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美国人拼刺刀的本领不怎么样,但美国人的强大火力可不是早先的苏俄和日本人能比的,一点都不必华夏军队的火力压制差,甚至有些地方还要奢侈,一不小心也容易给华夏军队造成大的伤亡。
“要是不打,就好了!”周白在旁边轻叹了一声,“美国那边还有几个好项目,一些新兴的技术,只怕也学不到了。”
华夏这几年从美国那边确实淘到了不少好东西。
美国那边很简单,只要肯出钱,就能换来不少机器设备和技术。尤其是随着华夏基础工业的夯实,需要更上一层台阶的时候,作为工业领头羊的美国,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即使有大量派去美国的留学生和技术引进,但面对工业文明在大洋彼岸创造的奇迹,还是给人以管窥不足的遗憾。
周白也是牢骚一句而已,先锋军高层中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在孟享的屡屡影响下,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达成了共识。
“如果我们联合美国人把日本均分了,或许会缓和两国的关系!”周白之前还曾经对美国报以幻想,但被孟享的一番言语给敲醒了。
“如果说我们华夏在前几年,或许还能和美国人做到双赢!但现在随着华夏出口物品在不断的挤占美国物品的市场,你难道没有觉得美国人的态度在不断变化?”孟享直接点到了经济领域。
后世那个时代的华夏曾经和美国和谐双赢了很多年,这是基于美国人的工业因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其他因素在大幅度缩减,而资本涌向了更多暴利的高科技和金融资本市场,这才有了华夏靠着初级工业加工和美国甚至欧洲的和谐双赢了。
人家高层次发展,无力和不屑再去发展那些低层次的初级工业发展。即使华夏成为了世界工厂,依旧逃不脱一个打工仔的命。
资本已经演变为游走在数字游戏中的金融怪胎,一次经济危机,一次金融风暴,就把实体经济十几年拼搏的辛苦钱卷走了。
资本剥削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国家成了被剥削的重点对象。即使华夏成为中产阶层的水平,也一样逃不过资本金字塔顶端的剥削。
不甘心的华夏要想往上攀登,逐渐的涉及高科技和金融暴利,立即就遭受了美国的压制。
后世华夏和美国的矛盾,其中不乏这种对竞争者打击的原因,哪里还管你喊着双赢的口号?
这个时代的美国人作为世界工厂,那些靠劳动力和大量资本堆积的工业生产正是美国人的强项,在准备刀叉趁着战争导致欧洲没落分割全球市场的时候,印着华夏制造的各类工业产品潮水般的涌向了全球,冰冷了美国人的垄断全球市场梦。
华夏正在靠着劳动力的优势提前崛起一座更为庞大的全球工厂,这在现在绝大多数资本还投资在工业实体而不是金融游戏上的美国人看来,就是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当美国国内不再青睐华夏的广阔市场而抱怨华夏产品挤占他们订单的时候,资本风向标的美国政府需要表明立场了。
“或许,抛出部分日本本土财富,我们和美国还能安然相处几年,但这个几年又能维持多久?”孟享反问周白。
如果没有其他外在因素,孟享也希望用日本这块肥肉换取华夏的更长时间的发展时间。只要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已经不断在加速发展的华夏将靠自己的实力无惧任何对手。
但是基地的许多时间段,催促着孟享必须提前解决对外的麻烦。连他也无法确认49年以后,基地会有什么变化。
孟享只有在49年以前,甚至在屡遭意外拖延了核弹研制的美国人造出核弹之前,摆平和美国人的关系。
“如果我们和美国人开战了,占据着部分日本领土的美国对我们的威胁会有多大?”孟享继续反问。
即使是不通军事的周白也明白,让美国这么一个超级大国酣睡身侧将意味着什么。
美国人把手伸到华夏的身边,就是一个无穷的隐患,单单为消除这个隐患而付出的安全国防开支,也将是一大笔天文数字的开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为东南亚和澳洲,我们和英美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但我们却可以收获德国人的友谊!德国人可是掌控着整个欧洲的工业精华!”孟享的这句话彻底说服了周白。
这个时代,欧洲依旧是工业文明的中心,科学技术的中心。从美国人手中得不到的,从德国人那里一样能得到。
受到美国工业文明影响颇深的周白只是遗憾没有在美国人那里淘走更多好东西,却并不意味着不知道德国人的手中有好货色。只是如同美国人加强了对华夏的技术限制一样,德国人也对华夏有所保留。
“德国人已经对我们放开了更多的权限,有些技术和设备比美国人的还要好!”旁边的唐药师笑道。
孟享在旁边笑了。
他布局了那么长时间,甚至冒着最后德国人过早妥协,华夏独自对抗整个盟军的危险,最后终于把德国人对华限制的门板也给卸了下来。
日本本土的财富只是饭前开胃菜,欧洲的无数财富才是孟享的主要目标。
当战局不利的德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惜做出种种妥协,答应华夏收割欧洲利益的种种许诺的时候,华夏和美国将不得不战了。
为了占据更多道义上的主动,孟享一直没有快速吞下日本,留着部分日本领土,就等着美国人自己跳进这个大坑来。
第0982章 导火索
“谈!当然要谈!”孟享对阎锡山的请示,直接笑道,“谈还是要谈的。先礼后兵嘛!”
