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锋军也只是把远程轰炸当成了战略的震慑,那么B…17轰炸机主要的都被用来培训飞行员了。但这样能让鬼子使出毒气弹、烧城屠村的手段,能够保住百姓的安宁,也算是另一种收获了。

这个双方有意的妥协,板垣征四郎也知道。但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能做。手底下那些士兵开始抓百姓当盾牌了。使得头顶上先锋军的飞机只能着急的盘旋,却投鼠忌器不敢大规模的轰炸。

以前巷战已经其他的战斗中,个别的情况也有过,两三个人质不碍大局。但这一次因为临近年关,百姓回家过年,被冲进来的鬼子堵了个正着。蓝田附近几个村子被抓了两千多人。

两千多人的百姓被散落在鬼子队伍中,让听闻了这个情报的孙立人恨得牙痒痒,却有一时找不出太好的办法来。

“过年了,再去送点礼物给我们的邻居。先送了礼物,再说让他们放人的事情!”孟享闻听,忍住心头的怒火命令道,“让人提前赶在鬼子前边,先疏散周围的百姓,坚壁清野。让他们困死在山里边。”

B…17轰炸机组,接到命令后,立即准备妥当,当天中午就开始出发,三个小时后,炸弹已经落到了福冈市的头顶上。一直炸到临近黄昏,才返回。这种高来高走的轰炸,让日本人一直挠头。

随着福冈市内冒起的滚滚浓烟,先锋军送来了一份电文,说希望与日方对毒气等违反国际公约武器的限制方面以及用普通民众当人质方面做一次讨论。

日本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让先锋军再来一次毒气轰炸?

“我们的新飞机和新的轰炸万米的高射炮已经快要研制成功了,此时尚需忍耐。命令板垣放人。”日本人不得不选择了忍耐下去。他们也经不起城市遭受毒气弹带来的损失。于是一层层的压下去,逼得板垣征四郎不得不放人。

这时候,先锋军也是有意识的配合着放松了对鬼子的追击,使得鬼子送了一口气,才放走了那些拖累行军的百姓。

但这并没有算完,先锋军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追击,但由狙击手和特种部队组成的小队依旧在两边的山地中游走,不断的截击着小队的鬼子。而前方等待鬼子的是坚壁清野的困局。冰天雪地中,没有补给的这支鬼子军又能坚持多久?

板垣征四郎点数了一番剩下的人数,只剩下2万6千多人,大部分物资都被丢在蓝田附近。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就够他头痛的了。本来以为山林之中怎么也有村庄部落,可以熬过这一个月,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好了。可谁料到先锋军直接空降赶到了前头来个坚壁清野。

被坚壁清野照顾的还有原驻蒙兵团的兵团司令官莲沼蕃带领的那一万多人,他们虽然也被追赶了一阵,但只损失了两千多人的断后部队,其他的部队顺着捞峪河进去了秦岭山脉。头顶上的飞机已经探查到了他们的动向,直接组织人员赶在前边提醒百姓撤离。粮食都带走或者掩埋。水井倒是不必特殊处理,因为靠近涝峪河,不缺水源,只是掩盖伪装一下即可。

因为先锋军答应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加上鬼子的威胁,百姓们倒是撤得干净。

天寒地冻的,即使山里边也挖不出多少吃的来,况且先锋军还一路跟随,时不时的骚扰一番。

“先不着急,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收拾完这帮小鬼子也不迟。让他们先在山里边当当野人吧。”孟享也对放走了鬼子也不是很在意。能够在西安周边留下一万多鬼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他现在急需要处理西安等地的问题。

先锋军进了西安城,十万中央军袖手旁观。白天里,巨大的飞艇更加的震慑人心。谁也不怀疑,先锋军有轻松攻下西安城的能力。很多事情,只能由上边来处理。

到嘴里的东西,岂能吐出来?西安连接着陇海铁路,向西北进发,也离不了西安方面的支持。孟享早就打定了占取此地的主意,只是随着鬼子的行动,一些计划提前了而已。胡宗南和蒋鼎文想让先锋军撤出去,没门!

