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尚传-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不疑有他,又见了许多好酒,纷纷大喜。拍着胸脯保证后,迫不及待开怀畅饮,又是召集众人,就选了数千最勇猛者,随时待命。

程秉推故离开,径直赶往太守府。这时候,收到消息的士家人都已经赶了回来,里面吵成一团,有主张出兵的,有主张等待的。见了程秉进来,纷纷注目而视。

士燮也强拖病体坐在主位,看到程秉进来,急忙问道:“德枢过去,可曾探到什么?”

程秉叹气,脸色凝重道:“征氏举动确实诡异,不但军卒严整,还有数千名勇士正在结集,我恐怕征氏有袭击太守府的心思。”

“可恶!”

“这些养不熟的狼崽子!”

“我就知道,这些越人靠不住,定是受了刘尚诱惑,想要见风使舵!”

有了程秉的情报,原本还在争论的众人纷纷一面倒的支持出兵了。士微更是抓住机会,一下子弹了起来,大声叫道:“父亲勿忧,孩儿愿意带兵前去平叛,定不会让这些叛徒靠近此处。”

士袛晚了一步,也是起身道:“其他三门都是我们的人,孩儿愿意前去调兵,直接攻打越人兵营!”

士燮大喜,也是手底下真的没什么人才,就给了士袛兵符印信,令他前去调兵,又拨了府中精锐两千人,令士微统带,前去阻敌。其余士家子弟,各自离开,纷纷召集自己的部署。

程秉趁机跟上士微,偷偷进言道:“征氏此来,必以精兵开道,二公子何不令人埋伏在两侧民房,敌军到来,也不消跟他们废话,只管乱箭射去,也可减少伤亡!”

“德枢果然大才!”征氏勇猛,士微本来就是担心,程秉的话,可是正中下怀。当即,士微寻了无数弓箭,令军卒埋伏于两边民房,专等叛军过来。

这时候,吃好喝好的征氏兄弟已经带着自己族中的勇士杀气腾腾的赶了过来。他们虽然知道今夜可能会有大乱,却完全想不到有人会在半路伏击。所以,毫无准备的三人一脚刚刚走到半路,两侧民房之上,无数箭矢就仿佛蝗虫一般无穷无尽,走在最前面的数十人当场被乱箭射死。征洛虽然跑得快,肩膀上也中了一箭。

见到同伴惨死,越族部兵纷纷怒吼挺起刀子就往上前厮杀,征氏兄弟更是一马当先,大声喝道:“那个没种的背后偷袭!有本事站出来受死!”

只是夜色里,只有无数的弓箭,不断的发出,征氏冲了几次也无法冲过去,不得已,只能带兵后退。

就在这时,突然之间,越兵扎营之处火光漫天,喊杀四起。仿佛有千军万马在一起厮杀一般。

一个越族小兵,浑身鲜血淋漓,就那么拖成一条血路,飞奔而来。一边跑,一边哭喊道:“三位大王,祸事了,交州兵突然袭击我们,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什么!”三兄弟大惊,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今夜不是让他们帮忙平叛吗,为何却又把刀子对准了他们。

不过,事关自己的族人,他们也不敢迟疑,当即下令掉头,就要往回赶去。这时候埋伏的士微哪里肯放,急忙带着人冲了出来,大声喝道:“征氏狗贼,士微在此,你们还想跑去何处!”

“不好,我们中了士家的调虎离山之计!”三兄弟里面,征闵头脑比较灵活,看到袭击他们的居然是士微,在听听北面震天的喊杀声,征闵很自然的想到了,士家要铲除他们。

“啊!”也许是受不得这种刺激,征洛仰天怒吼,听着北面惨烈的叫声,仿佛一支支钢针穿过肌肤一般,令的他心痛非常,他没想到,三兄弟对士家卖命的结果,换来的居然是无情的背叛。

“大哥,二哥,你们快去军营组织大家抵抗这里我来挡住!”不待众人反应,双目通红的征闵已经状如疯虎,纵马舞刀扑向了士微。活着的越族勇士也是纷纷怒吼,疯了一般的杀过去。