孟享说的礼这个字眼咬的特别重,以老阎的脑袋自然是了悟明白。
果然,没多久华夏和美国人对日本谈判问题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华夏的态度很坚决,对于侵略华夏,给华夏人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除非无条件投降,否则将坚决反攻到底。
华夏的这个无条件投降背后的条件可不是前世的那个徒有其表的“无条件”,首先战争战犯的审判就把裕仁等皇族一起卷进去了。或许裕仁玩腹语,可以推卸对英美作战的责任,但对上华夏却不灵了。
从甲午战争起,一直到现在,整个日本上上下下对华夏方面就没有一个干净的。
即使有亲华派,也多数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投机者。
当然也不否认有好人,一个民族总有异类,华夏和日本一衣带水,有些和华夏沾亲带故,有些受到华夏文化影响极深,对华夏态度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但在日本从华夏掠夺的集体疯狂下,还能保持一份良心和坚持的人太少了。
孟享虽然遗憾这些人也成为民族和国家战争的牺牲品,但动起手来却毫不手软。不说相关人士难以分别,就是留下了也是未来的祸根。
都要灭掉整个日本了,还指望剩下这些人感恩戴德?
战争,尤其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不为极少数人开绿灯。
虽然明面上,华夏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条件中,不涉及平民的罪责,但是对日本高层和中坚力量的审判,已经足以让掌控日本力量的那些人说不了,况且华夏对日本要求出的天文数字的战争赔偿,绝对让日本人八辈子也还不完。
虽说还有“没钱拿喜儿顶”的传统,但日本人沮丧的算过,即使把整个日本都刮了地皮,把所有的日本女人都派出去从事甲午战争前的那种捐身工作一辈子,也还是还不清。甚至加上日本搜刮来的财富都不够。
就是不说割让北海道和九州岛的土地,返还琉球群岛,驻军日本本岛等事情,单单赔款和惩治战争罪犯这两条,日本人就绝对不会答应。
美国人也不会答应华夏人的这些条件,不说要留着日本制衡华夏以及华夏从日本汲取了这么多营养后的壮大,单单华夏要在日本卷地皮,切了美国人盘子中的蛋糕,美国人都要急眼。
打了那么久的仗,不说战争红利,连成本都要收不回来。财政赤字是一回事,让众多资本大鳄极其不爽才是动摇上层的根本。
为了暴利,不怕上绞刑架资本大鳄们,同样也不惜发动一场把整个世界拖入地狱的战争,更何况在绝大多数欧美人眼中,华夏的破坏力比起德国人,甚至苏俄人来要更弱。打一仗,又何妨?
