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军不同,有骑兵、有弩兵、有车兵、有戟手、有弓箭手、有剑手。如何把这些兵种进行最佳配置。把他们的威力发挥到最大,这就是周阳要考虑的事情。
这事,周阳已经考虑个很久。还进行过多次推演,只有一种办法能打败匈奴,该是使用这办法的时候了。
“大帅,下令吧!”
李广、程不识、冯敬、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李当户、程征这些将领,刷的站了起来,站得笔直,好象用直尺刮出似的。
“噌!”
周阳猛的站起,眼里闪着精光,扫视一眼众将。对他们炽烈战意甚是满意。
“这一战,干系极大。若是匈奴胜,北方城池将会落入匈奴之手!北方的百姓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千里北地将会成为一片废墟!而我们,将是千古罪人!”周阳的声音特别高,高得吓人,有些尖细刺弄了,胸口急剧起伏,心神激荡。
如此重担落在自己肩上,周阳想都没有想过,虽然无数回盼望着决战来临。可是,当决战来临之际。却是如此的激动,呼吸很是急促。
不仅周阳激动,李广他们谁不激动呢?
担子实在是太重了!重若泰山!
略一停顿,周阳接着道:“若是大汉胜,匈奴会死伤无数。匈奴的伤亡不仅仅是战死在这里,还有冬季的饥饿,会让匈奴饿死无数。若是匈奴败了,就得不到大汉的粮草,冬季会饿死十万,其至是二十万,三十万。为了大汉边疆的安宁,这一战,大汉必须胜!匈奴可恨,匈奴死得越多,我们越是欢喜,为了让匈奴死得更多,大汉必须胜!”
“必胜!必胜!”
众将齐声高吼,声浪直上云霄。蕴含着无尽的信心。
“若大汉胜,匈奴在五年内无法犯边。大汉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七练骑兵!”周阳眼里闪着光芒。声音依然很高:“五年之后。大汉的铁骑将会纵横在大漠之上!匈奴的圣地龙城、狼居胥山、单于庭,将成为大汉铁骑的美丽家园!”
“大汉万耸!”
众将齐声呐喊,无尽的战意自在其中。
“美好的前途,需要鲜血来争取!需要性命来搏取!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胜这一仗?”周阳右臂重重向下一挥。
“有!”
只有一个字的回答,却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紧接着就是寂静,谁也没有说话,唯有无穷的战意弥漫在帅帐中。
过了老一阵,还是周阳率先打破沉默:“公孙贺、公孙。建:听令!”
“末将在!”二将同时出列。
“若是战事不利。你二人立即率领建章军脱离战斗,撤回长安!”周阳眼里的光芒四射,顿的道:“全军将士会用性命掩护你们撤退!”
“大帅,为何呀?”公孙贺和公孙,建一愣,半天反应不过来。
李广代周阳解释道:“这一仗,我们是来拼的,用性命为大汉拼五年安宁时间。若是建章军损失过大。五年之后,大汉的铁骑就不会纵横在大漠之上!只有你们建章军保全了,五年之后,大汉的铁骑才能纵横在大漠之上!”
建章军千挑万选,骑射娴熟。头脑灵活,人人都是校尉级的军官,只有他们保全了,才有组建大量骑兵的军官。
周阳微一点头,很是赞同李广的说法:“飞将军要说的,就是我要说的!”
虽说这一战成算比较大,可是。战场凶险,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凡事都得安排好。
“大帅,要走,也是你走。”公孙贺和公孙建同声反驳。
“我身为将军,统率全军,当与兄弟们同生共死,岂有独生之理?”周阳的话不容置疑:“若我一退。军心必将瓦解!只要我在,才能激励起士气。与匈奴周旋到底!”
周阳身为统帅,若是战事不顺,率领建章军撤走,对汉军士气的打击非常大,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也就达不到拼掉匈奴的目的。只要周阳在,汉军就会死战到底,即使出现最坏,他们也会舍命相搏。给匈奴最大的杀“※
“诺!”
