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世充也极有眼光,在众人都在追捧杨素之时,他便已感到杨素有功高震主之嫌,跟随他没有前途,他转而投靠宇文述,使尽奉承谄媚的手段,渐渐成为了宇文述的心腹,若不是宇文述不敢收朝官为假子,此时他早已是宇文述的大太保。

这次武举,王世充和另外几名同僚负责乙榜,由于他很能干,所有的事情他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便渐渐成为了这次武举乙榜的主导,名义上他听从兵部侍郎李纲的命令,实际上宇文述才是幕后的决策者

“今天考了弓马,一共是一千六百名考生,卑职初步统计一下,考上八分以上者有五百四十四人……”

宇文述对这个不感兴趣,他打了一个哈欠,摆摆手道:“我推荐的一百多人,考得怎么样?”

“他们都考到八分以上,有个别成绩稍低的,卑职也给他们提了提,大将军推荐的人中,还有四十七人考了满分。”

宇文述对王世充的安排很满意,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他收了人家这么多钱,自然要帮别人考过。

“明天考兵器也是关键,你要安排好,我这些人都由你来主考,要保证他们每人都在九分以上。”

“大将军放心,我已安排好,保证没有问题。”

这时,王世充犹豫一下又道:“上次大将军说最好增加一科兵法,但李侍郎坚决反对,卑职听说圣上也同意了他的建议,乙榜取消兵法,这有点不好办啊!”

“这个我知道了,李纲是担心有人泄露试题,影响公平,取消就取消吧!所以关键是明天考兵器,乙榜一共只有两百个名额,你至少要给我保证一半。”

王世充心中觉得有点难办,他自己手上就还有二十几个人情,其他几名同僚也有各自人情,加起来就有七八十人了,而宇文述更贪心,一下子就要走一百个名额,那最后留给其他武人的,也只剩下二三十个名额,这个作弊有点太明显了。

“怎么,我说话不管用吗?”宇文述看出了王世充的犹豫,有些不满道。

王世充吓得连忙躬身道:“卑职一点问题没有,只是有点担心圣上……”

王世充十分圆滑,他是担心做得过分,万一闹出事来,宇文述会把他抛出来当替罪羊。

“圣上那边不用担心,这种武举又不是文考,有试卷当把柄,武举考试,每个人都会有发挥失常之时,尤其考兵器,你可以说他一无是处,只要你把事情做严密,圣上也无话可说。”

“是!卑职明白了。”

宇文述又想起一事,笑问道:“今天骑射考试,有十分六彩的吗?”

“有!有一人。”

王世充打开卷宗道:“今天风很大,影响了武人们的发挥,结果只有一人骑射了得,唯一的十分六彩,此人叫秦琼,齐州历城县人。”

“此人有什么背景没有?”

“我特地调查过,此人没有背景,祖父、父亲做过齐朝小官,不过家中颇有资财,喜欢结交英雄,武艺很高强。”

“家有资财,还喜欢结交英雄!”

宇文述笑了笑,“这样的人我喜欢。”

王世充善解人意,知道宇文述又动了收假子之念,便笑道:“要不然我去替大将军说一说?”

“你是考官,最好不要出面,这件事我让儿子去做,你留下此人考牒,就去忙吧!”

“那卑职告辞!”

王世充把秦琼考牒留下,躬身行一礼,便退下去了,王世充刚走,三子宇文智及便兴冲冲走进书房,“父亲,有好收获!”

宇文述脸一沉,“我怎么给你说的?”

宇文智及这才想起应该先敲门,得到同意后再进来,他一时兴奋,便忘了,他连忙低下头,“父亲,孩儿知错了。”

“你知错的态度是很好,但不能屡教不改,这些小事不注意,你也会像你大哥一样,闯下大祸。”

宇文述是指宇文化及私自向汉王杨谅泄密一事,宇文化及嫉妒杨素得主帅,便想借杨谅之手害死杨元庆,向杨谅泄露了杨元庆的幽州任务。

这件事宇文述压根就不知,直到昨天皇帝杨广有意无意提起此事,宇文述才知道他儿子干了蠢事,他向杨广请罪,并请求削除宇文化及的爵位,才让杨广不再追究此事。

三个儿子中,只有次子宇文士及让他满意,不仅学识好,而且是当朝驸马,媳妇南阳公主也很孝顺公婆,让宇文述很喜欢。

他不希望自己的三子宇文智及也犯下长子的大错,便开始约束他,必须让他养成事事向自己禀报的习惯。

“说吧!什么收获?”宇文述对儿子的气消了几分。

“禀报父亲,今天有十个考生希望能得到父亲的支持,都是世家子弟。”

“他们出多少钱?”宇文述在钱上面是绝不含糊。

“一个出了一千两百吊,另外七人各出一千吊,还有两人出了八百吊。”

“八百吊的两人退掉,就说我不过问武举之事。”

“如果他们愿意再加两百吊呢?”

