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臣1-2-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璐已经醉到听不明贾鹏话里的用意,只是嘿嘿傻笑着点头,未免他在皇上跟前失态,贾鹏就叫来一侍卫,把他搀扶下去歇息,醒酒。
  黄幔里,灯笼、烛火越发明亮,贾鹏的心思也清楚得很。
  景霆瑞成为大将军是木已成舟的事,与其懊悔竟让他得这样大的建功机会,还不如趁他出宫时期,好好地收一收少年天子的心。
  皇上竟然没有与他商议,就钦点了景霆瑞,这不合朝纲体统,其他的大臣说,事出紧急,皇上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才会当即命将出征。
  但贾鹏很明白,说到底,还是皇上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倒也不是皇上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年岁太小,只懂得看人的外表。不可否认,景霆瑞的相貌相当出众,今天的大典上,那威武与典雅并存的姿态,不知要迷醉多少少女的心。
  加上儿时相伴的情谊,皇上会为他倾倒,凡事都宠着他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这样的恩宠非但没有让景霆瑞陷入“娈臣”的境地,反而利用背后有皇上撑腰的优势,越爬越高,让人对他越发敬畏,这才是贾鹏最不想看到的。
  当年,柯卫卿便是一位娈宠,那时,他的处境可凄惨多了,人人都可当面指戳他的鼻子,辱骂他“以色侍君!”
  同样的地位,如今换了一个人,怎么境地如此不同?景霆瑞显然更会笼络人心,而别人还不知他是怎么办到的。就连贾鹏自己,都以为他在办事中的不讲情面,理应得罪了许多人才是。
  可就在这不知不觉中,一众武将几乎都成为他的信徒,连言官都有为他叫好的。
  贾鹏官场沉浮数十载,才知道真正厉害的对手,不会张牙舞爪地宣告他的存在感和威胁力,那如同温水煮青蛙地入侵才叫人不寒而栗!
  恐怕就算死在他的手里,都不明白是怎么死的。
  贾鹏也对于之前竟然想派出刺客,就了结景霆瑞的行为,感到后怕。因为这非但不会让景霆瑞送命,反而可能会连累到自己。
  连景亲王府也无法驾驭景霆瑞呢。
  身为两朝元老,光靠皇上的圣恩眷顾可不行。有时,那些根深蒂固的皇族亲眷也是背后最有力的支撑,对于如何讨好那些有钱有闲的老爷子们,贾鹏是深谙此道的。
  也是时候多笼络人心了。
  “出去了就别回来。”捏着手里的酒杯,贾鹏暗暗地想,“胜仗是要打的,大燕可不能再丢城失地,但他要是能战死疆场,就再好不过了。”
  谁说,这事不会成真?
  贾鹏不由一笑,执杯想要去给皇上敬酒,目寻了一圈却不见人,拦住安平一问,方知皇帝不小心喝多了,下去歇歇,稍后就来,便只得回去坐着了。
  “皇上,吉时就快到了。”
  小德子守在一顶银白绣龙的帷幄外,小声提醒道。
  “朕知道了。”爱卿叹道,他好不容易才从酒宴里脱身,拉着景霆瑞想要单独说会儿话,这时间又紧得很。
  “皇上,您不用担心我。”景霆瑞伸手轻轻抚摸爱卿那写满不舍的脸孔,柔声道,“末将早日去,也可早日回来。”
  “嗯,朕只是想再多看你两眼。”爱卿抬头,借着明晃的烛光,恨不得把景霆瑞的样子一笔一划地刻下来,印在自己的眼里。好在想念景霆瑞时,立刻就浮现在眼前,如同有他相伴在侧,以解相思之苦。
  “皇上要多多保重龙体,别太操劳。”景霆瑞忍住想要亲吻爱卿的冲动,只是轻捏了捏那纤细的手指,叮嘱着。
  “嗯,你也是。”爱卿微微一笑,“对了,朕有一样东西,要你带上。”
  “是……?”景霆瑞看到爱卿伸手进入衣袖,接着摸出一个精巧的盒子来。