重重的跺了跺脚,征洛征间强忍住泪,带着剩下的百余名部下扭头往北门狂奔,沿途之上,不断有溃散的越兵奔来,见到征氏还在,原本惶惶之心不翼而飞,纷纷恶狠狠的转身,又是杀了过去。

整个北门,突然就是乱了起来。无数的人影厮杀在一起,血水,就仿佛夏季的暴雨一般哗啦啦的留了一地,满地的断肢残臂,还有受伤的士卒的呻吟,活脱脱就是一个人间的地域。也许,这里面就有着白日里还称兄道弟的士卒,只因为分属不同的阵营,现在正相互搏命,也有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突然间挺起长矛,来一个同归于尽。

等到征氏兄弟杀过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人惨象。因为事发突然,越兵又是群龙无首,一开始就被交州兵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他们虽然是天生的战士,可是也架不住敌人人多啊,三个城门的兵卒,正在源源不断的涌过来,要不是士燮发令,要最先夺过城门,恐怕越族兵的伤亡,还有更加的惨重。

北门之外,徐晃射出那一箭后,就回到了刘尚的身边。没过多久,熊熊的烈火就是驱散周围的夜幕。红彤彤的火苗,映照在刘尚的身上,拖着一个道长长的影子。

刘尚骑着追风,双目一直注视合浦的城楼,尤其是当城北火起的时候,刘尚的耳中,仿佛听到了无数的惨叫声,令的他脸色,有些微微惆怅。

胯下的追风,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情绪,偏过了头来,用大眼打量着刘尚。

微微的笑了笑,刘尚拍了拍追风的头,趴在他的耳边,有一种几乎自言自语的语调道:“老伙计,你说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追风没有说话,也无法说话,它只是很重的打了个响鼻,蹄子用力的刨着软泥。

“主公,破军营五千将士已经集结完毕,随时恭候主公之命!”徐晃特有的雄浑的身影靠了过来,他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片片人影黑压压的聚拢了起来。他们默不作声,熊熊的烈火下,无数人马的影子交叠重合,仿佛一睹大山,屹立在刘尚身后。

“击鼓!进兵!”刘尚直起了身子,看着合浦城中冲天的火光,大手用力一挥。身后的山峦,见到刘尚的手势,突然间动了起来,无数锋锐的兵器,出现在他们手中,无数战马的蹄声,遵循着一定的节奏,与刘尚擦肩而过。只有徐晃没有动,刘七没有动,刘尚的亲卫没有动,他们依然定定的跟在刘尚身后。

只有隆隆的马蹄声中,传来杨阿若兴奋的嚎叫声:“兄弟们,谁说骑兵不能攻城,今日咱们就撞进去给定难军那些混球看看!”

一片哄笑声中,马蹄声越去越远,却离着合浦城越来越进。原本还在还在厮杀的双方,听到城外隆隆的马蹄声,都是愣了一愣,随后,又是搏杀在一起,杀的更加的激烈,更加的不要命。

“刘尚来了!”这是城中所有军卒共同的想法,不同的是,交州兵是恐慌,征氏兄弟却是大喜。

重重的吐了一口血水,征洛身重数箭,已然中气十足的大喝道:“士燮老贼,你们不是怀疑我们造反啊,今天,老子就真的造反给你看看!将士们,大家冲啊,打开城门,放刘尚军入城!”