“再加也不行,这是态度问题,我不接受!”

宇文述不仅要钱,同时也要面子,从钱上他便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尊重程度,对他不尊重的人,他是一概不理。

“孩儿明白了,这就去拒绝。”

宇文智及转身要走,宇文述又叫住他,他把秦琼的考牒交给儿子,“去把此人给我领到府上来。”

宇文智及明白父亲的心思,行一礼,转身便走了。

宇文述沉思片刻,他觉得有必要再和长子谈一谈,走到门口,他对门外侍卫道:“去把长公子给我找来。”

……

片刻,宇文化及走了进来,此时宇文化及已经转军从文,官任太仆少卿,主管大隋马政,可谓官运亨通,仕途得意,不料昨天父亲下朝回来,却将他一顿大骂,骂得他狗血喷头。

宇文化及这才知道向杨谅泄露之事发了,数月前,圣上最终确定有杨素为攻打杨谅的主帅,而没有用他父亲,这让宇文化及嫉妒之极,为了给杨素穿小鞋,宇文化及便秘密派人向杨谅泄露了杨元庆赴幽州的任务,尽管后来没有成功,但对宇文化及也没有什么损失。

没想到事隔几个月,这件事却突然爆出,让宇文化及措手不及,听说父亲已经向圣上请罪,准备削他的爵位,这让宇文化及又惊又怒,便称病不上朝,整整一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喝闷酒。

“父亲,找我有事吗?”宇文化及心中对父亲颇有怨气。

“坐吧!”宇文述也能感受到儿子心中的不满,他也能理解,三十岁年纪,堂堂的太仆寺少卿还被自己一顿臭骂,儿子心中有怨恨也是情有可原。

宇文化及在父亲对面坐下,低头不语,宇文述笑了笑,决定从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你觉得圣上此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果然,宇文化及的兴趣被引了起来,他沉吟片刻道:“我觉得圣上有点急功近利,从他迁都洛阳便可看出。”

“你说对了一点点,不仅是急功近利,圣上最大的弱点不听人谏,刚愎自用,我为什么要求削你的爵位,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削你的爵位,如果我们不表示出足够的认错态度,反而会触怒他,你明白吗?”

宇文化及愕然,“父亲的意思是,我不会被削爵位?”

“不会!但圣上也要向杨素做个姿态,所以我们必须给圣上一个说法,所以我必须要杀一人向圣上交代。”

“父亲要杀谁?”宇文化及觉得自己的思路有点根不上父亲了。

“你不是有个小妾叫云娘吗?我记得她的父亲曾经是汉王府小吏,对吧!”

“父亲是要我杀云娘?”

宇文化及大吃一惊,云娘可是他最心爱的小妾,怎么能杀她!

“父亲,这事和她没有关系,不能杀她,这件事我可以认罪。”

“你这个混蛋!”

宇文述忽然暴怒起来,他冲上前一巴掌将宇文化及打翻在地,指着他破口大骂,“你这个蠢货,我没有你这个低能没出息的孬种!”

他走到门边,拉开门对门外侍卫道:“全部都离去!”

十几名侍卫纷纷退下,宇文述关上门,他回头见儿子已经站起身,满眼怨毒,他也觉得自己太急躁了一点。

“化及,你是为父的长子,已经三十岁,为父希望你能成为真正的宇文家族的继承人,不要为了一个女人失去宇文家族的希望。”

“可是父亲,请恕孩儿直言。”

宇文化及也豁出去了,他硬着脖子道:“你口口声声说,不要让人抓住把柄,责怪儿子泄密,可你自己呢?你不是一样操纵武举,公开收取贿赂吗?你就不怕圣上震怒,拿你开刀?”

宇文述瞪了他一眼,“所以说你幼稚,一点都不懂得权力游戏。”

宇文述对儿子感到十分失望,好歹也是朝廷重臣,太仆少卿,可他的头脑言行就像一个刚入官场的雏儿,宇文述无可奈何,他是父亲,对儿子的不懂事,他有义务让他变得成熟懂事。

宇文述慢慢坐下,他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房间里变得沉默了。

半晌,宇文述才缓缓道:“化及,你知道你的祖先是谁?”