“西安人民热情邀请,殷切挽留。一些西安籍的官兵还需要探亲访友。兄弟也是不得已啊!”孟享也是含糊其辞,继续把不得已进行到底。打着清剿残敌的旗号,快速的把宝鸡、渭南、潼关等地接收在手中。当探亲访友的坦克大炮伸过来的时候,没有多少士兵抵抗,在城外设置的招兵处高兴的放下了枪支。

加入先锋军比跟着中央军厮混要好多了,不说上战场死的少,就是平时拿军饷也多,何乐而不为呢?即使有些黄埔的嫡系打算拼命尽忠的时候,也被投身在先锋军的师兄和老师给劝住了。

孟享搬出了蒋百里来招抚保定系的,同时也把严重从湖北请了过来。严重对于中央党在四川和湖北等地的做派也是有些失望,在有了在武汉和先锋军的合作后,严重接收了先锋军的邀请。以严重在黄埔的地位,对一些黄埔学生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再加上先锋军又拉拢了一些其他黄埔军校的原教官。这样对于那些黄埔生来说,还是很有蛊惑力的。

头三批的黄埔生正是得意的时候,或许很难拉拢,但其他的人不过才校尉级别,先锋军的政策和势头更加有吸引力。老蒋虽然是校长,但如果老蒋不是中央政府的大头,也很难拉拢那些军校生来利益均沾。此时在先锋军的拉拢下,黄埔生和中央军校的学生们开始分化了,一部分选择了中央军,一部分投靠了先锋军。

即使那些忠于中央军的,此时上级还没有下命令要与先锋军冲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先锋军占据了各城。

“百姓困顿,时近年关,我们打算为百姓发粮济日。暂留时日!”先锋军进城就维护秩序,登记发粮,一下子就把百姓拉到了先锋军这边,这使得先锋军更有理由常驻了。这样的理由谁敢反对,要先锋军停止发粮撤出去,包管第二天就被全城百姓骂到第十八辈祖宗。

从5日立春开始,一直到7日大年三十,从三面冲来的先锋军一边分粮食,一边把西安周围的这一片基本都已经控制了。速度之快,远超过老蒋的反应。

此时的老蒋还在和孟享磨牙,但孟享抱着一个拖字,一直顾左右而言他。

“娘希匹,这个孟日白就是个土匪,他要造反不成?”老蒋的恼怒的只剩下这一句话了。他恨不得立即把孟享抓起来枪毙了。但先锋军不是普通的匪类,一百多万大军的压力让任何人也不敢说出一个剿匪来。中央的会议连续开了三天,但一直没有结果,谁也不敢说出翻脸的话来,只是不断的谴责先锋军的这些行为。

先锋军此时还怕什么谴责?得到手的实惠才是真的。那些舆论自然有先锋军的媒体来对骂,咬死了救济民众的名义,加上先锋军实际也在做,别人又能什么?

即使老蒋翻脸,此时孟享也不怎么害怕。

原来顾虑的不过是怕华夏内部混乱,让日本人得利而已。此时日本人被打得大伤元气,如果不是孟享打算留着他们当刀使唤,再加上后方不稳定,早就直接挥军南下,把他们赶出去了。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即使是被先锋军统合起来的华夏暂时也还无力一挑诸多欧美强国,所以还需要借助历史大势来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些沦陷地区的百姓虽然生计困苦一些,但华夏需要唤醒民众的国家意识,需要用冒出来的汉奸走狗的人头来祭祀,来获得涅槃重生的机会。所以孟享也选择了隐忍。

更何况此时翻脸,国内各方插手下必然混战。虽然上百万的先锋军最后能够压制下去,但华夏也元气大伤,很可能错过二战的好机会。先锋军不怕中央军和其他军阀的军队,但就怕他们的捣乱。那些根深蒂固的盘综复杂的势力,不是靠军队就能消灭的。

先锋军此时的低保等政策的推行普及需要时间,等到百姓都得到实惠的时候,不用先锋军出手,他们就已经胜利了。不战而屈才是上策。

还没等老蒋有什么行动,日本人倒是先出手了。不过此次出手不是针对先锋军的,而还是针对老蒋的。

日本人又遭到了一次本土的轰炸,又被先锋军占了河南的土地,还被围歼了不少的军队。新年中需要新气象,日本人也深得其中精髓。至少畑俊六需要烧上一把火,出点成绩,来稳固自己有些摇摇欲坠的司令宝座。自知先锋军不好惹,这一次他选择了中央军这个软柿子。

于是在2月8日,这一天,日军开始了一次大范围的攻击。名义上是为了牵扯中央军和先锋军,以方便还在信阳抵抗的两个师团以及后撤的板垣征四郎领着的那些鬼子安全撤离。但实际却是为了补粉的。