“打开城门!打开城门!”厮杀的有些绝望的越族兵,仿佛突然间有涌上了无穷的力量,无数人,纷纷掉转方向,往城门的方向冲去。那里越人最不关注的方向,现在,却是他们活命的一个机会。

士燮脸色苍白,隆隆的马蹄声,仿佛一柄柄重锤,狠狠的抽打他的心里,他只能声嘶力竭的大声的吼叫:“不能开门,全军压上,千万不能打开城门!”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尘埃落定

隆隆的战鼓,惨烈的喊叫,合浦的城门,仿佛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婆,缓慢却又坚定的打了开来。

一股子血腥味透过敞开的大门传了出来,露出无数的火光,还有光影里厮杀的人群。

“杀啊!”杨阿若大声的嚎了一嗓子,坐下的战马仿佛离弦之箭突然就窜了出去。他这一声吼,就是那冲锋的信号,无数的马蹄声,重重跃过吊桥,笔直的杀进了城中。

犹自搏杀的越族兵,纷纷撇下对手,让在两旁。任由这股钢铁洪流倾斜而过。沿途之上,只留下混杂着血水的泥泞。

“这个杨阿若,还是那么好斗!”刘尚摇了摇头,扭头对身边的徐晃道:“阿若鲁莽,公明可上前帮他一把。”

徐晃点点头,一边拨马,一边看着刘尚道:“敢问主公,士燮该当如何处置?”

“生死勿论!”刘尚面无表情,只是眼神的深处,有一抹淡淡的哀愁。如果他记得没错,这个人应该是善终的,可惜,他遇到了自己。

“跟我来!”徐晃没再多问。带着自己的十余名部下,也是飞身冲进了城中。手中大斧,舞动的仿佛一面快速转动的风车,只要有人敢拦住他的脚步,必定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今夜的合浦,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震天的喊杀声也由城北,渐渐的扩散到了各处,甚至就连太守府外,也是人喊马嘶。时不时的就有那溃败的交州兵,脱了军服,蛮横的撞开各家的民户,想要躲藏起来。可是紧接着,无数的越族兵就是按图索骥的追了过来,于是,一场又一场的厮杀,接着上演。

合浦太守府内也是人心惶惶,士燮呆呆的坐在平日议事的坐席上,笑眯眯的看着府中的下人抢夺着自己的财物。士壹陪在他的身边,脸色平淡,甚至还用炭火煮着一壶上好的香茶。

“大哥,茶好了!”士壹小心翼翼的捧着一盏犹自冒着热气的茶水,轻轻的递给士燮。

士燮笑了笑,接过茶水,看着里面黄褐色的茶水,美美的闻了一闻,随即露出笑容,举起那盏茶水,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有何恨?”

士壹苦笑一声,叹道:“天子暗弱,汉室未衰,天意如此,其是我等凡人能够改变?大哥,来,弟弟敬你!”

说完,士壹一仰脖子,把自己手里的那盏茶一口喝尽。士燮笑了笑,也是痛快的喝干手中的茶水,本来还想大赞一声“好茶!”只是视线模糊,一股子钻心的痛楚,从胃里一直延伸到脑袋里。一旁的士壹,却是脸色平静,安静趴在案几上,仿佛睡着了。

同一时间,太守府的另一处所在。袁微也是一脸平静的看着面前的程秉,略微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一种了然的神色。道:“刘子任对你许诺了什么?值得你作出背主之事?”

程秉脸色略微一红,仿佛有点不敢面对袁微的注视,只能别过脸,道:“交州刺史!”

“此人好大的手笔!”袁微也是惊住了,他虽然知道刘尚为了策反程秉肯定会给出高官厚禄,没想到居然是如此大的官。

“袁公若降,辅国将军愿划合浦以东为广州,袁公可为广州刺史!”程秉也不隐瞒,把刘尚开出的条件和盘托出。

“呵呵…果然是成大事者!”袁微大笑,就在程秉注视下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只见他脱下头上的文士冠,去掉柳木簪,就那么披头散发,带着桌上的长剑,大步跨出房门。

“袁公何必执迷,岂不闻贤臣择主而仕?”程秉不忍心,还是追了出来。他知道袁微想要做什么。

“哈哈…。。我只闻忠臣不事二主!”袁微头也不回,就那么披发仗剑,径直出了太守府。一对杀红了眼的越族兵立刻围上,却还不敢动手。

袁微又笑,大声叱道:“无胆鼠辈,袁微人头在此,何不取之!”说完话,举剑就刺。越人大怒,纷纷乱刀涌上,顿时把袁微砍做肉泥。

一代英才,就这么无奈的走完的他的一生。直到第二日一早,城中动乱稍微平定后,刘尚才得知这件事。只是,这时候的袁微尸首都是不成人形了,刘尚只能命人把好生收敛,以火葬之。

