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骡行天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张昭出列点头表示同意,周围都昏昏欲睡的样子,唉朝会每次都这样,不像后世吵吵,尤其大明那种莫名其妙的争吵,在吴越大朝上是看不到的。谁瞎来来,吴越大王是一掳到底,本来么,吴越就是商社制度国家化,老板是要求怎么处理的办法,而不是听废话,尤其是无关痛痒的问题上。

“报,臣有话要说。”

“看管我陵寝么,怎么有什么疑难?”杨晨毓知道自己的坟墓是大事,容不得瞎搞。

“市井中有人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云云~~~”

“好啦,谁再废话老子把它坑了陪葬。本王一不要宝石美玉,二不要金银明珠,不过是做几个陶人,叽叽歪歪的,谁再啰嗦,流放堪察加!”杨晨毓也是火气大,自己喜欢秦始皇帝的陶俑,自己就仿照做了好几千,没想到外面儒生们真是记打不记吃,有瞎叫唤起来。“哦,记得陶俑多用野兽和作战勇猛的将士,尤其是斩杀敌军威震华夏的勇士,寡人需要他们,要让他们陪寡人征战八荒、压住幽冥地火。当然千年之后,也许后人贪恋宝物会打开寡人陵寝,怎么的也不能什么都没,浪费人家体力,忽看到寡人的勇士在侧,我看也算是有所得。”

“大王,上行下效,您看仪制上是否有规定,限定各级不得逾矩!”

“大小必须以等身俑为制,王千人、公侯八百,伯,五百,子男三百为限,爵百俑为限,民不得陪葬人俑。八级国人从十俑到八十俑为限,不葬俑而下金银者罚钱等值。准许藏书以陪。”

“谢大王恩典。”

“好啦,我知道你们吃力,大家先休息去,今天汤圆不错,十文一份。”吴越王宫对点心也开始收费,要不也经受不住这么多人吃啊。

-----

“大哥,我总算找到你啦,怎么成南阳尉?”

“小弟,久别重逢啊。不说啥的,你大哥我运气好,要不是在这次隆重大战活下来,还指不定成什么了呢!”说完抱起弟弟痛哭起来。

“大哥我也是看到人家说你是南阳尉才尾随过来。南阳尉也是一郡主官,算是我们家最有出息了,母亲知道的话,还指不定高兴成啥样呢?”

“来来,阿弟,你我相见不如去酒肆慢慢细话长短。”王军回头对自己的僚属吩咐,“我与我阿弟会面,你们先回官衙,让郡兵士官长帮我顶顶,我在龙凤酒家,要是不在就是回家亦。”

“诺。”

“郡尉大人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啊!”

“好了,好了,老样子,招牌菜上四五个,汤一份,我与我弟弟有话说。”

“诺。”

很快雅间内,油炸的麻雀、海中小强、竹鼠、山猪蹄子、鹿筋炒青椒还有个咸肉鲜肉笋汤上齐,老板还送上一份泡菜和干果什锦。“这是蔽店奉送郡尉大人的小吃。”

“哦,你们没有我召唤不要进来,我要和我兄弟好好谈谈。”

“是的大人。”

“老弟,哪里发财?”吴越不忌讳赚钱,所以铜臭味很足。

“我啊,皇帝做卫士,好在太师看得起我,提拔给太师府下贼曹员吏。”

“呵呵,我们可是对头啊!”

“哪里,你家大王反太师,不反皇帝。我的任命上有皇帝的玺印。”

“呵呵,也是啊。不过你在董太师那可要考虑清楚,毕竟这年头踩准了脚拍才行得好路。”

“哥哥你也是的,其实不管太师、皇帝还是你家大王,其实不管谁上来当道,咱们这种干事的还是需要的,无所谓啦。”

“这个,也是,不过我家大王对我们不薄,怎么说呢,董寇,哦,董太师名声不好,对待官吏不说也罢。”

“呃,世人传言罢了,所谓三人成虎,其实董太师对我们还是很好的,董太师一项不拘小节,只是有点随便罢了。像我过去给董太师来说,华屋、美姬不说了,光河边土地就给了600亩,还有奴仆十人,牛马三十多,你说董太师不好么?”