8日正好大年初一,日本人趁此突然发力,分三路进攻,让中央军也有些措手不及。一路是趁着凌晨突击继续攻击武汉,一路是南下攻击南昌,再一路则是直接突袭了广西的钦州、防城等地。打算威胁中央军的补给线。

在原来的历史上,日军占据了沿海地区后,华夏外援的运输,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法属印度支那到广西的这一条了。这条运输线曾经占据了中央政府85%的外援运输量。鬼子也早早就有了攻击这里的计划。在老蒋拼死顽抗下,出了一个昆仑关大捷。

但先锋军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点,先锋军掌握着港口,通过德美的运输,可以直接运进来一些民用物资,一些敏感性的东西也可以通过潜艇运输。军火武器更是基地自产,顺便向中央军做做军火买卖。虽然中央军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先锋军和山寨公司这两个篮子里,依旧利用起了这条线路,但重要性却是大大的降低了。

而鬼子袭击这里不过是给老蒋敲打敲打而已,顺便为下一步向法属印度支那伸手,探一探路。这个才是大本营同意畑俊六的方案的根本所在。海南已经落入了日军之手,若是广西的这些地区再入日军之手,法国人恐怕就要坐不住了。

这也是日军开始把精力转向南边寻求更多财富的一次试探。他们也被德国人刺激到了。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英法向德国人宣战,必然不会停歇,新的机会来到了。他们正好借此良机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此时日本人的经济已经很不景气了。

他们的生丝出口被先锋军和杜邦的尼龙挤得很清淡了。还被先锋军的间谍纵了两把火,烧了几处储存生丝的仓库。

其他日本人还真没有多少拳头产品,原来都是向华夏倾销的。但在先锋军的地盘上,禁售日货,使得他们的大堆的货卖不出去。欧美国家不稀罕,而且还有先锋军的竞争。

只要是日本人打算出口的,先锋军一般都会插上一手。有利可图的就横插一手,没多少油水的就暂时放置一边。不仅仅是在欧美国家,即使在华夏其他地方,也有先锋军的产品挤占着日货的市场。

先锋军从37年开始发展的工商业生产借助低税收和政府资金补贴的方式,开始逐步的替代国外的产品,不能生产替代的,孟享也是宁愿从德国和美国来进口,也坚决抵制日货。

当初,德国人对日本人不满,即使因为日本人侵略华夏后,市场的份额并没有给德国人增加多少,所以德国人才会离得日本人更加的疏远。此时有了拉动德国经济的先锋军,德国人也是迟迟的不肯与日本人结盟,而更倾向于华夏。

不断壮大起来的先锋军有着更加能威胁苏俄的陆军,还有着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可以补贴德国工业的不足,貌似和先锋军靠的很近的山寨公司也有着提供大量武器的能力,又是德国机械和技术大量出口和合作的地区,这使得希特勒一直在朝着孟享抛媚眼。

但孟享为了在二战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一开始只会持着中立的态度,可以从英法甚至美国人身上捞到更多的好处。就像此时随着欧战的爆发,随着一些军用物资的走俏,不断的排挤着日本人的份额。

日本人的出口外汇得到的越来越少了,而军费的开支却是一直不见缩减。军队这个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就很少有填满欲望的时候。于是那些黄色娘子军的外汇收入倒是成了一大支柱,数万日本女性工作者的努力转换油料、矿石、橡胶、废旧钢铁等。

但即便如此,能换到的资源也越来越少。随着欧战的开始,各类物资的价格开始大涨,而且还有先锋军不断从美国人手中抢夺废旧钢铁的份额。

日本人需求的这些物资中,钢铁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项。此时有了先锋军的插手,美国人不介意多一个客户,但废旧钢铁的总量是有限的。日本人得到的数量不增反减。

先锋军有了废旧钢铁,也可以开展起来电炉炼钢,减少能耗。而日本人更多的利用废旧钢铁和生铁就是为了节省能源。如果改成冶炼矿石,仅仅煤炭的运输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更何况此时东北被先锋军卡住了半边。

日本人虽然在东北不断的搜刮着,但先锋军借助着飞机和潜艇以及训练中的大和级战列舰,却死死的卡住了渤海和部分黄海地区。护航的成本太高,日本人试了几次后,就不得不改为通过朝韩半岛来运输。而要想清理航道,更不用提了,先锋军岸炮和巨炮的威名,加上一艘新镇远号使得日本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东北地区的运输通道被截断了一半,使得日本人的原材料供应少了很多。煤炭、生铁、粮食都需要从东北运输,这一卡,让日本人很难受。