公孙贺和公孙建深知周阳此话一点不假,哽咽着领命。
周阳没有说假话,他确实存有必死之心。两世为人,周阳还是认为这一世最值了。
上一世,是个成功的商人,赚了不少钱,却没做多少有意义的事。这一世,为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出力出策,若是因此而殒命,值了!绝对值了!
击破匈奴,影响非常大。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基调。即使因此而身死,也是死而无憾了!
生命固然重要,可是,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人世若此,夫复何求?
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了,周阳开始讲解战术了:“这一战,匈奴的兵力是我们的一倍多,若是左贤王及时赶回来,就是我们的两倍。虽然胜算不依然凶险。因而,要想打胜,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掏心!”
“掏心?”
当日周阳演练给李广、程不识他们看过,他们非常赞成这打法。为了保密,只有李广他们这些重要将领知道,其他的将领还不知晓。
乍听此言,人人惊讶,脸上带着迷茫。
周阳解释道:“匈奴的心在何处?就是单于的本部兵马!只有给单于本部兵马以重创,单于本部兵马就会溃败,单于本部兵马一败。其他各部也就败了。我们再趁势掩杀,匈奴必是大败而逃。”
匈奴最精锐的就是单于本部兵马。若是把单于本部兵马打败,那么匈奴也就败局已定,众将点头赞同。
就在众将赞同之际,周阳却是话锋一转:“可是,单于本部兵马最为精锐,最为善战,他们装备了铁兵器。身着铁甲,装备之精良不在我们之下,战力最为强悍,要打败单于本部兵马,只有动用弩阵了。
我的意思说,集中所有的弩。对单于本部兵马发起进攻。”
单于本部兵马有多强悍,当日的雁门大战,众将就领教过了。虽是给暴雨限制了发挥,仍是战力惊人。给汉军制造了不小的伤亡。
要想正面硬撼,打败单于本部兵马。只有弩阵了。除了弩阵,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打败本部兵马,即使戟阵也不行。
“一旦弩阵出现,单于势必派人猛攻我们的两翼与后背,因而两翼与后背需要保护好。”周阳于单于可能的举动早就在揣摩了。
不要说军臣单于。就是换作周阳,一旦遇到汉军的弩阵,那是不能硬撼的,只有攻击汉军的两翼与后背,一是避开汉军最强的攻击,二是一旦攻破,可以对着弩阵猛攻,把弩阵给破坏了。
只要弩阵不能发威,汉军就失去了最强的利器,必败无疑了。以军臣单于的才智,不会想不到此点。
“李广听令!”周耻双目一凝,盯着李广。
“末将在!”李广精神抖擞。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了。
“给你三万车兵、戟手。你要保护好左翼!”周阳派任务了。
“诺!”
弩阵发威是无解的,匈奴必然强攻两翼,左侧的防守势必异常激烈。责任重大,李广欣然领命。
“程不识!”
“末将在!”
“给你三万车兵、戟手,你要保护好办翼!”
“诺!”
“冯敬!”
“末将在!”
“给你三万车兵、戟手,你要护好后背!”
“诺!”
周阳要实现掏心战术,就要把所有的弩集中到正面来,防守两翼与后背,只能派出车兵与戟手了。他们的任务,只要防守就行,进攻的事情,留给弩阵就不行了。
可以说,周阳的安排很合适。可是,不是所有的将领都能理解,李当户有些不解,疑惑的皱着眉头。
周阳看见了问道:“李当户,你有何不解之处?”
