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可汗当然是我们的朋友,但西突厥不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

……

王帐前方的空地上已经支起一座巨大的穹帐,里面摆好了宴席,数百突厥大汉杀牛宰羊,架上火烧烤,一队队突厥少女将盛满各种水果的金盘端进大帐,大帐内,一群突厥少女正翩翩起舞,突厥乐人弹起火不思,苍凉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

能容纳数百人的穹帐内热闹异常,这一次染干给足了杨元庆的面子,准许他的二十余名手下一起进主帐就坐,一百余名突厥贵族出席陪客,众人推杯换盏,享受着突厥主人盛大的酒宴。

“杨将军,这次来突厥,带来了圣人可汗陛下什么样的指示?”

除非是正规的册封或者国事出使,那是需要举行隆重的礼仪,一般普通的出使,启民可汗都喜欢在酒宴上谈事情,这也是突厥人的习惯,酒宴上谈事情会更加融洽,双方容易达成共识。

这个规矩杨元庆也深有体会,他放下酒碗,和怀中取出了麒麟金箭,交给染干,注视着他道:“可汗是否还记得这个?”

大帐内霎时间鸦雀无声,染干摆摆手,令舞姬都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染干手上的那支麒麟金箭上,染干轻轻抚摸这支金箭,久久沉思不语,这是开皇十七年他亲手交给隋帝的信物,他还记得自己的承诺,凭此金箭,隋帝可调动他部落所有之兵。

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部落酋长,手下骑兵不足万,他才敢做出这样的承诺,可谁会想到,事隔十年,他已拥有近百万控弦士,隋帝却拿出这支麒麟金箭,难道他要把百万突厥战士都交给大隋皇帝驱使吗?

这无论如何办不到,但现在首要的问题,他该不该承认那个诺言,他该不该承认这支金箭。

沉吟了良久,染干才缓缓道:“当年,我对先帝承诺,若隋朝需要,我的部落会尽力出兵相助,杨将军,希望你能明白一点,我当时指的只是启民部。”

染干所能控制的兵力包括东方突厥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以及铁勒诸部,而启民部只是其中一个,启民部是染干自身的部落,虽然最为强大,但如果再细化到染干本人控制的核心部落,那最多也只能出兵十万人。

染干不敢否认当年的承诺,草原人一诺千金,他如果失信,会极大影响到他在草原上的威信,他只能尽量缩小承诺的范围。

杨元庆淡淡一笑,“可汗难道不想先问一问是什么事情吗?”

染干拍拍额头,呵呵笑道:“酒喝得太多,失去对常识的判断,杨将军请说,圣人可汗陛下有什么事情需要突厥相助。”

“最近契丹对大隋多有不敬,我皇帝陛下认为,突厥御下不严,当有责任,所以皇帝陛下派我来突厥,希望突厥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杨元庆的话说得很重,大帐内一片寂静,这时,叶护咄吉起身道:“突厥虽为草原共主,但契丹并没有臣服突厥,它臣服是大隋,它是大隋的家奴,家奴造反,主人责打便可以了,为何要让邻居出面,这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咄吉已经被隋王朝册封为叶护,也就是突厥可汗的法定继承人,随着年龄长大,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脾气火爆,也开始有头脑,变得成熟,说话也讲究有理有据,但他对隋王朝的强硬态度却一直没有改变,他从来就主张突厥和隋朝是平等之国,突厥不需要对隋称臣。

杨元庆也提高了声音,依然带着笑容道:“这是一件对大隋和突厥都两利的事情,叶护太子为何如此计较?”

染干摆摆手,让儿子坐下,他心里清楚,杨元庆拿出金箭,他就必须出兵,这和儿子所说谁的家奴没有关系,现在突厥不过是隋朝手上的一把刀,一根棍子,而不是什么主人和邻居的关系,这一点他必须要有明悟,但杨元庆说的双方两利却让他感兴趣。

“杨将军请说,突厥该怎么履行自己的诺言,圣人可汗又会给我们什么奖励?”

