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周阳感动,公孙贺、公孙建、朱买臣他们哪一个不是感动不已。

最感动的就是秦无悔了。他是秦军的后裔,在岭南,处处可遇秦军的后番。秦军的后甭见秦军的后裔,别有一番难以说清的情怀,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南越的守将,一听说秦无悔是秦军的后裔,特别亲切。更是感慨,周阳胸怀宽广,竟然连秦无悔这样的秦军后弯都敢收入军中,还信任有加。

感慨之余,他们又欣喜不已。秦无悔这个秦军的后裔都给重用,要是南越归降了汉朝。他们也会给重用。不用担心他们是秦军后裔,汉朝找他们的麻烦。

有了此心,他们对周阳他们是倍加热情,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了。

默默默

番离,吕嘉府上。

吕嘉、吕夷、郭解三人正在密议。“哈哈!”吕嘉端起一盅茶。开怀畅笑:“赵儒真是老糊涂了,他竟然下令,开关迎接汉军,这不是投降吗?”

“赵俏这么多年来,就是想着回归真定。叶落归根,哪把南越百姓的前途放在心上。”吕夷一裂嘴解。眼里掠过一抹狠厉之色:“他越是如此,对我们举大事越是有利。阿父,孩儿暗中联络,有不少大臣愿与阿父一道,共襄盛事。”

“赵诧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要想撼动他的根基,很难,很难!”郭解眉头一挑,微微一笑道:“可是,他这么一做,他的根基就动摇了

“郭大侠此言极是吕嘉开心的赞同,声调都有些高:“南越大臣中,有不少人是各地的部族,他们不象那些秦军后裔那般。对中原人,对汉人有着特殊的情谊。赵亿不战而降,他们是不赞成的,只要我登高一呼,赵伦的王位,必将不保。”

他为相多年,对南越的情形非常了解。南越军队是由秦军后裔掌控的,这是赵儒的心腹,他无法插手。可是,南越的大臣,其中就有不少部族首领,他们不仅是朝中大臣。还掌握有军队。当然,这些军队是他们的部族私军。

造成这种情形的是秦始皇推行的融合策略。当年,秦军平定了岭南。有不少部族投降了秦军,他们有功,征战之后。就应该安抚。秦始皇对这些部族首领进行赏赐,给他们高位,要他们死心塌地的为秦朝。

赵伤当上南越王后,依然推行这一策略。秦始皇这一策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却带来一种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赵陀不能掌控所有的军队。

吕嘉只要结好这些部族首领,就能有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就有了与赵伤抗衡的本钱。

他一直想控制这些部族军队。却一直没有契机。赵诧下令,开关迎汉军,就给了他机会,那些部族首领对汉军的到来,肯定心有不甘,只要他带头,这些部族首领必然是响应一片。

想着美好的前途,吕嘉得意非凡。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

“恭喜承相,贺喜承相”。郭解忙拍吕嘉的马屁。

“呵呵!”郭解这一凑趣,吕嘉更加欢喜了。

“承相冉算何时动手?郭解最芜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明日早朝!”吕嘉眼里闪过一抹狠厉之色,双手紧握。数十年了。他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的前途一片美好。

“承相。大事得成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汉军郭解沉吟:“敢问承相,有何妙策?”

南越军队根本就没有抵抗,汉军长驱直入,进展神速。若是不把汉军打退,即使吕嘉夺得南越王位。也是坐不稳。吕嘉一到,郭解就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处,他自然是很在意了。

“这事不难。”吕嘉得意的一笑道:“大事一成,大汉不得不认可。到那时。在下送些厚礼便成。若是还不行。大不了闭关拒守。汉军虽是长驱直入,毕竟人数不多。再者,他们没有粮草,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道,他们就会一败涂地。”

