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只有一个旅,一万来人。

“华夏人或许觉得那里低到华氏温度零下49度的严寒可以杀死任何敌人,他们在白令海峡的驻军只有一个团。”这是美国人反复探查到的情报。

零下45度的摄氏温度低温下,四肢裸露在外20秒,就能被冻伤。这个时候在那里的华夏人最大敌人不是美国人或者苏俄人,而是严寒以及匮乏的补给。

在勒拿河向东的大片地区里,也只有一个卫立煌的半个军团。其中一半的人是需要轮换到国内休整,留下驻防的只有3个师,5万多人。

这些人员的补给,在严寒封路,分基地之前又照应不到位的情况下,已经很是艰难了。大部分也都集中在南部,白令海峡这个更难顾及到的地方,安排一个团已经是极为考验华夏正常的后勤补给能力了。

当然这是在分基地调整以前,也是美国人仔细探查了很多遍,认为已经确认无误的情报的来由。

“一个旅已经足够把那里的华夏人全歼,并占领白令海峡沿岸。”美国人的参谋部门仔细计算后,终于选择了最为节省成本的方式。其实准备的大量抵御严寒的物资以及士兵们对这次不顾恶劣环境的拍脑门行动的抱怨,已经让他们很头疼了。

3月5日,准备妥当了的2个团首先出发了。

白令海峡在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是属于冰冻期。3月底或许浮冰会多一些,但3月初,只要能找对路,冰冻的白令海峡可以借助工具安全通过。

美国人对这里早有各种资料,白令海峡中间的代奥米德群岛现在又是美国人占领着。各种便利的条件,使得他们有了军队跨越白令海峡突袭的信心,甚至还能运过卡车和部分装甲车辆。

没有车辆,在茫茫的雪原上,没有狗拉雪橇兴趣的美国人可是寸步难行。若不是计划提前过早,这些通为严寒地区环境设计的车辆甚至是轻型坦克或许会更多。

“这些已经足够了,我们的对手不是德国人,而是前些年还要把火车当怪兽的华夏人!”即使有了众多的消息传来,但只要没有亲身经历过,自大的美国人还是不会相信华夏人创造的奇迹,更何况这一次领军的是刚在欧洲立功不久升为中将的沃尔顿…沃克。

老麦没有为他的太平洋陆军争取到这次得功劳的机会,美国高层也不放心让那些没有多少经验的新兵们去完成这次任务,最后从欧洲战场上负伤休整好的沃克就被写道到了最后的名单上。

这条被巴顿亲切的称为他军中最棒的杂种小子的虎头狗,以凶猛强悍出名。

这一次他直接到了代奥米德群岛,在亲自指挥着伴随有85辆改装的M5轻型坦克的2个团冲锋下,指挥部也跟着不断前移。这让充满了学院派修养的此次行动的参谋长威廉…菲舍…迪安少将有些不满。不过在空中数百多架战机的掩护开路下,料想没有什么危险的迪安也就无视沃克的莽撞行为。毕竟同在巴顿手下服役,他了解巴顿对这只虎头狗的宠信。

“我们进攻一切顺利!如果这狗娘养的天气再好一些,或者头顶上再送给我们几个补给大礼包,我们能一口气冲到马加丹,去踢开那些冬眠了华夏人的房门!哈哈哈!”果然,在美国人的突袭下,行动一起顺利,很快就在华夏人察觉不到的地方登上了亚欧大陆。甚至等到2个团的大部分都登陆成功的情况下,竟然连华夏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这让沃克忍不住向后传言道:“告诉后边的那群狗东西,不要像个娘们一样老躲在后边。如果想拿勋章,就赶紧到这边来。说不定,我们还会一口气打到海参崴呢!”

心细的沃克明白一个旅占领敌方土地的战绩效果和更多军队占领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么轻松到手的功劳,可以在更多军队进入后,放大到更为辉煌。

已经在阿拉斯加土地上的2个师虽然都归沃克指挥,但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权却在华府。

不过他传回的前线顺利的消息,还是让华府心动了。轻松就能在亚洲站住脚,不仅会取得更大的政治胜利,而且还会在下一步的行动中占据更多主动。

至于补给,拥有强大后勤能力的美国人不会过多考虑,他们现在更需要听到国内胜利的欢呼声。

于是越来越多的军队通过阿拉斯加的冰雪通道蜿蜒向对岸的大陆。

半个月的时间,即使这期间有恶劣的暴风雪出现,美国人还是送过去了一个师,约3万人。

而在3月10日,才好不容易碰到的一个营的华夏军队一触即溃,之后虽然不断有华夏小规模军队在骚扰,但始终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军队抵抗,从而放任美国军队继续向内陆挺进。