“很简单,突厥出兵,由我来统帅,剿灭犯事契丹部落,契丹子女归突厥,牛羊两家平分。”

“那需要我出多少兵?”染干步步追问。

杨元庆比出了两根指头,“两万骑兵!”

染干沉思良久,他终于点了点头,“那好,我们就一言为定!”

……

突厥盛大的欢迎酒宴需要举行三天,但并不是一直坐在大帐内喝酒,晚上需要休息,白天人在中途也可以离开,然后再回帐饮酒。

下午,杨元庆离开宴席来到了义成公主的营帐,两年不见,杨元庆的到来使义成公主欢喜异常,这位身处异乡的孤独女子对每一个来自家乡的人都格外亲切,尤其杨元庆和她有着更深的交情。

“杨将军浅饮几杯便可,为何要和那群粗鲁之人喝三天三夜?”

杨元庆身上散发出浓烈的酒味使义成公主对他有些埋怨,“你把我的营帐都薰了酒味。”

杨元庆歉然道:“微臣只想来探望公主,不想对公主失礼。”

“你能来探望本宫,我当然高兴,但在我的大帐,你就得按我规矩做事。”

义成公主取出一件洁白的锦袍,递给他道:“这是我无聊时给皇兄缝制,既然你来了,你就换上它,先说好,等会儿不准你穿它去喝酒,只准在我帐里穿一穿。”

杨元庆知道义成公主有洁癖,只得无奈地笑了笑,接过锦袍,义成公主见他听话,不以臣子自居,她心中欢喜,不由嫣然一笑,对旁边的尉迟绾道:“尉迟,你带杨将军去别帐更衣,再来见我,我要亲自煎茶招待他。”

……

尉迟绾一直不敢和杨元庆单独相处,她觉得自己无颜面对他,当年她决定离开杨元庆,跟随义成公主,这件事她就没有和杨元庆说过,擅自做主,如果说得严重一点,她这是逃兵,而且隋军中有规定,女人不得从军,她扮男从军本身就已犯罪。

更重要是,她觉得自己对杨元庆有了一种不该有的感情,她不敢去面对,种种不安的情绪使得她这些年来一直在逃避杨元庆,包括两年前她差点就答应了胖鱼的求婚,都是她这种逃避心理在作祟。

而今天,她终于不得不面对他,尉迟绾低着头,拿着衣服跟杨元庆进了别帐,杨元庆也没有跟她说话,进了帐,背对着她张开了双臂,这是要她帮自己换衣服。

尉迟绾咬了一下嘴唇,慢慢替他解开军服上的带子,杨元庆淡淡道:“我以为你会嫁给胖鱼。”

“我其实不喜欢他。”

“那你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你该怎么办?”

尉迟绾从军时虚报了两岁,军籍上她今年二十三岁了,但杨元庆知道,她今年其实是二十一岁,但不管怎么说,在隋朝二十一岁不婚,都已很严峻了。

尉迟绾替他脱下军服外套,小声道:“我也不知道!”

杨元庆心中一直很生她的气,不辞而别,他开始以为尉迟绾是攀上了义成公主,后也明白了,尉迟是在逃避,或许是她想恢复自己的女人身份,杨元庆心中对她的不满也消去了七八分。

“你逃避婚约,逃避大利城,逃避弟兄们,你不能一生都在逃避,你回来吧!你的军籍我还给你保留着,你回来,我会禀明圣上,让你做大隋的第一个女将军。”

尉迟绾替杨元庆穿上外袍,她还是摇了摇头,“将军,我和公主名为主仆,其实情同姐妹,公主如果真是突厥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倒也罢了,我离开她也无所谓,可公主真的可怜,可以她是大隋最可怜的女人。”

“染干欺辱她吗?”

“染干至少还是她名义上的丈夫,被染干欺辱还无话可说,可是一个月前,咄吉喝醉酒冲进了公主的寝帐,要对她施以强暴,我听见公主的哭喊,冲进去才用刀砍跑他,公主去找可汗哭诉,可汗却说,他死后,咄吉就是公主的丈夫,说这很正常,根本就不处罚那个混蛋,公主和我抱头痛哭一夜。”

说到这里,尉迟绾在杨元庆面前跪下,含泪道:“将军,求你救救公主吧!”