  里头是铁盒,外罩是香樟木雕刻而成的,防虫防蛀,涂满清漆防水。且盒子五面雕花,盒盖上是双龙戏珠,真难为工匠了,不过手心大小的盒盖上,竟把每一片龙鳞都雕画得栩栩如生。
  上头还镶着一把铜锁,配有一把细巧至极的钥匙。
  “这是密函匣,只有朕才能找开来看。”爱卿微微一笑说,“钥匙有两把,如今把匣子交付与你,可要常常寄回来。”
  密函匣古来就有,太上皇派出去的密探捎信回来时,用的就是这样的匣子。
  密探写完信放入匣子,把锁扣上,待信使寄回给皇帝,皇帝自会拿出那唯一一把的钥匙,将它打开来看。
  且不同的密探,拥有不同的匣子,花色代表着品级,如今这个双龙戏珠,那可是最高等的。
  景霆瑞知道,爱卿给他这个,并不是要他密奏军情,却还是故意说道,“末将遵旨,一定巨无细漏,如实奏报战况。”
  “朕才不是要你写这个。”
  爱卿果然急了,脸孔红彤彤地说,“当然,军情朕是要了解的,但有关于你的事情,也可以写在里边嘛,朕也……”
  他的话还没说完全,就看到景霆瑞眉眼微敛,笑意渐浓。
  “你……!”爱卿忍不住捶了一下景霆瑞的胸膛,却反被那雕刻着雄鹰的铠甲,磕得手背疼。
  “皇上对末将的情意,不管去到哪里,末将都不会忘怀。”景霆瑞握住那双手,拉到唇边烙下一吻,深沉地言道,“定将您铭记于心。”
  爱卿想要说什么,终究因为心情过于激动,而无法言语。
  小德子并不想打搅他们,可不得不再三催促,爱卿深吸了两口气,就和景霆瑞一起出了帷幄,宣布启程。
  “本该是朕守护你才对。”
  在酒宴上,有臣子大为赞赏景霆瑞为皇帝出征,是酒醴麹蘖(注2)。可是爱卿的心里,却忍不住那样想。
  朕是皇帝,你是将军,于情于理,皇帝是该派军出去打仗。可是在心里,却万万舍不得。
  “……朕是皇帝,你是将军。”
  爱卿登上城垣,目送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远去,喃喃自语着。从来都未觉得这样有何不妥?即便自己是皇帝,瑞瑞是将军,也不会影响他们彼此相爱。
  可到了景霆瑞离去的这一刻,他才真切地感受到,“皇帝”、“将军”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职责,即便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守护他,却还是得派他上战场。
  心里的矛盾是那样地深,在以前,他从没有如此介意过身份的差别。
  一种从未有过的阴郁心情也笼罩住爱卿的心头,不过他很快甩了甩头,平复纷乱的情绪。
  “瑞瑞不是一般的将军,朕也要当一个好皇帝!不能让瑞瑞担心。”爱卿给自己鼓气,可不能因为离了景霆瑞,就什么事都办不成了。
  这一次的分别,倒让爱卿有了身为皇帝的自觉。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新知,不再是那个一拿起书本,就往上面涂鸦作诗的调皮太子了。
  四个月后,冬去春来。
  前线的战报迟迟都没来,爱卿正等得心焦,北方又出了事。
  一场大旱灾从天而降,奏报上写着,“赤地千里,焦金流石,民不聊生。”
  朝上正为此事商议着如何赈灾,再遇飞蝗急报。据闻北部农田是颗粒无收!今年的纳粮纳税,无疑会大减。
  比起国库,爱卿更担心的是当地百姓无以为生,连下数道诏书,要求所有亲王、郡王都往灾地捐献自家的钱粮。
  但此事惹得皇亲国戚相当不快,向来只有农民向他们进贡的,还没有倒过来主子给奴才送钱的。
  还到处说,皇上大可免去灾民二年的赋税。再不济,从国库里拨出银两来赈灾,何必算计他们那点养老钱,就算是捐了,也是杯水车薪,没多大用处。
  这话当然是假的,有不少亲王、郡王全国各地圈买下肥沃的田地,筑起庄园,多年经营下,都富可敌国,他们哭穷,只是舍不得自己身家罢了。
