可是这些冲击,都比不上卫昭亲口承认,伊殷是他的儿子。
  沉默良久,鹿鸣磕巴道:“殿、殿下,真的都要说吗?”鹿鸣一直不信,卫昭会给赫连濯生下孩子,便是真的生了,他逃回来的时候,也不可能把孩子带回来的。
  “当然要说。”卫昭的语气极其肯定,“呦呦,你看我对你多好,只是让你跟皇兄说,而不是跟父皇说,你要是……”
  鹿鸣瞬间吓得面无血色,肃然道:“今日天色已晚,微臣明早就进宫,面见东宫。”跟卫夙那个脾气暴躁的皇帝说卫昭带了他在扶余生的儿子回来,鹿鸣自认没有这个勇气,如此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太子殿下好了,他是这个世间,为数不多敢当面跟皇帝叫板的人。
  卫昭满意地点点头:“呦呦,回去照顾好情儿,告诉他,我有机会就去看他。”鹿鸣诺诺应是,拜别卫昭,悄然而去。
  鹿鸣离开以后,霍青阳问道:“殿下,刚才那位就是定远侯么?”他虽是用的问句,语气却是十分肯定。
  
  第023章 报答
  
  卫昭看他一眼,似笑非笑道:“想不到你的消息还挺灵通的?”鹿鸣的爵位承袭自父辈,自身尚未上过战场,不想霍青阳身在边城,竟然也知道他。
  霍青阳摇摇头,正色道:“定远果侯战死白城,幽州人都是知道的,若是没有他,三十八年那一仗,大衍只怕就要丢掉乌兰城和白城。果侯殉国后,据说独子袭爵,鹿这个姓氏,并不常见。”
  原来如此,卫昭得知原委,不禁叹息一声。真要细论,鹿子谦的死,跟李伉脱不了干系,虽然不是故意陷害,也是被李伉的急功近利所牵连,偏偏李伉昨年死了,卫昭想找他算账都不能。
  伊殷满心以为,鹿鸣进宫递了消息,宫里很快就会有回话。毕竟,卫昭跟他是不一样的,他是卫夙和姬皇后所出的嫡皇子,是他们自幼捧在掌心宠大的。
  不曾想,第二日过去了,宫里音讯全无。
  第三日也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不但没有宫里的人来见他们,便是鹿鸣,那天过后也没有再出现过。
  眼看第四日已经过半,宫里仍然毫无动静,伊殷不由得担心起来,卫夙是不是不愿意儿子回来,亦或是,不高兴卫昭带了他回来。
  跟伊殷的愁绪万千相比,卫昭的神情始终很平静,看不出丝毫的担忧。
  第四日下午,长久的沉寂终于被打破,有人到客栈见了卫昭和伊殷。此人来头不小,尚未进门,就有侍卫把整间客栈团团围了起来。
  卫昭和伊殷终日闭门不出,霍青阳却是个呆不住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外面闲逛,大有要把渝京的地皮踩熟的架势。
  这日,霍青阳午后出的门,快到饭点的时候回来,却被侍卫阻拦进不了门。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向旁人打听,不料大家都不清楚,只晓得客栈此时不能进也不能出。
  卫昭见到来人却不惊讶,轻轻唤了声“皇兄”便执起伊殷的手,介绍道:“皇兄,这是我儿子,小名阿殷。”
  伊殷闻言一滞,赫连伊殷不是他的大名么,前世一直都是,只是大多数时候,人们为了方便只称呼后面两个字,怎么这会儿就成小名了,莫非卫昭打算重新给他一个名字。
  打从进门起,太子卫明的眼中,便只有卫昭一个人,满心满眼都是他,再看不见其他人。紧紧握着卫昭的手,卫明半晌只说了两个字:“阿昭……”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都说皇家无亲情,兄弟之间再好的感情,也抵不过皇位的诱惑。但是这句话,在卫明和卫昭这里是不成立的,从卫昭出生至今,他们兄弟的关系始终亲密如初。
  听到卫昭说起伊殷,卫明稍稍稳定心神,低头看了眼他,微笑道:“阿殷的鼻子、嘴巴,长得跟你真是一模一样。”他的目光温柔和蔼,让人看了顿生亲近之感。