杨元庆也知道历史上和亲公主大多命运悲惨,尤其是嫁给草原胡人,不仅要嫁其父,还要嫁其子,历史上义成公主就是在染干死后,被迫嫁给了咄吉,后来又连续嫁给咄吉的两个弟弟,最后被李靖所杀,结束其悲惨的一生。

杨元庆心中叹息一声,他也想帮助义成公主,但他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尉迟,请你转告公主,等真到那一天,我一定会帮助她,送她回中原故乡。”

第六章 借兵突厥

夜幕降临,白天的欢宴告一段落,众人都醉醺醺地各自回了寝帐,染干已经想休息了,但长子咄吉却走进了染干的寝帐,他在父汗面前跪下道:“突厥之兵怎能交给隋将统帅,儿臣愿为副帅,统帅两万骑兵前去契丹。”

咄吉却有自己心思,这次出击契丹,父汗准备派出的两万骑兵中,其中一万人是父汗的近卫军,咄吉的目光就盯住了这一万近卫军,这是突厥最精锐的骑兵,都是从突厥各部落中挑选出的勇士,咄吉想趁机把这一万军据为已有,如果父汗去世,就算他继任为可汗,这一万近卫军也未必能落在他的手上。

现在父汗已喝得半酣,不一定能明白自己的心思,咄吉便想趁这个机会说服父汗答应。

染干尽管已是半醉,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却没有忘记,他摆摆手笑道:“你是叶护,你怎么能居于隋将之下,你不可去,你若惹恼了杨元庆,你斗不过他,反而削了你的威信。”

染干还记得两年前,咄吉和史蜀胡悉密杀杨元庆之事,他知道儿子和杨元庆关系不好,这件事他不想再节外生枝,便不再给咄吉机会,果断道:“你回去休息吧!这件事就不要再说了。”

咄吉无奈,只得慢慢退下去了,染干仰头望着穹帐想了半晌,他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选统帅自己的近卫军,同时又能配合杨元庆完成任务,最后他想到一人,便命左右道:“去把乌图给我找来!”

……

咄吉返回自己的寝帐,尽管父汗拒绝了他随行的要求,但他心中并不甘,他总觉得应该还有办法,在近卫军中,他有一名心腹大将,就算谋不到一万近卫军,但他至少可以契丹身上捞取一份丰厚的战利品。

“去把阿鲁达找来!”咄吉吩咐一声。

他刚回到大帐,他的一名亲兵便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咄吉会意,他翻身下马,向另一座小帐走去。

咄吉走进帐中,一名身材中等的肥胖中年男子连忙起身对他施一礼,“参见叶护殿下!”

说得一口熟练的突厥语,咄吉笑着点点头,“王掌柜什么时候到的?”

“回禀殿下,今天下午刚到,带来不少新货物,这是货物清单,请殿下过目。”

咄吉看了一遍清单,他眉头一皱,“我要的生铁呢?怎么没有。”

“回禀殿下,京城那边出了一点事,生铁现在正查得紧,不敢妄动,宇文公子说,过了风头再送货来。”

“过了风头究竟是多久?”咄吉有些不高兴道。

“几个月或者半年吧!”

咄吉沉吟片刻,便点头答应了,“我可以等几个月或者半年,但我一次就需要十万斤生铁。”

中年男子一惊,“殿下,这太多了吧!以前都是两万斤一送。”

咄吉摇摇头,“我确实急需,这样吧!若一次送十万斤,价格上我再翻一倍,我用黄金支付。”

中年男子想了想,这风险很大,关键看宇文公子怎么拿主意了,他不敢答应,便躬身道:“卑职不能做主,我回去和宇文公子商议,须公子决定后才能做,而且马邑郡仓库内没有这么多存货,我们还需要从各地调货。”

“我知道,我相信宇文公子一定会很乐意做这笔好买卖。”

咄吉很自信,他出的价钱相当于中原生铁价格的十倍,以宇文化及的贪婪,他怎么挡得住十倍暴利的诱惑。

咄吉从小帐出来,这时他的心腹手下阿鲁达已经等候多时了,阿鲁达是咄吉手下五名万夫长之一,勇猛善战,深得咄吉信任,现在可汗近卫军中担任左杀将军,统帅三支千人队。

见咄吉走上前,阿鲁达连忙躬身施礼,“参见叶护!”