厮杀了一夜,征氏兄弟的脸色都是发黑。这是过度疲劳所致。不过,他们还是强拖着疲惫的身体陪在刘尚身边。现今大势已定,他们既然反了士家,唯一能够依靠的只刘尚了。所以,他们收拢族人后第一件事,就是过来向刘尚投降。

既然要安抚越人,刘尚当然热情相待。而且,背地里狠狠的坑了三人,刘尚的心里难免也有些愧疚。只是温言劝慰,让他们放心、

这时候,攻入太守府的军卒也回来了,也带回了士燮兄弟服毒自尽的消息。刘尚听了,心里也是郁郁。暗道恐怕自己兵败的下场也不过如此。起码这两人还算死的体面,不像袁微,连个人形都没有。

不过,好歹士燮也是一方诸侯,曾经的对手,于公于私,刘尚都应该前去吊唁的。这其中也有安抚交州人心的意思。毕竟士家经营多年,还是有许多人念着他们的好的。刘尚初来,总要收买人心。

如今的太守府,虽然外面的装潢依然华丽,但是里面却是空荡荡的,显得极为的荒凉。略显哀愁的程秉,就立在太守府外,看到刘尚马队过来,急忙上前拜见。又亲自引路,带着刘尚往士燮所在行去。

合浦的太守府,也是刘尚所见过的最大的一座太守府,不但里面雕梁画栋,十分的华丽,就是里面的通道也是九曲十八弯,完完全全的园林式布置。不但有着清泉流水,还有着各种高大的树木。走近里面,仿佛进入的不是一座宅院,而是后世的公园那般。

士燮的所在,就在园林的最里面的大堂之内。他同士壹,依然保持着死前的样子。士壹侧着脸卧在案几上,嘴角还留着一丝笑意。士燮靠着软垫,双腿大张,仿佛在笑,又仿佛在苦。凝固的表情,总有一种耐人寻味。可能因为死去多时,又平添了一种阴森恐怖。

刘尚仔细看了眼两具尸体,确定是士燮士壹,这两个士家最有才华之人。他有想过士燮会死,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两人,尽然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想一想,他又是释然了。虽然士家的手中还有着交趾等郡,不过,士家的所有能战之兵都在这里了。这次城破,可以说士家的家底已经输光了,他们死去,只是不忍心看见自己家族最后的覆灭罢了。

“士家的其他人呢?”默默的看着士燮,刘尚突然想到,过了这么久,还没有来报抓住了其他的士家人。

“早在主公进城的时候,刺史大人就令他们逃命了。”说话的是程秉,见到士燮,他的脸也是愧疚,只能侧过脸,不敢直面。

“派人通知他们,士燮不日就要发丧,他们作为人子,可以前来拜祭,我保证在士燮下葬前后,决不伤害他们!”刘尚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这个房间。从目前来说,这里依然是士燮的,哪怕他死了,刘尚也不愿意立刻就搬进来。这是对敌人的尊重,也是刘尚唯一能够做到的。

“主公,如今士燮一死,群龙无首,何不趁机攻略各处,要是拖延,恐怕会给士家喘息的机会?”司马芝随在身边,有些不解的问道。

刘尚呵呵一笑,望着天空,轻声道:“仗要打,丧事总也要办啊,士家能不能留种,就那他们够不够识趣了。”

说完,刘尚拍了拍追风的马头。追风打了个响鼻,突然就是加速,把所有人远远的甩在后面。后面的众人大惊,拼命催动战马想要跟上。只是,他们只能看着刘尚距离他们越来越远。只能听到追风所过之处,无数军卒传来的欢呼。

“子扬,主公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追不上刘尚,司马芝只能扭头问身边的刘晔了。

刘尚微微一笑,习惯性的摸了摸自己漂亮的胡子,道:“我主仁慈,就看士家人里,有没有聪明人了。”