“孩儿知道,是北周太祖文皇帝。”

宇文化及指的是北周王朝的实际开创者,宇文家族的先祖宇文泰,宇文述点点头,“那现在的大隋王朝又是从谁的手上夺走了江山。”

“父亲是说,我们宇文家族?”

宇文化及开始渐渐更上父亲的思路,他已经有点明白父亲要说什么了。

宇文述见儿子眼中闪烁着亮色,知道他已经开始领悟,他又继续道:“从先帝杨坚开始,表面上,杨坚已经不再计较北周遗嗣,可事实上他比对任何一个王朝后代都要警惕宇文家族,我贪赃枉法,巧取豪夺,大量占有土地,御史不知弹劾我多少次,可我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我便明白了,其实杨坚就希望我这样,他希望我自毁名誉,希望我贪图享乐,相反,如果我清廉卓著、德高望重,那我早就被他杀了,化及,你也一样,你在外面惹事生非,欺男霸女,号称京城第三恶,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为什么不管你?因为我觉得你这样做,有利于让皇帝瞧不起你,对你没有戒心。”

宇文化及脸上露出一丝惭愧之意,其实在外面胡作非为就是本性,压根就没有父亲想的这么深远。

“那我们再说说你泄密给杨谅那件事,其实就算我们不是宇文家族,是一个普通大臣,这里面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我收受贿赂,操纵武举,最多是引起皇帝的不满,会对我训诫几句,或者罚俸一年之类,但杨谅是造反,你泄密给造反的亲王,这就使我们宇文家族有勾结杨谅的嫌疑,这对任何一个皇帝都是无法容忍之事,更何况我们宇文家族又是特殊家族,当今皇帝是一个极为隐忍之人,仁寿宫之变,他没有处罚任何人,可你也看见了,一个刺杀晋王案,他收拾了多少人?”

宇文化及渐渐明白父亲的意思了,“父亲的意思是说,总有一天,我们宇文家族要夺回北周江山?”

宇文述缓缓点头,“我把希望寄托在你们兄弟三人身上。”

第二十六章 杨素归来

秦琼带着程咬金刚从酒肆归来,虽然杨元庆让他们搬去他的府上,但几个人都不太想去,主要是住在客栈朋友多,搬去杨元庆府上,他们都嫌太冷清了。

“秦大哥,其实我觉得住在元庆的府中也不错,那边更宽敞,还有独院,想热闹可以去平康坊喝酒,大家怎么都不肯去呢?”

程咬金其实很动心,他想搬去杨元庆府上,可见他大家都不肯去,他也只好随大流,表示喜欢热闹。

秦琼微微笑道:“其实大家不想去的原因,不是喜欢热闹,因为现在武举考试期间,大家都担心住在元庆府中,惹来一些流言蜚语,也担心对元庆不利,所以我和雄信商量了一下,决定不住到元庆府中。”

“可是你们却不和我商量一下。”程咬金有些郁闷道。

秦琼拍拍他肩膀,“你可以去啊!我们并没有把你考虑在内,你可以搬去,我想你搬去无妨,反正……”

“反正什么?”程咬金警惕地盯着秦琼。

“没什么!”

秦琼微微一笑,“你想搬就搬去吧!”

“我知道你想说反正什么,反正我老程考武举也是没希望那种,引不起什么流言蜚语。”

程咬金很是郁闷,便懒精无神道:“算了,我一个人也不高兴搬去,人家小两口住在大宅里恩恩爱爱,我搅和进去算什么?”

两人已经走到客栈门口,这时,客栈掌柜飞奔而至,神情紧张道:“秦爷,有人找你,你快来。”

秦琼一怔,“谁找我?”

“是我找你!”

客栈门内走出来一名二十四五岁的男子,正是宇文述之子宇文智及,这一两年,因为宇文化及升了官,有了身份,行事也就稍微收敛一点,不再像从前那样放荡无忌,他的兄弟宇文智及便接过了他京城第三恶的大旗,在京城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名声极坏。

宇文智及身着锦袍,头戴金冠,腰挎宝剑,神情十分傲慢,身后跟着十几名随从,他走上前不屑地打量一眼秦琼,“你就是历城县秦琼?”

秦琼是个很谨慎的人,他见这些随从个个衣服华丽,便知道来人不是普通人,他翻身下马,拱手道:“在下正是秦琼。”

“你跟我走一趟吧!”

宇文智及一挥手,“带他走!”