咄吉点点头,“到我营帐来,我有事情交代你。”

……

盛大的宴席并没有持续三天,两天后,杨元庆便率一万突厥精骑兵向东而去,浩浩荡荡杀向契丹的领地。

染干交给杨元庆的两万骑兵,一支是染干近卫军,是染干极为精锐的军队,由杨元庆的老朋友,突厥驸马乌图统领,听从杨元庆指挥,而另一支军队来自靠近契丹的一个突厥部落,叫蒙兀部,这支部落常和契丹人打交道,很适合执行这次任务。

行军八天后,队伍离开突厥牙帐已近两千里,这天上午,军队抵达了位于克鲁伦河中游的蒙兀部落。

蒙兀部落在突厥诸部中是一个大部,有部族近十万人,可以组成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乌图向蒙兀酋长出示启民可汗的金箭和竹筒令,要求蒙兀部出骑兵一万,接受主帅杨元庆的统帅。

蒙兀酋长名叫完答,和其他突厥部落一样,他也见利而行,可汗的金箭和竹筒令是一回事,更重要是有利可图,如果没有可汗的命令,他们也不敢出兵攻打契丹,他们也害怕契丹的报复,但既然有突厥牙帐在后面给他们撑腰,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出兵了。

他派出一万军队,交给了杨元庆,杨元庆开始着手整顿并训练这一万蒙兀军队,准确地说,这并不是一万骑兵,而是一万牧民,装备落后,身着粗糙的皮甲,手执自制长矛和刀,纪律散漫。

杨元庆并没有接受蒙兀部落的千夫长和万夫长,只接受百夫长,千夫长和万夫长他需要自己任命,作为对蒙兀部的补偿,他答应再从隋军的战利品中分给蒙兀部三万头羊,完答酋长便欣然答应了杨元庆的交换条件。

杨广这次交给杨元庆的任务中有两个目的,一是狠狠教训契丹小丑,给他们留下血的记忆,其次便是尝试由突厥人成为隋朝雇佣军的方式,用草原人来对付草原人,这种方式并不是丢个任务给突厥人,由突厥人去完成那么简单,而是必须由隋将来统领,要让突厥军队绝对服从隋将的指挥。

从单纯军事作战上讲,杨元庆没有必要再重新整顿军队,突厥人有严密的军队建制,十人、百人、千人、万人,各有军队首领,他只要能控制住两个万夫长,那他就能控制整支军队。

但杨元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去齐郡借来秦琼、程咬金和罗士信,他的目的也是想通过这次战争笼络住他们,等一天他们能为自己所用,既然带他们出征,他就要给他们率军上阵的机会。

大帐里,杨元庆正在给众人交代他的整兵方案。

“这一万突厥蒙兀骑兵纪律散漫,基本上都是牧民,我需要用十天时间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这个任务就交给诸位,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突厥人的千夫长,可以按照隋军的方式简单训练他们,关键是令行即止,我们对契丹人战役极可能是在夜间,所以还要训练他们夜战能力。”

杨元庆看了一眼秦琼,见他似乎有话要说,便笑道:“秦千夫长有什么建议,请直言。”

众人都笑了起来,秦千夫长这个称呼着实有趣,秦琼站起身,向杨元庆躬身施一礼,“卑职有两个建议想禀报将军!”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这就是他想看到的效果,众人称呼他为将军,以卑职自称,这样一来,秦琼等人就成为了他的部将,他们心中有了这个烙印,不管他们身在何方,只要是天下大乱,他们都会自动来投靠自己,而不是去投靠瓦岗寨或者王世充之流,这就是一种极重要的归属感,杨元庆心中也有一点后悔,他应该把单雄信也一同带来。

“秦将军请说!”