南越地形复杂,多山地丛林,只集有切断了汉军的粮道,汉军就有大麻烦了。吕嘉之言,很是在理。

“明日早朝,我先问罪,然后郭大侠再动手吕嘉得意的一挑

头。

默蚁联

晨曦初上,曙色微明。

南越王宫,赵伤穿戴整齐,手柱着拐杖,站了起来。

“大父,你这又何必呢?早朝之”有孙儿呢,你何火亲自尖。”赵胡很是不满,嘀吐起来,※

赵坨九十多,快近百的人了。身板虽是硬朗,也是精力不继了。朝中之事,多是由赵胡处置,只有重大的事情,才禀报他决定。

赵伤一年到头,也没几次上朝,除非有重大的事情,非他去不可。

“胡儿啊,今日之事,你处置不了。非得大父去不可。”赵俏整理一下衣衫:“传秦衣。”

“大父,什么事儿呀?,小赵胡听得不莫所以。

“胡儿,你呀,处理政事这么多年。却是没有多大的长进”哎!”赵住摇摇头。不愿再说。

“秦衣见过大王!”秦衣大步而入,冲赵儒见礼。

“秦衣。都准备好了吗?”赵们问道。

“禀大王,都准备好了。”秦衣声调有些高:“只等大王下令”。

“那就好!”赵俏直起身子道:“拿我的剑来!”

一个亲卫忙把赵儒的剑拿来。赵儒抓在手里,拔剑出鞘。好一把宝剑。剑光闪闪,如一泓秋水,光华刺目。

“这把剑,是始皇当年亲手赐予我的!”赵亿眼中精光暴射,好似利剑一般,让人心悸:“那一年,我才十九岁!这剑随我,已快八十年了!今天,又得饮血!走!”

“呛!”还剑入鞘,大步而去,沉稳异常,一点也不象九十多快一百的人了。

“又要饮血?”赵胡眉头一皱。很是想不明白。摇摇头,紧随其后。

默蚁

南越的朝堂。叫“宣室殿当然,这不是汉朝的宣室殿。是赵胡仿效汉朝的宣室殿而取的名。南越在经济上严重依赖汉朝,这就造成了一股仿效之风,赵胡当上南越王后,甚至连王宫都取名为“未央宫。”

殿中的大臣有数百之多。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议得最多的就是汉军长驱直入,南越不战之事。

“汉军离番离只有两天的路程了。”

“来得真快!”

“沿途关隘不仅不战,还开关相迎。给他们粮草,能不快吗?。

“大王也真是的,竟然不战而降。哎”。

“这还是大王吗?大王当年可是打到长沙,打得汉朝屁都不敢放一个”。“我们得向大王谏言,一定不能让汉军再前进一步。”

“对,向大王谏言。”

吕嘉听着群臣的议论。大是的意。脸上却是平静异常,仿佛没听见似的。

郭解身着南越兵士的装束,站在殿门口,只需要吕嘉下令,他就会动手。以吕嘉的权势。把郭解弄到这里来,一点难度也没有。

“大王驾到!列位臣工早朝!”

“大王幕了?”赵儒上朝的时间很少,群臣大是惊奇。转念一想,汉军都快到番易了,赵沱不得不现身了,这很正常。

群臣伸长了脖子,只见赵俏在亲卫的簇拥下,大步而来。一部花白的长髯不住飘动,腰悬秦剑,手柱拐技,很是威武。

今天的赵伤与往日里的赵佳截然不同。以往。他上朝总是有些精力不继,走路有些打晃,今天却是健步如飞,其快如风,沉稳异常,仿佛他不是上朝,是在奔赴战场似的。

“难道大王要亲自披挂上阵小与汉军大战一场了?”群臣很是奇怪的想着。

赵坨十九岁成为秦始皇的亲卫。跟随秦始皇征战天下,扫灭六国,立下不小的战功。三十出头就给秦始皇命为大将。他打过的仗不知道有多少,他砍下的人头可以堆出几座山。

他是咋。知兵之人,是一员良将。对他的军事才干,不会有人怀疑。

他披挂上阵,与汉军大战,这未必没有可能。可是,既然要打,为何要把汉军放进来呢?难道说,这是赵沱的妙计?以赵儒之知兵,很有可能。

“参见大王!”群再忙见礼。

“免了!”赵儒一挥手,道:“你们可有奏议?”