“应该是华夏人的辫子缠住了他们的小脚。或许等到我们的军队把星条旗插到斯塔诺夫山脉的时候,那些老是喜欢抄着手冬眠的华夏人才会有大军出现!”在随军跟来的一众媒体记者的赞扬声中,沃克傲慢的嘲笑道,但他心中越来越觉得有些发虚。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样的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应该停下脚步了!”马歇尔也告诫道。

此次顺利攻上亚洲的土地,绝对属于各处战场连连失败的消息中的一点振奋人心的亮光,已经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再继续深入,恐怕会有意外。

但不等华府高层发出驻守的命令,前方的美军已经在溃败了。

谁也没有想到华夏人的反击会如此迅猛,九百多辆犀牛和一千多辆功能步兵战车,卷着暴风雪在3月21日这一天就横扫了美国人的整个装甲部队。M5和少数的谢尔曼不堪一击,而掩护他们的七百多架战机在他们的头顶不断的坠落,有些甚至直接在简易机场上被炸成了一团团火球。

美国人用半个月的时间攻占的土地,在短短的3天内就全部丢失了,被赶到了白令海峡边。

沃克虎头狗在撤退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某辆犀牛的炮下之魂,暂时成为了残存的1。3美军的指挥官的迪安,望着白令海峡上那条飘起的浮冰满是鲜血和美国大兵死尸的曾经的安全通道,心中满是绝望。

“我们投降!”又继续孤守了2天的迪安终于不再理会华府传来的消息,领着一群饥寒交迫的美国大兵竖起了白旗。

第1031章 代奥米群岛

“为什么没有救援?”罗斯福单手摁着心脏的位置,低沉着声音道。

3万美军一半被歼灭,一半被俘虏的消息,犹如一记重重的耳光直接把美国人脸上刚绽放的菊花笑脸又打残了。

相比其他美国和华夏交战的各处战场,这个全军覆没的字眼比起那些且战且退的战报来要糟糕透了。

或许明眼人已经看出了之前政府捧起的那些攻上亚洲大陆的英雄们是落入了华夏人的圈套,但只要有部分士兵能全身而退,也总算是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保持了宣传鼓动的效果。可现实是3万美军一个都没有救回来,让美国人大为羞恼。

“华夏人不知道什么在白令海峡沿岸设置了3门先锋巨炮,还设置了几处我们没有察觉的重炮堡垒,或许还提前在冰层中设置了炸药,还有来自空中的轰炸,我们的几条安全通道都不再安全了。就连其他地方,在浮冰的冲击下,也一时难以探查出一条安全的路来,况且华夏人的攻击一直不断。”马歇尔无奈道。

“我们的海军无法靠近,而我们的空中力量也被华夏人压制,无法阻止起有效的救援!”

罗斯福扫了旁边不言语的莱希一眼,不再言语。

之前刚吞噬了一千多名美国官兵的白令海峡的冰层,现在又成了阻碍美国人最为强大的海军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坚壁。即使有破冰船,也无法让缺少补给的美国大兵们能坚持到救援赶来,况且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华夏坦克部队的横扫。

想到之前美国情报部门信誓旦旦的说出华夏军队在白令海峡兵力不足的言语,罗斯福又是一阵气闷,不过他只瞥了站立在旁的胡佛一眼,对于已经向他示好的胡佛并没有再大肆指责,而是淡淡道:

“那些伤残而提前返回的士兵,也同样是我们的英雄!”

这句突然说起的话,在众人耳中听来却并不显得突兀。尤其是胡佛,更是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3万美军被全歼的消息只是在高层中流传,战争中的美国需要英雄,刚刚被捧起来的英雄队伍也不会彻底消亡。那些因为冻伤和疾病等原因返回的上千名官兵,可以接过英雄的接力棒,继续鼓舞美国民众的热情。

美国人做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比如,每次战争总有很多意外原因死去的官兵游离在战损名单之外。就连那个沃克虎头狗也是在后世的朝韩战争中,也是因为挂着因车祸丧生的名号而为很多人熟知。

为了鼓舞士气和操控民众的意向,造假是一个政治家必然修养,况且还有一个为大局出发的名义,即使是标榜言论…自由的美国众媒体一样乖乖的听话。

这种事情不可能由罗斯福提出,让政敌抓住把柄,见专业当黑手的胡佛很快领会,罗斯福揉了揉眉心,略有些疲倦道:“阿拉斯加方向暂时先转为防御吧!要加强那里的防空力量,包括最前线的阵地。”