秦琼沉吟一下便道:“卑职首先担心我隋军的夜战方法和一些军事手段,比如听鼓辨旗帜,比如一些基本的搏击之术等等,会不会因此泄露给突厥人。”

杨元庆笑了起来,“秦将军是第一次和突厥人打交道,有这个担心可以理解,但我要告诉你,你说的这些军事手段,突厥人早就知道了,想知道这些很容易,随便从一些被俘隋军那里都可以了解到,而且当年启民兵败,撤入马邑郡,先帝曾派隋军训练他们,启民可汗可能了解得比我还清楚,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尽管用正常的方法训练他们。”

秦琼脸一红,突厥人想知道这些确实很容易,他是想多了,他又躬身道:“卑职第二个问题,就是语言上如何沟通,突厥士兵说突厥语,不会汉语,我们也不懂突厥语,训练很难办。”

不仅秦琼担心,其他几人也窃窃私语起来,裴行俨也道:“将军,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无法交流。”

杨元庆早想到了,他指着自己的八名亲兵笑道:“我这八名亲兵都能说突厥语,很复杂的不会,但简单沟通没问题,他们会每人跟随你们一个,作为你们的裨将,帮助你们和突厥人沟通。”

杨元庆考虑得很周全,十名千夫长,除了秦琼、程咬金、裴行俨和罗士信四人外,还有自己的六名铁卫也可担任一职,铁卫中杨大郎和杨八郎会说几句突厥语,可以不需翻译,其他八人正好每人配一名自己的亲兵,而剩下的人则跟随自己。

在这几人中,秦琼和程咬金没有问题,裴行俨当过一年左卫侍卫,也勉强能训练突厥士兵,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罗士信,小伙子才十二岁,尽管武艺很高,但未必镇得住突厥人,而且军队的训练方式他也不一定清楚。

杨元庆走到罗士信面前,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要不然你就跟着我吧!”

罗士信摇摇头,“将军小瞧我了,我父亲就是一名府兵军官,我从小就在军队中长大,去年开始正式参加郡兵训练,我没有问题。”

杨元庆回头想秦琼望去,秦琼点点头,意思是罗士信没有问题。

这样最好,杨元庆便欣然笑道:“好吧!那你就算一个,罗千夫长,不要让我失望。”

第七章 士信发威

‘呜——’

草原上号角声吹响,数以万计的蒙兀骑兵从四面八方涌来,战马拥挤,你推我攘,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片喧嚣吵闹,整个草原上乱成一团,情况比杨元庆想的还要糟糕。

杨元庆的手下奔进队伍中整顿军队,他们语言不通,交流不畅,整军十分困难,而那些百夫长都被完答酋长叫去训话,没有了首领,队伍更加混乱不堪。

就在这时,乌图带着一队数百人骑兵飞驰而至,眼前蒙兀骑兵的混乱令他勃然大怒,他立刻命令手下去整顿秩序,数百近卫军骑兵奔进队伍中,鞭抽拳打,逼迫蒙兀骑兵排列队伍。

乌图上前对杨元庆摇摇头苦笑道:“杨将军,你为何不用千夫长,会让你省心很多。”

杨元庆也笑了笑,“我也想借这次机会训练我的手下,给他们统兵的机会,乌图,有事吗?”

乌图点点头,上前对杨元庆低声道:“有件事我想求你帮忙。”

“去营帐里说话!”

杨元庆带乌图进了营帐,两人坐下,杨元庆笑道:“说吧!让我帮什么忙?”

乌图有些难以启口,最后他一咬牙道:“杨将军,我想请你替我杀一个人。”

“谁?”杨元庆一愣。

“左杀将军阿鲁达,你见过的。”

“就是那个一脸傲慢的家伙?”

杨元庆记得那个阿鲁达,据说是万夫长,骑射十分厉害,但为人粗鲁傲慢,第一次开会时便和自己顶撞,虽然杨元庆也很厌恶此人,但还不至于到杀他的程度,却不知乌图为何想杀他?