“禀大王,臣有奏议一个大臣上前一步,此人正是一个部族的首领,冲赵住见礼道:“汉军长驱直入,大王为何不发兵拒战?”

“是呀,大王!”又一个部族首领上前一步:“大王不仅不拒战,还开关迎接汉军,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赵伤眉头一挑,脸色平静,无喜无怒,只是静静的听着。

这一来。那些心怀不满的部族首领胆子更大了,一个个的质问起来。

“承相以为呢?”赵俏盯着吕嘉。

“大王,众臣所言,正是臣所想。吕嘉选定今天动手,这气势一定要足,言辞一定要尖锐,才能引起那些部族首领的共鸣,声调非常高:“大王,你开关迎汉军,这是不战而降。大王,你可曾把南越的前途放在心上?你这是怯战!”

“对,是怯战!”这些部族首领已经和昌嘉声气相通,立即附和。

“南越当由南越人作主,岂能让汉人到来?”吕嘉右臂一挥,大声质问道:“赵亿,你枉为南越之君。实为汉皇走狗,你不配做南越之王。来啊,把这个老糊涂拿下,另立贤君。”

“拿下赵儒!”

吕嘉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他的势力不他的话音一落,一片附和声响起。

第八十七章 百越收复

赵亿冷哼一声,仿佛,个炸雷轰鸣于耳际,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

原本闹哄哄的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虎死威犹存,赵陀虽是老了,毕竟是征战天下的猛将,威势仍在。只见他须发晃动。右手按在剑柄上,双目瞪圆,好象两盏明灯,扫视群臣。

他的目光就象利剑,看到谁,谁就害怕,心中不由得直打突。

这些大臣追随赵偿的年头不短了。就没见他如此威猛过,不由得大是惊讶,这还是平日里那个精力不继,走路都有些打晃的老人吗?

“吕嘉。孤简拔你,那是因为你有才。这些年来,你很不安份怀有非份之想,孤一直隐忍,就是要你悔悟。”赵伦的声音并不高,却是很有震憾力。一字一句,仿佛巨锤一般,打在群臣的心坎上:“没想到,你不仅不悔悟,反倒是得寸进尺,越来越不安份。”

目光从吕嘉身上移开,在那些叫嚷的大臣身上扫过:“你们本是越族首领的后裔。做孤的孙子还嫌竟然敢这么对孤说话!六十年前。孤率军前来,你们的先辈跪在孤的马前,指着苍天起誓,永远忠于大秦。

那时候,孤一个眼色,就能要了他们的命,孤深体始皇之心,网开一面,饶他们一命。你们不仅不感恩戴德,反倒是与吕嘉沉霍一气,竟然敢做出逼宫的卓,孤饶你们不得。”

赵伤当年统率秦军在岭南征战,那可是威名赫赫。虽然六十年过去了。不少部族还在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这番言词,绝对不是大话,而是实情。

群臣听在耳里,仿佛巨锤在撞击心坎,直打哆嗦。

“郭大侠,快动手!”吕嘉听了赵伦的话,心中不住打冷子,可是。他知道此时不动手,他就没有机会了,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令。

郭解早就在等他的命令了,猛的拔剑出鞘,剑光一闪,一个兵士给他刺翻在地上。提着带血的剑,大步而入。

郭解杀人不少,气势一放开。杀气腾腾。双日发赤,好象一头嗜血凶兽似的。

殿中大臣哪里见过如此凶悍之人,纷纷后退。郭解提着带血的利剑,大步朝赵儒行去。

“郭解,你一丧家之犬,竟敢在孤面前卖狂!”赵亿却是丝毫不惧。若说砍下的人头,郭解虽是杀人很多,根本就无法与赵儒比:“秦卫何在?”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队黑衣秦卫从后面冲了过来,把赵沱护在中间。一把把闪亮的秦剑,对准郭解。“轰隆!”