  还反过来数落皇帝的不是。爱卿不知内幕,也变得十分为难。赋税是要免去,可不能轻易运用到国库。
  景霆瑞正在打仗,除去军饷粮草不说,光战船火炮的建造就需要不少银两。
  好在炎第一个站出来,捐出自己一年的俸禄,以自己的行动支持爱卿。
  爱卿感动不已,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血浓于水,愿意彼此扶持。
  尔后,永安和永裕亲王也捐了一年的俸禄。
  贾鹏一直处在中立地位,既不反对皇帝,也不得罪权贵。爱卿直到这时,才知道,若有宰相支持的话,必定事半功倍。
  可他揣摩不出贾鹏的心思,对这几道旨意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有别的更好的主意?爱卿问急了,贾鹏就说自己年纪大了,做事也迟钝了,这些事本该圣心独断的。
  看起来是支持,却又似乎话里有话,爱卿无法明白,越发焦急,倒是炎旁观者清,明白过来。
  皇上不与宰相商议,就擅自封了景霆瑞为大将军,宰相仍在羞恼,才故意为难皇帝,好让皇帝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可是炎不能随意干涉政务,亦不可得罪贾鹏,只能尽可能地帮爱卿解围。时常在贾鹏面前说些“皇上很看重宰相大人”的话,倒也让贾鹏心气顺了不少。
  不久后,礼部举办了祈雨大典,皇上亲自主持,祈求上苍怜悯众生,还放生鱼鸟,数日之后,北方真的下了一场大雨,且三天三夜都没有停歇。
  得到那样的喜报,爱卿才松了口气,当然,皇亲们依然不愿拿出私房钱,他便把亲王贵族们进贡给进行的钱粮,全都拨给灾区百姓,算是两全其美。
  而前线的奏报终于来了!
  爱卿坐在龙椅之上,手微微握成拳头,在听得奏报官清楚地说道,“可惜三战皆败!”的字句,他整个人都轻轻晃动了一下,耳朵里便只剩下嗡嗡之声。
  朝上更是炸开了锅似的,所有的人都议论起来,摇着头的,垂头丧气的,也有愤慨不已、唾骂景霆瑞无用的。
  所有的这些,都展开在爱卿的面前,宛若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几乎要将他吞噬了进去……
  注1:大燕帝国对一至五品官员的夫人或者母亲的加封,有俸禄可领取,但无实权。
  注2:酒醴麹蘖出处:《尚书·说命下》“若作酒醴,你惟麹蘖。”
  好酒必须有酒麹才能酿成。比喻君主或领导左右不可缺少的忠臣或下属。
  
  《逆臣  第五卷完》

  【第六卷】
  第一章
  
  天阴沉沉的,海浪狂击着的礁岸,犹如锋利的狼爪,凶猛地咧开着。
  一队身着大燕甲衣的士兵,整齐地站在礁岸之上,并不畏惧那猛烈的海风,或许会将他们刮下去,被礁石撕成碎片。
  火把在此处无半点用处,只有亮出的兵刃、刀锋,闪着令人胆寒的光芒。
  所有的人都恭敬地候着,直到那一抹猩红如血的披风,呼啦作响的飞扬在山巅,如同出征的号角,令人为之振奋!
  “景将军!”
  一晒得极黑,方脸阔额,身材挺拔的年轻将士,单膝跪在那耀眼的红披风前,大声道,“人犯均已带到!”
  “很好。”景霆瑞的声音仿佛是铜鼓震鸣,低沉又浑厚有力,轻易地穿透过隆隆作响的海浪,“备酒!”
  三碗红澄澄的烈酒被士兵送上来。
  之前押来人犯的将领是先锋大将何林,他二话不说就端起其中一碗,这碗口可真大,捧在手里也沉甸甸的,就跟酒坛子似的。
  景霆瑞取了一碗,递给另一位猛将张虎子,这才拿起最后一碗酒,对着岸边数千的将士说道:“各位兄弟!今日一战必是九死一生,但我大燕将士身经百战,早已视死如归。与尔等共同杀敌报国,是我景霆瑞的荣幸,在此立誓血祭,定要拿下敌军统领之人头,让兄弟们荣归故里!干!”