“大帅,万一单于不从正面进攻。或是避开弩阵,不愕不防呀!”李当户迟疑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了。
这话,立即得到一片响应声,其中就有程不识的儿子程征。
“闭嘴!无知小儿,少给为父丢脸!”李广喝斥起来。
他这一喝斥,李当户脸一红,有些下不了台。
周阳笑道:“飞将军,令郎问了一个大家心里都想问的问题。这事。我就来说上几句。若是单于不从正面进攻,或是避开弩阵,我是求之不得。”
“呃!”一众疑惑将领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更加不解了。
李广接过话头道:“单于遭到弩阵攻击,势要从两翼或是后背进攻。一旦攻破两翼和后背,就可以趁势拿下弩阵。他要是不进攻,大帅完全可以把弩阵调到其他方向去。为了不让弩阵调动,单于只有进攻了。”
程不识接着道:“若是单于不战。缩回营地,只需把弩阵对着匈奴营地一通猛射。他的营塞就会攻破。我们趁机杀入匈奴营地,端了他的老巢。”
弩阵发威,无坚不摧,匈奴的营地根本就抵挡不住。一旦给汉军攻入营地,后果非常严重,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太大了。
周阳最后道:“这叫牵制!牵制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牵制弩阵。这代价会更加高昂。付出代价很痛苦,可是。有些代价,是不得不付出!”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解释得清楚明白,众将恍然大悟。看来,决战之时,单于明知弩阵可怕。也是不的不来送死了。以弩阵的威力,匈奴的代价将会高得出奇!
司奴可恨死得越多,越是让人开心,众将领欢喜引瑕※
炽众
匈奴营地,王帐中。
军臣单于踞坐在宝座上,一众大臣跪坐在短案上。
军臣单于左手转着黄金权技,右手抚着宝座上的金鹰,显得很是轻松:“汉人的退路给切断了,他们无路可退!明日,大军尽出,与汉人决战!”
周阳的疑兵之计,使得军臣单于误以为汉军要撤退。要让单于生疑。非李广出马不可了。在一众汉军将领中,对付匈奴最有办法的是周阳。可是。周阳是统帅。不可能回到雁门去镇守。派李广去,最合适不过了。
除了周阳,最有名望的就是李广和程不识了。二人中。以李广的名望更胜一筹,派出李广,军臣单于穿上当不可。
这就是周阳的算计。果然,军臣单于调了五万军队去安陶断汉军退路。可以想得到,若汉军夺路南下,必有一场血战,匈奴少了,是不可能拦住汉军的。五万是必要的。
“杀光汉人!”
“汉人可恶可恨!”
“汉人杀了我们多少兵士,太可气了!”
一众大臣立时叫嚷起为。汉军今年的胜仗很多,让匈奴吃足了苦头。终于到了决战之机,由不得他们不叫嚣。军臣单于手中的黄金权杖轻轻一挥,一众大臣的叫嚷声戛然而止:“汉人的车阵,已有办法可破,明日决战,若是汉军还敢用车阵,包证他们伤亡惨重。哈哈!”
“哈哈!”
汉军的车阵虽然没有攻击力,可是,防守很不错。匈奴打了数十年。都没有攻破过,如今,终于有办法攻破,一众大臣尽管已经知道办法,仍是忍不住高兴。
中行说挺挺胸,这是他的主意,别提他有多得意了。可是,一阵心疼。疼得直冒冷汗,欢喜之情荡然无存。
“你们都说说,汉军还有什么难对付的?”军臣单于心情不错,以商妾的口吻问道。
“汉人的营盘不错,壕沟不易过去。”右贤王如今对汉军的营般万分艳慕,当日如果他的营盘有这般坚固,就能重整阵势,不会败得如此之快。
“壕沟?”军再单于浓眉一挑,笑道:“这好办。明日决战,把汉军杀了,扔到壕沟里,就填平了。”
“哈哈!”
一众大臣欢快的大笑起来。
连汉军赖以自保的车阵都有办法攻破,汉军的伤亡能不高吗?只要没有了车阵。汉军就失去了最有力的护身符,匈奴骑兵冲上去,那就是一场屠杀,杀得汉军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都不是问题。
用汉军的尸体来填汉军营盘的壕沟,那是何等的快意。
又议论了一阵汉军的长处与短处。军臣单于这才带着一众大臣出了王帐,开始巡视营盘。
一通比较,发现汉军处处不如匈奴,明日之战,必胜!一众君臣大是欢喜,边走边说,喜悦之气溢于言表。
正走间,听得有兵士低声议论。
“昆仑神咋就不护佑大匈奴呢?”