从一开始,美国人就没有把和华夏的战争当做太过严重的事情,也自然就没有诚信谈判的意思。
而华夏也需要一场对美国的挑战,确立自己亚洲霸主的地位。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欠缺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孟享把这根导火索埋在了日本。
虽然孟享知道华夏能抢到的最大战利品是欧洲,但远征欧洲的华夏军队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就连孟享也无法提前预料。
即使有基地撑腰,即使有了德国盟友,但跨越大洲作战的各种艰难会影响到战争的结局。在不熟悉的环境下作战,各种意外因素太多。反而不如在家门口的日本决战更加有把握。就连给美国人埋了很多雷的菲律宾,也更利于华夏的作战。
美国人没有金手指,跨越太平洋来作战,即使和日本人绑在一起,即使基地除了意外,也难以对华夏造成太大威胁。
所以,孟享把华夏和美国之间战争初期的主战场先放到日本。
欧洲,华夏军队会去的。但即使有华夏军队进入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以不甘心的德国人为主的。
孟享也乐得继续让维持自己骄傲和荣誉的德国人打头阵。
华夏初期在欧洲的辅助角色,也就利于华夏在国际上的打交道。
华夏还达不到德国那样的发达,依旧需要从外界引进各种技术和人才,只是最终搭上了德国人的战车,就意味着敌人的增多和朋友的减少。
这些朋友和敌人,可不只是一种认可,而是背后各种利益的综合。
单单一个市场,华夏就绕不开。
华夏不可能闭关自守,只依靠本国的资源和市场发展。
如此华夏扮演的角色,就不能像德国那样,直接展露单挑全世界的野心。在舆论大多数都在西方人掌控的情况下,站住理,总是成为一个绝佳的幌子,便于在各种复杂国际关系下,找到放下敌意的朋友。
要进入欧洲,就需要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并不能打着德国盟友的旗号直接冒冒失失的入场,不能让黄祸的舆论风暴过早的点燃。
当然,真要等到黄祸在这个星球上席卷造成既定事实的时候,那就无所谓了。
而眼下,孟享需要做出委屈的扮相等着美国人点起日本这根导火索,进而引发华夏接下来的一步步全球攻略。
以牙还牙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华夏对于日本的反击,别人根本说出什么来,也插不上手,而美国人以被害者的身份插手进来,自然要和华夏起摩擦。
华夏在对双方的战利品分割上,看上去也很公道。美国人原有的菲律宾和攻打下的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领土,华夏人丝毫不沾手,完全符合国际惯例。
即使美国人捡了便宜,在日本本土等岛的占领地,华夏也不过问,只是揪着惩治战犯和战争赔偿等辫子不放。
自从美国人在11月10日顺利登陆日本本岛以来,华夏和美国的谈判就一直在进行。
从日本名古屋,到华夏刚收复的琉球群岛的那霸,到日本人快速退却,美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就收复的菲律宾马尼拉,甚至美国华盛顿和华夏的中都,谈判地点不断地变化。
孟享也开动了影子公司和其他势力控制的各种舆论媒体资源,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都紧跟着双方的谈判实时报道,争取让全世界都明白华夏和美国双方的立场,明白未来发生的一切意外都是美国人逼的。
老阎和宗立两位高手率领的华夏代表团,一招有礼有节,一招太极推手,堵得气势汹汹而来的美国人每次都垂头丧气的尴尬离开。
“如果日本人在美国华盛顿犯下像南京大屠杀那样的罪行,你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难道也要像现在这样放过那些挑起战争的战争贩子,屠杀无辜平民的杀人魔王吗?”风度翩翩的宗立谈吐举止大方得体,让人心生好感,但说出来的那些话语却堵得美国只翻眼皮。
“这种情况可能吗?夏威夷海外自治领地的事情只是一个特例,真要让日本猴子的军队站在华府的大街上,即使他们只制造只有南京屠杀千分之一规模的不幸,我们的军队绝对会让所有的日本猴子后悔活在地球上的!”极度自信的美国人只能心中腹议,却无法拿出来辩论。
美国人能做,为什么华夏人就不能做?
“我相信,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不幸,美国人民是绝不会答应你们这些妥协的条件!”宗立继续正气凛然道,“而同样,全体华夏人民也绝不会答应的!”
美国人只能再一次被堵得哑口无言,狼狈而归。
谈判在不断进行,而无论是美国还是华夏都不指望谈判会成功,从谈判开始的那一天,双方都不断的在调兵遣将,在日本本岛上积蓄实力,静等战争导火索被点燃的那一刻。
美国人更是希望战争稍晚一些进行,好运送到日本本土更多的兵力,抵抗华夏在日本本土上的兵力优势。
孟享可以把美国人放进日本本土上来,也自信华夏军队在陆地上的战斗更有优势,但凡事有一个度。除了应对美日联军的麻烦,另外打疼了美国人和让美国人发疯,是两个概念。
当美国人的军队在日本人的配合下,短时间在日本本土上就投放了15万军队,开始进入滨松和仙台等前线地区后,孟享也下达了自己的新命令:
“点燃导火索!”