士家人有没有聪明人刘尚不知道,不过,士家人里,还真有几个顾念亲情的子弟。虽然知道敌人的话不可信任,等到士燮兄弟合葬的哪一天,士壹的儿子披麻戴孝,带着数名从人奔丧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郁林太守的印信以及兵符。其余士家诸子,大多作壁上观,或者退保交趾,或者别拥郡县。

看在士匡识趣的份上,刘尚本来想表士匡为中郎将,作为他献土归降的奖赏,谁知掉士匡心灰意冷,婉言谢绝了刘尚的好意,只表示愿意卸甲归田,做那武昌一小民。

这自然是刘尚乐意见到的。本来他封士匡官职,就是要羁縻到武昌就近监视,这也是刘尚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处置士家的办法,既要斩草除根,消除可能的隐患,又得显露宽仁,表现自己仁慈的一面。士匡的打算,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既然士匡不愿为官,刘尚也不好薄待,就划拨了武昌一处大宅子,赐钱四十万,使其安心守孝。

就在士燮下葬的当晚,刘尚又令太史慈领一军,直扑交趾,徐晃领一军劝降合浦各地,魏延领一军,前往郁林,收编各县兵马,自己则带着刘晔,司马芝等人返回南海。就令程秉为合浦太守,领兵三千坐镇合浦,兼理各郡事物。可以说,程秉职权,已经完全相当于一个刺史。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当然,程秉是不可能掌握军权。交州的军权,依然被刘尚牢牢的控制着。罕见的却是薛综,自愿放弃了苍梧都尉的职位,反而成了刘尚身边的一个属员。从地位上看,就仿佛当初程秉在士燮手下一样。可是程秉听说后,反而对别人道:“我不如薛敬文。”

一路无话,刘尚坐镇南海,一连花了数天时间,接见越族的各部的长老,头领。征氏的投降,也意味着越人的归顺,刘尚就把以前同许靖等人商议的亲越之策逐步实施,争取越人之心征氏兄弟不愿意参与中原混战,刘尚也不勉强,就命三人为护越中郎将,守护交州。又令许靖做鱼鳞册,清查越人户口,制定各项赋税。

因为刘尚所定赋税完全比以前少了一半,越人也渐渐心安。纷纷放下武器,或者回山,或者种地。

士燮一死,交州各地人心惶惶,听说刘尚来攻,或者驱逐士家之人,开门投降,或者杀死各自长官,内中策应。所以一路之上,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只有交趾乃是士家根基所在,极为难打,不过→文·冇·人·冇·书·冇·屋←,随着士家大势已去,太史慈围城三日,令人射入无数劝降文书。

自知守城无望的区景也是趁夜举兵,尽灭士家诸子,然后开门投降。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木离反对,害怕夜长梦多的区景,尽然杀了木离,然后举兵。

虽然不耻区景为人,刘尚碍于承诺,也不好冒然杀降,只是封了区景一个闲职,也令其前往武昌。

一切忙完,时间也正式进入六月了,刘尚的大婚在即,也不好一直留在南海,只能带着区景士匡,在太史慈魏延等人护送下,一路快马加鞭,赶回武昌。

只是临行之时,刘尚又趁夜召见了程秉,令其在为越民等级造册之时,分为生熟两册。熟越人者,说汉语,依汉俗,可与汉民一视同仁。生越人者,也许习汉话,穿汉服,视其汉化程度,随时抬籍。有令司马芝为南海太守,领兵三万坐镇其中。所以,越人虽然不满,面对强大的兵力,只能屈从,一时间,越族村落之间,会说汉话者身价倍增。甚至有越民为了抬籍,不论汉女相貌,直接取回家中。虽然刘尚没有明说,但是,取了汉家女,当然是汉家人,这也成了交州不成文的规定了。