  景霆瑞仰脖一饮而尽,张虎子、何林效仿,且十分地亢奋,把喝干净的大碗用力摔碎在石头上。
  迸射开去的碎片甚至扎到一个囚犯的腿上,疼得他眼眉都皱起了。
  这人已有四十来岁,穿着本地百姓惯穿的素色长袍,用长巾包起的头发已经散开,嘴里塞着石头,口角都是血。
  他一直哼哼着,想要向景霆瑞磕头求保命,但是双手被绑缚在身后,士兵又紧压着他的脑袋,让他面朝大海跪着,不准动。所以,他挣扎了好几下,都没有成功。
  在他的身后,有着七位与他一样穿着的男子,吓得一直在发抖,有的还尿了裤子。
  “——血祭!”
  景霆瑞望了望那跪着犯人的礁岸,一抬手,就有传令兵挥舞手中的红色旗帜。
  成排的士兵,几乎同时挥起手里的锋利阔刀,没有一刻的犹豫,数颗人头便滚落在礁石上,血喷溅了一地,他们的尸首亦被推入海中,献祭给了海神。
  景霆瑞素日里并不信那些牛鬼蛇神,抓到犯人,审讯完了,杀掉便是。眼下战局紧张得很,可他还是要谋士选择吉时,举行血祭,为的就是在大战来临之际,振奋士气!
  “将军英明神武——吾等誓死追随您的左右!”
  自从和敌军开战以来,可以说是“步步退让”,如今更是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上上下下数万的将士,可都憋着一股子气劲,如今大声地吼出来,就跟炮火齐发似的震天动地!
  眼前的这场战斗,正如今景将军所言,会是九死一生!可是他们不怕!他们唯一害怕的是景将军不调遣他们,能得到景将军的信任,何尝不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浩浩荡荡,超过三千艘的战船分成四路,扩散开在这一望无垠的海域,数十只雄鹰被放了出去,寻找敌军的迹象。
  这也是第一次,大燕军队主动出击。
  何林实在是按捺不住心里的亢奋,不由得想起那天夜里……
  ‘将军!您可千万别把战败的消息发往朝廷!’
  何林因为万分焦急,都没经人通传,就鲁莽闯入景霆瑞的船舱内。
  ‘为何不可?’景霆瑞在烛光下,一如往常地沉毅、英俊,很难想像他如此年轻,却能统帅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
  ‘皇上不知内情,以为咱们当真连吃败仗,日后必定会重罚您。’何林忧愁满面地说,‘这、这都可以算是谎报军情……’
  ‘我答应过皇上,一定会如实向他禀告这里的情况。’景霆瑞依旧看着案上的军文,淡然地答道。
  ‘什么?!那您还……’何林瞪大着眼睛,这岂不是死罪难逃了?!
  ‘要骗过敌人,首先,要骗过自己。’景霆瑞注视着何林,分外平静地说,‘其次,那奏报不是我发的。’
  ‘咦?那……’
  ‘是以你的名义上报的。’
  ‘——!’何林顿时摇摇欲坠,好像正在经历狂风大浪般的脸色苍白。
  ‘别怕,不会有事的。’景霆瑞站起来,低沉地道,‘你来得正好,陪我去见一个人。’
  ‘是谁?’景将军的身上总有种说不出的说服力,他说不用怕,那就真的可以放宽心,何林很好奇地问,‘在这茫茫大海上,还有谁可见?’
  ‘他上船好些日子了,这会儿才得空向你介绍。’
  景霆瑞带他见的人,是一个穿着厚锦袍还显得非常干瘪的老头子。看起来七老八十了,在拥挤不堪的战船上,竟然还有一个单间可住。
  要知道他们这一路上,没少搭救逃难的大燕渔民,但都挤在一个大舱房里,到了安全的地方,景霆瑞再让他们下去。
  待景霆瑞说起老头的身份,何林才大吃一惊。原来他是朝廷派下来的监察使,三十多年来一直在这里当差。照理说,监察使负责监察、纠弹当地官吏,每十年一轮换,为何他当了这么久?