“这么说来,对你也算好的。”

“是啊,董太师在我来时打听过你,他意思是你能归顺他,好处绝对不比你在吴越少,当然太师也没非要我来招募,只是让我传个话。”

“喝酒。”王军有点尴尬,讨论这个总不是正大光明的事,从弟弟来就多少有点预感,就是不知道怎么开价。

“老哥,我敬你一杯。”

“说来你小子这么些年也算是有出息了,这么年轻就能做到贼曹员吏,以后贼曹非你莫属。”

“哥,你也是很好啊,都郡尉了,还能怎么,以后要是顺利的话将军、吴越南洋混个总督也说不定。”

“呵呵,你老哥哪能一直这么顺。”

“听说吴越讲究自己一套,外人很难进入核心。”

“也不是,外人中很多都做高层,丞相张昭就是外人。”

“原来这样啊,我原以为你们都不能进高层核心呢!”

“也是谣言。”

“哥,我就带个话。太师说了你过去,不低于吴越,带兵过去,加一倍。这里有一箱黄金,算是见面礼,不管你过不过去,就当交个朋友多条路。”说完把随身的一个小檀木箱子打开,慢慢一箱吴越钱行的二两金条。

王军伸手抚摸起来,吴越在黄金上严格区分金铜,这般下来,黄金价格大幅上升,一改以前金铜混谈的做法,一箱子黄金是很诱惑人的,“你们真是大手笔啊!”

“哥,这个就当拜山,算是认识了。”

“呵呵,我回去想想。这事实在是,唉,怎么说呢。”王军拿起一块二两金条用鼻子慢慢磨蹭,真是好东西,舍不得丢掉了。

章十五广陵牧驴监

“张农,寡人看过你的考卷和履历,既然都很不错,我看还是先征求下你自己的意见。在句章做太仆司驴少卿,还是去广陵做牧驴监。当然待遇是一样的,广陵牧驴监这个职位也非常重要,当然最好的就是想发挥发挥能有块地自己搞。”杨晨毓看着名为张农的年轻人,学识不用说,吴越大学农牧专业出来的,论文他也粗粗看过,很有自己观点和新意。至于本事么,人家在家养马也是好手。吴越重农牧,尽管放开经商,商户大增,但喜欢农牧的依然不少,农牧高手也辈出。何况每年农牧节上有各类牲畜评比,养得好的获大奖,张农就是得了五年前养马第一才破格进入吴越大学。

“谢大王厚恩,小臣愿意去广陵。”

杨晨毓看着这位年轻人,看来这家伙是实干派,喜欢有自己空间,能做一把手,好过在句章衔牛尾。广陵牧驴初创,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去定规制。“嗯,不错,寡人没看错你。喏,这个是死耗令,你看一下,有压力,才有动力么。”

吴越对诸马场牧监都有一套考核制度,牲畜是动物,自然免不了要生老病死,死耗是必然的,但是也不能过于纵容。张农看着自己分管的驴一栏,常年的1成,新来2成,新来第二年1成半,第三年同常年1成。“行,我看还能减少!”

“先别说减少,能在这个数字内,我就很满意你。”杨晨毓挥挥手打断了张农的发誓,年轻人闯劲是好的,但是死耗率这个东东不是说减就能减少的。

“这份是您的任命书和印玺,到了广陵郡,和郡守要先验印。当然郡守不能管牧监的事务,但是你也要搞好关系,毕竟你在郡守的地头上,有些事务纠纷还需郡守帮着周旋。”张昭递上厚厚一沓吴越纸钱和任命书印玺。

吴越管制就是在杨晨毓恶意操作下,不断细化,广陵有三监,分别是牧牛、牧马和牧驴监,牧牛和牧马早就设立。而吴越对北方的贸易,引入大量的野驴和大型家驴,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官吏去管理。吴越在这方面一项不偷懒,都是中央直接管理,地方政府配合。并不把牲畜草场下放地方管辖,主要就是分地方官的权。而各地邮驿需要的马匹、牛驴都需从各地牧监那领取,也杜绝了地方官从中假手谋私利的行为。这些牧监草场都是类似于后世的国营马场牧场,国家直接管辖考核,而地方官还要负责奏闻之事,说穿了就是地方官更多的是对中央在地方企业以日常监督而不是管理。一旦中央下察牧场马场有什么不对,地方官也要被牵连扣分甚至判刑。

“至于饲料、土地、人丁之事,我想听听你这个专业人士的说法?”