“大匈奴就没有今年这般,败得这么惨!”
“安陶一战,左谷蠢王败了;雁门大战,大单于本部兵马大败;汉人的胆子更大,竟然冲到大漠上来杀我们的牧民牛羊;还放了一把火,把我们的牛羊烧死那么多。”
“我们攻城一个多月,城没攻下来,伤亡还那么大。”
“左谷蠢集的偷袭都失败了。汉军怎么这般能打呢?”
“大匈奴能打赢吗?”
兵士偷偷议论,声音很低,可是。军臣单于他们的耳音不错,听得清清楚楚。
右贤王右手按在刀柄上。就要发作。
却给军臣单于一挥手阻止,军臣单于眉头一皱,快步离去。一众大臣适才的喜悦荡然无存,紧跟上去。小心翼翼,生怕军臣单于发作。
这是军心呀!
决战之前,兵士如此议论,说明军心不稳,士气不高,这仗能打赢吗?一众大臣久历战阵,对这事的危害再明白不过了。
军臣单于一直走,没有说话。一众大臣,只好乖觉的闭嘴。这事干系重大,军臣单于一旦发火,那将是势若奔雷闪电,谁敢触这霉头?
“中行说,你们汉人是不是有个典故叫破釜沉舟?”军臣单于突然停下来,并没有发火。大出众臣意料。
“禀大单于。是有这么一个典故。”中行说知道,军臣单于不会无缘无故问起,解释道:“秦末战乱之时,秦国有一个将军叫章邯,此人善于用兵,打得山东群豪束手无策。山东群豪中有一个叫项籍的英雄。力大无穷,在巨鹿与章邯大战之前,把做饭的釜器打坏,还把乘坐的船只凿沉。以此表明必胜之心。”
“那一战的结果呢?”军臣单于虎目中闪着精光。
“项王大胜,章邯惨败!”中行说如实回答。
“本单于有办法让大匈奴的勇士们一往无前!”军臣单于紧拧着的眉头松开了。
只要军臣单于不发火,那就不用到霉了,一众大臣长吁一口气。
中行说却是瞳孔一缩,一股不祥的预兆涌上心头:项羽虽是破釜沉舟。大胜章邯。却是自别乌江,身败名裂。难道说。军臣单于”
一阵秋风吹来,中行说背上流飕飕的。后面的事情不敢再想了。
第八十九章 决战来临(二)
秋风萧瑟,吹在身上,隐隐生寒。
匈奴营地,匈奴醒来后,准备拜日升。拜日升前,把肉干架在火堆上烤,偎着马**。
今日,他们收到了一道很特别的命令。要兵士烤一天的肉干,其余的肉干全部交出去。
为何会有这道命令,没有人能弄明白。可是,匈奴仍然执行了,留下一天的肉干,剩下的送到指定地点。
也就是空旷的原野上,肉干堆成了山,一座又一座肉山。望着这么多的肉干,匈奴大是欢喜,有吃有喝,还愁什么呢?
拜过日升,匈奴猛啃肉干,灌起了马**。吃饱喝足,坐在一起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单于为何要把肉干堆在一起。
当然,这冉题谁也不能回答,只能猜测罢了。
吃饱喝足,略事歇息,这是大战之前的必要准备。
“呜呜!”