乌图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也难为情,其实是突厥内部的权力斗争,这几年启民部迅猛扩大,很多重臣都有了自己的部落,我也不例外,我是金箭驸马,蒙可汗的宠爱,我也有一支五万人部落,叫乌图部,但可汗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大家都知道他没几年了,他已经在开始分配他的一些财富,这次出兵契丹,可汗便想借这次机会把近卫军给我,否则他不会把这么精锐的军队派出来,他已告诉我,就是这个缘故才派我率领近卫军配合杨将军,但咄吉也一直在打这支近卫军的主意,阿鲁达就是他安插在近卫军中的万夫长,如果不除掉他,可汗去世,这支精锐军队至少会被咄吉分走一半。”

杨元庆点点头,“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替你除掉此人。”

乌图又歉然道:“其实我也可以杀此人,但我出手的话,会和咄吉翻脸,他毕竟是可汗继承人,我还不敢和他结仇,元庆,我只能来求你。”

“你不用再说什么感激话,我心里明白。”

杨元庆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在突厥只有一个兄弟,兄弟有困难,我自当全力相助。”

乌图心中感动,他按住元庆的手,凝视着他的眼睛道:“我在隋朝也只有一个兄弟,假如有一天,你需要我的帮助,我会毫不犹豫,尽全力帮助你。”

……

阿鲁达年约三十岁,身高足有六尺八,身材异常魁梧,他身高和杨巍一样,但杨巍是高胖,而此人却是健壮如熊,两臂有千斤之力,是突厥军中极为出名的猛将。

此人是叶护咄吉的心腹,咄吉派他以万夫长的身份来出任近卫军左杀将军,其用意就是想控制住这支最精锐的突厥骑兵。

次日天刚亮,杨元庆便在中军大帐召开了千夫长会议,二十名千夫长列席会议,这也是出兵以来的第三次千夫长会议,但这一次却多了十名隋朝千夫长。

阿鲁达坐在左边第三个位子,他一脸轻蔑地望着隋朝十名千夫长,这些人他都见过,都是杨元庆带来的手下,一群虾兵蟹将,居然一摇身变为突厥千夫长,在蔑视的同时,阿鲁达心中也着实对杨元庆的插将有些不满,这种插将没有征得可汗的同意。

这次会议,杨元庆尽量用汉语和突厥语交叉着对众人训话。

“这次蒙兀部派来的一万骑兵战斗力太弱,纪律不振,我打算用十天时间进行训练,也就是说,十天后我们再出发,对这一点,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乌图欠身道:“杨将军,如果是这样,时间就会拉长,我担心会不慎走露消息,被契丹人知道。”

“应该不会,这里离契丹地界还有五百里,攻打契丹之事,只有在座诸位知道,其次就是蒙兀酋长,这事关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相信没有谁会去通风报信。”

杨元庆看了众人一眼,见所有人都没有吭声,便点点头,又回到刚才的话题,“这次是用十天时间训练蒙兀部,本来我想让近卫军训练他们,但时间太短,我担心近卫军训练效果不好,所以我决定改用隋军训练,我相信十天后,大家会看到一个崭新的蒙兀部骑兵。”

杨元庆话音刚落,只听‘嗤!’一声冷笑,阿鲁达满脸不屑道:“杨总管这话太自以为是了吧!突厥人还需要隋人来训练?杨总管,一万突厥近卫军,可是要抵你们十万隋军,要不要要让我们来试一试?”

这时,罗士信对他伸出一根小指头,用很不熟练的突厥语讥讽道:“捏死你这只狂妄的蝼蚁!”

对突厥人伸出小指是极为无礼、极为轻蔑的举动,再加上罗士信这句话,令阿鲁达勃然大怒,他一拍桌子腾地站起身,对罗士信恶狠狠道:“小汉贼,你竟敢侮辱我?”

罗士信也毫不畏惧地站起身,怒视着他道:“还想一个打十个,你不是我对手!”