经过华夏人的一折腾,加上4月份即将到来,白令海峡的冰层已经不稳定了,再难找到合适的冰上运行的安全通道。这个时候的船只也同样无法通行。虽然美国人无法再攻过去,但只要防死了华夏人的空中突降,华夏人也没办法攻过来。

“刚来的消息,代奥米德群岛已经被华夏人的空降部队占领了!”匆匆而来的罗斯福的首席秘书哈里…霍普金斯走到了他的近前低声道。

“什么?”罗斯福猛然挺直了身子,一样听到了这个消息的众人也都吃了一惊。

之前的澳洲被华夏人占领,那是英国人的;之后除了菲律宾外的东南亚被华夏人占领,也是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的;日本本土也被华夏人占领,那是日本人这个昔日仇敌的,甚至美国国内还有人叫好;现在土耳其被占了大半,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全落入华夏之手,包括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的美国太平洋海军的败绩,也只是远征美军的失利。

甚至如果有一天,菲律宾被华夏人占领了,美国国内肯定也有一些民众对之不是太过在意。不断在现代民族思潮中冲击的美国民众更关心他们的口袋和家庭,而不是只给部分人带来好处的殖民地。

但现在,被华夏人占领的代奥米德群岛却是美国人实实在在的领土,早就和阿拉斯加一起被世人认可了的美国领土。

虽然阿拉斯加还没有正式成为美国人的第49个州,但在美国和俄国人那笔交易完成的时刻起,它已经竖起了美国人的界碑,甚至比此时更多被当做殖民地的夏威夷群岛,还要实在。

而当初虽然也有登陆困难的考虑,但日本人只是对夏威夷发动偷袭,而不是直接占领,也肯定有担心彻底激怒美国人,无法再寻求最后和谈的考虑。

被别人攻到了本国领土上,那才是真正的彻底打脸。

“华夏人竟然敢这样?”莱希在旁嘶声怒道。

罗斯福没有吭声,只是阴沉着脸,大脑却在不断的转动考虑着对策,之后还不知道要迎来什么样的舆论风暴。

不像之前树立伤兵英雄典型的问题,只需要隔离拉拢一部分人,然后跟华夏人打打嘴仗的问题,这个领土被占领的消息根本瞒不住。

代奥米德群岛虽然小,但只要华夏人在上边竖起国旗,比任何的宣传都管用。

美国立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但至今只有向外扩张领土,还从没有自己领土被人占领过的事情发生。

当初美墨战争时期,一些地区的失守也是有争议地区,甚至是美国人故意放弃引诱软脚的墨西哥人的。但现在却是实力更为强大的华夏人真真正正的来打脸了。

照现在美国各战线上节节落败的状况看,加上白令海峡的恶劣环境,美国人要想短期内收复这里,都将是一件让人很悲观的事情。

“不管什么样的理由,我只要一个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那里!”罗斯福最后扫视向众人沉声道。

他可以利用这个坏消息,激起美国国内民众对华夏的愤怒,暂时转移注意了,但也需要尽早收拾好残局,避免被那些愤怒的民众伤到自己。

众人齐应,刚要打算被动防御的阿拉斯加立即又进入了战争状态。

……

“随着我们步步向欧洲逼近,并在中东扰了那些美国石油公司的算盘,加上美国国内对我们的技术和经济封锁越来越严格,我们和美国国内私下里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一次即使彻底激怒美国人,对我们损失也不大。”孟享笑向众人道。

从二十年代中东一些地区开始产油起,美国的石油大鳄们就盯上了这里。

中东那个挖个坑都能冒出石油的地方,美国人会勘探不出哪里巨大的石油储量?