如咽如诉的号角声响起,这是匈奴的集结命令,今天是决战的日子。号角格外嘹亮。
匈奴穿上皮甲,背上弓箭,椅上弯刀,骑上战马,来到空地上,排成一个个骑阵。
不得不说,军臣单于以汉人为师的作法很有成效,如今的匈奴营地帐幕颇有章法,横成行,竖成列。道路四通八达。一处受攻,别处可以迅速增援。
以往,要想在营地里驰骋,想都别想。如今,在营地里跑马不再是问题,匈奴的集结很快速,没多久就排成了阵势。
军臣单于骑着追风宝驹,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策马而来。来到阵前,军臣单于一拉马缰,战马停了下来,扫视一眼兵士。
兵士一如往昔,并没有异常。可是。军臣单于的脸上却是抽搐了一下,至于原因。却是没有人明白。
“大匈奴的勇士们:今日,将是大匈奴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日子!今日。是大匈奴大破汉军的好日子!”军臣单于猛的拔出弯刀,高举在头上。不住挥动,开始了战前话:“用你们的弓箭,射穿汉人的胸膛!用你们的弯刀,砍下汉人的头颅!抢光汉人的财物!杀死汉人的亲人!迫使汉人妻妾痛哭!”
“乌特拉!”
惊天的呐喊,冲天而上,震得天上的浮云都在晃动。
虽然屡次败于汉军之手,可是。匈奴恩仇必报,吃了这么大的亏,要他们不想着报复都不行,与汉军大战一场,正是匈奴心中所想,这叼声异常之大。
听在耳里,军臣单于完完全全能感受到那种激愤,心念微微一动,他的这个决定有没有必要呢?
这个决定太重大。一旦实行。就没有丝毫退路了。
此时此刻,军臣单于不得不好好衡量。
“大匈奴打过汉皇刘邦!冒顿单于戏弄过刘邦的妻子!”这两件事是匈奴的得意事,一提起来,军臣单于异常兴奋,声调徒然转高:“大匈奴的勇士杀过的汉人比起草原上的牛羊还要多!掳掠过的汉人财物,比起草原上的青草还要多!大匈奴的勇士,用你们的弯刀,杀光汉人!”
“杀光汉人!”
“杀光汉人!”
惊天的咆哮再次响起。
听着如雷般的吼声,军臣单于终于下定了决心,还是算了。肉干留着吧,不用烧了。有如此高昂的士气,何愁不胜?犯不着行此险着。
他原本想仿效项羽,来个破釜沉舟。把肉干都烧掉,让匈奴有进无退。可是,这事太过重大,他想了一晚上,都没有下定决心。如今,听了匈奴的吼声,士气高昂,军心可用,暂时不必用此着。
“杀光汉人!”
军臣单于右手中的弯刀一挥,指着南方。
“隆隆!”
如雷的蹄声响起。匈奴营门大开。匈奴好象溃堤的洪水一般,涌了出去,朝着汉军营地,滚滚而来。溅起的烟尘,遮蔽了天上的太阳,结成一朵巨大的乌云。
“昆仑神保估!”
军臣单于抬起头,仰望天空的朝阳,默默祝祷一句,一拍马背,策马而出,追风宝驹脚程极快,就象一团滚动的白雪,说不出的美丽。
默默默
汉军卓地。
汉营集结在一起,乍一望去,就象红色的海潮,漫山遍野都是。
汉军兵士手里多出一块木简。是木简,不是竹简。三寸宽,尺许长。可以在上面写字。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阵前一辆云车,周阳站在望楼上,在汉军的注视中,缓缓升起来。
升到最高点,云车停了下来。周阳扫视汉军,盔明甲亮、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战意冲天,周阳甚是满意。
“弟兄们:匈奴是大汉的死敌,不死不休!”周阳开始了战前训话:“匈奴围过高祖,遗书谩过高后,此辱至今未雪!匈奴杀死的百姓。比我们杀死的匈奴多得多!匈奴屠过的村庄,比起草原上的青草还要多!你们恨不恨匈奴?”
匈奴可恨,谁个不恨?
“悄!”
汉军挥着手臂,齐声高呼,道出了无尽的恨意。
高祖刘邦被围平城,差点给冒顿活捉,这事让多少人为之切齿?吕太后给冒顿调戏,多少人为之羞愧无地?