不等秦琼疑问,程咬金先发作了,“上茅房就算不拉屎,也要放个屁吧!这算什么?”

宇文智及听他说得粗鲁,不由大怒,喝道:“给我打!”

众随从一拥而上,要打程咬金,秦琼慌忙拦住,“各位,各位,有话好说,在下这位兄弟是个粗人,我向大家陪罪。”

他向宇文智及施一礼,“公子雅量,请原谅我兄弟失礼!”

宇文智及冷冷看一眼程咬金,他急着要带秦琼回去父亲回复,便暂时饶了程咬金。

“看在你还算知礼的份上,我就饶了这黑炭,你跟我走,我父亲要见你。”

“请问令尊是……”

“我父亲是左武卫宇文大将军。”

秦琼一愣,是宇文述,他找自己做什么?难道是杀齐王随从那件案子又发了吗?转念一想又不可能,就算是那件案子,也轮不到宇文述亲自来问。

宇文智及见秦琼犹犹豫豫,便有点不耐烦道:“秦琼,找你是好事情,你犹豫什么,快跟我走!”

程咬金对这种事情反应极快,他立刻怪叫一声,“秦大哥,估计你要改名叫宇文琼了。”

秦琼脸色大变,猛地后退一步,盯着宇文智及问道:“宇文大将军可是要认我做假子?”

宇文智及眉毛一挑笑道:“做我宇文家的假子有什么不好?包你考上武举,包你升官发财,看看宇文成都,不就是做了我宇文家的假子,现在当上了右卫将军,别人想做,还没有机会呢!别啰嗦了,快跟我走。”

秦琼摇了摇头,“秦琼是家中独子,不会改祖宗之姓,请转告宇文大将,秦琼谢他的美意,恕不能从命!”

宇文智及有些恼羞成怒了,指着秦琼大骂:“姓秦的,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父亲看上你,是你的荣幸,你若不肯,小心你的狗命!”

秦琼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他,这时客栈内拥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各地武人,个个对他们怒目而视,宇文智及今天只带了十几名随从,人数有点少了,他怕打起来吃亏,只得恨恨道:“姓秦的,你等着瞧,今科你若考得上武举,我宇文家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他翻身上马,带着一群随从打马而去,秦琼却十分郁闷,他进京以来厄运不断,先惹了齐王,这会儿又莫名其妙地得罪宇文述,他都不知道什么原因?

“秦大哥,估计是你的骑射太抢眼了,嘿嘿!还是我老程好啊!那宇文述怎么不认我做假子?”

……

入夜,一辆马车在百余侍卫严密保护下缓缓驶进了西京城,马车里,杨素微微闭眼,显得憔悴而疲惫,在外奔波几个月,使他身体进一步衰老,他几乎瘦成了一把骨头。

杨素这次回京是因为他被封为尚书令,他要回来谢恩,两天前,他刚进潼关,忽然接到了三子杨玄奖的报信,杨府居然在家庙处罚元庆,将他革除族籍,逐出家门,这个消息让杨素又惊又怒,加快速度赶回京城,他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杨府竟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

马车驶进了明德门,一名侍卫上前请示道:“太仆,我们是直接回府吗?”

杨素沉吟一下道:“不!先去皇宫。”

他知道这个时候圣上应该还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他被封为尚书令,圣上弃他之心已现,越是这种微妙的时候,他就越需要谨慎,尽管元庆之事让他揪心,但杨素知道,作为一种态度,无论如何他必须先见圣上,如果他倒下,他的家族就完了,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他只能强撑着疲惫之体去见圣上。

马车加速,向皇宫方向疾速而去。

……

正如杨素的判断,大隋皇帝杨广确实在御书房内忙碌地批阅奏折,每天都是这样,他也渐渐地习惯了。

今天是武举第一天,杨广自然也格外关注,这几天他也听到一些抱怨之声,说甲榜的三百个名额根本不够,一家只给两个名额太少之类,大臣们的意思很明白,要么扩大名额,要么就取消乙榜,还是按老规矩,由兵部直接在世家子弟进行甄选。

可杨广举办武举的目的,是要推广一种唯才是举的理念,公平地考试择优,他并不是真的想招募禁军,杨广当然也可以将甲榜名额扩大到一千,人人皆大欢喜,可那样一来,和从前的兵部甄选又有什么区别,这次武举又有什么意义?