殿门给推开,只见秦衣带着一队黑衣秦卫冲了进来。手中的秦剑光华闪烁,指向群臣。一众大臣。吓的大气也不敢出,唯有颤栗的份。

“赵儒,拿命来!”郭解一瞧情形,就知道他已经陷入了黑衣秦卫的包围中,若是不能杀掉赵悄,扭转形势,他是插翅难逃。

手中剑一抖。一片剑光出现。对着一个黑衣秦卫刺去。

黑衣秦卫全是秦军后裔,个个都是十挑万选的好手,若论单打独斗。自然是不如郭解。可是,他们是军队,记练有素,配合默契,郭解一剑,立即引来五把秦剑,照着他身上下手。

郭解的身手极好。手腕一振。剑光闪烁,把五把秦剑挡开。可是。更多的秦剑朝他身上刺来。郭解的身手再好,也是双拳难敌四手。陷入重围中。一时哪里脱得开身。

秦衣手中剑一晃。指在吕嘉胸口。

“杀了他!”赵儒冷冷的下令。

“诺!”秦衣应一声,一用力,秦剑刺入吕嘉胸膛,用力一拔。秦剑抽出来,带着鲜血。

一篷鲜血溅得老远,吕嘉嘴里渗血。指着赵陀,喉头咕咕作响,有心要说话,却是没有机会了。软倒在地上,头一歪,就此气绝。

赵伤一挥手,秦衣指挥秦卫把那些叫嚣的部族首领看管起来。

吕嘉一死,大事不可为了,得赶紧撤。郭解当机立断,一振手中剑。就要杀出去。就在这时,几枝箭矢对着他射去。

近有秦剑当路,远有箭矢,郭解就是身手再好,也是无法应付。

“叶叶!”

沉闷的入肉声响起,两枝箭矢射中了他的肩头,腿上给一把秦剑刺中。腿一软,不由自主的摔倒在地上。

几把秦剑闪电一般,指在他的脖子上,若是郭解敢有异动,马上就会身死当场。

郭解一代大侠,纵横江湖,就这么给南越擒下了。

“挑断他的脚筋,腕脉!”赵亿打量一眼,冷冷的下令。

赵坨征战一生,杀人无数,哪会把一个江湖侠客放在心上,眉头都没有挑一下。

剑光一闪,郭解的脚筋腕脉给挑断。惨叫不断,恨恨的瞪着赵诧,恨不得一口把赵俏给吞了。

赵俏手一挥,一队秦卫挥着郭解出殿而去。

赵俏冷冷的扫视群臣道:“南越非孤所有,是华夏的南越!如今,大汉要收南越。就该完璧归赵了。谁还有异议?”

目如铜铃,缓缓扫视群臣。血溅朝堂,吕嘉的尸身还未冷却,谁敢有异议?

“没人说话,就这么定了!”赵俏声调陡转高亢:“打开城门,迎接汉军!”

赵胡叹口气,他的王个没了。

默以

茫茫大海中,楼船破浪前进,带

卫青站在船头上,顶盔贯甲,目光炯炯。望着东方。

一个巨大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那就是东醒,卫青长吸一口气。

“东醒!东醒!我们回来了!”随来的东醒奴隶。手指着东方,大声欢呼着。

他是奴隶,是给东罐的贵族贩卖的。如今,他们不再是奴隶,是自由之身,虽然没有什么财产,可是,卫青说了,只要他们这次立功,大汉会重赏他们。

对卫青的话,他们不敢有丝毫怀疑。因为汉朝给了他们自由之身。足以让他们信服了。

低贱的奴隶给人贩卖,却是自由之身回返,他们为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包围着,跪在船头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看着呜呜哭泣的东晓义。卫青大是感慨。卫青是车奴出身,家里很穷,至少还有人身自由,比起眼前的东飓人,那是何等的幸事。