“大王,下臣以为六驴一丁,八分一驴一日,青草倍给,盐一两、豆冬两斤,夏八两,春秋一斤,粟日给一斤,地吴越亩四亩一驴。”

杨晨毓计算下自己这次准备在广陵养驴二万四千头,总共二百个群,这么算要四千丁,铁定不行!“官吏、兽医不算,牧丁只能给你四百人!”

“大王,两人一群很难做来。”张农才不管大王瞎说,六驴一丁正好了,两人一群的话太难干活。

“别讨价还价,我原来的看法要一群一人管辖,想来一人有事时就忙不过来,故而给你两人,这样下来两人可以轮流休息。这个事就这么定了,你要管好,两人管理一群一百二十头驴已经很充裕!你可知道~~~”大王杨晨毓没有说下去,后世米帝养驴可是一人管三四千的说法,一人一百吃喝西北风去也。

“诺,臣要到临海侯那去讨教经验,他们那边牧场是一人一千!”张农忽然听说过大王的有些牧场居然要一人管上千牲畜,不由得心下戚戚,看来大王很会榨干人家。

“这个么,你去寡人在句章乡下海边的牧场住十天,那边也是一样,可以借鉴。”杨晨毓给自己挑选的人指条明路。想了想又说道,“我不是让你劳役这群驴,只是牧放,别被偷盗生病即可,能每年供给官府役驴即可,一人怎么着也不止养六头驴吧。”

“是的大王,籍册用纸、烙铁、棚舍?”

“哦,都已准备齐全,驴也要到位,你从寡人农场出来后,直接去赴任。哦,记得不准劳役和私自出借!”吴越大王才不舍得官府的牧场牲畜给人干私活呢。要干私活,自己买去。

“诺,下臣谨记!”

“一部分驴已近发往广陵牧驴场,土地划拨还要你去验证,要是海边空地多的话,不妨多划一些,大不了你写个奏章,走走程序。那些荒地本来也没人耕种,寡人正要用来饲养麋鹿。你顺便围圈麋鹿以备秋狩之用。”

“诺,下臣记得了。”

“嗯,留下吃饭吧,等下太仆和丞相有话对你交代,千万别不听哦。”

“小臣会牢记大王和上峰教诲。”

“嗯,你先去边上领料室,那边有三百本饲养种植书籍,都是牧放方面的,一并领回去。哦,还有待遇问题,子布,上牧监的话可以配驷马马车么?”

“回大王,上牧监可以!”

“哦,那就好,配驷马马车一辆,挽马八匹、乘马五匹,轻车一辆。”杨晨毓点头觉得差不多待遇够了。

“其实,大王这个本有制度的,您不必事事关心。”张昭一点面子也不给。

“我不是破坏制度,只是牧监地方广大,光待遇中的驷马马车不足矣,必须有轻车和乘马。只是特例罢了,丞相不必担心寡人私自破坏制度。”

“哦,这样的话,也是需要的,十万亩地,算上杂地湖泊河流的话怕要二十万亩之大,确实需要。这样吧,臣再给补个手续,作为特例,请大王在特例条陈上签字。”

“这样的话,你自己办了吧,这种事,上报我就可以,知晓了即可,不必我来签字,丞相自己办好即可。”

“诺。”张昭又翻过下一叠文书。“赵云军中有士卒掳掠敌军器械归几,未归己前属于公物,自然以官马驮载无可厚非,偶尔超载也是特例。但是襄阳将军下令分发战利品后,士卒中仍有以官马私驮战利品,按吴越军马官马及车乘法,马驮私物勿过十斤,车载勿过三十斤,而赵云手下骑士近百多人,违者多载三五十斤少者十数斤,官马按律违一斤要笞一,一斤加一等翻倍,罪止罚没二官马价!军马按律违一斤笞二,一斤加倍,罪止罚军马价二,徒一年!”