他已经将甲乙榜的比例放宽到三比二,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让步,他绝不能再让步了,同时杨广也很清楚,一旦自己不肯让步,这些大臣必然会钻头觅缝找漏洞,而李纲资历不够,未必能镇住这些高官权贵,他忧心忡忡,却一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人选。

就在这时,有宦官禀报:“陛下,杨太仆到了,在殿外求见!”

杨广一怔,杨素回来了!他是几时回来的?他不及思索,立刻令道:“宣他觐见!”

杨素归来,杨广并不感到意外,他已经派宦官去洛阳宣旨,封杨素为楚国公、尚书令,杨素当然要回来谢恩,只是他没有想到,杨素回来得这么快。

片刻,杨素在一名宦官的引导下匆匆走进了御书房,他上前一步,深深施一礼道:“老臣杨素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不由愣了一下,几个月不见,杨素就瘦成这样了吗?而且气色也不好,一幅病病歪歪的模样。

“杨爱卿,你最近身体不适吗?”

杨素心中苦笑一下,他怎么能说自己身体不好,他躬身道:“陛下,若要臣上阵交战,恐怕是有点吃力了,但思考问题,老臣的思路依然和从前一样敏捷。”

“朕明白,杨爱卿是几时回京?”

“回禀陛下,老臣刚进京,还来不及回府,先来向陛下谢恩!”

说完,杨素跪了下来,“老臣谢陛下封赏!”

“杨爱卿快快请起,刚进京就来见朕,哎!忠心可嘉。”

杨广亲手将杨素扶起,随即命左右,“赐座!”

两名宦官给杨素抬来一只软榻,杨素谢了,便坐了下来。

杨广拾起一本奏折笑道:“新都的进展朕每天都在关注,也没有什么好问,朕就和爱卿聊聊家常吧!”

“老臣愿陪陛下聊天。”

杨广沉吟一下,便把话题扯到了杨元庆身上,因为这是杨家最近发生的大事,他相信杨素也应该知道了。

“朕听说元庆最近犯了家规,被家族处罚了,这件事,朕也很遗憾,不过朕想表明一个态度。”

“老臣不敢,请陛下明示。”

杨广瞥了他一眼,淡淡笑道:“朕以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族按族规处罚违规子弟,无可非议。”

杨素心中一惊,他听懂了杨广的意思,竟然是支持家族处罚元庆,杨素在官场打滚了几十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他忽然敏感地察觉到,圣上似乎有点太关心这件事了。

杨广也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便立刻岔开了这件事,又笑道:“这次爱卿回京,准备呆多久?”

“也就三五天吧!老臣主要是来谢恩,顺便再看看家人,然后便返回洛阳,如果陛下有什么事情需要老臣分忧,老臣很愿意为陛下效劳。”

杨广心念一动,杨素不就是最好的武举监督人选吗?只是他的身体,杨广担忧地看了看杨素瘦弱的身体。

杨素明白杨广的意思,肯定是有事让自己做,有事做最好,就怕无事可做,他连忙欠身道:“陛下需要老臣做什么,请尽管吩咐。”

尽管杨广已不想再用杨素,但武举考试不涉及军国政务,让他做做也无妨,他便笑道:“杨爱卿,这两天正在举行武举考试,朕想委托杨爱卿巡视监督这次武举,不知杨爱卿可愿为朕分忧?”

“老臣愿意!”

第二十七章 回府风波

当杨素的马车缓缓停在杨府门口,闻讯而来的杨府子弟们都奔出了府门,纷纷出来迎接家主的归来,台阶上站满了杨素的子侄和孙辈,几盏大灯笼都点亮了,将府门照亮如白昼。

杨约站在大门旁,心中有些沉重,他知道杨元庆之事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但他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兄长对自己的压力而放弃。

车门开了,杨素从车内走出,几个儿子都一起上去扶父亲,众人见父亲竟瘦弱如斯,心中既惊讶,又是难过,杨玄感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连忙扶住父亲的胳膊。

不料杨素却冷冷地推开了他,对三子玄奖道:“玄奖,你来扶我!”

杨玄奖连忙上前扶住父亲,这个细微之事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家主心中藏着一股怒气,杨玄感心里都明白,这必然是玄奖向父亲汇报了元庆的事情,他看了一眼三弟,心中隐隐有些对他不满。

杨素走上台阶,众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参见家主!”

杨素扫了一眼众人,忽然问道:“元庆呢?他怎么不出来迎接我?”

众人脸上都露出尴尬之色,杨约连忙上前道:“大哥,家里出了一点事情,我给你解释。”

“不用了,我要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所有玄字辈的子弟都去主堂,我要给大家开个会。”

杨素又回头看了一眼长子,“玄感,你到我书房来!”