  老监察使说,那是朝廷把他给忘了!也怪这地方穷破,皇城的官爷们,怎么会主动请缨来这儿当这苦差事?可他并没有忘了自己本分,待得久了,索性在这里安家落户,连孙子都十七、八岁了!
  可是,敌军却突然攻打进来,一个炮弹不偏不倚轰塌了主屋,里头睡着孙子一家,顷刻间全没了,还有儿子、儿媳,跑到半路上叫敌兵给杀了。老人说到难过的地方,连连喘气,何林这样的铁汉子,听着也忍不住鼻酸,抹起泪来……
  从那日之后,何林就时常去探望他,还劝过他下船去,海浪太颠簸,对老人家身子不好。
  可是,老监察使说他要报仇雪恨,就算死也要死在战船上,何林对此敬佩不已,把他当成亲爹一样小心伺候。
  谁能料想到这么一位气节极高的老官员,竟然是一位通敌叛国的反贼!在他的身上,何林第一次认识到什么叫老奸巨猾、大奸似忠!
  他的家人早在开战前,去了夏国安置,而他这么一个半截身子都在泥土里的人,居然还想要做藩王?!
  景霆瑞说,虽然说监察使手里并无实权,但当地哪个县官敢开罪他?久而久之,他便富甲一方,还自设护院兵丁,确实和藩王无异。
  正因为他年纪大了,想要把“藩王”之位传给子孙,可是新帝登基之后,有重新审查在籍官员,他担心自己的监察使位置会被撤换,一直愁恼得很,毕竟再怎么像一位藩王,他也不是真的。
  碰巧晟、夏二国有侵犯大燕之心,派来细作四处打探。机缘巧合之下,他们便勾搭上了,狼狈为奸之后,来个里应外合,把之前大燕的军队玩弄于鼓掌之间,才导致屡屡战败。
  至于那位“料事如神”的神婆子,不过是老头给自己找的,打掩护用的幌子罢了。
  军队这边才拟定的战策,那边简直像能看穿一般地应对,统帅必定会怀疑,己方是否出了奸细?
  但是有神婆在,再弄一些“刀枪不入”、“死而复生”的江湖把戏,倒也把那些将士给唬住了,又惊又惧,不知如何是好。
  景霆瑞甚至调查出,那神婆的真实身份。她是在老监察使家里管猪圈的大婶,年轻时就当过坑蒙拐骗的神棍,让她在船首神台上,面目狰狞地乱舞一气,绝不在话下。
  这神婆一揭穿,敌军的“神怪之力”也就土崩瓦解,何林对景霆瑞佩服至极,因为他说,越是深信自己不会露出马脚的人,也就越容易错漏百出。
  可不是吗?老监察使深信已经骗过了景霆瑞,却反被景霆瑞好好地利用一把,还顺藤摸瓜地查出几个同党。他们乔装成百姓,分别隐藏在各条副将的战船内,从中作乱,真是危害不浅!
  如今杀他们血祭,也算是告慰之前被害的统领、将士,只可惜那老贼到底是逃掉了。
  不过,也许是在景霆瑞的身边待得久了,何林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远处隐隐传来一声鹰鸣,何林猛然回神,大步走向船首,不仅老鹰发现敌情,最前方的开浪船上,也升起一串红色三角旗!
  “传令下去,全员备战!”何林这么大吼的时候,不忘朝景霆瑞所在的旗舰上望去。
  船桅上那黑底镶金边的“景”字军旗,随着风呼啦啦地震动着,而持着铁弓、火铳的护甲兵,早已列队整齐地布满船舷,预备迎敌。
  西南风推着他们的船队,就跟鼓满的风筝一样,往敌舰极快地驶去。这风向、风力也是景霆瑞等了好些日子的。
  很快,敌方船上响起擂鼓,他们几乎铺满着海面,无论是船只数量,还是人数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想必对方也是全军出动,打算决一死战吧。
  只是何林想不到对方真的如景将军所预料的,会一路追到这片汪洋上来,他们之前驶离的礁滩,叫做云眉岛。
  别以为名字好听,其实就是一个形状像一朵白云,却连一口淡水也没有的荒岛,上头只有疯长的茅草,真真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儿。
  这里远离敌军的补给线,那么多人全凭船上的口粮、淡水可不够支撑,且船舱里早被弹药、火器给填满了,但敌军大帅仗的就是以多胜少,想要一鼓作气,彻底击垮燕军。
  难怪乎,将军要说,此战九死一生。
  “预备!”