“以马充徒刑可乎?”

“可,但处罚过轻,怕以后难以压制。”

“嗯,按律办吧。”杨晨毓心下叹气,谁叫这个年代马值钱呢,多载私货也是要罚钱判刑的。尽管吴越现在进口自己培育也好,马是多了些,但是律令不可废不是。有人说秦律苛刻,其实古代都差不多,秦不过是劳役重,人家受不了,其它没有多少区别。吴越律法在杨晨毓自己主意下有些更张,不过细节方面抄袭秦汉律例也很多。比如道路扬灰者,也就是在道路上倒垃圾被捉住要充劳役一年,第二次捉住要罚牛一头,劳役一年,也是很重的刑罚了。好在大家都明白吴越还算仁政,也没人故意做对。

当然吴越军中也好官吏也罢,车马都是有严格限重的,不是可以随意加份量,为得就是保马护马。尤其是军队,肆意骑乘是要罚钱徒刑的,没有二话说。主管者听之任之,与犯者同罪,主管将领罚没马钱。所以赵云被人抓了小辫子,这下难免要出血了。

“大王,按律赵云监军不严,军中士官长也有全责,首将罚钱五马,士官长罚马六马,其它各级各有处罚,您看是让检查还是兵部自己办?”

“一起办吧,按律办。”杨晨毓顿了下,“能罚就罚,适可而止。”杨晨毓的意思也就是以罚钱替代其它处罚,毕竟抽赵云十几鞭子不怎么好看,罚钱他现在打仗获胜,缴获也颇多,自然不算什么。

------

广陵江北海边有个小码头,赵云也给召回帮着去赶驴三个月,其实也是怕流民偷盗,等情况稳定后再做其它打算。也算吴越大王对赵云的一大处罚。

“张农,你真的没有字号么?”

“没,大王说不必这么麻烦,所以小人也不想麻烦,大将军就直呼小人名字。”

“哦,那就得罪了。”

“别客气,大将军也是一时被罚,大王气消了自然没事。”

“说得也是,不过你说,那些物品不用马驮,难不成自己背着牵马回来?”

“将军别生气,大王也是要天下安分,一碗水要端平的么。将军这个把柄被人抓住也不算大事,不过就是纵兵虐马,算不得重罪。”

“唉,小河沟里翻船。”赵云还是很心疼自己被罚没的五匹良马。使者带着诏书到自家农场里挑了五匹最好的大宛马走算是处罚,看来大王早就垂涎欲滴了。

“您那马场有大宛马吧?”

“怎么,你哪里听说的?”

“将军,全吴越都知道了,呵呵,将军以后可麻烦了。”张农微笑看着赵云。

“怎么麻烦?”

“故旧好友亲戚怕是要来买,您好意思不给么?”

“这个也是啊,该死的使者,我说好自己送十匹良马去,他们偏偏来我家马场挑,这不是给天下看笑话么,现在居然把我的家底都兜转开来,唉,我的良马难保啊!”赵云喜欢良马,吴越大王为了拉拢他,没少给大宛马,由于通航西洋,海运回来的大宛马西洋波斯宝马也按成本卖给赵云不少。赵云自家农场内的良马都有三四百,北马一千余了。本来挑个十匹好北马糊弄下完了,这下亏大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别说风凉话,谁舍得?”

“你啊,大王要你出马是要道理的,这么些年来,大王对你眷顾有加。难不成还给将军不好过?大王这是给将军分浮财交朋友呢。将军尽管把马匹外卖各家,大王自然会给你补偿的。”

“你?大王和你说的?”

“将军大人,有些事明白就好!”