第0983章 冲突升级
贝克特一直幻想自己有一天会成名。
他在参军前曾经在好莱坞当了三年的演员,十分蹩脚的龙套的角色让他仅仅能维持温饱,却无法混到一张通往上流社会的车票。
看着大银幕上自己那遗忘在角落的背影和侧身影像,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拥有让全世界的闪光灯都照耀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刻。
但战争打断了他的这个梦想,28岁的他需要服兵役。虽然他并没有像某些好莱坞的明星那样加入体面的海军或者空军,而是加入了别人眼中最没有前途的陆军,但却遏制不住他另一个梦想的诞生——成为一名战场上的英雄,让那英雄的光辉压倒全世界所有的闪光灯的照耀。
但从斐济战役开始,他感觉现实离他的新梦想越来越远。
照明弹和探照灯绝对不会把战场映照成舞台,在人类工业文明创造的杀戮场中,带着死亡光泽的金属和火焰才是主角,一名普通的背着加兰德步枪的士兵想跨越地狱的距离,成为一名英雄简直太遥远了。
当他也学会了在战场生死线上挣扎,快要遗忘脑海中的梦想的时候,似乎全世界的闪光灯突然闪耀在了眼前。
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闪光灯,甚至比起奥斯卡颁奖前好莱坞的中国剧院前聚集的闪光灯都要多,现在都冲着他来了。
或许不是为了他。
贝克特眯了眯被闪光灯晃花了眼睛,收回有些迷离没有焦距的眼神,脑海中快速浮现出了那件发生了还不到24小时的事情。
……
“这是我们的地盘。你们这群该死的黄皮猴子,滚回你们的老家去?”就在排长弗兰基米尔在前边和对峙的华夏巡逻部队不断交涉的时候,贝克特身边的那个戈多下士突然暴怒着开火了。
“吐吐吐!”汤姆逊冲锋枪的快速扫射,顷刻间把对面的2名华夏士兵打倒地。
而对面只剩下了10人的华夏巡逻小队立即还击,可怜的弗兰基米尔少尉被索米冲锋枪的子弹打爆了脑袋。
枪声就像是一个信号,立即触动了因为对峙而神经紧张的双方士兵身上的压力开关。
即使闻讯而来的几名美军军官想要弹压住这场意外,但周围走火的枪声却越来越多。
双方的一次摩擦意外,演变成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继而卷进了警戒在滨松附近的双方大部队。
当受了点轻伤的贝克特突然上级撤下来,逐渐汇集在天龙川附近的那个无名小山坡附近的一千多双方士兵已经开始动用机枪火炮了。
没等上级长官训斥不开窍的贝克特,彻底教会他怎么把引发冲突的过程改编成删节修改版,一大堆闻讯赶来的记者媒体就把这个离着冲突的导火索最近的小伙子包围了。
……
“是你们首先向华夏人开枪的吗?”随着一名女记者的发问,贝克特看到她手中的那支几乎戳到了他鼻孔的一支钢笔在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上扭扭曲曲的记录着什么。
这不由让贝克特有些不安,回想上级那狰狞的表情,不由垂下眼睑,按照上级的教导低声道:“不是!是华夏人先袭击了我们……”
“他撒谎!”人群中有人高呼道,“这里有华夏人提供的影像,是美国人开了第一枪!”
一阵轩然从人群中涌起,瞬间人群开始向后涌去,纷纷去观看突然冒出来的华夏人记录的影像。即使其中有很多是美国人召集来的媒体记者,一样被携裹着去探求真实。
“骗子!”当身边的闪光灯都离开,只留下一个不屑的斥骂声后,脑袋一阵空白的贝克特才喃喃的低声道:“我不是骗子,我只是个演员。我没有撒谎,我只是在闪光灯下表演。”
……
没人追究华夏记录的那些影像巧合背后的原因,扛着摄影机在战场上记者很多,几乎所有军队都有。各种影像无论是鼓舞宣传,还是作为日后的分析教学,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那份没有丝毫删节的华夏影像拷贝,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情况,甚至都记录有声音。
一切真相大白,显然这场冲突的责任在美国人一方。
正在华盛顿谈判的宗立立即怒斥美方代表,大声谴责美国人的野心。
美国人想要辩解,但却根本无法解释清楚,也来不及解释。
就像是当年的列克星敦的枪声发出了信号一样,不仅仅是滨松附近,在北边的仙台,甚至在靠向太平洋的海域,在双方军事线接壤的各个地区,摩擦冲突猛然激烈了起来,而且在不断升级。
双方短短的三天紧急磋商下,一共爆发了近百起大小摩擦冲突事件。从轻微的双方的争吵,吐口水到打群架、放冷枪,最严重的到了某美国驱逐舰向华夏货船开炮。
靠着克隆间谍的配合,孟享可以轻松的擦起一个小火星,就像是发生在11月25日的打起第一枪的戈多事件。
虽然只是一颗摩擦起来的小火星,但却足以点燃华夏和美国之间战事的导火索。