“你们回到东醒,把你们的遭遇告诉你们的亲人朋友,就是你们的功劳。”卫青大声勉励东腿人。

由奴隶到平民,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需要什么大义,不需要什么美妙的言辞,更不需要说教,他们的遭遇就足够了。

据卫青了解,东雕运有不少奴隶,若是这事一传开,这些奴隶就会蜂涌而至,投入汉朝的怀抱。有了他们的支持,这次收东醒就顺利多了。

没多久,楼船靠岸,放下舷梯。汉军下船。

卫青牵着战马,下了楼船,踩着松软的沙滩,对汉军大声话:“弟兄们:抬起你们的头颅,仰望这片湛蓝的天空,这就是东醒!”

“我们到东赈了!”

汉军发出阵阵欢呼声。

“在东醒,有很多奴隶。他们不是奴隶,是我们的兄弟,你们要象对待亲兄弟那般对待他们!”解放奴隶,给他们自由,是这次收东腥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出发前,周阳一再交待的事情,卫青自是不敢怠慢:“不得掳掠,不得**,不…”

卫青的号令极严,一条条的军规约束说来,头头是道。

“诺!”

汉军轰然相应。

重申军规约束后,卫青把汉军分成很多队,要东醒人带着他们去收地。

汉军得令后,分头出发。

一场收台湾的行动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默以

“隆隆!”

汉军开进,气势如虹,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大帅,前面就是番离了。”赵破奴策马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冲周阳禀报。

“番离?现在的广州?”周阳大是振奋。

在另一时空,周阳去过广州的。那时的广州热闹非凡,繁华异常,是中国有名的经济中心之一。人口众多。旅游的,做生意的,求学的。过路的”来自五湖四海,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不愧是大都市。

领略了广州的风土人情,周阳赞不绝口。

两千年前的广州,又是什么样儿呢?周阳很是期待,很是迫切,想一睹究竟。

“加快速度。”周阳手一挥。一拍马背,追风驹似是明白主人的心思。嘶鸣一声。撒蹄便奔。

此处离番离已经很近了,不多一会儿,就到了番离城外。

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停了下来。周阳打量起番昌,占地不大,周回不过十来里,其城墙比起大浦关要坚固一些,依然比不上中原的城池,可以说差距还很大。历史不够好,一直是周阳的缺憾。他不知道,现代的广州如此发达。那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那是两千多年历史演变的结果。

秦始皇平定岭南之时,番离还没有。秦军平定了岭南以后,扫除了岭南与中原交流的障碍,岭南的变化已经很大了,才有眼下的番禹城。

可是,这种变化,仍然不够。主要是五岭太过险峻,道路不畅造成的。尽管有灵渠,仍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直到唐朝,唐朝名相张九龄修通了“梅岭古道”使得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更加方便,岭南的发展才更进一步。

张九龄之所以能修梅岭古道。那是因为他本人就是岭南人,深知岭南的利弊。

到了近代,随着海外贸易的兴起,很好的促进了岭南的发展。现代。我们有了公路,有了铁路,交通已经不是问题了,大量的货物运到广州,向世界出口,广州要不发达都不行。

在秦汉之际,番离是有名的“天涯尽头”离经济中心中原很远很远,要不落后都不行。

“一定要把岭南建设好!”周阳暗下决心。

“禀大帅,赵胡前来迎接。”

就在周阳感慨古今变化巨大的时候,公孙贺前来禀报。

“有请!”周阳忙收慑心神,飞身下马。

只见赵胡快步而来,冲周阳见礼道:“南越赵胡见过大帅!”