只是因为远距离的石油运输和英国人的殖民保护,使得中东石油的整体成本要高于美国本土和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地的石油。

而靠着蒸汽机起家成为世界霸主的英国人,很难改变国内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况且他们通过大西洋获得美洲的石油,比起从中东运输更为合算,于是中东的石油暂时沉寂,只有到了战后在石油消耗加剧,又有越来越庞大的远洋油轮降低了成本后,加上美国人成了世界新霸主,中东石油的黄金时期才会到来。

但即使还无法大规模利用,对此地垂涎已久美国那些石油大鳄们也早已经把中东当成了他们的禁脔。

早先只有阿拉丁暗地里折腾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不理会。但现在华夏人已经直接占领了这里,这些石油大鳄们沉不住气了,纷纷对华夏提出了警告。

已经借助较早时候跟美国人的交易打好了石油化工等方面基础的华夏,对美国人已经没有那么依赖了,加上德国化工体系的借鉴和帮助,以及国内相关人才逐渐成长了起来,孟享完全可以不鸟他们。

即使油料的问题,在华夏国内的油田不断冒出来,又掌控了东南亚、西伯利亚和中东后,也可以对美国的石油大鳄们说“不”了。

同样步步进逼的华夏向欧洲直接伸手,让众多的美国资本大鳄警觉,为了长期利益,纷纷断开了跟华夏的联系。加上美国对暗地里交易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使得那些贪图暴利的美国人风险变大,和华夏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这个时候,孟享已经足以割舍不多的那点美国利益,启动新计划了。这一次的白令海峡之战就是前奏。

“况且,谁规定了只准美国人跑来侵占我们的土地,不准我们去他们领土插国旗的?这次在北方又给美国人割了道不断流血的伤口,只是开始,以后会给他们更多的惊喜的。”孟享遥望东北方向道。

第1032章 黑海海峡

为了华夏占领代奥米德群岛的事情,美国人并没有为之群情激奋多久,另一个海峡的消息就让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了。

3月28日,在土耳其,80万华夏大军击溃了由30万美国军队、10万英法军队和50万土耳其军队构筑成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安卡拉防线,没有理睬溃军拥塞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主力大军过城而不入,追击着溃军主力,继续向西和向西南挺进。

溃败的盟军一路逃亡,匆忙组织起来的防御阵线,很快就被华夏的犀牛和灰熊坦克为主的钢铁部队给撞破了。盟军的战斗机在天空中忙着阻拦华夏战机一波波延伸到欧洲大陆上的攻击,已经顾不得阻击追在盟军屁股后边的华夏攻击机和轰炸机群了。

到3月31日的时候,安卡拉周边彻底被不断涌上的华夏大军淹没,成了孤城。

而华夏大军已经翻过了克尔奥卢山,推过了萨卡里亚河和苏苏而卢河,把18万英美法盟军和15万土耳其军队堵在了土耳其海峡边缘。

其他22万英美法盟军被歼7万,被俘虏9万,另外约6万跟着土耳其溃兵逃散向各地,其中4万美军和16万土耳其军队缩守在安卡拉城中,等待似乎望不到边的华夏大军接下来的战火审判。

从匆匆撤退的指挥部的大功率电台到吉普车搭载着的连部电台,都不停的交错着密集的电波向上级或者上上上级呼救着。

美国国内也都在到处激扬着救援的呼声。

当初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大撤离的时候,美国人只是看热闹的。但这一次陷落在土耳其的美国人和英法盟军超过了27万,其中仅仅美军就有近20万,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被陷军队。

之前陷落在日本的数万美军是因为隔着一个太平洋,鞭长莫及,难以救援。刚发生的白令海峡的3万美军也是环境恶劣,无法及时救援,但现在这群溃败下来的美军就在欧洲大门口,就在盟军已经控制了大半的地中海沿岸,还能说出什么困难无法救援的话来?况且那是27万美军,不是2。7万。

如果放任不理,甚至救援不到位,绝对是对整个美军士气的严重打击。

“不要管华夏和德国人的战机如何的封锁土耳其海峡,也不管那里的军队将面临多少华夏和德国军队的夹击,我只要一个结果,就是救出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一个都不能少的把他们全部就出来!”罗斯福直接向军方下了死命令。

当然最后一句话只是作态。

当华夏军队在阿卡拉附近取得胜利后,德国人也行动了。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12万德国军队也攻向了抽调兵力虚弱了的土耳其欧洲部分,逼向了伊斯坦布尔。那条比英吉利海峡窄多了的黑海海峡对岸也不再安全。

占据了希腊的德军也加大了对地中海通向土耳其海峡的海上通道的封锁,除了硬闯之外,别无他途。

这些都不是美国人最担心的,后方不断在追击的华夏大军才是最要命的了,或许不等美国人的救援力量赶去,那里溃败下来的盟军就可能先撑不住了。

没有一个人能肯定的说在两支可怕的军队夹击下,一个不少的救出二十多万大军。最后能救出十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罗斯福也知道其中的艰难,比敦刻尔克还要恶劣,但作为一国之首领,他需要向外界释放对每一个美军都决不放弃的信号。要不然,土耳其的军队根本提不起抵抗之心,自己就先垮掉了。