整个交州,就在这种这种恩威并施之下,渐渐的稳定下来。整个士家,只有一个士匡侥幸活命,犹在武昌刘尚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交州虽然因为刘尚大军离开,兵力大减,依然保持着和平的局面。

而且,为了不在刘尚大婚期间出了乱子,留守交州的官员纷纷卖力巡查,就是也野心,看到这架势,那也是偃旗息鼓,躲在地下。

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武昌

阔别数月的武昌城墙,依然是那么巍峨。今天更是刘尚凯旋的日子,天还蒙蒙亮,就有无数的百姓端着木盆,开始清扫周围官道,虽然地面上根本没有什么灰尘,但是时常有自发的百姓过来洒扫。

道路的两旁,原本刘尚随意命人栽种的树苗已经有了一米多高,它们笔直的,相隔三五步远的站在哪里。一个个神情肃穆的卫兵,站在两棵树之间,一动不动的笔挺着。他们的身后,道路的两旁,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无数的百姓一大早就是提前过来,还是没能抢到最前的位置。只能各显本事,或者寻了木凳子,或者站在突破上,有那小孩子,央求着大人,就骑在脖子上,嫩嫩的小手对着那些大兵指指点点。

日头当空,所以人感觉有些闷气。尤其是人多,更加的热了。许多人不自觉的想要用手扇风,不过看到两排肃穆的,一动不动的卫兵,这些人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个大老爷们,虽然不像这些军爷那般有胆气,敢上阵厮杀。到底也是卵子不是,人家能够站在太阳底下一动不动,自己总不能像个娘们一样示弱了吧。只是,虽然许多人能够忍住燥热,只是这鼻子还是不自觉的狠狠的抽了抽。因为,人群里,不是只有大老爷们的,还有许多花枝招展的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娇声说笑,她们可没什么较劲的念头,赶到热了,自然拿起纸扇子摇一摇,一股股诱人的脂粉香,就那么飘荡了开了。

不得不说,刘尚的到来改变了不少事。先不说各地的局势因此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就说这民众的生活,就是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了。就拿这纸扇子来说,现在可是大汉女子们最流行的稀罕物。一个姑娘家,就是再没有钱,那也得用白纸糊了一把团扇,当作点缀。至于扇子上花了花鸟的,那更是了不得,完全是贵族小姐最喜爱的物事。也因此,武昌甚至还多了一种专门在纸扇上画画的手艺人。

日头更高了,议论纷纷的百姓也渐渐感觉到了饥饿。虽然刘尚有通知是今天入城,可是这个时间,到底也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原本兴冲冲的百姓,迟迟等不到刘尚大军过来,都是开始不耐烦起来。想要散去先吃了午饭,在来等着。

一日三餐,这换了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刘尚没来之前,武昌的人里面,也就是那些豪门地主之类的,才能够享受这种福气。不过,随着左伯纸的发明,书籍的出现,大量的商人涌入,不知不觉,原本平常的武昌人家也是突然间富裕了起来。一个个手里有了闲钱,再不肯亏待而来自己的胃。所以,这种至上而下的一日三餐,就在刘尚完全无意之间,渐渐成了习惯,一种只有咱武昌人才有的习惯,。

没错,就是咱武昌人。往常的时候,说起哪里人,很多人都会说豫章人,扬州人,唯独不好说自己是武昌人,因为,武昌虽然资源充沛,刘尚没来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大点的县城罢了。比起中原,也就相当于一个比较富庶的县城,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县长,而不是县令。

这长、令,看起来都是一县之主,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不说别的,就是人口,你县长管的就不如县令多。其他的什么地位,待遇,更别说了。

不过现在的武昌可是不同了。自从刘尚大发神威,很是灭了一部分三心二意的豪族之后,许多在外地的豪族也是纷纷把家搬了过来。这一嘛,自然是越来越繁荣的武昌强大吸引力,二来,也可就近结交各处的贵人,争取入了刘尚的法眼。虽然上次几家豪族的灭门惨案,公开的说法是因为匪徒入侵,不过在这些豪族心中可是各有一杆秤,看得清形式。