先锋军也是有节制的打击日本人的货船,使得日本人还有法子通行,低于他们拼命的代价,只能暂时忍着。

而江浙地区,因为鼠一他们的先锋军游击纵队,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使得日本人的劫掠行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江浙根据地也不断的扩大,不仅景德镇周边地区和富春江中上游的流域被逐步的控制住,就连东边,孟享也在太湖西山建起了一个造船厂。虽然只能生产鱼雷快艇,但却一下子控制了太湖周边的地区,就连鬼子来清剿,在被先锋军的鱼雷快艇干掉了三艘炮艇,也灰溜溜的撤走了。

日本人屡次剿匪,一直剿不灭。鼠一的这股先锋军虽然打着游击队的旗号,但装备和素质一点都不差于北方的先锋军。孟享在克隆兵名额提升后,一口气又派来了五千名克隆兵,来帮着维持内部的稳定。这才使得鼠一他们可以放心的攻出去,扩大地盘。相比江浙根据地同样推行的低保政策,江浙的士绅们更希望能够享受到先锋军庇护下的安定。

北方先锋军的地盘上为什么工商繁盛,除了先锋军的支持,没有那些苛捐杂税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定。

日本人连先锋军的防线都突不破,这给了众人十足的信心,尤其是中原大战后,先锋军的地盘上工商业增长有了一个大爆发,正是吸引了资本和人才的大量流入造成的。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国统区和日本经济的衰退。

第0463章 老蒋的无奈

华夏的资本和人才一段时间内,是有数的,既然先锋军那边多了,老蒋这边自然就少了。

老蒋的中央政府缺少资金,越是万税如牛毛的搜刮,跑到先锋军地盘上的人越多。先锋军地盘上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本来就很吸引人,此时先锋军的地盘上更加稳定后,人们自然选择了去联合战区。况且联合战区还有更好的消费市场。

有了低保的人们更加舍得花钱了,这使得消费大增,刺激了经济的更上一层楼。

但这块大蛋糕,老蒋等人却是得到的很少。先锋军按照规则办事,有克隆人和民众的监督,他们想官僚一把都不行。这也是中央政府对先锋军不满的地方。

而日本人眼巴巴的看着先锋军的经济火爆,却又郁闷的插不上手,也是对先锋军恨之入骨。

但他们同样在强大起来的先锋军的军队面前碰壁了。

日本人正是在先锋军面前碰壁后,才开始分析以后的发展。

他们在苏俄面前也碰了一鼻子灰,北上的希望已经单薄了。更何况身后还有个先锋军需要解决。如此北上的方案已经被搁置了。他们需要做的是尽力的维持好伪满和朝韩半岛。单单这些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开辟新的资源地。

日本人的陆军在被先锋军消灭了近四十万后,已经元气大伤,要想恢复,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先锋军的压制下,分析了先锋军实力的日本人最终选择了放弃,对于华夏的沦陷区的地盘也是以全力防守为主,以待以后转折的时机。

但眼看着欧战爆发,想要趁机获得好处,只能从海军上边入手了。

此时,几乎每个人都会认为,英法的联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人和他们的交战即使开战,最好情况也不过是能维持着一战时候的僵持。而日本人国内的经济让他们不得不寻找出路的时候,日本人虽然把目标对准了南洋,但在华夏受挫的他们还是不得不小心。

这才选择在广西先试探一下,也好为以后的行动打前站。

“日本人攻打广西?”孟享闻听消息,心中也是一动。他不知道昆仑关大捷的还会不会在发生,但他确信鬼子已经开始对南洋开始试探开了。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更需要油料和橡胶。在先锋军的挤压,他们的市场小了,资源和金银外汇等硬通货也少了,而他们的开支却增加了。

不仅仅是在华夏支撑庞大军队的消耗,保护伞不断勾引他们来增加海军的费用支出。

孟享一开始就是采取的狠打日本陆军,尽量不减损日本海军的实力。但日本海军非得凑过来,被先锋军痛揍了一顿后,在岸炮和巨炮的阴影下,加上先锋军也没有过分刺激他们,所以日本海军暂时安稳了很多。静等着积攒航母和战列舰,等待更好的报复的机会。

但孟享相信,日本的贪婪最终使得他们会在英法被德国人击败衰退的时候,选择把目标对准东南亚。即使日本人没这个举动,孟享也不介意帮他们一把。所以他指示保护伞公司对日本人来电赞助。当然这个赞助,日本人该掏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保护伞推销的长门级战列舰他们已经不买了。不说他们已经有了好几艘了,就是被先锋军无效,就使得他们放弃了再度购买。保护伞提前挨着买了个遍,使得他们想脱手一艘都很难。不过他们还是咬紧牙关,继续购买舰船,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对准了航母。