赵云又要言,看着张农自言自语;西洋来宝马良驹五百匹,分卖给谁呢?

赵云大喜,吴越搞特殊化就是这么来的。否则一点油水也没谁愿意跟着农民走呢。吴越通过西洋贸易,单次就赚足了钱,顺便捎回的波斯马、大宛马都是给宠臣以成本买的,也就是在西洋的价钱加草料人工费,运费都是算海军的。由于西洋诸国马匹本来也就这个价,一绢换一宝马,所以吴越的赚头很大。目前这个里面都是用来收买大臣良将,否则清汤寡水的谁愿意伺候下去。这些百金价值的宝马都以两匹绢的价格卖给这些大臣良将,也算吴越特色的腐败吧,不过哪里都一样,世界本来就没绝对公平。

一个牧长带着手下朝一群毛驴走去,“各自领好自家的牲畜,记住号印。以后少了可要赔钱的!”

每头毛驴都有一个号印,一群一种印,一共两百群二万四千头毛驴,以小驴为主。好在这些小驴很容易驯服,带群的两人还要自己一一训驴。由于是新来的关系,所以赵云带领士兵来帮忙,各驴群都要驱赶进自己圈内饲喂,十天内是不准放出,反正这三个月就是调教期,有得忙。整个广陵牧驴场还要建设围栏围墙防止逃跑,牧放的海边荒地有十来万亩,各群要轮牧,种牧草的每驴四亩地是不放牧的,一年割草四五次,当然离不开吴越的畜力割草机,两人割草四百八十亩也不算累。毕竟到时候有劳役的来帮忙。郡兵和劳役都要在割草季节帮忙翻草、堆仓。

“那些驴都赶上南马了。”赵云说的南马也就是西南的山马,山马小,比之北方大驴还小一头。这些大驴普遍有八百吴越斤,而西南山马也就五六百吴越斤的分量。

“是啊,希望没事。要不我比将军还要惨。”

“不会有事的,这里草高水足,怎么会养不好呢。”

“将军啊,养驴么比养马要简单,也是大王考察在下。要是在下养得好这么多驴,那么马场什么都可能慢慢交待给下官一一打理。要是办不好,那就只能去职回家种地了。”

“现在种地也不错啊。”赵云想着是不是去南洋再买些荒岛来放牧。

“将军说笑了,我就喜欢饲养牲畜,家里那点地太小,施展不开啊。希望上帝保佑我,不会有事。”

赵云拍拍肩膀,“吴越自蓄马牛来,那个农场不是养得好好的,担心啥?”

“也是,不担心了。将军您看,那头背咋是青的,这批驴不都是黄色的么?”

“也是,按理来说野驴是黄色的,青色的没见过,会不会混了家驴在里面?”

“不会啊,东胡说好是野驴的。”摇摇头,“走过去看看,要是青色的话,留种用。”

“很漂亮是吧。”

“嗯,毛色很亮,有油光,不错。”

章十六降将的观察

“张颌,走慢些!”

“您就不可以说字么,非要学吴越蛮夷,这么识礼。”

“张大人,算了吧,吴越习俗也是很舒服、很自由,何必处处为难自己。不过就是风俗不同罢了,再说了,我看我们留在这帮吴越大王也没什么。”

“典韦,你就不怕吴越的整军么?”

“于大人,他们不也这么过来,我们就怕么?”典韦很臭屁,看着熙熙攘攘的小民从眼前走过。“你看,这里的生活至少倍于吾乡。”