这不,虽然刘尚此次的回军并没有特意的通知这些豪族,他们依然一大早的带着仆人,驾着牛车马车出城等候。里面最突出的,当是乔玄。这个刘尚的既定老丈人自从出城后可是一直没有听过嘴。不是这家来拜,就是那家来请。整整一个上午,乔玄的嘴就没有听过。那还是许多自觉地位不够的小豪族没有上前的结果。

不过,随着太阳的高升,原本围着乔玄的豪族门又是老实了下来,一个个虽然没有想那些军卒一样笔挺了身子,也是亲自下了车马,跟着乔玄一道往鲁肃那边凑。

这些人动静,立刻引得围观的群众大喜,纷纷低声道:“大人们动了,看来辅国将军要来了!”

话音未落,突然之间,远处的尽头出现了无数的黑点。随后,一片片军马不紧不慢的奔跑了过来,战马之上,一个个骑士雄赳赳的挺着胸膛。在周围卫兵羡慕嫉妒的眼神下整齐的排在两边,恰好是一棵树一个骑士。

就这样,一个站在地上,一个骑在马上,这地位自然天差地别。当场就令的许多人羡慕的流口水。暗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够披上这样的盔甲,替辅国将军征战沙场,就是死了,那也值得了。

可别小看这些骑士,就是在北方这等战马泛滥的地方,一个骑士的待遇都是高出步卒数倍,更不要说在南方了。凡是跟着刘尚南征北战的骑兵,那一个身后没有几亩薄田?战功大的,已经完全算个小地主了,这如何不令人羡慕。

但是,羡慕归羡慕,百姓空城而来,可不是紧紧为了看这些骑兵的,而是为了见一见传说中的辅国将军。他们也抬起头,踮起脚,拼命的往远处张望。

只是,他们看见的,依然是一队队的军卒,一片片的盔甲,虽然这些军卒个个精锐,每一批出现,都是赢得无数的喝彩声。可是大家的心里,总觉得空落楼。也痒痒的,恨不能冲过去把刘尚当场揪出来。

城楼上的陆环,就有这种忍不住疯一把的冲动。只是她咬着嘴唇,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一个年轻男子,又是狠狠的攥紧了拳头,硬生生的忍住了这口气。

那个男子很文弱,看上去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偏偏的,这人身上还带着剑,怎么看,怎么有种滑稽的感觉。尤其是,这人看起来斯文,现在的动作可是跟斯文一点也不沾边。只见他一只手飞快的剥桔子,一只手抓起一半,就是往嘴里塞,地面上,厚厚的桔子皮可以把人的脚跟淹没。就是奉命监视他的士卒见了,牙根子也忍不住发酸,恨不能当场跑去下求鲁肃把他们换下去。

只是鲁肃可没有那个闲工夫管这些事,他虽然是武昌的大总管不假,事无巨细都是亲历亲为,不过今日可是刘尚回城的日子。而且,鲁肃也不敢肯定,这些天自己的施政方式合不合刘尚的心意。

虽然刘尚临走的时候曾经拍着鲁肃的肩膀说道:“我信任你就像相信我自己!”

但是伴君如伴虎,这种独揽政权看起来威风,鲁肃却时刻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现在刘尚回来了,鲁肃也可以稍微的松了口气。

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腿脚。看到破军营,定难军以及山越营的兵马陆续经过,或者回营,或者护卫,鲁肃也扭头对身边的文武官员道:“差不多了,你等随我前去迎接主公!”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凛然的跟在鲁肃身后。按照品级大小,一个个跟在鲁肃身后。本来,汉朝的官职,是按照俸禄的多少来排定大小的,比如两千担之内的,可是刘尚嫌难听,感觉一个个像是个卖粮的,于是私底下该做了一到九品。当然,这只是私底下武昌流传的,大家可不敢摆上台面。毕竟还有个大汉朝压着。只是隐隐的,凡是接受了这种分法的官员,就可以算作刘尚的心腹,升迁也快,若是不能接受,那只能一张凳子坐在到老。说不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