当导火索点燃的时候,很多事情不需要克隆间谍出手,双方积聚的矛盾就会自动爆发。
近百件冲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孟享的导火索计划中的,其他的只能是意料之中的意外。
相对华夏部队纪律严明,散漫自大的美国大兵的做派更加容易出意外,这使得几乎所有的摩擦事件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了美国人,让美国人辩无可辩。
这些冲突已经无法压制,华夏军队快速的反击让美国人损失惨重。双方的冲突还在继续,而且不断扩大,但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在吃亏挨揍。
这个时候再要羞恼的美国人低头认错,去赔礼道歉,已经不可能了。
摆在双方面前似乎只剩下了战争。
……
“战就战吧!”无论是早有准备的华夏高层,还是早有心思的美国高层不约而同的默许了前方战事的扩大。
在赤果果的强权法则面前,唯有靠拳头来说话。
美国最新一轮整编后的第六集团军的主力,不断向天龙川沿线汇集。第八集团军则在仙台方向跃跃欲试,准备向对面的华夏军队展开大规模的战役。
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的日本人闻听大喜,立即配合的加快了在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地的撤退,放更多的美国军队进来。
……
“我们是不是要加强南方诸岛的兵力,以免美国军队进来的太多?”小矶国昭实在不想给后人留下一个窝囊首相的印象,大量的美国人涌进来,无疑就意味着日本的另类沦陷和投降。
“那你希望是谁胜利好?美国人,还是支那人?”枢密议院的议长铃木贯太郎海军大将立即给了陆军出身的小矶国昭一个反驳,厉声喝道,“若是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我们的国土都能保留下来。而若是支那人胜利了,我们就只有亡国灭种了!”
裕仁不吭声,无论哪一种,他这个窝囊天皇的帽子肯定扣定了。不过,他还是倾向于美国人,美国人虽然贪婪,但至少能保留皇族的地位。至于其他,已经顾不得了。
“美国人进来就进来吧!”他心中只能这么叹息。
眼看着华夏和美国摩擦冲突不断,即将爆发一场席决定亚洲和日本命运的大规模战争,而身为主战场所在地日本人,却只能在旁边打酱油。
在被华夏军队陆续在日本本土上歼灭了超过二百万军队后,日本人已经拿不出多少可战之兵了。
而且美国人对日本人依旧不敢放心,日本的军队主要守卫东京附近以及西北方向的长野和会津一线,在仙台和滨松一线的日本军队不多,多数是向导炮灰性质的。
裕仁不由想起了日俄战争时期,主战场华夏东北地区上,拍摄的那些百姓的麻木表情,以及日本战胜后对伪满地区的各种统治手段,心中不由莫名一寒。
“幸亏,我早有了安排!”裕仁想到了那一艘彩票舰的庞大身影,最终攥紧了手指庆幸道。“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华夏人,谁胜了也不用太过担心了!我们已经有了更加富饶的天堂!”
第0984章 华夏人怎么还不来?
“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祖国!记住我们父皇所作出的努力!”东久迩成子向着还没有褪尽乳毛的继宫严厉的喝道。
只有11岁的继宫还只是刚被裕仁提前封为皇太子,还没有后世明仁天蝗的威风,只能低着头老老实实的听着大姐的训斥。
白面无须已经铁定成了大内总管的朝香宫鸠彦王在旁边瞅着不吭声,而东久迩成子的新婚丈夫东久迩盛厚则显得有些焦躁,不停的望向舷窗外。
窗外只看到和黑夜融为一色的海水,虽然时有磷光或者护航舰队反射的灯光闪过,却隔绝了外界的吵杂声音。不仅仅是护航舰队戒备的各种口令声,甚至连蒸汽轮机的巨大吼声都被隔绝在这斗室之外。
不得不说,这艘天照号那庞大的身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隔绝发动机带来的巨大噪音。
每当有人看到这艘天照号的时候,都会惊呼是奇迹。
即使当初曾经为大和号叹服的东久迩盛厚,在见到天照号那停泊在海面上的巨大身躯的时候,也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曾经对之前关于这艘彩票船的各种传言嗤之以鼻,但当他亲眼看到这艘巨舰的时候,已经无法用贫瘠的语言来形容这艘钢铁巨兽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感,脑海中只留下他的父亲东久迩稔彦王曾经激动的念叨的那句话:
“不沉的钢铁浮岛!”