对于日本人买航母,孟享琢磨了半天,最终也同意了。

若不出意外,到六七月份,英法就要陷入苦战了。到那个时候,一系列行动就可以布置,日本人就来不及针对先锋军了。

“一艘满载七万多吨的巨型航母,要不要?”保护伞的间60的声音极具有诱惑力,抛出的信浓号让日本人很难取舍。信浓号的参数太让他们纠结了,尤其是那可怜的舰载机数。此时日本人流行的航母战略是以进攻代守的,后来在美国人手上吃了大亏,才加强了防护,出现了大凤和信浓这类产物。

“要!”最终日本人还是咬牙决定了要这艘2亿日元的超级航母。价格一点都不便宜,但日本人需要它的震慑力。他们自卑的小,老是希望用大来掩饰。所以巨型航母让他们动心了,最终裕仁直接拍板要了。

因为山寨公司的大和级开始外卖,日本人的大和计划已经取消了后边的计划,只保留了两艘。信浓号自然也就没有了。信浓号建造费用加些资金就可以直接用在这方面了。日本人从江浙抢了不少的财物,也正好吐出来。

“嘿嘿!”想到历史上沉没最快的航母最终还是要落到日本人头上,孟享还是偷笑了半天。

不过,日本人也不傻,二战中的航母编队一般都是两艘航母组成的,因为信浓号搭载的飞机太少,他们决定为之搭配两艘进攻航母,这个也一并向保护伞购买。因为保护伞说过他们有翔鹤级航母。

此时日本人也顾不得保护伞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了。大和级战列舰和长门级战列舰消息的泄露,已经让他们一遍遍的清理了。考虑到翔鹤级航母差不多和大和级战列舰一个时期的,所以泄露出去也正常。他们需要的是尽快形成战斗力。

说实在的,翔鹤级航母还是不错,孟享本来不打算卖给日本人的,才推荐了信浓号这样的傻大个。但毕竟还要让日本人耍一会儿大刀,所以还是补充了一下日本人的实力,给出了翔鹤级航母的信息,因为价格只有九千多万日元,所以日本人一口气就买了两艘。再多没有了,需要等两年。而这三艘舰船,半年后就可以交货。

日本人就是看中了时间短的这个优点,加上价格也不是很高,所以才那么痛快。

说到价格,孟享也是有些幽怨。信浓号因为44年才完工,造价在基地升级后也只是六分之一的优惠。若不是看在要坑日本人一次的份上,孟享才不会卖这个。至于翔鹤号航母的造价,日本人生产也有8449万日元。保护伞卖到九千多万并不算太高。不过,这是真金白银的付出,还不能支持国内生产。所以孟享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基地产的十几分之一的优惠足够赚回本来了。

饶是如此,这笔差不多4亿的买卖,也足够日本人经济紧张的。日本人34年的国家总预算不过才22亿日元,当年海军预算也不过才4。9亿。要知道,那一年,日本人可是对海军扶持了不少。

他们需要更多的财富,而东南亚积累数百年的财富在那里闪光。当然他们也没有舍弃华夏的财富。

这一次日本人在华夏的攻势,武汉方向不过是试探之举,中央军的部队一直很注意这里的防守,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机会。冈村宁次指挥的原华中派遣军的日军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南昌,攻克南昌后,就可以稳固长江一带的富饶地区,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既可以掠夺江西的钨矿,也可以利用浙赣铁路威胁中央军和先锋军。

浙赣铁路,西可以通湖南株洲,威胁中央军的后方;东可以通鹰潭、衢州、金华,一直到杭州,可以从杭州和南昌两路来绞杀先锋军的游击纵队。此时鼠一他们的根据地已经快速发展到了浙赣铁路一带。畑俊六已经在盘算着如何消除这个心腹大患了。这一次攻南昌,也有利用浙赣铁路把他们锁起来的意图。

日军之前已经到了德安和永修一带,此时进攻南昌,三个师团很快就攻到了南昌城下。

“娘希匹!娘希匹!”老蒋已经无语了。小日本被先锋军狠揍,却跑来欺负他。难道他真的是软柿子,是谁都想要捏一下?