  卫昭明明很高兴,却故作不屑道:“若是没有一点像我,我又何必带他回来。”他不喜欢伊殷的眉眼,浓眉大眼的,一看就不是卫家的风格。
  卫明向来了解弟弟的性子,不由朗声大笑,干脆还把伊殷抱了起来。他膝下三子一女,小儿子的年龄跟伊殷差不多,抱孩子的活计很擅长。
  伊殷以往从未见过这位人人提起他都说好的太子伯父,今天初次见面,却一点不觉陌生,他看得出来,卫明对卫昭,甚至自己,都是全然的爱护之情。
  卫昭见伊殷窝在卫明怀中尚算乖巧,遂不管他,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皇兄,你说实话,父皇是不是不希望我回来,他是不是……”
  虽然不像卫明那样,一出生就是皇朝上下万众期待的皇太子,可卫昭作为皇帝的幼子,得宠的程度绝不亚于兄长,而且少了储君的身份和责任,卫夙对他的疼爱也就更加纯粹。
  因而,想到父皇有放弃自己的可能,卫昭不彷徨、不害怕、不伤心是不可能的。
  卫明最是疼爱弟弟的,见状忙道:“阿昭,你别胡思乱想,父皇怎么可能不要你,只是……”他面带踌躇,显然是后面的话不好出口。
  “只是什么?”卫昭咄咄逼人,对卫明的话将信将疑,不是父皇的意思,卫明如何会拖了这些时日才来见他,其中肯定有问题。
  卫明叹了口气,为难道:“阿昭,你能回来,父皇是很高兴的。可是阿殷,父皇不想看到你把他带回来,还要我……”
  “要你什么?”卫昭眸光一闪,忽地把伊殷从卫明手里抢回来,紧紧抱在怀里,“父皇是不是要你把他解决了?”
  伊殷明显可以感觉到,卫昭的双手在发抖,这意味着,他是真的认为,卫夙有可能对自己痛下杀手。
  前世,卫夙和皇后姬婉的儿孙全都死了,死于巫蛊之祸,他是唯一幸存的,长相还有几分像卫昭,卫夙勉为其难,这才接纳了他。
  即便如此,卫夙也没让他姓卫,更没给他上玉碟,只是把他不明不白地养在宫中。伊殷很清楚,卫夙就是在求个心理安慰,对他本人,其实是没有任何好感的。
  如今,太子和元康公主全家都活着,卫夙对卫昭或许还有舔犊之情,对他,肯定就是百般看不顺眼了,留他一命算是仁至义尽,想让人把他咔擦掉也是不足为奇。
  卫明惊讶于卫昭的反应,急急解释道:“父皇没有想过要对阿殷下手,到底也是你的儿子,父皇只是不想见他,让我在宫外找个地方,把他给安顿了。”
  对卫夙的这个想法,卫明是不赞同的,卫昭真不喜欢阿殷,把人留在扶余不就得了,这样幼小的孩子,千里迢迢一路带回来可不容易,他既然不肯放弃,必定是舍不得的。
  可惜卫夙的脾气又急又暴,除了已逝的长宁武王姬清,从来没人能让他改变主意,卫明劝了卫夙几回,不但无果,还被他赶了出来,然后他才来见卫昭的。
  “我不同意!”卫昭一字一顿地说道,卫夙不认伊殷,他日后在大衍如何自处。确定卫夙对伊殷没有杀意,卫昭便不打算在这件事上做出退让。
  卫明苦笑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卫夙的五个儿子里面,性格最像他的就是卫昭,谁能说服谁,还真不一定。
  卫昭见卫明是站在自己这边的,马上又把伊殷递了回去,讨好地笑道:“皇兄回去告诉父皇,他要不认阿殷,我就不回宫了。”
  卫明抱着伊殷,亲亲他的脸颊,笑道:“不回宫可以,但是你们不能一直住在客栈,赶快收拾东西跟我走。”
  “去哪里?”卫昭哪有什么行李,都是霍青阳的东西,他帮了他们许多,也该是他回报他的时候了。
  卫明略加思索,决定道:“知道你和情儿关系好,可他最近身体不好,你带着个孩子,就别去闹他了,还是去辛儿那里,他家地方大,人又少,随便你们折腾。”
  前几日鹿鸣说过一次,今日卫明又说,卫昭不由急道:“情儿到底怎么了?他从小身体很好的,什么时候变得弱不禁风了?”