“周阳这厢有礼了!”周阳忙还礼。

赵胡把周阳一打量,只见周阳俊面玉颜,正宗的少年郎。如此年纪轻轻,竟然是名震天下的名将,真是让人想不到啊。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远胜闻名,赵胡暗赞周阳远胜传言,笑道:“久闻大帅威名,如雷贯耳,早想一见。今日方才如愿,实是快慰生平。”

“你是不是想,我长着一对獠牙。血盆海口?”周阳调

“哈哈!”赵胡没想到周阳竟然如此调侃,先是一愣,继而就是哈哈大笑,伸手在周阳肩头一拍,亲昵的道:“我真要那样想了,你会不会把我正军法?”

“这介”我得想想!”周阳回答得很有趣。

“哈哈!”赵胡对周阳的趣话大是受用,亲近了许多:“赵胡原以为。打得匈奴五十万之众灰飞烟灭的周大帅,一定是一个生性严谨,铁面无情的人物,没想到,周大帅是如此的有趣!有趣!呵呵!”

赵胡原本以为,南越虽是没有打,开关相迎,即使要打,也打不过汉军。他来迎接周阳,周阳要是摆起架子,用胜利者的姿态与他说话,那他就不好受了。没想到,周阳竟是如此有趣,一点架子也没有,对周阳的好感直线上升。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总是让人欢喜。

赵胡在周阳的引介下,与朱买臣、公孙贺、公孙建他们见礼。

“大父东事已高,行动不便,特遣在下前来迎接,失礼之处,还请大帅、各位将军见谅!”赵胡最后向周甄他们致歉。

赵伤九十多,近百的人了,气血已衰,行动很不方便,周阳他们哪敢要他前来出迎,齐道:“言重了,言重了。”

“大帅,请进城吧!”赵胡笑着道:“汉军也开去,接管城防。”

“接管城防?”周阳颇有点意外。

接管番离的城防,那是时间问题,只是现在就进行,这也太急了点吧。

“这是大父的意思。”赵胡忙道。

既然赵儒如此说了,也没什么好推托的,周阳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吩咐一阵,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领命而去。

一队队汉军,在他们的指挥下。开进了番离,正式接管了番易的城防。

番离是南越的都城,汉军接管之后,南越正式宣告灭亡。

闽越已亡,南越不复存在,百越之地,只剩下东眠了。东佤太不过汉朝三五个县那么大,根本不需用动刀兵,只需一介之使就可以让其归附。

可以这样说,南越一亡,百越已经全部收复了。

秦始皇当年平定岭南,动用了五十万大军,费时数年,方才平定。周阳先后动用的不过十余万军队,费时不过数月,时间上少得太多了。

说到伤亡,更没法比。秦军当年南下。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平定,伤亡很大,就连统帅屠睢都战死了。而汉军的伤亡小得多,总计伤亡不到两千人。战死的,不过数百。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用如此小小的伤亡,收复百越。堪称奇迹了。

当然,这难度与秦始皇当年平定岭南没得比,可以说有天渊之别。

秦军当年南下,那是开拓。所谓开拓,就跟开垦荒地差不多。一块荒地,长满了杂草、树木、荆棘,耍垦荒,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花费的功夫很大。

秦军当年进军岭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军岭南,岭南的越族盘踞山头,不服从秦军,给秦军制造了高昂的伤亡。

汉军这是收复。所谓收复,就相当于在一块荒废的土地上重新种庄稼。虽然土地荒废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总比去开垦荒地省事得多。

秦军当年南下,五十万大军,还有秦始皇派往岭南的百姓,加起来接近百万之数了。上百万人,没有一人回返中原,他们留在了岭南,在岭南成婚生子,繁衍后代,传播中原文明,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越族对中原文明更加认可。正是这种融合,使得周阳的进军异常顺利。

赵坨下令开关相迎,汉军兵不血刃就到达番离,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赵俏,秦始皇五十万南征大军的最后一兵,他用毕生精力守护着南越这片土地。汉军到来时,他选择了不战,迎接汉军,对收复百越做出的贡献非常巨大。