在这个最大的货船、邮轮甚至包括那些战舰都不超过八万吨的二战时代,这艘满载吨位可达到百万吨的彩票船只能说是一个奇迹,甚至它已经无法用舰船来形容,称为浮岛更合适。
若是美国人来建造,或许能用钢铁砸出来,但对于钢铁永远都感觉不足的日本来说,想要全部用钢铁制造很困难。
之前,孟享还曾经用基地产的战舰钢铁来贴补,后来担心意外,补贴的钢铁都转为美国或者德国生产。在日美发生战争后,德国人又急缺钢铁,钢铁来源曾经一度中断,使得彩票船一度停滞生产。
经过相关人员的大力宣传,以及裕仁和海军的支持,日本人砸锅卖铁又开始了生产制造。
影子公司也从美国那里偷偷开了一条通道。
关于这艘彩票巨舰,美国人早有了解,本来担心这艘战舰的美国人在经过仔细的计算分析后,反而想开了。这样的巨舰即使战斗力惊人,但目前却是可以拖垮日本人的经济。即使美国人支援钢铁,但日本人也需要投入差不多甚至更多的钢铁在上边,而且还要占用更多的资金。
还暂时不了解日本劫掠财富丰硕的美国人寄希望于这艘可能要制造十年八年的巨舰把日本人拖垮,也同样打定了以后要趁火打劫,缴受这艘战舰作为战利品的主意。
于是,美国钢铁成为了这艘巨舰建造后期的主要钢铁消耗。
为了节省钢铁,日本人甚至还研制了利用浮石作为造船基材的方法。
日本人发现用融化的钢铁或者其他金属甚至是玻璃等,包裹大块浮石外表皮的空隙,消除部分吸水率强的缺点,再配以钢铁的骨架和表皮,可以代替部分钢铁装甲。
虽然这种结构的强度不怎样,但可以用足够的厚度来弥补,而恰巧不追求精干,而突出巨大的彩票船上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这种新式复合装甲。
可以直接漂浮在水上的浮石既能减轻重量,多孔结构又可以吸收对舰体的破坏力,而在日本和印尼等地的火山口,有大量的这类浮石资源。日本人自以为找到了一种绝佳的材料,大量精选大块优质的浮石,用在了这艘彩票船上,这也造成了彩票船体型更为庞大。
这恰恰是日本人希望的。
不用雷达,只用肉眼也能在海上早早探测到这艘巨大的战舰。
而且即使用上了28台大型锅炉,采用了电动机和蒸汽轮机联合驱动,但这艘巨舰的最大时速也只能到18节,正常巡航速度只能勉强维持在11节,这也使得这艘巨舰根本无法做到灵活机动。
无法向普通战舰那样隐蔽机动,这艘巨舰只能靠自己的雄壮来震慑对手了。
634米长,91米宽的舰身,再加上上边的6座三联装的94式460毫米的舰,以及300多架舰载机的攻击力,绝对让任何一个看到这艘巨舰的人都会胆寒。
为此,裕仁甚至都惶恐的不敢用自己的名字或者天皇这个字眼来命名,而是打上了天照的字眼企图借此让天照大婶来多多保佑风雨飘摇的日本。
不过,百万吨级的战舰也不是那么好造的,即使日本倾国之力,而且还有了德国人的技术支持,依旧困难重重。最终这艘庞然大物也只能称为巨舰或者浮岛,不少地方还达不到严格的战舰标准。
即便如此,从38年开始建造的这艘巨舰到了现在,花了6年多的时间,即使加上孟享和美国人暗地里不怀好意的资助,依旧没有全部完成。
日本海军本来打算建造相关设施,驻扎300多架舰载机的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施。
金百合和金菊花等保命计划,让这艘巨舰成为了日本人寄予无限厚望的种子船。
在金百合和金菊花计划中,日本人搜刮而来的大量财富和文物,甚至不惜收集本土民间的财富和文物,以及大量日本人研制和其他手段弄来的最新技术和机器设备,都将搜集整理,分别隐藏起来,成为以后日本东山再起的支撑。
从东南亚搜集来的财富除了运回本土的,其他大部分都被集中在了日本人最后撤离的菲律宾。
美国人也已经闻了风声,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来寻找,但急切之际根本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