于禁和张颌看着路上连绵不绝的马车驴车,走路的也有,只是逛商店。吴越城中你要什么动物拉车完全随你,没有限制,居然有大象为富豪之家拉车,可见吴越生活水准已经开始超越大汉。一象食草六倍于良马,吃料十倍于大马,故而也就有钱人家臭屁而已。当然吴越新颁布的法令不再限制平民和奴隶骑乘大马,这个在中国按照等级生活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就算大唐这种盛世王朝,养了那么多马匹,平民依然不准骑大马,商贾甚至就不准骑马。吴越开放马禁也是从民间保马的需求做出的决策,也是希望自己能培育出好马。而禁止平民和有钱的商户骑大马不正是把养好马主力堵死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很好培育出好马,关键依然是政策上的问题,有钱的商户不准骑马,那么他们养马干嘛?平民不准骑大马,那么他们只会饲养小马和毛驴。凭借着毛驴从汉朝时引进西域小毛驴到唐宋时大型品种就出现这个事实,其实中国人还是很会育种的,尽管是地方品种。开放马禁做到了为中国蓄马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取消大牲畜的劳役。古代你家里养的大牲畜不是说你就完全有支配权,政府有权免费每年征用你家的牲畜干活。吴越取消征集民间大牲畜劳役也是对饲养大户的鼓励,否则谁愿意养很多,不是吃饱饭没事干么。当然从政策上还引导,就是准许宰杀牲畜吃肉制革,只有让饲养牲畜有利可图,百姓才会去养。

前面一大群人围在布告栏前,吴越的布告栏前没有衙役什么,只是用红漆竹竿挡一下。有不识字的在求识字的解读,好在吴越大王亲自发布的法令一项简单,大部分人还是听得明白。

“吴越大王杨晨毓昭告吴越臣民,勿论王室、爵、国人、民、隶奴人等,吴越政府正式下令晓谕尔等,人不分身份爵位籍册,皆准饲养、骑乘、宰杀自家大马、山马、牛、驴等大牲畜。诸民皆可往各自籍册地申请放牧令,官员等不得无故阻扰,各地令长不得假手于人,不得额外征收费用。吴越政府正式厘定每放牧季为三月,每放牧季一马放牧费用为十文,每放牧季每头牛费用为八文、每放牧季每头羊为一文、每放牧季每头驴为四文,鹿与羊同价,骆驼与马同价,马骡驴骡与驴同价,紫山神骡与牛同价。家象不得放牧于官野草场,饲养象者,只可放养于自家牧场。同时吴越政府正式通知天下官民,所有私蓄牲畜不再征召劳役,废除牲畜劳役。本法令自布告天下之时生效,望诸民互为转告,如有不明者,可往官署求详细公文解说。”

“大王真是有魄力啊,一下子,唉,不知道说啥好了。”

边上穿着黄白麻布的小孩子笑着问父亲,“爹爹,我以后也可以骑大马了,是么?”

“是啊,咱们家以后也去养。”父亲点头回答儿子,一个牧放季十文的费用会让很多人家考虑饲养大马起来。

“大王承诺不再征集牲畜劳役的话,咱们家回去也多养一点!”一个女声响起,吴越女子地位渐高,所以夫妻同出游玩也是常事。

“好事啊,以前不明,总想着这里会和大汉一样,说不定养大的牛马就给征集军用,然后不知所终。”一个看着文质彬彬的家伙也讨论起牛马事来。其实在这个年代读书人讨论耕地、牛马是一件很正式的事,不像宋之后才不上读书人台面。

张颌远远吊着,观看众人反应,看来大家对预期还是乐观啊,不知道吴越大王拿出什么来打仗?

“张大人,其实你又瞎担心了。”典韦看着张颌笑着,“我查了吴越马监、马场,你知道目前有多少么?”

“我记得是三十一处军马场,二十三处驿马场,十三处保种良驹牧场,总得说来养马超过三十万匹。”

“三十万匹官马啊!足矣军用了。马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不知道民间这般下来养马几何?”张颌像是在问自己。

“说实在的,南方能养官马三十万匹,我是不大相信的。”于禁觉得作假。

“你看,吴越处处建大桥,各郡县道路相连,主干道都是能驷车四五辆并行,看来吴越大王并不满足于河道相连的水路,对马车大路也是上心的很。”

“志不在吴越啊!不知祸兮福兮!”

“管他呢,我看我们还是加入的好!”

“侍卫官,你们说,南方不是湿热么,马儿都是喜欢干燥寒冷,怎么能在吴越养这么多马儿?”