至于最后完不成的任务,自然有人来背黑锅。

“我恐怕要为这次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败绩而遗恨终生了!”马克…威拉…克拉克对雅各布…德弗斯黯然道。

德弗斯要为之前在土叙边界的战败承担部分责任,克拉克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中将又被快速提拔为上将,接掌了土耳其盟军的行动大权。但还没等这位两栖作战专家屁股坐稳,华夏的大军突袭而来。

大军的对撼,突袭或许只能一时得利,突破最前沿的一两道防线。

对于从托罗斯山脉到安卡拉设置了至少五道防线的盟军来说,丢失最前边的一点防线并不要紧。在步步退缩中,会逐渐的抵消华夏军队的锐势冲击,然后站稳脚跟,甚至还会在华夏军队势衰之时,展开大规模的反攻。

“最终还是需要靠绝对的实力。”克拉克也曾自信于美国军队的强大,但他却没有想到华夏军队会比混杂起一起的盟军更为强大。

80万指挥统一的华夏大军冲击的后劲一次次的掀翻了盟军打算稳固的战线,钢铁装甲部队好似不知疲倦的一次次发起冲击,犹如利刃般的切入盟军的防御薄弱处,一次次的肢解尚在整顿磨合的盟军编队,让盟军一退再退,始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当疲惫的盟军士兵快速退到了安卡拉附近想要歇一口气的时候,带着硝烟痕迹的华夏钢铁洪流,再一次带着冰冷的地狱镰刀般的金属光泽席卷一切的碾压到了眼前。

谁也说不清是哪里先崩溃的,就像似乎是士兵脑海中的绷着的那根弦受到了病毒的感染,集体崩断了一样,整条战线的溃败也仿佛是瞬间发生了。

到处都是在炮声隆隆和飞机发动机低吼声中哭喊着逃窜的盟军士兵,曾经一路托着回来的大量物资被丢弃在身后,在硝烟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无人再理会。就连急速冲上的华夏战车都无人去理睬,这种大溃败的时刻,一个人就能抓一个连的俘虏的机遇就像是一堆堆的军功章在前边闪亮着等待人去捡,谁还有闲心捡破烂?

华夏的坦克战车和死命奔逃的盟军比起了速度。

看到身边的某人活生生被毫不停留的坦克碾压在履带之下挤出了肉泥,立马就崩溃了一大批靠双腿跑路的士兵,最先被淘汰。

有了财大气粗的美军的支援,盟军中从不匮乏车辆。

几乎每一辆能开动的盟军车辆上都载满了人,车尾还时常拖着一些断肢甚至是死尸。但依旧挡不住周边的盟军继续扑上来。

有的士兵掏出了所有携带的财富,哭喊出了一切能说出口的许诺,只为请求最后一个座位。有的直接强行登车,甚至有直接拦在奔驰的车辆前的,然后转瞬间喷出一千多毫升的鲜血,被毫不停留的车辆直接撞飞。

当然,许多超载的车辆也讨不来好处,翻到在地爆炸起火的笔笔皆是。甚至某些被追急眼的和晕了头,直闯附近的雷区,在一道道烟柱中了无声息。

即使那些飚出了最大速度的车辆也难以快过炮弹的速度,在一片混乱中,华夏的多功能战车早已经奔驰而来,20毫米机炮已经足以轰翻一切逃奔的普通车辆。

几炮轰下,再横冲直撞的碾压在一片呻吟和哭喊声中,余者皆降。

很多华夏战车连受降都顾不上,一边大喊几声不咸不淡的优待俘虏的话,一边继续前冲。

败局已定,一切再也无法挽回了。克拉克犹如梦游般的只能跟着溃逃的大军向后撤退,期间幸运的躲过了轰炸向集结部队的华夏轰炸机群的2次轰炸,保住了一条命。

但他的政治生命却已经早早的结束了。

即使训练有素的英美军队,在填进去了十几万的土耳其炮灰,又匆匆组织了4万英美法军队来断后,太过了过早全军覆没的命运,但这些盟军的未来,依旧黯淡,逃生的几率渺茫。

美国对外战争历史中最大的一次败绩,即将在他的手中产生。甚至连像后世朝韩战争一样和谈签字的机会都没有,等待他的甚至会是被俘或者战死沙场。

“我们还有机会!”德弗斯中将安慰他道,同时也是安慰自己。

这一次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败绩黑锅,可不是克拉克一个人能背起来的,他也逃不掉。如果能带领部分士兵回归,还能带着点悲剧英雄的光环,不至于悲惨一生,永无出头之日。