  敌军的船几乎就在眼前了,何林都可以看到那一排排打开着的炮门,以及甲板上涌动着的士兵。
  景将军的战船上挥舞起橙色旗帜,何林立刻下令调整队形,呈现箭簇的三角型,敌舰则继续铺开,大有包围之势!
  “杀啊!”
  “干死他娘的!”
  彼此的船舰都已经进入弓箭、火铳的射程范围之内,士兵亦沸腾起来,彼此叫骂,分外眼红!
  景霆瑞手中的黑色令旗一挥,霎那间,无数的弓箭如密集的暴雨倾倒向对方,与此同时,火铳打响,浓烈的火药味扑鼻而来。
  近距离的厮杀,彼此都不留余地,有一艘夏国战船最先烧着,火光冲天,桅杆更是发出劈啪的爆裂声。
  这如同火球一般的船只很快和晟国的战舰混在了一起,就如同火烧连营寨一般,两艘巨船都燃起熊熊烈火。
  不停有人嘶吼着从甲板上跳下,与此同时,大燕的船只上也有被炮弹打落水的士兵。
  这些人在漂浮着各种血污、焦黑木板的海面上继续厮杀,猛拽一脚,摁进水里,海面上浮起一具具的尸体,却是司空见惯。
  没有人有时间去恐惧死亡,因为他们就伸出地狱之中!
  “轰隆!轰隆!”
  在炮火不间断的轰鸣中,景霆瑞的旗舰一马当先,带领船队以锐不可当地气势杀出重重包围。他手中的巨弓没有一刻停歇,射出的每一箭都能串住几个人,亦把敌舰的船首像击个溃烂!
  那可都是包了厚铁的实心木头,雕刻成凶猛的兽类,可在景霆瑞的长弓下,就跟豆腐似的一碾就碎。
  如此强悍的武艺着实惊到了对方,之前彼此对战,大燕军几乎都是应接不暇,便节节败退了。
  除去当幌子用的,对外称做“女统帅”的神婆子,这夏、晟二国真正的统领,是晟国国王阿布塔,他已经年过四旬。与他联姻的夏国公主吉吉儿,今年不过十三岁,说到底不过是一场军权交易,只为了共同的利益——发兵大燕!
  而这一切的起因,还要从大燕的皇帝说起。淳于炆早年曾攻打过晟国,还杀了皇储,即阿布塔的父亲哈丹克,若不是淳于炆旧疾犯了,急急班师回朝,说不定晟国已成历史。
  他的儿子淳于煌夜更为残暴,不但吞并余下不多的附属国,还接连地灭了天霁、南烈,使得大燕的疆域一再扩大,成为名符其实的军事帝国。
  阿布塔深信淳于煌夜一定会出兵晟国,一直扩充军备,养精蓄锐,还计画与夏国冰释前嫌,共同抵御强敌!