说是侍卫官,其实也是负责劝说的人,“吴越马匹,北方东胡匈奴购入中马为主,辅以西洋诸国引入良驹,加上中国重金购入宝马,自己培育而成。往西洋诸国的贸易船只,被要求每次都有往回带马,西洋诸马耐热耐湿,不算难养。而北马风寒野食也是粗放得很,刚来时需要适应,会有不适马匹死亡,而后就好养良多。”

“哦,我看吴越怎么这么多马牛呢,原来如此。据说西洋海船从印度买入牛更多?”

“是啊,以牛犊为主。每年超过十万数!”

“这么厉害!”

张颌大惊,其实没啥奇怪的。十万牛数是很高的数额,但是就印度这个鸟地方两亿多的垃圾牛街道牛来说每年买走十万不算啥的。印度地区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古代就有超过两亿头牛,一直保持到现代社会,加上现在南洋诸地很多印度教小国,也有很多牛多余流浪在街市。只要出钱买通地痞罪犯异教徒,总有人能帮你完成供货任务。在二十一世纪的印度牛肉也就是人民币五块一斤的样子,牛也就人民币五六百的样子,这个还是拜一亿多异教徒所托。在目前无论是佛还是印度教,都不会杀牛,但不代表有人卖牛。大汉三千钱的牛,在印度只要五百钱左右,而牛犊只要三分之一两百钱就能搞到。吴越大王才不管运输死亡呢,这么便宜的事怎么不做,两百钱一头牛犊,跟白给一样。反正买来养个两三年就能派用场,有啥不好。用丝绸付款的话,印度牛基本等于木材价格了,便宜得很。有个阿三做邻居其实是很幸福的事。印度实力并不强,本身矛盾很多。而印度也是世界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无论什么,有这个邻居是幸福的。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棉布、原棉、香料、硬木、皮毛、牲畜、象牙犀角宝石黄金、药材等原料,也能为了满足少部分富豪国王高价卖出丝绸瓷器啥的奢侈品,对吴越来说就是提钱机器。

“卖刀啦,上好的百炼钢,真正有弧度的宝刀。”一个卖刀郎挂了十把刀在街边摆摊。

吴越准许摆摊,但要在规定的街边地区,每天两文税费、两文地租和一文人工费。

“卖刀的,我看看。”张颌武人自然喜欢武器之类。

“客官,看您也是识货的老爷,这把刀是我家师父所打,刀名寒血,冬天用热狗血淬火的,所以得名。”

“铛!”回音很脆亮。张颌很满意这做工,“果然是百炼好钢,卖刀郎,这般刀价几何?”

“一把三千五百文!”刀郎没有瞎开价,吴越放开武器买卖后,整个吴越制作武器水平也有所上升,原来这般好刀要价十廿贯,现在三贯半就能买。做刀的工匠也学会了流水制作,大部分不重要的锻打折叠工序交给学徒工匠,自己只做最重要的最后定型淬火回火工序,再后边的装配、打磨都交给雇佣工匠来做,也就是说这个工序都优化了。

有点像有弧度的唐刀,但是宽度要宽了两指,也要厚实一点,没有一定臂力是挥舞不顺的。不过张颌这种武人是不在乎的,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来使用。“其它的也给看看!”

“诺。”卖刀郎给了其它几把。

张颌于禁和典韦轮流翻看,其它几把基本就是弯的唐刀,没有第一把那么厚实,当然一般人也使用方便许多。典韦喜欢,“打包走,一起,多少钱?”

“不贵,一起走二十贯吴越铜钱,恕不收受汉钱和吴越铁钱,当然吴越钱行纸币也不收,这是我家师傅要求的。”卖刀郎还是很有意思,其实在吴越很难遇到付款有要求的人。

“行。”典韦不是会还价的人,二十贯也不会贵,吴越大王给他们一笔零用钱就不少了。

“是兄弟的话,回去分,算你请客。我们以后回请你。”张颌拍了拍典韦的肩膀。

“谢谢兄弟,我先挑两把玩玩。”于禁也厚颜无耻起来。

典韦一边让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