一想到他对先锋军的忍气吞声,他又颠来复去的狠狠的骂了几句。

西安等地被孟享吞并,甚至还在当地竖起了招兵的牌子,一下子吸收走了四万多中央军。这个让老蒋没敢采取过激行为,毕竟他们背后撑腰的是先锋军的大军。比武器比不过,比军队人数也比不过,比钱更是比不过,如果撕破了脸,老蒋恐怕连自身都难保。

就在7日大年三十的时候,先锋军空降进入了汉中,让老蒋切实的感受到了威胁。

无论是空降进入重庆来个斩首行动也好,还是从汉中大军推入四川也好,老蒋都感觉到了身边不安全的分子越来越浓厚。所以他才忍气吞声,只是发出了谴责,还维系着中央的脸面。而先锋军没有直接踩脸,还保持着对国家和中央的一定维护,是他最终忍下来的一个原因。

此时不是翻脸的机会,只能等待以后更好的机会。

对于先锋军,老蒋也是暗自羡慕。他们从小小的一个民团,到此时不可匹敌的巨无霸,离不开背后有人的支持。而如果他得到了这个支持,可以带领华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其实老蒋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每个坐在国家首脑上的人,为国的念头要更深一些。毕竟他们以后是要留名青史的人物,而混一辈子,当一群绵羊的头和当一群狼的头是不一样的感受。但时代的局限性使得老蒋最后也是无力去改变什么。

但走到绝顶处,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身边牵扯到的是很多家族的荣辱兴衰,也不是他想退就能退得。况且权力的诱惑也使得他不愿意放弃。

面对孟享的威胁,他采取了暂时避其锋芒,他此时正在寻找着先锋军背后的支持者,打算用更优惠的条件来拉拢。一方面,无论是日本人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他需要先锋军的其他敌人跳出来,先向先锋军开炮。

但让他失望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沉默,看着他的举动。拥有了淮河以北的北方的先锋军已经有了建立国家政权的资格了。这是一场王对王的争斗,其他人都倒下了。

韩复榘是最先倒下的,但他的人马却成了先锋军的基石之一。已经全盘接收了韩复榘实力的先锋军更加的可怕,那个孟日白也不再是当年他抓捕韩复榘时候,亲授的少将了。

那土财主似的阎锡山已经归入了先锋军,当联合战区副主席当得很滋润。虽然没了地盘,但手中的权力大了不少,在先锋军中位居九大巨头之列。

西北军这支让他拆的七零八落的队伍,也差不多都并入了先锋军中。连骨头带汤的全被吞下去了,就连冯玉祥想着在其中掺杂一些事情,也无处下手。老蒋知道冯玉祥不会甘心,但冯玉祥手中没有几个钱,穷光蛋谁还会跟着?

那个同样被他费了很大劲才解体的东北军,也被先锋军吸纳了进去了大半。

张学良被拘谨后的东北军被改编成了6个军。

67军已经在淞沪战役后,就被拆解,只剩下了一个108师,并入了25军。基本上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中了。

57军早就被先锋军吞掉了。此时已经成为了先锋军手中的一支虎贲之师。那个军长黄百韬以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师长,但此时老蒋派去收买的人却是数次无功而返。

那个何柱国的骑兵第2军也早早投奔了先锋军,虽然先锋军没多少骑兵作战的打算,但何柱国同样是对老蒋的收买不动心。

在这几天,他已经听闻了在两淮地区的于学忠的51军和在桐柏山地区的万福麟的53军也已经投靠了先锋军。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先锋军又打回东北去的能力,这个比老蒋要靠谱。这让老蒋有些警惕在南昌作战的49军。

张学良还在他身边,他此时还在盘算,要不要把张学良放出来,拉拢一下军队。但他始终把握不透张学良的态度,所以一直还在犹豫。

别人也是不用指望,三马的军队被击散了。三人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足万人。只是在青海荒原上游荡,连个县城也进不去。一冬天下来,只怕也剩下没多少人了。失去了财富,又如何养兵?三马曾经当了几次劫匪,但在飞机的扫射中,除了丢下了上千具尸体,毛都没抢上几根。

先锋军的剿匪队伍从空中和地面一起配合,加上补给困难,他们只怕连这个冬天都难熬。

至于光屁股逃到苏俄去的盛世才也没有多少蹦跶,真以为苏俄好啊?面对苏俄,老蒋倒是和先锋军一致的,虽然也很想借苏俄的力量来对付先锋军,但中央会议上,他还是通过了督促苏俄人撤离新疆的决定。在先锋军的坦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