匈奴掳掠成性,屠过多少村庄,杀过多少百姓,一提起来,人人咬断一口钢齿。对匈奴的恨意,岂止一个。“恨”字
“今日。我们将在这里,与匈奴血战!”周阳的右臂不住挥动。声调转高:“人人奋勇,一往无前,有死无生!杀光匈奴!报仇雪恨!”
“杀光匈奴!”
“报仇雪恨!”
汉军兵士再次振臂高呼,声震长空。
“我们中的许多人,将不会再看见明天的太阳!”周阳的声调很是振奋:“为破匈奴而死,死而无憾!”
“死,而无憾!”
“籍而无憾!”
汉军再次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吼声。
生命固然重要,对于热血男儿来说。打败匈奴比生命更重要。为击破匈奴,他们愿意献出一切,热血、性命”全抛切!
把手中的木简高举着,周阳道:“我们今日的英勇事迹,必将永流传!写下我们的遗言,留给我们的后人。让他们骄傲!为我们今日的英勇事迹而骄傲!”
略一停顿,大声道:“我的遗言就是:视死如归!”
咬破手指,在木简上写下“视死如归”四个鲜红大字,把木简朝向汉军,让汉军看得清清楚楚。
“视死如归!”
汉军吼叫着,咬破手指。开始写遗书。
遗书一成,就要大战,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谁也说不清。
可是,没有人犹豫,只一口气功夫,汉军兵士就写好了遗书,放,自有人前来收拾。若是他们战死,他们的家人就会收到这遗书。
周阳拔出汉剑,猛的朝北一指。大吼一声:“汉军威武!”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声中,营门大开。汉军好象洪水一样,涌出了营地,开始布阵。
周阳在云车上,兵士推动云车。缓缓出了营地,来到旷野中。周阳手中的令旗不住挥动,汉军在他的指挥下,列成阵势。
汉军练有素,周阳再下过一番功夫,列阵很迅速,没多久,一个。巨大的方形阵势就列成了。周阳在云车上看得特别清楚,这是一个红色的方形,大方形中还有不少小方形。
左右两翼和后背,是由战车组成的防御阵势,防止匈奴从两翼和后背进攻。在战车之后,是戟阵,严阵以待。若是战车被破,戟阵马上就会发挥威力,保护汉军的侧翼和后背。
排在最前面的并不是弩阵,而是数列戟手,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戟阵。在开打之前,他们还有遮挡匈奴视线,不让匈奴发现弩阵。
周阳决心把弩阵的秘密保鲁到最后一方。
在这些戟手之后。就是弩阵。一架架强弩,好象一只只蓄势待发的凶兽。汉军对付匈奴的利器,弩阵。终于要发威了。
周阳手中令旗一展,汉军动了。向北压去。
汉军阵势谨严,这一移动,就象海潮在汹涌,却是丝毫不见乱象,仍是巨大的方形。
人如龙。马如虎。战阵隆隆。蹄声如雷,凡汉军所过之处,衰草翻倒。泥土乱溅,就算是蚂蚁也别想活命。
“隆隆!”
没过多久,北方传来惊天动地的蹄声,周阳朝北一望,只见北方一道流畅的水线,正朝南方涌来。
来了!
匈奴来了!