这一切的一切,归结在一起,这都是秦始皇打下的基础。若是秦始皇不打下这基础,不派出五十万大军南下,不把上百万中原人口留在岭南,岭南就是另外一番模样。

周阳和赵胡并骑而行,进入番离,不由得感慨万端。

秦始皇,一个给后人骂得体无完肤的暴君,竟然处处有他的身影,就是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影响依然还在。

“历史的误会!历史的误会!”周阳置身在番离这个秦军开拓的城池。这种感受特别强烈,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番禹城里和周阳预料的差不多。房屋不多,街道狭窄,远远不能与中原城池的繁华相比。街上的行人稀疏,做买卖的更少,回想起长安的繁华,只能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土地不仅要开拓,还要治理好。这才是根本之道,应该把岭南治理好!”周阳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可是,要想治理好岭南,谈何容易。

一是有五岭阻隔,与中原的交通不便。二是岭南山穷水恶,不够开化。三是这里的人口太少,远远不能与中原比。

这三个困难,任何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周阳不由得摇摇头:“再难。也的治理!”

第八十八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

司阳转着念头。跟着赵胡,来到南越王远远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柱着拐杖,站在宫门口,正是赵伦。

赵坨这个人,没有写进历史教科书。要不是周阳来到汉朝,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依周阳对他的了解,以及他的作为,可以称他为“南越守护神”了。

对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周阳很有好感,忙飞身下马,整理一下衣衫,快步上前:“周阳见过大王!”

“呵呵!”赵俏爽朗一笑,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周阳身上的来瞄去:“赵儒久闻大帅威名,没想到大帅俊面玉颜,翩翩少年郎!”

谁个见了冉阳,不是如此感慨?

能打得匈奴五十万之众灰飞烟灭,一定是一位了不得的大英雄,应该是身长八尺,目如铜睛,威风凛凛,谁又想得到,周阳竟是面如傅粉。诚少年郎。

“好好好!”赵亿亲热的在周阳肩头拍拍:“人不可貌相,子房面目妞好如一妇人,却是智计绝世,世所难敌。大帅如此俊面,亦是大英雄,世所罕见。呵呵!”

赵俏快一百岁的人了,算年龄。可以做周阳的曾曾祖父了,他如此亲切,让周阳有面对长辈的亲近感。笑道:“大王是不是以为我的长相有些让你失望?”

“趣人,趣人!”赵儒伸出枯瘦的右手,拉着周阳。

朱买臣、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上前见礼。他们和周阳一般,对赵儒不乏好感,执礼极幕

当秦无悔向赵诧行礼时,激动难言。他是秦军后窝,而赵亿是秦始皇五十万南征大军最后一兵,他们有着特殊的联系,尽管他们没有见

面。

赵坨对秦无悔是夸赞有嘉,一个劲夸他是好样的,没有堕了秦军的威风,敢与匈奴抗争到底。虽然赵儒是南征大军中的一员,秦无悔是北方秦军的后裔,毕竟都是秦军。那种感情非笔墨所能形容。

见完礼,赵儒笑道:“大帅,请!”

“大王,请!”周阳跟着他进了王宫。

南越王宫其实并不大,其建筑、陈设远远不能与长安的未央宫相比。可以说很简陋了。

这还是好的。六十年前!秦军南征那时节。岭南没有城池,连番禹都没有。越族聚居各地,连城池是个什么样都不是那么清楚。秦军到来后,不仅平定了南越,还修建了城池,建了番离。

在秦军以及秦始皇迁到岭南百姓的努力下,南越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人口太少,变化依然是有限,能有眼下这般成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赵伤很是欢喜,一点也不象一个称雄南越数十年的英雄人物,倒象个慈祥的长者,好客的主人。招呼周阳他们坐:“坐坐坐,快坐!”

热情之极。这也难怪,赵俏六十年前离开中原,进入岭南,再也没有回过中原,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