他这句话说的却是汉语,旁边一名粗通汉语的突厥千夫长低声翻译给阿鲁达,阿鲁达哈哈大笑起来,抽刀一指罗士信,“小汉贼,要不要比一比!”

罗士信身后也有杨元庆的一名亲兵给他翻译,罗士信也抽出刀对指他道:“就怕你嘴上说,心中不敢!”

杨元庆一拍桌子,“大胆!”

乌图也怒喝阿鲁达,“不得对客人无礼,还不快道歉!”

阿鲁达哪里会听乌图的话,他冷笑一声,对杨元庆道:“杨总管,突厥军中不禁比武,既然隋人也做突厥千夫长,那就照突厥的规矩来办,我要和这位小千夫长比试一番,当然,如果他向我磕头认输,我就饶了他。”

“这个……”

杨元庆脸上显得有些为难,阿鲁达却毫不让步,步步紧逼道:“怎么,杨总管又不想承认他们是突厥千夫长吗?想庇护这个小千夫长?”

说完,阿鲁达仰头大笑起来,旁边的几名突厥千夫长也跟着笑了起来,杨元庆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问罗士信道:“这位突厥猛士想向你挑战,你敢应战否?”

罗士信又伸出小指头,用突厥道:“他若怕死,不比也罢!”

阿鲁达的野性被激发了,他盯着罗士信大喝一声,“好,我们就不死不休!”

乌图再次怒喝道:“阿鲁达,我以金箭驸马的名义命令你,不准你胡来,给我坐下!”

阿鲁达不屑地一哼,对杨元庆道:“杨总管,既然你的人要约我死战,我可以应战,你答应否?”

这一次,杨元庆却没有为难了,他点了点头,“既然你们一定要死战,那我也不拦你们,就按突厥的规矩办,在座所有人都是见证,你们去准备吧!”

……

猛将阿鲁达要和年轻隋人千夫长决斗的消息传遍了突厥军,武力决斗从来都是突厥人所向往的盛事,更何况是以死相搏的死斗,两万突厥骑兵早已将决斗之地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脸上都满怀期待,甚至连蒙兀部大酋长完答也闻到讯息,带着数十名蒙兀部贵族赶来观战。

突厥人对待的决斗是相当郑重的事情,一丝不苟,用石灰划出一个方圆约五亩的白圈,双方决斗在白圈内举行,在白圈内生死由天,但其中一方若逃出白圈则就是表示认输,另一方就不得杀戮,这种情况下,输方要向胜利方献一百头羊作为赎命金,双方决斗结束,如果白圈内一方被杀死,也同时是决斗结束。

罗士信跃跃欲试,他已经收拾好了盔甲和霸王枪,又背上一壶箭,将一把两石弓挂在马上,杨元庆很喜欢这个青春蓬勃的师弟,在他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

“此人的武器是用长柄铜锤,击打须引臂拉开,速度不够,你不必和他过多硬拼,趁他拉开力量出现的出现空挡,可利用速度一击刺杀之。”

杨元庆之所以没有让裴行俨上,就是裴行俨的力量稍弱于罗士信,罗士信天生神力,一瞬间爆发出的猛力连杨元庆都要避让,更重要是罗士信年少,容易使对方生出骄慢之心。

这时‘当!’一声钟响传来,比武开始,罗士信点点头,翻身上马,向白圈内疾驰而去,他骑的马是杨元庆从薛延陀军手中缴获的一匹千里马,四肢强健有力,神骏异常,罗士信非常喜爱,但这匹马只是杨元庆临时借给他骑。

杨元庆昨晚对他承诺,只要今天干掉阿鲁达,这匹马就送给他,这令罗士信兴奋不已。

罗士信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挥舞霸王枪,纵马在白圈内飞驰,引来一片喝彩声,却是蒙兀部的骑兵给他鼓掌。

这时,猛将阿鲁达也出现了,他在突厥便是以力大无穷而著称,武器是一杆长柄铜锤,重一百一十斤,他不像杨元庆他们从小筑基练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