  卫明看他一眼,沉色道:“情儿并无大碍,你别担心,实在不放心,过两日看看他便是。”太子内君是君情的叔父君非离,既然卫明都说无碍,卫昭便没有再问。
  卫明提到的“辛儿”全名姬辛,是现任的长宁王。姬辛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姬玉就战死在幽州,他是遗腹子,生下来又没了母亲,自小由祖父祖母抚养。
  姬辛六岁那年,长宁武王薨逝,他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爵。第二年,重庆长公主薨逝,姬辛彻底成了孤儿。姬皇后见他可怜,把他带到宫里,跟卫昭和君情养在一起。
  直到前年,姬辛年满十四,进了西城大营任职,姬皇后才放他出宫。长宁王府是卫明和卫昭的母家,让卫昭带着伊殷住过去,卫明再没有不放心的。
  临出门前,卫昭想起多半被拦在门外不得进来的霍青阳,赶紧命人去传话,把他也给带到了长宁王府。
  伊殷以前没有见过姬辛,只晓得他和卫明一样,死于那年的巫蛊之祸,而传承了十几代的长宁王,也因为姬辛卷入了卫明所谓的“造反案”,从而被夺爵。
  卫昭父子在长宁王府一住就是半个月,卫昭见霍青阳闲极无聊,镇日逗猫惹狗,便让姬辛狠狠教训他一顿,叫他晓得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伊殷也是大开眼见,对姬辛的身手佩服到了极致。平心而论,以霍青阳的年纪,能有现在的武学修为,天赋绝对是不差的,而他的刻苦程度,伊殷也都看在眼里。
  然而,在只比他年长两岁的姬辛面前,霍青阳根本就是毫无还手之力。由此可见,长宁王府代代执掌大衍皇朝一半以上的兵力,卫家的皇帝们是没有看错人的。
  霍青阳性格倔强,败在姬辛手上非但不气馁,反而勤加练习,甚至主动向他讨教。姬辛也不是傲慢的性子,凡事绝不藏着掖着,有问必答,两人不打不相识,竟然因此成了莫逆。
  后来,姬辛觉得霍青阳无所事事太过屈才,就问卫昭,他把他弄去西城大营如何,霍青阳此人,到了军中必然大有作为。
  卫昭说,霍青阳是他的救命恩人,只要他愿意,他自然不会阻拦。姬辛欢欢喜喜走了,伊殷笑得乐不可支,这算不算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银子啊。
  
  第024章 进宫
  
  得知卫昭不肯回宫,带着儿子就在长宁王府住下了,卫夙面无表情,并未像卫明担心地那样勃然大怒,而是长久地保持着沉默。
  半晌,卫夙终于淡然开口,他让卫明给卫昭带了句话。就是他要回宫,随时都可以,不需要再请旨,但是伊殷,他是绝对不能带回来的。
  卫昭自然不肯,局面因此僵持下来。姬皇后晓得小儿子回了京,却苦于见不到人,急得不得了,隔两天就派人往长宁王府去一趟,要么送东西,要么传话。
  卫明知道劝不动弟弟,不肯再做无用功。元康公主不信邪,亲自跑了两趟长宁王府,想劝卫昭不要跟皇帝硬碰硬,卫夙那样的性子,只能来软的不能来硬的。
  可惜卫昭就是不听,任由元康公主差点说干口水,也只是一句:“皇姐毋须多言,此事如何处理,小弟自有主张,还请皇姐见谅。”
  元康公主是卫夙的嫡长女,年长卫昭十九岁,两人名为姐弟,可元康公主看待幼弟,向来跟看自家儿女并无二致,而且她的长女,也比卫昭小不了两岁,两人幼时还在一起玩耍过。
  见卫昭油盐不进,打定主意要和卫夙对抗到底,元康公主不禁叹道:“阿昭,父皇父皇,既是父亲,又是皇帝,他再疼你,也是有限的。”
  卫氏皇室素来注重血统和门第,历代皇后和高位嫔妃、君侍,都是出身世族的高门子女,若是皇子皇孙的生母出身实在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