……

书房内,一名侍女已经帮杨素换了一件宽身禅衣,杨素背靠在坐榻上,闭目养神,门敲响了两声,传来杨玄感的声音,“父亲!”

“进来吧!”

杨玄感推开门,走进了房间,父亲的回来使他的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同时又让他心中生出一丝担忧,他知道元庆的事情很可能会引起一场家庭风暴。

“父亲!”

他垂手站在父亲身旁,杨素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坐吧!”

杨素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有些事情他不想靠发火来解决,尤其是长子,玄感将在自己过世后承担起整个家族的承担,他希望长子能够明白一些事。

杨玄感坐下,主动说道:“父亲是想和我谈一谈元庆之事吗?”

杨素点点头,“先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给我听,不要带个人情绪,原原本本地说。”

杨玄感便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虽然处罚杨元庆时他不在场,但他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详情,包括当时所有人的对话、动作,他都详详细细说了,没有一丝隐瞒。

“父亲,我知道的就是这些,要不再问问玄纵,他一直在家庙。”

“不用,这些就够了。”

杨素看了一眼长子,问他道:“现在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吧!你是怎么看这件事。”

杨玄感感受到了父亲的语重心长,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暴怒向自己发脾气,他心中的压力小了一点,同时也生出一丝惭愧,这件事他没有解决好,让父亲来操心。

“父亲,这件事孩儿是选择了回避,毕竟一面是自己的儿子,一面是家族,袒护儿子,家族会说我偏心,不配为家主继承人,会让我失去家族的威信,可如果严惩元庆,我又不忍心,孩儿身处其中,很难两全,孩儿真的很无奈,只有回避。”

杨素点了点头,“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态度我先不评价,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父亲,其实土地之事只是一个引子,族人的愤怒也并不是为土地,而是父亲对元庆过于偏爱,打破了家族嫡庶长幼的基本规矩,让大家十分不满,这个不满不是现在才有,一直就有,恕孩儿直言,我觉得父亲在这件事上也有一定的责任。”

这也是杨玄感心中一直想说的话,他也认为父亲过于偏爱元庆,这对家族其他人不公平。

杨素还是没有发脾气,他又问:“那你现在认为家族对元庆的处罚是否正确。”

“父亲,孩儿认为国有国法,族有族规,家族对元庆的处罚并不不妥之处。

杨素叹了口气,“国有国法,族有族规,圣上也是这样说。”

杨玄感一愣,这是什么意思?杨素却又不说下去,又将话题转回。

“其实你说得对,我确实也有责任,那一千亩土地我给了元庆,我至少应该告诉你,只是我顾虑你的妻子,我怕你告诉她,所以我没有说,那一千亩土地是给元庆拿去奖励将士的军功,哈利湖一战,我把元庆的功劳全部抹杀,但元庆觉得对手下不公,所以我给他土地,让他去分给立功将士,玄感,这件事不能让圣上猜到是我的意思,否则杨家会有大祸,所以我没有对任何人说。”

杨玄感默然无语,他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半晌,他苦笑一声道:“那父亲应该给二叔说这件事,这件事谁都不知道,所以才闹得这么凶。”

杨素摇了摇头,“问题不在这里,以你二叔的慎重,难道他会想不到我有深意?从京城到洛阳最多只有十天,他为什么不派人来问问我,就这么急躁地要处罚元庆,所以我想不通,玄感,这件事,你不觉得是家族的情绪化太重了吗?”

“是有一点吧!”

随着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杨玄感也意识到很多问题,当时处罚元庆似乎是以一种家族狂欢的方式来处罚,处罚得太重,虽然平息了家族成员的不满,但对元庆却不公平,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并不恰当。

杨素今天并不仅仅是要发脾气挽回什么,通过这件事,他已经发现了家族的许多弊端,如果这些弊端不解决,那他死了以后,家族就将彻底沉沦。

“玄感,你最大的弱点就是优柔寡断,你太迁就族人,我也不能说你做得不对,你将来会是家主,你当然要考虑大多数族人的利益,而不能偏袒儿子,就像你说的,国有国法,族有族规,但是……”

说到但是,杨素口风一转,语气开始变得严厉起来,“你知道为什么汉人总不是胡人的对手?是汉人兵甲不如胡人?是汉人的财力不如胡人?还是汉人的人数比胡人少?都不是,汉人之所以败,就是败在用人不当?庸才来指挥军队,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以至于一败再败,亡国几乎灭种,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头脑中那种根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