即使这样的生还几率很渺茫,但总归是得到了国内要来救援的信息,振作了一点士兵的士气。

“为了能回家,我们的士兵会坚持抵抗到底的!”德弗斯叹道。

外有支援的好消息,内有坚持回家的口号,至少能激励起不少士兵的斗志起来,用炮灰和鲜血凝集成新的防线,在黑海海峡坚守到奇迹的发生。

“有奇迹吗?”只是,就连德弗斯也在疑惑,上帝的保佑是否会降临。

第1033章 救援和阻拦

“我们要创造一个奇迹!”罗斯福在国会的演讲一结束,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就疯狂加速了,只为拯救那群被困土耳其的美国大兵,更为了鼓起全世界的美国人的士气。

为了这一次的拯救,美国人下了血本。

现在土耳其的美军被华夏大军分割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孤守安卡拉,想要在华夏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救人,简直难比登天。除了打败华夏军队还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不过这里可以借助安卡拉的复杂地形和土耳其人的抵抗,反而比黑海海峡附近的美军防御条件要好一些。

美国人为了保障这些美军的安全,一个劲的向分守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政府许诺,并直接金钱和物资鼓励,不至于让他们向华夏和德国人投降,还能鼓起继续向进入其境内的华夏军队发动大范围的进攻和骚扰,缓解美国军队的压力,为美国人的救援和反击争取时间。

急了眼的美国人紧急从北非和欧洲抽调了大量的战机蜂拥而至,靠着数量的优势和不要命的冲击,暂时扳回了在黑海海峡附近的制空权劣势,重新和华夏对峙了起来。

即便还没有占据空中优势,美国的C…47运输机们一样在众多野马和雷电的伴随下,不怕死的冲到安卡拉的上空,去空投战略物资补给以及弹药武器。

在华夏的歼…5喷气式战斗机的拦截下,虽然大部分被击落或者逃回,但这个时候不是看伤亡和损失大小的对比了。能部分空投向到了安卡拉的举动,直接振奋了那里的士气,让那里的美军和土耳其人多了一份坚守到底的信心。

由于隔着一个宽阔的马尔马拉海,美军撤退的时候,直接选择了更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两处地方,被一直冲到了布尔萨的华夏大军分割成了两段。

在德国人重点攻向伊斯坦布尔的情况下,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的美军本来还指望进入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休整,借助黑海海峡的天堑暂时阻挡华夏人进攻的想法破灭了。

虽然这座君士坦丁堡,以前向来以难以攻克而著称,但在德国人的重炮轰击下,尤其是已经发现的德国人的2门卡尔重型臼炮正在向土耳其方向运来,谁也没有没有把握说能守住。

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只剩下了两条路,一条是由水路进入黑海撤离。

在华夏和德国的空中轰炸下,还有华夏军队在马尔马拉海沿岸的控制,想要从水上通过黑海海峡进入地中海,是很不现实的。反倒是直接撤入黑海,风险更小一些。

只是在土耳其和苏俄开战时期,放过了在地中海有了部分海军话语权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战舰进入了黑海,使得德国人对黑海的控制远超原历史。

德国人控制了苏俄黑海沿岸领土的大部分,就连苏俄人的黑海舰队也不得不龟缩在高加索附近的少数地区。

虽然在土耳其重新封锁了黑海海峡后,黑海的德国战舰也失去了对黑海苏俄战舰持续打击的能力,但对付美国人的撤兵舰队还是很轻松的。在美国海军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只能指望实力大减的苏俄黑海舰队护航。

一直局限在陆军和空军接受英美支援的苏俄人,此时趁机狮子大开口的索要海军方面的好处。

美国人对放点血并不在意,但他们更为在意接下来这批美军的安置。

进入黑海后,即使能逃过德国舰队和头顶的轴心国空军力量的拦截,这些美军也只能被安置在高加索地区,继续困守。不说在华夏大军和德国军队的南北夹击下,高加索地区能坚守多久,仅仅一个今后对这里的后勤补给,就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高加索山脉南边的土耳其失陷了,北边的苏俄地区也失陷了,水路通不过,空中通道的损失又大得难以承受。在高加索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断了外界的补给是无法想象的。

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人不想走这一条路,况且他们还需要考虑阻断华夏和德国大军会师的问题。

轴心国的两大核心巨头的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