  只是夏国国王年老,膝下公主早已嫁人,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一位公主来嫁给他,直到国王七十岁时,年轻貌美的妃子生下吉吉儿,联姻之事才有了着落。
  该说是海神的庇佑吗?淳于煌夜在巅峰之际竟然急流勇退,不但主动退位,还行踪不明。
  细作回报说,普天之下,没有一个帝王会为了皇后身体不适就退位的,那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缘由是淳于煌夜在宫中得病暴毙,皇后随之秘密殉葬,为免民心不稳,天下大乱,故而说是主动退位。
  阿布塔觉得很有道理,都是男人又都是国君,为顺利结盟,他轻易就休掉了跟随自己多年的结发妻子,他还告诉儿子们,男人若要成就大业,必得舍弃儿女私情。
  更何况,有传闻淳于煌夜的皇后是个男人,且还能生孩子。
  阿布塔并不相信这种事,这太过稀奇古怪。但大燕国的子民却都深信不疑,还传说皇后是巫雀仙族的后裔,会给大燕带来祥瑞康宁。
  这些不过是大燕皇室操控权术的一种说法罢了,阿布塔如此推测。不过,大燕的少年皇帝淳于爱卿登基,他还是小心谨慎地进行多方打探,确定对方毫无祖辈们的武功本领,只是一个锦衣玉食、不谙世事的少年后,才光明正大地举行联姻仪式。
  这亦是发兵的信号,当然,他对于小皇帝竟然这么快就派兵过来感到意外,那简直就像是提防着他们联姻似的。
  但又一想,觉得不过是凑巧罢了,新帝登基,边防将士本就会撤换一轮,就连老监察使的位置都要不保了。
  他们调来的士兵也不足为惧,他手里的强兵猛将可是训练了好些年的,各种战策也是拟定了再拟定,加上老谋深算的监察使里应外合,没有不胜的道理!
  “等下,难道就是他……?”
  突然,阿布塔想到了数年前的一道密报。
  上面说,大燕有一位青年将领,才华十分出众,深得淳于煌夜重用,是大燕军攻打嘉兰的主帅。此人善用兵法,攻于心计,甚是可怕,需要提防再提防!
  嘉兰国和晟国一样都是备足兵马粮草,想要攻打大燕,却没想半路杀出只拦路虎。
  说起来,那场战斗是以游击散打的方式开篇,阿布塔明白嘉兰国是想消耗大燕军,却反而中了敌方的圈套,以为对方和往日一样,不会追击,正歇息着呢,他们却杀来了,结果当然是一败涂地!
  只是这样的战术,需要等待敌方习惯了彼此的打法、疏于防范才能用得上。没有一位统帅能够这么沉得住气,花好几个月的时间,都只是打打停停,绝对不深入追敌。
  而他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竟然能够顶得住老兵老将的压力,还能忍得住看到敌兵逃窜,却不去追击的诱惑力,在战场上如此玩弄对方,这样的人能不可怕?
  “景霆瑞……!”阿布塔自言自语,神情凝重。
  是了!密报里写的就是这个名字。那战舰的大旗上,可不是也写了一个“景”字吗?只因为嘉兰一战后,景霆瑞跟销声匿迹了似的,他才没有放在心上。
  “是一员猛将又如何?本王也不差!”
  阿布塔怒瞪着布满红丝的双眼,望着对方的船只,在海上他才是霸君!于是,立刻下令让所有战船缩小包围圈,一定要追上,并擒住那条“景”字船!
  所谓擒贼先擒王!阿布塔觉得既然景霆瑞是大燕小皇帝派来挽救战局的,那么若擒住他,就足以把小皇帝吓趴在龙椅上!
  “快!全员火速前进!”
  之前拟定的神婆战策已经失败了,阿布塔并不在乎,他的眼里燃烧着熊熊战火,他要将景霆瑞碎尸万段,撒在海里喂鱼!
  “报!王上!后方起雾!”眼见离景霆瑞的船越来越近,哨兵突然嘹亮地报道。
  “雾?”阿布塔只是往后一瞥,却是傻眼了。
  风很大,正如哨兵所说,他们的斜后方出现了一道翻滚着的乌黑雾霭,就好像海啸来临似的遮天蔽日,让人不寒而慄!
  且它是顺着风向,直朝他们船尾涌来!有一些行驶慢的战船,已经被浓雾吞噬,只听得里头是炮声隆隆,不时有火光冒出。
  “这是什么?!”
  船上士兵的惊讶,不比阿布塔小,更甚至已经吓坏了。传说中,海神发怒时会派出巨型乌贼,喷吐出浓黑的墨,吞没过往的船只,无人可以生还。
  难道海上连番的激战,惊扰到海神他老人家?
  这一慌神是非同小可,有一士兵手里正扛着火铳准备向敌船发射呢,他一愣,炮口不觉朝下,轰地一声,竟然把自家船甲板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