蹄声如雷,震人耳膜,从蹄声判断,匈奴应该是倾巢出动。
周阳丝毫没有让汉军停下来的意思,汉军依然是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朝北开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周阳看清了,只见北方是旗帜的海洋,匈奴的狼旗不计其数,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最显眼的就是军臣单于的王旗了。巨大的金狼威武生猛,仿佛要吞噬活人似的。王旗下,军臣单于骑着追风宝骑,身穿金甲,头戴金盔,背上硬弓劲矢,腰悬弯刀,威风凛凛,宛若天神。
在他身后的是最为精锐的单于本部兵马,着铁甲,腰椅铁制弯刀。这些匈奴,身材高大,异于常人,**战马,神骏非凡,一望便知。是匈奴的精锐。
单于本部兵马居中,左右两翼是其他的大臣或部落的兵士,他们的装备、身材、骑术,比起单于本部精兵,大为不如。
只要把单于本部精兵给收拾了,单于此次南下就是以惨败告终。
上次的雁门大战,汉军打败的就是单于本部精兵,那是在暴雨限制其发挥的情况下完成的。若是正常情况下,汉军打不过单于本部精兵,毕竟,骑兵打步兵具有天然优势。更别说是单于本部精锐了。
如今不同了,汉军有冷兵器时代无解的弩阵,一旦发威,单于本部兵马就将会伤亡惨重。
匈奴排成一个个。阵势,近三十万匈奴,摆下了数十个骑阵,一齐压上来,那是何等的壮观。周阳在云车上,居高临下,看得特别真切。只见匈奴的骑阵摆了十来里长,以正常马速前进,好象汹涌的波浪,随时会把挡在面前的所有东西吞噬。
两军相对而行,却是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中间留出三里多一块空地,留作厮杀用。
可以想得到,要不了多久,这块空地,将会给鲜血浸湿,将会堆满
体。
两军停下来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只是紧守阵势。周阳在云车上,把匈奴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周阳要等匈奴来进攻,弩阵的威力才会发挥到最大。
此时的军臣单于以及一众大臣,惊讶莫铭。他们惊讶的是,汉军的阵势太怪异了,怪异得他们打了
“奇了!汉军的阵势奇了!”
“很奇怪!”
“打了几十年的汉军,就没见过这么古怪的阵势!”
一众大臣紧盯着汉军的阵势,紧拧着眉头,不住思索,却是一脸的茫然之色。
正常情况下,汉军的阵势应该把战车放在最前面,结成车阵,让匈奴来进攻。汉军利用车阵防守,可以消耗匈奴。这是兵家常识,只要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防守正面的重要性。
而周阳恰恰相反,根本不守正面。正面一辆战车也没有,难道周阳以为,就凭几列戟手就能守住正面?这也太小瞧匈奴的攻击力了。
若是有战车防守,匈奴的进攻会不顺,会有很大麻烦。若是没有战车,那么匈奴骑兵一旦驰突起来,那就是屠杀。
“周阳傻了?”
“他那么能打仗,怎么会傻?”
“一定有诡计!”
“汉人信奉兵不厌诈,这是诡计!”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说周阳犯傻的,有说是周阳诡计的,各种说法都有,不一而足。
若匈奴有云车,站在云车上,一定能看到好象怪兽一样的弩阵,那么。一切都会明了。问题是,匈奴没有云车,他们的视线给戟手挡住了。看不见弩阵,只能妄自猜测。
用军臣单于的话来说,周阳是狡猾的敌人,比草原上的狐狸还要狡猾。他断断不敢认为周阳犯傻了。狡猾的敌人周阳如此布阵,必然有他的用意,只是想不明白罢了。
“中行说,你熟悉汉朝内情。你可知周阳为何如此布阵?”军臣单于不得不咨询中行说。
对中行说,一众大臣极为瞧不起。可是,中行说的确是有才,往往能想到他们想不到的主意,此事问他,必有合理的解释,不由得齐刷刷的瞧着中行说。
中行说却是眉头一皱,沉吟着道:“禀大单于,奴才实是不知。略通兵法的人都知道,战车应该布在正面,左右两翼用骑兵护住,后背可以用戟手护住,也可以派骑兵保护。可是,周阳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正面不用战车,却是把战车放到左右两翼与后背,让人费解。”
一众大臣大失所望,撇撇嘴。嘀咕道:“蠢笨的汉狗!”
“左谷蠢王,你以为呢?”军臣单于只得咨询足智多谋的伊稚斜了。
“大单于,这事我也想不透。”伊稚斜的眉头皱得很紧:“可是,汉人有一句话说得明白,反常即为妖。周阳如此布阵,必有其用意。”
军臣单于微微颌首:“嗯!”
“大单于,周阳是想把我们诱进阵中,然后再来围歼。”立即有大臣自作聪明,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